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王家家谱的详细排列~~~~
近日,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我市雨城区碧峰峡镇后盐村的王清华老人家珍藏了一本罕见家谱,家谱记载有上至始祖周灵王太子晋,下至清朝康熙年间王氏家族的发展变迁、兴衰荣辱。28日,记者来到雨城区碧峰峡镇后盐村王清华家,恰逢老人家上山干农活。得知记者要看家谱,王清华的妻子马清荣(音)从卧室里把一个锁了好几层的深色木盒子拿了出来,在昏暗的光线下,盒子精致的做工令人眼前一亮。马清荣并不知道如何打开木盒,还是旁边另一名王家人帮忙弄了一阵后,才打开了盒子。在精致的盒子里,记者看到一本蓝色封面,纸张因年代久远气候潮湿而变色的王氏家谱。家谱长约30厘米,宽约24厘米,厚3厘米左右。翻开家谱,均为繁体文字,即有手写体,也有印刷部分。家谱里还配有某些朝代王氏家族居住的地形图和历代祖宗的工笔画像,画像附有简短的文字介绍。
据闻讯赶回来的王清华回忆,家谱是自己奶奶传下来的,因为近几十上百年间,他们这一族近几代以来家道衰落,族中有文化的人很少,他自己更是没读过几天书,家谱所记载的内容他也不清楚。但由于前辈的叮嘱,他把家谱看成是王家最珍贵的东西,妥善保存着。王清华也不知道他的上几辈人何年何月来到雅安生活,但家中保存的老宅和供奉祖宗的祠堂似乎告诉别人,这家人也曾一度兴旺过。
在王老汉家的后面,就是王家老宅,老宅全木质结构,堂屋有三扇大门,各种装饰、雕刻非常精美,门坎高过膝盖。堂屋内部高约5米左右,靠后墙正中的祠堂摆放着祖宗灵位。王老汉说,家谱以前就是与祖宗一道供奉在祠堂里的,如果有人要想观看,必须得到当家人的同意,并沐浴焚香、三拜九叩后才能观看。现在为了防盗,他把家谱收起来了,祠堂如今也已是布满了蛛网。家谱里有王羲之据对王家家谱有过一定研究的市民刘传康介绍说,这本王家家谱为清朝康熙庚申(公元1680)年,王氏第23代孙续修,距今约300年历史,记载了上至周灵王台子晋,下至清朝康熙26代孙,王家家族变迁历史。研究家谱得知,王家先后辗转山东、江苏、河南、山西、四川等省。家谱同时还收集了历代皇帝给王氏的皇令全文,祖宗图像以及墓葬地点。
与记者同去的几人根据该家谱里有关记录“羲之率祖若诸姬之……南国柱宗哉”而推测,这家人可能与晋时大书法家,曾做过东晋宰相的王羲之有关。但由于无专家在场,大家不敢断定家谱里所记录的是否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从家谱里可以看出,王家来四川的时间大概是明末清初。从家谱记载王氏家族2000余年的兴衰变迁,可窥见当时的社会风貌、自然地理等诸方面情况,具有一定研究价值。记者王金贵
我也姓王。
这是三国时期王氏家谱
1、琅邪王氏
(王戎是王浑的族孙)
王雄 ┳王浑 ━王戎 ━王方
┗王乂 ┳王衍 ━王玄
┗王澄 ┳王詹
┗王徽
(王祥、王览以下略)
王仁 ┳王睿
┗王融 ┳王祥
┗王览
2、太原王氏
┳王柔 ━王机 ┳王默
┃ ┗王沈 ━王浚
┗王泽 ━王昶 ┳王浑 ┳王尚
┃ ┣王济
┃ ┣王澄
┃ ┗王汶
┣王深
┗王湛 ━王承 ━王述 ┳王坦之
┗王祎之
3、东海王氏
┳ ━王详
┗王朗 ━王肃 ┳王恽
┣王恂
┣王虔 ┳王康
┃ ┗王隆 ━王景 ━王雅
┗王恺
这是三国时期王氏家谱
1、琅邪王氏
(王戎是王浑的族孙)
王雄 ┳王浑 ━王戎 ━王方
┗王乂 ┳王衍 ━王玄
┗王澄 ┳王詹
┗王徽
(王祥、王览以下略)
王仁 ┳王睿
┗王融 ┳王祥
┗王览
2、太原王氏
┳王柔 ━王机 ┳王默
┃ ┗王沈 ━王浚
┗王泽 ━王昶 ┳王浑 ┳王尚
┃ ┣王济
┃ ┣王澄
┃ ┗王汶
┣王深
┗王湛 ━王承 ━王述 ┳王坦之
┗王祎之
3、东海王氏
┳ ━王详
┗王朗 ━王肃 ┳王恽
┣王恂
┣王虔 ┳王康
┃ ┗王隆 ━王景 ━王雅
┗王恺
159 山西灵石王氏族谱二十卷
(清)王中辉 王中极纂
清乾隆三十九年(1744)纂 乾隆五十五年
(1790)存厚堂刻本
辽宁图 山西大学 日本 美国
注:王攸宁首修于清康熙二十七年。
160 山西临晋王氏族谱二卷
(清)王士焱等重修
清咸丰元年(1851)刊本 八册
科图 上海图
161 山西洪洞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董薄里薄村十甲王氏族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王楷苏 王楷欧编次
清嘉庆二年(1797)刊订刻本 十册
历史所 山西洪洞县档
162 山西洪洞王氏家谱四卷
(清)梁卓午撰
清光绪十三年(1887)怀德堂钞本
历博
163 山西洪洞王氏族谱崇祀乡贤录不分卷
(清)王锡国 王得时等七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二册
美国
