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姓在哪个省份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4浏览:26收藏

羊姓在哪个省份,第1张

羊姓在广东省。

羊姓,中华古老姓氏之一,共有四处来源,根据传统的说法,羊姓最早出自中华人文始祖之一的黄帝系统,是黄帝裔孙后稷的后代。广东省是羊姓最大的聚居地。

广东省羊式各地分支如下:

1、海门羊式,位于南海之滨、练江之畔的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有5000多名羊氏族人,海门“羊氏祖祠”在2010年年底基本建成。该建筑面积达2600多平方米。

2、东莞羊式,在东莞的常住人口中,共有33位羊姓人士,均非土生土长的东莞人,而是来自四川绵阳、湖南邵东等地。2012年泛珠三角羊氏宗亲新年聚会再次在东莞举行。

3、顺德羊氏,顺德羊姓户籍人口共有19人,其中以大良最多,有11人。不过,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外省迁入顺德的,其中从海南省迁入的最多。

杨姓是中国大姓之一,名列第六,仅次于王李刘张陈,目前人口近4300万。

“杨”的本义是对一切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后来用作周代的国名,也用作姓氏。

杨氏族人在中国 历史 上曾建立过两个王朝,第一是享国37年的隋朝,第二是享国46年的杨吴王国。

杨姓名人如杨朱,杨雄,杨敞,杨震,杨坚,杨素,杨继业为首的杨家将,杨万里,还有明初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

杨氏中还有一位有名的神仙,即二郎神杨戬。不过二郎神有三姓,即李赵杨。他在儒家里被定义为李冰的儿子,道教中是赵昱,民间体系中是杨二郎。

杨姓的主要来源于姬姓,属于周朝王室,即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后裔。

这个姓氏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年建立的杨国。

杨国建立于前786年,是一个侯爵国,大致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一带,第一位国君叫作 姬尚父 。他是周宣王的小儿子,也是周幽王的弟弟。

杨国在中国 历史 上存在感很低,因为其不过存在了100多年就被晋国第19任君主晋献公 姬诡诸 灭了。

之后,杨国的族人逃亡后便以杨为姓氏了。故此,这一支杨氏的始祖应该是 姬尚父 。

晋献公灭了杨国后,把杨地给了弟弟 姬伯侨 作食邑。

姬伯桥是晋武公姬称的二儿子,也是晋献公的二弟,也是晋文公重耳的二叔。

后来,姬伯侨的孙子 姬突(羊舌突) 又以羊舌为食邑,所以这个家族又以羊舌(今山西省境内)为姓,姬突的儿子叫羊舌职,羊舌职的儿子叫 羊舌肸(xī), 也就是羊舌叔向,是晋悼公 姬周 时期著名外交家政治家,与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齐名。故此,羊舌突是现在的羊舌氏和羊氏共同的得姓始祖。

可惜,到了羊舌肸儿子 羊舌食我(字伯石) 这一代时,羊舌家族受祁氏牵连,遭到了灭族。

此期,晋国世卿家族越来越强势,家族利益之争也越来越白热化。

晋国除了狐氏、赵氏、先氏、胥氏、郤氏、栾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韩氏等世卿家族之外,还有两支颇有分量的大夫家族,此即祁氏与羊舌氏。

祁氏最著名的家主是 祁奚 ,也就是 历史 上那位著名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 祁黄羊 。

而传到祁黄羊的孙子 祁盈 这一代时,祁家已经很经混乱不堪了。

祁家有两个家臣,一个叫 祁胜 ,一个叫 邬臧 ,二人追求另类生活,居然玩起了换妻 游戏 ,即“通室”。

这事情让 祁盈 知道了,就把二人抓了起来。

可是后来的结果很意外。

祁胜 通过关节,找到时任上军佐的 荀跞 , 荀跞 又去找晋悼公的曾孙晋顷公 姬弃疾 ,然后,晋顷公反而将祁盈抓起来处死了,罪名是叛乱。

然后,晋顷公又把屠刀砍向了羊舌氏,罪名是助乱。

就这样,在晋顷公即位后的第十二年,即前514年,羊舌氏被灭族。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占有大量封邑的羊舌氏早已成了世卿家族们觊觎的目标。

