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苗会良高敬池打架一事件结果是什么?
截止2015年7月30日,被告人苗会良现羁押于石家庄市第一看守所。
苗会良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二百三十四条、二百九十三条,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三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三款、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二款。
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故意毁坏财物罪、聚众斗殴罪、组织卖*罪、非法持有枪支罪、骗取贷款罪、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扩展资料:
苗会良有组织的实施犯罪事实:
1、故意伤害事实
2010年5月19日晚,被告人苗会良在曲阳县“天威大酒店”吃饭期间,因琐事与一同吃饭的高某丙发生争执,进而引发打斗。
苗会良用电话叫苗某丙(己起诉)带人过来为其出气,苗某丙便组织吴某某(己起诉)、苗某庚(己起诉)、杨某乙(己起诉)、张某甲(己起诉)、杨某丙(己起诉)、苗某己(己起诉)、杨某甲(己起诉)、石某庚(己起诉)、曾某某(己起诉)、高某己(己起诉)、门某甲(己起诉)、闫某某(己起诉)、张某乙(在逃)、石某乙(在逃)、高某丁(在逃)、高某戌(已死亡)等人到“天威大酒店”,在该酒店大厅及门外停车场对高某丙实施殴打,致高某丙受伤(经鉴定高某丙属重伤)。
2、寻衅滋事事实
(1)2010年5月19日晚,日本籍华人某某圣子(女,21岁)、某某路鹏(男,19岁)到曲阳县小额贷款公司找高某己(己起诉)时,在该公司门口与吴某某(己起诉)、田某某(己起诉)发生争执,吴某某(己起诉)、田某某(己起诉)二人对某某圣子、某某路鹏进行殴打,高某己出来也参与殴打,致某某圣子轻微伤。
被告人苗会良获知此事后,遂指使苗某庚、高某己、苗某壬、田某某等人将兴民小额贷款公司的监控录像销毁,并资助吴某某、高某己、田某某逃跑。
(2)2009年2月份的一天,苗某辛(己起诉)、苗某癸(己起诉)、苗某子等人在曲阳县“清香园饭店”用餐时,苗某癸因琐事与该饭店服务员杨某某发生矛盾,苗某辛用餐盘砸杨某某琳时却将临桌吃饭的曲阳县北养马村村民田某某砸伤。
杨某某见状便朝饭店后院跑去,苗某辛等去追打。北养马村其他村民见苗某辛打伤人不但不理会,还继续追打他人,遂去找几人理论,结果双方在饭店内发生争斗。
被告人苗会良得知此事后,随即纠集吴某某(己起诉)、苗某壬(己起诉)、苗某丙(己起诉)、门某甲(己起诉)、杨某丙(己起诉)和王某某(已死亡)、高某戌(已死亡)等人赶到清香园饭店,对北养马村村民进行殴打。致使该村村民安某某、卢某甲受伤(经鉴定安某某、卢某甲二人属轻伤)。
(3)2006年秋冬天的一天下午,被告人苗会良在曲阳县“天府酒店”门口与许某甲等人因琐事发生争执,苗会良随即叫来苗某丙(己起诉)、王某某等人到许某甲所经营的“惠源超市”寻衅滋事,并将许某甲强行拽出超市进行殴打。
(4)2003年12月26日,被告人苗会良在曲阳县村建立的菜市场意欲收取管理费,石某甲(己起诉)等人到赵城东村清理零散摊位时,与该村村主任赵某甲发生冲突,并将赵某甲打伤(经鉴定属轻微伤),赵城东村村民不满,将石某甲等赶跑。
被告人苗会良得知此事后,指使苗某丙(己起诉)前去报复,苗某丙便叫来白某甲(己起诉)等在曲阳县国税局门口误将门卫赵某乙认成赵某甲之子,将赵乙拉出进行殴打,致赵某乙轻微伤。
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
一、姓氏源流
苗(Miáo)姓源出有二:
1、出自芈姓,为始祖伯棼之后,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义》、《左传》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所载,春秋时期,楚国公族大夫伯棼因罪被杀,其儿子贲皇逃亡到晋国,受到晋国君主的礼遇,令其食采于苗地(在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南),所以又叫苗贲(Bēn 音奔)皇。苗贲皇也为 晋国出了不少力。有一年,晋国和楚国在鄢陵大战,楚军势大。晋军将士均有恐惧之心。贲皇便告诉晋君说:“楚国的精兵都在中军,只要先攻被其左右两军,再乘胜合攻中军,就可以打败楚军。”晋君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取得了胜利。晋君非常器重他。他的后代以地名为姓,遂成苗氏。因此,也有人认为,贲皇才是苗姓的始祖。
