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中的堂号有什么意义?你知道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4浏览:6收藏

家谱中的堂号有什么意义?你知道吗?,第1张

家族往往是聚族而居,比较多的是数世同堂,或者家族中的一房聚居在一起,而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那你知道堂号具体有哪些含义吗?小谱为你答疑。

堂号的应用

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都是宗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注重家族文化的大家族一般都会很注意堂号的世代传承,许多迁居内地的少数民族,如匈奴的呼延氏“太原堂”、回纥族的爱氏“西河堂”、蠕蠕族的苕氏“河内堂”等少数民族,是以其繁衍地的郡名或祖上业绩之典故作堂号的,它代表的是一种追根溯源的传统。

堂号的含义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是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虽姓氏可能相同,但是因为发祥地不同,堂号就有所不同。李姓郡(望)号有:陇西、赵郡、顿丘、渤海、中山、江夏、范阳、汉中、代北、鸡田、柳城等30余个;王氏有:太原、琅琊、京兆、元城、汲郡等地38个,这也就是发祥祖地的差异导致的。

堂号的意义

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堂号相比于郡望是低一级的宗族标志,也就是说郡望可以作为堂号,但是堂号不能作为郡望,而且堂号的数量要远远大于郡望的数量。郡望在宋代以后就开始走向统一和固定,但堂号却随着宗族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增加。

缯[缯、曾、鄫,读音作zēng(ㄗㄥ),亦可读作zèng(ㄗㄥˋ)、céng(ㄘㄥ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禹之后少康次子列曲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古代历史上曾出现有多个缯(鄫、曾)国,是缯国在发展过程中随时代变化因不断迁徙所造成,追根求源可以发现实为一脉相承,均为夏禹后裔,姒姓。根据其时间发展顺序,可以归纳如下:

其一,在河南潧水之“缯”者,即郑地之“曾”。即史籍《左传·襄公元年》、杜氏注曰“郑地”,这里是缯(鄫、曾)国最早的封地,适封时间当在夏朝时期;伯爵。

其二,在今河南与安徽交界处的层丘,其始封时间在商朝时期,伯爵。

其三,在今河南省南阳盆地与申相邻的方城县境内。即西周时所封“缯(曾)”国,据史籍《左传•定公四年》“致方城之外于缯关”,可知春秋时期楚国方城一带的缯国国都必在“缯关”以内,其存国时间当在西周初期到楚封阳城公之前。据随地出土曾侯乙墓所载“阳城公”,可知,此缯国迁国时间事当在鲁哀公四年至楚惠王三十七年之间,侯爵。

其四,为随晋文公为周平王讨伐东夷因功而被封到今山东境内的鄫国。此即史籍《春秋》、《左传》多载的“缯(鄫)”,国灭于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此为西周方城一带“缯国”后裔中的一支,均为夏禹之后,姒姓,子爵。

其五,在今河南省光山县一带。此缯(曾)国当为向东南迁移至西阳一带的淮河上游一代的曾国,姒姓,侯爵。直到战国初期还依然存在,随地出土的“楚王熊章镈”,铭文作:“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亨。”可证明楚惠王于公元前四三三年制作曾侯乙宗庙用的礼器,送到西阳祭奠。西阳当为“曾”的国都所在。

夏禹之后少康次子列曲当始封于中原地区的河南省荥阳市境内的潧(溱)水,以水谓氏,故名缯国;商朝初期封于今河南与安徽交界的层丘;西周初期南迁封于方城“缯关”南部一带,与申国比邻,故可与申侯联合西戎灭西周之“缯国”,侯爵;周平王东迁成周后,缯侯因随晋文侯讨伐东夷,因功其支属封与山东,并与徐、邾、莒等国为世仇,子爵;楚文王伐申侯时,南迁方城“缯”国为楚国附庸,楚封阳城公时,东南迁至今河南省光山县境内西阳,此即春秋末期之缯,侯爵。

故而,曾氏、缯氏、鄫氏实为一宗同源,在今河南省方城县境内的古缯国,则是缯氏(曾氏、鄫氏)起源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替代的发源地之一。缯氏、鄫氏,今皆为曾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彝族、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缯(曾)氏。

