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河县王姓来历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4浏览:4收藏

河北省清河县王姓来历,第1张

清河是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地方。在封建社会里,由于这块土地屡被封给王侯为国,并多次发生举世闻名的事件,所被称为"风云之邦"。远在公元前八百多年的周朝,清河这地方名叫甘泉。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主的齐桓公占领了这一带,把甘泉改名贝丘,为齐国属邑。战国七雄相争,贝丘地方为赵国所有。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最后灭齐统一中国,定天下为三十六郡时,将贝丘旧地划出一部,另建了一个厝县,归巨鹿郡管辖,一直到汉朝。清河之名,因水而得。据《战国策》说,张仪游说赵国"奉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就是指贝丘的清水河。汉朝初年,把原来厝县地从巨鹿郡分出来,以境内清水河为名,建立了清河郡。但是,清河地方的名字,是随着当地发生的历史事件而变换的。公元七九年,汉章帝刘TAN立他的长子刘庆为太子,准备继承皇位。可是窦皇后怕刘庆的生母宋贵人以后夺她的地位,就在章帝面前大讲刘庆母子的坏话,并下毒手害死宋贵人,把已立为皇太子的刘庆废为清河王。刘庆被废后忧愤成疾,死后就葬在清河。后来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做了汉安帝,父以子贵,就于公元一二一年,将刘庆大加追封,并给这地方起了吉祥的名字叫甘陵。二十七年后,汉桓帝刘志为了表示"尊帝陵之号",不仅改清河郡为甘陵郡,连县名也改为甘陵县。这以后,经过魏、晋、南北朝长期战乱,清河郡的建制虽有所恢复,但到宇文氏奠定北周政权后,又取古贝丘之名,在清河郡建立贝州。隋、唐两朝基本沿用。公元一O四七年十一月,贝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王则大起义。起义军杀贪官,释冤狱,攻占贝州城,建立安阳国。这一来,北宋王朝手忙脚乱,急忙派大臣文彦博率兵赶往贝州"平叛"。两个月后,文彦博因镇压王则起义有功,官升一品宰相。而宋仁宗赵祯,为了炫耀他"明察圣断,有恩于民",于公元一O四八年二月,将贝州改名叫恩州。元朝灭掉辽、金,统一北方后,取消了恩州,设立清河县,属大名路。明朝时,清河改归广平府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末年,未有较大变动。●●●●●●●清河大事记(公元前221~1989年)秦始皇帝元年(前221年)全国划为三十六郡,在清河之地设厝县,属巨鹿郡。◆西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析巨鹿郡,置清河郡,辖14县,厝县、清阳县属之。景帝三年(前154年)三月,封景帝子刘乘为清河王。改郡为国。元鼎二年(前115年)刘义由代王徙清河为刚王。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河决清河郡灵县呜犊口,屯氏别河塞绝。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秋,黄河决,渤海、清河郡县受灾。新莽始建国三年(11年)河决魏郡,清河郡县受灾。新莽地皇二年(21年)刘秀起兵反王莽,使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更始二年(24年)刘秀起使耿弇、寇恂地蓟杀死王郎居将赵闳,沿途又斩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3万我,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乖郡县。◆东 汉建武二年(26年)正月,檀乡农民起义军进攻魏郡、清河郡。延平元年(106年)八月,殇帝死。太后定策迎立清河之子刘祜嗣位,是为安帝。十二月,清河王刘庆死,葬于清河。永和四年(139年)清河郡县蝗虫为灾。建和二年(148年)六月,改清河国为甘陵国,改厝县为甘陵县,信成、清阳二县并入甘陵。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巨鹿(今平乡县)张角率众起义,安平、甘陵民众群起响应。中平四年,渔阳(今密云西南)人张纯与同乡张举联盟,举兵攻破清河、平原。建安九年(204年)十月,曹操围邺时,袁谭背操,遣军攻甘陵。建安十一年,改甘陵国为清河郡,甘陵县属之。◆三国青龙三年(235年)九月,遭水灾。景初元年(237年)九月,遭水灾。◆西晋咸宁三年(277年)于厝城西南35公里置清河县,清河县名之始。咸宁四年,七月,大水,庄稼被淹,房屋倒塌,人有死亡。永嘉四年(310年)二月,石勒攻冀州之广宗、清河等郡县。◆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十一月,前燕慕容恪拥兵割据于乐陵,平原、清河、阳平诸地赵帮将朱秃、杜能、丁娆、孙元皆降前燕。太元十一年(386年)清河国改为清河郡,清河县属之。十月,后燕寺人吴深据清河(今清河东南)起义,燕王慕容垂遣兵镇压,攻之不克。十二月再攻而破,吴深单骑出走。十二年五月,吴深杀后燕清河太守丁了,再次占据清河。十四年五月,义军首领吴深被清河孔金杀害。◆北 魏太和九年(485年)六月,清河大水。武定四年(546年)二月,大雪寒,人畜冻死,同年冬大雾弥天,六昼夜不散。◆北 齐天保七年(556年)改清河县为武城县,属清河郡。天保八年蝗涝为害天保九年遭旱灾。河清二年(563年)二月,大雪。河清三年山东大水,饿死者不可胜计。河北境内司州之东郡阳平、清河等水涝最重。天统三年(567年)大风,昼不见日,废房拔树。◆隋开皇八年(588年)废郡存州,武城县改称清河县。大业三年(607年)改贝州为清河郡,清河县属之。大业四年正月,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水济渠。大业攻七年景县人高士达聚众于清河起义大业九年三月,张金称等农民起义军在河北地区活动,队伍不断壮大。