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姓的姓氏来源和家族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2收藏

孔姓的姓氏来源和家族名人,第1张

  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8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九。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孔姓的姓氏来源和家族名人,希望大家喜欢!

  孔姓的姓氏来源

 ■ 出自「子」姓,以王父为字氏,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 ; 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其叔为叔梁纥,生子孔丘。

 ■ 出自「姬」姓,据《姓考》所载,春秋时卫国有孔悝,以王父字为氏,其后有姬姓之孔氏。

 ■ 出自「妫」姓,。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孔宁,王父字为氏,其后有「妫」姓之孔氏。

 ■ 又据《左传》所载,春秋时郑穆公之后有孔张,其支孙以王父字为氏,为郑国的姬姓孔氏。

 ■ 另据《姓考》等书的记载,卫国(今河南滑县东)有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孔子溯源

 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时期,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执掌天子之印七十余年,一般认为,孔姓的中国人,就是黄帝的后裔。 说到孔姓,当然少不了说到被世人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宋国贵族的后代,可谓出身名门,其远祖与黄帝和商朝的建立者有关,孔姓的的姓氏的来源则与六世祖孔父嘉有关。

 相传,人文始祖黄帝有曾孙名帝喾,帝喾夫人名简狄。一次,简狄出外巡游,见一只燕子(玄鸟)生下一窝蛋,就拿来一枚吞下,不久身怀有孕,后来便生下了商朝始祖契。契是简狄吞食燕子(孵)所生,此后便以“子”为姓。 从契历经14世传到商汤,汤名履字太乙,加姓为子太乙,他有子孙多人,除其中的一人继承了他的王位外,其余的人也都成为贵族。在这些人中,有人为了纪念他,便将他的姓氏和名字加在一起,略加变更,成为孔姓。

 商朝灭亡后,其末帝纣王的庶兄微子又被周成王分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继续奉祀商汤香火。微子去世后,职位由胞弟仲衍继承。仲衍曾孙宋闵公有子二人:弗父何、方祀。

 方祀在宋闵公去世后继位为宋厉公。弗父何有曾孙名正考父,历仕宋戴、武、宣公三朝,有子名嘉,任大司马,后因故被权臣华督所杀。这时他的儿子木金父年纪尚小,由家人抱着逃亡鲁国。等他长大以后,为纪念生父,便以父亲字中的“孔”为姓。后来,木金父的子孙在鲁国又传了4代,便生下了孔子。

 据史书记载,孔姓来源还有多个。黄帝时,有一个史官名叫孔甲,他的后代以孔为姓;另外,春秋时郑国贵族公子喜,字子孔,他的后人有的便以孔为姓。

孔姓家族名人

 孔子 (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东方 文化 的代表之一,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 (老子,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 教育 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可惜他的思想由汉武帝开始,广被中华帝国的统治者所利用,变成统治者用来约束人民思想的有效工具,大大影响了中华帝国的发展。

 孔融 (153~208)

 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有俊才,为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时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立学校,表儒术,后拜大中大夫,为曹操所杀。

 孔祥熙 (1880~1967)

 字庸之,山西太谷人。 留学 美国耶鲁大学。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财政部长 ( 为当时中国的首富 )、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等职。

孔姓郡望堂号

 堂号 有阕里堂和至圣堂。这两个堂都是因孔子而命名的。孔子生于阕里,是 历史 上的大成至圣。

 郡望 孔姓的郡望主要有鲁郡、京兆郡、河南郡、会稽郡等。

 鲁郡是在西汉初由原有的秦郡改置而来的,相当于今天的山东曲阜、滕县泗水等地。 三国 魏及晋时改为郡汉朝初年,改右内式置京兆尹,因为其地属畿辅,所以不称郡。相当于今天陕西秦岭以北、西安以东、渭河以南等地。三国魏时改称京兆尹郡。

 河南郡是汉高祖改秦三川而设置的。大约在今天的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下游,贾鲁河上游地区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

 会稽县,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长江以南,浙江省仙霞岭、牛头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徽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等地。

1 孔子为什么姓孔

2 孔子家谱世系表

3 孔子一生有多少名弟子

4 姓孔属鸡的男孩起名

5 2017孔姓宝宝该如何起名

01、明洪武年间定十字(第五十六~六十五代)字辈:希(士)言(伯)公(文)彦(朝)承(永)宏(以)闻(质)贞(用)尚(之)衍(茂)。

02、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定十字(第六十六~七十五代)字辈:兴(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昭(显)宪(法)庆(泽)繁(羽)祥(瑞)。

03、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第七十六~八十五代)字辈: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04、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字辈(自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依次为: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家家谱全部的字辈小知识: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而将“胤”字改为“衍”字。

孔姓起源

1、源于子姓

第一种说法是说孔姓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汤的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

据记载成汤后裔成汤的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国,宋微仲继位,其九世孙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也是子姓孔氏,其中孔父嘉的六世孙为孔子。