得姓始祖:太子巫。

夏朝在少康中兴以后,奴隶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少康分封族人到各地治理。少康的小儿子曲烈,被分封到一个叫鄫的地方,建立鄫国。据说,曲烈天生神异,精勤思考,善于制做和改进工具。他制作了木工用来求直角的矩尺;制造了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型鱼网罾;制作了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增;烧制了蒸饭盛菜用的陶器甑;教族人纺织出各种各样图案的丝织品即闻名于世的缯。少康封给曲烈的鄫地,在今河南方城县北部。史籍《国语•郑语》中昭注:“缯,姒姓,申之与国也。”缯作为申国的与国,当与其相近。申国在今河南南阳市北,而北面方城县有缯关。

公元前567年,鄫国因自恃有鲁国作后盾,而怠慢了莒国,莒国便抓住鲁国疏于扶助鄫国的时机,于公元前567年一举灭掉了鄫国。鄫国灭亡之后,包括太子巫在内的臣民,为了生存逃往鲁国居住下来,为表达离开故土而不忘先祖的决心,遂将鄫国的“鄫”字去掉耳部首(右耳旁为“邑”,古代称国为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便正式有了曾氏。缯(曾)氏族人皆奉太子巫为得姓始祖。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庐陵郡:庐陵郡始建于东汉兴平元年,治所在石阳(今江西吉水,一说在江西吉安)。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高昌(今江西泰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到了唐朝时期,又改名为吉州。

鲁阳县:汉朝时期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县。

2堂号: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第一,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第二,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地势那,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历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国灭掉,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武城,即今济宁之嘉祥县境。“鄫”去邑(阝)为曾,称为曾氏。曾巫的孙子曾点,字暂,是孔子贤弟子;曾暂儿子曾参传孔子之学,被后世儒家奉为“宗圣”。武城即为曾氏的远祖发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费县)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曾姓位列我国百家姓第385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八位、台湾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九。

一、姓氏源流

曾(Zē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

2、据有关资料所载,外族或外姓冒姓,少数民族中土家、彝、苗、黎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曲烈(鄫侯)。在远古帝舜时期,鲧的妻子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下禹,帝舜便赐禹姒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夏室后,曾把幼子曲烈封于“鄫”地(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从此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两千多年,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并灭。此时,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出奔于邻近的鲁国为官,其后裔以原国名“鄫”为氏,后去掉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为曾氏。曲烈(鄫侯)也就成为了曾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曾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曾据有二子:阐与王易。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珪、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抚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临川市西)房。曾阐的十世孙曾震忽避乱徙居韶州(治所在今广东省韶关市南),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其十一世孙曾通则徙居交州(今广东省广州)。至此,曾姓族人在汉末以前,由于累官或战乱等原因,不断迁移,已分别进入了山东、河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省。人口众多,家族兴旺,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郡望。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频仍,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加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所以曾姓在此期间也大量进入南方诸省,其一支徙居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尚有几支分别迁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吴郡(治今江苏省苏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南阳(今属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阳(今属湖北省)等地。从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全国,名人不断涌现,家族势力日渐壮大的局面,逐渐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姓之一。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宗族发展速度加快,扩张、播迁亦为时尚。唐末,曾姓有入迁福建者。至宋末,由于战乱,外族入侵,曾姓又几度迁移。元明清时期,曾姓已播迁于各地,且有远播台湾与海外各地者。当今曾姓在我国人口众多,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曾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曾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八位、台湾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九。

三、历史名人

曾 点: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魏庄乡南武城)人。曾参之父,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与颜回之父颜无繇、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论语》载 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谈个人志趣时,他“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 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歌回来。孔子听后大加赞赏,喟然叹曰:你和我想的一样!鲁国大夫季 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

曾 子:即曾参,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所著,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

曾 谭:汉代泉陵人。推举为孝廉,拜官为尚书郎。有文韬武略之才,官累至太常。

曾 玉:曾参十三代孙二支曾顼的长子、曾嘉的孙子,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人。拜官汉御史大夫。