十一月,隋炀帝派右卫将军冯孝慈前往清河镇压,张金称率起义军与之激战,义军大胜,冯孝慈战败而死。大业十二年三月,张金称率众接连攻下平恩、武安、巨鹿、清河等县。大业十四年清河县赵德君起义,不久为李密部下。◆唐至德元年(756年)十月,史思明陷河北清河、博平、信都、饶阳诸郡县。至德三年安庆绪派蔡希德、安太清攻破清河。乾元元年(785年)清河郡改称贝州,辖清河。兴元元年(784年)李抱真、王武俊、大败朱滔军于贝州,斩万余人,滔遁归幽州。光化二年(889年)刘仁恭屠贝州◆五代天福四年(939年)七朔,河决博平,清河大水。天福八年大蝗害田,人食草木叶皆尽,百姓捕蝗一斗,官府给粟一斗,时蝗旱相继,百姓流移,饿殍载道。天福九年正月,契丹占领贝州,所杀达万人。◆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卫运河屡次决口,特立清河兵备二队,专司河防。乾德二年(964年)清河(今清凉江)溢,淹民田。开宝四年(971年)清河溢,漂溺民舍数百间。庆历七年(1047年)十一月,贝州宣毅卒王则据城起义,占兵库,擒知州,自称东平王,建国号安阳,改元得圣。八年一月,宋这军攻贝州城不下,挖地道夜入,城破,王则被捕遇害。同年,改贝州为恩州。嘉佑三年(1058年)黄莘为清河令,与南宫令刘挚,信都令李冲皆以治行闻,时称为河朔三令。熙宁元年(1068年)恩州河(黄河)决,清河遭水灾。熙宁四年清阳县划入清河县。元丰五年(1082年)御河(卫运河)决,清河遭水灾。元佑六年(1091年)监官赵荐之监修恩州城(古贝州城)。元符三年(1100年)恩州地震。宣和元年六月,恩州河决清河堤。宣和三年六月,恩州河决,清河伤禾。◆南 宋端平三年(1236年)割恩州属大名路,清河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旱。至元十八*雨,庄稼受害。至元十九年蝗虫遮天蔽日,达7天之久,禾稼俱尽。至元二十八年八月,清河、南乐诸县霖雨,庄稼受害。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平阴河(卫河)决,清河遭水灾,民舍庄稼被淹。◆明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明将徐达会兵于清河、临清一带,北逐元兵。洪武六年改大名路为广平府,辖清河县。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燕王起兵靖难,沿清河、临清驿道展开拉锯战,三年燕兵攻占广平府。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由山西移民,定居清河。永乐四年临清至渡口驿卫运河7处决口。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县移民清河,拨田耕耘,免田租一年。成化八年(1472年)四月,卫运河水干涸,为多年所仅见。成化十六年卫运河泛溢入清河,民房舍漂溺几尽,死者甚众。弘治四年(1491年)县三老宗安等人,为排除县南部积水上书朝廷开疏水渠一道,长20公里。弘治六年蝗虫遮天蔽日,庄稼被食。弘治十五年九月,地震有声。正德六年(1511年)六月,杨虎起义军经清河,攻破县城。正德七年诏改建新城于旧城之东南隅,同知何宋伊,知县张一鹏监修。正德八年诏赐庆阳伯夏儒清河县庆田3300余项。嘉靖九年(1530年)卫运河决自白庙口,泛清河,舟楫通于城门外,漂民庐舍,有系婴儿于树上者。嘉靖十年大饥,升粟至百七十钱。嘉靖二十四年大雪,深4尺。嘉靖二十九年知县孟仲遴主持创修《清河县志》五卷。嘉靖三十九年三月至八月不雨,遍地生蝗虫,升粟至百八十钱,民采草木根叶而食,多饿死者。隆庆三年(1569年)六月,卫运河决,泛清河,毁禾苗庐舍。隆庆四年六月二十七日,卫运河决,泛清河,田园舍被淹。万历九年(1581年)知县向日红重修《清河县志》十二卷(今存七至十二卷)。崇祯十三年(1640年)四月至七月不雨,卫运河干涸,冬大饥,民始采食树叶、木皮、继则人相食。崇祯十四年春,大疫,死尸枕藉。五月,飞蝗至,饥民取以代食。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清河占领县城置县衙。◆清顺治十年(1653年)卫运河决,洪河等村尽淹。十三年又决,淹没更甚,陆地行舟。顺治十五年三月,蝗虫食禾苗。顺治十七年四月,遭雹灾。康熙三年(1664年)四月二十一日夜,风霜并作,禾苗冻死过半。康熙十六年春,风霾阴雾49余天。康熙十七年知县卢士杰、夏琮纂修《清河县志》十八卷。康熙五十七年知县钱启文纂修《清河县志》十八卷。康熙五十八年大水,平地行舟。雍正十年(1732年)秋,禾生虫,形如蛆。雍正十一年二月,大雨庄稼被淹。雍正十三年大旱,禾苗枯死。乾隆二年(1737年)卫运河决尖庄,田禾淹没。四年复决。乾隆八年夏旱,大饥。减免田租有差。乾隆十二年七月,大风拔树。乾隆四十四年卫运河决,民宅行舟。嘉庆十八年(1813年)岁大饥。嘉庆二十四年大雪,深4尺。道光三年(1823年)河决,平地水深丈余。道光十年四月(闰)二十二日地震有声。咸丰七年(1857年)蝗灾,大饥。咸丰十一年四月七日,白莲教首张善继攻破清河城,知县陈大烈、典史赵维焕死。白莲教于洛体,由山东夏津率万人,进入油坊、谢炉,与官府团勇战于黄金庄,兵败南撤。同治元年(1862年)瘟病流行。是年,成立民团30余团。同治三年正月,白莲教杨蓬岭之侄招聚教徒万余人,屡攻清河,均被团勇击退。同治六年知县熊存瀚莅任,成立民团三十三团。同治七年卫运河决口,庄稼被淹。同治十一年知县王镛续修《清河县志》十八卷。光绪三年(1877年)岁大饥,人多有饿死者。光绪四年大旱。光绪八年地震。光绪九年知县工黄汝香续修《清河县志》四卷。光绪十八年卫运河决成灾。二十年河决复甚,全县尽成泽国。光绪二十四年山东交界各州,乡民多习拳勇,名曰义和,继改称梅花拳,后沿用义和名目。直隶南宫、曲周、清河、威县、沧州等地拳民日益增多。光绪二十五年河间、故城、吴桥、清河等县的义和团以景州为中心开展活动。光绪二十六年酷旱,至七月始雨,大饥。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景廷宾联合义和团余部赵三多等万余人,在巨鹿厦头寺正式起义,清河农民义和团纷纷响应。光绪三十年县设立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县高,设立师范传习所,同年改秒初级师范学堂。