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游记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2收藏

晋城游记,第1张

                            文/赵宾

        晨,袁兄建才来电,相邀一同出门旅游,行前并没有明确目的地,见面后与兄夫妻及侄儿鹏天商议,择韩城、碛口古镇、蟒河、王莽岭、历山、砥洎城几处,又因时间关系摘除偏远地方几处,兄本有意前往韩城,说话间车以驶过前往晋城方向的高速路口,又一想掉头要行径几十公里路程,遂往晋城王莽岭去,因无明确目的地,行停自由,也就择近而游,先是前往“柳氏民居,小驻河阳商道古镇,又折返入天官王府,于日落前进入湘峪古堡。”一日来,虽未目览大山名刹间的毓秀钟灵,到也体会先民远居幽静山谷的恰意。

        柳氏民居因村人多为柳姓而得名,现存开放古建均为柳氏先祖于明清时所建。柳氏所居村落名为“西文兴村”,因先祖是从河东自西而来又盼望能以文兴业,故起名为“西文兴村”。

        驱车停驻于柳氏民居旅游停车场,步行几十米后,映入眼帘的一座浮雕立体人像是唐代文豪柳宗元,像前一书页照壁上题写柳宗元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因诗四句开头每一字相连可读为:“千万孤独”,我便解读为柳宗元于失意时完成此作,至于是与不是,无从得知,想必柳宗元也不会因我曲解他的诗作而愤慨。沿路而去,一新建城门立于身前,上写柳氏民居四个大字,城门下拱券过道可直通入内,随路标所指方向而上,一陡峭坡道需拐三四道弯才可入内,坡道两旁栽植有花草树木,也正值春天,花开香溢。人立于其间,宛如画卷一般。笼目光远望,关帝庙、魁星阁两牌匾字迹清晰可见。登砌而上,入关帝庙,庙内为四合院建筑,一道人守于院中石香炉旁,专为引导游人上香,以满足其祈福心愿。这种以销售纸张香料为生的道人和尚在古建旅游中随处可见。出关帝庙登魁星阁,阁上立有文昌楼一座,兄言:“其他可以不拜,文昌君要拜一拜”。图个吉利,也好讨个文笔顺畅,后与兄前后拜于文昌君像前。

        柳氏民居四周青山绿野,依山而建,西高东低,举目南眺行屋拱翠,挥手东指三台左抱,侧身西观九岗右环,回首北望鹿台挺秀,是谓之“环山居。”整个建筑为典型的明清城堡式庄园建筑,完整的四合院及两座石碑坊,集木雕、石雕精美图案于一身,门楣、窗、棂、栏、扇、飞檐、裙板、匾额、梁坊、斗拱、纹饰精美,千姿百态,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四合院多为两层建筑沿厢房旁楼梯可登二层观看,均可从厢房入主房环绕一周,主房与厢房相连,过道甚为隐蔽,立于院中真就不太好知,有两座四合院主房二层均放有棺材一副,应为主家在开发柳氏民居时没有来得及移出。

        柳氏民居主要有:关帝庙、中宪第、行邀天宠、堂构攸昭、磐石常安、河东世泽、司马第可游览。司马第门前有俩石狮相座,外层又有石鼓对立,寓为门当户对,太师(狮)少保,神狮镇宅。抬头上望,为九层斗拱,称为门龛,门龛显示家族的地位,与兄说起这个九层斗拱,兄说:“可能是一种官阶的象征。”斗拱下方有两块长方形匾额,上写:“赐赠中宪大夫柳春芳,”下写:“诰封中宪大夫柳茂中。”司马第始建于明,复修于清,为一进两院,故曰:亭房院,又叫:司马第。柳氏柳学周玄孙柳琳中状元之后,奉旨更新门庭,皇赐丝纶、剑佩于府,追封祖父柳学周,父柳月桂,子柳春芳,曾孙柳茂中,四代为官,品级昭武都尉,玄孙柳琳,字润齐,封为侯爵,故清嘉庆六年扩修门楼,皇赐金匾,悬于楼阁,勿忘先祖,光耀门庭。临出司马第时,兄望着门前被摸的发黑的狮子头对儿子说:“摸摸狮子头,好事在后头”。几人相视一笑而去。

        往东下坡慢行,左侧有一拱券门,门上石刻“清洁传芳”四字,入拱券右手即可见“行邀天宠”四字木匾镶嵌于门楼之上,进深门上另悬一匾额“恪守先业”四字,明成化十六年,柳騄中举,朝考授官承德郎,因诗文出众深得宪宗宠爱,恩赐承德郎“行邀天宠”金匾。嘉庆二十三年卒于京城。

