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中有没有宋朝和明朝的皇室后代?
宋代的有没有不知道,元金的都有,博尔济吉特氏和完颜氏嘛,辽的也有,耶律氏清代满洲有伊喇氏,当然这种皇室的传承没有具体的谱系可以指出。明代至少有两家,一个延恩侯一个朱伦瀚。
延恩侯是清代被正式承认,专门封爵以延续明代祭祀的,所以封爵叫“延恩侯”,雍正年间封的。根据官方的说法,延恩侯一支是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的后代,据说延恩侯受封的时候向官方出示过谱牒,官方是承认的。延恩侯这支在清初就入旗了,进的是镶白旗汉军,雍正二年封延恩侯,抬进正白旗汉军,后来一直奉祀明朝的香火。
另外一个是朱伦瀚,清初入的正红旗汉军,据说他也是代王支系的,但是选延恩侯的时候没选他,具体什么原因就不清楚了。
另外关于延恩侯的问题,目前属于一个公案。清代本身没有人提出质疑,民国初年开始有人认为他是“赝品”。其实原因是因为清末民初排满思潮比较强,有一些有革命意识的人找到末代延恩侯,要求他表态支持革命,延恩侯没有支持。清帝退位之后,这帮人又找到他,要求他出来作证清代不妥善管理明陵,延恩侯认为清代保护明陵很不错,所以没有答应。这帮人于是就在报纸上抨击他是假的。属于标准的“屁股决定脑袋”。
近几年学术界也有一些小文章论证延恩侯的问题,多数是以否定的角度来描述的。因为大多数推论,没有直接证据,所以对于延恩侯的否定也好、承认也好,也有颇多需要讨论的地方。比如说某学者写论文,认为延恩侯是假,理由是延恩侯家族在明末清初变革的时候没有使用代王家应该使用的字辈。这一条看似很有道理,但其实清末民初的时候,为了躲避清兵而不用字辈的明宗室比比皆是,某学者还在别的书籍里证明过有些没用字辈的朱氏后裔为明代宗室,同样的前提,他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结论,不能不说他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随着近日上映的宫廷剧越来越多,各位是否对宗人府这个地方越来越耳熟,那到底在古代历史中这个宗人府又是什么机构呢,又到底在历史皇室中扮演哪些用途呢,接下来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古代宗人府就是一个管理皇室的机构,小到出生,大到逝世,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记录,信息量极其强大宗人府在古代是一个管理皇室的机构,这个机构的出现并不是在清朝,只是在清朝的时期经常用到的一个机构而已,因此,电视剧中的频繁出现就是此原因,并且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更是闻风丧胆。
实际中的宗人府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个机构只是那些无心政事的人们躲避宦海的好地方,而这个宗人府最早设立是在明朝时期,名字的由来也是后来改制的,一为管理皇室血脉,二为处理皇族中的事务。
宗人府的建立,其最大的头就是宗令,而这个人日常的任务就是负责皇室家谱,而且这个人也是在皇室中挑选,并非外人。
任职期间,只要是和皇室任何有关系相牵连的均要笔录于家谱内容中,记录的方式与历史一般,就和安户口一样,哪怕是今日嫔妃生下一子嗣,都必须报备宗人府,或者明日有嫔妃子嗣不幸逝世,一样要通报宗人府。
当然,嫁女迎娶一样少不了宗人府,大到入微,小至怡情,均记录在案。
在宗人府,你可以查到任何一个人生辰和死亡时间,包括出生的细微症状,已经死亡的由因,这些记录让一个人一生明明白白。
宗人府用途在于管理皇室惩罚制度与脸面这个机构不仅是记录皇室那些事,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处罚,皇室犯罪与庶民同罪,这个不是君无戏言,更不是儿戏,皇室以身制法的机构就是宗人府,古代也有刑部,但有时皇帝却是直接越过刑部直接交由宗人府查办。
还记得《还珠格格》中的紫薇与小燕子吗?她两当时就是被宗人府强迫画押,手指头夹得像猪蹄子一般,在宗人府犯罪严重者终生囚禁;当然,微小错误只是批评教育,但宗人府对待犯人方面却是冷酷,经常时时冷菜冷饭,如果没有后台,进去久了基本逃脱不了死亡之路。
