怎么写自己家族的家谱?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谱》卷首《联谱序》)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
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份”。即在同一辈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份。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排辈份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这一习俗在当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颇为流行。
同一姓氏的不同分支家族,还经常利用族谱中的血缘世系排行记载,进行“联谱”活动。安溪谢氏家族,曾于民国年间合数十宗支进行大联谱。辈份分明后,各宗支子孙公议决定排行班次悉归画一,修纂总谱,旨在扩大家族势力。谢氏家族裔孙谢维峻在《联谱序》中称:“联之以谱,化弱小为强大,转柔软为坚刚,众志成城。”此外还有,当族谱分支过多时另分几个房派修谱(房谱和族谱通称家谱)。如一房人外迁,其房谱分出后就成为新的族谱。
由于族谱为同一姓氏家族承继的依据,故一般只记男丁。少数族谱也将族中所谓“贞妇烈女”记载入乘。族谱有的依不同对象规定用笔着色的。据《岛居三录》载:“泉郡向修族谱,世系图所牵连之线,有红有黑,体例甚严。红线者,一本至亲,虽远房承宗亦然;黑线者,乞养异姓,即显宦不能免,此亦春秋诛心之法也。”有功名成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族谱中用红笔记入以示表彰,过去秀才或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也用朱笔入谱。现在一些新修族谱仍沿此习。寿宁《刘氏总谱》中,凡上大学的族人,名下都划上红线,所书的姓名用谱名(即按族谱排行而起的名字),抱养子用黑线注明(连城一带是用蓝线)。修谱和查阅族谱也很有讲究。旧时对祖谱保管十分重视,须慎重保存,定期曝晒,认真缮修。霞浦一带,谱系分正谱、副谱(草谱)。副谱可以查阅,而正谱修好后,要入箱上锁,将开锁的钥匙丢入祖祠神龛,以示此谱交祖先收存,以后禁开锁。若遇副谱丢失,有事要查谱时,要先做“牲福”,祭请祖先同意,方可开锁。
旧时一些宗族修谱,每逢初一、十五日要祭祀祖宗。族谱告成后,还要造灵厝、做功德,请和尚法师观灯;观灯时造3座大灵厝(纸糊房子),供已超度的神魂居住,另设一些黑龛,供无子孙后代及未超度的神魂居住。福建省连城一带宗族,每年正月要拜“代图”(即写在布上的族谱)。行仪时,本族男丁都要到场,先是“新丁上图”(即新添男丁的名字入谱),上图之家要给执笔者一个红包,并烧香燃炮,用三牲祭祖。若逢大祭,要用整头猪羊置于下厅的支架上;继而是鸣锣击鼓放鞭炮;最后会餐,座位严格按辈份排列。族人围坐喝酒谈心,气氛很好。连城人把正月“拜代图”的宗族聚会称为“闹花灯”。
辈分留字:
五(下)子(上)登(下)科(上)振(下)家(上)兴(下)
连(上)仲(下)光(上)荣(下)生(上)国(下)本(上)
家谱名讳:
一世:丛约(谷页)(配张氏)
二世:丛大志(配张氏)、丛大体
三世:丛秀然(配赵氏)
四世:丛先谟(配王氏)、丛先论
五世:丛明利(配单氏)
六世:丛禄(配张氏、董氏)、丛绎(配李氏)、丛福(配张氏)、丛全(配李氏)
七世:丛振基(配山氏)、丛振兴(配王氏)、丛振镛(配赵氏、薛氏)、
丛振玉(配陈氏、宋氏)、丛振魁(配张杨毛氏)、丛振清(配朱氏)、
丛振生(配程氏)、丛振东(配牛氏)
八世:丛云阁(松)(配王氏)、丛云鹤(石)(配李氏)、丛云书(配宁氏)、丛云秀(配刘氏)、丛云成(配鲁氏)、丛云志(配朱氏)、丛云亭(配张氏)、丛云龙(配昌未氏)、丛云祥(配石氏)、丛云朋(配任氏)、丛云启(配智氏)、丛云庆(配付氏)、丛云发(配佟氏)、丛云禄(配徐氏)、丛云峰(配智氏)、丛云和(配付氏)、
九世:丛德元(配黄氏)、丛德具(配山氏)、丛德荣(配李氏)、丛德成(配曹氏)、丛德魁(配肖昌氏)、丛德广(配奂郑赵氏)、丛德才(配白氏)、丛德福(配许氏)、丛德全(配徐氏)、丛德为(配刘氏)、丛德化(白)(配白氏)、丛德纯(凯)(配肖董氏)、丛德卜(甲)(配白氏)
十世:丛玉竹(配张氏)、丛玉珠(配 氏)、丛玉英(配沈氏)、丛玉会(配 氏)、丛玉发(配刘氏)、丛玉武(配赵旺清氏)、丛玉贤(配吴氏)、丛玉方(配陈王氏)、丛玉治(配李田氏)、丛玉纲(配曹氏)、
十一世:林(下)
十二世:连(上)
十三世:仲(下)
元朝末年,由于统治阶段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加之天灾不断,最终引起全国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经过十余年的战乱,中原大地一片荒芜,人口稀少。朱元璋建立明政权以后,为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大规模移民,即从地窄人密地区向地广人稀地区迁徙人口。此次移民时间长,包括地区多,迁出地主要是山西,迁往地主要是豫、冀、鲁、皖等省。河南洛阳自然是移民的重要地区之一。因此,至今在洛阳城乡流传着“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的歌谣,祖籍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已成为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共同根源。那么,移民与大槐树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需要从元朝末年说起。