◆民国初中期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成立,设直隶京师,辖清河县。在油坊镇设二等乙级邮局。民国3年东乡民团团长马全天(马双埠人),抗缴官府税,“马全天抗洋捐,要官府速豁免”的口号迅速传播,马率民团及乡民持土枪、刀剑、三眼枪、**等进攻清河到城,城内警卫开枪射击,死亡数人。民国8年全县人口130066人。民国9年大旱,未能播种,死亡外逃者甚多。民国12年在廉冢集北街,借春晖书院筹立蚕桑学校。民国15年食盐短涨价,每斤银5分9厘。民国18年县高等学堂改名为完全小学校。春,县成立女子完全小学校。民国19年10月12日4时,山东土匪王治岐率土匪200余人窜入清河,东北军及保卫团剿匪。民国20年9月18日日军侵占沈阳后,县立高小学生王发武、刘铁之、杨波、牛寿君等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1年大雨成灾。民国22年12月,张福谦及赵鼎铭等续修《清河县志》十七卷成。民国23年春,东野庄宋春山经王福田(南宫和生店人)介绍加入中国***,成为清河县第一名党员。3月,由中共南宫县委委员冯化宣主持建立清河县第一个党支部------东野庄党支部。民国24年春,中共直南特委决定,建立中共南(宫)清(河)工作委员会(简称南清工委),书记冯化宣,委员郭松鹤、马建荣。秋,东野庄党支部派宋春香去南宫苏村参加冀南党组织领导的分粮吃大户暴动。民国25年3月,冀南暴动失败后,马国瑞、冯化宣等转移到东野庄,该成为冀南特委开展秘密工作的临时指挥部。3月,刘铁之在戴家屯一带做宣传工作,发展党员。3月,宁心力在大堤、峨二庄、王化庄做党的创建工作。11月,王发武回清河开展党的地下活动,发展党员。●●●●●●姓氏的来历据清河旧志、家谱及口碑资料:清河早在上古时代,就有先民生息繁衍。姓氏随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增减,历经千数百年,形成了今日之诸多姓氏。宋以前,清河为商贾云、人文荟萃之地,人口多而姓氏杂。后经宋、辽、金战争及明靖难之役等多次兵燹,清河人民有的在战乱中丧生,有的携家外逃,姓氏也随之巨减。靖难之后,土民仅剩王、贾、谢、燔、焦、高、杨、郝、蔡、崔、左白、石、何、随、田刘等少数姓氏。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准山西平阳、大同、蔚洲、广灵等府洲县民之请大批移民。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入的有康、梁、杨、尹、董、段、郑、赵、冯、刘、顾、王、李、马、庄、武、贾、郁、彭、阎、刁、杜、解、庞、简、姜、芦、苏、潘、徐、包、于常、安任、苑、关、裴、周、靳、韦、宋、谢、史、楚、鲁、曲、方、侯、范、尚、密、毕、孟、等计67姓之多。从山东省昌邑、文登、潍县、乐陵、益都、淄川、商河、黄县、寿光、莱、阳、昌乐、高密、诸诚、淄县、招远、即墨县等迁入的有:王范、杨尹、吴、罗、商、袁、冯、陈、戴、安得、杜、郭、韩、田、张、李黄、马孙、刘、倪、纪、栾、邵、等30余姓、也有个别从江南各省迁入清河县者。此后,亦有外省管民在清河为官或经商定居者等等。明朝移民以山西洪洞县为最多。据1990年调查,全县计有376姓,其中王姓为人数最多,在32万人以;2万以上的有张、李2姓、万人以上的有刘、孙、赵3姓;万人以下千人以上的有杨、田马、许、邱、宋等59姓;千人以下百人以上的有钟、钱、韦、侯、贾、庄等71姓;另人37姓;每姓2人;99姓每姓仅1人,如童、伍、尢等。根据家谱、县志、口碑等资料,仅选2万人以上的大姓以记。王姓:原籍出处有三。其一,明朝前在清河定居的。如:王化庄、王楼庄、西王官庄等村之王姓。其二,明朝永乐、万历年间奉旨从山东省迁入清河定居的,如:山东省莱州府昌邑县沟山东省莱州府昌邑县沟里王福能一家定居今连庄镇王庄;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大王庄王顺一家定居今油坊镇王唐口村;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大王庄王善忠一家定居今油坊镇 南王紫成一家定居今孙家庄等。其三,明朝永乐、万历年间奉旨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入定居的。如:王征一家定居今油坊镇蔡王庄村;王英一家定居今陈庄乡小许庄;王志道一家定居今陈庄乡王太和;王成新一家定居今王官庄镇田家村。另有西王官庄、张家村、高家庄、柳林之王姓,亦是同时期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入清河定居的。王姓各支以山东迁入的为多,历经明、清及民国,王姓后裔散居全县20个乡镇,计32万余人。张姓:原籍出处有二。其一,奉旨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入定居的。如:张老判兄弟三人分别定居今城关乡张井村、辛集乡张家庄村、双城集乡张庄;张杰一家定居今王官庄镇杨庄;张传孝一家定居今孙庄乡白佛庄;另有张宁庄、张家庄、张武庄、张王仙庄、张吕坡、后食店、后于、后魏之张姓,亦是同时奉旨从山西洪洞县迁入清河定居的。其二,明朝永乐、万历年间奉旨从山东省迁入清河定居的。如:山东省博兴县井口张家庄张二公一家定居今辛集乡张家庄村;山东省辎川县大马张庄张玉林一家定居今坝营。张姓以山西洪洞县迁入的居首位。历经明、清及民国,张姓后裔散居全县20个乡镇,计26 万余人。李姓:原籍出处有三。其一,明朝以前在清河定居的。如:杜林乡李六庄的李氏;辛集乡李家庄的李氏等等。其二,明朝永乐、万历年间奉旨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入清河定居的。如:李治学一家定居今双城集乡李双阜;李子付一家定居今坝营乡的李家庙村;李九龙一家定居今坝营乡的李胡庄;李金玉一家定居今陈庄乡的李太和村;李英魁一家定居今渡口驿乡的后郭屯;李士奇兄弟二人定居今赵店乡的杨茂庄。另有小辛庄、西王官庄、东小官、前敖、柳庄等村之李姓,亦是同时奉旨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入清河定居的。其三,奉旨从山东迁入清河定居的。如:山东莱州府潍县李村李志祥一家定居今坝营乡李家桥村;山东青州府益都县李姓移民定居今杜林乡高家庄等等。李姓各支以山西洪洞县迁入清河定居的居首位,历经明、清及民国,其李姓后裔散居全县20个乡镇,计2万余人