        与“清洁传芳”相对应的为另一四合院,门上匾额为“堂构攸昭”,攸昭是宝剑名,清朝初期,皇帝为了镇压川楚一带的白莲教起义,军饷紧缺,柳氏族人柳学周,柳春芳等人向皇帝捐献了一大批宝物,充实军饷。皇帝赐弟兄三人攸昭宝剑一把,存放于此院,为防偷盗,院内二层房檐处拉设铁丝网于四周,孔有二十公分左右,人、物均不能上下,故又叫“天罗地陷”。

        侄儿鹏天因幼小,恐怕是无意于游览这些陈旧物件,不住的口喊饥饿,恰此院南面屋内有商店,四人进店各泡一份桶面,休息时间,兄与店老板闲聊,偶有问到关于柳氏民居的一些情况,店老板到也热情,说到:“想知道什么,我可以免费给你们解说”,在店老板的解说下我们得知,柳氏民居原有13座,现存8座,开放了5座,石牌坊两座,一坊为“丹桂传芳”,庚子科柳騄,一坊为“青云接武”,丙午科柳遇春。柳騄是柳遇春祖父,柳遇春以武举身份出仕。兄与我提及柳遇春这名字,不住赞叹到:“看人家这名字起的,柳树遇春”。未几,听到有游客于院中说下雨了,到是不大,也无妨碍游玩。兄见店员直播,兴起高歌,引来众人喝彩不断,刚唱罢,一游客进门说到:“精彩的时间错过了”,兄又引吭,众人拍手连连。出店铺,细雨绵绵,微风吹拂,行止于古建群中,一览百年遗存,也为这伟壮的建筑由衷的赞叹。

        中宪第为我们在柳氏民居游览的最后一座府宅,是柳春芳府第,清嘉庆十年,治诗中庚午科进士,受皇封为中宪大夫,故挂门匾中宪第,此院最为珍贵的是明代曲江方元焕的藏书——四箴碑,其教育意义极为深远,中宪第大门为两层阁楼式建筑,阁楼上挂匾“耕读书香”。

        纵观全部现存建筑,工艺高超,风格独特,融明清建筑艺术精华为一体,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身,真实的记载了中国百世书香文人做官的历史,深刻地揭示了明代“官而商”到清代“商而官”的社会发展史,数百年沧海桑田,如今的柳氏后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与周围山村的百姓已没有多大的区别,诗书传家的风气一旦发生断层,他的吏治思想,文学成就,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就变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他的后人无法理解,也无法传承,但柳氏宅第的建筑,是家族兴衰的见证,显示着几百年的不同凡响,仍向现代人展示着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自柳氏民居出行,阴云渐以散去,不再为天气的阴晴而担忧,行径阳城县润城镇上伏村,名曰:“河阳商道古镇”,在此做了短暂停留,与路人交谈后得知,一部分尚在建设当中。行至成汤庙前,大门紧闭。兄说:“我看了,有名无实,还是走吧,别在这耽误时间”。上车后,一路驱向天官王府。

        天官王府入口处曲廊回折,人头攒动,似乎人们忘记了数月前的新冠疫情,放松了警惕,开始了密集性活动。入口处迎面筑有城门式建筑,中间拱券可入游览,券上建有房屋,屋两侧城垛相连。府内主要景点有:永宁闸、古河街、天官府、炉峰院、司农第、司徒第、亚元府、进士第、大参第、望月楼、参政府、武举第、樊氏庄园。其中有几处并未开放。

        永宁闸建于明初,闸下石板路为古代进庄唯一通道,二屋祀关圣帝君,高达数米的闸坡抬高河床,保护河街两岸建筑基址避免河水的冲刷,该闸集宗教、风水、水利和防御功能于一体,对保护天官王府的安全至关重要。

        古河街为游览各景点的主干道,天官王府的古建筑群的中轴线,即具备了街的功能,又保持了水的韵味。

        沿古河街入天官府,是明代杰出政治家、财政家、万历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国光于万历初年建造的人文府邸。入门处木门上有“天官上卿”四字,上方斗拱叠加,整体木门应为开放时新建,并没有岁月的磨㾗。院内主房两侧木柱上有楹联一副,上联:“位登弼辅三台朗”,下联:“职总喉舌七宿煌”。房内腊像群组再现了当年王国光智骗巡抚的场景,墙上中堂为篆体:“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间图画为松鹤延年。此中堂非老旧物件,只起点缀作用。中堂上方三楹各放一匾,中间匾额:“正己率属”,左右各为:“均平四海,统率百僚”。院内虽建有东南西厢房,但建筑规模不大,木雕风格无突出奇特之处,虽陈旧感十足,当时也仅为普通民宅建筑风格。

