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氏-姓娄的名人-娄姓起名字-娄姓的起源与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5收藏

娄氏-姓娄的名人-娄姓起名字-娄姓的起源与家谱,第1张

安徽亳县

「娄」源出

娄(Lóu)姓源出有二:1、出自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匹娄(又称疋娄)氏、伊娄氏、盖娄氏、乙那娄(亦作壹那娄、一那娄)氏,入中原后一并改为娄姓,亦称娄氏。2、以国名为氏。《风俗通义》载,春秋时有邾娄国(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一带),子孙有以娄为氏,是娄氏的又一支。

迁徙分布

娄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娄姓源于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把夏帝少康的'后代东楼公封于杞国(河南省杞县)。至春秋时期,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威胁下被迫东迁,杞君有一支子孙被封在娄邑(今山东省诸城西南),后来以娄为姓。此外,北魏时匹娄氏、伊娄氏、乞娄氏、乙娄氏都有人改姓娄。娄姓望居谯郡(今安徽省境内)。西汉初年有大臣娄敬,因建议刘邦入都关中有功,被赐姓刘。刘邦被匈奴打败后,他提出“和亲”政策,被采纳。

娄坚:明代诗人。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娄坚诗刻,谓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娄谅:字克贞,上饶人。著《日录》四十卷、《三礼订讹》四十卷。谓《周礼》皆天子之礼,为国礼。《仪礼》皆公卿大夫士庶人之礼,为家礼。以《礼记》为二经之传,分附各篇,如《冠礼》附《冠义》之类。不可附各篇者,各附一经之后。不可附一经者,总附二经之后。其为诸儒附会者,以程子论黜之。著《春秋本意》十二篇,不采三传事实,言:“是非必待三传而后明,是《春秋》为弃书矣。”其学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然其时胡居仁颇讥其近陆子,后罗钦顺亦谓其似禅学云。

娄仲英:元代画家,善山水,《山居图》颇为有名。

元阳都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红河哈尼梯田

元阳“红河哈尼梯田”开垦历史已有1300多年。元阳县各族人民开山为田,引水种地,开垦梯田19万余亩,建成大小水沟4653条。

元阳“红河哈尼梯田”分布于全县14个乡镇,海拔在170米-1980米的山岭中。梯田级数最多的有3700多级;梯田单块面积最大者10余亩,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老虎嘴

老虎嘴位于元阳县城南部505公里处,距老城街205公里。该景区包括赏勐品、硐浦、保山寨和阿勐控等连片的6000多亩梯田,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区之一。老虎嘴被法国报刊列为1993年新发现的七大人文景观之一,被美国摄影家称为最壮丽的田园风光。

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

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位于元阳县新街镇到绿春县的“晋思”公路沿线,在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域内,距元阳县城35公里。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是红河哈尼梯田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猛弄司署景点

元阳皇封世袭猛弄哈尼司署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距今269年。司署有四组台阶上下相接,共127级,每组台阶左右均有两层楼的厢房。正堂、屏风楼、厢房雕梁画栋,红墙黄瓦相映。

元阳县红叶温泉度假村

元阳县红叶温泉度假村位于南沙镇菱戈塘村民小组村旁,菱戈塘村民小组共73户,300余人,全村均是傣族。红叶温泉度假村占地面积100余亩,有百年芒果树、酸角树、常青树和天然霸王鞭园林。

原阳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原阳有什么好玩的景点如下:

1、陈平祠。

陈平祠地理位置陈平祠位于原阳县城东北九公里的阳阿乡阳阿村。陈平简介陈平是我国西汉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为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和巩固西汉王朝树下了不朽的功勋,被历代封为“忠臣”而加以宣扬和传颂。人物生平陈平,字孺子,河南阳武户牖乡(即今阳阿乡阳阿村)人,陈平祠堂至今还完整的保留着。据历史资料记载:陈平祠建于汉武帝三年,明洪武二十三年重修。清乾隆二十二年又做了补修。

2、玲珑塔。

原阳玲珑塔玲珑塔,又名徽塔,也叫雁塔,位于河南省原阳县城西南175公里原武镇东关,原为原武镇善护寺内的附属建筑物,建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为六角形十三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有塔铭记载明万历辛丑年间(1601年)重修。清代善护寺失火,寺毁塔存。1963年6月,河南省公布其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平面呈六角形,全高47米,共13层。

河南原阳有什么名人古迹

历史悠 及商周 景观众 古迹丰

原阳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分布全县17个乡镇。四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北宋玲珑塔、商代谷堆文化遗址、汉代张苍墓、明末清初夏家大院。

历史象条河,涛声依旧;

文化象首诗,旋律如歌;

历史是流动的文化,古迹是历史的浓缩。

秦始皇 到博浪 张良击 天下扬

张良,字子房,被封留侯, 韩国后裔,其父、祖父均为韩国丞相。前218年秦国灭韩后,他深怀家仇国恨,趁秦始皇东巡至阳武博浪沙(县城东南隅)时,伏道刺秦王,误中副车,“铁椎飞出,副车粉碎”。秦始皇大惊失色逐下令“天下大索十日”,张良藏匿于原阳齐街一村中,后人将该村改名留后村。刺秦后,他苦读兵法,终于成为刘邦重要谋士。唐代诗人胡曾云:“一击车中胆气高,祖龙社稷已惊摇”。周恩来总理1914年也有“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的著名诗句。