国无史不立,族无谱不传。宗谱作为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份,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三大支柱。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宗谱的有些功能已经消失,但是,其中包含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仍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族人寻根问祖、缅怀先贤,增加宗族凝聚力仍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续修宗谱仍具有深远而巨大的意义。
姓氏作为一个宗族的重要标记,她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宗族的事,她其实是一种历史,是一种文化。只有通过姓氏,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的生命之所由来,从而打开久郁心中的大结:“我从哪里来?”;只有通过姓氏,我们才能明白我们其实始终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并流向永远。
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2007年4月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王姓是中国各大姓中来源最复杂的一个姓,她有五大源头,多位始祖,其中后裔最多的一位始祖即太子晋,王姓中十有七八即为其后。龙溪王氏实乃太子晋之后也!
始祖太子晋,姓姬,名晋,字子乔。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辅佐周灵王处理朝政。他才识过人,能言善辩,诸侯折服。十六岁时,谷、洛二水泛滥,威胁王宫,灵王主张壅塞二水。他力陈不可,主张像大禹治水那样,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由于太子晋的言辞过于犀利,灵王震怒,仍然派人壅塞河道,后来还废掉了他的太子名位。十七岁时忧郁而终。太子晋并没有因太子名位被废而威风扫地,名声反而比以前更大。后世之人都对他怀有崇敬的心情,有些文学作品中还将其演绎成一位半人半神的人物。其子姬荣,字宗敬,曾任周司徒,后引退而避居太原。时人称他为王家,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遂以王为姓,从此开始了王氏家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我们的祖先曾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发挥过重大作用或产生过重要影响,王氏家族历史可谓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写本。在此恕不一一叙述,谨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线索以简述王氏家族之历史。
15世王翦,时居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与其子16世王贲同拜大将军,在辅助秦始皇消灭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国外,其余五国均为其父子所灭,堪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最大功臣!17世王离亦拜大将军,后在平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战争中,兵败自尽。王离去世后,其二子王元、王威避乱迁琅琊皋虞(今山东省即墨市)。18世王元是为琅琊王氏始祖,王威九世孙王霸迁太原,是为太原王氏始祖,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是为太子晋后裔之两大支派。在王氏诸望中,最显贵者当属琅琊王氏,因为她从始祖太子晋开始,就已有先声夺人的咄咄气势。龙溪王氏即属琅琊王氏派也。
21世王吉年少时好学明经,遂以此显名。汉宣帝时,官至谏议大夫,在朝中属于中级官员。但由于他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生徒众多;又心忧国事,多次忠言直谏,时人比他为古代圣贤,因此他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远非官位高低所能代表。其子王骏、孙王崇,皆登三公之位。祖孙三代,禄位弥重,有“累世之美”。王吉确实为琅琊王氏以后的显贵奠定了基业。因此,西汉以后的琅琊王氏,皆以这段历史为荣耀,无不自称“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