元朝自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至元顺帝从大都(今北京)败逃塞外,历时不足百年,虽也曾盛极一时,但其内部矛盾重重,冲突及自相残杀不断。从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到顺帝即位(1333年)的25年中,元朝九易其主,故有“席不暇暖”之说。 特别是到元朝末期,由于蒙汉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不断流亡,造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加之黄淮多次决口泛滥,农民无法生存,揭竿而起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351年终于爆发了元末最大规模的红巾起义,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起义。随后,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纷纷响应。经过十几年的征战,朱元璋逐渐消灭了其它势力,推翻了元朝统治,并于1368年建立了明政权。 但是,以朱元璋为首的明朝统治者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的局面。由于多年的战乱,战争最惨烈的中原地区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死的死,逃的逃。据清乾隆《偃师县志》记载,早在“至正五年(1345年),伊洛河泛滥,淹没千家,生灵涂炭,十室九空”,“至正廿二年(1362年),洛阳、偃师、孟津大旱,人相食”。天灾人祸并至,遂致河南、河北、山东、皖北等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渐绝”((明太祖实录)卷廿九)。而这个时期,相对远离战区的山西却是另一番景象,“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比较繁荣,所以人丁兴旺,并逐渐出现了地窄人密的矛盾。 针对这一现状,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首要解决的便是劳动力与土地的矛盾。明太祖朱元璋果断地从洪武初年开始了大规模移民,山西就被指定为最主要的移民迁出地。令“疏散山西两府(平阳、太原)五州(汾、辽、蒲、潞、沁)五十一县之民遣送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甘等广大地区”,使生产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好景不长,接着又发生了“靖难之役”,战乱达四年之久,天下被破坏的程度,甚于明太祖时代,结果造成“中原田多荒”(《明史、食货志》),再次加剧了中原地区地广人稀的荒凉局面。于是,明成祖朱棣不得不继续大量移民,补充人烟稀少的地方。因此,移民高潮历三朝五十年,这在我国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明初移民的事实,在《明史》、(明实录)、《续文献通考》、《日知录》等文献中都有记载。大致情况是这样的:政府对移民采取了鼓励和奖励政策,被迁徙的老百姓每户发给银锭二十两,作为安家费,使其置耕牛、种子、建房等,并免其三年或五年的赋役。 那么,山西迁民,为什么仅洪洞大槐树影响最大呢这是由于山西人口之稠密,首推晋南,而洪洞县正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它地处南北交通咽喉,北达幽燕,东接齐鲁,南通秦蜀,西临河陇,且是晋南平阳一带人口最为稠密之县。明代迁民虽不是专迁洪洞人,但作为迁民重点是很自然的。 洪洞县西周为杨侯国,秦汉置杨县,隋代改为洪洞县至今。在县城北郊贾村西,有一处公园式建筑。据(洪洞县志)记载,明朝时,这里是广济寺,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往来不绝,唐宋以来,又建有驿站,房舍宽广,常驻驿官,办理公差。在广济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即从树下通过。 为此,明政府便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移民“凭照川资”。 元末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因天灾战乱,造成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中原地区又是明政府的重要根据地,所以,河南必然成为移民的重点。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河南全省63个县有移民。我国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山西迁民于河南者,以彰德府(今安阳)、怀庆府(今沁阳)、归德府(今商丘)为最多,河南府(今洛阳)、汝宁府(今汝南)、南阳府(今南阳)也不少。”洛阳所在的河南府中,据记载永宁(洛宁县)、孟津、偃师、洛阳县山西迁民为数不少。据一些氏族家谱、碑文上看,都记载有迁民的历史。从时间上看,多数正是在洪武、永乐年间迁来,虽然有些村庄氏族无所记载,但他们都知道是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明通化《河南通志》记载:明初洛阳县有人口82841人,永乐十年(1412年)83124人,成化十八年(1482年)85124人。《偃师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3961户,29125人,永乐十年(1412年)4017户,30000余人。这些都是迁民以后的数字。 现就看到的部分家谱、石碑所记载的情况,摘录如下:偃师山化乡游殿村道光二十三年十月续写的(滑氏家谱)载:“吾滑氏聚族邙上,自明初洪武六年由山西迁徙而来,至今四百余年。……考《明史》洪武朝户部郎中刘元皋上疏,古狭乡之民,迁于宽乡,欲地无余利,人无失业也。