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24小时营业的药店
枣强24小时营业的药店有22家。根据相关信息查询显示2022年11月23日,为保障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用药需求,枣强县22家药店陆续营业,提供购药服务。日前,记者在枣强县胜利北路百草堂药房门前看到,包联单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自觉有序地排队等候购药。
儒家受青睐是在汉武帝之后。
春秋战国时期是各种思想交流碰撞的时期,各家都有闪光点。秦可以说是依靠法家的理论统一六国,汉朝前期黄老学说占主导地位。
而儒家的崛起是伴随着董仲舒的。
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政治家。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从此,经学研究在汉代盛行。
[编辑本段]故里考证
关于董仲舒的故里,最早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称:“董仲舒,广川人也。”董仲舒存世之际,既有广川国,又有广川县。司马迁所说的广川是指广川国,还是广川县呢?东汉史学家斑彪在论《史记》时称,司马迁说指应为广川县,并非广川王国。即董仲舒为广川县人。明代嘉靖《枣强县志》载:汉世,枣强广川,离合废置,本为一也。据考,其疆域大致包括今枣强县及今景县西南角与今故城县西北角。古汉之广川为今之枣强。董仲舒故里为今枣强县旧县村处,依据如下:
1、近年来在旧县村发现“董氏宗祠”石刻门楣及其清代拓片,标记“祥符 丑重修”字样。即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重修即表示此前这里就存有:“董氏宗祠”。宗祠即家庙,乃族人祭祀先祖之所。
2、明《冀州志》载:旧县村西有一座“四名寺”,当地俗称“西大寺”。前身为董子当年讲学之所,河间国献王刘德所建。该寺毁于清代末,遗址尚存,凸出地面。遍地瓦砾。村民在此挖出陶制灯台,上写秉烛课徒,诲人不倦。为董仲舒当年讲学所用之物。
3、董仲舒举家徒长安。故里董氏日渐徒亡。其故居董氏宗祠毁,后人于原址建董子祠。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重修,并雕董仲舒坐姿石像(高约2米)一尊奉于内,后祠宇毁,石像仍存。1982年被定为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重修董子祠于原址,以保护石像。关于董仲舒石像置于后旧县村还有一段传说,称当年在西山雕刻石像完毕后,要运往董故庄村安放,但运至旧县村“忽重不可举,遂置之而去。”对此,有人提出异议,董仲舒出生于董故庄村,怎能将其石像弃之他村。董故庄村距旧县二三里。
4、《世说新语》记载:董仲舒有一个儿子名符起,被误为不孝而赶出家门,投奔于距旧县村四五里路的董仲舒好友王善有。董符起将王善有老人送终后,继续生活在此村。明《枣强县志》载,有王善有此人,但无生平文字。因“善有”音同“寿”,后此村改名王寿。后来演变为前王寿,后王寿二村。现两村95%为董姓。古时,前后王寿及周边的苏谷,朴庄等同宗董氏,聚于旧县村的“董氏宗祠”前祭祖,近代依然。王寿村至今藏有清代重修族谱,序称董仲舒为太始祖。
对于说“董故庄小学所占的三亩地就是董仲舒老家”之说,早有异议。这一带唐宋时期的村落,尽淤埋于地下。西汉时代董故庄也难以存于地面。西汉旧县村曾为县治所,曾历500年未变。至今地面凸出,瓦砾遍地。 怀疑旧县村与董故庄村本为一村,从旧县村分离而出。但在何年代?至今尚未发现证据。
5、今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以北约500米处,又一村叫“策村”,村民多为董姓,村民说自己是董仲舒的后裔。策村东南约250米处,有一座古冢,村民称为“策冢”。这就是董仲舒的墓冢。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董仲舒曾进呈“天人三策”有功于汉,为铭记先人功绩,遂一直为名。
旧县村现隶属于河北省枣强县。是一个拥有上千人口的行政大村,村中姓氏繁多,据考百家姓其村皆有。从衡水驱车往南过肖家镇(就是**平原枪声的发生地)到枣强县城,从县城一直往东经吉利乡便来到王常乡境内。旧县村就是王常乡的一个自然村。王常乡现在是全国闻名的地方,林秀贞的事迹就发生在这里。从吉利乡到旧县村有两条路。一,吉利乡直接往东经仓房口到旧县村。二,从吉利乡往北经王常乡再往南经张站村到旧县村。旧县村人民朴实,分为前旧县和后旧县两个行政村。流淌千年的清凉江就经过这个历经沧桑的村庄。有水就有灵性,这里农工发达,风调雨顺,就是遇上天灾,也会平安而过。村民皆说受董子之福也。