这个冷酷之地,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地,而进的非皇子就是王爷或者嫔妃、公主郡主之类,可以说是非权即贵,其主要原因是保留皇室脸面,毕竟,刑部大牢关一个皇室,人家皇室脸面哪磕?如果在来个恶犯对皇室犯人做出个什么来着,那岂不更侮辱。
而旁人想到宗人府这个机构任个一官半职,更不容易,需要皇帝金口玉言才允许,不然,宗人府不随意处置看不顺眼的权贵了?毕竟,宗人府权力极大,所以挑选之人,均是皇帝最信任的人选,换而言之,绝对的掌控也让皇帝可以利用宗人府铲除一些不支持皇室的势力。
这也是皇帝能稳坐位置的关键所在,后清朝没落,宗人府这个机构才开始彻底消亡,因为民主的制度与皇室专权慢慢中和,最终这个机构被淘汰掉。
1、太和殿
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及赐宴。
2、中和殿
中和,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在明清两代举行大朝礼的时候,皇帝在赶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官员朝贺。在遇到重大祭典的时候,还要在前一日阅览祝文或者检查种子农具。
3、保和殿
名称来源与太和殿相同,都是取自《周易》“保合大和”。明朝的时候,在举行册立大典的时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内更衣。
在年底,还要在此宴请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时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举行宴会。
4、乾清宫
乾清,取自唐代韩愈《六合圣德诗》中的诗句:“乾清坤夷”,意思就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在明朝和清朝初年,皇帝的寝宫一直都是这里, 交泰殿
交泰,取自《易经》中的天地交泰,象征着帝后生活和谐。交泰殿是皇后在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节日接受大臣朝贺的地方。在每年皇后到先蚕坛举行仪式的前一天都要在这里检阅采桑工具。
5、奉先殿
顾名思义就是皇宫里的小太庙,是供奉帝王祖先牌位的地方。
6、慈宁宫
按照封建礼仪,皇帝不能与前朝妃嫔同居东西六宫。为了安置业已归天的老皇帝的妃嫔,特地建造了慈宁宫供她们居住。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
这一幕项羽又赐酒,又给肉,许多人解释为项羽对樊哙很器重。但如果在某个宴席上,主人给你四升酒让你喝下去,哪里有一点器重之意?还被迫生吃猪肘,分明是项羽戏耍侮辱樊哙。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猪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非高大上的肉食,“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只有牛羊才是上等的肉,到了 宋朝 ,这种饮食特点被最大限度地发挥,时至今日牛羊肉在市场上仍比猪肉昂贵。
先秦时期牛羊肉便是高大上肉食
在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就懂得驯养“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牲获得肉食,但不同的肉食在食物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地位,这种地位甚至影响到今天的肉类价格。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牛羊毫无疑问是最贵族化的肉食,《礼记·王制》也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从排名上看,牛羊在猪之上,为何在先秦时期的肉食排名中会有这样的区分?