        炉峰院位于天官府偏上方,因建于村南山香炉峰上得名,包括高禖祠、三教堂、关帝庙和马房四部分,此处古时是上庄村社所在地,亦为村周文人雅士活动之所,王国光少年时曾在此读书,明清两代“南奄晓钟”和“炉峰夕照”均是王府八景之一。攀坡而上,入院内才知,大门为炉峰院最低处,入门需从两侧登阶,有守院人执香数根给游客准备好。口中说到:“给关帝上柱香吧”。我因怕旅游区内坑深未接,院内殿宇林立,院外又有院,可随意通行而过。清代建筑,多为后期近代修复,每一个殿宇门外楹柱上对联引起了我的注意,因对联过多,不在此赘述。从佛祖殿旁可直上警世楼,楼上悬铁钟一口,钟身铭刻有:“炉峰庵钟铭”。持钟槌向钟身撞去,“咣”的一声,可传数里,过后钟周围嗡嗡声渐弱,炉峰院内兄数次电话相催,后各自游玩。

        沿街有一宅院双门微开,院内传出说话之声,像是有人居住,向门上望去,只见用粉笔写着:“游客止步外地人免进,自觉不要教说”,想来是主人因不堪游客侵扰才出的对策,身居旅游之地,游客多有好奇之心,也难免有打扰之处。

        司徒第为王国光室弟王道建造的府第,现存过厅及东西厢房、月合、倒座等保护完好,院内至今保留明代栽植的古腊梅一株,成为当时文人墨客吟咏之物,王氏家谱及清代诗词中多有记载。

        进入参政府后有两处吸引了我,一处是褒忠堂内一墙壁为木制,用手向两边推去,从中便可分开,内部为当时藏匿金银所用,一处是墙外地道,入口位于正厅东廊屋下,全长1200余米,此地道利用室外灶台巧妙伪装建造有通风设施,进入地道可直达参政府后院坚不可摧的拂云楼和村东的洞阳寨,并与村内多处水井相通,形成了攻防兼备的防御体系。古人深谋远虑,巧妙设计,今天看来虽不以为然,但在当时用处甚大。

        出参政府,穿过武举第,直达樊氏庄园,于庄园门外与兄一家汇合,庄园大门上方匾额写有“樊园”二字,字上方浮雕精美,工艺繁杂,花鸟相缀,人物鲜活,形态各异,实为难得的木雕精品,门内直通一照壁,壁顶构造蜿蜒起伏,雕有竹子数根相连,匾中写“竹经”二字,整体照壁为中西合璧建筑。对庄园主人樊次枫最后的结局甚为惋惜,他早年经商,富甲一方,虽也多次出资捐助军饷支持抗日,但终因走不出自己严重党派偏见的影子,以至于落得家族财产分配殆尽的下场。

        明清之际的天官王府因科考而出仕的众多,观遗存可见其家风学风敦厚,前赴后继孜孜不倦的勤学,也终成就了今天的人文气息之重。

        本以为天官王府是此行的最后一站,没想到兄又有意去湘峪古堡,因时间的关系,路上没敢耽搁,一路驱驰,进古堡时已是下午五点半,古堡依山而建,堡前有水流绕行,此时夕阳西照,拱桥映入水中,美景一时收于眼底,远望古堡,可以看见城墙和城内房屋上的拱型窗孔密密麻麻,有如蜂窝,因急于进堡,也便成了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堡内只窥有一半的景点,也并无时间细览,加上工作人员不断提醒时间快到了。为省时游览主要景点,询问一位环卫大姐,得知附近有一五层古建较为特别,顺她指引方向走去,进入一院内,果见五层楼房立于眼前,左右不见楼梯,也只能从底仰望。这座五层古建是我观看众古建房舍以来第一次见到,以往所见最多二层,可见清时已可以解决高架技术问题,也许因造价太高在当时未能普及。