上从其言,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屡徙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则滑氏之来偃,其在明初无疑矣!”游殿村西滑氏老坟有一碑载:“自山西洪铜(洞)迁来……”。 偃师寇店韩寨《赵氏族谱。引》:“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于河南府洛阳县东南路偏五里孙贺庄,后改名杨裴屯。”韩寨{大明处士张公大老之墓碑}载:“大老系张氏始祖也,原籍山西长子县南和村人也,因国祸世乱,随母到偃师县治。” 洛阳《王氏祠堂碑》载:“洪武元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到河南省洛阳府北窑天华岭……明中期由洛阳北窑迁到洛阳府高崖寨。” 清道光廿四年所修偃师山化乡王窑村《王氏家谱·序》载:“吾王氏聚族邙山角下,洛河北岸,自明初洪武三年山西长子县迁移已来至四百余年。”山化乡关窑《王氏家谱·序》及祖茔碑文均记载:“祖讳贵,原籍山西阳城县大王庄人,于明洪武初年迁偃,至今六百余年。” 宜阳县城关乡河下村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所立《创修谷氏祖庙碑记》载:“明初,谷氏仁美公自山西洪洞迁居宜阳县寿安之左,迄今四百余年。” 据宜阳《裴氏家谱》载:其先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山西闻喜迁来,当时是裴成夫妇携五子,现已繁衍到2700多人,分布于三乡的可乐湾、杨圪塔、赵堡乡的油路口及盐镇等地。 宜阳《许氏老八门家谱》载:先祖于明洪武七年由山西迁入宜阳鱼泉,至今已繁衍至19代。 宜阳莲庄《王氏家谱》载:王氏先祖于明初由山西夏邑小李庄迁入。当初仅为母子四人,现已繁衍到1927人,分布于宜阳县的莲庄、张坞、韩城、盐镇、石陵、赵堡等乡。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王邦瑞即为此支王氏之名人。 东赵保(张氏祖茔碑文)载:始祖友谅公系山西洪洞县八政村人,于大明永乐年间迁至河南省宜阳县东赵保。” 新安县《陈氏宗谱》载:先祖于明代由蒲坂迁至河南省新安县窨兴村。六百年来,人口繁衍流迁,今分布于宜阳、新安、济源、渑池、孟津、洛阳、嵩县、卢氏等地。 由以上所列资料看,洛阳一带在明初有许多山西迁民,说明大槐树处集中迁民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但究竟有多少人,则无从查考,有待于进一步调查考证。也许有些已不知由山西何处迁来,但大家公认是大槐树处迁民的后裔。迁民到了新的居住点后,他们大多在新居的院子里或大门口栽种槐树,借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总之,明朝初年大规模迁民,客观上缓解了土地与人口的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生产逐步得到恢复,社会秩序渐趋稳定。因此,迁民政策应该说是一项成功的政策。 有关当时大槐树迁民,还流传着不少传说故事,其中“复形小脚趾甲”、“背手走路”、“解手”的来历最为生动形象。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据说凡是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都有一裂缝好象是两个小趾盖。据说明朝政府为实行迁民垦田政策,也实行了优惠政策,如发给川资盘缠及安家费,但人们故土难舍,谁不留恋自己的家,而去千里迢迢投奔异乡因此,明政府在迁民前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日内赶到。愿迁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晋南、晋东南、晋中的人都来了。第三天,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他们拖家带口,暗中祈求神灵保佑平安无事。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一大官员在官兵簇拥下宣布:“大明皇帝敕令,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这道命令犹如晴天霹雳,他们这才明白上当受骗了。人们哭着、骂着、呼爹唤娘,混乱一片。但这都无济于事。接着,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者脱掉鞋子,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因此,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被砍一刀的缘故。 在押解迁民时,为防止逃跑,被迁者都用绳反绑,然后用一长绳联结起来。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告诉小孩子:“这里就是咱的老家,这里就是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一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路上自然要经常有人要大小便,这时,只好央求官兵:“老爷,请解手,我要拉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明白了。以后,“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现代流行着一种说法: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汉人祖先的源头,很多地区的老百姓都是从那里迁出来的。
因此,如果要落叶归根,就必须魂归大槐树。那么,这种说法有依据吗?山西洪洞,大槐树到底流出来多少个姓氏?