首先是从肉食的珍贵程度有关,牛在农耕时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许多朝代都不许私自宰杀牛,就如礼记所说,连诸侯没什么重要的事都不轻易杀牛。
最早在 汉代 ,牛已经被立法保护,汉律规定“不得屠杀少齿”。汉律对杀牛的惩罚十分严厉,犯禁者诛,要给牛偿命。
到了唐宋时期,牛更是不管是否老弱病残,都在禁杀之列,只有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剥皮售卖或者自己吃用。
物以稀为贵,牛肉自然在肉食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在《楚辞》的“大招”和“招魂”篇里分别呈现了两桌异常丰盛的菜单,有:八宝饭、煨牛腱子肉、吴越羹汤、清炖甲鱼、炮羔羊、醋烹鹅、烤鸡、羊汤、炸麻花、烧鹌鹑、炖狗肉。在菜单的排名中牛肉是排在第一位的,其重要性 不言而喻 。
唐宋时期肉食发展趋势——牛羊肉仍是主流
这种从先秦时期养成的饮食习惯,一直深深地影响到后世,在 唐代 著名的烧尾宴之上,牛羊鸡鹌鹑甚至还有青蛙,就是缺少猪肉。
汉族的饮食文化发展到了宋朝已是博大精深,由于对牛肉的禁食,羊肉在这个时期成为了皇家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
宋朝吃羊是从皇家流行开来的习俗, 宋真宗 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英宗朝减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
皇家盛行,自然上行下效,从官员到民间,羊肉成为了宋朝餐桌的头等肉食。民间无论婚丧嫁娶,或是中秀才举人,还是烧香还愿,如果没有一只羊在案上放着,都 不好意思 招待客人。
著名吃货 苏东坡 在京城宦海生涯时,虽然吃羊吃到腻味,“十年京国厌肥羜”,但当他被下放到惠州监视居住的时候,仍然会被每个月一次的官廨杀羊所吸引。作为罪官他已经不能吃羊肉了,但弄一些羊骨头回去烤熟了吃也很解馋。
在宋朝,猪肉仍然不是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或者说猪肉仍然是低档的肉食。南宋高宗在清河郡王张浚府上吃了一顿,菜谱中天南海北,地上跑的,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唯独没有猪肉。而在随从高宗出行的禁卫食谱中却有猪肉三千斤,可见当时猪肉的主要消费群体档次实在不高。所以苏东坡说:“(猪肉)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
但在普通老百 姓那 里,猪肉就是主食了,《东京梦华录》称,每天有上万头猪被贩子们从四乡收购送入东京,无数的猪肉摊贩,无数的“郑屠户”宰杀这些猪,给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送去肉食。
真正让猪肉沾上点贵族气的,还是苏东坡,在杭州任上,因为治理西湖,要解决民工的吃饭问题,他创造性地发明了“小火慢炖”的方块肥肉,这种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等做成的猪肉菜肴,被命名为“东坡肉”。
汉人的地盘以羊肉为贵,但到了北方辽金朝却正好相反,猪肉成了高大上。宋朝的使节出使辽金,北人用最好的猪肉款待使者,猪肉在辽金,是“非大宴不设”。为何猪肉在同一时代南北国家中有着如此悬殊的待遇?究其原因无非就是“物以稀为贵”,辽金猪少,以猪肉为贵;大宋羊少,自以羊肉为美。于是在互市的时候双方就互通有无,辽金出口肥羊,换取宋朝的猪,双方都挺高兴。