一击惊天下,一误憾古今,

博浪既举椎,后有椎击人。

玲珑塔 塔玲珑 斜之最 东北倾

玲珑塔,又名徽塔,位于县城西175公里的原武镇,始建于1105年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原为善护寺内建筑,清代寺毁于火,唯塔独存。塔原高47 米,砖木结构,6角13层。明清时期,黄河屡决,将塔底淤没,现存12层43米,塔身向东北倾斜2度33分,斜而不险,堪称中国斜塔之最。1963年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巍巍屹立阅千载,默默无言听河声,

倾躯不是老年态,历尽沧桑还玲珑。

自荐亭 史彪炳 三寸舌 百万兵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前257年,秦围赵都,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以解郸邯之围,毛遂自告奋勇要随平原君赴楚,平原君因平时未听说过毛遂其人,不愿带其前往,毛遂极力说服,才勉强得到平原君允诺。在与楚王谈判过程中,他机智勇敢凭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说服楚王与赵歃血为盟,发兵救赵。事后平原君慨叹道:“毛遂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我不敢再失去这样的人才了”。毛遂故里在原阳县城西12公里的师寨镇路庄村,这里有自荐亭和十余通石刻,记载着毛遂自荐的动人故事。

中原人才多奇伟,有胆有识留口碑,

劝君莫学平原君,只知自荐不识遂。

夏家院 明清建 精雕琢 大观园

夏家大院位于县城南街,有房屋150余间,分四座院落,房房相衔、院院相通,主院槛 墙皆为木雕隔扇,图案精美、刀法娴熟,花鸟禽兽栩栩如生。堪称中国明末清初北方民居建筑之典范,人称“远离现代文明的历史大观园”,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该院最后一位主人是个寡妇,并于1956年去世,又俗称“夏寡妇院”,虽经黄河屡次改道,却保存完好,令世人惊叹。

曲径通幽院通院,精雕细琢刀连刀,

黄河不忍伤美态,屡次改道未惊扰。

张良渡 博浪亭 玄武园 柏林冢

张良渡:位于原阳县蒋庄乡周屋村,传说为张良刺秦后从此处渡河出逃。现已开发为黄河滩区一旅游景点。

博浪亭:位于县城东南隅,张良击秦处。现有康熙二年(1663年)所立“古博浪沙”石碑一座。

玄武园:位于城关镇,距县城05公里,内有祖师庙和关圣殿。

柏林冢:即周亚夫墓,在今原阳县磁固堤村。

除此之外,原阳现仍有诸侯会盟台、陈平祠、张苍墓、沙压龙王庙、唐槐等多处古迹。

文物古迹,星罗棋布;

旅游景点,资源丰富。

史学家 新考证 娄氏地 毛氏宗

史家考证,娄氏起源以唐朝娄师德为祖,娄师德系现原阳县原武镇双楼人,旧原武县素有“娄半县”之说。另据考证,周文王第八子毛伯政被封于毛国(荥阳郡阳武县),因此原阳县又是毛氏祖先发源地。

姓氏多出中原地,中华树茂根深系,

娄毛二氏寻宗祖,黄河岸边朝天祭。

韶山冲 毛泽东 祖籍在 原阳城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据载,毛主席的名(泽东)、字(润之)取“润泽东方”之意。据考,韶山毛氏始祖为周文王之子毛伯政,自西周毛氏封国到毛氏家族传至毛泽东,历3000多年,传108代。主席生前通览古书,却唯独不知毛氏祖先出原阳这一史实,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遗憾,还是原阳的遗憾?母亲河滚滚东流,“润泽东方”,是否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姓氏渊源黄河域,寻宗觅祖毛主席;

源头始自原阳地,天下毛氏一根系。

风水地 人杰灵 十二丞 如繁星

原阳县人杰地灵,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十二位官抵丞相的名人,有汉代四丞相张苍、陈平、周勃、周亚夫,唐代五丞相娄师德、韦思谦、韦承庆、韦嗣立、杨再思,五代十国丞相李恽、北宋丞相李穆,南宋丞相万俟_。

一地十二丞,引得世人惊。

全国两千县,是否有伯仲?

助沛公 扶汉童 原阳人 第一功

有人说,中国西汉历史,就象小孩子学走路一样,是由原阳人搀扶着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张苍、陈平、周勃、周亚夫均为汉相,为西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汉朝的开国元勋。

博浪举椎第一击,后有四相扶汉帝。

秦王莫把原阳恨,暴政亡国是规律。

辅高祖 有陈平 出奇计 去范增

陈平,原阳阳阿乡人,从陈涉起义而步入戎马生涯,先投项羽,后投刘备。他足智多谋,曾为高祖刘邦“六出奇计”,其中计除范增被后世广为传播。史载,前204年,楚军在荥阳围攻汉王,汉王向项羽请求议和,但项羽亚父范增却力主攻打荥阳。正此时,项羽使者到汉王营中,陈平置盛大宴席,但一见楚使却假装惊讶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原来是项王的使者”。逐命撤掉酒宴,改用粗饭让楚使吃。楚使回禀项羽,项羽对范增产生猜疑,不采用他速攻荥阳主张。范增一怒而走,后因背生毒疮而死。

平定诸吕之乱,巧解楚汉纷争;