        湘峪,原名相谷,因为村被山水包围,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谓湘峪。该城由孙居相、孙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建于明天启三年,竣工于明崇祯七年,由于孙鼎相在孙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又曾担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为名,湘峪古城也因此而被称为“三都古城”。

        当行程结束返回曲沃时已是晚上八点,在下午与兄交谈中,我想于天亮之前赶回,兄说:“出来一趟不多逛两个地方,怎么能行,有些地方可能这辈子也没时间去”。是啊,沿途错过的风景可能用一生的时间也无法追寻,让风景留存记忆最好的方法便是他曾经映入我的双眸,

山西全省都位于黄土高原之上,东西两边是山脉分隔,西部隔着黄河和陕西相邻,北部和内蒙古高原接壤,中部汾河穿过,整体地形海拔较高,而且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山西境内孕育了淳朴的黄土高原文化,形成了窑洞特色建筑,明清时期晋商的票号开遍大江南北。

可惜到了近代山西的商贸衰落下去,开始依靠资源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境内很多优势资源没了发挥的空间。实际上山西 旅游 资源丰富,但 旅游 发展却一团糟,除了个别招牌景区,比如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皇城相府,其它小景点小景区几乎没啥发展。

山西有处蜂窝式城堡,曾是户部尚书豪宅,如今依然住人,免费开放,叫做湘峪古堡,和皇城相府挨着,属于一条线上的景点。 皇城相府在国内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故居,有北方第一文化巨宅的美誉。

而湘峪古堡距离皇城相府仅6公里,位于晋城市沁水县的湘峪村,村子周边被山水包围,刚好是一片谷地。整个村子的核心都建成了一处城堡的样式,占地面积约325万平方米,并非是简单的乡村城堡建设,也是由村子中的名人主持修建的,由孙居相、孙鼎相两兄弟牵头修建。

孙氏家族这一时期一共出了3位大官,一个是明朝户部尚书孙居湘,一个是都察院副都御使孙鼎相,一个是四部首司孙鼎湘,兄弟3个同朝为官,也相当有权势,而这座坐落于山水之间的古堡又被叫做“三都堂”。

城堡依山而建,可能考虑到安全性和防御性,所以外墙修建的相当高大,在外墙上开了很多窗口形状的通气口和瞭望口,因此看起来宛若蜂窝一般,空洞众多。 城堡的正门前面有护城河,通过一处桥梁相连,城堡分为内城和外城部分,如今内部还保存有不少完整的宅院,比如三都堂、帅府、祠堂、寺庙等等。

湘峪古堡并非没有开发成专门的 旅游 景区,所以城堡中如今依然住人,未来更好地保护古建筑,还有一些院落的锁着的。这里的优点就是免费开放,几乎找不到花钱的地方,而且有人居住,更具有生活气息,城堡中道路弯弯绕绕,没有任何的标识,颇有探险的趣味。

位于山西晋城的沁水,最近向洛阳市民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即只要洛阳市民持身份证,就可以来沁水旅游景点享受免费和半价优惠。具体优惠信息,边肖会和大家一起了解!

优惠政策

即日起至8月底,洛阳市民赴沁水旅游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4A景区半价游:根据相关优惠政策,8月底前,沁水县4A景区李山、刘氏民居凭身份证对罗阳市民实行半价优惠;

这些景点免费:8月底前,翔宇城堡、尉迟古村、豆庄夫人城、郭壁古城、太行红谷国家森林公园、张峰水库、北方示范牧场等景点免费向持身份证的洛阳游客开放。

沁水旅游景点

沁水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

位于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夏川村,距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56公里。它是中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的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AAAA风景区。由顺王坪草原、汪顺古道、娥皇峡谷、女英峡谷、夏川遗址、历山古村落群六大景区组成。拥有华北平原唯一的万亩高山草原,华北最后一片原始森林。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造就了“奇峰绝壁、碧潭飞瀑、云雾缭绕、云雾缭绕”与“高山草原、古树奇花、百草奇花”并存的沁水骊山大观。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的植被覆盖率和一千多米的海拔落差,使该地区的各种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给旅行者一种一日四季游山川的奇特感觉。

刘氏民居

柳宗元的大唐文星后裔居住在——柳市民居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西文星村。现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星古村南北长160米,东西长220米,总面积约352万平方米。是中国唯一一个同一个祖先世代居住的原始古村落。古民居建筑技术精湛,风格独特,融合了明清建筑艺术的精华,融合了南北建筑风格,将宫廷的建筑技术巧妙地运用到民间,确实是中国古民居建筑艺术的杰作。