2、源于姬姓

另外一种是说孔姓源于姬姓,一言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二言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郑国孔氏。

3、源于妫姓

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记载,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个大夫叫妫孔宁。在妫孔宁的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是为陈郡孔氏。

4、源于他族改姓

出自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崆果啰氏,亦称孔果洛氏,满语为konggolo hala,汉义“黄马”,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孔氏、广氏等。

除此外,还有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孔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孔氏。

孔孟家谱顺序如下:

1、明初:

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

2、明天启年间

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3、民国八年

“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4、现在

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

孔孟辈数的由来和礼节

据《清稗类钞》记载,孔子嫡传子孙,不论世居曲阜,还是迁居外地,命名都按照同一字派,这种排行的办法,开始于元仁宗的时候,世袭衍圣公,孔子第五十四代孙孔思晦。

他规定:凡是五十四代孙,都以“思”字为派,“思”下面为“克”字,“克”字下面,开始为“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十派,再次为“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派。

又次为“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派。依次类推,循环往复。我大概计算了一下,轮回一次,大约需要650年。

孔姓家谱辈分排列

孔姓家谱辈分排列(孔氏行辈字);明洪武年间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士)、言(伯)、公(文)、彦(朝)、 承(永)、 宏(以)、闻(质)、贞(用)、 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起)、毓(钟)、传(振)、继(体)、 广(京)、 昭(显)、宪(法)、庆(泽)、 繁(羽)、祥(瑞)。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后来,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 批准,又续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这二十个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孙至一百零五代孙的行辈。 孔氏家谱怎么排的

孔氏族人,子孙繁衍,氏族昌盛,延续至今,传裔八十代,历经二千五百年。居住以山东曲阜为中心,遍及全国和海外。据估计,现存世者已逾三百万人。在此二千五百年八十代间,上下传承均有谱牒详明记载以为据。故孔子世家谱以其延时之长,族系之明,纂辑之广,核查之实,体例之备,保存之全,堪称存世谱牒之冠,极具研究价值,且亦为儒学和谱牒学研究之重要基础资料。上述特点和意义之得以延续和发扬,全赖历代之不断修订。 自明以来,即有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之定约。末次修谱由七十七代宗子(历代称谓衍圣公)孔德成先生主持,始于一九三零年,成于一九三七年,成谱至今已六十年有奇;且孔氏族人中略知族谱之端倪者,多已年逾花甲,故再次修订已迫在眉睫。为此,由孔族近支(共五支,世称“五凝”)七十七代德字辈兄弟发起,经孔德成先生首肯,为便于与海外孔氏族人联系,特于香港成立“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主办续修事宜。 9月28日是孔子的诞辰日,自1999年3月起,孔子的后代就展开了历来最大的续修孔子世家族谱工作,目前孔氏第77代“德”字辈正在续修。据孔氏第76代孙孔龄金透露,与以往不同的是,孔氏女性后人首次可以入族谱了。被称为“天下第一家”的孔氏后人目前全世界大概有300多万。 孔子的族人传承2550年至今,已繁衍有82代。1999年开始至今是新中国第一次修谱,在民国期间还曾修过一次,但这次级别最高,是交由儒教联合会从研究的角度来修族谱。1999年就开始的续谱工作打破了昔日只有男性入谱的惯例,本着男女平等原则,只要经核实后是孔氏后代的都可以入族谱,但是对于女性后人仅仅注明是孔氏第几代,嫁往何处等简单的信息。 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 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 公、彦、承、弘、闻、贞、尚、胤, 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 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 (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 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 即 “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这并非是孔孟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后裔行辈的顺序的。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从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明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宏) 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以上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而将“胤”字改为“衍”字。 到20世纪90年代,曲阜当地的孔氏已传至八十代“佑”字辈,以下尚有25字可续。 曲阜衍圣公府的历代衍圣公,是孔孑嫡系后裔中的长子长孙,长子是诸兄弟中的老大,往往是长子已经结婚生子,而幼子却是年龄很小的孩童,长此以往,同辈之间的年龄距离越拉越远。从孔子算起到20世纪40年代,二千余年中,在曲阜的孔氏族人上下已相差到12代之多,当时辈份最大的是六十六代的“兴”字辈,最小的是孔子嫡裔孔德成之子孔维益,为七十八代。到 90年代,在曲阜孔氏族人中上下相差11代,最大的是六十九代的“继”字辈,最小的是八十代的“佑”字辈。