曾 万:汉镇南将军,曾率兵征讨南部边境,开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后被封为南康逸士。

曾 辉:曾骈次子、曾庆的孙子,任吴散骑常侍,镇南节度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兼御史中丞。

曾 芳:唐代曾经任程乡县令,当时老百姓为瘴气所苦,曾芳用药来接济百姓。来求药的人接连不断。

曾 布: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佑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间为相,主张调和新旧两派。

曾 慥:今福建晋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诗人,能诗文,曾编有《类说》,又广辑有关遒教的文献资料,编成《道枢》。

曾 几:今江西赣州人,南宋诗人,曾历任江西、浙江提刑。其诗学江西派,风格清隽。陆游曾从他学诗。

曾 巩:北宋文学家,字子固(1019-1083),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佑进士,尝奉诏编校史官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对当时在位者的因循守旧表示不 满,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进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丰类稿》。另《隆平集》也题为所作。

曾 鲁:明朝时新淦人,自幼好学,博学古今,以文字闻名于时,后官拜礼部侍郎,著有《大明集礼》流传于世。

曾 琼:今福建甫田人,明代杰出的画家,其人擅画人像,号称“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画法曾风行一时,弟子众多且出众,被时人称为“波臣派”。

曾 铣:明江苏省江都人,嘉靖进士,以御史巡抚山东、山西,进兵部侍郎。

曾 生:原名曾振声,广东省深圳坪山镇石灰陂人。曾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举为中山大学员生工反抗日救国会主席团主席、广州抗日联合会主席团主席,1936年加入中国***。1937年前在地方工作,后参加游击队转入部队。抗战时期,历任香港海员工委书记、工会组织部部长,中共惠(阳)宝安工委书记,广东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东江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渤海军区党委副书记兼副司令员,两广纵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珠江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华南军区副参谋长,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广东省委常委,中共广州市委第三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兼广州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街。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中国***十二次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曾生回忆录》一书。

曾文迪:后梁雩都人。天文、谶纬、黄庭、内景之书,无所不究,尤其是精通地理。

曾致尧,字正臣(950-1007),南丰人,北宋散文家,曾巩、曾布祖父,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是北宋以来南丰第一个进士。先后任过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著作佐郎、两浙和京西转运使;当过寿、泰、泉、苏、扬、鄂等州知州。官至礼部郎中,后改任吏部郎中。曾致尧为官期间,减免民间苛捐杂税,体察百姓疾苦,所到之处,颇有政声。在寿州当知州离任时,寿州百姓再三挽留,以致几天不能成行,后以单骑带二卒,才悄悄地离开了寿州。曾致尧性格刚直,敢于揭人之过,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所作所为多行不法,别人不敢言,致尧则进行弹劾,魏庠被罢了官,致尧常因奏章言辞激烈,得罪不少权臣,因而屡遭降职或调任。卒后赠谏议大夫、太子太师,封密国公。致尧一生著述甚多,有《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纪》80卷、《清边前要》30卷、《西陲要纪》10卷、《直言集》10卷、《为臣要纪》3卷,共达176卷(篇)之多。

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北宋名相。泉州晋江(今福建省)人,其人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称,曾主编过《武经总要》。

曾国藩: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原名子城(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两江总督等职,后病死于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纪泽:字颉刚(1839-1890),曾国藩长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时事,博览群籍,通西文,好西学。初以荫补户部员外郎,后袭侯爵。光绪四年(1878年)出任驻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驻俄公使。中法战争时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军衙门帮办,旋为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1887年著《中国先睡后醒论》,主张“强兵”优先于“富国”。有《曾惠敏公遗集》。

曾国荃:曾国藩弟,字沅甫(1824-1890),号叔纯,贡生出自。1856年起与太平天国军作战,1862年进围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为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败称病退职。1875年又被提用,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1884年升任两江总督。

曾运乾:湖南益阳人,音韵学家,曾历任东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教授,一生撰有《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喻母古读考》及《尚书正读》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鲁 郡: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县、泗水等县地。晋改为鲁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相当于今甘肃通渭、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西晋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

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省吉水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县。