除了冀州河北,青州山东,并州山西外,其他的如下: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三国艺苑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三国艺苑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三国艺苑

· 南阳郡:治宛城。三国艺苑

·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三国艺苑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三国艺苑

·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三国艺苑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三国艺苑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三国艺苑

·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三国艺苑

·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三国艺苑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三国艺苑

·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淮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渭桥: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里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雍州: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阳郡: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谯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划分了几个郡,辖地缩小。三国艺苑

冀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三国艺苑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三国艺苑

· 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三国艺苑

九江郡: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三国艺苑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三国艺苑

·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三国艺苑

·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三国艺苑

·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三国艺苑

· 山阳: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三国艺苑

·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三国艺苑

·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三国艺苑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三国艺苑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三国艺苑

·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三国艺苑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阆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三国艺苑

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三国艺苑

右扶风: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三国艺苑

·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三国艺苑

·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三国艺苑

·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三国艺苑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 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永昌郡: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 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

· 辽西郡: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

· 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扬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朱崖郡: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并州: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

米仓道: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为两个关。

·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阴平郡:曹操时设立,治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后被蜀汉占有。邓艾灭蜀时经过的阴平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苍梧郡: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吴郡:治吴县(今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 庐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 庐陵郡: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京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 河东郡: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 河间郡: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 河南郡: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 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 定襄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三国艺苑

·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三国艺苑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三国艺苑

· 建业:今南京。三国艺苑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三国艺苑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下面就是全国各地薛氏的辈分排行,可以按照这个辈分字谱来进行排序。

1、江苏徐州薛氏字辈:文广宏井道、淮本自天生、宜仁长方明、增厚传家远。

2、江苏连云港薛氏字辈:久玉开堂德凤运、宏文治国景盛兴、传家聚宝宜太平、光宗耀祖显朝上、万代安邦永长春。

3、山东蒙阴薛氏字辈:仲永洪尚应、庶雷国美以、振继懋锡西、庆其毓玉汝、忠孝信广东、爱善文德兴、玉树良凤熙、美元亨利贞。

4、湖南怀化薛氏字辈:天正国生顺、官清朝兴昌、祖德祥开象、宗功胜纪堂、英贤纶继述、生财自茂良。

5、安徽萧县薛氏字辈:文广洪井道、怀本自天生、宜仁长方明、增厚传家远。

6、湖北枣阳薛氏字辈:士薛公明从、国正天心顺、家治祖德宽、广大承先才、基本永世传。

7、重庆云阳薛氏字辈:天胜德义光、世泽道隆昌、敦本传家茂、人文大启长。

8、广东薛氏字辈:松园茂盛荣、千载朗日、光辉照万年。

9、贵州薛氏字辈:靖汝世维忠、胡林然基如、世德钟声远、清风启画图、中厚存先烈。

10、云南薛氏字辈:如丙中国正、开定应显能、清言崇先治、祯祥万载春、积德必兴胜、文明百世隆、雄伟升云进、昭阳福乾坤、安邦传礼义、永远富贵承、高仲荣华长、锦绣壮玉君、太平金银有、厚道满门尊、共书祖鸿志、利恭卓朝廷。

扩展资料:

薛姓,是中国一种姓氏,始祖奚仲,因分封在薛国而得姓,以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后人有以国名为氏,部分后裔为虞舜后裔孟尝君田文之后。

薛姓发源地有山东省滕州市,薛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薛氏以山西、江苏、陕西、河北、福建、山东等省为多,这几个地区的薛氏占到中国汉族薛氏人口的63%,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薛氏人口增至为720余万,占全国人口的053%,为排行第35位的大姓。

姓氏起源

《起源一》

源于任姓,出自黄帝之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的封地任,属于以居邑为氏,相传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

据史籍《元和姓纂》、《新唐书》、《通志》等记载,黄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成年后皆以德行出众,受封为十二个不同的姓族,散居于各地。其中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受封于任(今山东济宁任城),而为任侯,禹阳之裔孙以邑为氏,形成任姓,其后任姓几经发展壮大,人才兴旺,支系庞杂。

禹阳的第十二世孙奚仲,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因其精工巧思、发明车辆有功,被大禹任命为车正(官名),专门管理天下车辕之事,奚仲因此也被视为车的创造者,受后人仰慕。

车辆的发明与使用大大加快了中华文明的步伐,大禹赐封奚仲以薛(今山东藤州)为邑,称薛侯,奚仲家人闻讯都以此为荣,不少人甚至索性以薛为氏,表示纪念,是为薛氏之始。后来奚仲曾一度迁居于邳(今山东枣庄薛城官桥镇,一说微山湖地区)。

到了战国末期以后,薛氏的地位日渐下降,最后变为一个村落,而薛国族人辗转迁徒,始终不忘先祖列宗,后以国名为姓氏,仿薛公子登,多称薛氏。

《起源二》

源于妫姓,出自虞舜裔孙齐国丞相田婴的封地薛,属于以居邑为氏,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就是在周郝王姬延五年(齐宣王田辟疆九年,公元前310年)出任齐国宰相的田婴,他曾被齐威王田因齐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也就是故薛国之地,因此他也被称作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田婴逝世后,田文袭封,仍以薛地为食邑。

后田文病逝,无能的诸子们争位,乱成一团,结果被齐、魏两国联手共灭之,至秦王嬴政灭六国后,薛国故地被秦国设置为薛郡,田文的后裔彻底失却封地,子孙分散各地,汉朝以后,直至魏、晋时期均设为薛县,最后到隋朝时期被废黜,成为滕县领属之地,西汉初期,田文之孙田国、田陵迁徙到竹邑(今安徽宿县)居住,并以故封邑命氏,遂改田氏为薛氏。