孔氏家谱是怎么排列的

孔姓出自殷商 三千悠久历史

实际上,孔姓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领导中华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当然也是黄帝的后裔。 关于孔姓的来源,《广韵》上面有这样的记载:“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兰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于鲁。” 由此看来,孔性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开国之君殷汤,则是帝喾的次妃所生的儿子契的后代,殷汤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为乙,传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时代,在宋国的孔父嘉,为华督所杀,他的儿子就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所以孔子才会是鲁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上面,对于孔姓的渊源,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 从这段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殷汤的后代以孔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代宋国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应该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悠长历史。 《广韵》和《史记》上面对于孔姓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的记述:《广韵》上说,避华督之祸跑到鲁国的是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史记》上则说,奔鲁的是孔父嘉的孙子睾夷。实际上究竟是谁最先到鲁国开基,迄今仍众说纷纭,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不过,无论哪一位才是鲁国孔氏的真正开山始祖,孔子之为孔父嘉的六世孙,已经是个不争之论。据考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祖父是伯夏,伯夏 辈分(12)家谱(23)

最新中国姓氏人口排名

001、李姓排行: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002、王姓排行:王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大姓,分布非常广,约占汉族人口的741%,人口众多。

003、 张姓排行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004、刘姓排行:刘姓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

005、 陈姓排行:陈姓是人口列全国第五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南方地区多陈姓。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006、 杨姓排行: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

007、赵姓排行: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008、黄姓排行:黄姓分布极为广泛,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在中国最多的十个姓中排第八位。黄姓在要集中于工江以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

009、周姓排行:周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之一,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2%,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

010、吴姓排行:吴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013、 胡姓排行: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

015、高姓排行:高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1%,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五位。尤以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地为多。

016、 林姓排行:林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8%,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六位。尤以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约占全国汉族林姓人口60%。

017、何姓排行:何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中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7%,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七位。以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多此姓。

018、郭姓排行:郭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氏之一,居第十八位。万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019、 马姓排行:马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尤以我国西北地区最为集中,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10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九位,同时也是我国回族大姓。

020、罗姓排行:罗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二十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居第二十位。其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江西、贵州、湖北等省,六省罗姓约占全国汉族罗姓的70%。

021、梁姓排行:梁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84%,居第二十一位。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省人口47%,全国汉族梁姓人口35%在广东。

027、 冯姓排行:冯姓是我国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汉族人口的064%,居第二十七位。尤以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云南等省多此姓。

029、 董姓排行:董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1%,居第二十九位,为全国人口最多的五十姓之一。尤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

031、程姓排行:程姓分布广泛,全国程姓总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7%,在中国五十个大姓中排第三十一位。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南、四川、山东等省,这五个省的程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程姓人口的60%。

032、曹姓排行:曹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7%,居第三十二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大姓之一。尤以四川、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多此姓。

036、傅姓排行:傅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全国傅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1%,居第三十六位,为全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南等省。

037、 沈姓排行:沈姓是中华民族重要姓氏之一,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050%,居第三十七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大姓之一,历代多以江南为其主要的分布地区。

039、彭姓排行:彭氏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9%,居第三十九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大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此姓。

040、吕姓排行:吕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居第四十位,尤以山东、河南二省多此姓。

042、卢姓排行:卢姓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居第四十二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

043、蒋姓排行:蒋姓是中华民族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居第四十三位,为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国姓氏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在我国历史上蒋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尤以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多此姓。

044、蔡姓排行:蔡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6%,居第四十四位。尤以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多此姓,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的44%。

045、贾姓排行:贾姓为中华民族中重要的一个姓氏,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042%,居第四十五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尤以山西、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

046、 丁姓排行:丁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居第四十六位。

052、潘姓排行:潘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汉族人口的041%,居第五十二位。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多此姓。八省区潘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69%。

053、杜姓排行:杜姓是中华民族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尤以黄河沿岸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山东等地集中。其人口约占汉族总数的04%,居第五十三位,为中国最大的一百个姓之一。

054、 戴姓排行:戴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9%,居第五十四位。尤以江苏、浙江两省为最多,约占全国戴姓人口的53%。

059、任姓排行:任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8%,居第五十九位。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两省任姓约占全国汉族任姓人数的25%。

061、范姓排行:范姓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6%,居第六十一位。其分布很广,特别是河南、四川、辽宁、山东、江苏、黑龙江、湖南等省此姓最为集中,上述七省范姓约占全国汉族范姓人口的62%。

062、方姓排行:方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汉族人口的036%,居第六十二位,为当今中国一百个大姓之一。历史上的方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大姓,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省多此姓。

063、石姓排行:石姓是我国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5%,居第六十三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

069、金姓排行:金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2%,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之一,居第六十九位。尤以河南、浙江、江苏、湖北、四川、上海等省市多此姓,六省市金姓约占全国汉族金姓人口的62%。

070、陆姓排行:陆姓分布极为广泛,是中国一百个大姓之一,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1%,在一百个大姓中排第七十位。主要分布在江苏、广西、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这五个省、市、区的陆姓人口占全国汉族陆姓人口的65%。

071、郝姓排行:郝姓是当今较炙常见的姓氏,分布范围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0%,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氏之一,居第七十一位。尤以河、山西、河北三省多此姓,三省郝姓约占全国郝姓人口的59%。