明清时期——猪肉逐渐流行
明朝 时,猪肉逐渐流行开来,至少在皇家食谱中已有所见,《明宫史》记载,在皇家过年的食谱中就有烧猪肉、猪灌肠、猪臂肉、猪肉包子等。说明此时猪肉已经能够登上大雅之堂。
但在民间,猪肉的盛行程度仍然不如牛羊肉, 万历 年间,北京的物价显示,万历五年牛肉1斤0013两纹银,猪肉0018两纹银;万历二十年猪肉涨到002两,牛肉和羊肉1斤都只需要0015两。也说明在这个时候,牛羊肉仍然是比猪肉更普及的肉食。
到了 清朝 ,猪肉终于实现逆转,成为了汉族的主要肉食,在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中,已经将猪单独列为《特牲单》叙述:“猪用最多,可称‘广大 教主 ’。宜古人有特豚馈食之礼。”
虽然饮食习惯渐渐逆转,但牛羊肉的高大上地位已经无法撼动了,1840年,当红须绿眼的英国人把大炮架到大清朝的眼皮底下时,琦善作为钦差大臣奉旨与洋人交涉。会谈前一天,他按朝廷招待贡使的老规矩给英国舰队送吃的,计包括20头阉牛、200只羊及许多鸭和鸡,一两千个鸡蛋,唯独没有一口猪。
宗人府出现在明清时期,是专门用来管理明清皇族的机构。
以清朝为例。清朝宗人府是专门用来管理清朝皇族的机构。清朝皇族分“觉罗”和“宗室”两支,“觉罗”是大宗,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黄带子”,这支都是后金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直系后裔;“宗室”是小宗,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红带子”,这支是努尔哈赤的伯、叔、兄、弟的直系后裔。
身为皇族,自然身份尊贵,也非寻常人能管得,因此专门设“宗人府”,由皇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担任宗人府宗正,负责管理整个皇族。
清朝时期,宗人府主要有以下几个职责:
一、“掌皇族属籍”,管理皇族族谱。
二、“编撰玉牒”,编修皇族族谱。清时,宗人府每十年就会重修族谱,将皇族中这十年出生的子嗣,及皇族中人的功绩、晋升、授爵、生卒、婚嫁、名谥等情况记录在族谱之中。
三、“覈承袭次序”,负责核定皇族继承的爵位。清时,皇族爵位继承,除了那些铁帽子王,所有皇族的爵位继承都采取“爵位降袭”制,就是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要降一等袭爵,比如父亲是亲王,儿子袭爵后就会被降为郡王。宗人府就是负责核定皇族在“爵位降袭”的制度下该继承什么爵位。
四、“秩俸等差,及养给优恤诸事”,负责皇族的俸禄发放,及过节、婚嫁、丧事等时节皇帝赏赐给皇族的物品发放,同时负责对落魄皇族的抚恤。
五、“申教诫,议赏罚”,负责审问、惩戒犯事的皇族,及奖励有功的皇族。清朝的皇族,寻常的司法机构是没有资格对其审问的,更别说惩戒,当时唯一能够处置皇族的,只有宗人府。有罚就有赏,清朝皇族若有功,在皇帝没有直接封赏的情况下,就会有宗人府来决定对其该如何封赏,是给予爵位,还是加俸禄,或是赏赐物品,宗人府决定后,就会上报皇帝进行最终决策。
六、向皇帝陈述宗室的请求。清代,除了一些在朝廷任职的皇族,及爵位高的皇族可以直接向皇帝陈述自己的请求,一般的皇族是没有资格直接面见皇帝的,要是他们有什么意见只要先向宗人府提出,再由宗人府决定是否要向皇帝转述。
七、负责皇族教育。清时,未满十八岁的男子都要到宗人府去学习,满十八岁后如果成绩比较优秀,甚至可以直接留在宗人府办差。
总的来说,宗人府就是替皇帝管理皇族的机构,皇族一生的生老病死,奖励、惩戒等等,宗人府都有权管,也都要管,简单地说,宗人府就是除了皇帝,唯一能合法管理皇族的机构。