幸好, 羊舌食我 的儿子 羊舌道 逃了,逃到了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陕西省华阴县),以祖宗封地杨邑为姓,改名 杨道 ,自此,弘农杨氏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因为此系杨氏的始祖是 姬伯桥 ,所以 姬伯桥 也被尊为天下“杨氏”得姓始祖,即 杨伯桥 。

而弘农杨氏的开基始祖则是 杨敞 , 杨敞 是 司马迁 的女婿,汉昭帝时期的丞相。

杨敞 的父亲叫 杨毋害 , 杨毋害 的爷爷是西汉赤泉侯 杨喜。 杨喜就是在东城斩杀项羽的五人之一。

杨敞 的玄孙 杨震 官居东汉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关于他有个“四知”的故事。当他前往郡里路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 王密 任昌邑县长,去看望杨震,晚上又送给杨震金十斤。 杨震 说:“老朋友知道你,你为什么不知道老朋友呢?” 王密 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 杨震 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只好 惭愧地离开了。

杨震 的儿子 杨秉 、孙子 杨赐 、重孙 杨彪 都是太尉,时称“四世太尉”、“东京名族”。

而 杨彪 有一个儿子就是被 曹操 杀了的 杨修 。

而三国一统为晋后, 晋武帝 司马炎的岳父 杨骏 、两任皇后 杨艳 、 杨芷 都是 杨震 的后代,都出自弘农杨氏。

此外,和其他姓氏一样,杨氏也源于改姓。

如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把莫胡卢氏改为杨姓。在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也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隋初,则有隋文帝为了表彰功臣尉迟崇,下诏赐国姓杨氏。

弘农杨氏在南朝时期因遭宋武帝刘裕清洗,不复当年兴盛,而在隋唐时期的杨素却是真正的弘农杨氏后裔。

杨素是隋初的军事家、权臣,助杨坚一统天下,又助杨广继承皇位。

那么,隋朝的建立者杨坚属于哪一支杨氏呢?

在《北史·隋本纪》中记载,杨坚是“汉太尉震的十四世孙”,而据大 历史 学家陈寅恪推断:“从文帝母系来看,杨家本系可能是山东的杨氏。”

杨素死后,其子杨玄感起兵反隋,弘农杨氏都纷纷做出响应,这似乎便证明了杨坚一系并非弘农杨氏。

但正是因为弘农杨氏名气之响,所以后世杨氏都以出身弘农杨氏为荣,这才有了“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

关于杨氏的播迁,自然发源于杨国,即山西洪洞,春秋时杨国为晋国灭亡后,杨姓便向西发展繁衍,先后迁入陕西、山西、河南。

春秋战国时期,又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江西、江苏和安徽。

秦汉时期,杨姓有不少族人由湖北、陕西入川。

自西晋永嘉之乱”后,又先后遭遇唐代“安史之乱”、宋代“靖康之乱”,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主要以福建为迁播中心,进而迁到两广之地。

而如今潮汕地区的大多杨姓居民都奉 杨绘 为始祖,他是宋仁宗时进士,曾先后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晚年弃官南下,创 槎桥村 (今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街道槎桥村),成为揭阳杨氏开基始祖。

自此,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迁潮汕各地。

而在广东揭阳市,还有另一支杨氏很兴盛,那就是位于揭西县凤江镇的凤湖杨氏。

当然这一支也出自杨绘,因为这一支杨氏的先祖 杨三阳 原居槎桥乡,后移居揭阳,后历子 杨公道 ,曾孙 杨梅轩 则移居凤湖,成为凤湖杨氏的开基始祖。

明清时期,杨姓开始了大规模向海外迁移,多从福建、浙江、广东出发,移居的主要地区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

综上所述,杨氏主脉出自姬姓,血缘始祖应为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祖地则是山西洪洞。春秋前后产生两支杨氏,始祖分别是姬尚父和姬伯桥。而姬伯桥这一支杨氏逐渐发展成为大族——弘农杨氏。姬伯桥因此成为杨姓得姓始祖。而弘农杨氏的开基始祖则是姬伯桥的后裔杨敞。而使弘农杨氏中兴并得以发展的则是杨震。之后则有揭阳杨氏开基始祖杨绘和凤湖杨氏的开基始祖 杨梅轩 等。

而杨氏著名的堂号则是 弘农堂、关西堂、四知堂, 这些都和杨震有关。

位于南海之滨、练江之畔的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有5000多名羊氏族人,是广东省最大的羊氏聚居地。