2、堂号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历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国灭掉,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武城,即今济宁之嘉祥县境。“鄫”去邑(阝)为曾,称为曾氏。曾巫的孙子曾点,字暂,是孔子贤弟子;曾暂儿子曾参传孔子之学,被后世儒家奉为“宗圣”。武城即为曾姓的远祖发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此外,曾氏的主要堂号还有:“鲁阳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养志堂”、“若文堂”等。

五、宗族特征

1、曾姓族人在很早的时期就遍布于全国各地。

2、曾姓以仁孝礼义而著称于世。

3、曾姓字行辈份排列工整、严密,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与宗族特色。

4、各支曾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因曾姓著名人物曾参为孔子门人,世称宗圣,其后子孙亦为圣裔,故曾氏家族字行辈份亦参照孔氏族人“命字行辈”即“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遒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百家姓堂号

01济阳堂:丁、卞、江、柯、却、陶、庾、蔡。后汉设济阴国,晋改济阳郡,在山东定陶县地。 

0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汉时的郡名,今绥远鄂尔多斯地方,即山西离石县。 

03、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陆、褚、廉、种。今河南阳县。 

04、东鲁堂:孔。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05、雁门堂:文、田、童、农。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06、陇西堂:牛、辛、李、时、彭、董。秦郡名,地当甘肃旧兰州、巩昌、秦州诸府。 

0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庄、赵、严、上官。汉时郡名,在甘肃渭县境,即今伏羌地。 

08、平阳堂:仇、汪、巫、来、常、凤、管、卫、欧、饶。三国魏郡名,在山西临汾县境。 

09、吴兴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国吴郡名,今浙江省吴兴地。 

10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宫、温、霍、阎、尉迟。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11高平堂:巴、范。汉时国名,今安徽省盱贻县境。 

12南阳堂:白、束、呼、姬、许、隆、叶、翟、韩、乐、邓。秦时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阳及湖北襄阳一带。 

13京兆堂:申、史、宋、别、冷、杜、车、宗、段、计、韦、晁、郜、浦、象、康、舒、雍、寿、酆、黎、皇甫。汉三辅之一,地辖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 

14、渤海堂:甘、封、高、欧阳。汉郡名,地领河北省河间、沧县、安次各地,南至山东吴棣境。 

15、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蓝。汉郡名,地辖河南旧汝宁、陈州二府及安徽颍州府。 

