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家谱廷子辈分的祖先起源那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5收藏

陆氏家谱廷子辈分的祖先起源那里,第1张

源于今山东境内的陆氏和由鲜卑复姓步陆孤氏改姓的陆氏,发展成为陆姓的两支主流。两支陆姓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这些地方的陆姓族人大多为陆通的后代。 你是不是这些地方的,要是就是陆通的后代,要不是这些地方的,就是其他姓氏演变过来的。

  姓氏起源

  关于陆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相传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的儿子名终。因为在陆乡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后世有的就以陆为姓,称陆氏。这就是山东陆氏。

  战国时田完裔孙齐宣王有个孙子叫通,受封于平原县陆乡,即陆终的故地,因此以陆为氏。史称陆氏正宗,这是山东陆氏的起源。

  出自陆浑国。春秋时有一国名为陆浑国,公元前525年被晋国此国所灭,亡国之后的陆浑国遗民依照汉人的习惯,以国为氏,后代以陆为姓。

  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有代北鲜卑复姓步陆孤氏,随魏文帝迁如洛阳后改为陆氏。

  聚集地( 迁徙分布)

  陆氏的发源地有多处。从陆氏大致繁衍的历史情况上看,历代路姓是以今山东、河南、江西、湖北、浙江、江苏六个省为主要分布的地方。分布于这些地方的陆姓多为战国时宣王的儿子陆通之后。陆姓早就兴盛于江浙一带,据史料记载,陆通有子陆发任齐为大夫,他的子孙后来又有迁徙至荆州、丹徒的。汉末三国鼎立的时候,位于江东的东吴,陆氏人才辈出,著名的如孙权手下的陆逊、陆逊的儿子陆抗、孙子陆机和陆云,可见当时陆氏在此地的兴旺。到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各地的陆氏都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宋元之后,陆氏遍布全国各地。

  堂号

  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于福州。元兵杀来的时候,陆秀夫从容拔剑将妻子、儿子驱逐下海而死,然后自己也投河自尽。

  黜霸堂:汉朝时陆贾跟随刘邦灭秦建汉。他的口才相当好,两次出使南越。还曾写了一本《新语》送给高祖,大意是崇王黜霸。

  陆氏又以河南、平原、河内、吴郡为其堂号。

  家乘谱牒

  上海:云间陆氏家乘四卷首一卷、云间珠溪陆氏谱牒不分卷、云间珠溪陆氏谱不分卷、 崇明陆氏大宗世谱不分卷、陆氏世系表不分卷

  江苏:淮安山阳陆氏族谱八卷、泰县海陵陆氏族谱十四卷首一卷、丹阳云阳陆氏族谱十卷、丹阳云阳陆氏族谱八卷、武进晋陵茅庄陆氏宗谱八卷、武进樟村陆氏宗谱十六卷、武进樟村陆氏宗谱十八卷、常州白云湾支陆氏会修宗谱一卷、武进陆庄陆氏宗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武进陆庄陆氏宗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武进晋陵陆氏宗谱十二卷、无锡陆氏世谱摘录不分卷。

  历史名人

  陆 贾:西汉著名政治家、辞赋家,他自从汉高祖定天下以后,常作为说客出使诸侯。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胜”,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对汉初政治曾起过较大影响。

  陆 突:洛阳(今属河南)人,北魏时官至厉威将军、关内侯。其子陆俟随帝征战,屡建奇功。陆突有子十二人,曾孙数十人,均仕当朝显官,是为官宦显赫之家。

  陆 凯:字智君,代(今河北省蔚县东)人。北魏孝文帝时在世,以忠厚见称曾被任命为正平太守,在郡七年。

  陆 逊:三国吴国名将,善谋略,出谋击败关羽,后水攻大败刘备,因战功显赫而官至丞相。

  陆 抗: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陆逊之子。曾任建武校尉、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英武之风为时人所赞赏。

  陆 绩: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三国时期天文学家,官至郁林太守。

  陆 贽:字敬舆(753-805),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德宗立位,召为翰林学士 。

  陆 游:字务观(1125-1210),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南宋时著名的诗人。曾在朝廷任官,在政治上坚决抗金,主张充实军备。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诗歌,现存的有9000多首,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生活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求和,风格浑雄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陆探微:吴(今江苏省苏州)人,南朝宋时著名画家,精于肖像画,所绘人物“骨秀神清,严正生动”,与顾恺之并称“顾陆”,又因笔势连绵不断,有“一笔画”之称。

  陆修静:吴兴东迁(今浙江省吴兴东)人,南朝宋时著名道士,著有《三洞经书目录》及斋戒仪范等。陆法言:临漳(今属河北省)人,隋代音韵学家,著有《切韵》。

  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末叶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皮日休并称“皮陆”。