75岁高龄的海门羊氏族老羊芳崇表示,如今聚居在海门镇的羊氏一族源于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横山乡(现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创基始祖羊良宝为躲避战乱,于元末明初携家人沿赣江南下,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海口村(现海门镇)定居,繁衍生息至今已有641年,海门羊氏族人已有二十四世。

至清朝道光年间,羊良宝的第十四代孙羊英科考中武举人,被钦点为闽粤总兵官,镇守海防前哨南澳岛。他在任时,曾请圣旨兴建羊氏“述先堂”祖祠,并修撰族谱,成为光耀海门羊氏宗族的第一人。

随着岁月的推移,原本位于海门镇西门树脚顶的羊氏述先堂旧祠遭受了严重破坏,难以复建。在后人羊德仁的努力下,海门“羊氏宗亲理事会”于1993年成立。

此后,羊德仁慷慨出资,派出族人踏上漫长的寻亲路,羊芳崇便是其中一位。据羊芳崇回忆,寻亲人员先后到了江西祖家、揭阳惠来、潮州饶平等地寻找外迁族人,但均无功而返。

在克服重重困难后,羊德仁斥巨资购买新祖祠地块后因劳累过度,于2002年9月去世。其在澳大利亚的儿子羊老四和羊炳林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完成新祖祠工程。

经过三年建设,海门“羊氏祖祠”在2010年年底基本建成。该建筑面积达2600多平方米。2012年的新祖祠庆典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羊氏族人代表1200余人参与。

日前,记者看到,该羊氏祖祠造型宏伟,气势磅礴。建筑属典型的岭南三进厅古建筑格局,左右厢房连纵,与主祠后库浑然一体,庄严有气魄,而主祠前方的大阳埕由照壁围墙所拥,一方莲池与内照壁的“麒麟献瑞图”交相辉映。

据了解,祖祠建筑以木石为主体,泥灰为佐料,内饰雕梁画栋,集古建筑之木雕、石刻、泥塑于一体,色彩绚丽,栩栩如生。祠堂大门上方的石匾“羊氏祖祠”四字则出自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之手笔。 在东莞的常住人口中,共有33位羊姓人士,均非土生土长的东莞人,而是来自四川绵阳、湖南邵东等地。

40多岁的羊革辉便是其中之一。他是四川绵阳三台县人,1992年南下东莞打工,经过几年的积累,1998年独自创办了一家冷冻设备公司,公司业务已拓展到整个华南地区。而羊革辉全家也已定居东莞。

“我们这个姓比较少见,所以每次跟别人自我介绍时,对方都会误以为是木字旁的杨。”羊革辉说,他每次自我介绍之后都要补充一句:“是山羊的羊。”对方听后总是会惊讶地反问:“还有这个姓吗?”“我真姓羊!”对此,羊革辉早已习以为常。

正是由于羊姓比较少见,羊姓宗亲之间反而更多了一份团结和亲近。

2010年5月,通过互联网联系已久的10位羊姓宗亲在东莞举行了首次联谊活动,成立泛珠三角羊氏宗亲联谊会,并决定通过多种方式寻找羊姓聚居地的“盲点”,逐步扩大联谊覆盖面,花了2~3年的时间收集各地资料,编撰了《中华羊姓聚居地分布概略》。

2012年泛珠三角羊氏宗亲新年聚会再次在东莞举行。作为东道主,羊革辉盛情款待了来自广州、深圳等地的羊氏宗亲。会后,羊革辉还为启动《中华羊氏文化系列丛书》编纂捐款1万元。 顺德羊姓户籍人口共有19人,其中以大良最多,有11人。不过,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外省迁入顺德的,其中从海南省迁入的最多。

大良新桂社区羊姓人口有5人,是佛山羊姓分布最为密集的社区、村居。据新桂居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有4位是一家人,他们上世纪90年代从甘肃迁入顺德。记者请求采访时遭到这家人婉拒,附近有街坊表示他们平时比较低调。

据了解,他们是新桂社区最早的一批居民,20多年来与周边的顺德人和睦共处,而且共同创业。居民郭伯表示:“街坊都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乡亲了。”郭伯称不少邻居以为他们姓“杨”,但这家人也不介意,笑着解释下就改正过来了。