在公元1330年12月曲阜孔庙东庑供上有董仲舒的牌位。明代宪宗朝追爵董仲舒为:广川伯,名位一显再显,名声显赫。董仲舒一族如何到广川?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和富豪到咸阳及南阳、巴蜀等地,以削弱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汉高祖仿效秦始皇,迁徙六国后人于关中。赵国旧贵族董氏一族被秦汉两代朝廷誉为“族富贵显,忠贞贤良,堪为绅士官吏”。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董孤次子的十世孙董昭,与其子董欣奉遣王剪灭赵遣耕于阳城。后又履职宦游至广川。广川定居后,董孤十二世孙董士通生董顺,董顺生董仲舒。斯时广川聚集了董氏一族。作为圣人也有出生地,人称“汉代孔子”董仲舒的出生地,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董仲舒,广川人也”。当时广川在中国比较繁荣而且有名,故司马迁直称董仲舒为广川人,而未加县或国。在司马迁出生的时候,广川是“国”,汉景帝的皇子刘彭祖管辖。《史记》的广川是大概念西汉的广川国,而现在的广川是小概念广川为景县的一个镇。大概念包括小概念,小概念不一定是大概念。以广川来命名,就是《史记》的“广川”?今景县城西三里有周亚夫墓,就在西汉的广川脩市县的温城边。据史载,汉文帝时封周亚夫为条侯,景县在当时为条国地。条国系商朝后期“殷民六族”条氏的封地。春秋时,景县为晋之条地。战国时属赵,秦时属巨鹿郡。西汉时分置脩县与脩市县,当时脩县位于今景县中部,属信都国或广川国,西南境与广川县为邻。广川为县时,辖今景县西南部与枣强东北部;为国时,辖今景县、武邑以南,南宫、故城以北,滏阳河西岸以东和山东德州市一部。枣强于汉朝置县时,属清河郡。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广川县划入枣强,广川镇也划归枣强县治。元朝初年,广川镇改属景州脩县,明朝洪武时脩县省入州治,民国初景州改为景县。以上推断现景县广川镇不是《史记》、《汉书》所记载的广川,但可以说在景县境内。据《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其县中有长河为流,故曰广川。”广川,古地名,位于河北省景县西南,战国时是赵国领地。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所以叫做广川。它地势坦阔,平畴千里,江流密布,河渠纵横,道路宽广。西邻清凉江古河道,由古黄河、漳河冲积而成。林木苍莽,水草丰盛。尧舜之时就有先民在此聚居生息。西汉初,于此置广川县,属信都郡。汉景帝前元二年以繁荣兴旺,物阜民丰,建城设关,封为广川国,景帝封皇子刘彭祖广川王。广川国管辖十七县,包括广川县。辖区为南宫、故城以北,武邑、景县以南,滏阳河西岸以东,山东德州市。有六万五千五百五十六户,人口三十万四千三百八十四。汉景帝五年(己丑,公元前152年)景帝改封广川王刘彭祖为赵王,汉景帝中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景帝封立皇子刘越为广川王。“广川”命名:东晋十六国,后燕在此设广川郡。北魏太和时,为广川县。北齐时,为广川镇,属枣强县。元时划归景州脩(读“条”)县。西汉时,景县也不叫景县,叫景州脩县,后改为景州。元代以后,广川划到脩(音‘条’)县,即今天的景县,经历了国、县、镇的变迁之后,如今的广川成了景县的一个镇--广川镇。人们总是把“广川”的小概念说成大概念对吗?《汉书·地理志》载:信都国,景帝二年为广川国,宣帝甘露三年复故。从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到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过去的信都国改广川国,广川国辖十七县,包括广川县。《史记》记载为“广川”,没有写清是广川国还是广川县。德州俗称广川,“学宫有董子读书台,城西有广川桥。”明代,故城马伟说:“曰‘读书台’曰‘广川桥’,皆后人慕其名而好为之地。”(《景州志》)景县有广川镇,故城县有董学村,并有现在即将倒塌的董子祠,枣强有董仲舒石像,都与董仲舒有点瓜葛。历史上对董仲舒的出生地有3种说法,一是景县广川镇人;二是枣强县广川镇人;三是德州广川县人。从史书记载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故居旧址、村边祠堂、碑刻内容时空错位了,错误得出这样的结论:董仲舒是今景县广川镇董故庄人。当今,出版社对董仲舒故里说法犯下同样的错误:1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史简编》曰,广川镇为“枣强县广川镇”;2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第二册(第73页)第一节写道: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卒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广川人(河北省枣强县广川镇);3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史简编》,说广川为“今河北景县,亦说枣强县”;4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名人小传》,说广川为“今河北景县董故庄”;5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说广川为“今河北景县”……等等。西汉景帝时的广川叫广川国,广川国后来经历了郡、县、镇的一系列变迁。但无论如何变迁,董仲舒的出生地只有一个,我们不用去争,因为这是不争的是事实。西汉景帝时,广川国管辖着许多县,地域辽阔。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董仲舒,广川人也”。它的广川在哪里?1近年来在旧县村发现“董氏宗祠”石刻门楣及其清代拓片,标记“祥符 丑重修”字样。