22世王骏早卒,未及拜相,时人无不为他感到遗憾。23世王崇因避王莽之祸而自动辞职,也未等到登上相位的那一天。琅琊王氏的宰相梦,直到二百多年后的东晋时期才变成现实。从此宰相辈出,成为世家。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29世王导与琅琊王司马睿友善,王导建议司马睿移镇建康(今南京),认为那里虎踞龙盘,有长江天险为屏障,可建王霸之业。迁居建康后,王导又召来族兄王敦,共谋大业。西晋灭亡后,司马睿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遂拜王导为丞相,封王敦为大将军。王导、王敦兄弟,一个在朝中身居宰辅,一个在首都上游手握重兵,形成了东晋初年“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对于王导,后世之人认为他在两晋多事之秋,拥立东晋以抵抗外侮,使民族得以独立,文化得以延续,称之为“民族大功臣”,这种评价实非过誉之词。29世王导堪称王氏家族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随着王敦、王导的相继去世,琅琊王氏渐渐离开了东晋政治权力的核心,却没有在政治上一落千丈,更不意味着王氏家族的衰落。在整个东晋南朝约三百年间,琅琊王氏基本上保持着江南第一望族的地位。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三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琅琊王氏在政治上仍然有所作为。
从30世王洽至37世王褒,连续八代皆官居副丞相之职。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都在东晋南朝的政治舞台上顽强地表现自己,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威望继续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这无疑对保持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种原因,琅琊王氏以文化传家,是东晋南朝的文化大族。
东晋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书法家辈出。从29世王导至37世王褒,世世代代皆为当时之书法大家。29世王导有《省示帖》拓本传世,30世王洽有《仁爱帖》等拓本传世,31世王珣有《伯远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32世王昙首有《服散帖》拓本传世等等,行云流水,可见一斑。除书法家之外,琅琊王氏中还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学者。如34世王俭是南齐朝的大学者,当属琅琊王氏文化传家之佼佼者。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层出不穷的文化人才,确保了琅琊王氏家族始终拥有巨大的活力,并具有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这正是“忠厚持家久,诗书继世长”之最好写照。
第三种原因,琅琊王氏与时俱进,从不为腐朽的王朝殉葬。
自曹魏以后,改朝换代频繁,而琅琊王氏从来就有不为腐朽王朝殉葬的传统。从家族角度讲,我们的祖先明智地选择为新兴王朝服务,以避免家族在政权更迭中被无情倾轧,这对保持家族的传承与兴旺无疑是大有益处的。查阅东晋南朝历史资料,可以发现差不多每次改朝换代,总有我们的祖先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32世王昙首与兄王弘在南宋代东晋中起了劝进拥戴的作用,事成后王弘拜丞相,王昙首拜侍中(副丞相);34世王俭在南齐代南宋中立有大功,事成后王俭拜侍中;在南梁代南齐中,35世王骞亦是积极拥护者,与子王规、孙王褒均身佩相印,位极人臣。西魏破南梁后,37世王褒被俘入长安,在西魏、北周亦深受重用,官居要职。
随着隋唐一统天下的春风吹拂,琅琊王氏又焕发出新的活力。37世王褒入西魏后,即迁居咸阳。尽管政治环境和地理环境皆发生了重大变化,琅琊王氏在隋唐时期仍不失为世族大家之一。40世王綝在唐初武则天时任宰相,45世王玙在唐中肃宗时任宰相,48世王璧兄王抟在唐末昭宗时任宰相,其间世系,源源不断,中外百官,代有所出。因此,琅琊王氏仍然是唐朝为数不多的宰相世家之一。
回顾汉唐千百年间,我们的祖先都在历朝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宰相辈出,代有名贤。由于历朝官僚体制变化不定,要为琅琊王氏所出的宰相作一个确切的统计,实非易事。如果根据官名和职权分工,把担任宰相包括副宰相和拥有相当权力的人都算作宰相的话,那么整个琅琊王氏家族共出宰相92人,属本宗祖的就有11人。琅琊王氏千年历史上的蝉冕交映、公兖相袭,不仅在隋唐以前没有任何家族可比,即使在隋唐之后也找不出第二个,琅琊王氏家族实为古今中外所仅有!
