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13收藏

朱氏族谱,第1张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按照历代规制,也编制了皇家家谱,称为玉牒,朝廷设有专官管理,称宗人府,记录皇族成员的世系。由于战乱,明代的玉牒没有存世。

家谱的编修是每族的大事,朱氏家族:的家谱一般20年或30年编修一次,称为做谱。编修家谱时,全宗室或整个家族设立总局,总管家谱编修的人叫谱东,掌管财务的会计称银东,以下各支族设立分局,分局也设有谱东和银东。各房还要派人担任分录、汇抄、校对。分局负责填写各户人丁口数目,出生、婚配情况,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总局将分局的材料进行汇编,请人执笔编纂,刻板印刷。领谱时,全族要摆宴庆贺,附近的家族和官府也会派人来祝贺。家谱每户一册,必须妥善保管。为了保证家谱的准确无误,每隔若干年还要进行验谱,验谱由族长主持,对每户族谱的收藏情况进行调查,凡把族谱损坏的,都要受到重。

修谱

历史上的朱姓,也与中国其他族姓一样,非常重视本族姓历史的编修。最早的朱氏族谱兴修于何时何代,资料不足征;但作为汉魏六朝东南最古老和庞大的门阀世族,朱姓已有家乘、谱牒。

隋唐之世,谱牒之学大兴。当此之时,朱姓谱牒不仅藏于私家,且为国家收藏,甚至公开流传于世。所以宋人欧阳修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才可能将宰相朱敬则的沛国朱氏世系理清。唐人林宝的《元和姓纂》,也应是参考了朱氏谱牒而撰成其“朱姓”条的。

理学大师朱熹也非常重视族史的研究。他成名后,曾率领福建族人到安徽婺源寻根访祖,又亲自编修了《婺源茶院朱氏族谱》,并撰写谱序。他的这种重视家族历史的态度,为后世朱氏树立了榜样。

明清之世,朱姓修谱之风更盛,并产生了如南海九江朱氏的朱次琦这样的谱学名家。朱次琦在继承前人谱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编纂体例,强调重实证的修谱方法,编成了一部清代谱牒的典范之作《南海九江朱氏家谱》,被誉为“清代谱牒学发展中的一个大家”(见《谱牒学研究》第三辑所载冯尔康文《清代谱牒学家朱次琦》)。

解放以后,祖国大陆朱姓修谱一度中断,但港、台地区则仍有公刻或私印朱氏族谱问世。时至今日,修谱之风在祖国大陆又悄然兴起,就笔者所知就有多处朱姓在新修族谱。如湖南平江岑川 堂1991年九修《朱氏宗谱》,1993年湖北应城 堂《朱氏宗族》,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新修族谱。

族谱的内容

各家朱氏谱牒,其体例分类多少不一,内容详略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一般的朱氏族谱,大都有这几项内容:(1)谱名,(2)谱序,(3)目录,(4)凡例,(5)恩荣录,(6)遗像、像赞,(7)五服图,(8)家规家法,(9)宗支世系,(10)谱系本纪,(11)任宦记,(12)家传,(13)祠宇,(14)坟茔,(15)艺文,(16)族产,(17)派语,(18)后跋,(19)领谱字号,(20)杂录等等,共约20类。可见,族谱相当一部志书,其内容极为丰富,它记述了本族姓的来源、世系、迁徙、婚姻、族人事迹、经济状况、丧葬、祀典、家规家法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可以说,族谱是中国传统宗族主义文化的百科全书。

谱名,朱姓族谱名称有称“朱氏族谱”的,也有叫“朱氏家谱”的。此外,有的称“支谱”,也有的称“统宗谱”或“通谱”。有的族谱还在名称上详细注明地域或宗支,如朱次琦所编《南海九江朱氏家谱》,又如《 朱氏建安谱》、《 朱氏武林派宗谱》。

谱序

谱序,是族谱中极有价值的文章。一部族谱往往有多篇序文,它们大都由本族名流与本族有渊源关系(如亲朋好友)的著名学者、政界人士所写。谱序文章,其内容多为论述族谱的重要意义、本族修谱的历史、本族姓的源流。历史上保存下来见载于各朱氏族谱或各朝文集中的朱氏族谱序,数量极多。其中,最著名、流传最广的首推朱熹所作《婺源茶院朵氏世谱序》。该谱序又叫《新安朱氏世谱序》,见载于大多数朱姓族谱上。