即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重修即表示此前这里就存有:“董氏宗祠”。宗祠即家庙,乃族人祭祀先祖之所。<<世说新语>>记载:董仲舒有一位儿子名符起,被误为不孝而赶出家门,投奔于距旧县村四五里路的董仲舒好友王善有。董符起将王善有老人送终后,继续生活在此村。明《枣强县志》载,却有王善有此人。但无生平文字。因“善有”音同“寿”,侯此村改名王寿。后来演变为前王寿,后王寿二村。现两村95%为董姓。古时,前后王寿及周边的苏谷,朴庄等同宗董氏,聚于旧县村的“董氏宗祠”前祭祖。近代依然。王寿村至今存藏清代重修族谱,序称董仲舒为太始祖。2明《冀州志》载:旧县村西有一座“四名寺”,当地俗称“西大寺”。前身为董子当年讲学之所。河间国献王刘德为其所建。该寺毁于清代末,遗址尚存,凸出地面。遍地瓦砾。村民在此挖出陶制灯台,上写秉烛课徒,诲人不倦。为董仲舒当年讲学所用之物。河间国献王刘德与董仲舒有共同研究儒学,<<春秋繁露·五行对>>有记载,在这里讲学实属正常之事。史书上说,董仲舒讲学,在讲堂里挂上一幅帷帘,他在里面讲,弟子在帘外听,只有资性优异,学问不错的弟子才能够登堂入室,得其亲传。3董仲舒举家徒长安。其故居是否有董氏宗祠后毁,后人是否于原址建董子祠。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重修,并雕董仲舒坐姿势石像,(高约2米)一尊奉与内,后伺宇毁,石像仍存。1982年为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重修董子祠于原址,以保护石像。关于董仲舒石像置于后旧县村还有一段传说。称当年在西山雕刻石像完毕后,要运往董故庄村安放,但运至旧县村“忽重不可举,遂置之而去。”对此,故人异议。如董仲舒出生于董故庄村怎能将先祖石弃之他村。董故庄村距旧县二三里,千里迢迢运抵。民国二十年(1931年)《枣强县志·舆地略》记载的这样一段资料:自西山制石像,至村西,忽重,不可举,置之而去。村人遂于此地建祠。 对于说“董故庄小学所占的三亩地就是董仲舒老家”之说,早有异议。这一带唐宋时期的村落,尽淤埋于地下。西汉时代董故庄也难以存于地面。西汉脩市县的温城,现在河北省景县温城乡驻西1。5公里的大温城村。当时的温城是个古城,位于大温城村中心,它属“广川”。地面凸出多多,瓦砾遍地。 4<<春秋繁露·五行对>>:河间献王问温城董君则仲舒为广川温城人也。河间献王与董仲舒的对话,总不会说假话,因为一方面他们对儒学有共同研究,算是“知音”了;另一方面他们是君臣关系,以董仲舒提倡的“君为臣纲”。 西汉的温城,就是脩市县的温城,现在河北省景县温城乡驻西1。5公里的大温城村。当时的温城是个古城,位于大温城村中心,它属“广川”。 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曰:董仲舒,广川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班固在《汉书·董仲舒传》曰: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伙》,孝景时为博士。
《资治通鉴·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曰: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土,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余人。广川董仲舒对曰……
以上均直呼广川人 通过“广川”的大概念与小概念、时空关系以及历史资料,可以得出董仲舒出生地在现今河北省景县温城乡大温城村。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董氏姓董的名人董姓的起源与家谱,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董氏
分布地区
陇西郡: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南)。西汉时相当今甘肃东乡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魏移治襄武(今甘肃省陇西南)。北魏时相当今陇西县附近地。济阴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分梁国置国,后改为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相当今山东省菏泽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区。
历史来源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大姓中,董姓位居第29位。
「董」源出
姓氏源流董(Dǒ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己姓。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很得帝舜的赏识,故赐董父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