陈平运筹帷幄,扶汉立下头功。

美女图 解围城 诛诸吕 大智勇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胃顿单于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汉军即将全军覆没。危急情况下,陈平以重金收买匈奴使者,给领兵之帅之妻阏氏献上重礼并送上一张“美女图”,说:“你们大王到前方打仗,汉王将败,正按这张美女图在全国挑选美女以献大王。”阏氏大怒,以家中有要事为由派使者火速到前线叫领兵之帅撤回,以此解了白登山之围。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陈平、周勃紧密团结,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代王即汉文帝。

时势造英雄,危难见陈平;

审时善度势,铁腕不留情。

有张苍 拜侯相 定历法 校《九章》

张苍,旧阳武人,秦时为御史,汉初为相,封北平侯,曾任丞相十年,主持改定历法,校正了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两朝元老历秦汉,凭识为官有才干;

政绩显赫垂青史,德才兼备美名传。

报恩情 侍王陵 开先河 废肉刑

张苍是个知恩图报的孝子,王陵(后任汉右丞相)曾救过其命,史载“及苍贵,常父事王陵”。在他任主管刑法的丞相期间,第一次废除了“肉刑。”

不孝难为子,做人知报恩。

至今思张苍,启迪后来人。

有周勃 人厚重 少修饰 史称颂

周勃,原武人,西汉丞相,封绛侯,身为武将,英勇无比,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战功。但他“重厚少文”,虽官居高位,却生活简朴,为人忠厚,不重修饰。后与陈平合谋,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汉文帝,刘邦评价他:“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简朴不奢侈,重厚少修饰。

位高不自居,为官当自持。

周亚夫 不亚父 两丞相 一门出

周亚夫,周勃次子,西汉丞相,封条侯,原武镇人。前158年,匈奴侵汉,汉文帝派周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文帝一行曾到其军营犒劳兵士,却被威风凛凛的士兵阻于营外,守兵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号令,不听天子诏令。”文帝使者出示皇符后方得入内。守兵又对皇帝随从说:“将军有令,军中不能策马奔跑”,文帝只好松缰缓行。到了大帐,亚夫手持兵器对皇帝作揖:“身有盔甲的武士不能躯体行跪拜之礼,请允许我以军中礼节参见陛下”。文帝走后说:“此真将军矣”。国防部长张爱萍1986年为亚夫故里题词:“治军严明,一统大业。”

只听军中令,不闻天子诏。

唯我“真将军”,胆气贯云霄。

娄师德 荐狄公 女皇封 留贞名

娄师德,唐朝丞相,原武人。一生以“伟岸大度,气量宽厚”著称,虽与狄仁杰因政见不同而“有隙”,但他宽容大量,不计前嫌,仍推荐狄仁杰为相,“唾面自干”成语即由他出。他还因品行端正,不近女色而封为“贞公”。

与事公则正,为人宽则容。

“贞”名有男儿,娄公传美声。

韦思谦 史无前 父子仨 丞相传

韦思谦 ,唐朝丞相,原阳陡门乡韦城人。他教子有方,家规甚严,两个儿子韦承庆、韦嗣立也都品行端正,才学过人,后皆为唐朝丞相。《旧唐书》栽:“前后四职替代,又父子三人,皆至宰相,有唐以来,莫与为比。”

子承父业不绝后,一门三相史无前。

品学兼优古今事,教子有方当思谦。

韦嗣立 明大义 兄有过 仗责己

韦嗣立,唐朝丞相,韦思谦之子。韦嗣立与韦承庆为同父异母兄弟,韦承庆为韦思谦前妻所生。韦嗣立小时非常懂事,他知道哥哥韦承庆不是自己母亲所生,所以,每当哥哥做错事,受到母亲责罚时,他都替哥哥承担责任,让母亲杖罚自己。因此,兄弟二人感情笃深,非常和睦。

兄弟姐妹手足情,尊长爱幼道德经。

古往今来可箴言,当知家和万事兴。

丞相乡 不虚名 成语多 更蜚声

原阳历史上曾出过十二位官邸丞相的人物,堪称“丞相乡”。与此同时,原阳人也产生过二十多个众人皆知的成语和典故,如“唾面自干、汗流浃背、重厚少文、毛遂自荐、脱颖而出、锥处囊中、因人成事、一言九鼎、八攻八克、九鼎大吕、细柳屯军、言重九鼎、周勃安刘、六出奇计、 狱吏之贵、人面莲花、歃血为盟、碌碌无为、跪履三约等,誉为“成语乡”当不为过。

博浪名人多,辉煌在秦汉。

文化底蕴厚,成语一串串。

古官渡 马头集 五佛寺 碑石记

这是一方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东汉末年袁(绍)曹(操)官渡之战的中心战场就发生在大宾乡马头村的古官渡附近。明清碑石为证,天然渠畔的官渡水遗痕犹存,是旅游开发的风水宝地。

公元200年,黄河南岸边;博浪战略地,群雄逐中原;

马头古官渡,袁曹大会战;高阜决雌雄,撕杀动地天;

乌巢一把火,袁军人心涣;操智少胜多,绍傲败遗憾;

五佛历千秋,史故代代传;寺毁僧散去,碑刻留人间。

民李判 处事公 判官村 遂得名

相传三百多年前,山西洪洞县一批移民迁到黄河岸边,在此建宅立户,垦荒种田,后来因人丁增多,地界常发生矛盾冲突。村里有一位叫李判的村民处事公正,聪明善断,村里发生各种纠纷都找他评理了断,无人不服,久而久之,村民叫他“判官”,后来,该村取名“判官村”,在现原阳县城正南黄河岸边。