族谱的保存

中国人对待族谱的态度是极神圣的,各族姓往往把本族家谱作为圣物收藏,朱姓也不例外。朱姓对族谱的爱惜程度可从同治壬申年湖南 堂《朱氏族谱》上所载的《领谱家规》一文反映出来。

《领谱家规》

谱乃通族法物也。祖宗之名号攸存,埋葬之山方攸寄。编号分给,须当视同至宝。凡有事看谱,务宜洗手焚香,拂拭几席,然后开箱启谱,眼同观看。看毕即数清部数,随贮谱箱。毋得剜补添墨污由秽,并不得传至异姓与异姓人抄媵。每年冬至,各捧家谱,齐赴宗祠;祭祖行礼毕,宣讲家政,即将谱册验明。倘领谱者精谱不到,即系卖宗鬻祖之人。除家法惩治外,另择贤明者收管。其剜补污秽者,均罚银五两入祠。然验谱牒,须举素行公正者同验,亦毋得作奸贻害,违者公同议罚。今编立“祖泽绵长隆祀典,孙技繁衍振家声”字号,订为十四册。草谱文册,编立“孝友睦姻任恤”字号,各房照字号具领收存。谨将字号另列于后,毋得彼此互易,致有重收偏废,以干罚责。慎之、慎之。

也因此大批朱姓族谱从“文革”之火和“扫四旧”余烬中被抢救出来,为我们今天的寻根和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和依据。

今天,国内外公私收藏和新修的朱姓族谱极多,其中,仅北京图书馆所藏朱姓族谱就72部之多,其族谱数在各姓中排第九位,而见载于《美国犹他家谱学会中国族谱目录》中的朱姓族谱更多,达88部,在各姓中名列第六。又据山西人民出版社所出《中国家谱目录》记载,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所藏朱姓族谱也有60部计771册71652页之多。

从字辈、用过的字以及所用的偏旁来看,您应该是明成祖永乐皇帝的后代。

按明太祖洪武帝所定的字辈及每一辈用的偏旁应为:

高 瞻 祁 见 佑

厚 载 翊 常 由

慈 和 怡 伯 仲

简 靖 迪 先 猷

火 土 金 水 木

以下名字供您参考:

○朱猷枢

枢:中心;常用以指国家或天子之位

○朱猷桓

桓:大

桓桓:威武

○朱猷桢

桢:支柱;栋梁

○朱猷权

权字既有“权柄、权力”的意思,又有“谋略、计谋”之意

朱姓来源

  1、朱姓始成於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今天山东省邹县一带),建立邾国,附庸於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地,建都於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於绎(今山东邹县东南纪王城)。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邾国贵族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邾国君主支庶子孙又去邑为朱姓。

  2、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族竭烛浑氏 朱可浑氏,在孝文帝时住在洛阳,他们一起改为朱姓。

  3、《元和姓纂》记录说舜时有一个大臣名叫朱彪(一作朱虎),他的后人以朱为姓。由此看来,帝舜时代就已经有了朱姓。居住在闽、粤等沿海地区的朱氏,从明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4、出自曹姓,是颛顼帝的后裔。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子叫陆终,生有6个儿子。其中,第5个儿子叫安,姓曹,封在曹(今山西东定陶县西南)。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振铎在曹国,称为曹叔振铎;改封曹安的苗裔曹挟在邾国,称邾子挟,附庸于鲁国邹县。春秋时,传至仪父,见齐桓公称霸诸侯,便附从于齐,进为子爵之国,亦称邾娄。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遂以国名邾为氏,后又有人去邑以朱为氏,称朱氏。

  5、宋国的开国君主宋微子启(商纣王的庶兄)有裔孙朱晖,原以国名为氏,称宋氏。春秋时,诸侯灭宋,其后裔逃至砀(今江苏砀山县),改宋氏为朱氏。

  6、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浊浑氏、朱可浑氏改为汉字单姓朱氏。

电子家谱近期很流行,修缮的话可以看看百姓通谱网的同心圆家谱哦,好用。

2007年7月6日《凤凰资讯报·如皋新生活》C3版,刘聪泉同志的文章,文云:“明代状元、尚书朱希周,字懋忠,号玉峰,原籍如皋,后迁昆山,再迁吴县”。2006年2月24日,《江海晚报》B5版刊登了沈恒希、仲彩燕的文章:《如皋历代状元何止一人》。文曰:“笔者查阅《如皋范湖洲朱氏族谱》,发现如皋历史上还有一位未能载入地方志的状元,即朱希周。”为了弄清朱希周是不是如皋人,笔者反复查阅了《如皋范湖州朱氏族谱》(以下简称《谱》)、《明史·朱希周传》(以下简称《传》)、《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如皋县志》、昆山网站等有关朱希周的所有资料。原来,在《谱》的“世表述”、“世录述”、“迁居地址表”上确有三处关于朱希周的记载,然而,这些记载的内容大部分与《传》和昆山网站上的资料不一致,在《如皋县志》上也根本找不到有关朱希周的只言片语。