2、出自官名。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周朝有大夫辛有,其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董督晋国典籍史册,子孙世袭官职,并以官为姓氏,称为董氏。
3、其他源流。据《董氏世谱》所载,帝颛顼的后代陆终有一子叫参胡,姓董,参胡的子孙便有以董为姓者。另外,朝鲜族等也有董姓。
得姓始祖:董父。
颛顼帝的己姓之后,廖叔安有一子叫董父,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于是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舞蹈。帝舜非常高兴,就封董父为鬷川(今山东省定陶北)侯,还赐他以董为姓,其后代就以董姓自居,董父也被尊称为董姓始祖。
迁徙分布
董姓出于同一宗源,均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据史料所载董姓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西南部、山东平原县一带三个地方。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这一时期,据史书所载的董姓族人繁衍迁徙情况有:出自晋国太史一支的辛有后裔董狐裔孙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后其子孙又迁居陇西(今甘肃临洮);西汉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由广川迁至陇西,后人又迁往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隋唐时期,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又有董姓迁居者。又唐代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姓南迁,浙江余杭一带此时出现董姓族人。明清之际,台湾、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均分布有董姓居住者,董姓这一时期可谓遍布海内外了。今日董姓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冀、豫、晋三省,占董姓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滇、鲁、辽、浙、川、鄂、六省又占百分之三十八,而冀居住了董姓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为董姓第一大省。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一。
堂号
直笔堂、良史堂:春秋时候,董狐是晋国的史官,他写史求实存真,不怕权势。晋灵公被弑,董狐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孔子夸奖他是“良史”。此外,董氏的主要堂号还有“豢龙堂”、“陇西堂”、“正谊堂”、“三策堂”等。
家族名人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以"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提出"天人感应"说和"三纲五常"说。
董必武:(1885—1975)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国***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卓越的***之一。
拓展:
王氏
分布地区
山西太原郡,山东琅邪郡,山东北海郡,河南陈留郡,山东东海郡,山东高平郡,陕西京兆郡,甘肃天水郡,山东东平郡,河南新蔡郡,河南新野郡,江苏山阳郡,河北中山郡,河北章武郡,山东东莱郡,山西河东郡,甘肃金城郡,四川广汉郡,江苏堂邑郡,河南河南郡,河北河间郡,河南汲郡,陕西冯翊郡,辽宁营州。
历史来源
「王」源出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
2、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形成了别一支王氏。
3、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
4、复姓简化而来,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有一小部分易姓为王。
5、出自赐姓或改姓的王姓。
6、出自少数民族有王姓或改王姓。
得姓始祖
太子晋,周灵王的太子,本姓姬,王姓重要的得姓始祖。后人又称王子晋、王乔。
堂号