《起源三》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又称胡。战国时匈奴开始与中原各政权接触,其后长期影响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后期,匈奴之名逐渐消失。

通过战争、和亲和关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关于匈奴薛氏来源,因史料不详,今已无从查考。仅在史籍《魏书·裴庆孙传》中记载,吐京,在今山西石楼西北部十五公里处,匈奴最先活动于今蒙古高原一带,东汉时期因内讧分成南北二部,南匈奴后来南下附汉,并几经辗转最后定居于今山西离石一带。

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杂居生活,交往密切,南匈奴各部逐渐放弃原来的游牧生活转而农耕定居,出现汉化趋势,至魏晋时,甚至纷纷改用汉姓,匈奴民族薛氏也形成于这一时期,后逐渐汉化。

《起源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干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叱干氏源于鲜卑拓拔部叱干氏族,亦称薛干氏,鲜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曹魏后期,拓跋鲜卑兴起于西部,降服了濡源西部直至五原的诸部落,建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其首领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长期留居洛阳达十七年(公元261~277年),晋怀帝司马炽执政时期(公元306~311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受晋封为大单于、代公,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年(公元376年),拓跋鲜卑的代国被苻坚所灭,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硅复国,并改国号为魏(北魏),这一时期,尤其是北魏统治的一个半世纪中,鲜卑族进一步吸收汉文化,渐与汉族人融合。

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进一步强化统治,巩固政权,争取中原汉族地主支持,增进胡汉融合,北魏孝文帝决定顺应形势,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

强令鲜卑族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汉化,并将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复姓改为单音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独孤氏改为刘姓,“其余所改,不可胜纪”,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姓浪潮中,叱干部遂改为薛,成为薛氏成员之一。

《起源五》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突厥薛延陀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薛延陀国,是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铁勒部的一支,由薛部与延陀部联合组成,据传,薛部先祖本是汉族人,后来流落到漠北一带并在此蕃息发展不断壮大起来,成为当地的一个游牧部落。

为了表示不忘先祖,他们便以“薛”为部落名称。以后薛部在与邻近的延陀部战争中获胜并其部而有其众,两部遂合二为一,称薛延陀。薛延陀国灭亡后,部众四散流徙,或南下附唐,或并于他族,其中一部分人“以族为氏”,而改姓了汉族的薛氏,分布于营州至平州一线(今辽宁朝阳至河北卢龙)。

在薛延陀部故居地(今蒙古国西北部杭爱山脉),至今仍有许多薛氏族人生息繁衍,他们都是古薛延陀部的突厥族人后裔。唐朝时期的营州、平州,均属于汉、晋、北魏时期的古辽西郡,这就是南宋著名学者郑樵在《通志》中所称的“辽西薛氏”之源。

起源六

源于冒姓,出自唐朝武则天时期冯氏后裔冯小宝,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唐朝时期,有一著名的人,叫作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自称周文王后世子孙,鄠人(今陕西户县),闯荡江湖,在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贩卖药材,练就了健壮的身体,粗犷中不失数分英俊。冯小宝发迹后,其兄弟子侄乃至姻亲裔孙纷纷冒姓薛氏,以崇其位,此后沿袭不改。

《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1、元末明初,忽必烈的一些嫡系后裔子孙内附于明王朝,以元朝开国皇帝的蒙古称号“大蒙古国薛禅汗”为汉姓,称薛氏,世代相传至今。

2、据史籍《明史》中的记载: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赐蒙古贵族托果齐姓薛名台,安置驻扎于平州新昌一带,又赐瓦剌部首领托欢姓薛名斌,为原驻地甘肃土司,赐姓,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对臣属的殊荣,故一人受赐,全族荣耀。内附的蒙古族瓦剌部族人因酋长获帝王赐姓,有许多部族人等一时均随之改汉姓为薛氏,世代相传至今。

3、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苏尼特氏,亦称薛尼特氏、雪尼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薛尼特部,是成吉思汗第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之第四子薛尼特所组建的氏族,世居巴颜鄂隆(今内蒙古锡林郭勒西乌珠穆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nit Hala,后多冠汉姓为薛氏、苏氏等。

参考资料来源-薛姓

李从心,人称“李总河” 号介石,治理黄河专家、书法家。籍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市),后迁居北直隶南乐(今河南南乐县),生于嘉靖丙辰年,卒于崇祯庚午年。万历十九年(1591)辛卯科举人,二十年(1592)壬辰科进士,三甲231名。自万历二十年到崇祯元年为官三十七年,具体履历见下文。《漕运后》载天启六年(1626年)六月河道总督李从心的奏疏,有《总河疏稿》、《三边奏议》行于世。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藏康熙五十年(1711)王培宗、丘性善修《南乐县志》卷十四《人物列传勋业》

2生卒年参考南乐县南街李家家谱

3书法家参考:《河南省南乐县仓颉民间信仰文化研究》

4三甲231名:朱保炳、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页2575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贵州省辰州府担任推官。----康熙《天柱县志》下卷《艺文》

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平阳府担任郡守----详见《重修光天阁记》,明万历十

三年,碑存临汾尧庙

万历四十年二月,升陕西副使李从心为山西参政平乐府知府。----《明实录神宗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二

万历四十三年八月,升山西岢岚兵备参政李从心为右布政照旧管事----《明实录神宗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五

万历四十七年五月,起升原任右布政李从心为陕西右布政

----《明实录神宗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二

天启二年(1622年)四月至天启三年,由山东左布政升至右佥都宁夏巡抚;

参考文献:

依据张德信的《巡抚年表》(氏著:《明代职官年表》(第三册),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2532一292。页)及靳润成的研究成果(氏著:《明朝总督巡抚辖区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年,第51一52页),并佐以吴廷燮之《明督抚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及《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明}焦站辑,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摆曼山馆刻本)这2种史料绘制而成的,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

天启三年(1623年)十一月至天启五年,由宁夏巡抚副都御史升至兵部右侍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参考文献:

《熹宗实录》卷41天启三年十一月丁卯条:“升宁夏巡抚副都御史李从心为兵部右侍郎兼右金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国榷》卷85天启三年十一月丁卯条:“宁夏巡抚右副都御史李从心为兵部右侍郎兼右金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依据张德信的《总督年表》(氏著:《明代职官年表》(第三册),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2339一2519页)及靳润成的研究成果(氏著:《明朝总督巡抚辖区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22一125页),并佐以《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关中奏议》(明]杨一清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杨襄毅公本兵疏议》(明]杨博撰,明万历十四年师贞堂刻本)、《国朝列卿纪》([明」雷礼辑,明万历徐鉴刻本)、《嘉靖事例》(明l范钦编,明抄本)、《鼻山堂别集》(l明]王世贞著:中华书局,1985年)、《万历武功录》([明]瞿九思撰,明万历刻本)、《谷山笔靡》(明]于慎行撰,中华书局,1984年)、《本朝分省人物考》([明]过庭训撰,明天启刻本)、《明经世文编》(〔明1陈子龙等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国榷》(明]谈迁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明史》(!清]张廷玉等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睛〕舒赫德等撰,文渊阁四库全书)这13种史料绘制而成的。

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至天启七年,由总督三边军务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升至工部尚书总理河道

参考文献:

依据张德信的《总督年表》(氏著:《明代职官年表》(第三册),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2380一2519页),并佐以《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本朝分省人物考》(明]过庭训撰,明天启刻本)、《国榷》(明]谈迁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明史》([清」万斯同撰,清抄本)这4种史料绘制而成的。《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三,天启五年九月戊辰条,第2987页。

李从心工部尚书总理河道加太子太保-----《河南通志》第6部分

庚辰,进李从心太子太师----《崇祯实录》明宗皇帝实录卷之(一)

少保兼太子太师工部尚书李从心改户部尚书,总督仓场;癸丑,李从心仍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摄右侍郎事。----《崇祯实录》明宗皇帝实录卷之(四)

天启七年(1627年)至崇祯元年,由工部尚书升至户部尚书

参考文献:《仓场总督年表》

李从心反复查勘 筹建天柱县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郑锐还会同徐榜、陈惇临等人督促辰州府知府吴维魁、推官李从心及靖州知州张和中等体察民情、反复查勘天柱建县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天柱建县的形势和利弊,并将相关意见和建议呈报湖南、贵州当局。并记录在万历二十七年在靖州知州张和中等人撰写的《天柱县初建县治碑记》中。(天柱县位于贵州省东部,东邻湖南省会同、芷江县,南连贵州锦屏和湖南靖州县,西接贵州三穗、剑河县,北抵湖南新晃县。)

参考文献:

1光绪《黎平府志》卷五下《武备志》,第37页。见锦屏县文斗上寨《姜氏族谱》。

2《天柱县志》,光绪二十九年季夏,天柱县志书局刊竣;

3见天柱县志办编《天柱县旧志汇编》第14-1

4康熙《天柱县志》下卷《艺文》

郡守李从心重修临汾尧庙-----光天阁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由于“万历甲午,滥炎妄起,阁炀而为烟”,导致四民生业大不如前,于是郡守李从心、郡丞白鲲主张维修临汾尧庙,费用不足,“请以升斗之禄为吏民先”。这一举动得到了缙绅、大夫、士庶的积极响应,于是富者出其财,穷者竭其力,不久就筹集到了二千金,完成了尧庙光天阁的重建工程。(光天阁高七丈许,广六丈许,四方地二十丈,视诸宫殿为雄峻。至若三圣,南面向明,垂衣裳而治形象,谓是风气聚焉。)

参考文献:详见《重修光天阁记》,明万历十三年,碑存临汾尧庙

高瞻远瞩 制台少司马李公果断批复

在修建于今吴忠市的灵州河堤,张九德提出:“一反过去用土加薪草的旧办法,决定采用新法:修建石堤;”(利用黄河河道水运之便,运峡口石,往来不绝,采集位于今青铜峡峡口东岸吴忠市西南牛首山的大量石块作为建堤石材。)一切修建河堤准备工作就绪,张九德请示曾经治理宁夏的两位高官:一是、先抚宁夏(巡抚)今制台少司马介石李公(李从心)。制台是总督,少司马指兵部侍郎,也就是原宁夏巡抚,当时的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字介石的李从心;二是,前制台今大司徒聸予李公,即原陕西三边总督,当时已经是朝廷的大司徒字聸予的李起元。两个上司都批复:俱报可,也就是他们都同意张九德的治河方案。于是,在河东兵备张九德亲自统率下,组建成一个精干的筑堤领导班子,于是,在灵州黄河岸边,开始大兴石堤之役

参考文献:杨寿万历朔方新志:卷四[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81-83

筑堤逼河保灵州 捐俸百金助石役

面对黄河逼近灵州城如此严峻的形势,特别是灵州官民纷纷议论要迁徙老百姓,并且还要第四次迁徙灵州城的时候,以修建灵州黄河石堤,逼迫黄河向西迁移,来阻挡黄河吞噬城闉,为了打好修建灵州黄河河堤的石堤之役,少司马公李介石(号)(李从心)带头捐俸银100两,张九德灵州守臣卢自立、参将高师孟等也纷纷捐助资金。加上绅邑、诸生及乡三老聚族而议,征河西年例柴价500两,军民愿输地基银80两,总共筹得修河堤银约1400多两。有了足够的修建河堤的资金, 于天启三年(1623年)正月兴灵州黄河石堤工程,在灵州城南10余里之实处,垒石筑河堤40余丈为堤首以挡猛水。再向北依次延伸,于天启五年四月历时近三年工程告竣。共筑河堤六千余丈。

参考文献:

1.苏闻灵武市志:卷三十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

社, 1999: 833

2杨寿万历朔方新志:卷四[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81-83

3 沈犹龙河东兵备道张九德去思碑记[M]∥杨寿万历朔方新志:卷四[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86-87

4 《新筑灵州河阳碑记》

碑文:

灵州,阻河而城其西南, 河流之冲,x趋而北可十里。每夏稣瑞激,受害不啻剥肤,而亦藉以灌溉。若秦、汉二渠,溉田至数千顷,盖利与害错,而其倡侵城宴甚。粤稽洪武甲子迄今,城凡三徙,皆以河故,而河亦益徙而卒。自不侯来受事不一载,去城仅数十武矣。先是御河,岁役夫三千,束薪十万。亡v数百千金,率委诸整。人情汹汹,意非物力所能支,则议先徙民或亟徙城以为长策。

不侯既谓御河犹禁虏也,虏阑入,不倡之去,更延之入乎且势若建领,而仅仅积薪委土与阳侯争,此助之决耳。计非巨石砥柱之不可,而独v费且不訾,计出,不侯既捐月奉二百金为役者先。而谋之荐绅邑令戴君任、诸生辈及乡三老,聚族而议,阳以石所事薪,改徵河西年例柴价五百金。军民愿输地基银八十両,暨诸捐助,念藏之羡,合之得千四百有奇,赀用集矣。则议民间量地分出夫,量田里出车,调両河卒,更番受役,工力备矣。乃造船百艘,运硖口石牲来不绝,材具尼矣。

遂请先抚宁夏、今制基少司马介石李公,前制台、今大司徒瞻予李公,俱可。则以守备)大缓董阳务,以指孟养浩司出纳,以经历李盛春程工作,乃大兴石阳之役。而议者纷若,谓演河皆流沙,不任受石,恐卒成功。予不动,适旋筑亦旋_,众口愈嚣。予持之曰:“此夫根底虚,故倾之易耳。非然,水岂能负石而趋 ”乃令聚石而投之,一日尽八百艘,三日基始定。於是,o南隅地始,L石特厚,为阳首四十馀丈,用遏水冲,馀以次迤西而北,其景石亦如之,计阳长为丈者六千有竒。功甫成,而河辄徙而西,遂_由故道先所受喃游为滩,可耕可艺,去城已十数里矣。

是役也,经始于天癸亥之正月,告成于天乙丑之四月,凡费车二年有半,费金九百一十両有竒,费米麦六十石,而贮尚有馀羡。念牲岁议阳,请帘金万二千,业奉旨下,部覆不果。今议约三千金,犹v不足。至廑少司马公捐奉金百,而同守瘇君自立、戎高君孟等,亦酸助有差。然卒以有馀羡,故蔺还。则皆百事弹心经,靡有虚糜之成效也。

盖不侯初抵灵,辄行河筹之再三,先以秦渠阳_,水暴浅所灌概,为筑长堤潴之,岁比稳。而汉伯渠又苦尾闾,腴田皆成巨浸,因以治阳之馀,»开芦洞,长十三丈五尺,高庚各三丈五尺,自秦渠北岸抵漥桥,疏渠道三十里,鸿水入河,x故田可数百顷,增税额数千石。不三月而竣,凡费金五十六两有竒,而椿姨绪赀不与焉。古有言:河者,天下之大利、大害也。故《周礼》慎水政,以防止水,以滴蓄水,以沟荡水,其法甚备。自阳石而城受喃,庶儿于河之害速矣。二渠之役,亦借以收其利。

不妄三年于此,未事则物力,方事则成劳,已事则久远。今幸二且释,得藉手告终事矣。抑天下事,惟贤者能v始,其次莫若回。是三役者,予不侯因法于古,因;fr于山,因力于民,因能于众,因主裁于上,获逭任事之辜,是皆今日所以成功之本也。是不可以记,遂次其终始,以系之铭,铭曰:浑浑经渍,亘以金阳。顺流而西,潜于灵府。提福K土,聿擎灵武。爰固我圉,用昌我稷黍。匪处白璧,而崇谢益。是维川后之仁,俾逢其笛害。亦越千撰,日以泰。

陕甘总督李从心记录于《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又称《淳化秘阁法帖》,淳化三年(宋太宗出内府所藏历代墨宝,命翰林侍书王著鉴选,编排成卷,摹刻于枣木板上。因刻成于淳化年间,所以名为《淳化阁帖》,并且建秘阁专藏。《淳化阁帖》卷帜浩繁,内容丰富全帖分为历代帝王法帖、历代名臣法帖、诸家古法帖、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帖共十卷,明代翻刻阁帖影响较大的有三家:顾氏玉泓馆本、潘氏五石山房本和肃府本,而以后者影响最大

肃府本《淳化阁帖》以跋语最多冠于其他诸帖 在肃府本淳化阁帖摹刻的同时,还刻有肃宪王、张鹤鸣、赵焕、张键、张嗣诚、宋继登、贾鸿洙、汤启烨、周如锦、张孔教、高锵、刘重庆、柴以观、李起元、傅振商、黄衮、周懋相、盛以弘、徐元莱、黄和、来宗道、李从心、周铿、刘世纶、吕兆熊、肃世子朱识铉、王铎等二十八人的题跋,另装一册。许多人名见于《明史》和《甘肃新通志》的记载,其中不乏当时的高级官吏如曾为编修、祭酒兼詹事公,吏部尚书赵焕,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盛以弘,甘肃临巩兵备、兵部尚书张鹤鸣,陕甘总督李起元、李从心,巡抚宁夏都御使周懋相,临巩兵备张键,临洮知府黄和等;肃府本淳化阁帖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清人陈奕禧评价《肃府本淳化阁帖》初拓本说:“初拓用太史纸、程君房墨,人间难得。石工间有私购出者,值五十千

参考文献:《明史》和《甘肃新通志》

李从心重人才、荐人才

天启四年(1624年)三月二十七日宁夏廵抚李从心疏为荐举方面官员荐举“陕西布政史文焕宁夏河东兵备张九德”;天启六年(1626年),朝廷提拔张九德的官职以资奖励,由地方第三位官员督储河东道晋升为地方第二位官员——延绥巡抚,成为陕西四大巡抚之一(陕西巡抚,甘肃巡抚,宁夏巡抚,延绥巡抚)