[石]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斡勒曰石。 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索绰络氏、傅察氏、石佳氏(石尔佳氏)、石克特立氏、乌勒理氏、倭赫氏、书玛哩氏、石富察氏、石穆鲁氏、洪骆氏、扎克塔氏、扎库塔氏、锡克特哩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倭勒氏(达斡尔族)、石氏(汉族)等。
满族的石姓
满族的石姓:1,明朝时瓜尔佳氏的布哈被明朝政府任命为建州左卫指挥,他的儿子和孙子阿尔松阿和石翰相继继任建州左卫指挥,石翰后来与人结仇,弃官迁居广宁,因为名字中有“石”字,就改姓为“石”,2,根据满族古姓“锡克特里氏”改变而来,锡克特里氏为满族最古老的四大姓氏之一,从女真开始就存在,并把满族的萨满文化延传至今,是我国萨满文化的活化石。
满族石姓,多源自于满族老姓“石马拉氏”,属满州镶蓝旗人,现多居于辽宁的庄河、岫岩、凤城一带,主要是因为随镶蓝旗队伍平定吴三桂以后被安置在辽宁的。现在湖北荆洲也有,该是平三藩前后的驻防兵之后。
关于族谱,石姓分布的地方不同,族谱也不同,所以不好一一举出。以上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由于明朝宗室人口太多,因此从明朝中期开始,就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的按五行偏旁取名的要求了,因此一方面不拘泥于偏旁,只要字中包含相应的元素就可以,比如明末逃到台湾的宁靖王朱术桂,他是辽王的后裔,应当取土字旁的名字,但用“桂”字凑合了,反正里面也有两个土。再比如代王世子朱鼎莎,应当是水字旁,也是用有三点水的“莎”来凑合。
这还是正经取名的情况。明朝宗室都是由礼部拟名,主者索贿不如意,辄臆造恶字。如衡王宗室朱慈(上人下愁),意为“愁人”。又如晋府庆成王朱敏(上艹下泥)、靖安王朱敏没、朱敏溅;周府曲江王朱朝(上艹下毁)、安昌王朱恭(木枭)等,均非佳字。此外还有周府汝阳王朱勤烝,“烝”字的一层意思是与母辈*乱。
明朝礼部给其他一些宗室取的名字也不太用心,或者说没安好心。比如周府的安昌王朱肃渣、洧川王朱恭榨;鲁府的新蔡王朱新挂;肃怀王朱绅堵(这是位亲王);辽府的湘阴王朱宪烟、衡阳王朱宠淹;唐府的承休王朱硕鳔;徽府的咸平王朱常漦、延津王朱常湌;益府的浦阳王朱常浆、仁化王朱由条。最牛的是岷府的祁阳王朱干蛙、广济王朱干肿。
岷王府的世系用字中,第十七个字是镕,对应土字旁的名字,大家都知道,镕+基,名人。他老人家的父亲叫朱宽澍,“宽”是岷府第十六代用字,但是偏旁不对。
明朝宗室大多数在明末战乱中被诛杀殆尽,只有少数幸存,也都隐姓埋名,或者在取名时放弃辈份用字。目前只有靖江王府的族谱最为完整,这一支的二十个字是在嘉庆初年用完的。岷王朱楩是朱元璋的第十八个儿子,1391年出生。俗话说“穷大辈”,意思是幼子、庶子结婚晚,传世较慢。五百三十年间传世十七辈,应该是有些晚婚晚育,平均三十一岁半才生育下一代。
大明“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明孝宗之侄,明武宗之堂弟,明朝第11位皇帝,年号嘉靖,15岁登基,在位45年。
朱厚熜,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明代以权术而控朝臣的巅峰代表,亦是大明 历史 上通过和平方式,以小宗身份入继大统的君主。而明朝十六帝以朱厚熜为分水岭,皇帝们的热血与英气逐渐消散,阴沉和权谋开始弥漫在整个朝堂之上。
朱厚熜,一位旁系的宗室藩王,一位自信的临朝君主,一位膨胀的求仙老道。