唐朝末年,天下纷争。48世王璧时居杭州,追随杨行密东征西讨,屡立军功。杨行密封吴王后,擢升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杨行密死后,子杨渥继位,*虐无道,王璧被贬黜为祁门县令,遂迁居祁门苦竹港。苦竹港,今地已不可考。王璧生九子,皆仕于南唐和吴越。九子二十三孙,分徙各郡,散处江南大地,如安徽之祁门、歙县、绩溪、黟县、休宁、宣城,江西之婺源、九江、彭泽、湖口,浙江之建德,以及江苏之南京、泰州、高邮等地,号称一百三十六房,遂成江南琅琊王氏又一大族。王璧是为新安王氏始祖也。王璧墓现坐落于祁门县闪里镇铜锣湾村,为黄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的发展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家族的兴旺总有山穷水尽的时候。随着大唐帝国的瓦解和世族时代的结束,琅琊王氏逐渐退出了中国的政治大舞台,悠然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风光不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乌衣巷》,代表我们对琅琊王氏曾经的辉煌发出了无限感慨。
但是,岁月漫漫无法磨灭我们祖先的勤劳与勇敢,历史的风雨怎能阻挡我们祖先的迁徙步伐!北宋末年,57世王宣五因避金兵之祸从祁门查源迁绩溪龙溪。龙溪即今下溪,何时何故更名已无从考证。王宣五即龙溪王氏始祖也。至明朝初年63世王开公,育七子二十三孙,而后子昌孙炽,人文蔚起,家声日振,代不乏人,至清咸丰初年进入全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朝龙溪王氏共出正七品以下官吏9人,邑庠生(含武庠生,即县学生员)25人,太学生(含贡生,即国子监生员)28人,寿官(因长寿而恩赐顶戴者)16人。自惨遭太平军荼毒而来一百五十年,如今龙溪王氏又成泱泱大族也。龙溪即今下溪,何时何故更名已无从考证。下溪,即村在龙溪河下游之意。建国初期隶属第三区芦塘乡西溪行政村。1952年至1955年,隶属大溪乡。1956年并入校头乡。1958年建立下溪大队,隶属尚田公社校头管理区。1961年改属校头公社。1983年农村体制改革,称下溪村民委员会,隶属校头乡。2001年并入板桥头乡。现辖下溪、墓坑(古名磨坑)、外墓坑、龙门岭(古名龙尾岭)和太子坑五个自然村。
纵观王氏家族之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家族之兴衰是与社会之发展变化紧密相关的。一旦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或为家族对社会发生影响提供可能,或使家族对社会发生影响失去基础。王氏家族曾经几兴几衰,其兴之因各有不同,其衰之故不一而足,归根结底,无非两大因素:政治和文化。隋唐以前,察举制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琅琊王氏长盛不衰的重要政治因素。隋唐以后,选拔官吏采用科举制,琅琊王氏随着历史的发展自然而然地走向了衰落。其次,与时俱进是一个家族永葆政治青春的重要途径,但只能是一个家族阶段性特点,不可能永远保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就是历史的宿命。关于文化兴族,就是指一个家族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建树对当时社会和后世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分两种方式:一是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一个家族的整体影响;二是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最后集中体现在某一个杰出人物身上。但是,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决不可能由某一家族长期垄断,文化家族走向衰落也成为必然。
当然,此处所谓之兴衰是指王氏家族政治地位起落或社会影响大小变化,并不意味其人口之减少或后嗣之断绝。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看王氏家族的兴衰,我们就会理解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家族的荣枯盛衰其实是十分自然的事情。那些曾经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王氏祖先也不过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滚动翻腾的几朵浪花,他们的起落沉浮决不会使长河之水枯竭。龙溪王氏的发展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同步,目前的王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各姓中的第一大姓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的龙溪王氏正以其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之意志奋斗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中,以其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之精神,在国家建设的各个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也同样是最好的注脚。龙溪王氏子孙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弘扬祖德,不断进取,为家为族,再创辉煌,为国为民,更立新功!