073、白姓排行:白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9%,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居第七十三位。尤以四川、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多此姓,四省白姓约占全国汉族白姓人口的65%。

074、崔姓排行:崔姓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居第七十四位,为中国的一百个大姓之一。

075、康姓排行:康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8%,居第七十五位。尤以安徽、四川、陕西、甘肃、山东等多此姓,此五省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63%。

077、 邱姓排行:邱姓为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其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7%,居第七十七位,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此四省邱姓约占全国汉族邱姓的50%。

078、秦姓排行:秦姓为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6%,居第七十八位。秦姓分布很广,四川、河南、广西、江苏等省较为集中,四省秦姓约占全国汉族秦姓人口的54%。

079、江姓排行:江姓分布极为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6%,在全国一百个大姓中排第七十九位。其主要分布在广西、江苏、安徽、四川、广东、湖北、福建等省区,这七个省区的江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江姓人口的65%。

080、史姓排行:史姓为当今常见姓氏,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5%,居第八十位。分布很广,山西、湖北较为集中,两省史姓。

081、 顾姓排行:顾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5%,居第八十一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江苏、浙江等省多此姓。

082、侯姓排行:侯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源的姓氏。侯姓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5%,居第八十二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尤以湖南、安徽、河南、辽宁等省多此姓,四省侯姓约占全国汉族侯姓人口48%。

083、 邵姓排行:邵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三位,为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尤以江苏、山东、甘肃、安微、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六省邵姓约占全国邵姓人口的65%。

084、 孟姓排行:孟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四位。其分布很广,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多此姓,其中山东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的26%。

085、龙姓排行:龙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其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五位。其分布很广,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等省较为集中,四省龙姓约占全国汉族龙姓人口的67%。

086、万姓排行:万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六位,分布很广。

087、段姓排行:段姓为我国常见姓氏,是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3%,居第八十七位。分布很广,尤以四川、山西、河北、云南等省多此姓,四川段姓约占全国汉族段姓人口的58%。

089、 钱姓排行:钱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叶全国汉族人口的022%,在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国姓氏中,居第八十九位。尤以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为多,五省市钱姓约占全国钱姓人口的65%。

090、 汤姓排行:汤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9% , 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之一,居第九十位。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多此姓,四省汤姓约叶全国汉族汤姓人口的56%。

095、武姓排行:在我国历史上,武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居第九十五位,为中国一百个大姓之。尤以河南、黑龙江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武姓人口的037%。

096、乔姓排行:乔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8%,居第九十六位。其分布较广,河南、山东、江苏、河北四省较为集中,上述四省乔姓约占全国汉族乔姓人口的67%。

097、 贺姓排行:贺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居第九十七位。贺姓分布很广,湖南、山西较为集中,二省贺姓约占全国汉族贺姓人口的31%。

098、 赖姓排行:赖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居第九十八位。其分布很,广东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赖姓人口的54%。

100、文姓排行 ;文姓在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中居第一百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7%。其分布很广,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文姓人口的26%;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区亦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文姓人口的53%。

102、樊姓排行:樊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7%,居按中国姓氏人口多少排序的第一百零二位。尤以陕西、河南、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樊姓约占全国汉族樊姓人口的50%。

104、 殷姓排行:殷姓是我国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人口总数约占汉族人口总数的016%,位居全国姓氏排列第一百零四位。殷姓分布较广,以山东、云南、四川、河北、陕西等省为多。

105、施姓排行:施氏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6%,居第一百零五位。尤以江苏、福建、浙江等省多此姓,三省施姓约占全国汉族施姓人口的58%。

107、洪姓排行:洪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6%,排中国姓氏人口的第一零七位,尤以浙江、江苏多此姓,两省洪姓约占全国汉族洪姓人口的28%。

111、倪姓排行:倪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4%,居第一百一十一位。尤以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多此姓,三省市倪姓约占全国汉族倪姓人口的60%。

112、严姓排行:严姓为较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4%,居第一百一十二位。严姓分布很广,尤以湖北、江苏、浙江乖省多此姓氏,三省严姓约占全国汉族严姓人口48%。

116、季姓排行:季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3%,居第一百一十六位。尤以江苏、浙江等省多此姓,两省季姓占全国汉族季姓人口的59%。

119、 鲁姓排行:鲁姓是我国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人口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2%,居第一百一十九位。尤以山东、安徽多此姓,二省鲁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0%。

121、伍姓排行:伍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1%,居第一百二十一位。尤以湖北、湖南、广东多此姓,三省伍姓约占全国汉族伍姓人口的64%。

125、毕姓排行:毕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如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阜平,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崇仁,广西之田林,广东之吴川,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毕姓在全国汉族人口中约占011%,居第一百二十五位。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多此姓,三省毕姓占全国毕姓人口的70%。