2、出自回族中的苗姓,源自明朝皇帝朱元津的赐姓:据《赛典赤家谱》载:“咸阳王(赛典赤)奉旨征平西夏,以得胜之兵戍守宁夏、渭南等处,所有兵将保属哈蜜(密)征调。以名为姓。明太祖定鼎金陵,赐为十姓:曰闪、曰者、曰白、曰苗……,”苗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海南沿海及青海等地。
得姓始祖:伯棼。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苗氏是黄帝轩辕氏的后裔,起源于芈姓,远祖始于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伯棼。春秋时期,公元前547年,在若敖之乱中,楚国大夫伯棼因罪被杀,其子贲皇逃到晋国后,受到晋国的优待,受封于苗邑(今河南省济源县西),贲皇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称为苗氏。苗姓是楚国王族的后代,因此,苗姓起源于楚国王族之姓,故苗氏后人奉伯棼为苗姓的得姓始祖;也有苗氏后人尊伯棼的儿子贲皇为苗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苗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河南省济源县是苗姓起源地,地处济水之源而得名。济源县古时被称为苗邑,这里苗姓人占全县人口得166%,约九千多人。春秋时,楚君若敖的儿子伯比有封邑在斗,后代便以斗作为姓氏。伯比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子文任楚国令手,二儿子子良任司马。子良的儿子叫斗越椒,生下来的时候子文就说:“这孩子样子像熊虎,哭声像狼叫,将来长大后一定会祸害全家,别养活他吧!”子良没有同意。后来子文临死前,把全家人叫到跟前,告诫他们说:“如果有一天斗越椒在楚国执政,大家赶快离开楚国,别让若熬氏绝了后!”斗越椒长大以后继任司马,当时任令尹的是子文的儿子斗般,斗越椒指使另一个大臣到楚庄王面前去说斗般的坏话,楚庄王便杀死了斗般,让斗越椒当了令尹。不久,斗越椒又想篡夺王位,楚庄王先用文王、成王、穆王三族子弟做人质同他讲和,可是斗越椒不同意,于是双方便摆开阵势交起战来。斗越椒死在乱军之中。其儿子贲皇逃到晋国,晋君把苗邑(河南省济源县西南)封给他,所以又叫苗贲皇。他的后人便是苗氏。苗姓在浙江省东阳郡(东汉置长山县。三国吴置东阳郡。南北朝梁改置金华郡。隋废郡改置婺州,改县为金华)发展成望族,世称东阳望。苗姓当今虽不算大族,但其名人却不绝于史书。宋代有曾经大破鬼章,军功彪炳的大将苗援;讨降生羌、威镇洮西,又与李宪取定西域的名将苗绶等,也是苗姓之中的重要人物。
三、历史名人
苗 发:唐代壶关人,审相晋卿之子。擅长写诗,与卢纶、吉中孚、司空暑钱起等九人齐名,合称“大历十大才子”之一。
苗 衷:明代学者(1370-1450),慷慨有大志。官侍读学士、兵部侍郎,永乐九年(1411年)至正统十年(1445年)擢任礼部尚书、丞相。著有著《雪窝稿》、《史阁记闻》、《归田录》等。
苗 夔:清代语言学家。字先麓(1783-1857),直隶肃宁人。不好制举文,嗜六书形声之学。治许氏《说文》,精研力索,若有夙悟。后又得顾亭林《音学五书》,慕之弥笃,曰:“吾守此终身矣!”年二十余,即纂《毛诗韵订》,继又纂《广籀》一书。授徒穷乡,教帖括不中程,学子稍稍引去,弗顾也。县令王君闻而敬异,聘主翼经书院。道光辛卯,举优贡生。高邮王氏父子睹其著述,折节下交,与畅论音学源流,由是誉望日隆。初佐汪编修振基衡文山右,继入江苏学使祁文端公幕,所至甄拔名宿,复以暇日编摩撰述,从事于其所谓声韵之学。祁还京,乃醵金刻所著《说文声订》二卷,《说文声读表》七卷,《毛诗韵订》十卷,《建首字读》一卷。大旨以为叔重遗书多为后人妄删或附益者,乃订正《说文》声类八百余事。顾氏《音学》所立古音表十部,宏纲已具,然犹病其太密;而歌、麻既杂西音,不应别立一部。于是并庚、清及蒸、登于东、冬部,并歌、戈于支、脂部,定以七部,檃括群经之韵。书出,识者叹其精审。后数年,襄校山东,未毕役先归。至是亦齿衰而倦游矣。居京师,自祁公外,恒与何绍基、张穆、陈庆镛诸人游。并为曾文正公所推服,时时徒步过从,与辩论前世音学,暨江、戴、段、孔诸家部分之多寡,意指之得失,褒讥亭决,穷日夜不倦。卒年七十五岁。余书尚有《说文声读考》《集韵经存韵补正》、《经韵钩沉》各若干卷,未刊。