值此宗谱续修完工之际,谨简述王氏宗族之历史并妄加评论,权且作为序。
黄帝121世、太子晋80世、琅琊王氏元公63世、新安王氏璧公 33世、龙溪王氏宣五公 24世
王葆红 顿首百拜并谨撰
二零一零年六月
三槐世系的介绍
三槐王是太原王氏的又一衍派。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綝公,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祐,是为三槐王氏始祖。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生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卒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祐公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后晋天福年中,以书见桑维翰,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至后周,仕为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宋太祖即位,擢拜监察御史,后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至宋太宗时,知河中、开封二府,以病请告,拜为兵部侍郎。祐公生逢五代战乱,历事后晋、后周和宋朝,皆以文武忠孝而显名。祐公宦居于汴梁城东时,筑室于仁和门外,尝手值三槐于庭院中,言称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王祐裔孙因之而称为“三槐王氏”。
王祐有三子:长懿,字文德,励志为学,举进士,太宗至道年间为袁州知州,有政绩;次旦;季旭,字仲明,真宗咸平年间为殿中丞,因兄旦官居宰辅,避嫌不任,后由判国子监出知颍州,卓有成绩。旦卒,由兵部侍郎出知应天府。
王旦,字子明,祐公次子,生于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卒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旦公幼时沉默好学,有文采,深为乃父器重。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后历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太保太尉兼侍中。旦公辅弼真宗,竭忠尽智,事嫂爱弟,深致众望。三槐王氏自旦公而始显。
旦公亦有三子,长雍,仕为两浙转运按察使;次冲,宋赞善太夫;季素。
王素,字仲仪,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初以父遗恩为太常寺太祝,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官至屯田员外郎。后因事败,出知鄂州,仁宗思其贤敏,擢知谏院,迁天章阁侍制,淮南郡转运按察使,旋为龙图阁直学士。后知成都,为政务合人情,蜀人号其为“王公导断”。复知开封。治平初,西夏寇边,召拜端明殿学士。熙宁初以学士知太原府,入知通进银台司转工部尚书,卒谥懿敏。素公承秉家风,侍从仁宗三十余年,颇有名望。
素公有九子:厚、固、坚、巩、本、硕、凝、常、奥。其中巩公采风流,为一时所宗。与苏轼友善,苏轼因之作“三槐堂铭”,铺陈其事,极言三槐王氏枝繁叶茂,槐荫满庭。
三槐王氏自祜公以后,簪缨相继,历世为官,子孙分任各处,足迹遍于浙东之宁、绍、温、台等地。
三槐王氏世系渊源争议论述要录
王 听 兰
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子孙散布于海内外。就本会成员中,大多数是三槐堂或自称是三槐堂后裔。因此,研究三槐世系具有重要而普遍的意义。三槐世系在五代末和北宋时期的王言至王巩的六代世系人物,无论从史书或谱牒资料上看均比较完整和详尽,这与当时北宋政权社会稳定,三槐王氏处于鼎盛时期有关。因此三槐世系研究重在北宋前和宋南渡后。北宋之前的五代时期政权更换频繁、门阀显贵乱套、多数姓氏世系出现断层。三槐王氏世系上朔虽有延绵,但存在二个分岐要点。一部分是认为三槐世系要挂在王元之后的琅琊世系,另一部分认为应挂在王威之后的太原世系。至于北宋灭亡,宋室南渡至今的三槐王氏,由于许多后裔随宋室南渡,也有不少北迁或留守中原,以后元、明、清各朝四处播迁,枝繁叶茂,史书难于记述,各方谱牒纷说不一,所以至今约900年历史的三槐世系也难于理清。