太原堂、琅琊堂等二十一处是以郡望为堂号。三槐堂:北宋王祐,大名莘县人,字景叔,自幼聪慧过人,年轻时曾任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入宋以后,晚年拜为兵部侍郎,于上任后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葬在陕西华州安丰里,追封晋国公。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面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祐亲手在庭中栽种了三棵槐树,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显赫族人。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孙王素又做了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王氏族人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王祐曾孙王巩文彩出众,与苏轼友善。苏轼为之作《三槐堂铭》,从此三槐堂扬名天下,成为王氏子孙后代通用的堂名。还有双桂、留馀、承德、五果、宝善、积德、存厚、敦睦、馀庆、宗德、燕翼、太原、天全、源远、槐政、槐阴、绍兴、思明、怀德、五孝、绍槐、孝睦、敦本、锡类、槐明、梓谊、听槐堂等。
迁徙分布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等地,而子姓为王的后裔则由河南卫辉迁至今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王姓;琅琊王姓,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祖;太原王姓,分为晋阳支(以三国魏司空王昶开基),祁县支(以东汉王允为开基)。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琅琊王氏举族南迁,衣冠南渡,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县支在司马懿专权时遭受灭顶之灾。隋灭陈时,原仕于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别迁于关中、河北、河东等地。唐末时,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由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人”。北宋灭后,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明代时在洪洞大槐树集结的山西人被分别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地。于是太原王和三槐王等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另外,开闽王姓漂洋过海,扬帆南洋。
家族名人
王亥:(公元前20世纪末期)又名振,河南商丘人。是阏伯(契)的六世孙,冥之长子,继任为商族首领,殷人先公之一。
王诩,即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军事教育家。著有《鬼谷子兵法》,弟子苏秦、张仪。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王褒:字子渊,西汉人,文学家,蜀资中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辞赋家,写有《甘泉》、《洞箫》等赋十六篇,与扬雄并称“渊云”。
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后2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新朝开国皇帝,也是亡国之君。中国历史新朝的创建者。
王羲之,字逸少(321~379年或303~361年)。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祖籍临沂。晋代书法家、书圣。人称“王右军”。一生书法作品颇多,代表作品《兰亭序》。
王献之,字子敬(344~386年)。浙江会稽人,祖籍临沂。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二王。书法作品《鸭头丸帖》、《中秋帖》等。
王融,字元长(467~493),南朝齐文学家。原籍琅邪临沂。王僧达之孙。王俭从侄。少年聪慧,博涉有文才,年少时即举秀才,入竟陵王萧子良幕,极受赏识,“竟陵八友”之一。
王勃,字子安(649~676年),绛州龙门人,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品《滕王阁序》。
王之涣,字季凌(688~742年),祖籍太原晋阳,盛唐著名诗人,《登鹳雀楼》。
王维,字摩诘(701~761年) 。祖籍太原祁。盛唐诗人、有”诗佛“之称。是状元也是画派南宗之祖。
王昌龄,字少伯(698~756年),祖籍太原。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七绝圣手”。“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安石,字介甫(1021~1086年) ,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重阳:(1112年—1170年),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
枣强24小时营业的药店
本文2023-09-22 00:47: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