朱厚熜应该是大明运气最好的一位的宗藩。他的登基,既没有成祖朱棣的刀光血影,也没有代宗朱祁钰的危机重重。仅仅因为自己的堂哥没儿子,仅仅因为自己15岁的年纪,便被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后选为了帝国的继承人。
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而朱祐杬又是明孝宗的异母弟。因为长子早夭,所以朱厚熜早早地就被当做兴王一脉的继承人来培养。 朱厚熜幼年的教育,主要由父亲一手教导,其中《孝经》,《大学》等儒家经典著作是他的主要教材。
虽然兴王一脉也是皇族,但是藩王子弟与东宫太子的教育方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再加上明代严格的藩禁制度, 所以朱厚熜自幼学的,是如何成为一名儒家式的好臣子。 同时,父亲刻意地让朱厚熜很早地接触王府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参与到王府的各种祭祀典仪中去,也让朱厚熜自小便对礼仪有深刻的认识。
正德十四年,老兴王薨,13岁的朱厚熜承袭为新一代的兴王。 13岁的年纪便开始独立运转一座王府,这段经历也在朱厚熜身上打上了持重的标签 。
一位知礼守礼,少年老成的藩王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也引来了京城方向的别样眼光。
正德十四年,朱厚熜的伯母,明武宗朱厚照的嫡母张太后,借着朱厚熜袭承兴王之际,派人送来问候与赏赐。这件事本身无可厚非,老兴王逝世,新兴王袭位,张太后作为皇室领袖自然应当有所表示。但张太后送来的赏赐,明显有些厚重了。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我们大可以理解为伯母对小侄子疼爱有加。但之后在同一年里,张太后又连着几次派人送来其他的恩赐,且很多赏赐有僭越兴王身份的”嫌疑“。
而这个时候,武宗已经正式开启了南巡,宁王之乱也已被扑灭,距离武宗意外落水,还有一年的时间。
很显然,因为武宗始终没有生育皇子,皇室对于武宗身后继承人问题,其实是有过初步预案的。
正德十四年是一个有意思的年份,因为随着宁王的叛乱,曾经一度被人提起的宁王世子过继给武宗的事已无实现可能。皇室在这个时候对朱厚熜不同寻常的“示好”,明显有投石问路的特殊意味在。
事情也的确这样发展,仅仅两年后,病重不治的武宗便驾崩了。朝廷经过短暂的混乱,朝臣与张太后达成了默契,并以《皇族明训》和《武宗遗诏》为法理依据,正式宣招兴王朱厚熜“兄终弟及”,入京继嗣大统。
正德十六年,年仅15岁从未走出过湖北的兴王朱厚熜,跟随朝廷的迎接使团出发入京。
我们不知道朱厚熜当时是作何感想,是对魏巍皇权之路未知的紧张,还是即登大宝临朝天下的愉悦兴奋,但我们知道,以杨廷和为首文官集团,正在为他们今后独掌朝纲的美好期冀而沾沾自喜。
毕竟一个由他们亲自推举出来,从未涉入朝堂的宗亲少年,如何是他们这些常年身居高位,深谙政治斗争的老臣们之对手。
打脸这件事,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来得永远都那么猝不及防。
嘉靖初年,最著名的事情莫过于“大礼议”了。起因不复杂,因为皇位是从孝宗,武宗这一脉传下来的,从宗法传承的角度,朝臣要求朱厚熜认孝宗这个伯父为父亲,改认自己生父为叔伯。
说实话,绝大多数15岁的少年遇到这种事情,说改认也就改认了。金光灿灿的龙椅就在面前,服个软就触手可及,大不了登基以后再慢慢掰扯这件事。再者,强龙不压地头蛇,朱厚熜虽然是来当主子的,但也算是外来的强龙吧,在你坐稳位子之前还是要依靠这些盘踞在朝廷之上的地头蛇们帮你做事。
但朱厚熜不愿意!