16、武陵堂:冉、华、龙、龚、顾。汉时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县地。 

17、上党堂:樊、包、尚、连、鲍。秦时郡名,在山西东南部,今长子县境。 

18、陈留堂:伊、阮、虞、谢。汉时郡名,晋为国,今河南陈留县,后移至开封。 

19、上谷堂:成、侯、冠、荣。秦郡名,地辖保定、易州、宣化、顺天诸府,均在河北省。 

20、沛国堂:朱。汉时设郡,后汉改国,在安徽宿县境。 

21、晋阳堂:匡、唐、景。秦汉时县名,今山西太原地。 

22、新安堂:古。三国吴郡名,在浙江省淳安县。 

23、武威堂:石、安、贾。汉武帝时郡名,即甘肃省武威县地。 

24、乐安堂:任。南朝宋郡名,隋废,在山东广饶县。 

25、冯翊堂:吉、雷。汉时郡名,为左冯翊辖地,即陜西大荔县地。 

26、中山堂:仲、汤、蔺。春秋时国名,属北狄鲜虞国地,今河北省正定县境。 

27、西平堂:池。东汉郡,今甘肃西宁县。 

28、安定堂:伍、胡、席、梁、程。汉时郡名,在甘肃旧平凉、固原、泾州境。 

29、东海堂:有、茅、徐。汉时置郡,地当山东兖州东南,江苏邳县以东。 

30、河东堂:旅、薛、裴、储、聂。秦时郡名,即山西西夏县地。 

31、下邳堂:阙。后汉时国名,即江苏邳县地。 

32、延陵堂:吴。春秋时吴邑,季札受封延陵,今将苏武进县地。 

33、庐江堂:河。汉时郡名,在安徽庐江县境。 

34、北海堂:邢、郎。汉郡名,东汉改国,地领山东益都以东至掖县一带。 

35、平陵堂:孟。春秋时齐邑,今山东历城县境。 

36、彭城堂:金、刘、钱。汉郡名,今江苏铜山县地。 

37、清河堂:房、傅、张。汉时郡名,地当河北清河、故城、枣强、南宫诸县及山东清平、恩县、冠县、高唐、临清、武城一带。 

38、东平堂:花。汉国名,即山东省东平县。 

39、博陵堂:邵。晋国名,后改郡,今河北省安平县境。 

40、山阳堂:岳。汉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县,曹丕篡汉,废献帝为山阳公。 

41、荥阳堂:昌、潘、郑。战国时韩地,今河南省荥阳、成皋一带。 

42、临海堂:屈。三国吴,分会稽东部置临海,在浙江省,旧称台州。 

43、范阳堂:邹、简、燕。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县地。 

44、齐郡堂:查、晏、覃、富、谭。汉时郡名,后改为国,今山东临淄地。 

45、高阳堂:纪、耿。汉时县名,今河北省高阳县地。 

46、敦煌堂:洪。汉时郡名,今甘肃西部敦煌县。 

47、魏郡堂:柏。春秋时国名,在山西芮城县境。 

48、扶风堂:马、班、禄、万、鲁。隋时置郡名,今陜西省扶风、凤翔一带。 

49、千乘堂:倪。汉时郡名,在山东地城、益都一带。 

50、会稽堂:夏。秦郡名,地当江苏东部、浙江西部,即今绍兴。 

51、河内堂:荀、司马。汉郡名,地当河南省黄河与太行山之间,今武陵、沁阳一带。 

52、广陵堂:贡、盛。汉国名,后改郡,今江苏都县地。 

53、薛郡堂:海。秦时郡名,地辖山东西南部、江苏东北部。 

54、河间堂:凌章詹。汉国名,后魏改郡,在河北献县及河间一带。 

55、南昌堂:涂。汉县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涂氏为豫章望族。 

56、豫章堂:罗。汉郡名,在江西南昌县地。 

57、颍川堂:陈、邬、赖、锺。秦郡名,地辖河南旧许州、陈州、汝宝、汝州诸府,盖指颍水流域。 

58、护国堂:逢、边、戴、稽。春秋时陈焦邑,今安徽省亳县地。 

59、余杭堂:隗。隋郡名,唐复为杭州,今浙江杭县。 

60、汾阳堂:郭。汉地名,唐并入阳曲,在山西省,唐将郭子仪受封于此,因而名传。 

61、琅瑜堂:符、云、诸葛。秦郡名,地辖旧山东兖、音、沂、莱四府,后汉为国,在临沂县境。 

62、广平堂:游、贺、谈。汉郡名,后改为国,今河北鸡泽县地。 

63、江夏堂:费、黄。汉郡名,在湖北云梦境。 

64、辽西堂:项。秦郡名,地辖永平、承德、朝阳、锦州、新民一带,在辽宁与河北间。 

65、平原堂:东方。汉郡名,在山东旧武定、济南二府之西,及乐陵、长清带,即平原县地。 

66、顿邱堂:葛、司空。春秋卫邑,在河南省浚县。 

67、弘农堂:杨。汉时郡名,在河南省灵宝县境。 

68、百济堂:福。春秋时国名,在今朝鲜半岛。 

69、内黄堂:骆。汉时县名,今河南省内黄县地。 

70、江陵堂:熊。春秋时楚郢都,汉置县,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71、巨鹿堂:魏。秦郡名,晋为国,今河北巨鹿、宁晋一带。 

72、兰陵堂:兰。晋时郡名,在山东峄县,南朝宋移昌卢,在滕县境。 

73、解梁堂:关。春秋时晋邑,地领山西解县、临晋、虞乡诸地,后汉关羽,即解人也。 

74、燕山堂:窦。辽时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领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75、武功堂:苏。汉郡名,在陜西郿县境,今设武功县。 