善断得民敬,“判官”由民封。

事曲理却直,公正定纷争。

家贫寒 酒壶空 妻剪发 待宾朋

大宾为原阳县一乡名。据传,明代洪武年间山西洪桐县一户居民迁来此地,因家境贫寒,有亲朋好友来时,其妻就置一空壶于桌上留客,然后到外剪发买酒,因此有“空壶留来客,削发待宾朋”之说。“待宾”也逐渐演变为“大宾”。

酒空心意满,家寒情谊暖。

为人贵纯朴,莫把穷友嫌。

一箭神 双雁分 交颈死 撼人魂

原阳县太平镇乡有一村叫雁李村。据传,该村曾经有一村民,非常善射、百发百中,以在黄河滩射杀大雁为生。一年冬天,当一群南去大雁经过时,他挽箭射出,一只大雁应声落地,大雁受伤未死,他就将其养于家中。次年春天,又有一群大雁北归,经过该村时,其中一只大雁脱群而落,立于他家门口一棵高树上凄然鸣叫,养于院中的那只大雁闻声回鸣。只见立于枝头的大雁突然俯冲而下,两只大雁交颈亲昵,片刻而死。该村民见此情景,痛哭流泪从此收弓,不再杀生。

一箭无情两雁凄,双雁同归一人泣。

大雁本是人间友,奉劝我辈要珍惜。

时彦父 慈善心 得娇子 香时村

原阳县师寨镇有一村叫香时村。据传该村曾出过一状元名叫时彦,在时彦出生之前,其母一直未育,深感愧疚,就交给丈夫一笔盘缠,劝其到四川成都纳妾。其父到成都后,一日见到路边跪一戴孝女子,向过往行人乞讨。其父问之,方知该女子父亲身亡,只因家境贫寒,无钱葬父,只好沿路乞讨。其父闻言,深为女子孝父之心而感动,就将所带盘缠全部赐予女子,空手而归。回来不久,其母便怀时彦,待时彦出生时,全村香气扑鼻,该村便取名香时村。

人间自有慈善心,孝父女子感路人。

钱财本是身外物,济苦救难报三春。

河南原阳县景点有哪些

玲珑塔又称徽塔,雁塔,位于河南省原阳县城西南17公里原武镇的东关,310省道旁边,现已划归新乡市平原新区,原为原武镇善护寺内的附属建筑物。玲珑塔至今经受过10多次地震,1938年还曾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炮击。1983年有关部门测量得出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13度33分。因其结构严谨科学,虽历经九百多年的历史风烟,至今仍巍然屹立,足以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科学和艺术上的聪明智慧。该塔是一座富有民族建筑风格的楼阁式砖塔,造型美观,观之赏心悦目,为宋代寺院之佳作。登上此塔可以南望黄河波涛,北眺太行峰峦,东见浩瀚云海,西览万顷碧绿,真可谓妙趣横生,蔚为奇观,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历史悠 及商周 景观众 古迹丰

原阳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分布全县17个乡镇。四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北宋玲珑塔、商代谷堆文化遗址、汉代张苍墓、明末清初夏家大院。

历史象条河,涛声依旧;

文化象首诗,旋律如歌;

历史是流动的文化,古迹是历史的浓缩。

秦始皇 到博浪 张良击 天下扬

张良,字子房,被封留侯, 韩国后裔,其父、祖父均为韩国丞相。前218年秦国灭韩后,他深怀家仇国恨,趁秦始皇东巡至阳武博浪沙(县城东南隅)时,伏道刺秦王,误中副车,“铁椎飞出,副车粉碎”。秦始皇大惊失色逐下令“天下大索十日”,张良藏匿于原阳齐街一村中,后人将该村改名留后村。刺秦后,他苦读兵法,终于成为刘邦重要谋士。唐代诗人胡曾云:“一击车中胆气高,祖龙社稷已惊摇”。周恩来总理1914年也有“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的著名诗句。

一击惊天下,一误憾古今,

博浪既举椎,后有椎击人。

玲珑塔 塔玲珑 斜之最 东北倾

玲珑塔,又名徽塔,位于县城西175公里的原武镇,始建于1105年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原为善护寺内建筑,清代寺毁于火,唯塔独存。塔原高47 米,砖木结构,6角13层。明清时期,黄河屡决,将塔底淤没,现存12层43米,塔身向东北倾斜2度33分,斜而不险,堪称中国斜塔之最。1963年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巍巍屹立阅千载,默默无言听河声,

倾躯不是老年态,历尽沧桑还玲珑。

自荐亭 史彪炳 三寸舌 百万兵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前257年,秦围赵都,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以解郸邯之围,毛遂自告奋勇要随平原君赴楚,平原君因平时未听说过毛遂其人,不愿带其前往,毛遂极力说服,才勉强得到平原君允诺。在与楚王谈判过程中,他机智勇敢凭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说服楚王与赵歃血为盟,发兵救赵。事后平原君慨叹道:“毛遂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我不敢再失去这样的人才了”。毛遂故里在原阳县城西12公里的师寨镇路庄村,这里有自荐亭和十余通石刻,记载着毛遂自荐的动人故事。