针对三槐世系研究有以上二个难处,本人认为:第一、对三槐世系历史渊源的挂属问题,分清争议要点,开展适当讨论,必要时举办研讨会讨论,能统一认识就统一,不能统一的各自保留观点,求同存异。第二、我们研究的重点是从开基祖王言的三槐世系进行尽可能详尽的调查、清理、完善。编绘出较为完整的三槐世系总图。这对研究和发扬三槐文化,开展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首先从已经掌握的资料中,就三槐世系的分岐认识的论述,摘录刊登主要论述言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摘自王大良所著的两本书中,他是站在中间角度论述有琅琊、太原两种说法,莫衷一是,至今悬而未决。第二部分是太原市小店区政协(小店区即太子晋故居地古晋阳地)所著《太原王氏遍天下》文史汇编中张海瀛的文章,从《三沙王氏全谱》及三槐南迁后裔的宗谱记载资料,总结认为三槐世系应挂属在太原世系。第三部分是山东莘县政协所著《槐荫千秋》文史汇编中杨巨源的文章,论述三槐世系应挂属在琅琊世系。供大家研究参考,作为三槐世系研究的开始。
(一) 渊源归属至今悬而未决
达良著《中华姓氏通书-王姓》1993年2月第一版,第169-170页;和王大良著《中华姓氏通史-王姓》,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88页。两书都是王大良所著。观点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三槐王氏族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
三槐王氏兴起于唐末五代之世,初居大名府莘县(今山东莘县)。但关于三槐王氏的来源,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唯一共同的是都承认三槐王氏为太原王子晋之后,开基始祖是王言。
一种说法认为三槐王氏为琅邪王氏分支。如清修《三槐王氏宗谱》所录王国栋《修谱辨异》及《世系源流》说:"三槐王氏,系出琅邪。"琅邪王氏数传至晋丞相导,"导九世孙褒,江陵陷,奔后周,封石泉公,家渭南,为石泉王氏,褒十二世孙抟,相(唐)昭宗,封鲁国公。遭蓝田之祸,其子言遂占籍魏郡之莘亭,别称太原人。"此说主要流传在南方及海外王姓宗族中。
与此说相近的一说也认为三槐王氏为琅邪王氏的分支,但认为是王羲之的后裔。如四川巴县南龙乡《王氏族谱》所载《王氏小引》即说:"稽我王氏系出姬姓,籍贯太原,自周灵王太子晋逊位景王,住迹缑山,别姓为王。……至羲之公,徒居会稽山阴县,十数传至佑公……以直道不容于时,尝手植三槐于庭。"
另有一说与此大不相同,认为三槐王氏系出太原王氏,为隋代文中子王通之后,原属河汾龙门王氏,与王抟及其琅邪王氏无关。这一说多流传于北方地区,以山西太原,河南密县等地王姓族人为主此说的代表。
此三说互相矛盾,因而关于三槐王氏族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
三槐王氏的开基始祖,是唐朝黎阳令王言。据北图所藏《王氏世谱》所载赵孟頫《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王言的父亲名叫王乾,而非他谱所称的宰相王抟。王乾大概是个普通平民百姓,因而文献上只提到他的名字,而未提他的官职。王乾之子王言,始定居于山东大名府莘县。史称王言官唐末黎阳县(今河南浚县)县令,是个七品地方官,后以子孙贵,追赠许国公。其妻姚氏。
(二)属于太原王氏世系
太原市小店区政协编的《小店区区文史资料-太原王氏遍天下专辑》,张海瀛著《三槐王氏史略》论文的第二部分"历史渊源"中,依据三槐堂嫡系南渡后裔所编的《三沙王氏全谱》等家谱记载,得出结论是三槐王氏源于太原世系。
三槐王氏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这是毫无异议的。但自太子晋传到王离以后,是出自王离的长子王元即琅琊王氏呢,还是出自王离的次子王威即太原王氏呢,则有不同的记录。