苗晋卿:字元辅,唐代潞州壶关人。擢进士第,累迁吏部郎中,知选事。久之,进侍郎。天宝二载,较书判,以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奭为第一,议者不平。帝御花萼楼覆实,奭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坐贬安康太守,俄充河北采访使。肃宗召赴行在,拜左相。广德中,以太保致仕。永泰初卒,谥懿献。诗一首。
苗时中:宋代名宦。字子居,其先自壶关徙宿州。以荫主宁陵簿。邑有古河久陻,请开导以溉田,为利甚博,人谓之苗公河。调潞州司法参军。郡守欲入一囚于死,执不可。守怒,责甚峻,时中曰:“宁归田里,法不可夺。”守悟而听之。熙宁中,以司农丞使梓州路,密荐能吏十人,后皆进用,人卒莫之知。讨蛮时以创立折运法,使得军粮供应无缺,因功升迁两阶,为发运副使、河东转运使,加直龙图阁、知桂州,进宝文阁待制、户部侍郎。
苗再成:南宋名宦,著名抗元三杰之一。历官真州安抚使、濠州团练使、真州知州,慷慨有大志。德佑元年(1275年)守真州,与文天祥在真州定计抗元兵。元军猛攻,守将苗再成誓曰:“我苗再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城陷而落入敌兵之手却英勇不屈而死。
苗坦之:字平野,贬名苗二赖子,清代乾隆至咸丰年间江苏省连云港人,南宋苗再成十九世孙。在世七十多年,十五岁时陪父苗培元到海州衙门打官司,开始诉讼。十八岁中秀才,辅许乔林编校《海州文献录》一书。因其劲悍剽轻、机智超群,官府便黜其廪生资格,而终身未举乡试。虽平生布衣,但苗二赖子不畏强暴、斗贪官、惩劣绅、治恶痞、助穷苦、济贫弱、平冤屈、扬正气、深受广大群众称颂,其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
苗自芬:清代乾隆至咸丰年间江苏省连云港人,嘉庆辛末科进士,官国子监学正衔。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东阳郡:吴宝鼎元年(266年)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隋治在今城区。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
2、堂号
惠化堂:源自唐代潞州壶关人苗晋卿事。唐李固的《幽闲鼓吹》中,曾记苗晋卿一事。苗公落第归乡,途中遇一老人,自称知未来事。苗公于是问道:“我应举已久,有一第之分吗?”老人答道:“何止此,大有来头,只管再问。”苗公道:“我久困于贫变,但求一郡守,能够得到吗?”老人道:“更向上。”苗公问:“那么按察使呢?”老人道:“更向上。”苗公惊异,再问:“为将为相吗?”老人答道:“更向上。”苗公发怒,说:“将相更向上,难道能作天子?”老人笑道:“真者不能得,假者即可得。”苗公以为事属怪诞,惊出一头汗。后来苗公果然出将入相,唐德宗驾崩,苗公以首辅居摄政三日,应了老人“真者不能得,假者即可得”的预言。可见命皆前定,安知人间没有第二个苗公?苗氏堂号“惠化堂”由此而来。
====================================================================
苗姓宗祠通用对联
〖苗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芈氏;
望出东阳。
——佚名撰苗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苗姓的源流和郡望。
源出苗邑;
系承贲皇。
——佚名撰苗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贲皇为楚大夫伯棼之子,因故(见题头《一、姓氏源流》)奔晋,晋人以苗地相赠,其子孙因以为氏。
惠行魏郡;
威震河州。
——佚名撰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壶关人苗晋卿,字元辅,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安康太守、魏郡太守,政事与教化并行,惠政为人称道。肃宗时,任左相,封韩国公。下联典指北宋上党人苗授,字授之,历官供备库副使、西上阁门使,因功任河州知州。跟随李宪讨伐羌族叛乱,威震洮西。元佑年间官室保康军节度使。
惠行魏郡;
威镇熙河。
——佚名撰苗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古医鼻祖;
新历乾元。
——佚名撰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上古神医苗父,相传他以管作席,以刍为狗,向北祝愿,就能把很重的病人治好。后人尊崇他为古医中祝由科的鼻祖。下联典出北宋司天台主簿苗守信,河中人。长于造算。当时因应天历稍有差讹,诏命他另造新历。他重制的乾元历,非常精密。官至殿中少监。
长水校尉;
龙峰真人。
