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第1张

彝族被外界称之为“黑彝”、“白彝”、“红彝”,而云南、贵州和广西地方的彝族也被称作“花彝”、“青彝”、“干彝”的。

“黑彝”、“白彝”多居住在四川凉山,“红彝”多居金沙江河谷流域一带。据资料介绍,“红彝”和“花彝”因服饰多红或多花而得名,而“青彝”源自于当地彝族祖先崇拜青竹有关。凉山彝族中的“黑彝”、“白彝”是怎么来的呢。

凉山彝语称“黑彝”为“诺”或“诺惹”,“白彝”称之为“曲”或“曲惹”。“诺”和“曲”是凉山彝族固有语。而“黑彝”与“白彝”是外来注释语。彝语中的“诺”和“曲”也不完全等同于汉语中的“黑彝”或“白彝”,在彝语中更无相对应的词,因约定俗成而被沿用。但“黑彝”、“白彝”、“红彝”、“青彝”等的含义毕竟模糊不清,有正名的必要。

彝族原本没有“黑白红”之分,只有“六祖分支”之说。四川凉山彝族总称为“诺蜀”,阿都方言区称“脸蜀”,自称为“尼”或“尼惹”。从古代历史上看,彝族社会曾分为“兹、莫、毕、格、卓”五个阶层。从近古史上看,凉山彝族社会又分“兹、诺、曲诺、阿甲、干席”等阶层。从“诺”、“曲诺”等字意表面上看,虽有“黑”、“白”之意,但根本没有现在的“黑彝、白彝”之含义。

凉山原本无彝人居住,据传只有一种土著叫“朴苏乌伍”的人多居于石板房下。彝人部落酋长向北远征而来时,首先派遣了一大部分亲族兵马在前方征战开路,这部分人彝语叫“诺”;另用大部分兵马驻守在部落联盟酋长周围,这部分人叫“屈”。“诺”,有“悄悄地看”或“前线侦察”、“监视”等意;而“屈”后音变为“曲”,有看守、保卫、护垒的意思。“诺”在近古是一支英勇善战的彝族作战军队,后由远征夺得大片天下,而又无法与后方部落联盟酋长取得联系,故自然形成一个新的统治阶层,与外界不开亲。“曲”也是这样形成的。

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

中国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

区域概况

攀枝花市东区是攀枝花市的中心城区,面积167平方公里。位于川滇两省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东经101。 08'-102°15',北纬26°05'-27°21'。东北两面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两面与云南省的宁范、华坪、永仁3县为界。

成昆铁路和108国道公路纵贯全境,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是四川省通往华南、东南沿海、沿边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东区地处川西高原南部和滇西高原北部金沙江与雅砻江两江交汇处,属横断山系属亚热带干热河谷季风气候区。年内因分别受热带大陆和赤道海洋气团的影响,及其特有的山地地形,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特点: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地方小气候复杂多样,气温年差较小,年内干、雨季分明,四季不甚明显等亚热带西段共有的特点。一年中,春暖旱重,风高物燥,蒸发旺盛;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多夜雷雨;秋_雨少,土壤湿润;冬无严寒,雨水稀少,日照充足。攀枝花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多也分布在东区辖区内,为东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东区地处攀西大裂谷中段,矿产资源富集,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辖区已探明的矿藏40余种,钒钛磁铁矿储量达98亿多吨,是全国四大铁矿之一。其中,钛储量5亿吨,居世界之冠;钒储量12亿吨,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铁保有储量476亿吨,铁矿石品位较高,开发条件好,邓小平同志曾盛赞“这里得天独厚”。

地貌特征

攀枝花市东区属于侵蚀、剥蚀的中山区,峡谷地貌。晋宁至燕山期,相对被剥蚀和侵蚀,形成宽阔的剥蚀面,自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以后,原剥蚀面遭到破坏,上升地带继续被剥蚀和侵蚀,凹陷地段成为断陷盆地接受沉积。由于河流的下切作用加剧,形成深沟峡谷,使地貌呈现山高谷深河谷交错分布的特点。

东区地势由南往北倾斜,金沙江以北片区则向南倾斜,南北高,中间(金沙江)低,西高东低,地形起伏、高差悬殊500~1000米。

一、侵蚀堆积地貌

河谷阶地 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大河河谷地带。区内金沙江河谷Ⅰ—Ⅴ级阶地中,Ⅰ级阶地高出江面16~20米,沿江断续分布。Ⅱ级阶地高出水面48~112米,阶面完整平坦。Ⅲ级阶地高出水面93~140米,阶面常被河谷切割。Ⅳ级阶地高出水面200~240米,阶面呈浅丘状起伏。Ⅴ级阶地高出水面340~350米,零星分布于两岸浅丘包上。其他河谷仅Ⅰ~Ⅱ级阶地较为发育。