中原人才多奇伟,有胆有识留口碑,

劝君莫学平原君,只知自荐不识遂。

夏家院 明清建 精雕琢 大观园

夏家大院位于县城南街,有房屋150余间,分四座院落,房房相衔、院院相通,主院槛 墙皆为木雕隔扇,图案精美、刀法娴熟,花鸟禽兽栩栩如生。堪称中国明末清初北方民居建筑之典范,人称“远离现代文明的历史大观园”,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该院最后一位主人是个寡妇,并于1956年去世,又俗称“夏寡妇院”,虽经黄河屡次改道,却保存完好,令世人惊叹。

曲径通幽院通院,精雕细琢刀连刀,

黄河不忍伤美态,屡次改道未惊扰。

张良渡 博浪亭 玄武园 柏林冢

张良渡:位于原阳县蒋庄乡周屋村,传说为张良刺秦后从此处渡河出逃。现已开发为黄河滩区一旅游景点。

博浪亭:位于县城东南隅,张良击秦处。现有康熙二年(1663年)所立“古博浪沙”石碑一座。

玄武园:位于城关镇,距县城05公里,内有祖师庙和关圣殿。

柏林冢:即周亚夫墓,在今原阳县磁固堤村。

除此之外,原阳现仍有诸侯会盟台、陈平祠、张苍墓、沙压龙王庙、唐槐等多处古迹。

文物古迹,星罗棋布;

旅游景点,资源丰富。

史学家 新考证 娄氏地 毛氏宗

史家考证,娄氏起源以唐朝娄师德为祖,娄师德系现原阳县原武镇双楼人,旧原武县素有“娄半县”之说。另据考证,周文王第八子毛伯政被封于毛国(荥阳郡阳武县),因此原阳县又是毛氏祖先发源地。

姓氏多出中原地,中华树茂根深系,

娄毛二氏寻宗祖,黄河岸边朝天祭。

韶山冲 毛泽东 祖籍在 原阳城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据载,毛主席的名(泽东)、字(润之)取“润泽东方”之意。据考,韶山毛氏始祖为周文王之子毛伯政,自西周毛氏封国到毛氏家族传至毛泽东,历3000多年,传108代。主席生前通览古书,却唯独不知毛氏祖先出原阳这一史实,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遗憾,还是原阳的遗憾?母亲河滚滚东流,“润泽东方”,是否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姓氏渊源黄河域,寻宗觅祖毛主席;

源头始自原阳地,天下毛氏一根系。

风水地 人杰灵 十二丞 如繁星

原阳县人杰地灵,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十二位官抵丞相的名人,有汉代四丞相张苍、陈平、周勃、周亚夫,唐代五丞相娄师德、韦思谦、韦承庆、韦嗣立、杨再思,五代十国丞相李恽、北宋丞相李穆,南宋丞相万俟卨。

一地十二丞,引得世人惊。

全国两千县,是否有伯仲?

助沛公 扶汉童 原阳人 第一功

有人说,中国西汉历史,就象小孩子学走路一样,是由原阳人搀扶着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张苍、陈平、周勃、周亚夫均为汉相,为西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汉朝的开国元勋。

博浪举椎第一击,后有四相扶汉帝。

秦王莫把原阳恨,暴政亡国是规律。

辅高祖 有陈平 出奇计 去范增

陈平,原阳阳阿乡人,从陈涉起义而步入戎马生涯,先投项羽,后投刘备。他足智多谋,曾为高祖刘邦“六出奇计”,其中计除范增被后世广为传播。史载,前204年,楚军在荥阳围攻汉王,汉王向项羽请求议和,但项羽亚父范增却力主攻打荥阳。正此时,项羽使者到汉王营中,陈平置盛大宴席,但一见楚使却假装惊讶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原来是项王的使者”。逐命撤掉酒宴,改用粗饭让楚使吃。楚使回禀项羽,项羽对范增产生猜疑,不采用他速攻荥阳主张。范增一怒而走,后因背生毒疮而死。

平定诸吕之乱,巧解楚汉纷争;

陈平运筹帷幄,扶汉立下头功。

美女图 解围城 诛诸吕 大智勇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胃顿单于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汉军即将全军覆没。危急情况下,陈平以重金收买匈奴使者,给领兵之帅之妻阏氏献上重礼并送上一张“美女图”,说:“你们大王到前方打仗,汉王将败,正按这张美女图在全国挑选美女以献大王。”阏氏大怒,以家中有要事为由派使者火速到前线叫领兵之帅撤回,以此解了白登山之围。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陈平、周勃紧密团结,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代王即汉文帝。

时势造英雄,危难见陈平;

审时善度势,铁腕不留情。

有张苍 拜侯相 定历法 校《九章》

张苍,旧阳武人,秦时为御史,汉初为相,封北平侯,曾任丞相十年,主持改定历法,校正了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两朝元老历秦汉,凭识为官有才干;

政绩显赫垂青史,德才兼备美名传。

报恩情 侍王陵 开先河 废肉刑

张苍是个知恩图报的孝子,王陵(后任汉右丞相)曾救过其命,史载“及苍贵,常父事王陵”。在他任主管刑法的丞相期间,第一次废除了“肉刑。”

不孝难为子,做人知报恩。

至今思张苍,启迪后来人。

有周勃 人厚重 少修饰 史称颂

周勃,原武人,西汉丞相,封绛侯,身为武将,英勇无比,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战功。但他“重厚少文”,虽官居高位,却生活简朴,为人忠厚,不重修饰。后与陈平合谋,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汉文帝,刘邦评价他:“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简朴不奢侈,重厚少修饰。

