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家族祖传免死金牌,上边有9个字,揭秘什么才是真正的免死?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4收藏

浙江一家族祖传免死金牌,上边有9个字,揭秘什么才是真正的免死?,第1张

“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亦即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颁授“丹书铁券”的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据记载,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然而,最早的“铁券”并无免罪和免死等特权,仅作为一种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获赐铁券的功臣及其子孙中,不乏获罪甚至被处死的人。直到南北朝以后,丹书铁券才开始具有免罪免死的功用。

可以说丹书铁券是皇帝给予臣子的最高赏赐,再也没有比这更高的。在中国历史上,能得到免死金牌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而将免死金牌传承至今的,则唯有浙江长乐的钱氏家族,钱氏家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五代吴越国的开国君主——钱镠(liú)。

钱镠,字具美,是杭州临安人。唐朝末年,钱镠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经过几番苦战之后,钱镠最终击败董昌,平定了叛乱。唐昭宗念钱镠平叛有功,封他为镇东军节度使,并且还给予钱镠最高规格的赏赐——“丹书铁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免死金牌”。

钱镠得到“金书铁卷”后,钱氏后裔便一直妥善保存。此后的历朝历代,皇帝们对钱氏家族收藏的这块免死金牌一直兴趣浓厚。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曾亲自要求钱氏家族把“金书铁卷”拿给他看看,看后归还钱氏家族;朱棣上位后,也这么干。清朝,乾隆下江南时,也下旨调阅钱氏家族收藏的“金书铁卷”。可见,这绝对是一件稀世珍宝。

钱氏家族的这块丹书铁券究竟有何不同呢?铁券形状呈覆瓦状,铁质,纵29.8厘米,横52厘米,厚2.14厘米,重约132两,约为6寸照片的10倍大。正面刻有铭文25行、落款1行,共计有26行文字。其中每行14个字的有23行,3个字的有1行,还有1行8个字,所以铭文正文共计有333字,末行落款为17个字。

虽然这块免死金牌上面有333个字,但其实最最关键的只有9个字:“卿恕九死,子孙免三死。”意思很明显了,就是可以免除钱镠本人9次死罪,钱镠子孙3次死罪。这还得了,加起来可以免除12次死罪,其分量和珍贵可想而知。不过,这也只是皇帝说的一句话而已,有没有用,还得皇帝说了算。如果皇帝想让丹书铁券失效,有的是办法。就比如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给好多开国功臣颁发过类似的丹书铁券,最后还不是被朱元璋杀得差不多了。

钱镠铁券是中国现存于世的最早铁券实物,非常珍贵。一千多年来,它历经战乱,忽隐忽现,除个别时段外,一直由钱镠后裔收藏。1951年,鉴于铁券的重大历史文物价值,钱氏后裔将铁券献给人民政府,从1959年至1999年钱镠铁券一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部公开展出,2000年后中国历史博物馆扩建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钱镠铁券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吴越王钱缪生平事迹:

早期事迹:

唐朝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852年3月10日),钱镠生于杭州临安县石镜乡大官山(现称功臣山)下的临水里钱坞垅。相传他出生时突现红光,且相貌奇丑,父亲钱宽认为不祥,欲弃于屋后井中,但因祖母怜惜,方得保全性命,因而取乳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义)。

而这口井后来也被称为“婆留井”。钱镠自幼学武,擅长射箭、舞槊,对图谶、纬书也有所涉猎,成年后以贩卖私盐为生。

跟随董昌:

乾符二年(875年),明人摹绘《吴越国王钱氏祖像轴》浙江省博物馆藏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拥兵作乱,石镜都镇将董昌招募乡勇平叛。

钱镠时年二十四岁,应募投军,被董昌任命为偏将,随军平定王郢之乱。乾符五年(878年),宣州(今安徽宣城)、歙州(今安徽黄山)一带群盗蜂起,有朱直管、曹师雄、王知新等数股势力,都聚兵劫掠。钱镠率军一一讨平,因功被授予石镜镇衙内知兵马使、镇海军右职。

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劫掠浙东,进犯临安。钱镠分析形势,采用伏击与虚张声势等战术,以少胜多,击败起义军先头部队,而后又设下疑兵计,使得黄巢不敢进攻杭州。