——佚名撰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汉代有长水校尉苗浦。下联典出唐代画家苗龙,失其名,因善画龙,人们以苗龙呼之。后得道仙去。会稽龙瑞宫东南一峰崛起,上平如砥,相传为苗龙飞升处。
十才列选;
两弟登科。
——佚名撰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苗发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下联典指唐苗愔以兄弟二人相继登科事。
祝由肇祖;
韦皋乘龙。
——佚名撰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古今医统》:“苗父上古神医,为祝由科之祖。”下联典出唐张延赏之妻苗氏,能鉴人,特选进士韦皋为婿。
-----------------------------------------------------------------
〖苗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农桑辑要恩泽远;
说文声订韵源长。
——佚名撰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元代司农丞苗好谦,城武人。勤政善学,官至御史中丞,有《农桑辑要》。下联典出清道光优贡生苗夔,字先簏,肃宁人。治《说文》,精于音韵之学,撰有《说文声订》、《说文音读表》、《毛诗韵订》、《建首字读》等书。
草长莺飞光景好;
田肥禾茂人财兴。
——佚名撰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鹤顶格嵌苗姓——“苗”字的析字联。
-----------------------------------------------------------------
〖苗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棣萼联辉,三场科名之盛;
词华藻发,十人才子之班。
——佚名撰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人苗愔,长庆年间进士,他弟弟苗恽、苗恪也相继登科。下联典指唐代苗晋卿的儿子苗发,擅长写诗,与卢纶、司空曙等人齐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官至都官员外郎。
义胆忠肝,佥羡真州明府;
文华本行,特美太原参军。
——佚名撰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宋代名宦苗再成,守真州,慷慨有大志。德佑中文天祥败走真州。再成延入城,与定抗元兵,城陷,不屈死。下联典出唐代名人苗蕃的事典。
====================================================================
附录:中国小数民族:苗族
〖苗族的姓名〗
苗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苗名。当婴儿诞生满月后,母亲就要背婴儿跟婆婆、妯娌们一起带些礼物去娘家请满月酒,并由外祖父母或舅父母给取名。
苗族的苗名,不论男女,都是单音名字,女名有“榜(bangx)、欧(eb)、妮(nil)”等等;男名有“宝(box)、金(jinb)、翁(ongd)”等等。当长辈称呼晚辈时,可以直呼其单音名;如果引称其苗名时,就必须与其父相连成为子(女)父连名制的苗名。例如:子的单音苗名为“宝(box)”,父的单音苗名为“翁(ongd)”,那么“宝(box)”的引称苗名应当呼为“宝翁(box ongd)”;如果是一般对称,则要在其单音名前加上尊称词“喋(dial)(哥)”,成为“喋宝(dial box)”。黔东南地区,除子(女)父连名制之外,还有个别地区采用子、父、祖三代连名制的,譬如:子名为“宝(box)”,父名为“翁(ongd)”祖父名为“里(lix)”,那么子名“宝”的引称苗名则为“宝翁里(box ongd lix)”。这种子、父、祖三代连名的连名制使用的地区不广泛。如果以二十五年为一代,由子(女)父连名制的家族谱系追溯上去,就可知道某个家族延续至今的历史年代。
湘西、黔东北和黔中等地区的苗族,不使用子(女)父连名制,而是使用以父系家庭为中心的血缘近亲集团的专用名称。这种专用名称,人们都认为是苗族支系的苗姓。例如,湘西地区的苗族内部分有“代卡”、“代瓜”、“代华”、“代晓”、“代略”、“代来”(“代”是词头)等等,如果“代卡”这个支系中有一个名叫“金玉”的人,那他的苗名就叫“金玉卡”即在这个支系人的名字后面连上支系专称“卡”,表示苗姓。