据《王氏通谱》记载,三槐王氏出自琅琊王氏,是王元的后裔。《王氏通谱》一0六卷首二卷,清王庸敬修,光绪二十年(1894)槐政堂活字本,原装八十二册。该谱三槐王氏部分记载王祜是王弘直的后代。从王弘直至王祐,其世系如下:弘直―林―光辅―宠―仲连―绍―玙―及―某―抟―言―彻―祐
在这个世系谱中,从弘直至抟,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完全相同,唯独关于抟之子的记载,则大相径庭。《新唐书》卷116《王抟传》关于王抟经历和遭兰田驿之祸的记载,与《王氏通谱》的记载,大致相同。但《王抟传》中没有关于其子的任何记载。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王氏世系表中,明确记载王抟有三子:长子名倜 ,字垂光;次子名倓,河南府文学;三子名伦,校书郎。这里并没有提到王言的大名。说王言是唐昭宗时宰相王抟的儿子,在史籍文献中找不到任何依据。所以,三槐王氏正宗后裔的族谱,都不承认唐末宰相王抟与三槐王氏先祖王言是父子关系。这也就是三槐王氏后裔不承认他们出自琅琊王氏的症结所在。
三槐王氏传到王旦时,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皇室的显赫家族。传到王皋时,又以护驾宋高宗南渡之功,揭开了三槐王氏在江南发展的新篇章。王皋居官因与时政不合,遂隐居苏之获扁,是为三槐王氏南迁之一世祖。皋公三子:长曰易,字吾置,袭授殿帅府太尉,徙居昆山沙头,是为东沙王氏始祖,子孙散居海虞、太仓、澄江等处,旧谱称公有启圣开灵之德,耕钓不求闻达,坦然有肥遁之风;次曰铎,字吾伍,官尚书郎,守太博公遗业,居苏获川,为中沙王氏始祖;三曰允(又作胤),字吾曾,官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徙居无锡沙头,是为西沙王氏始祖。东沙、中沙、西沙,合称三沙王氏。这支王氏乃是三槐堂王氏的正宗。记录这支王氏的族谱,在王氏族人特别是三槐王氏后裔的心目中,是最具有权威性的族谱。
《王氏三沙金谱》,又称《王氏三沙统谱》(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九至十三册,巴蜀书社1995年出版),清代王钟、正承烈、王锡骥等修,始修于咸丰五年(1855),完成于光绪五年(1879),历时24年。该谱记载了东沙王氏51支,中沙王氏28支,西沙王氏152支,原装122册,是一部规模宏伟、支派繁多、取材广泛、内容翔实的大型三槐王氏族谱。
王皋,字子高,以太尉护宋高宗南渡有功,封柱国、太傅,为《王氏三沙全谱》之第一世祖。长子王易,为东沙始祖,该谱尊为东沙二世祖;次子王铎,为中沙始祖,该谱尊为中沙二世祖;三子王允(又作胤),为西沙始祖,该谱尊为西沙二世祖。该谱认为,三槐王氏是太原祁县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代,文中子王通在该谱中占有异常显赫的地位。诸如,该谱的诰敕部分,开篇便是明嘉靖九年(1530)皇帝制曰隋儒王通配祀孔子庙庭的敕命。在始祖像赞部分,第一世祖,是周灵王太子晋的画像;第二世祖,是周司徒宗敬的画像;第四十二世祖,便是先儒文中子王通的画像,并有薛收、魏征、房玄龄撰写的像赞。该说在卷首部分,还载有《文中子世家》,由杜淹撰写,长达1600余字;接下来就是《文中子本传》,长达1000余字。
该谱在《王氏太原合谱前编》中写道:
"王氏自子晋受姓至汉,元封琅琊、威封太原,二派特著。吾宗太原也。今或采史传、或本世家、或按旧谱,自受姓至宋南渡,为世五十有五"
接下来排列了周灵王太子晋至南渡始祖皋公的五十五代世系。按世系排列,隋代文中子通列为第四十二代,所以被尊为第四十二世祖。由隋代文中子王通至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祜,共九代,其一线世系如下:
文中子通―福郊―元暕―景肃―政―仲舒―哲―言―彻―祐
王祐次子王旦,相宋真宗,赠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所以《三沙传芳谱旧序》云:
"余赏遐稽文中子世家,知其为周家之裔。比观文正公旦家传,又知其为文中子之十世孙。其裔散处中原,不可胜述。"
总之,记载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祐后裔的这部大型《王氏三沙全谱》,以浓墨重彩的笔法确认,三槐王氏乃是太原祁县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裔。