蚀余台地 主要有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组成。零星分布于金沙江南岸斜坡及山间凹陷地带。台地呈浅丘状,顶平或浑圆而围陡,为滑坡形成的主要地段。

二、剥蚀构造地貌

褶皱中山 即剥蚀中山类型,主要分布在碎屑沉积岩区,由向斜山、背斜山、单面山等构成,一般山脊海拔2000米,切割深度1000米。山脊呈尖棱状、浑圆状,山体多为单面山地貌。

断块中山 主要分布在大河一带,由岩浆岩和变质岩构成。山脊海拔大于2000米,切割深度大于1000米,多为高中山。金沙江与大河之间山脊海拔小于2000米,切割深度500~1000米,为中山。

气候水文

气候特征

东区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冬半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夏半年受热带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全年只分干、雨两季:6~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的5月为干季。90%以上降水集中在雨季,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在同纬度地区形成一个独特的高温区。

气温与光照

该区域年平均温度209℃,平均气温和总热量在全市属于偏高区域,最热月一般出现在5月至6月(炳草岗1987年6月22日极端最高温度达41℃),最冷月出现在12月或1月(1983年12月28日极端最低温度为-1℃)。全年以1月和2月的温度日较差最大,月平均值为13℃左右,最大日较差可达20℃以上。

境内年日照时数为2640小时左右,年平均晴天约240天,雨天约60天,阴天约65天。年平均太阳总辐射约632100焦瓦/平方厘米,辖区太阳能利用率高,利用前景广阔。

降水与湿度

区境内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 年蒸发量为2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9%。 阿署达村、五道河村等与炳草岗片区海拔区域相比,降水量相对增加,蒸发量减少,气温降低,有利于作物生长。

气压与风

东区年平均气压值为8780 毫巴,6月最低,11月最高。高低之差9毫巴左右。全年主导风向:夏季和冬季均为东南风。年最大风速达183米/秒,年平均风速夏季2米/秒,冬季11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22天,年静风频率为46%,2~5月上旬为风季,秋季风速最小,大风日数最少,静风频率最高。

雪、霜、雾 东区年无霜期在300天以上,海拔1400米以下基本无冬季,夏季长达半年左右。1983年12月降大雪为历年罕见,2000年冬季阿署达村独降小雪。

境内平均霜日在142天,初霜期在12月中旬,终霜期一般在2月,无霜期平均2876~3081天。一天中霜的持续时间很短,阿署达村霜期稍长,一天中霜的持续时间也较低海拔地区稍长。

东区雾日十分少见,年均29天。

矿产资源

金属矿 主要分为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铁矿首数钒钛磁铁矿,其次有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钒钛磁铁矿以铁为主,伴生有钛、钒、铜、钴、镍、硫、铬、磷、镓、钪、铂等10余种有益矿石,储量大,分布集中,伴生组分丰富,开采条件好。境内主要有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山、倒马坎、公山五大矿区,表内、表外已探明。钒钛磁铁矿工业储量81亿吨,国务院批准工业储量664亿吨,可利用工业储量478亿吨;二氧化钛储量276亿吨;五氧化二钒储量6158万吨。铁、钛及钒已被开发利用,成为攀枝花市的支柱产业。

非金属矿 主要为饰面石材资源,可作为饰面石材开发利用的岩浆岩有太古至下元古代中粗粒石英闪长岩和海西期二辉辉长岩、角闪辉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绿粒正长岩、中粒正长岩、斑状粗面岩、辉斑玄武岩等。另外可作为饰面大理石和板石开采的有砾岩、石英岩状砂岩、大理岩等。粘土岩、砂石是境内分布较广的矿产,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多已被掩盖。

梅花玉花岗石境内储量较丰且块度大,不仅可做玉石开采利用,还可加工成板材,有较高市场价值。经勘探,东区境内有一定储量的宝玉石资源。

建筑石料 正长--闪长岩分布在弄弄沟,保有储量4189万立方米;大理石分布在炳草岗,保有储量382万立方米,都是境内主要的建筑石料。此外,蛭石、硅石在倮果还有一定储量。