128、 焦姓排行:焦姓是当代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0%,居第一百二十八位。尤以江西多此姓,约占全国焦姓人口的26%。

130、柳姓排行:柳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之一,人口总数约占汉族人口010%,位列第一百三十位。柳姓多分布于山东、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136、梅姓排行:梅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0%居第一百三十六位。尤以云南、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多此姓,六省梅姓约占全国汉族梅姓人口的74%。 138、庄姓排行:庄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93%,居第一百三十八位。尤以广东、江苏、浙江、台湾等省多此姓,四省庄姓约占全国汉族庄姓人口的60%。

140、管姓排行:管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之一,约占汉族人口总数009%,居第一百四十位。分布较广,但以山东、江苏多见此姓,两省管姓约占全国管姓人口63%。

147、 舒姓排行:舒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76%,居第一百四十七位。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多此姓,四省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的83%。

152、 詹姓排行:詹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73%,居第一百五十二位。尤以湖南、台湾、四川等省多此姓,三省詹姓约占全国汉族詹姓人口的50%。

159、盛姓排行:盛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7%,居第一百五十九位。尤以湖南、浙江两省多此姓,两省盛姓约占全国盛姓人口的37%。

163、 项姓排行:项氏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居第一百六十三位。尤以湖南、浙江、湖北、贵州等省多此姓,四省项姓约占全国项姓人口的74%。

166、游姓排行;游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分布分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居第一百六十六位。尤以贵州、四川、湖北多此姓,三省游姓约占全国汉族游姓的53%。

171、查姓排行:查姓是当代较为罕见的姓氏,但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居第一百七十一位。尤以安徽、江苏两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查姓人口的85%。

173、鲍姓排行:鲍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居第一百七十三位。尤以青海、江苏、山东、湖北、浙江等省多此姓,五省鲍姓约占全国鲍姓人口的70%

204、刁姓排行:刁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4%,居第二百零四位。尤以贵州、湖南两省多此姓,两省刁姓约占全国汉族刁姓人口的64%。

237、 姬姓排行: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约占汉族人口总数003%,居第二百三十七位。分布地域较广,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二省姬姓约占全国姬姓人口59%。

241、晏姓排行:晏姓是当今较罕见姓氏,但分布颇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27%,居第二百四十一位。尤以湖北、四川、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晏姓占全国汉族晏姓人口的82%。

276、楚姓排行:楚姓是中国人口较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2%,居第二百七十六位。楚姓分布较广,以河南省为最多。

附一、少数单姓系列

荣姓排行:荣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1%,尤以吉林省多此姓,约占全国荣姓人口的33%。

丰姓排行丰姓是当今较为少见的姓氏,人数不多,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平度、龙口、昌乐、鱼台,内蒙古之乌海,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川等地均有此姓。

裘姓排行:裘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1%,尤以浙江、江苏多此姓,两省裘姓约占全国汉族裘姓人口的61%。

伊姓排行:伊姓是当今较少见的姓氏,分布很广,但人数不多,今北京、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度及东平、山西之太原、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尤以河北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伊姓人口的39%。

庆姓排行:庆姓是当今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上海之松江、嘉定,福建之浦城,广东之吴川,安徽之淮南,云南之马关,山东之平邑、新泰、东明,河南之驻马店,山西之太原、汾阳,江西之丰城,湖南之湘潭,浙江之义乌,台湾之台北,四川之武胜、泸定,陕西之韩城、西安,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钦姓排行:钦姓是当今罕见的姓氏,人数不多,居处分散,今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度、沾化,山西之太原、运城,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贵州之从江等地有此姓。

附二、少数复姓系列

公孙排行:公孙是当今罕见的复姓,人口不多,分布较广。钮姓排行钮姓是当今较少见的姓氏,人数不我,分布分散,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崇江,安徽之蚌埠等地均有此姓。

司马排行:司马是当今罕见的复姓,人数不多,但分布广泛,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固安,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福建之浦城,贵州之普安等地均有此姓。

夏侯排行:夏候是当今罕见的复姓,今北京,上海,江西之吉安、萍乡、兴国,山西之太原、晋中地区,台湾台中等地均有此姓。

东方排行:东方是当今罕见的复姓,人数不多,分布较广,今北京,山西之太原、长治,山东之惠民,台湾之台北等地有此姓.