参考文献:详见《明熹宗七年督察院实录》

天启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搃督河道李从心疏为刻期免履新任荐举陕西方面官员荐徐云逵杨邦宪张国瑞李得中李飬冲张国锐关守箴陈应元陈升吕逊王顺行王应楫曾廷彦冀懋中马人龙等又疏为荐举地方人材荐牛应元樊东谟李应策刘九经王建屏李元吉等俱奉圣旨吏部量酌升用。

参考文献:《明熹宗七年督察院实录》

治理黄河有成效 打造“通济新河”

天启五年,漕储参政朱国盛于骆马湖北岸“开马家洲且疏马颊河口淤塞,上接泇流,下避刘口之险,又疏三汉河流沙十三里,开滔庄河百余丈,浚深小河二十里,开王能庄二十里,以通骆马湖口。筑塞张家等沟数十道束水归漕”。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总河尚书李从心接管工程,朝廷征发民工,按此路线改曲从直,浚拓河身,创筑堤坝,又将骆马湖与黄河相接的陈沟浚辟成河,这条新开漕道被命名为“通济新河”,全长六十七里。从此,漕船出清口溯黄而上行至宿迁后,改由直口以东的陈沟口进入骆马湖,然后从马颊口转入迦河。从而避开了原河诸溜,大大减轻了黄河溃决对漕运的影响。走这条航路。船行安全,省时省力。以后这条航道又经多次疏浚完善,成为一条交通大动脉,效益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明史 》 卷8 5 、 《 明 熹 宗实 录 》 卷H

李从心刻贴撰集《奉天诰命贴》

明朝刻贴撰集,为明人首创、前代所未见。明朝天启年间有四部诏书个人从贴(集刻家族所受封诰之刻贴),其中在天启六年(1626年)为官至太子少保、工部尚书;时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从心集王羲之书集刻《奉天诰命贴》,此贴不但具有书法价值,更具有极强的历史文献价值。

参考文献:

1《丛帖目》,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0 年版,第969 页,第 1660 页,第 982 页,第982 页,第 982 页,

2张伯英:《张伯英碑帖论稿》第三册,张济和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12页,第212 页,第 150 页,第 313 页,第313 页,第 313 页3《明代后期三种特色刻帖研究》_于博

尚书李从心为仓颉庙题联“万圣之宗”

南乐县仓颉庙内有天启双碑高大挺拔,在原仓颂庙内山门与二门之间(现在仓颉庙东南侧),是明朝天启七(1627)年重修仓颜陵庙时树立的记事碑。碑形方正。碑座为仰俯莲须弥座,高约08米。碑帽四角拱尖,上有宝瓶。因两通大碑皆建于明代天启年间,而且方正高大,故又称“天启方碑”。方碑经历了392年的风雨剥烛,依然原址挺立,由于河水游积,深陷泥土两米多深。雕刻精美的碑帽在文革中被催烂,今仅有残件附于碑下。2000年以后,建有两座石亭庇护方碑。东侧方碑刻有“三教之祖”四个榜书大字,由刑部尚书李养正题书。内侧碑文由吏部尚书崔景荣撰文,明代治理黄河专家、书法家李从心书丹。监察御史梁天奇蒙刻。碑阴为捐银提名,主持人为叶廷秀。碑文中在此提出仓额是"三教至尊”,和伏羲、孔子并称,“前羲后尼”,咸称至尊。这实际上也是说仓额"德承淮水”、"道冠尼山”的理论基础。西侧刻“万圣之宗”,为明代书法家李从心题写。方碑上还记载着两个与官员有关的有趣的故事:

天启年间,南乐籍内阁大学士魏广微、工部尚书李从心、监察御史梁天奇和长垣籍吏部尚书崔景荣等人奉旨在此建仓夫子神庙,梭工时立大方碑两通以记其盛。大名府各级官员纷纷参与其事,并公推南乐知县叶廷秀主持操办。

参考文献:《河南省南乐县仓颉民间信仰文化研究》

总河李从心奏请三王 严肃漕规

天启七年(1627),三王(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润、桂端王朱常瀛)从运河水路就藩。临行之前,总河李从心“恐三王随从人役不知规例,擅自开闸,或带板而行,则后水不继,船必搁浅”,奏请朝廷希望三王约束随行人员,借此严肃漕规。闸门维修也是闸坝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工作是闸门段的疏浚。

参考文献:《明熹宗实录》卷 80,第 3901 页

总河李从心驻济宁州河道总督衙门

河道总督衙门始建于明代永乐九年(1411 年)于济宁,是明清时期为保证大运河顺利通行沿线设置的河道管理机构中等级最高的一个,任职官员官阶正二品、从一品(如李从心、杨方兴等大臣),位于山东省济宁市,由工部尚书宋礼所建。时称“河道部院军门”,后称“总督河道部院署”、“总督河院署”、“总理河道军门”、“河道总督衙门”等,简称“河院”。

清乾隆《济宁直隶州志·建置志》记载:“河道部院军门……正堂六楹,后堂六楹,扁曰禹思堂,后为部院宅,左为帝咨楼,曲周刘荣嗣建。国朝三韩,杨方兴改为雅歌楼(今名挽洗楼),又东为后乐圃,李从心及杨方兴皆有记(乾隆四十二年总河姚公立德改额为平治山堂)西为射圃,本属儒学射圃,康熙初,广宁户崇俊改入署内。

参考文献:(清)胡德琳修, 兰应桂续修, 乾隆济宁直隶州志[M] 古籍纂刻出版社

为官有功朝廷嘉升一级

天启七年八月十二日乙巳(1627年9月20日)工部的题叙名单多达一百七十三名:“工部尚书薛凤翔题叙殿工,得旨:三朝旷典,久需运会,才余两载,焕复旧规。李精白、李从心各加升一级,赏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

参考文献:----《明熹宗实录·卷八十七》

李总和借运河转疏资诸水

漳、卫两河的交汇增加了漕河水量,使河南、山东、江南漕粮按时入京的几率大增。“自元以来,类资漳河为转输之助,故经流日就湮塞,间

河北省清河县王姓来历

清河是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地方。在封建社会里,由于这块土地屡被封给王侯为国,并多次发生举世闻名的事件,所被称为"风云之邦"。远在公元前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