  陆德明:苏州吴(今江苏省吴县)人,唐代经学家、训诂学家,撰有《经典释文》等。

  陆九龄:字子寿(1132-1180),南宋江西省金溪人,人称复斋先生。于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中进士,任兴国军教授。当地滨於大江,民寒啬,罕志於学,但复斋并不以闲职自逸,每次讲学都正衣冠,严规矩,如临大众。

  陆九渊:抚州金溪(今属江西省)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官至奉议郎知荆门军,其学说被王守仁继承,成为“陆王学派”。景炎三年(1278年)初,赵昰死,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八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南海中)。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 陆树声:字与吉,别号平泉,朱家角人,最初冒姓林,居林家角(今沈巷林家村),官至南京刑部侍郎。

  陆心源:浙江吴兴人,清代藏书家,他收藏了两百本宋朝的珍善本书,因藏书扬名于天下。著有《潜园总集》。

  陆润庠:字凤石(1841-1915),江苏省元和(今苏州)人。同治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书学欧,虞。其撰制的《七言联》华美妍丽,工稳舒缓,属文人雅作。

陆姓以“河南”、“平原”、“河内”、“吴郡”为堂号。

发源于今山东境内的陆氏和由鲜卑复姓步陆孤氏改姓的陆氏,发展成为陆姓的两支主流。

两支陆姓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这些地方的陆姓族人大多为陆通的后代。 战国时,宣王有个儿子名叫通,字季达,受封于平原县陆乡(今山东平原县陆乡),是陆终的故地,所以以陆为姓,称陆氏。

河南省洛阳市一带,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河南省境内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江苏省苏州市一带 。

「陆」源出

1、相传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的儿子名终。因为在陆乡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后世有的就以陆为姓,称陆氏。2、战国时田完裔孙齐宣王有个孙子叫通,受封于平原县陆乡,即陆终的'故地,因此以陆为氏。史称陆氏正宗,这是山东陆氏的起源。3、出自陆浑国。春秋时有一国名为陆浑国,公元前525年被晋国此国所灭,亡国之后的陆浑国遗民依照汉人的习惯,以国为氏,后代以陆为姓。4、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有代北鲜卑有很多鲜卑人复姓“步陆孤”氏,随魏文帝迁如洛阳后改为陆氏。

堂号

三畏堂:大清国正一品镇国将军、诰封不入八分镇国公陆韫。雍正朝,“镇国将军陆韫卒,上体恤故臣,加封镇国公,典葬从不入八分之制,世袭。”自此以后,恩封的爵位还有金陵侯、长恩伯(承恩伯)、骁骑二等子。先祖原为宗室封爵第九级,在不入八分镇国公下,辅国将军上。 品级为武官正一品。亡故后受皇帝恩典,加封不入八分镇国公。赐江宁镇国府一座。“三畏堂”取意“畏天威、畏地怒、畏人心”,表达了上承皇恩天威、中正国法律例、下顺民心民意的为官之道,同时也是对陆氏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于福州。元兵杀来的 陆蠡传时候,陆秀夫从容拔剑将妻子、儿子驱逐下海而死,然后自己也投河自尽。黜霸堂:汉朝时陆贾跟随刘邦灭秦建汉。他的口才相当好,两次出使南越。还曾写了一本《新语》送给高祖,大意是崇王黜霸。陆氏又以河南、平原、河内、吴郡为其堂号。

迁徙分布

发源于今山东境内的陆氏和由鲜卑复姓步陆孤氏改姓的陆氏,发展成为陆姓的两支主流。两支陆姓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这些地方的陆姓族人大多为陆通的后代。陆姓在台湾地区诸姓中,排列较后,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盛清沂纂修,由文献委员会1973年出版,众文图书印行)内排列序为第108位,户数为439。据《台湾区百大姓源流简介》(林添福、何金赐、何钦藤、林金山撰辑,台湾省名姓渊源研究学会编印,1990年5月出版)书中排 陆通列,陆姓在台湾诸姓中占第94位。据此,陆姓较1973年有明显增多。该书内还有二则载述:一则称陆氏族人播迁闽、粤及渡海来台之资料,未详;一则载陆姓在台湾县市和乡镇地区情况,其中在台湾分布较多之县市依次为:台北市、高雄县、台北县、高雄市、宜兰县。分布较多之乡镇地区依次为:高雄桥头、台北市松山区、台北市大安区、永和市、台北市古亭区。

我也姓陆,我不知道你要找的山东陆氏族谱跟我家里有的是不是一样,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山东陆氏现在我知道的有潍坊和烟台的,潍坊的是陆氏一族的老二烟台的也就是我所在地是陆氏一族老三,老大还在寻找中,潍坊跟烟台也是前几年才根据族谱确认是一脉的。不知道你的情况??现在我们这里所保存的最完整的族谱是我们村里的书记家的!

陆氏家谱廷子辈分的祖先起源那里

源于今山东境内的陆氏和由鲜卑复姓步陆孤氏改姓的陆氏,发展成为陆姓的两支主流。两支陆姓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