&n

bsp; 首先,《谱》与《传》不一致。《谱》载:朱希周,原名璞,字懋中,号玉峰,寄籍常州府昆山县,中弘治丙辰科状元,累官至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恭靖,寿六十有二。高祖茂五,讳元寿,邑庠生。父肇,字光启,号进十五,貌魁伟,性豪迈,明生员,成化二年(1466)饥,赈谷300石,议叙授七品职。《传》载:朱希周,字懋忠,昆山人,徙吴县。高祖吉,户部给事中。父文云,按察副使,希周举弘治九年(1496)进士。孝宗喜其姓名,擢为第一。累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性恭谨,不妄取予。卒年八十有四,赠太子少保,避讳"文",谥恭靖。剖析《谱》与《传》有七处不一致:一是《谱》说朱希周“原名璞”,而《传》无此原名。二是朱希周的字,《谱》说“懋中”;《传》说“懋忠”,“中”与“忠”不一致。三是朱希周的享年,《谱》说“寿六十有二”;《传》说“卒年八十有四”相差22岁。四是《谱》说:“赠太子太保”;《传》说:“赠太子少保”,“太”与“少”不一致。五是朱希周高祖的名字、官职不一致,《谱》说:高祖茂五,讳元寿,邑庠生(秀才);《传》说:高祖吉,户部给事中(从五品官)。六是朱希周父亲的名字、官职不一致,《谱》说:父肇,字光启,明生员(秀才)、议叙授七品职;《传》说:父文云,按察副使(正四品官)。七是《谱》说:“寄籍常州府昆山县”,也不对,明代昆山县隶属苏州府而不是常州府。

其次,《朱氏族谱》有关朱希周的祖籍、祖茔记载与昆山网站资料不一致。《谱》云:如皋范湖洲朱氏,原籍安徽婺源县。宋高宗(1127--1162)时,朱宝明从安徽迁徙泰兴城南朱家巷,是为泰兴朱氏一世始祖。至元代,六世朱尚四从泰兴迁徙如皋芹湖(今如皋市搬经镇芹界村)。元末,七世朱端五,自芹湖迁徙如皋范湖洲(今如皋市郭元镇范刘村),明代,十一世朱肇从范湖洲迁徙到如皋朱盘庄(今如皋市袁桥镇陆姚村)。七世至十世朱氏的祖茔均在如皋范湖洲,十一世朱肇,安葬在朱盘庄。昆山网站登录的资料云:朱希周,祖籍在河南商丘,后迁昆山,再迁吴县(今苏州吴中区)。晚年,结庐祖茔侧(吴县阳山),以文史自娱。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春,病逝于寓舍,墓葬在吴县横泾宝华山(今属苏州吴中区)。

两种说法,谁更有可信度?笔者以为,应从昆山网站资料说,即朱希周的祖籍是河南商丘,而不是如皋;其祖茔在吴县阳山,也不在如皋。

再次,《朱氏族谱·世表述》有关朱希周兄弟四人的记载,也有矛盾之处。《谱》载,朱希周兄弟四人,老大朱琥,字宗本,配冯氏,葬光启公(父亲肇)昭;子钦,字世忠,配阮氏。老二朱希周,原名璞,字懋中,号玉峰,寄籍常州府昆山县,中弘治丙辰科状元。老三珀,字宗朝,配王氏,葬光启公穆;子乔,字世通,配缪氏。老四璁,字宗碧,配夏氏,葬光启公昭二;子磐,字世坚,号西庄,配何氏,具享高年,家素丰。这里有两点值得推敲,一是朱琥、朱珀、朱璁三人均是宗字排行,唯独朱希周的字是“懋”,这不符合古代亲兄弟之间取字的习俗。二是其他兄弟三人均有配偶姓氏、安葬地点及其儿子的名字、配偶姓氏记载,而对大名鼎鼎、族人倍感荣耀的状元朱希周,却既无配偶及安葬茔地的记载,又无儿子名字及配偶的记载。