最新中国姓氏人口排名

001、李姓排行: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002、王姓排行:王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大姓,分布非常广,约占汉族人口的741%,人口众多。

003、 张姓排行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004、刘姓排行:刘姓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

005、 陈姓排行:陈姓是人口列全国第五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南方地区多陈姓。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006、 杨姓排行: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

007、赵姓排行: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008、黄姓排行:黄姓分布极为广泛,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在中国最多的十个姓中排第八位。黄姓在要集中于工江以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

009、周姓排行:周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之一,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2%,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

010、吴姓排行:吴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013、 胡姓排行: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

015、高姓排行:高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1%,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五位。尤以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地为多。

016、 林姓排行:林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8%,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六位。尤以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约占全国汉族林姓人口60%。

017、何姓排行:何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中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7%,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七位。以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多此姓。

018、郭姓排行:郭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氏之一,居第十八位。万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019、 马姓排行:马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尤以我国西北地区最为集中,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10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九位,同时也是我国回族大姓。

020、罗姓排行:罗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二十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居第二十位。其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江西、贵州、湖北等省,六省罗姓约占全国汉族罗姓的70%。

021、梁姓排行:梁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84%,居第二十一位。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省人口47%,全国汉族梁姓人口35%在广东。

027、 冯姓排行:冯姓是我国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汉族人口的064%,居第二十七位。尤以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云南等省多此姓。

029、 董姓排行:董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1%,居第二十九位,为全国人口最多的五十姓之一。尤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

031、程姓排行:程姓分布广泛,全国程姓总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7%,在中国五十个大姓中排第三十一位。

孔氏宗族的族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孔氏宗族视修谱为合族大事,通过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关系相对疏远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从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穆、备遗忘”的目的,修谱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渗入。

最初的孔氏家乘,只是以抄本传世,记载世袭奉祀的宗子名字。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官居朝议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深感个别抄本易于散失,而且每代仅录一人,使家族中许多贤达之士未能载入史册,年代久远后必被湮没,决定广收资料,创修孔氏族谱。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族谱,将本族嫡系及支庶一并收入,正式镂版印刷。

孔宗翰之后的四百年间,宋、金、元历朝更替,屡值兵燹战乱,其间孔氏谱牒虽曾进行过重修,但没有正式刊刻。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才又一次组织重修并付印。这次重修的族谱接受以往濒于失传的教训,特对修谱之事作了文字上的规定:此后族谱“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为期”。按此规定,应当在嘉庆四十年(1561年)左右修谱,但由于种种原因,修谱工作比规定时间向后拖了六十多年,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才纂修族谱,这距上次修谱已有133年的时间。而后的康熙、乾隆朝的甲子年均按时修谱,但乾隆甲子(1744年)负责修谱的是孔继汾,他后来因被告触犯了清朝《会典》而陷入文字狱,充军到新疆伊犁。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没有再大修过族谱,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倡修全族大谱,经土7年努力,在民国二十六年方大功告成。这部民国族谱是最大规模的一个孔氏全国合族大谱。

北宋元丰及明弘治年间所修的孔氏族谱,久已亡佚,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天启、康熙、乾隆和民国所修的四部。从这四部族谱的纂修人员的设置来看,可以发现,随着世代推移,修谱机构的设置规模逐渐扩大。

为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衍圣公府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事安排,如乾隆九年(1744年)修谱时,设立鉴定一人,由衍圣公担任;监修二人,由三品执事官和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担任;提调二人,由正一品荫生候选员外郎和曲阜县世职知县担任;以下编次、掌收、校阅、誉录、督刊、收发等职,也是各由四品执事官、候选州同知之类有官职者及有科名的人员担任。到民国时期最后一次大修时,衍圣公孔德成主持,专门设立了“曲阜全国孔氏合族修谱办事处”(简称“谱馆”,古时称:“纂局”),孔德成任总裁,由族长孔传蜻等三人主持日常工作,谱馆有职员66名,另有一些勤杂员役。

修谱时,衍圣公府要先行制订条规、颁布榜示,制订统一格册和修谱誓词。然后择吉日举行仪式,告庙致祭后,各执事人员进入修谱的专设机构纂局内办公。族谱纂修完成,要在孔庙举行隆重的告祭仪式。各户族众按规定领到新谱后,即将旧谱交至族长,立即焚瘗。如有失落旧谱者,即声明,该户头户举出具证明,刻附谱后。

孔氏历代修谱都非常严格,明天启年间修谱规定义子不能入谱,违者重究。清康熙时修谱,规定更加详细:一,凡不孝、不悌、犯义、僧道、邪巫、优卒、贱役等,都被认为是“辱祖玷宗,丧名败节,皆不准入谱”;二,因修谱都是集资,所以规定族人每丁交银八分,违者不准入谱;三,孔氏子孙不仅行辈字有一定规定,即使用字亦随行辈而定,不准乱用。修谱时,如有不依规定乱取用者,必须改正,否则不得入谱。乾隆甲子修谱除继承康熙时的规定外,又提出凡“养异姓为子、赘婿冒姓、子随母嫁携来同居”者,亦不得入谱。对以上各方面,不仅各户头要认真作保证,而且还发动族人知情者履行检举之责。