苗族现时使用的汉名汉姓,都是与汉人交往频繁之后产生的。在湖南的沅陵、叙浦、麻阳、城步等地的苗族,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使用汉名汉姓。在湖南五溪地区的腊尔山区苗族,大约在元代开始使用汉名汉姓,明代以后更加普遍。在贵州黔东南一带的苗族,也在明代开始有极少数人使用汉名汉姓,到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清王朝统治者认为“苗人多同名”,就饬令“各照祖先造册”,凡“不知本姓者,官为之立姓”。
目前,黔东南的苗族是同时使苗族的子(女)父连名制苗名和汉姓两个名称的。
-----------------------------------------------------------------
〖苗族的两种姓氏〗
姓氏表明家族的符号,任何民族都一样。
苗族有两种姓氏,一种是苗姓,一种是汉姓。苗姓原本固有的;汉姓是后业输入的。因为过去苗族没有文字书写自己的苗姓,却用汉字书写汉姓,以致使人误认为只有汉姓,而不知有苗姓。”。“苗姓”是苗族固有的姓氏文化;“汉族”是后来输入的,但却是后来居上,成为苗族普遍使用的姓氏。“苗姓”不像汉姓那样,一个家族中的子孙历代皆以一个或两个(复姓)固定的文字语音为标志,而是以“父名”或“始祖名”为姓,故苗族的姓氏有“子父连名制”和“子祖连名制”两种形态。
子父连名制 黔东南苗族的姓氏形态是“子父连名制”,即子以父名为姓。例如某甲名“九”,其父名“汪”,子父连名“九汪”,即为某甲之姓名(按苗语词序应称名胜);接下去,“汪宝”则是“九”之父的姓名,其中的“宝”又是其祖父名,即其父以其祖之名为姓;再接下去,“宝荣”系“九”之祖父与其尊祖父连名,即“九”的祖父之姓名。照此缀连下去,可上溯若干代。又如黔东南支的苗姓是“子父连名”。例如某人的苗名叫做“Xà”(夏),其父苗名叫“Jǔ”(久),那么这个人的苗族姓名就是“Xà Jǔ”(夏久)。川黔滇支和湘西支的苗姓是“子祖连名”或“子父祖”连名。例如主人公的苗名叫“Dū”(都),他的社父苗名叫“Lā”(拉),那么主人公的苗族姓名就是“Dū Lā”(都拉);假如他的高祖或始祖苗名叫“Wū”(乌),那么这个人的苗姓名又是“Dū Lā Wū”。
子祖连名制 湘西和黔西北的苗族姓氏是“子祖连名制”,每个人的名字都与其最早的始祖名缀连,即都以始祖为姓氏。贵州松桃凡汉姓苗人都姓“戛赖”。“戛”是词头,无意义,“赖”是姓,亦即始祖名。如某男人苗名叫“纠”,其姓名则是子祖连名叫“纠赖”; 某女人苗名叫“桑”,子祖连名“桑赖”,即为其姓名。凡是汉姓吴的苗族都姓“戛修”(戛系词头),“修”是姓,亦即其始祖,如某男人名叫“福”,则其姓名为“福修”;凡是某女人苗名叫“嫦”,则其姓名为“嫦修”。凡是汉姓龙的苗人都姓“戛毕”。如某人名叫“汪”,则“汪华”为其姓名;某女人名叫“花”,则其姓名为“花毕”。凡汉姓麻的苗人都姓“戛垮”。如某男人名叫“旦”,则“旦垮”为其姓名;某女人名叫“娜”,其姓名则是“娜垮”。凡汉姓杨的苗人,姓“戛戛”(前戛读低降调,后戛读高降调)。如男某人名叫“跃”,其姓名叫“跃戛”;某女人名叫“茶”,她的姓名就是“菜戛”。凡汉姓贺的苗人,都姓“姬朽”(复姓)。如某男人名叫“刚”,则其姓名为“刚姬朽”;某男人名叫“劳”,“劳姬朽”为其姓名。凡汉姓石的苗人都姓“戛寡”。如某男人名叫“友”,其姓名就是“友寡”;某女人则叫“桃”,其姓名即是“桃寡”。
如今,苗族姓氏基本上都已奴姓化,不妨认为,这是一种“融合”现象。姓氏文化也是一个动态发展体系,苗族古代没有文字,不能把自己的民族的姓氏人名书写流传;至汉姓输入,才使苗汉姓氏文化融合。这是好现象,不管它怎么来的,已成为历史,而且早已约定俗成,为苗族人民所接受。
--------------------------------------------------------------------------------
中国人民解放军苗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苗树春少将
苗树春(19413-——),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人。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军队院校学习。196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先后在几所军队和地方院校学习军事、技术、外语和国际关系等专业,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院校、空军司令部、总参谋部等任职。先后在中国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任陆、海、空军副武官,中国驻加拿大共和国陆、海、空军武官,中国驻印度共和国大使馆任陆、海、空军武官。现任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1996年由大校晋升为少将军衔。