此外,其它三槐王氏族谱亦有同样的记载。例如,清光绪《延政王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王庆洪等修,昆陵西宅刻本,原装二十七册。该谱以希古公为一世祖。希古公,名贤,字希古,是三槐王氏始祖王祐的第三子王旭的后裔。该谱在卷首的《原姓》中写道:
"吾姓王氏按遗谱周灵王子晋,二传之后,以爵为氏。其在太原者,皆姬姓。……至晋有右军将军,隋有文中子……后唐之黎阳令言,乃太原之正派,迁大名莘邑,生彻,举进士,为拾遗;彻生祐,后晋天福中为司户参军;又事后周,为南乐令。宋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尝以家之百口,保符彦卿之无异意……吾姓之所自来,起自太原,迁自莘邑。如水之有源,木之有限,不可紊也。苟有背而之他者,谓之灭宗。"(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七册第5-6页)
又如,清光绪《高仓王氏族谱》十卷,王佐柳等修,三槐堂刻本,原装十册。该谱以仕魁公为一世祖。仕魁公乃三槐王氏始祖王祐之后裔。仕魁公生于元末,明洪武时,自江西泰和徙居高仓,是为高仓王氏始迁祖。该谱在《旧序》中写道:
"吾族系出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元封琅琊郡,元弟威守太原……凡二十一望,唯太原、琅琊最著。我肇基祖仕魁公,乃太原之后也。"(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六册第20页)
由此可见,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祐后裔所修的族谱都认为,王祜的祖父黎阳令王言,是由太原之正派迁到莘邑的。也就是说,黎阳令王言是太原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裔,同琅琊王氏唐末宰相王抟没有父子关系,因而,不属于琅琊王氏系统。
(三)属于琅琊王氏世系
山东莘县政协编《槐荫千秋》2004年1月第一版,第27-28页,杨巨源所著论文《三槐王发祥莘县地》中,根据《新唐书》及《安徽滁州三槐王氏家谱》中记载的唐代王练在王言之前曾任莘县尉,因而确认三槐王氏源于琅琊王氏(该文在《通讯》4期第12页刊登)。
唐代,姬姓王氏后裔王练出任莘县尉,携家迁居莘县(《初篆王氏家乘受姓源流序》:"方则,光禄卿,再传至练,为莘县尉,遂徒莘。历数传,至言公,令黎阳。"此事《新唐宰相世系表》亦有记载)。
关于姬姓王氏移居莘县的时间,史有两说。范仲淹为三槐后代王质所撰的墓志铭中说"其先太原人",至王言时才"占籍大名"。元代赵孟頫为王言撰写的简历《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中亦说自王言起定居大名莘县。这是"王言迁莘说"。欧阳修和宋祁主持纂修的《新唐书》和《三槐王氏家谱》则认定王练任莘县尉时携家居莘,这是"王练迁莘说"。王练和王言均为唐代人,王言是王练的六世孙。王练迁莘说见于正史,安徽滁州三槐王氏家谱中又有其先祖王练任莘县尉并携家居莘的明确记载,此说应十分可信。王练官职不大,其后代却不乏位高爵显之人。大官携家在外任职,其祖籍莘县并不为人知晓。至王言出任滑州(今河南滑县)、黎阳(今河南浚县)令时,距莘县不足三百里,老家莘县才渐为人知。至王旦成名时,人皆知其曾祖父王言是莘县人,曾任黎阳令,以上各代情况不详,更不知王练曾任莘县尉之事,故范仲淹给王旦的侄子王质写墓志铭时,敢于断言王家由王言那一辈"占籍大名"。至元代赵孟頫给王言撰写简历时,距王旦所处的时代已近三百年,并没有注意到《新唐书》中关于王练曾任莘县尉的记载(县尉这官实在是太小了),而是对范仲淹的结论深信不疑,这也是情理之中。如此一误再误,王氏迁莘的时间便由王练时期变成了王言时期,阴差阳错地被推后一百多年。
编者按:感谢为此文呕心沥血的王听兰先生。
信息来源: 三槐王氏网
谁知道王家家谱的详细排列~~~~
本文2023-09-24 13:29:4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9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