事实上,这种说法没有历史依据可言,纯属一种文学性的想象。自古以来,大槐树的对外移民都是非常少的,不足以承担起作为汉族祖先的地位。
古代的移民是很困难的,成本很高。一般而言,大规模的移民潮会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况:
1、朝廷崩溃,老百姓必须逃难;
2、朝廷迁徙某地的老百姓,到另外一个地区垦殖。
大槐树的移民就属于第二种,这一地区的大规模移民发生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大槐树的598户人家,迁徙到河南的开封、彰德。
尽管在朱元璋以后,明朝还迁出了几次大槐树的老百姓,但人口数量都不多。
根据目前的人口统计,河南省有人口9559万。大家可以动脑子想想,那么点迁出的人口,怎么可能在短短几百年间,发展到近亿的数量级?
由此可见,所谓汉族为大槐树移民一说,在逻辑上和科学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大槐树的移民规模,还不可能对其他地区的人口遗传基因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事实上,这种想法与其说是事实,倒不如说是一种对不知道来历的祖先的想象。
现今很多家族的家谱,其实都是编写于清朝初年。
清初历经战乱,很多人流离失所,到新的地方居住,繁衍子孙,总要给自己找个来处。
由于大槐树的移民是明朝曾经宣传过的,所以这些不清楚祖先来历的人,就把自己的祖先归附到了大槐树。
请大家谨记:家谱不能反映真实的历史,因为家谱也是人写的啊,并不是什么客观的东西。
从明嘉靖年开始,“大槐树”开始出现在关于移民的传说中,成为北方人群对祖先历史的集体记忆,并经过清初的修谱牒、碑文逐渐凝结为一个精神意象。至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移民史上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移民发源地,“大槐树”已经不再是山西移民的家园象征,而成为现代民族主义话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济南“槐荫”得名便来自洪武年间的大移民,槐荫人对山西洪洞大槐树有深厚的感情,这里面包含了厚重的移民文化。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我国北方地区祖辈相传,妇孺皆知。几个世纪以来,洪洞县古大槐树迁民遗址,被海内外众多华夏子孙喻为“家”,称做“祖”,看做“根”,成为众人心中的故乡。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政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持续17年的元末农民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使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乐陵一县,仅剩400余户;潍县之族姓,惟存李、金二姓……连当朝皇帝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
与元政府武力统治国家不同,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很有头脑的政治家,他知道用经济来发展国家。当时,农业占国民经济的百分之八九十,恢复农业,离不开劳动力,快速恢复劳动力的办法就是移民。明初移民席卷全国,最为大家熟知的便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可以说,当时山西是移民的不二之选。据史料记载,明朝建立时,山东、河南的人口都只有不到200 万,而山西的人口竟达400多万。这得益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在天然屏障的护佑下,受战争的影响比较小。但晋北、晋中都是山地,只有晋南地区可以耕种,人多地少,百姓的生活非常苦。于是,朱元璋决定将“狭乡之民迁于宽乡”,数十万的山西农民,不得不被迫离开故乡,迁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迁徙大潮,由此展开。
办理移民的官署就设在山西洪洞城北的广济寺。离广济寺不远处有一棵直径 3米多的大槐树,被老百姓供奉为神树,是洪洞的地标。官差就张榜文,贴告示,将移民集中到大槐树下登记造册,并发给“川资”、“凭照”,督促他们上路。
当时移民都是靠走,从太原到洪洞快走7 天,慢走要8天,不可能把山西各地的移民都集中到洪洞发派。但是大槐树是移民官署的象征,说到移民,自然就和它联系到了一起。
大槐树移民活动,由明初开始,前后持续100多年。仅在洪武年间,就从洪洞一带迁出几十万人。他们有的直接分布到冀、鲁、豫、皖等省,有的间接分到川、滇、黔以及东北、内蒙等地。
在移民垦荒中,国家发给耕牛、种子、土地、并免三年租税。经过移民的辛勤劳作,使原来荒凉地区的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对巩固边防和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也做出了贡献。
这些地区的迁民临行前,大部分人在洪洞大槐树下,办理迁移手续,领取户部颁发的迁移堪今,叙旧告别,然后各奔去处。
由于这些移民是在洪洞大槐树下办理的迁出手续,便把洪洞大槐树当作自己的故乡,至今在中国北方地区还流传着“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谚语。