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平岗镇一带涌现出了许多仁人志士,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平岗苗楼村的苗家树及其长子苗泽生、三子苗九锐父子三人,被称为“苗氏三杰”。
据《河南省睢县地名志》记载,明初苗氏始祖由山西洪洞迁至睢县平岗北2公里处惠济河东岸筑楼建村,称苗楼。苗楼村行政辖属多有变更,明代属锦衣乡犁岗里,清代属平岗社,民国属三区河堤,新中国成立后属二区河堤,1958年属河堤公社,1965年属平岗公社,1984年属平岗乡,1986年属平岗镇。目前苗楼村主要居有苗、张、邵、常、靳5姓,1600人。村区椭圆,东西稍长,聚落面积172万平方米。名人除“苗氏三杰”外,还有中央军委政治学院第一军事教研组原主任苗中勤、原豫皖苏军区三十团政委苗丕一等。
在乍冷还暖的初冬,笔者驱车第四次来到平岗,在平岗镇党政办主任王德生和地方文史学者苗家忠的引领下,冒着霏霏细雨,踏着泥泞,深入苗楼采访“苗氏三杰”的事迹。根据县志、党史等相关记载,和66岁的苗楼村支书、苗家树的从孙苗庆勤的细致讲解,察看《苗氏家谱》、苗家树和苗子丰故居及坟茔、苗泽生墓葬、相关遗物资料等,“苗氏三杰”的形象亦逐渐丰满生动起来。
苗家树:兴学救国辛亥志士抗日殉难
苗家树,字伯珊,号铁峰,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兴办学堂之风遍及全国。苗家树考入开封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睢劝学所任劝学员,他与所长徐二先生深入到区、乡、镇宣传新式教育,并在城内肖曹庙(今睢县实验小学处)办了一所高等小学堂,继之又在铁佛寺、苗楼、阎土楼和马庄办了4所初级小学。办学堂无经费,苗家树就四处奔波,政府没收寺庙田产作为学堂开支,触犯了土豪劣绅的利益,他们恫吓威胁苗家树,但苗家树办学堂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苗子丰《纪念我的父亲——苗铁峰遇害周年》)。苗家树常说:“书犹药也,可以医愚。有了知识,青少年才能报效国家。”
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苗家树参加了同盟会。他和其师、同盟会会员马变三等率先剪掉长辫子,四处宣传辛亥革命的意义。袁世凯恢复帝制,苗家树和马变三、同事杨作雨响应革命党的号召,在睢县发表讨袁檄文(《河南辛亥革命人物传略·苗家树传》)。袁世凯在全国大肆搜捕革命党人,三人遭到通令缉捕,马变三被捕入狱被折磨致死,苗、杨远遁逃避。苗家树悲痛地说:“先生为国为民而死,吾终有一日要为老师报仇雪恨。”
1926年正月,睢县红枪会成立,当时苗家树是全县红枪会五大首领之一,开展了“打牛朋”斗争,次年攻克县城并成立了睢县第一个人民政权——睢县治安委员会。其时,军阀吴佩孚部下营长牛朋率部驻扎睢县,和劣绅勾结增捐加税,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苗家树挺身而出,联络睢县的仁人志士,组织农民抗捐抗税,并和杜如珩、罗文彬等共商派代表赴洛阳向吴佩孚请愿。同年,苗家树加入中国***,成为睢县早期党员之一。12月,他送长子苗泽生、次子苗子丰到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7年春,北伐军进军河南时,中共党员江道中到商丘一带执行任务,在商丘县西部郭村被一群土匪扣押,苗家树闻讯将江道中营救出来。后睢县的中共党组织遭到破坏,苗家树与上级失去联系,他赴开封积极寻找上级组织。1930年,杞县***员吴芝圃与上级取得联系后,多次到苗家树处。苗家树把吴芝圃安排在平岗集山西商人开设的一家杂货铺里,以便开展工作,重建组织(《中共商丘党史资料选·第3卷·人物·苗铁峰》)。同年8月,中共雎县委员会再度建立,苗家树长子苗泽生为书记。
“七七”事变后,苗家树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把自己收买的十几支枪全部拿出来,支持苗泽生组织起一支80多人的抗日武装打击日伪(1989年版《睢县志·苗家林传》,该志将苗家树名字错记为苗家林)。1938年8月,中共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率部在睢县南马路口同日军激战牺牲后,苗家树赴现场将18名烈士遗体运至平岗,并发动群众捐献棺木,将他们安葬在平岗小学东侧广场上。1939年6月,苗家树去平岗赶集,走到惠济河大桥南端,被预先埋伏在那里的汉奸暗杀,时年59岁。2009年9月,苗家树被授予商丘市“3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苗泽生:参加北伐组织抗日情系民政