湖南省邵东县。根据查询族谱网显示,本祖始祖,羊斗魁,字占五,自元朝由江西泰和迁宝庆东路,散居地四川省三台县,湖南省邵东县。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羊氏族人的基本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全国人口 05‰随机抽样资料进行统计,羊氏占全国总人口00072%,约有十万一千余人。主要集中在四川(79%)、安徽(10%)、江苏(5%)、甘肃 (3%)、湖南(3%)等地,在台港及海外地区也有羊氏繁衍。羊氏主源起于山西,远徙山东。山西是羊氏的发源之所,至今在山西太原,还有羊氏家族的祖庙——晋祠。多支羊氏族人远渡海峡,定居台岛。靖江羊氏一支于1949年间徙居台北,著名台湾报人羊汝德便源出这一家族。武进羊氏也有族人迁居台湾。就这些

羊姓的起源。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祁盈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2、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羊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为氏。

3、源于姞姓,出自黄帝后裔,属于以改姓为氏。

4、源于古羌族,出自春秋时期西戎后裔羌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5、源于改姓,出自宋朝名族三槐堂王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羊姓名人

羊陟:在任冀州刺史,惩治贪官污吏,治内肃然,为汉末清流领袖,也因生活俭朴,被士人敬为“天下清苦羊嗣祖”,仰若“泰山北斗”。

羊献容:前赵晋惠帝皇后,洛阳陷落后,没于刘曜,立为皇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朝代皆为皇后的女性。生三子,皆有能名。

羊祉:后魏光禄大夫,是晋代散骑常侍羊琇的第六代孙,羊琇以后,世代为卿相。

羊欣:南朝宋书法家,泰山南城人,他曾向王献之学习书法。梁朝著名史学家沈约称他“善隶书,献之之后,可以独步。”

羊续:字举祖,东汉灵帝时名臣,历官南阳太守,为政清廉,其悬鱼拒贿被传为佳话。成语“羊续悬鱼”脍炙人口,清廉佳话久盛不衰。

是的。

羊氏一族本是高门泰山的世家贵族,他们从东汉举朝瞩目的天下甲族到晋朝的爪牙虎臣,还是与皇室联姻的尊贵血脉,后来晋室南渡,羊氏一族随皇室渡江。

我国古代谱牒姓氏之学发达,相关书籍相当多。唐林宝撰《元和姓纂》。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还有《世本》、《族姓记》,《三辅决录》以及《百家谱》、《英贤传》、《姓源韵谱》、《姓苑》等等。宋末元初的硕儒王应麟 ,撰写了 《姓氏急就篇》

我国古代谱牒姓氏之学发达,("谱牒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家谱、族谱的学科。"家谱"是以表谱的形式记载家族世系繁衍和本族人员事迹的图书体裁。)相关书籍相当多。关于中国谱牒的产生过程,根据目前能见到的材料和研究状况,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小的阶段,即商代(公元前1500-1000年)的萌芽阶段与西周(公元前1000-800年)的形成阶段。商代已有一些简单的世系表,是家谱的雏型。较为完备、成熟的谱牒形成于西周。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到春秋时,谱牒相当盛行了,不过由于这种东西并非专门著作,小能强大雅之堂,传到今天的连一种也没有。

南宋著名史学家莆田人郑樵撰,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通志》为通史性的志书,共200卷,其中第一略《氏族略》为考辨、论述姓氏的专著,共收录姓氏2255个。

此外,郑樵还著有《氏族志》、《氏族源》及《氏族韵》等相关的姓氏学专著,是我国姓氏学研究中承前启后的著名学者。

《古今姓氏书辩正》40卷,邓名世撰,其子椿裒次之。此书搜集宋及宋以前历代姓氏文献,对当时所能见到的姓氏的起源、郡望、名人、流布作了或详或略的考证,为后人研究姓氏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堪称宋代姓氏学研究集大成之作,是我国古代姓氏谱牒学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邓名世因不满前人以及当时姓氏研究大多停留在记录姓氏的现状,而是以考证姓氏文献的真伪为己任,希望能清理以往姓氏研究的成果,在学术上有所创新。他从考辨以往姓氏书之误入手,以修撰一部古今姓氏全书为撰著宗旨,因此"长于辩论"成为此书的一大特点。《辩证》问世以后,颇为同时代学者所重,也对后世的姓氏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朱子语类》称赞邓名世"世学甚博,姓氏一部,考证甚详,盖不虚也",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困学纪闻》等多引据邓著。清乾隆年间纂修《续通志》,其《氏族略》一篇更是多据《辩证》以补充之。在现存的姓氏谱牒文献中,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与《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鼎足而立,有着重要的地位。