来到刘故居,不仅可以目睹先贤真迹、文物珍品,还可以品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还可以喝甘泉,吃河东特色菜,在千亩果林里采摘新鲜水果,跟着大家的足迹,体验圣人的生活。

翔宇城堡

翔宇城堡,位于沁水县郑村镇翔宇村,是孙氏兄弟——户部尚书孙菊香和都察院右副职孙鼎香的故乡。城堡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150米,占地约32500平方米。这是一座完整的城堡建筑。

古城依山而建,分为内城和外城。城市的主要建筑分为东西两个街区,南北九条车道。现存的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院、男女院以及寺庙、祠堂、私塾等公共设施。此外,还有孙菊香墓。

这些优惠政策将持续一个月。如果你符合优惠政策,那就尽早计划行程吧!

禤姓

历史起源:

一、有种说法禤姓起源于黄帝之后北宫禤,其后裔被封为在商朝时封有两个方国,一个在山西长治市的境内,另一个在山东地郓城。周代商之后,两国的人都以国名为姓。

二、另一种说法立禤字是为纪念先祖南越王赵佗。因为其郡望是南越郡,俗称南粤堂,有人便据以猜析。示:王者也,王者的讲话、发文称示;四:代指四海,羽:代指王者的龙袍。

三、源于帝王赐姓:“禤姓系封建帝王所赐的一个姓氏,禤姓始祖纯旺公系东汉爱国名将马援的裨将”。

四、第四种说法,说禤氏祖先在元明之际,为避白莲红巾军,隐居乡野,以避灾祸。

五、禤氏元代以前是武宗,即将门之家,在明洪武年间从军归户,报户主籍而取禤姓。立禤字为姓是为了纪念将军祖先之意,即以古代将军的“示”字旗为禤字的偏旁,禤字右上角的四代指将军背后的四面令旗,右下角的羽代指将军的铠甲。

迁徙分布

两个方国灭亡后向四处迁移,后来迁移到齐国。居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野鸭屯。南迁的143姓中,禤姓赫然在列,移居于广东。到了元末明初之时,广东三水等地的禤姓人或做生意,或为避兵祸或因到广西为官等原因而迁到广西定居。另:东汉光武帝时,马援部将禤纯旺随马援平定二征,世袭镇守南疆,后裔世居于广西。故禤氏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

经多年的迁徙,中国大陆禤氏多分布于两广、湖南、上海、北京等地区;台湾、香港等也有分布。海外的禤氏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法国等。

迁移: 纯旺公平二征后,留守,故一支在防城,防城的禤氏也有不少迁居上思。

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始由南雄珠玑港迁居广州府属南海三都丰湖坊,又迁居于福建、三水、清远。明永乐时,又因经商者而留居广西横县, 后又有迁居灵山。

据远年的族谱记载: 禤姓历代始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野鸭屯。

禤彻清:太始祖仕汉山东左齐郡柳泉副都司讳初公妣马氏。

禤驾龙:太高祖仕汉三楚郢都司讳驾龙公妣刘氏。

禤纯旺:太高祖于汉光武帝时即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其逮属东汉的交趾郡女子征侧与征仪贰叛乱,汉命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公赋性倜傥,有志安民,随将军为前锋,勇谋兼备,战功最著,建武癸卯交趾大乱平定后,留守夷界,威镇八岗,世袭平夷大夫。其事功详载钦州志。 妣黄太孺人。