人口数量

建区初期,户籍人口主要由职工构成,职工队伍多由全国各地支援艰苦地区三线建设或部队转业成建制调入,男性人口所占比例远大于女性。1974年东区共有户籍人口198513人,其中男137317人、女61196人,男女性别比为22439:100。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务工经商和“农转非”指标投放,辖区城市人口数量剧增,男女性别比逐渐趋于平衡。1983年共有户籍人口238323人,其中男150297人、女88026人,男女性别比为17488:100。1993年共有户籍人口287106人,其中男164203人、女122903人,男女性别比为13359:100。 2000年共有户籍人口304523人,其中男163149人、女141374人,男女性比为11542:100。26年间人口净增105556人,年平均增长率180‰,男女性别比例逐渐递减,失调趋于缓和。

旅游资源

东区境内既有壮丽的山河奇景和旖旎的亚热带风光,又有遗存丰富、风貌古朴的新兴旅游城区,还是四季宜人的疗养胜地。除河谷在四、五月份较炎热外,低山无酷署,中、高山全年无夏。在11月、12月和次年的1月,海拔1400米以下地带月均气温保持在10~16。C。因此中、高山地区适于夏季避暑,低山河谷地带适合冬季疗养。来东区旅游可参观矿石采选、钢铁冶炼、提钒、取钛等现代生产基地;凭眺壮丽雄伟、气势磅礴的崔嵬群山和奔泻咆哮的江河;欣赏城市景观,游览自然风光,赏鉴历史文物,考察地质地貌。探奇揽胜,美不胜收,已吸引国内外许多游客参观访问和旅游。

地质博览 境内地处攀西裂谷,地质构造复杂,地史演变古老,地形地貌特殊,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可观察到海西早期层状长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层状岩体发育良好的层状和韵律层结构及其赋存钒钛磁铁层和世界上最大的钒钛磁铁露天采场。还可远眺晋宁造山运动形成的基底与盖层之间的区域角度不整合面,在荷花池观察由钠铁闪石、霓石花岗岩及英碱正长岩组成的A型花岗岩及金云火山等。

岩溶奇观 兰尖铁矿至大黑山一带属岩浆喷溢造山的典型地带。在兰尖铁矿,可看到冷凝的层状辉长岩、橄榄辉长岩等钒钛磁铁矿岩。在光头山上可看到火山喷发的遗迹,突兀挺立,四周峭壁悬崖,山锥上部有一颈状内收,乃岩浆充塞火山喷口冷凝的结晶。山锥外围有环形分布的喷流火山角砾岩、熔结凝灰岩,皆若巨柱直擎主锥。在喷流火山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外还有梅花玉形若梅花,干枝清晰,实属罕见。

金沙夜月 金沙江削山劈岭横贯境内。“金沙水拍云崖暖”,境内江段水势平稳,旅游泛舟饱览万里长江上游的钢城雄姿,体味“金沙夜月”、“金沙夜渡”的意境。在月光、水波的衬托下色彩迥异,与两岸灯火辉映,夜渡陡增奇异神秘。

钢城灯火 东区城市建设布局错落有致,分中有聚,独具一格,楼房鳞次栉比,夜暮降临时万家灯火,自上而下宛如光的瀑布,五彩缤纷,绚丽壮观。境内炳草岗公园、南山观景台可俯瞰市区,更是观赏钢城灯火景观的最佳位置。

大黑山风景区 位于金沙江之北,东区弄弄坪片区和攀枝花至密地片区之上,与仁和区务本乡接壤,面积3300余公顷。景区内森林茂密,藤蔓缠绕,间有局部草地,多悬崖奇峰,并有石林1处,溶洞3处。最高处老鹰岩海拔2920米,攀枝花电视转播台和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建于此地,铁塔高耸入云甚为壮观,风景区气候凉爽,距市区较近,到此避暑休闲的市民和游客甚众。

南山观景台 设于大渡口片区金沙江南岸前进村台地上,与弄弄坪片区隔江相峙,可眺望攀钢及十九冶生产区、生活区,大渡口、炳草岗、攀枝花至密地片区亦尽收眼底。夜晚各片区灯火通明,重叠交错,江中倒影,与两岸浑然一体,是观赏钢城夜景的最佳去处。

奇果名花 境内四季有花期。果品除芒果、石榴、葡萄、西瓜、荔枝、桂圆、番木瓜、香蕉外,还有3000亩枇杷、300亩台湾青枣和120亩花卉基地。

民族采风 东区境内共有35个少数民族,包括彝族、傣族、苗族、白族、回族、傈傈族、纳西族等。各民族多有自己的语言,有的还有本民族的文字。宗教、信仰、住房、服饰、习俗风尚亦各有特征,民间传说、音乐舞蹈别具风采,还可参加和观赏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