迁徙者记忆:风尘逆旅留下的百年痕迹
离家千里,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这对老百姓来说并不容易接受。因此围绕这次迁徙,迁徙者及其后人编纂出了种种听来令人百脉沸涌,低回唏嘘的故事。最为普遍的传说是,大迁徙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了朱明统治者设下的一个弥天骗局。
迁徙伊始,明政府颁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胫而走,不翼而飞,晋北、晋中、晋南的人拖家带口,携儿将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老槐树下呼啦啦集结了十万之众。
这时,大队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裹了个严严实实,一官员高声宣布:“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戴铐上枷,遂强行登记,强发凭照,一家一户,根绳相拴,如串蚂蚱,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
至今在冀鲁豫一带,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还被归纳为:“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
背抄手走路,是因为两手被成年累月反绑,遂成习惯。小拇趾甲是两个,有的说是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在每人的小拇趾甲上砍一刀,做记号;有的说是移民将初生子女的双脚小趾甲咬裂,当记号;还有的说是移民一路上翻山越岭,磕磕绊绊,双脚的小趾甲碰伤了,裂成了两半。而由于两手被反绑,移民需要大小便,就冲着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解开手,俺要撒尿。”时间一长,懒得多费口舌,只喊一声:“解手。”从此,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
历史的经经纬纬里,通常交织着神秘的丝线。然而,拂去这些民间传说扑朔迷离的浓雾,我们还是能筛簸出明初农民大迁徙那惨烈的真实。
大迁徙触动了三晋百姓最敏感的神经,明统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条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这说明,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
大迁徙无疑是朱明王朝富国强兵的得意之作,但对一家一户却是莫大的悲哀,当他们一步一回首,三步一徘徊,挪挪蹭蹭,渐远乡井的时候,他们泪眼中最后看到的是那棵高大的老槐树,是老槐枝桠间的一簇簇老鹳窝……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
大槐树移民的山东故事
处在黄河下游的山东省是明初移民的重点地区之一。从《山东省地名志》第一卷中,共检索出91个县市存在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
大槐树移民到达目的地后,一家人往往分居各地,为了日后相认,他们往往打碎一件器物,各执一块,作为信物,最著名的是“打锅牛”的传说。据《青州市地名志》记载,今青州市普通乡牛家庄传为洪武年初河北枣强迁来的牛氏所建。牛家兄弟砸碎一口铁锅,各执一块,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俗称“铁锅牛”。
移民迁入山东后,主要是垦荒屯田。因此,移民所建村落,大都以“××屯”命名,其中尤以“姓”+“屯”为多,在山东西部地区以“姓”+“官屯”命名的村落则是官府组织的移民官屯。
明初有个袁公正,字成甫,曾随朱元璋打天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官拜镇威将军。明朝统一后,首要的大计是移民垦荒。袁公正又自动报名,举家从洪洞迁至山东曹县黄岗集落户。当时很受朱元璋欣赏,亲赐一块“袁氏题名玉碑”,还给他提升了三级头衔。袁公正在曹州以北约20公里处的关王庙北土岗上安下家来,取名“袁家固堆”,并题词曰:“洪洞分枝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
移民的涌入,必然要引起与土著的矛盾,特别是土地的争夺。但不可否认的是,移民对于促进山东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大槐树移民以老槐腾游时空的气魄和根植泥土的不屈韧性,将凝重的汗珠,结实地洒落在齐鲁大地陌生的原野上,很快便拓展出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生命空间。
《明史》曾这样描绘过大移民后的生产发展的状况:“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府仓库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洪武二十八年九月,户部尚书郁新奏称:“山东济南府广储、广斗二仓粮七十五万七千石有奇……二仓积蓄既多,岁岁红腐……其今年秋宜折棉布,以备给赐。”