父亲在幼年的谆谆教导,他历历在目;孔孟之学的尊父敬礼,他从未忘却;他12岁袭承兴王,把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靠的也是自己处处守礼守制。
现今15的他,入京继位,他的确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重新开始学,但这份对于“礼”的执守,已经深入了他的骨髓和血液。
“大礼议”是一次围绕朱厚熜生父政治地位与皇统问题的政治冲突,君臣之间就此展开拉锯,反反复复长达数年。最后以杨廷和的致仕,杨慎罢官,群臣被杖责而结束,朱厚熜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对于“大礼议”一种普遍看法是, 群臣用这招来给朱厚熜下马威,朱厚熜在这个过程中,灵活使用自己的政治手腕,通过扶持重用张璁,桂萼等人,一步一步占据礼法和道德高地,增强自身在政治上的话语权,挤压正德旧臣的政治空间,并最后完成夺权。
事情是这么个事情,结果也是这么个结果,但朱厚熜一开始是不是意识到这件事情与皇权的关联性,一开始就冲着夺权的目的去操作的,我本人是持怀疑态度的。 我更愿意相信,这一系列动荡的政治变化,只是因为朱厚熜坚守了自己原则而产生的附加影响 。
但不论怎么说,朱厚熜从这件事情里尝到了甜头,因为这个议礼的过程,他坐稳了皇位,培植了自己的班底。这一招,他学到了,也打算继续用下去。
朱厚熜也许是明朝 历史 上,对于礼法最执着的皇帝了。
生父的身份必须得到承认,自己是皇帝了,那么老兴王也要被追封成皇帝;生母也要水涨船高,一应名号也要跟上去;父母的牌位要放进太庙和奉先殿祭祀。
孔庙也进行改制,天、地、日、月都要分开祭祀;他还经常要求朝臣对现有礼法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创造性地进行改进,比如籍田礼,乐礼等等。
类似这样礼制的改革举措,在嘉靖朝数不胜数。每一次,他总能碰到这样那样的反对声音,但这种声音的分贝却一次比一次要小;每一次,他都能通过议礼发掘出人才,张璁,桂萼,夏言,严嵩,乃至高拱,张居正等人,无不在议礼问题上迎合过他。
每一次议礼,他的权威都得到提升;每一次议礼,他的权力都得到强化;每议一次礼,朝廷的人事都按照他的意愿进行了调整;每议一次礼,他就开始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相信自己的无所不能。
从这点来讲,朱厚熜在如何驾驭群臣上算是无师自通了,也把握了封建王朝君臣关系的实质。这种创造性的权术,把朱厚熜推向了皇权的顶点,也让这个湖北钟祥的少年蜕变成长,开始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构想创建帝国的蓝图。
嘉靖初年的改革常常被后人所忽略,却鲜有人知正是有了嘉靖初年杨廷和,张璁,夏言等人对当时各种 社会 矛盾和时政弊端的调查与解析,一次次地论证并提出可行性方案,小规模或者区域性地进行试点与调研,才最后有了万历时期张居正改革的轰轰烈烈。
从这点来看, 朱厚熜除了驭人有术之外,识人用人的本领也堪称一流。
于是,大权在握,朝臣恭顺,政绩不俗,朱厚熜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掌控着大明帝国。他自信地一笑,开始把头仰得更高,直到他的眼中只剩下苍茫的天穹。
我以前说过,皇帝长命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那种前期做出过成绩又大权在握的皇帝长寿,对社稷和黎民来说未必是福。
皇帝怠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皇帝把原先治国的精力和追求,转移到了其他方面。这种有能力的君主,一旦做起祸国殃民的事情来,也比昏君更有破坏性。
荆楚一带在明朝一直都是道教盛行的区域。老兴王时期,王府上下都非常崇信道教,且与周边诸多道观的道长都保持了密切的联系。朱厚熜又自幼体弱多病,道家的 养生 秘法与医术也的确对他助益良多。
耳闻目染和切身感受,成年后的朱厚熜自然也是道教忠实的信徒。