攀枝花旅游一条街 位于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处倮果,集美食、购物、娱乐、接待、住宿和咨询等功能为一体,共占地12万平方米、开发商屋72套。

东区与泸沽湖、海螺沟、大理、丽江、昆明、瑞丽等国内著名风景区毗邻,一两天之内皆可到达。从攀枝花出发北去西昌可游览邛海、螺髻山,参观卫星发射基地;南下滇池、洱海,可观赏六诏风物;西去丽江、大理,可漫游泸沽湖,了解国内仅存的母系社会文化;转道中缅边境,还可领略异国风情。

民族情况

一、民族关系

解放前,汉民族统治者对境内少数民族实行歧视压迫,区境外黑彝族奴隶主秋收后也下山抢劫汉族粮食财物,绑架汉族儿童上山为奴,造成民族隔阂,甚至发生民族械斗。解放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干部。

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1980年政府给硫磺沟12户傈僳族每户500元的建房专项补助,把人字形窝棚改建成土木结构瓦房。政府尊重民族习俗,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彝族聚居村每年举办火把节。1998年政府出资78万元,村民出劳力把通往阿署达彝族村的47公里公路改造成水泥路面,还办起农家乐、度假民俗村。2000年政府又出资80万元,把阿署达通往农纲水库49公里公路改造成水泥路面,推动了彝族村的农业开发和经济繁荣。倮果、密地村550名彝族村民因开发建设征地后住进了城市安置楼。

二、主要少数民族

彝族 据彝族文献《六祖史诗》及《西南彝志》记载,彝族始祖阿普都木原居云南滇池一带,后因洪水泛滥,其六子为避难,迁徙繁衍于各地,形成多个支系。攀枝花境内的彝族,按其来源分为诺苏、理泼、水彝三个支系。诺苏也称黑彝,居住在米易麻陇和仁和区务本乡大火山等高寒山区,是彝族中的贵族(奴隶主)。水彝也叫白彝,多为黑彝的世代娃子(奴隶)。黑白彝等级森严,彼此不通婚。理泼又称红彝,历来与汉族混居,受汉族人影响较大。境内居住的彝族人,全部是彝族中的理泼支系,主要分布在阿署达村、倮果村和密地村,分别占该村总人口数的73%、56%和38%。彝族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受右所土司(彝族地方自治头领)和地方政府的双重管辖,生活困苦,社会地位低下。彝族只有简单的生产、生活单词用语,不能独立完整地表达思想,无独立的文字,通用汉语言文字。解放以后与汉族混居的彝族,逐步与汉族通婚,与汉族人在生产、生活上的联系更加紧密,生活习俗、民族心理与汉族人大同小异。

红彝族喜歌善舞,文化生活独具特色。在劳作之余,节庆、婚嫁、丧葬以及青年男女相互倾慕等不同场合,均能用歌舞传情达意。境内红彝族常用的乐器有笛子、葫芦笙等。山歌在境内彝寨盛行,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

傈僳族 傈僳族与彝族同源于氐族,古称“尼苏”、“力苏”、“离苏”,唐代《蛮书》称为“傈僳”沿用至今,傈僳族人自称为“傈僳扒”。境内金沙江两岸均有傈僳族分布。先年主要靠狩猎、采集生存,到40年代逐步改为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傈僳族分为“黑傈僳”和“花傈僳”两个支系。

境内傈僳族属于“黑傈僳”支系,主要居住在攀枝花村硫磺沟一带。住房为木板人字形窝棚或土墙茅顶房。傈僳族以玉米为主食,没有本民族文字,民族内交谈用傈僳语,与汉族交往用汉语。