随着农业的恢复,移民所建的村落也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中心。当时大槐树移民分布的东昌、兖州,正处在京杭之间的运输动脉——大运河上,这也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山东西部地区的商业快速发展起来。谚云:“南有苏杭,北有临张。”“临”,指的是当时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商业城市临清,“张”,指的是商贸重镇阳谷的张秋镇。
在清朝中后期,传统社会在重重冲击之下开始崩塌,但是编修家谱之风却达到了顶点。众口相传的“大槐树”就这样开始进入无数的族谱之中。
山西大槐树王氏家谱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填补豫、鲁、苏、皖北部战乱灾荒人口大量流失死亡,官府下令从山西省泽州、潞州等地向以上数省移民。官府在洪洞县广济祠设立中转站。明朝政府派员驻此,移民无论来自何方,移向何处去,皆汇集在广济祠边的大槐树下,领取川资安家费用,办理签证手续。离别之前,还要在树下倾诉离情,拜奠故土,这些贫苦农民离开家乡后由于受当时历史时代的限制,绝大部份人及其后裔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只有洪洞县、大槐树、大树上的老鹳窝成为他们对家乡的记忆
王姓家谱介绍 修谱 南北朝时就兴起了谱牒之学,但大量的古代姓氏族谱已经亡佚。今天藏于全国各地图书馆以及个人手中的王姓家谱族谱,绝大部分为近代以后重修和续修的,因此,这些家谱族谱应归于近现代文献中。 家谱的内容 现存的王姓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一宗一族、一房一支所修的,属于私修谱牒。私修谱牒盛行于宋代。至清代以后的家谱族谱中,基本都是私家修撰的天下。 王姓家谱文献目录 《东沙王氏支谱·家规》 《三槐堂王氏族谱》 《绮山东沙王氏支谱》 《义乌南陵王氏宗谱》 《润州王氏族谱》 《凤林王氏宗谱》 《赣榆王氏家谱》 江苏赣榆县金山乡保存 《王氏族谱》 四川珙县下罗乡五星村保存 清王廷麟等主修 光绪四年刊印 《王氏家谱》 河北青县陈嘴乡吴辛庄保存 写本。 《王谢世家》 明天启二年刊刻的30卷现 美国 《王氏通谱》 清光绪二十年槐政堂 活字本 日本
王姓的主要堂号有:“三槐堂”、“槐阴堂”等,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文人墨客,浩如烟海。
大槐树的传说——明代城防和移民实边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派宋国公冯胜将军西征,平定河西诸路。明王朝废除了元朝军政机构永昌路和西凉府,在凉州设立了凉州卫,属陕西行都司管辖(明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
凉州卫的治所凉州,在地理位置上历来是抗守河西走廊咽喉的重镇和多民族争夺的要地,凉州的得失关系着西北边防的大局。明朝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残元势力还很大,而且西北的重点就在凉州之北。如果残元势力占据了凉州,从战略上来说明朝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因此,明王朝特别重视凉州的安危和布防。在凉州的东北面从东向西,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增修了百余里坚固的边墙,东接古浪,西连永昌;沿长城设有报警的烽火台和驻兵的逻铺。公元1377年,驻凉州都指挥濮英出于军事防务的考虑,对凉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增修,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又增高了 1米。公元1391年,凉州总兵宋晟在武威城原有东南北三门的基础上增辟西城门,并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修建了吊桥 4座,挖了深6米多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箭楼、逻铺共36座,在北城墙的西边独建一高楼,用来眺望远方,警报敌情。公元1574年,甘肃巡抚廖逢节、总兵石茂华又历时两年,用砖包砌了城墙。至此,凉州城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在增修加固城池的同时,发动民工修堡筑寨,设立保甲制度,联防自卫,堡、寨联为一体,平时耕种,战时据守自卫。因此,凉州(从明开始)以堡、寨命名的村庄遍布全境。堡寨保甲的设置,对保境安民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各种措施得力,加上明对驻守武威的将领也慎于选派,如濮英、宋晟、姜、达云、毛忠等都是熟悉边情、勇敢善战的优秀将领,因而在残元势力接连窜扰,不断进攻凉州的情况下,明朝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充分发挥了凉州这一军略要地的重要作用。
明初,由于元朝残余势力和一些少数民族的经常入侵,战争频繁,户口锐减,严重地影响着生产的发展和边防的巩固。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统治者开始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初期曾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带的数十万居民迁移到河西一带,屯田生产,充实边防。中后期,因京畿连年荒歉,也曾移民凉、甘一带以解温饱。当时移民由地方政府管理,移民垦种田地,谓之“民屯”,开始3年不纳赋税,3年后征税也比较轻;不在额的荒地,可任人开荒耕种,永不纳税。由于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移民和当地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恢复。