位高不自居,为官当自持。

周亚夫 不亚父 两丞相 一门出

周亚夫,周勃次子,西汉丞相,封条侯,原武镇人。前158年,匈奴侵汉,汉文帝派周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文帝一行曾到其军营犒劳兵士,却被威风凛凛的士兵阻于营外,守兵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号令,不听天子诏令。”文帝使者出示皇符后方得入内。守兵又对皇帝随从说:“将军有令,军中不能策马奔跑”,文帝只好松缰缓行。到了大帐,亚夫手持兵器对皇帝作揖:“身有盔甲的武士不能躯体行跪拜之礼,请允许我以军中礼节参见陛下”。文帝走后说:“此真将军矣”。国防部长张爱萍1986年为亚夫故里题词:“治军严明,一统大业。”

只听军中令,不闻天子诏。

唯我“真将军”,胆气贯云霄。

娄师德 荐狄公 女皇封 留贞名

娄师德,唐朝丞相,原武人。一生以“伟岸大度,气量宽厚”著称,虽与狄仁杰因政见不同而“有隙”,但他宽容大量,不计前嫌,仍推荐狄仁杰为相,“唾面自干”成语即由他出。他还因品行端正,不近女色而封为“贞公”。

与事公则正,为人宽则容。

“贞”名有男儿,娄公传美声。

韦思谦 史无前 父子仨 丞相传

韦思谦 ,唐朝丞相,原阳陡门乡韦城人。他教子有方,家规甚严,两个儿子韦承庆、韦嗣立也都品行端正,才学过人,后皆为唐朝丞相。《旧唐书》栽:“前后四职替代,又父子三人,皆至宰相,有唐以来,莫与为比。”

子承父业不绝后,一门三相史无前。

品学兼优古今事,教子有方当思谦。

韦嗣立 明大义 兄有过 仗责己

韦嗣立,唐朝丞相,韦思谦之子。韦嗣立与韦承庆为同父异母兄弟,韦承庆为韦思谦前妻所生。韦嗣立小时非常懂事,他知道哥哥韦承庆不是自己母亲所生,所以,每当哥哥做错事,受到母亲责罚时,他都替哥哥承担责任,让母亲杖罚自己。因此,兄弟二人感情笃深,非常和睦。

兄弟姐妹手足情,尊长爱幼道德经。

古往今来可箴言,当知家和万事兴。

丞相乡 不虚名 成语多 更蜚声

原阳历史上曾出过十二位官邸丞相的人物,堪称“丞相乡”。与此同时,原阳人也产生过二十多个众人皆知的成语和典故,如“唾面自干、汗流浃背、重厚少文、毛遂自荐、脱颖而出、锥处囊中、因人成事、一言九鼎、八攻八克、九鼎大吕、细柳屯军、言重九鼎、周勃安刘、六出奇计、 狱吏之贵、人面莲花、歃血为盟、碌碌无为、跪履三约等,誉为“成语乡”当不为过。

博浪名人多,辉煌在秦汉。

文化底蕴厚,成语一串串。

古官渡 马头集 五佛寺 碑石记

这是一方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东汉末年袁(绍)曹(操)官渡之战的中心战场就发生在大宾乡马头村的古官渡附近。明清碑石为证,天然渠畔的官渡水遗痕犹存,是旅游开发的风水宝地。

公元200年,黄河南岸边;博浪战略地,群雄逐中原;

马头古官渡,袁曹大会战;高阜决雌雄,撕杀动地天;

乌巢一把火,袁军人心涣;操智少胜多,绍傲败遗憾;

五佛历千秋,史故代代传;寺毁僧散去,碑刻留人间。

民李判 处事公 判官村 遂得名

相传三百多年前,山西洪洞县一批移民迁到黄河岸边,在此建宅立户,垦荒种田,后来因人丁增多,地界常发生矛盾冲突。村里有一位叫李判的村民处事公正,聪明善断,村里发生各种纠纷都找他评理了断,无人不服,久而久之,村民叫他“判官”,后来,该村取名“判官村”,在现原阳县城正南黄河岸边。

善断得民敬,“判官”由民封。

事曲理却直,公正定纷争。

家贫寒 酒壶空 妻剪发 待宾朋

大宾为原阳县一乡名。据传,明代洪武年间山西洪桐县一户居民迁来此地,因家境贫寒,有亲朋好友来时,其妻就置一空壶于桌上留客,然后到外剪发买酒,因此有“空壶留来客,削发待宾朋”之说。“待宾”也逐渐演变为“大宾”。

酒空心意满,家寒情谊暖。

为人贵纯朴,莫把穷友嫌。

一箭神 双雁分 交颈死 撼人魂

原阳县太平镇乡有一村叫雁李村。据传,该村曾经有一村民,非常善射、百发百中,以在黄河滩射杀大雁为生。一年冬天,当一群南去大雁经过时,他挽箭射出,一只大雁应声落地,大雁受伤未死,他就将其养于家中。次年春天,又有一群大雁北归,经过该村时,其中一只大雁脱群而落,立于他家门口一棵高树上凄然鸣叫,养于院中的那只大雁闻声回鸣。只见立于枝头的大雁突然俯冲而下,两只大雁交颈亲昵,片刻而死。该村民见此情景,痛哭流泪从此收弓,不再杀生。