此外,还有两则费解之谜令人困惑:

谜一,朱氏是如皋的一大望族,早在明代隆庆三年(1569)就首创了《如皋范湖洲朱氏族谱》,至民国10年(1921)共修谱7次。首次创修族谱时,距朱希周考中状元只有73年,距朱希周辞世仅仅12年,而且朱希周寄籍昆山的时间又不久远。既然朱氏家族中出了一位新科状元,理应在族谱中大书特书,可是,首创的《朱氏族谱》却没有朱希周的记载。令人惊奇的是,直到朱希周辞世242年之后,即清嘉庆十六年(1811)五修族谱时,才将朱希周增补到《朱氏族谱》中,并请同里诸生(秀才)周步瀛补写了一篇《十二世懋中公寄籍昆山说》。此《说》既没有叙述朱希周寄籍昆山的时间和原因,亦没有介绍朱希周的生平事迹。

谜二,如皋为吴中巨县,名人辈出。历任知县都非常重视《如皋县志》的纂修工作。据记载,明代如皋共出进士23人,其中有9人寄籍他乡(本省2人,外省7人),都一一收篇在《如皋县志·选举志》中。明嘉靖十五年(1536)二修县志时,距朱希周考中状元只不过4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四修县志时,距朱希周故去仅3年,况且如皋与昆山又同属南直隶省管辖,原籍如皋的朱希周考中状元,也是如皋人的一大幸事,理应在《如皋县志》中有详细记载,可是,为什么这两部县志及以后的所有县志,却偏偏没有朱希周的任何记载呢?

综上所述,言说朱希周出生在如皋,而后迁徙到昆山寄籍并考中状元的,仅是《如皋范湖洲朱氏族谱》的独家之言,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找到任何一种史籍资料可以印证这种说法。据此,笔者拙见,在没有找到新的证据之前,还不能认定明代状元朱希周是如皋人。

江苏扬中·朱氏家谱

藏地:江苏扬中县民国间木刻本六册

江苏扬中·朱氏家谱藏地:江苏扬中县(二部)民国间木刻本十册

江苏扬中·朱氏家谱藏地:江苏扬中县民国间木刻本十二册

江苏丹阳·云阳朱氏重修族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民国)朱克导修 单景云纂 1919年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丹阳·云阳观东朱氏重修宗谱十二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朱从金 朱之兰经修 1919年在兹堂铅印本十二册

江苏常州·兰东朱氏宗谱八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清)朱兆荣修 清光绪十年(1884年)宗正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毗陵朱氏宗谱四卷

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 (清)朱鹤皋撰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凝祉堂刻本

江苏常州·毗陵韩枢朱氏续修谱十二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清)朱裕昌等纂 清光绪四年(1878年)崇道堂活字本十二册

江苏常州·古歙潭渡朱氏迁常支谱八卷

藏地:美国 (清)朱鲁堂等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义安堂活字本八册

江苏常州·毗陵朱氏宗谱八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清)朱长松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怀淳堂活字本八册

江苏常州·毗陵朱氏宗谱十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朱景元 朱景昌等修 1920年紫阳堂刻本十册

江苏常州·毗陵朱氏宗谱二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 (民国)朱润培编 1931年石印本

江苏武进·马鞍墩朱氏宗谱六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朱光勋 朱有德等修 清光绪元年(1875年)绍文堂木活字本八册

江苏·武进颜塘桥朱氏宗谱六卷

藏地:美国 (清)朱邦英等修 清光绪四年(1878年)遗直堂活字本六册

江苏·武进颜塘桥朱氏宗谱八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民国)吴文盛修 1944年遗直堂木活字本

江苏武进·硕乔朱氏宗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朱顺德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敬义堂铅印本八册

江苏武进·灵台朱氏族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朱光耀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彝伦堂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武进·灵台朱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北大学 (清)朱百昭 朱绪曾修 清宣统元年(1909年)木刻本十二册

江苏武进·灵台朱氏宗谱十四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存卷 2—7、9—12、 14) (民国)朱永炳修 朱炳坤纂 1947年诒善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朱氏宗谱四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清)朱友仁等纂 清咸丰三年(1853年)听彝堂活字本二十四册

江苏无锡·朱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朱元标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听彝堂活字本