《元和姓纂》是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

谱牒在历史上曾经兴旺过一阵子,后来随着宗法式家族制度的瓦解而消亡了。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公元200-300年)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形成后,谱牒又再次盛行起来,不过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西周春秋时的谱牒不同了。这时称之为“谱牒”的文献,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家传”,这是最初级的形式。一个家族之所以在一个地方兴旺发达起来,必有几个人对家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或者做过朝廷要员,或者做过封疆大吏,他们的子孙就为他们立传,表彰他们的功绩,显示自己家族的身份。如:《荀氏家传》、《袁氏家传》(汝南)、《裴氏家传》(河东)、《褚氏家传》(阳翟)、《谢车骑家传》(陈郡)等。

谱牒的第二种形式是“家谱”,或叫单姓族谱,每姓每族一本。家传是传而不是谱,只能记载家族名人事迹,不能把所有族人都记上去,光有家传还是无法搞清家族所有人的血缘关系的,于是有人以家传为基础,以家族的世系为脉络,把包括名人和非名人的所有族众贯串起来,注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这就是家谱了。如:裴松之《三国志》注中引到的:《崔氏谱》(博陵)、《郭氏谱》(太原)、《陈氏谱》(颁川)、《稽氏谱》(谯郡)、《阮氏谱》(陈留)、《王氏谱》(太原);《世说新语》注中引到的:《王氏世家》(琅琊)、《袁氏世纪》(汝南)、《王氏家谱》(东海)、《荀氏谱》(颍川)、《谢氏谱》(陈郡)、《羊氏谱》(泰山)、《顾氏谱》(吴郡)、《陆氏谱》(吴郡)等等,都是这样的家谱。

谱牒的第三种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状谱牒”,后来又叫作《百家谱》、《东南谱》、《十八州谱》、《天下望族谱》、某郡望族谱等等。家传、家谱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须有一种得到朝廷认可的官撰的谱牒,才能据以确定谁是士族,谁是庶族.才能据以选官、论人和通婚。官修的谱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谱,而是全国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谱的汇编或选编,所以叫作“百家谱”(百指约数)等等。在这种官撰的谱牒中,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进去,每姓士族又都详细列其成员的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这就是簿状谱牒。所谓“考之簿世然后授任”(《太平御览》卷二一四引《晋阳秋》),“有司选举必稽谱籍”(郑樵《通志》卷二五《氏族略序》一《氏族序》),就是指这种官修的谱牒。官修谱牒不仅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关,而且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要对所有自认为是士族,并将其家谱上之于官的家族进行甄别、认定,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修订与重撰,所以朝廷设立专门的常设机构图谱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来执掌(《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载沈约语),并汲收对谱牒有研究的学者参与其事。

东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制度充分发展,士族、非士族要根据谱牒来确认,人们入仕做官要根据谱牒来认定门阀的高卑,所以谱牒之学就成了一种专门学问,有专门的人从事研究。天下那么大,士族那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又那么复杂,每个家族的历史,近的兴起于魏晋之际,远的则要追溯到东汉中叶,少说也有几百年,要搞清楚他们内部和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如:血缘关系、名讳、官位、姻亲等等),确非易事。再加上许多新起的士族要求列名谱牒,而许多庶姓大族还采取冒名顶替、伪造家世等手段企图挤进谱牒,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谱牒修撰的艰巨性。东晋初年苏峻之乱,把原来的谱牒焚毁了,后来重修,称为“晋籍”,其分量之大竞有东西两库(《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这样繁杂的工作,没有专门学问,不作专门研究,的确是不行的。所以从西晋以后,到南北朝时,毕生研究谱牒的不乏其人,有的祖孙几代从事谱牒研究,从而出现许多著名的谱学家。

西晋(公元250-300年)的著名谱学家是挚虞。挚氏为京兆大族,虞父模曾任曹魏太仆卿。挚虞才学通博,著述不倦,认为汉末以来天下丧乱,许多世家大族,虽子孙已不能明其祖先的事迹,辨其家族的由来,于是撰《族姓昭穆》十卷,进于朝廷(《晋书》卷五一挚虞传)。此书早巳遗佚,我们不能确知其内容了。所谓“族姓”即指世家大族式家族,所谓“昭穆”即父子祖孙的血缘关系,这是现在所知道的当时第一部记载天下士族血缘关系的正式谱牒。因为它“定品违法”,大概是触动了一些显赫的大族,为人们弹劾。它有没有成为官书,我们也不得而知,从晋武奇特诏原谅其“违法”的过失来看,大约是被钦定为官修谱牒了。