禤 臣 :太曾祖仕晋元帝十二太子名爵镇国侯左营副使,讳臣禤公妣嬴氏。

禤振国:太曾祖仕晋关西提督学政,讳振国禤公妣姬氏。

禤振雄:太曾祖仕晋西蜀川藩镇,讳振雄禤公妣芊氏。

禤振纲:太曾祖仕晋西粤交州威州,讳振纲禤公妣氏姬氏。

禤金凤:太祖姑婆金凤禤氏贞节孝义请旨旌表列入祀典,振雄之姐。

早就对山西沁水湘峪古堡仰慕已久了,这次有幸目睹她的尊容,感觉很很神秘壮观。

城堡正门,背山面水,宛如一幅画卷。密密麻麻的窗口如蜂窝,所以人们也蜂窝城。

过石拱桥顺台阶步入大门,石狮子踞两旁,守护大门。门楼亭巍峨屹立,向下俯视,一切动静都了如指掌。

从不同角度欣赏古堡,都被那种它精美绝伦的建筑群感叹。

从侧面看,湘峪古堡好似水上宫殿,即宏伟壮观又兼具江南秀美。

大红色的正门进入,如入瓮里,先下台阶,左右对开两扇门。有适合隐藏的通道,第二层还有瞭望窗口。曲径通幽,如走迷宫。

城堡里面实际上是住着人家,房屋高低错落,节比嶙次,顺山势层层而上。屋子青砖蓝瓦,一般为两层,窗户很小,势如碉堡。四百年的大槐树,郁郁葱葱。

湘峪城内的街巷为“五纵三横”的棋盘式格局,但这些街巷大多并不是笔直延伸、相互垂直的。而是顺应地势的走向,有意弯曲成一定的弧度,有些地方甚至连续出现两个九十度的拐弯。

这是东门,巨大的拱形门洞,可以看见城堡里大大小小的房屋。

城边是20米的高大的城墙,感觉城墙很厚,但我从外面看又无法攀登。后来仔细观察,才发现城墙中间是空的,里面可以躲避。这一切设计都是具备防御功能。

明代小巷,仍旧有百姓居住,葡萄藤攀缘缠绕,伸出院外。

精美的砖雕,古人的高超的建筑艺术

小巷幽深,凉风习习,古朴典雅。有的房屋已经损坏了,里面正在修葺,听说估计国庆节就开放了。

古槐郁郁葱葱,还有巨大的石磨,马厩,一砖一瓦都见证古堡历史沧桑

城堡四周有六个门楼,顺山势依次升高。古人的建筑总是那么唯美和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原来,湘峪村因明朝孙居湘(万历20年进士)、孙可湘、孙鼎湘三兄弟同朝为官而闻名,他们三个修建了十年才完工,其古堡历史上民间俗称“三都堂”。

历经四百年,她依然保存完好,让后人为之感慨。浏览其中,难解其中的奥秘。

我在想历史上,无论多么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在时光机面前都要化为灰烬,再富丽堂皇的豪门大院,也无法带走。只是留个黎民百姓去观赏,这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吧?

三都古城原名“湘峪古堡”位于沁水县东南58公里处的郑村镇境内的湘峪村。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西距赵树理故居5公里,背山临河,群峰环绕,苍松翠柏,宛然如画。观其脉东临瀑布,西靠虎山,南山藏龙,北山栖凤,其“山”二龙戏蛛,其“水”五龙相会,故名湘峪。

湘峪村因明朝户部尚书孙居湘(万历20年进士)、御史都堂孙可湘、四部首司孙鼎湘三兄弟同朝为官而闻名其古堡历史上民间俗称“三都堂”。

“湘峪古堡”建成于崇祯七年(1634),至今已有374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防御性城堡,占地面积325万平方米,依山就势,规模宏伟,结构精巧,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有着极高的历史、文物、艺术价值。在这群山环抱的山村里,孕育了明清进士达9人,举人、秀才不计其数,故有“湘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二千五”之说。

湘峪古堡在郑村镇湘峪村。

湘峪古堡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东南方向50公里的郑村镇湘峪村。湘峪,原名相谷,因为村庄被山水包围,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谓湘峪。湘峪城为蜂窝式城堡,全为砖石土木结构建造。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至150米,占地面积约32500平方米。

该城由孙居相、孙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竣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由于孙鼎相在孙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又曾担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为名,湘峪古城也因此而被称为“三都古城”。

交通路线为:上晋阳高速后从润城口下高速,沿端润一级公路快到晋煤集团寺河煤矿武安桥头右拐,也就是指示牌所指郑村方向,走5公里左右有去往三都古城的标志。也可在晋城市运坐晋城到端氏的车到武安大桥下车。

湘峪古堡的景区特色:

古城依山而建,分为内城和外城,城内主要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等民居建筑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设施。湘峪古城城墙建于石壁和陡坡上,显得极为高大宏伟。

湘峪高楼为同时代的高楼中最早的,比皇城河山楼,郭峪豫楼均早一些,南距皇城相府仅6公里,古建筑保存尚属完好,值得一观。湘峪村过去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因此城堡的规模并不大,与灵石王家大院、碛口西湾民居面积相当,略小于阳城的皇城相府和砥洎城。

-湘峪古堡

晋城游记

                            文/赵宾         晨,袁兄建才来电,相邀一同出门旅游,行前并没有明...
点击下载
上一篇:吴氏辈份下一篇:辽中石氏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