76、始平堂:翁、冯、庞。晋郡名,三国魏改始平,在咸阳附近。 

77、梁国堂:墨、桥。汉时梁国,后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县境。 

78、济南堂:伏、宁。汉初置郡名,即今山东历城县境。 

79、平昌堂:红、孟、管、离。三国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东安丘县地。 

80、濮阳堂:爰。汉县名,后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阳县及山东濮县一带。 

81、噤李堂:崔姓。郡望清河崔氏,今河北省清河一带崔 

82、俊逸堂;鲍姓。

  曾姓

  曾氏,姒姓后裔 具有黄帝血统。 现曾姓约占中国大陆汉族人口 0.49%,人口大约有600多万,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湖北、福建、江苏等省为多。人口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中排名第32,在台湾排名第16。 曾,这个受人敬仰的姓氏,根据考证,是传自距今4180多年前中兴夏室的贤君少康。追本溯源,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当然,更是最为光彩的黄帝子孙。因为,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而颛顼高阳氏,则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这样一步步推溯上去,后世的曾姓人当然也是具有最高贵血统的黄帝子孙了。 提起曾氏的来龙去脉,可真是说来话长。原来,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以后,曾经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作“鄫”的地方,这就是古代著名的“鄫国”。然后,少康的这一房子孙就世代在鄫国相袭了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鄫国才被莒国所并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就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去,并且在鲁国作了官。同时,以故国的国名“去邑当曾”,以曾为自己的姓氏。就此世世代代相承相袭下来。 曾姓的更详细解释见“曾姓”词条。

  编辑本段光辉家世源流

  除了拥有这样一份光辉的家世源流之外,曾氏家族还有一个比别人更加幸运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尽管一直名高望重,但长久以来却始终未曾发现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换言之,天下所有曾姓的人,都是一脉传自春秋时代的鄫国太子巫,系出上古的圣君夏禹,名副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在曾氏家族之间是一向被严格禁止的。 古代的鄫国,位置是在现在山东省峄县的东方。换句话说,曾氏家族正是发祥于此地。每一个曾姓人的老家都在山东!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今苍山县向城镇曾城前村)。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依照《姓氏考略》的记载,曾氏有鲁国,庐陵两望,也就是说,这个家望过去是以鲁国和庐陵两处地方为繁衍中心。鲁国,就是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一带;庐陵,指的则是现在的江西吉安。曾姓的庐陵一望,始自曾子裔孙曾据避王莽乱渡江居庐陵;易言之,庐陵一望始自东汉之际。目前遍布天下的曾姓人家,如果有族谱的记载可考,当可发现自己的先祖大多是来自过去的鲁国或庐陵。

  编辑本段南方巨姓大族

  两千多年前始见于山东,又是一脉相传的曾氏,后来为为什么会“望出庐陵”,在江西的吉安另外形成一个繁衍中心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一项珍藏于台北县莺歌镇的《武城曾族谱》的记载,可资参考。该项族谱是这样说的:“曾氏去邑为氏,武城之族,盛于山东,西汉之末,不仕新莽,举族南迁,居于豫章庐陵之吉阳县,由吉阳析居永丰县龙潭,由龙潭徙居吉水兰溪。” 由此可见,发祥于山东的曾氏,是早在大约两千年前的王莽篡汉之时,由于不屑在篡国之臣的*威之下生活,就举族搬迁到了江西,并且在庐陵一带开创了另一个新天地的。然后,他们又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广东诸地,更是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所以,曾氏一直是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有关曾氏在南方各地的播迁和繁衍情形,还有下面两项文献,可资参考:《晋江曾氏族谱》所录《清源曾氏族谱序》:“曾氏先出于鄫,春秋时并莒,子孙散析,在鲁者自别为曾氏。唐僖宗光启间,王潮由光州国始入闽,中原士民避难者皆徙以从,曾姓亦随迁于漳、泉、福兴之间;晋江之曾,始祖延世,为光州刺史也”;《兴宁曾氏族谱》曰:“鄫,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现居兴宁、梅县、平远、镇平、五华、龙川、惠州、河源、和平、广州、新宁等县之曾姓,皆为此祖之后。”