在孔氏宗族中,除大宗主衍圣公主持纂修的全谱外,各户、各支派还有自己纂修的小谱或支谱。这些谱牒各具特色,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比如,《林前户支谱》记载了从汉至清历代皇帝对孔氏优免赋役的敕文,并收入嘉庆年间立于孔庙毓粹门下的蠲免碑文。《大宗支谱》则收入了更为详细的资料,在人名之下不仅载有字号、功名官职,还有妻妾娶自何家、其子娶何家之女、其女嫁与何家之男等内容。由于支谱所刊印数量较少,留存下来的仅有八部,它们是:《东家小谱》、《嫡系小谱》、《续修支谱》二种,《大宗支谱》二种,《林前户支谱》、《林前户重修孔子世家谱》。

凡是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纂修的支谱,必须获得衍圣公的批准,加盖衍圣公府大印后才能成立。各级官府主要根据衍圣公府钤印的有无,来判断内孔与外孔,决定是否给予优免差徭及有别于齐民的特权。

内孔和外孔

一般说来,作为圣裔的孔氏宗族常常自称“内孔”或“真孔”,而把同姓不同宗的孔氏称为“外孔”或“伪孔”。这里的里外、真伪,是以圣脉的流传作为对照的。

圣裔们所强调区别的“外孔”,其情况大致有二:

一是与圣裔同姓不同宗的孔氏。如本书第一章中所述,在古代,也有几支孔姓并非出于子姓之后,在孔父嘉至孔子一系后世的繁衍、扩大的同时,这些“圣裔”之外的孔姓渐渐淹没无闻,也无世系资料存世,然而这为数不多非圣裔的孔氏有时会想方设法混进圣裔中去,以图享受到朝廷对孔子后裔的优厚待遇。正是“累朝优礼”、“与常人异”的待遇,在孔氏宗族史上引起了大量伪孔冒宗的现象,在曲阜县之外的其他州县,时有和孔子后裔并非一脉的外孔假冒“圣裔”,以期得以优免地方差徭,这种情况每朝每代都有发生。而在曲阜,由于管理严格,冒宗易于识别,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一是出于衍圣公府的奴仆孔末所传的后代。据载,孔仁玉的后裔在北宋时期传至五十三代而分为“孔氏五位”的同时,洒扫户孔末的子孙也已立为“五院”,分布在曲阜的小薛社、张阳社、西隅社、东忠社、西忠社。到清代,这些所谓“仆随主姓”的外孔,又发展到曲阜之外的邹县等地。既然同属一姓,又并非同脉,为了明确主仆、圣裔庶民之区别,以衍圣公府为代表的孔氏宗族“不准其随钦赐行辈取名,以免混乱”。外孔如冒宗续谱,则要因“冒宗谱,滥邀恩崇”而获罪。

孔府档案

1来源及形成

孔府档案属于私家档案,由于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逐步封官加爵,官至一品,因此,孔府与皇帝关系逐渐密切,上下行文接连不断,全国各州府衙亦相继行文接洽关系。而用于孔府祭祀孔子的祀田达三十六万亩,分布在五省数百个县,因此县级政府与孔府间的关系亦非常多,再加上土地纠纷处理,更是文案复杂。孔府是一品官的衍圣公府,府内除三大公堂外,还有十大厅办事机构,各机构都有日常的工作文件,再加上祭林庙的各种帐册、府内生活的规定及帐册等,因此,资料极为丰富。

孔府档案以其历史长、数量多、内涵丰富而成为中国著名的私家档案。由于战乱孔府档案过去曾有损失,现存档案记录了孔府从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1948年8月40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族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历代衍圣公府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珍贵原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孔府档案也为中国文献档案学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典型范例,在档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档案整理

文件的保存原来较为分散,孔府凡属于上下及各州府县行文均保存在掌书厅书房内,由典籍官掌管,地亩册、契约、收租册,均保存在册房内;婚丧嫁娶及林庙祭祀酒席帐、祭品帐均保存在司房内;内务日常开支、工资帐和来往宾客帐均保存在帐房庶务室内;呈禀号簿、收文簿、发文簿、送文簿均保存在启事厅承启处内。以下族长衙门、百户衙门、管勾衙门、礼学、乐学、古乐传习所等,各厅房均有零星文件。1948年8月古物保管所成立后,把这些零星文件均收归书房保存。

1956年春,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同志来曲阜检查文物保护工作时,发现了这批历史文物档案。回京后,派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专门整理档案,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主任李鸿庆专门整理文物。把文物分成33大类,以后由文管会继续整理;把档案分存后五间房,单独列项,专库保管,以便以后整理。1956年 8月开始,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家档案馆,派南京档案史料整理处 (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专家常住曲阜进行分类整理,由金佳任组长,成员有郭鹏、丁家襄,参加整理的还有南京装裱工程先道。第一次整理工作截止于1958年9月。1959年夏季至国庆节,孔府进行复原陈列,将档案由后五间迁移至东大楼下保管,并批拨50方香樟木制成档案箱保护。1960年春中央委员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同志来曲阜检查档案工作,指示:“要片纸不丢,只字不损,把档案保护下来。”从此又加强人力糊耳装订,至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停止。1972年夏季又开始裱糊装订,建新帐登册,至1987年已编至9200余卷号。以后继续整理裱糊装订,现在还有部分残破卷页没有整理。