淮南节度使高骈听闻,对钱镠称赞不已。广明元年(880年),董昌聚集杭州各县乡兵,组建八都兵(即临安县石镜都、余杭县清平都、于潜县于潜都、盐官县盐官都、新城县武安都、唐山县唐山都、富阳县富春都、龙泉县龙泉都),并以钱镠为石镜都副将。

不久,高骈召董昌、钱镠前往广陵,并对诸将称赞钱镠,认为他将来的成就必能超越自己。后来,董昌见高骈没有平定起义军的想法,便辞返杭州。高骈表奏董昌为杭州刺史,钱镠为都知兵马使、太子宾客。

攻入越州:

中和二年(882年),钱镠半身像越州观察使刘汉宏与董昌矛盾激化,命其弟刘汉宥与都虞候辛约进驻西陵(今浙江萧山西北),欲吞并杭州。钱镠率八都兵渡过钱塘江,偷袭刘汉宥,火焚其营寨。刘汉宏又命部将黄珪、何肃屯兵诸暨、萧山,而后亲自率军督战,但都被钱镠击溃。

何肃、辛约战死,刘汉宏扮作屠夫逃回越州(今浙江绍兴)。中和四年(884年),唐僖宗以宦官焦居璠为杭越通和使,命董昌与刘汉宏罢兵和解。二人都不肯奉诏,仍继续交战。刘汉宏命朱褒、韩公玫、施坚实等率水军屯驻望海(今浙江镇海)。

光启二年(886年),董昌命钱镠进攻越州,表示自己占据浙东后会将杭州授于钱镠。钱镠遂率军出平水,开山路五百里,直趋曹娥埭(今绍兴东南约四十余里),收降浙东将领鲍君福。

他屡破浙东军,进屯丰山,而后攻破越州。刘汉宏败走台州(今浙江临海),被台州刺史杜雄生擒献于钱镠,最终被斩于会稽。董昌占据浙东,遂自称“知浙东军府事”,移镇越州,将杭州让于钱镠。

扩展资料:

钱镠   历史记载吴越王钱镠有三十八个儿子、一个女儿,妻妾也有六人,然后其原配夫人戴氏却未见史载。钱镠与夫人戴氏的爱情传为一段佳话,“陌上花开缓缓归”就出自他们的故事。

吴越王钱缪爱情故事:

钱镠的妻妾有:

1、庄穆夫人吴氏,浙西观察判官吴仲忻之女,生钱传瑛等十三子。历封燕国夫人、晋国夫人、吴越国正德夫人。

2、昭懿夫人陈氏,生子钱元瓘,追赠晋国太夫人。

3、庆安夫人胡氏,生子钱元玑。

4、济南夫人童氏,生子钱传(王瞿)。

5、李氏,生子钱元懿。

6、郑氏,因父亲犯死罪而被休。

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

后来成了一国之母。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

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最是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

过去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钱镠怕戴氏夫人轿舆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路旁边还加设栏杆。

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

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

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后来还被里人编成山歌,就名《陌上花》,在家乡民间广为传唱。

——钱缪

在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景区有个钱王祠,“钱祠表忠”也是2007年的“西湖十景”之一。今天说到杭州古代名人,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有苏小小、白居易、苏轼、岳飞、于谦等等,但要说对杭州与西湖开发功绩最大的,还要数五代十国的吴越开国国王钱镠。

杭州古称余杭。相传大禹乘船往会稽山大会诸侯,至杭州则弃船,所以叫余杭,“杭”即是木舟之意。“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相比北边的苏州、南边的绍兴,当杭州已经亭亭玉立的时候,人家都已经白发苍苍了。直到隋文帝在钱塘江下游设置杭州,隋炀帝把大运河开到杭州门口,杭州才赢来了发展的春天。

唐代的时候,杭州刺史李泌是对杭州建设的第一人。“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居民零落。自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经过后任白居易的建设更是成为了一个新兴 旅游 城市,“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复重游?”