一箭无情两雁凄,双雁同归一人泣。

大雁本是人间友,奉劝我辈要珍惜。

时彦父 慈善心 得娇子 香时村

原阳县师寨镇有一村叫香时村。据传该村曾出过一状元名叫时彦,在时彦出生之前,其母一直未育,深感愧疚,就交给丈夫一笔盘缠,劝其到四川成都纳妾。其父到成都后,一日见到路边跪一戴孝女子,向过往行人乞讨。其父问之,方知该女子父亲身亡,只因家境贫寒,无钱葬父,只好沿路乞讨。其父闻言,深为女子孝父之心而感动,就将所带盘缠全部赐予女子,空手而归。回来不久,其母便怀时彦,待时彦出生时,全村香气扑鼻,该村便取名香时村。

人间自有慈善心,孝父女子感路人。

钱财本是身外物,济苦救难报三春。

汝永承先德;延绍继希宗;孟仲百和季;渊源本世同;

泰运舒常化;广传道济光;恩荣敷锡远;贻裕庆其昌;

宣平安云启;敬维敏政宏;贤英琨璜瑜;星华灿时东。

摘自河南省新乡市西娄庄《村史志》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尚屯镇娄马头村娄鹏本村家谱:

汝永承先德 延绍继希宗 孟仲伯和季 渊源本世同 泰运舒长化 广傅道济光 思荣敷锡远 贻裕庆其昌 宣平安云启 敬维敏政宏 贤英琨璜瑜星华灿时中。

祝:本村有约3000人,娄姓有80%。 本人世字辈!

字辈排行

河南延津、通许娄氏字辈:“汝永承先德延绍继希宗孟仲伯和季渊源本世同泰运舒长化广傅道济光思荣敷锡远贻裕庆其昌宣平安云启敬维敏政宏贤英琨璜瑜星华灿时中”。

河南叶县、浙江绍兴娄氏字辈:“大文已启承先业师德长春玉侯昆耀祖光宗泽运广居有仁义到永昌”。

河南漯河、山东菏泽娄氏字辈:“孟仲伯和季渊元本士同”。

山东安丘娄氏字辈:“栢和季燕渊本世佟世德长春玉候昆”。

山东东阿娄氏字辈:“少春(凤文)兆祥秀玉(云)西方甲乙丙”。

山东长清娄氏字辈:“加法向传以其来梓(昭)基业宏抒青瑞永师”。

湖南娄底娄氏字辈:“朝家承光绍国清永强照余泰可平安文武自相耀”。

湖南沅陵娄氏字辈:“国正明贤仕世大宏长春祖述梁绍先德成福寿全中原昌盛世(时)功高庆万年”。

湖南湘潭娄氏字辈:“世祖光辉远先人德业成文章华国典孝友振家声”。

安徽合肥娄氏字辈:“传家有道良彦开祥汝秉先正丁发其昌”。

安徽泗县娄氏字辈:“元天梦玉广太景贤相德治国”。

湖北荆州娄氏字辈:“一秀朝天仔友金安国家”。

湖北宜都娄氏字辈:“家学光先垂绪远文丰大”。

江西九江娄氏字辈:“世德尚忠士金水木火土文明国芝贞家道启昌隆”。

江苏邳州娄氏字辈:“玉守西凤淑培德可从光严芳训化良(忠厚传家远)传家召善庆万载保和康”。

河北沧州娄氏字辈:“基廷钧莹福希会光佳运应宁恒大庭印谦象益锡汝林照培”。

河北娄氏一支字辈:“林荫承光照书齐振家声”。

云南南疆娄氏字辈:“仕学光先德文明世代芳忠孝应国泰字成六为常”。

云南娄氏一支字辈:“朝家承光绍国清永强照余泰可平安文武自相耀”。

贵州桐梓娄氏字辈:“恒必义方经伦星”。

吉林吉林娄氏字辈:“思成之作福文梅士德元”。

娄氏一支字辈:“义永德本和为贵”。

娄氏一支字辈:“兆祥秀玉西方炳”。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大禹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周武王姬发灭商纣后,就开始寻找大禹的后裔。直到周成王姬诵开始追封先贤古帝后裔时,终于发现大禹的第三十六世孙娄云衢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便把他召来,特赐“木”为“楼”,封为东楼公,封他到杞邑(今河南杞县)延续古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

从东楼公到杞谋娶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共传了四世,其间年份不详,但杞谋娶公在位时期,正值周厉王姬胡当政,与周成王姬诵封东楼公相差了近二百五十年,期间共经历了十个周王,因此有学者推算,其间杞国的世系一定有所缺漏。

此后,娄云衢的子孙便姓了楼氏,并将杞邑作为楼氏的发祥地,后去“木”旁为娄氏,成为娄氏的主支。

杞国弱小,又夹在齐、鲁之间,常被侵扰,例如在周桓王元年姬林元年(杞武公三十二年,公元前719年),莒国就大举进攻杞国;在周桓王九年(杞武公四十年,公元前711年),鲁国又借口杞君“不敬”,多次伐杞、入杞,侵占杞田。

杞国为求自保,便和晋国结盟。到春秋时期,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压力下还是被迫东迁。当时,杞国曾先后受到宋国、淮夷、徐国等势力的持续攻攻击,无法在河南立足,甚至暂到山东滕县附近的邾国避难,而后迁徙到山东新泰一带。后来杞国又被迫继续向东迁徙。