解放前,傈僳族人刀耕火种,半农业半狩猎,常受外族和头人的压迫剥削,生产能力低下,生活极其艰难。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傈僳族靠政府扶持解决了温饱,住上瓦房,适龄儿童都上学读书,和其他民族一起真正成为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2015年3月,东区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凉山彝族的文字长期被宗教祭师垄断,用于抄写经书,该社会可以被认为是无文字社会,其习惯法是不成文法。历史上,凉山彝区与外界联系较少,中国历代王朝对该地区从未有效行使管辖权,有关凉山彝族的文献记载极少,而且不可靠。由于上述原因,凉山彝族习惯法的以往历史,已难考究。学者的研究只能收集和整理规范,但仅研究抽象的规范,不能获得习惯法的真实情况,“若无案例,哪来法规”,凉山彝族习惯法特别强调案例。学者们开始收集和整理案例,案例代表社会的具体事实,验证规范的实际运行,案例法使凉山彝族习惯法的研究更上一层楼。不过,案例和规范不能截然两分,凉山彝人既着重案例,又重视规范,“祖宗的规矩”长存于彝人心中,体现在彝人行动中。 单独描述规范或案例,只能获得习惯法在某一时期的状况。如此研究的习惯法是非历史性的、静止的制度,但任何制度都不是处于时间之外,而永远在历史中延续和变迁。本文考察延续和变迁中的凉山彝族习惯法,希望使研究再上一层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法人类学研究实现学术转向,特别重视习惯法的“历史与权力”因素。本文视习惯法为延续的制度和变迁的体系,置之于历史进程和社会巨变背景下研究。论文先分析旧凉山时期的“人命案”和“婚姻案”,探讨习惯法规范和习惯法的实际运行,习惯法与社会、文化、权力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论文接着回顾上世纪中叶发生在彝区的历史事件和权力关系的巨变,分析其对习惯法的深刻影响。论文又考察目前的“人命案”和“婚姻案”,并与旧凉山时期的同类型案例纵向比较,研究习惯法的流变。最后,论文总结习惯法的传承与变革,并对其发展作出前瞻。每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文章先提出研究目的、问题意识,然后回顾以往的研究并作出检讨,再介绍本研究的理论、方法、材料和概念等。 第二章,凉山彝族概况。文章主要介绍凉山彝族的地理、经济、历史和宗教情况。 第三章,旧凉山时期的彝族习惯法(上)。本章以“人命案”为例,研究旧凉山时期习惯法的规范与运行。文章提出,凉山彝族习惯法是家支习惯法。习惯法对“家支内人命案”和“家支外人命案"的处理判然有别。彝族习惯法严厉惩处杀害家支成员的凶手,凶手必须抵命。习惯法在解决家支外人命案时,既要考虑有关规范,又要考虑规范外的因素。由于家支“力学”关系的存在,受害者需要强大的家支实力作后盾,才能得到公正赔偿。习惯法又有“超越家支主义”特征,其约束机制,如调解人的产生方式和评价标准、社会舆论、宗教约束等,保证习惯法规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得到公正执行。 文章认为,凉山彝族习惯法又是等级习惯法。对当事人等级不同的人命案,习惯法的解决方式也不相同,家支“力学”关系同样影响案件的处理。等级低的白彝杀害等级高的黑彝,一律被视为最严重的黑案,按“一黑彝抵四白彝”的规范处理。该规范在实际运行中,又有一定的弹性和幅度,具体处理与白彝凶手或其主子的家支势力有关。习惯法规定,黑彝杀死白彝,根据肇事者责任大小,确定赔偿命价。该规范的执行也与白彝死者家支力量有关。占强势地位的黑彝利用习惯法保障各种特权,相对弱势的白彝也会利用习惯法,影响案件的处理,保护家支成员。 第四章,旧凉山时期的彝族习惯法(下)。本章研究旧凉山时期的彝族婚姻习惯法,包括婚姻制度、对违反者的处理、婚姻纠纷的解决等。文章提出,等级内婚制度是婚姻习惯法最重要的内容。没有统一政权的旧凉山彝族社会,黑彝依靠家支统治,以血缘为维护社会地位、政治权力的工具,坚决执行等级内婚制度,决不允许黑彝与白彝或更低等级的人婚配,违反者受到被处死的严厉惩罚。等级内婚制度还体现在,同一等级内不同等第之间也不能通婚,但这种限制,可以被强大的经济实力所打破。文章还提出,家支外婚是家支建立联盟,增强实力的机制,它被视为“祖先定的天理”,得到严格执行,违反者受到习惯法的严厉惩罚,由家支处死。由于涉及家支名誉,凉山彝族婚姻习惯法视拐妻案为黑案,严厉处罚拐妻者。习惯法的处理或惩罚,受双方家支力量对比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凉山彝族习惯法的蛰伏。