杭州在盛世 旅游 也未尝不可,可是在乱世中,这样的小城市作为国都那就太危险了,加上钱塘江水患遏制了经济生产。于是钱镠在主政之期,针对性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改造杭州城。首先高筑墙,扩建府城,相当于杭州外城;其次在府城和王城之间修建了一座罗城,相当于杭州主城,这座中城形状有点意思,计十个城门,呈一个腰鼓形状,自然也是为了因地制宜之故,直到今天杭州老城区的轮廓,还大致保留着这个腰鼓模样;最后以凤凰山为中心扩建了王城,相当于杭州内城。自然也免不了在王城内建造宫殿供自己享乐。

如此三次大兴土木,自然弄得民怨不已。但钱镠说得很实在:“千百年后,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苟得之于人而损之己者,吾无愧欤!”(罗隐《杭州罗城记》)诚然,从近处看,建杭州城可以保卫杭州人民;从长远看,杭州从此成为中国的“天堂”。钱氏之过,怎能和功劳相提并论呢?

第二件,修筑钱塘堤。钱塘江原称罗刹江,一听名字就不是善茬。尽管钱塘江潮令人叹为观止,但同时海潮也侵蚀农田,吞没农舍,使得杭州在唐以前的发展极其痛苦。钱镠一边下令修筑海堤,从六和塔到艮山门长达一百多公里,牢不可摧;另一边又建造了龙山闸、浙江闸,阻止海潮内灌。开始建海堤时,刚建好就被冲了,于是钱镠“因命疆弩数百以射潮头”。

传说钱塘江神是春秋时期冤屈而死的吴国大夫伍子胥,而江神居然也斗不过钱镠,真就这样被射跑了。这种作法带有浓重的巫术色彩,但这不能证明钱镠迷信,相反更多只是为了稳固前线民夫的情绪,而加固海堤的实事可是一点没松懈。因为钱镠战胜了江神伍子胥,所以又得了个外号“海龙王”。

第三件,疏浚西子湖。白居易治理西湖已经有百余年,等钱镠接手的时候,西湖已是漂满水葫芦的一潭脏水。于是钱镠组建了一支号称“撩湖兵”的施工队,西湖很快得以恢复原貌。此时还有个术士进言说,凤凰山上建宫殿怕是只有百年王气啊,要是把西湖给填了建筑,那吴越国祚可延续千年。

钱镠对这个围湖造田的馊主意一笑而过,说道:“西湖乃大下名胜,安可填平?况且五百年必有王者起,岂有千年而天下无真主者乎?有国百年,吾愿足矣。”在迷信风水的历代帝王中,钱镠不可不说是个异类。要是当年钱镠信了方术士,那今天就看不到美轮美奂的印象西湖了,杭州的美将要逊色一大半。

第四件,广建佛寺塔。去过杭州的朋友都知道,杭州佛教产业非常发达,这也要归功于钱镠。钱镠对于佛教是非常热心的,他在位时期兴建了诸多佛寺、石刻、经幢,这种信仰一直传给他的子孙,后来他的孙子钱俶即位,修建了杭州四塔——保俶塔、雷峰塔、六和塔、白塔。如今只有白塔不在,其他三塔都是闻名遐迩。

其中保俶塔在西湖北岸的宝石山上,与雷峰塔隔湖相望,被文人比作美人对老僧,六和塔则建在钱塘江边,南宋的西湖十景便有雷峰夕照,1985年西湖十景则有宝石流霞,2007年西湖十景又有了六和听涛。钱镠不但传承了佛教文化,对杭州从古到今的 旅游 产业发展也是功德无量的。

钱镠不但注重内政建设,连外交也直通外国。《新五代史》记载钱镠“遣使册新罗、渤海王,海中诸国,皆封拜其君长”,居然能够隔海册封东北诸国,说起来都有点令人难以置信。此外,他还注重发展海外贸易,和日本、朝鲜等国都有做点生意,当时钱塘江出海的商船便有很多满载了越窑瓷器。吴越地区经济和人口在此时迅速发展。

今天我们去杭州 旅游 ,应该怀念白居易,应该追悼岳飞,更应该铭记钱镠。

参考文献:

(宋)钱俨:《吴越备史》

(宋)薛居正主编:《旧五代史》

(宋)欧阳修主编:《新五代史》

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 历史 》、网易 历史 频道等纸刊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浙江一家族祖传免死金牌,上边有9个字,揭秘什么才是真正的免死?

“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亦即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颁授“丹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