周襄王姬郑六年(杞成公姒每亡九年,公元前646年),杞成公在位时,将杞国迁到缘陵,即今山东昌乐县附近。到了周景王姬贵元年(杞文公姒益姑六年,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又把国家迁到淳于(今山东安丘)。

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杞国内政不稳,连续出现国君的弟弟弑君自立的情况。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杞悼公姒成逝世,杞隐公姒乞即位,但只过了几个月,杞隐公就被其弟弟姒遂所杀,这就是杞厘公。担好景不长,杞厘公死后把国君之位传给了儿子杞愍公姒维,在位十六年后,杞愍公于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又被其弟弟姒阏路所杀,这就是杞哀公。在史籍《史记》中记载杞国事迹不多,基本上只是叙述国君的世系,所提到的杞国事件,唯有这两件兄弟相残之事。

到了战国时期的周贞定王姬介二十四年(楚惠王熊章四十四年,杞简公姒春四年,公元前445年),楚惠王一举灭杞国,杞简公在位仅四年,就成了杞国的末代君主。

杞简公有一支子孙先前被封在娄邑(今山东诸城),灭国后遂改以地名为姓氏,亦称娄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远古大禹帝臣子犁娄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夏禹臣有犁娄氏,见岳价经。”

犁娄氏,是传说中大禹属下的一个臣子,他发明了耕地的犁,大大提高了农耕的效率,大禹因此大功赐他名为犁娄氏。

据说犁娄氏是一个急性子,因此给大禹添了不少乱子,但也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立了不少功勋。

在犁娄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娄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邾娄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义》记载,春秋时期有个邾娄国(今山东邹县)。

邾娄国,就是邾国,又名邹国、驺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曹氏。

据历史文献《滕县金石志》记载:“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城东北八十里凤凰岭涧沟中,出伯俞父诸器……其中鬲、盘、匜等铜器铭文中,皆有邾字。”

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释:“邾 ,蜘蛛也,从黾朱声。”

邾国的“邾”字,无论在西周还是春秋时期的铜器铭文中,写作蜘蛛形,即今之“蛛”字。据此,史学家郭克煜在《邾国历史略说》一文中认为:“由蛛字字形得知,邾国先人曾以蜘蛛为图腾,建国之后,即以蛛为国名。后来,为书写方便起见,改从邑朱声之邾字,《邾公钟》之邾字,正是这样写的。”

图腾崇拜则是原始社会一种最早的宗教信仰,约与氏族公社 同时发生。在春秋以后的文献中,其“邾”字亦有几种不同的写法。《春秋》、《左传》中写作“邾”;在《国语·郑语》、《孟子》中写作“邹”,在《史记》、《汉书·地里志》中写作“驺”。音同而字异,其实皆一事。

邾娄国在历史典籍中多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故邾国,曹姓,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在史籍《左传·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中记载:“邾文公卜迁于绎”。在邾文公之前,邾娄国逐渐被分为三个国家,即邾国、小邾(倪)国和滥国,历史上被称为“邾分三国”,时当在春秋前后。

此后,邾娄国的世系缺乏详细的记载。人们只能简单地知道邾娄国共传二十九世,最后在楚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被楚国连同小邾(倪)国和滥国一起吞灭。

邾娄国灭亡后,楚宣王将其王室成员和贵族们迁到邾城(今湖北黄冈),而其他非王室成员和平民则迁往齐、鲁等国。失国后的邾娄国、小邾(倪)国和滥国等国王族及其子民中,多以故国名位姓氏,分称娄氏、朱氏、倪氏、滥氏、邹氏、驺氏、曹氏、陈氏、田氏、王氏、李氏等等,以念故国之情,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隐士赣娄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宋朝学者邵思在《姓解》中记载:“赣娄,<汉书·艺文志>:齐有隐士赣娄子,著书五篇。”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记载:“周有赣娄子。”

在赣娄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名“赣娄”为复姓者,称赣娄氏,后有人省文简化为单姓娄氏、赣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彭祖的弟子离娄,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彭祖,姓卅名铿,一称彭铿,传说他以长寿之道见称。

彭祖原来是先秦时期传说中的仙人,后被道教奉为仙真。相传他于农历6月6日出生,其父亲陆终,母亲女嬇,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孙子,也是黄帝的第八代裔孙。

离娄,就是彭祖所收的少数弟子之一,他后来可以察视百步之外,能明察秋毫,史称其离娄公。

孟子在后来专门论道:“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特别指出君主为政要“明察秋毫”。

在离娄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离娄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娄氏、离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

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拓拔部中有匹娄氏(疋娄氏)、伊娄氏、盖娄氏、乙那娄氏(壹那娄、一那娄)等诸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的汉化改革过程中,一并改为单字汉姓“娄”,亦称娄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裕瑚噜氏,以地为氏,满语为Yuhuru 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西南,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裕瑚鲁(今黑龙江右岸俄罗斯耶拉布加)、长白山区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娄氏、玉氏、裕氏、于氏、余氏等。

得姓始祖:杞简公、犁娄、赣娄子、离娄。

娄氏-姓娄的名人-娄姓起名字-娄姓的起源与家谱

安徽亳县 「娄」源出 娄(Lóu)姓源出有二:1、出自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