凉州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屯地”、“屯庄”、“吴家屯庄”等地名,许多家谱、族谱都记载其祖先徙居凉州的事实,民间也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山西大槐树”的说法。这些情况实际上就是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的历史反映。特别是大槐树的传说,有着非常确切的实证。
万民萦怀的大槐树,在山西省洪洞县城北二里的广济寺旁。树旁有石碑一座,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刻“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文记载着明朝移民实边和移民就食的情况。明初移民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各地移民都到大槐树下集中,然后编排队伍,分赴各地,再由接受移民的地方政府集中安置。在凉州至今还有“发放”、“安置 ”等乡村名称,这些地方实际就是当时移民管理安置机关所在地。移民们离别养育了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到千万里之遥的陌生之地去生活,毕竟难以割舍。古人分别时曾有折柳相赠之习惯,“柳”者留恋之意。移民们则带上一株槐树苗木,种植在新的土地上,以表示“怀念之情。移民活动多在晚秋进行,此时槐叶凋落,树上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发出哀鸣,令他们不忍离去,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从这里迁徙四处的人们,寄居他乡,把洪洞大槐树、老鸹窝的故事流传给后代,聊解思念故土之情。“问我故乡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天长日久,洪洞大槐树的故事便妇孺皆知。从洪洞带到各地的槐树苗木也在新的土地上生根成长,枝繁叶茂。武威境内槐树遍布,据说与此有关。在武威众多的槐树当中,尤以城东10公里处清水乡张清堡大槐树最为著名,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树围69米,树高15米,树冠高大,枝叶繁茂,每年都有新枝抽发,前去观赏者不绝,还有人焚香叩拜,这也算是对祖先的怀念。1989年4月21日,武威市二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以国槐为市树,充表达了广大凉州人民热爱国槐、缅怀祖先的心愿。现在,凉州城区各街道槐荫蔽日,嘉树葱郁,把古城妆点得美丽多姿。
明朝在移民屯田的同时,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设立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把水利纳入移民屯田统一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也很发达,在沿边地区设了“茶马司”,专理茶马互市,还设有专门的茶马集市。明朝于洪武五年(1372)创修了兰州黄河浮桥,开辟了由兰州直通河西的官马大道,沿途设置了许多驿站和递运所。这些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商业流通,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明朝还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武威现存的古建筑有文庙、海藏寺、大云寺、莲花山、罗什寺、金塔寺等,都是明朝新修和增修的。凉州是全国保存明代建筑最多的地区之一。
古槐三代
在山西省洪洞县贾村附近,南同蒲铁路西侧,有一处浓荫盖地、槐柳相间的树丛。每年,这里都游人不断,名声传遍五湖四海。这里就是数不清的亿万人的“故乡”——洪洞古大槐树处。
走进树丛,一座古朴的木牌坊迎面而立,它四柱三门,中门高大,门额有横匾,匾上雕着“誉延嘉树”四个斗大的古体字。过木牌坊不远处有碑亭一座,亭内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书“古大槐树处”五字。石碑矗立处,就是“誉延”数百年的第一代大槐树生长的地方。这棵大槐树在地面消失之后,从根部又生长出一株小槐,人称第二代。这株第二代槐树不知何年又干枯了,如今树体尚在,枝叶全无,挺立于碑旁。说来有趣,第二代死后,从它的根部又生出一棵第三代来,30多年来,年年枝繁叶茂,一年比一年高大。
对于这棵大槐树,教百年来,黄河下游的村村寨寨,甚至更广泛的地区,一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在晋、冀、鲁、豫、皖等省,还有首都北京附近,还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歌谣: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
一棵槐树怎么就成了亿万人的“故乡”了呢?