  曾姓名人

  古代名人

   曾皙: 春秋时期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世称「曾子」。相传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 曾万:汉代镇南将军。 曾文辿(曾文迪): 唐代风水大师。 曾巩:北宋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会: 北宋翰林院修撰、池州太守、禅宗居士 曾公亮: 北宋宰相、学者、军事家 曾南仲: 北宋进士、天文学家、中国赤道式日晷(晷漏)最早设计者 曾慥: 两宋之际道教学者、诗人。 曾铣: 明嘉靖年间任兵部侍郎,后因奸臣严嵩诬陷遭处斩。 曾鲸: 明末著名画家。 曾国藩: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中兴名臣”之一;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曾天养、曾天浩:兄弟二人皆太平天国虎将,在与清军交锋中战死。 曾纪泽:清朝政治家、外交家,曾国藩之子。

  现当代名人

  # 曾庆敏:毕业保定军官学校六期。陆军第66军159师457旅副旅长。奉令于上海阻敌。8月17日于江苏江阴与敌激敌时,肉搏殉国。国民政府追赠少将。 # 曾克林: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 # 曾约农:东海大学首位校长,曾纪泽之孙。 # 曾中生: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 ,军事家。 # 曾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 曾山: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长。 # 曾昭抡: 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化学学科的奠基人和领导者之一。 # 曾联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设计者。 # 曾宪梓: “领带大王”,前香港总商会主席,中国全国人大常委。 # 曾培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 曾宪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部长, 全国人大常委、财政委副主任。 # 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 曾荫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 曾志伟:中国香港著名影视演员,主持人。 # 曾宝仪:中国香港影视明星,主持人。 # 曾子墨:中国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 曾沛慈:台湾地区超级星光大道比赛第六名,艺人。 # 曾之乔:台湾地区著名演员,偶像歌手,Sweety组合成员。 # 曾益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肿瘤学家。 # 曾轶可:大陆新生代90后歌手,演员。

王氏堂号为“太原郡”(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东地区)。

尤氏堂号为“吴兴郡”(今浙江省吴兴县)

邓氏堂号为“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

邱氏堂号为“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市)。

吕氏堂号为“河东郡”(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地区)。

江氏堂号为“济阳郡”(今河南省兰考县以东,山东省明县以南地区)。

许氏堂号为“高阳郡”

(今河北高阳一带)。

刘氏堂号为“彭城郡”

(今江苏省铜山县)。

余氏堂号为“下邳郡”

(今江苏省邳县)。

李氏堂号为“陇西郡”

(今甘肃省临桃县)。

吴氏堂号为“卢江郡”

(今安徽省巢县,舒城、霍山以南,长江以北及今湖北英山、广济、黄梅与河南商城等县市)。

沉氏堂号为“吴兴郡”

(今浙江省吴兴县)。

陈氏堂号为“颖川郡”

(今河南省洛阳、嵩县、内乡县一带)。

杨氏堂号为“弘农郡”

(今河南省洛阳、嵩县、内乡一带)。

张氏堂号为“清河郡”

(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临清县一带)。

周氏堂号为“汝南郡”

(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

林氏堂号为“西河郡”

(今陕西榆林以东,黄河以西地区)。

郑氏堂号为“荥阳郡”

(今河南省荥阳县)。

钟氏堂号为“颖川郡”

(今河南省许昌县)。

郭氏堂号为“太原郡”

(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武台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袁氏堂号为“汝南郡”

(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淮河以北地区)。

萧氏堂号为“兰陵郡”

(今山东省枣庄及藤县东南一带)。

黄氏堂号为“江夏郡”

(今湖北省云梦县)。

游氏堂号为“广平郡”

(今河北省鸡泽县一带)。

曾氏堂号为“武城郡”

(今山东省费城县西南)。

谢氏堂号为“陈留郡”

(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

詹氏堂号为“河阳郡”

(今河北省献县)。

简氏堂号为“范阳郡”

(今河北省定兴县)。

蔡氏堂号为“济阳郡”