苗泽生,又名久润,苗家树的长子,1901年生。自幼勤学,青少年时代先后就读于睢县高等小学堂和淮阳第二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苗泽生正在省立淮阳第二师范上学,他积极参加罢课、游行示威。1926年冬天,中共豫区执行委员会派于秀民到睢县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2月,于秀民派苗泽生等5名农运骨干,以武装农民代表的资格参加了国共合作时期在武昌召开的河南省农民武装代表会议(1989年版《睢县志·人物·苗泽生》)。会上,他听了毛泽东等人的讲话。会后,苗泽生又被介绍到恽代英主办的军事政治训练班学习。其间,他还经常到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听课、听报告。1927年3月,苗泽生由郭景尧介绍加入了中国***。
1927年4月,武汉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在农讲所的苗泽生和二弟苗子丰当即报名参加北伐,被编入政治部特别政治大队,和苏联顾问鲍罗廷同乘一辆装甲车到驻马店下车(《中共商丘党史资料选·第3卷·人物·苗泽生》)。他们肩负发动群众、做好侦察接应工作的任务,辗转回到睢县。到家后未及停留,苗家树即让兄弟俩去杜土楼一带找于秀民汇报工作,以便迎接北伐军、组织农民武装占领县城。苗泽生和队员们宣传发动,有效地配合北伐军开展了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苗泽生在家乡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工作。1931年春,在吴芝圃的领导下,苗泽生与郭景尧、姜郎山重新组建中共睢县委员会,他任县委书记,曾领导全县教职员工向国民党教育当局进行索薪斗争。1932年秋,苗泽生和姜朗山被叛徒出卖,同时被捕。1937年年底,苗泽生获释后,在父亲的帮助下,组织抗日武装,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汉奸,先后两次袭击驻河堤岭日军、奔袭辛庄寨大土匪李朝建等。后来,苗泽生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先后编入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三支队、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游击支队,苗泽生皆任中队长。在反扫荡的1940年,苗泽生任睢杞太农民自卫团团长,他带自卫团与睢杞太独立团经常配合行动,进行大小战斗20余次,起到主力部队左右手的作用。之后,任睢太大队大队长、中共蒙城县委直属书记兼秘书、睢太办事处主任等职。1943年再次被捕,脱逃后失掉党的关系。
1945年,党派苗泽生和李苏波到商丘做张岚峰的工作,规劝张岚峰站到人民一边。此后,他调至豫皖苏军区情报处和豫皖苏军区政治部,先后任情报处处长和军法科长。1948年经中原局和河南省委批准重新入党。新中国成立后,苗泽生先后在商丘、开封、周口等地负责民政工作,卓有成效地做了很多实事(《周口革命老区·苗泽生》)。1956年5月,苗泽生出席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德等中共中央和国家***的接见。1985年离休后,为撰写党史、军史积极提供资料。1988年在商丘病故,归葬故里苗楼,省、市领导为其召开了追悼会,中央军委领导张震、王幼平等赠送敬挽和花圈。
苗九锐:投笔从戎从政基层驻外大使
苗九锐,苗家树的三子。1919年生,启蒙在苗楼,10岁进平岗,学习成绩突出。自幼受大哥苗泽生、二哥苗子丰影响,一心想当兵,在被济汴高中录取后,又悄悄报考了黄埔军校洛阳分校,终因父亲反对告吹。高中期间参加河南支持北京学生的“一二·九”运动。高中毕业,恰逢“七七事变”,他拟去北平考大学的愿望落空,只好返回家乡睢县。翌年春,到淮阳参加国共两党合办的特殊工作人员训练班。
