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仲是什么意思
原文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伯仲间:
意为可以相提并论。
伯仲
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回答:伯仲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ó zhòng,指兄弟间排行的次序;形容才能相当,不相上下者。见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呜呼!分同伯仲,古则拜亲。”
延伸:
“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举孔子为例:孔子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孟皮,字伯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历代封建统治者把孔子“抬到吓人的高度”,孔子的名字是不准随便提及的。
近代孔子声价大跌,客气点称他一声“孔二先生”,不客气就干脆叫他做“孔老二”了。还有三国时期的孙策和孙权(孙坚长子、次子),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
“伯仲”两字连用,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成语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间”。
-伯仲
1、始祖:指得姓祖先,亦指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远祖。
2、始迁祖:指某地迁徙的祖先。
3、祖宗:对始祖及先代中有功德者的尊称。
4、谱牒:记述氏族或家族世系的书。
5、家谱:又称族谱,记录家族世系和事迹的书,内容记载家族的起源、发展历史,家族成员的身份事迹及相关的各种内容。
6、家乘:春秋时期晋国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宋黄庭坚有《宜州乙酉家乘》是日记性质,后人撰写家族之始史,袭用《家乘》之名,其内容必备家谱更广泛、更详尽。如《即墨黄氏家乘》内有明清皇帝诰命、圣旨、敕谕,家族名臣给皇帝奏疏、议,家族贤达传记、墓志、科举、著作名录、诗词文章等。
7、玉牒:(1)、古帝封禅所用文书;(2)、帝王族谱(以编年体叙帝系而记其历数称玉牒);(3)、典册。
8、考:(1)、老;(2)、父亲。后只称亡父为考。
9、妣:(1)、祖母或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2)、母亲。“父为考,母为妣”,后来至用户亡母。
10、谥号、谥: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11、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的始祖在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后来泛指家族的辈分。
12、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古时常用于表字或对人的敬称。
13、出嗣、嗣:嗣即继承,接续。出嗣是指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把自己的儿子给没有儿子的亲属做过继子。
14、过继:亦称继。指自己没有儿子,收养同宗之子为后嗣。又指入养父之家为其后嗣。
15、承祧:承奉祖庙的继嗣。后亦称为承祧子。祧:古代称远祖的庙。在封建宗法制度中继承先代,称承祧。
16、双承:继承两支的继嗣。
17、嗣子、嗣孙:无子者以同辈兄弟之子过继为后人,称“嗣子”。过继孙辈的,称“嗣孙”。
18、乏嗣:缺乏继承人。
19、止:一般指已婚无后代(儿子),即去世。
20、早卒:早年去世。
21、流寓:寄居他乡。
22、适辽:至辽宁,泛指到我国东北地区。
23、配:原配,初娶的妻子,也称“嫡妻”。继配,原配亡故后,继娶之妻。
24、嫡、庶:“嫡”与“庶”相对,嫡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指妾,又称副室、偏房。
25、冢子:即嫡长子。
26、守节: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在丈夫死后,立志不嫁,直到老死就是守节的行为。这样的妇女称为“节妇”。
27、契:古代把合同、总账、案卷、具结都称作契,后单称买卖的文卷为契。
28、契约:双方或多方同意订立的条款、文书。
29、九族:“九族”泛指亲属。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伯和孟的区别就在:
伯是嫡长子,孟是庶出长子。
孟仲季和伯仲叔季没有区别,“伯”通“孟”,“伯”就是“孟”的意思。
《说文人部》:“伯,长也。” ——东汉许慎
伯,年长的。 如周灭商以后,不食周粟的伯夷,晋献公嫁给秦穆公的那个女儿叫伯姬。
《说文人部》:“孟,长也。”——东汉许慎
孟,年长的。
《说文人部》:“叔,少也。” ——东汉许慎
叔,年幼的。通常指排行老三。
如果有兄弟七八个,那么除了老大老二和老小以外,都可以称为叔。《史记·管蔡世家》记载周武王同母兄弟一共十人,其中,老大伯邑考称"伯",老二武王发和老四周公旦用了尊称,其他从老三管叔鲜一直排到老九康叔封,全用"叔"字,老幺称"季"。
《说文人部》:“季,少称也。”——东汉许慎
季,年幼的人的称呼。叔季都可以是最小的,但季比叔更小。
扩展资料:
示例:
一家有兄弟数人,在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有意用上“伯(孟)、仲、叔、季”等字,以示长幼有序;这种习惯作法,如果从西周初年算起,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叔是老三,季为老四。如三国时孙坚的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这正是按照伯仲叔季取名比较有代表性的。
“伯仲”两字连用,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成语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间”。
排行老大也有不用“伯”字而用“孟”字的。有人解释说“嫡长为伯,庶长为孟”,意思是说,古代贵族一夫多妻,如果长子是正妻所生用“伯”字,非正妻所生则用“孟”字,不过事实上似乎并不完全如此。
伯仲是指兄弟的排名次序,老大为伯,老二为仲。伯仲“就是指差不多,难分好坏,难分上下意思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古时常用于表字或对人的敬称。按宗法社会里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当国者则一样把持国政。如春秋五霸,“霸”亦可作“伯”,即指盟国奉为把持朝政的长兄,“伯”、“霸”通用。
扩展资料难分仲伯:是汉语词汇,解释是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也指兄弟之间美好的情谊。
仲伯之间:伯仲之间,读音bó zhòng zhī jiā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第在老大和老二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近义词: 棋逢对手,逢,遇到;对手,水平相当的对方。双方不相上下。旗鼓相当。比喻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反义词 :天渊之别,天渊之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tiān yuān zhī bié,意思是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天壤之别,天壤之别,读音:tiān rǎng zhī bié,汉语成语,释义:高天和平地的区别。极言差别之大。壤:地。天壤:天上和地下。天和地,一在极上,一在极下,比喻相隔很远。
参考资料:
伯仲是什么意思
本文2023-09-24 15:30:2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9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