江苏无锡·紫阳朱氏家谱二十五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南京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民国)朱继祖修朱祖镐辑 1924年听彝堂刊本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注书堂活字本二十六册

江苏江阴·池墩朱氏宗谱十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朱晋松修 1947年木刻本十册

江苏宜兴·宜荆朱氏宗谱十一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 吉林大学 (清)朱人纂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树滋堂活字本十二册

江苏宜兴·古临津朱氏宗谱二十卷首二卷末二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 (清)朱时豫纂修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修钞本一册

家谱文件

朱姓字辈

朱姓明代王族字辈

朱元璋为秦愍王朱(木爽)后裔制订的20个派字是:“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忄享)。”

看你是哪一支的

听老人们讲,我们是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往河北省沧州王南良村落户,1--7世祖讳钵、华、平、延、之、光、存、茔地在此。8--18世祖洪、志、学、继、万、志、荣、望、化、光(成)、廷、茔在赵庄。从16世分门,1、2、3、5门19世至38世字序排列:长、保、凤、海、景、雁、有、天、鸿、升、立、登、峻、昆、峰、仁、德、寿、永、昌。不知是否正确,望知情者予以指教。

  新编朱氏统一字辈:紫阁书弘文博学富经纶阳光照寰宇云高锦长春世家建奇秀国泰运昌隆泽惠禄荣祚广益启明侯万载庆丰硕克成功永存古训勤守继雄豪振乾坤流晖焕玉彩新景展鸿图芳名标青史德业传千秋”。

  朱明王朝嗣系字辈:

  江苏南京太子朱标一系字辈:“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陕西西安秦王朱樉一系字辈:“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山西太原晋王朱棡一系字辈:“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典礼崇三恪彝伦叙九畴官仪原在汉世德尚思周”;

  北京燕王朱棣一系字辈:“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河南开封周王朱橚一系字辈:“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家传洪德远国庆凤鸣春纪事常行孝钦宗永保仁”;

  湖北武汉楚王朱桢一系字辈:“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山东青州齐王朱榑一系字辈:“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山东兖州鲁王朱檀一系字辈:“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明历福能德山来洞有仙实远一发选化成万里天”;

  四川成都蜀王朱椿一系字辈:“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湖北荆州湘王朱柏一系字辈:“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山西大同代王朱桂一系字辈:“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甘肃兰州肃王朱楧一系字辈:“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湖北荆州辽王朱植一系字辈:“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宁夏银川庆王朱椭一系字辈:“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江西南昌宁王朱权一系字辈:“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甘肃岷县岷王朱楩一系字辈:“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湖南长沙陈王朱橞一系字辈:“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甘肃平凉韩王朱松一系字辈:“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山西长治沈王朱模一系字辈:“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江西南昌安王朱楹一系字辈:“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河南南阳唐王朱柽一系字辈:“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湖北安陆郢王朱栋一系字辈:“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河南洛阳伊王朱欙一系字辈:“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广西桂林靖江王朱守谦一系字辈:“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朱熹一系字辈:“一代鸿儒宗名哲万世贤声定显扬诗书礼邦永继长德泽乃可菏天祥百忍敦厚遵古训千秋懿行秉格言家盛宏烈振坤乾奇英献景福绵延”。

  朱茶元一系字辈:“胜用昭伏克伯兮然林日汝之世其文国必如真士志孟洪泰一以于时正良元仲思吾继可懋邦宗永景维若启怀崇方鼎有华国彦达述弘徽”。

  紫阳朱氏一支字辈:“殿衍宗德允锡为光汝其茂觉怡顺斯仰敬承立达育化元英安怀致信世保治平”。

  紫阳朱氏一支字辈:“芳绍先儒道延来世永振人文为家之式诗书泽远礼乐源长祖功宗德孙子其昌”。

  四川苍溪朱氏字辈:仕代永昌六朝克仁义礼”。

  四川达县朱氏字辈:文志仕良德学尚贵元有光明方正思应礼义仁兴天开庭惠”。

  四川自贡荣县朱氏字辈:光宗永正国安世秀元文廷仕朝天子荣兴登有明”。

  四川自贡荣县朱氏字辈:照世英明敬良有金朝廷上宾福昭光烈地泽长珍西和永得锦章孔兴”

朱氏族谱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按照历代规制,也编制了皇家家谱,称为玉牒,朝廷设有专官管理,称宗人府,记录皇族成员的世系。由于战乱,明代的玉牒...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