3现存档案的基本内涵

按照南京档案馆协助整理的分类,共分八个阶段(解放前孔府档案分类是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八个阶段时:明代、清代、民国、北洋军阀、国民党、敌伪时期、1946年解放、解放战争时期,始于嘉靖十三年,止于1948年8月。

每一阶段又各有分类,多寡不同,清代最多。每个阶段分类是:袭封、祀典、先贤、宗族、家谱、属员、庙庭官员、府内官员、学录、庶务、租税、林庙管理、徭役、刑讼、宫廷灾异、财务、文书等。

孔府档案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

宫廷政治方面的资料,记载了封建王朝登基、建储、巡幸、崩逝、柑庙配天、庆典朝贺等皇室大事,以及各种典籍制度。形式有奏折、京报、邸抄、公文簿册等。

祀典方面的资料,记载皇帝驾幸阙里,御祭孔子,赐给供器、匾联,遣官祭祀等。

袭封方面资料,记载孔氏子孙袭爵受封,设置孔氏职官以及家学、庙学职官、奉祀各先贤等。

宗族方面的资料,记载孔氏宗族支谱宗法族规、家庭事务,优免孔氏杂差徭役赋税等。

另外还有林庙管理、庄务管理、府务管理等。

家谱文件

孔姓字辈

孔姓在自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里,族属繁衍日众,遍及全国各州府县。为了使族属代代不乱,长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条理,孔氏宗族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条例。

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从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明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以上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而将“胤”字改为“衍”字。

到20世纪90年代,曲阜当地的孔氏已传至八十代“佑”字辈,以下尚有25字可续。

曲阜衍圣公府的历代衍圣公,是孔孑嫡系后裔中的长子长孙,长子是诸兄弟中的老大,往往是长子已经结婚生子,而幼子却是年龄很小的孩童,长此以往,同辈之间的年龄距离越拉越远。从孔子算起到20世纪40年代,二千余年中,在曲阜的孔氏族人上下已相差到12代之多,当时辈份最大的是六十六代的“兴”字辈,最小的是孔子嫡裔孔德成之子孔维益,为七十八代。到 90年代,在曲阜孔氏族人中上下相差11代,最大的是六十九代的“继”字辈,最小的是八十代的“佑”字辈。因此,孔姓中人见面,有时不好称呼,因为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不能乱称,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来称呼。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的原因就是衍圣公往往比大多数同里同宗穷人辈份要低几辈,面对面时虽是主仆关系,但依家规又应按辈份称呼,彼此都易尴尬。但实际上,由于衍圣公府里做活待遇高,可以养家糊口,一些孔姓贫穷人家便改名换姓进府为奴,改姓一般是改成母姓。

==

孔姓出自殷商 三千悠久历史

实际上,孔姓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领导中华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当然也是黄帝的后裔。

关于孔姓的来源,《广韵》上面有这样的记载:“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兰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于鲁。”

由此看来,孔性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开国之君殷汤,则是帝喾的次妃所生的儿子契的后代,殷汤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为乙,传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时代,在宋国的孔父嘉,为华督所杀,他的儿子就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所以孔子才会是鲁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上面,对于孔姓的渊源,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

从这段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殷汤的后代以孔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代宋国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应该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悠长历史。

《广韵》和《史记》上面对于孔姓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的记述:《广韵》上说,避华督之祸跑到鲁国的是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史记》上则说,奔鲁的是孔父嘉的孙子睾夷。实际上究竟是谁最先到鲁国开基,迄今仍众说纷纭,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不过,无论哪一位才是鲁国孔氏的真正开山始祖,孔子之为孔父嘉的六世孙,已经是个不争之论。据考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祖父是伯夏,伯夏则是防叔之子。由此可见,孔父嘉不但是孔姓的创造人,而且的确是2000多年来举世同钦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六世祖。

孔子以下的孔氏家谱,历2000余年如一日,把每一代子孙都记载得源源本本。因此,孔子的历代子孙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也未曾间断过,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

像这样,能够把孔氏的世系追溯得分毫不爽,岂不是孔姓的人比别姓的人幸运,而又足以自豪自傲的地方!孔,的的确确是一个尊荣无比的汉族姓氏。

孔姓辈份:

惟/戈 温 扌/纟 昭/昌 光 仁 宀/曰 延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宗 若 端 王 扌/应 元 之/万 氵 思 克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以下由中央政府颁布

希 言 公 彦 承 弘/宏 闻 贞 尚 胤/衍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兴 毓 传

孔姓的姓氏来源和家族名人

  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8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九。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孔姓的姓氏来源和家族名人,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