本章指出,上世纪中叶,发生在凉山的历史事件及权力关系的变迁,导致习惯法的巨变。民主改革废除等级制度,建立和完善基层政权,削弱家支制度。民改后,国家权力试图全面渗入彝族基层,家支、习惯法等传统制度、权威被视为奴隶主统治的工具,屡屡遭到批判。凉山彝族习惯法不得不进入蛰伏状态,激进政策使彝人产生反感和厌恶,他们继续认同家支及习惯法,暗中利用习惯法调处纠纷。国家以政治运动的方式,无视、抛弃、摧残传统文化制度,试图建构现代社会的努力,没有取得成功。 第六章,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复兴与调适(上)。本章分析目前的“人命案”,并与第三章旧凉山时期的“人命案”纵向比较,探讨习惯法受历史与权力影响的方式、程度和表现。就有关人命案的内容而言,习惯法发生剧烈变革,并体现在权威、收案范围、内容、具体处理、执行机制等各方面。当出现与国家法规定一致的人命案时,国家法直接行使管辖权,习惯法只能进行民间调解。国家法不认为是犯罪,不直接追究的案件,当事人依据习惯法解决。习惯法处理这类案件时,同样受国家法的间接影响。家支已不能象旧凉山时期一样,迫使家支内人命案的凶手抵命,只能调解赔偿命金。大部分家支外人命案同样伴随死者家支的打砸抢行为,其规模、过程、组织、影响等,与旧凉山时期相比,已有很大变化。习惯法解决家支外人命案时,仍会考虑家支“力学”关系,调解中利益均衡略偏向于较强方。由于受政府和国家法的干预,习惯法在处理黑彝杀白彝,或白彝杀黑彝命案时,赔偿已趋于平等。 第七章,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复兴与调适(下)。本章分析目前的“婚姻案”,并与旧凉山“婚姻案”纵向比较,考察习惯法的变迁。人们的等级观念仍很强烈,等级内婚制度得到严格执行,黑彝和白彝及以下等级的婚姻被严厉禁止,违反者被开除家支,相同等级内部不同等第之间的通婚也受到家支干预。上述情况的出现,除历史原因外,还与政府执行阶级至上的政策有关。民改时,划分阶级成分的结果与原来等级保持对应关系,因此,阶级斗争变成等级斗争,阶级觉悟变成等级觉悟。政府又在各种政治经济政策中,过分强调阶级话语,对黑白彝明显区分,使等级观念、等级界限没有消减,反而得到保持和强化。政府在婚姻改革中,劝止白彝与黑彝结婚,支持已结婚的白彝与黑彝离婚。政府提倡的阶级血统论与凉山彝族传统社会的等级血统论不谋而合。政府的目的是打破等级内婚,但采取阶级血统论的手段,反而强化等级内婚。习惯法规定的其它所有婚姻制度,如包办婚姻、身价钱、离婚、姑舅表婚等制度,在婚姻改革中被政府全面批判和禁止,文章比较目前婚姻案例与旧凉山的同类案例后,得出结论认为,激进的婚改运动,以失败告终,被批判和打倒的制度,没有消失,其延续、发展与政府期望达到的目标,相差甚远。不过,由于国家法的客观存在,政府宣传、灌输新思想观念的努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影响,习惯法的婚姻制度也已发生变迁。 第八章,总结与讨论。凉山彝族习惯法实质内容的变迁,不能掩盖其程序、形式、概念仍被延续的事实。本章在总结全文、比较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基础上认为,习惯法仍为人们广泛需要和信仰的原因在于:家支、宗教思想、纠纷处理者的权威、语言和知识、解决纠纷的成本、解决纠纷的程序与结果等。文章分析习惯法遭遇的各种挑战,认为习惯法自身已出现混乱、矛盾和断裂,需要合理引导。文章最后提出,习惯法的发展趋势,或凉山彝区的法治路径,是一种开放的“本土论”,即实现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合作互补:习惯法可以填补国家立法的空缺,被国家立法吸收,还可以与国家司法合作,共同演奏彝区的“法治交响曲”。 本文力图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实现创新,通过同类案例的纵横比较,在历史进程中,探讨凉山彝族习惯法的流变。笔者将规范和案例,静态和动态结合,既重视习惯法的制度、内容、执行机制、实际运行,又关注人们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和策略选择,不仅分析习惯法的变化,而且研究习惯法的延续,希望获得凉山彝族习惯法的真实图景,但因学力有限,文中有许多不足,尚需努力改正、提高。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

彝族被外界称之为“黑彝”、“白彝”、“红彝”,而云南、贵州和广西地方的彝族也被称作“花彝”、“青彝”、“干彝”的。“黑彝”、“白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