东晋南朝(公元400-500年)的著名谱学家有贾弼之、贾匪之、贾渊祖孙三人和王僧孺。贾氏为南渡的平阳大族。贾弼之在东晋太元年间由朝廷委任撰修谱牒,于是“广集众家,大搜群族”(《南齐书》卷五二贾渊传),撰成《十八州士族谱》百帙,共七百余卷,缮写抄定,藏在秘阁,另抄别本藏于左户。其子匪之,匪之子渊,世传其业。齐永明中,贾渊与王俭共同参撰《百家谱》,又撰《氏族要状》、《人名书》等谱牒,并行于世。谱牒研究成了贾氏世传的家学。王僧孺出身于东海王氏。他在梁代继续贾氏的研究,接成《十八州谱》七百一十卷(当是修订贾弼之之书)、《百家谱集抄》十五卷、《东南谱集抄》十卷(《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此时的谱牒之学,到了王僧孺手中,算是集大成了。

北朝(公元350-550年)官修谱牒,大抵均属集体撰述,故不见研究谱牒之名家,如魏太和中,诏各郡中正,“各列本土姓族”作为选士的依据,似乎还没有把全国士族的谱牒统到一起来。北齐的《类例》以甲门为士族,北周的《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为士族,似乎是他们那个小国的统一的谱牒,除《类例》知道是浮屠昙刚所撰外,《建德氏族》也是集体撰修的,故未留下撰人姓氏。

唐代在太宗、高宗两次修谱。高士廉等修<氏族志>。高宗时修《姓氏录》。

唐初的著名谱学家中首先要介绍的是路敬淳。他是高宗、武后时人,勤学不倦,对于历代谱学素有研究,对于各个士族的门第姓望,能究其根源枝派,曾撰《著姓略记》十卷行于世。史称“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其他各家“皆本之路氏”(《旧唐书》卷一八九路敬淳传)。另一名家是柳冲,他曾主持修撰《姓族系录》,“好学多研”,是路敬淳以后的第一人。唐代谱学为柳氏家学,后其族人柳芳著《氏族论》,是对魏晋以来的谱学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的第一篇论文,为后世研究谱牒的人所必读(《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比柳冲稍后的有韦述,亦是唐代谱学名家。他雅好谱学,在秘阁见到柳冲等撰《姓族系录》,非常喜爱,乃于工作之余,亲手抄录,另撰成《开元谱》二十卷(大约是《姓录》的节本)(《旧唐书》卷一○二韦述传)。柳芳《氏族论》“唐兴,言谱者以敬淳为宗,柳冲、韦述次之”(《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应是不假的。

唐初谱牒的形式也同魏晋南朝一样,分为私修的单姓族谱和官修的天下望族谱两种,前面说到的几次重修谱牒,即是指后一种。隋唐的单姓族谱,如《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和《通志·艺文略》中提到的许许多多某氏某姓家谱,我们至今只发现了两件原件的残片(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第64,180-184页),都是用方框、线条、箭头表示的世系图表,详细注明每人的血缘关系、名讳、官职及配偶的姓氏名字等,图画清晰,抄字工整,人们看去,一目了然。官修的望族谱,却在敦煌石室中发现了几种残卷,其中以题为《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的最为完整和典型。它的内容是按照唐代的政治区划,依道、州、郡的次序排列,每一郡列出该郡的望族姓氏,少者三姓(如凉州西平郡),多者四十姓(如雍州京兆郡)(参见王仲荦:《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考释》、《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敦煌石室出残姓氏书五种考释》(均载《蜡华山馆丛稿》):多贺秋五郞:《中国宗谱的研究》上卷第一章。)。据我们看,这大约是官修谱牒的一种提纲,而不是修成的谱牒。因为光列每郡的几个望族姓氏,而不列出某一个人是不是属于这个望族,是起不到谱牒的作用的。

羊姓在哪个省份

羊姓在广东省。羊姓,中华古老姓氏之一,共有四处来源,根据传统的说法,羊姓最早出自中华人文始祖之一的黄帝系统,是黄帝裔孙后稷的后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