明朝皇帝信道是有传统基础的 。一方面是道家神仙体系对于强化君权神授,巩固 社会 秩序能起到辅助作用,另一方面所谓的羽化飞升,福祚万年对于君主有着强烈的诱惑。
同时还有那点不能为外人道的道家秘药,闺中之乐,也是皇帝们愿意下血本供养方士炼丹的重要因素。
朱厚熜于道教的追求很简单,祈福,消灾和长生之道。追求长生,本身就是一种膨胀。
嘉靖二十一年,几个宫女意图趁皇帝熟睡时行刺,未果。受到惊吓的朱厚熜,便搬出了寝宫,住到了西苑。这场被称为“壬寅宫变”的事件,迷雾重重,我们只能知道事情的大致经过,却不知几个宫女行刺的动机是什么。一种说法的可信度很高。
朱厚熜修道炼丹,需要一些特殊的材料。比如清晨花园植被上凝结的露水,比如处女来潮时的经血。受不了连续高强度劳作和身心折磨的宫女,终于铤而走险要行刺朱厚熜。
嘉靖年又是明朝祥瑞出现最多的时期。 因为朱厚熜特别吃这一套。地方官员们为了讨好皇帝,编排各种祥瑞之说,炮制各种祥瑞之物。特别是到皇帝大寿的时候,整个帝国似乎一下子祥瑞遍地,一齐为朱厚熜祝寿。
当年主持东南抗倭的南直隶总督胡宗宪,为了博取朱厚熜的欢心,也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倾斜,就曾让大才子徐文长写过一篇《进白鹿表》,哄得朱厚熜心花怒放。
膨胀的同时,代表着极端的自私。
朱厚熜不待见自己的儿子。当然这里也是有客观规律可以寻的, 历史 上集权长寿的帝王,皇子们特别是东宫太子日子都不好过。三子裕王朱载坖(隆庆皇帝),就被自己老子弄得神神叨叨,畏畏缩缩的。他越是这样战战兢兢,做爹的反而越看不上眼。
但朱厚熜不待见自己儿子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相信方士说的“二龙不相见”。因为长子,次子都早夭,朱厚熜心里一直犯嘀咕。后来有方士说,父子二人都是神龙,老龙和幼龙走得近便会相克。
朱厚熜听进去了,能不见儿子就不见,除了不见儿子,连孙子都不见。裕王朱载坖的三子朱翊钧(万历皇帝)是在嘉靖四十二年出生的。一般来说爷爷都对孙子亲,但朱厚熜不一样。
孙子出生的消息,所有人都瞒着朱厚熜,生怕皇帝不高兴。一直到朱厚熜过生日,旁边一些人趁着皇帝高兴,婉转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朱厚熜。而明代皇孙的名字,一般都是皇帝来取的,朱翊钧楞是到了自己亲生父亲登基继位,才有了“朱翊钧”这个名字,才正式入了皇家族谱。
在没有权力争夺的情况下,父子亲情能淡漠到如此程度,即便是在皇室也是非常罕见的。
因为朱厚熜自私。因为朱厚熜怕,怕自己长生美梦被惊醒,怕自己的儿子,孙子克了自己的阳寿。第三代新生命的出生,除了昭示着希望,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前人时代的终结,而这正是朱厚熜心里不可触碰的逆鳞。
君王的膨胀,最后会以各种夸张变态的形式呈现出来,演出一幕幕人间悲剧。
朱厚熜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君主。一个少年藩王,入京后迅速掌控局势,推行新政,发展经济民生,虽然没有把大明重新拉回上升的趋势,却总体平和,守成有余。嘉靖年,大明的文化开始繁荣,除了皇帝本身对于礼仪的各种改革外,也重录了《永乐大典》,民间各种文学作品也大量出现。明代中晚期的思想解禁和发展,也是由此时期开始。
但同时,朱厚熜数十年不上朝,隔绝了朝臣,提升了内阁的职权,也把大明带入了政治强人的时代。 虽名臣辈出,但也埋下了日后党争的伏笔 。他的刚愎自用,把明蒙关系降到了冰点,却也基本上肃清了东南倭寇问题,为之后的“隆庆开关”打下了基础。
正如开篇所说,大明的朝堂氛围,自朱厚熜开始被彻底改变。后来的几个皇帝,都渐渐开始推崇驭下之术,反而少了些家国天下的雄主眼光。朝臣们内部开始加速分裂,一味迎上的政治投机开始成为上位的主流方式。
这就是所谓的,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
一家之言,聊以解闷。
清代八旗中有没有宋朝和明朝的皇室后代?
本文2023-09-22 00:50:2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