明初的六次移民
事情要追溯到元末明初。元朝末年,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民多逃亡、城廓为墟、田地荒芜的冷落、凄凉景象。山东、河南、河北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
到了永乐初年,情况仍未好转。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紧接着又出现了较大的天灾。永乐元年(1403年)甲午,直隶、北京、山东、河南饥。庚寅,山东蝗。丁酉,河南蝗。永乐二年八月,*雨毁北京城5000余丈。10月,黄河决口,冲毁开封城。面对这种社会经济异常凋敝的情况,朱元璋和朱棣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转,对于新生的明王朝是十分不利的。于是,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当时,就北方来说,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四境安宁,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汾河沿岸广大地区,地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于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便大量从山西南部迁民。
从现有史料来看,明初从山西迁民共有6次,这些移民,不仅被迁送到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还有的迁送到了遥远的淮河以南。至今在北京大兴、顺义等县,还有许多以山西的县名命名的村庄,如长子营、屯留营、霍州营等。
“这里就是我的老家”
山西这6次移民,都与洪洞大槐树发生过关系。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发给凭照、川资”,尔后再由此处编队迁送。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人人悲伤,个个哭泣。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县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几片槐树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状极可悯。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此时,恰好能看见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那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在秋阳的照射下,闪着翠绿色的光亮。树上还有乌鸦窝,高筑枝头。于是,这株古槐上老鸹窝的形象便牢牢印在所有迁民们的心中。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便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
山西“洪洞”县对于中国百姓来说,可谓家喻户晓,在中原和北方更可谓妇孺皆知。一个小小的县名,何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这大概是因为:一是洪洞随“苏三起解”的传唱而扬名。二是随明初洪洞移民而被广泛记忆。
在长江以北的地方,特别是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等省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洪洞做为祖居地,在这些地方以外的地方,也因这些省人口的外迁而也把洪洞作为寻跟问祖之地,如东北三省、台湾。洪洞大槐树对于这些地区的百姓来说,已经不是单纯对祖居地的一个记忆,而且把这种记忆演化成对故乡和祖先的怀念情节,紧紧萦绕在脑间心中,为中华民族心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一段记忆,常使人感慨系之。
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晋、冀、鲁、豫、陕、甘、皖、苏、鄂、蒙等地,甚至广西、广东、海南也有部分移民,南宁市卢家翎曾说:“《卢氏族谱》载:卢伯庄、平阳府榕木社人,郡在山西省洪洞县,清弘治年间举人,任广西北流知县,落业北流民安冲头村,生三子。至今子孙已有四万余人,遍及广西、广东、海南三省七县。”从明初至现在,在各个历史时期,昔日由洪洞迁出的移民,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等地区。例如明末吴三桂降清后,被封平西王,他率军转战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清史稿·吴三桂传》),部下士卒大多是冀、豫、鲁健儿,他们大多是古槐移民后裔,多不愿附逆而散居各地。清军入关后,旗民多编入军籍,关外空虚,土地荒芜,为了恢复生产,清政府奖励由关内向关外移民,“顺治十年议准辽东招民开垦,有能招至一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古今图书集成·赋役考》)这项政策,一直贯彻了几十年,从古大槐树迁出的人民,有相当部分再转迁到东北地区。还有一例,在国民党退居台湾时,有相当部分移民后裔移民台湾,台湾《东方杂志》复刊第十五卷第七期载:高阳齐如山先生写道:“吾族乃于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去的,清朝末年,有许多河北省的军官重到山西,又寻到大槐树之所在……足见中国人念旧不忘本的心情之浓厚。”陈纪滢先生也写道:“北方多少代以来,一贯证明成祖燕王扫北后,把山西省迤西居民,迁徙至中原,以洪洞县为移民转运站这件事,互相转述,至今不衰,认为这是历史上北方居民的一次空前大迁徙。”台北新店市张学亮先生给洪洞县政府来信说:“我的祖先是山西洪洞老鹳窝人,姓张。属于‘甜菜芽张’。据现今菏泽市地各志记载,我的祖先是于1368-1398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鹳窝东迁至山东曹州府西北45里李庄集,后又东移二里建村,是为黎阳村。”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鞋小趾验甲形”。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等地普遍传说,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者,均无此特征,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这一问题还待民俗学者、遗传学者深入研究。据说还有有些移民是被绑押解迁出的,路上如果需要大小便,必须让领队解开绳索,故至今这些地区上厕所仍说成“解手”。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河北省河间县申鲁村高氏在自己家门口栽了一棵槐树;保定府西关谢德先开了名叫“老槐茂”的酱菜铺。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凤。
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毫西名门。”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移民们迁往各地,因一村不准两一姓,所以兄弟之间为了相互照应,有一姓分为几个姓者,至今仍有山东某地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资料来源——网络)
怎么写自己家族的家谱?
本文2023-09-24 16:12: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9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