1938年5月,苗九锐正式参加由***领导的睢县抗日游击队,属新四军序列。9月,西渡黄河,在西华县杜冈与彭雪枫、张震率领的东进支队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先后任中队长、连长、营教导员(1989年版《睢县志·人物·苗九锐》)。新四军东渡黄河时,苗九锐被接纳为中共党员。他从游击战到正规战,从小战斗到参加淮海战役、渡江作战、进军大西南、解放西藏,在新四军、八路军和人民解放军服役20年,曾任中共睢县县委书记、睢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冀鲁豫军区豫东纵队团政委、第二野战军团政委,由连、营、团级升为副师级。后来为了支援西藏建设,他脱掉了军装,离开了人民解放军部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大学分校政治处主任、中共西藏工委秘书长、拉萨市市长、铜陵市市长(《中共睢县党史资料选编》第2册)。
1960年5月,苗九锐调外交部工作,历任部党委办公室主任、国内工作处处长、机关党委和监委书记等职。1971年9月被派往国外,先后任驻巴基斯坦卡拉奇领事馆总领事、中国驻乍得大使馆大使和驻喀麦隆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驻外大使苗久锐》,载《睢县文史资料》第5辑)。作为新中国驻卡拉奇第一任总领事,苗九锐对解决如何缩小中巴贸易差距、加强两国关系做出了贡献。在非洲任乍得大使,1978年他促成了乍得总统马鲁姆访华。李先念副总理与马会谈发表了联合公报。在任驻喀麦隆大使期内,中喀派团互访多次,喀民盟政治书记萨莱克访华,李先念副总理接见。中国派出代表团访喀更受到热情接待。他参与全过程陪同,促进中喀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1984年11月离任回国,喀麦隆保罗·比亚总统设宴为其饯行,并授予他“大将军”勋章。回国后,苗九锐离休,结束了连续13年的外交生涯。著有《忆往昔——苗九锐回忆录》。2012年4月,在北京病逝。
苗泽源
苗泽恩
苗泽溟
苗泽瀛
苗泽珺
苗泽鋆
苗泽溪
苗泽孜
苗泽瑾
苗泽涛
苗泽林
苗泽堉
苗泽瑄
苗泽滨
苗泽漘
苗泽荣
苗泽荟
苗泽浩
苗泽泉
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个家族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编撰刘氏家谱可以帮助家族成员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和身世,加深对家族的认识和归属感。通过了解家族的发展历程、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方面,可以给家族成员提供一个深入的、全面的认识自己家族的机会。
山东宁阳阎乡家乘八卷,(民国)阎纂俊、阎纂安等修,现被收藏在德让堂各分支后裔。山东楼目阎氏族谱一卷,(清)阎一侯、阎一昌同修,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栖霞镇栖霞小寨子方村。山东昌乐阎氏家乘五卷,(清)阎世绳编,阎愉补编,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树滋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河南项城林卢阎氏族谱三卷,(清)阎典唐续修,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湖北宜昌紫阳村阎氏续修族谱四卷,(清)阎大镛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雅望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河南项城阎氏续修族谱四卷,(清)阎大镛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项城市档案馆。湖南长沙高桥阎氏支谱十七卷,首三卷、末三卷,(民国)阎振冰主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美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江苏赣榆阎氏宗谱,著者待考,三幅油布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赣榆市档案馆。
曲阳苗会良高敬池打架一事件结果是什么?
本文2023-09-22 00:50:4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9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