(今山东省定陶县)。

赖氏堂号为“颖川郡”(今河南省许昌县)。

熊氏堂号为“江陵郡”(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

廖氏堂号为“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

朱氏堂号为“沛国郡”(今江苏省萧县)。

罗氏堂号为“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县)。

巫氏堂号为“平阳郡”(今山西省临分县)。

卢氏堂号为“范阳郡”

(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一带)。

何氏堂号为“卢江郡”

(今安徽巢县、舒城、霍山以南,长江以北,及湖北英山、广济、黄梅与河南商城等县市)。

涂氏堂号为“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县)。

蓝氏堂号为“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

曾姓先祖就是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啦!大禹姓姒,同曾姓有啥关联呢?原来禹从舜手中接过帝位之后就建立了夏朝,夏朝经过少康中兴之后天下太平百业俱兴,少康将小儿曲烈分封到一个叫鄫的地方建立鄫国,位置大概就在现在山东邹县滕县一带。鄫国后来被吕国所灭,弄得曲烈的子子孙孙都逃往鲁国,并且改姓不要耳朵旁的曾啦,其他许多姓氏都有几个源头的,比如鲜卑族人改姓啦,还有传说一传说二啦。曾姓就没别的源头,全是曲烈的后裔,大禹是始祖。这论断千百年来也没见异议。

既然“天下一曾无二曾”,那你放心认是治水英雄大禹后裔得啦!发源地在山东。曾姓人家除了曾子,还有没有其他历史名人呢?当然有啦!

曾子其实叫曾参,武城人。父亲曾皙,春秋时社会贤达,两父子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是个孝子,天资并不高,完全靠刻苦学习取得伟大成就,正所谓天才出自勤奋,最终能够传授孔子之道,述大学、著孝经。曾子千秋名言就是“吾日三省吾身”,成为中国人修身之道。所以曾氏家族有个堂号叫做“三省堂”,就是源于曾子这句名言。一个人真的能够一日反省三次,那就确实了不起了。曾子为人极其重视实践诺言。一次,曾子妻子要上街,儿子缠着要跟去,做母亲的随口说,你乖啦,如果不跟我去呢,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儿子一听就高兴啦,乖乖地待在屋里。两公婆上完街返家,曾子拿起杀猪刀就要杀猪。老婆当然骂他啦:哄小孩子罢了,你又当真曾子说你哄骗儿子就害了他,以后他对别人能骗就骗,不讲信用啦!母亲可以骗儿子,他为什么不可以骗别人?为了教儿子重承诺,曾子真的把家里养的猪杀掉,煮猪肉给儿子吃。时下为人父母者不知有何感触? 曾参后裔,宋朝文学家曾巩,人称南丰先生,曾在大江南北担任过地方行政官吏,颇有政绩,在诗文革新上独树一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曾有诗句称赞道,“曾子文章众有无,水之江汉星之斗”。传说宋英宗一次宴请群臣。问百官希望什么赏赐,有说想升官有说想发财,有说要田,有说要房屋,唯独曾巩与众不同希望得到风雨,英宗好奇怪,问他:“你有病啊?要风雨干什么呢”曾巩说:“风雨是好东西;求得一夜秋风雨,换得满地遍黄金。”原来当时天下大旱禾苗干枯,曾巩为农户担忧。宋英宗听了很感动,特意赐了块“秋雨名家”的金匾给他。至今曾氏祠堂都悬挂“秋雨名家”匾额。龙山人曾公亮任宰相十年辅助过仁宗、甄宗、神宗三朝皇帝,最后退居二线推荐王安石任宰相。

北宋曾安止是著名的水稻栽培专家,积平生种植水稻经验,写下《禾谱》一书。《禾诺》原著在明末时佚散,幸好在泰和曾氏家谱中还保留有部分内容。南宋诗人曾几、元代散曲家曾瑞都有作品存于世。明代画家曾鲸,善作人物画。

曾姓人家的楹联有:①南丰撰史,西府迎亲。两浙屏藩,三班判押。②才遇天麟地凤,志在赣水春风。

知识丰富生活

家谱中的堂号有什么意义?你知道吗?

家族往往是聚族而居,比较多的是数世同堂,或者家族中的一房聚居在一起,而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