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八吉垒邵氏来自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6收藏

农安八吉垒邵氏来自哪里,第1张

农安八吉垒邵氏是中国辽宁省农安县八吉垒镇邵家村的一个姓氏。具体来说,邵氏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有一位姓邵的先祖来到了今天的农安县八吉垒镇,并在那里定居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邵氏家族逐渐壮大,并在当地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传统。

据了解,邵氏家族在农安县八吉垒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的重要人物和社会精英。在这个家族中,不仅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商人和文化名人,还有许多勇敢的战士和义士,他们为了保卫家园和民族尊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邵氏家族还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他们善于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刺绣、木雕、玉雕等,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能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

总之,农安八吉垒邵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家族,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农安县八吉垒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瑰宝。

邵氏**的创始人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了

首先,邵氏**公司是一个成立了几十年的**大公司。几十年 = 会有很多的 历史 遗留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积重难返;大 =不用心难以顾及到诸多细节,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80年代刚刚开始,邵氏**的高层就将目光由**投向电视剧。因为那个时候,邵氏**的财报是一年不如一年,而恰好公司在经营TVB的时候也赚取了很大利润,所以就渐渐减少对**的投资了。

其二,邵氏几十年不变的制片制度,早已经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这导致邵氏很难再拍出像以前那么受欢迎的**了。加上不合理的演员选拔,导致很多优秀演员出走邵氏,另立门户。而这些演员后来很多都成了邵氏强有力的对手。比如邹文怀、李小龙和许冠文等。这都是在后来在香港影坛影响力巨大的演员和导演,可是他们都曾被邵氏拒之门外。不过,如果当初他们真的被邵氏接纳了,在邵氏僵硬的制度下,他们也许就难以取得后来的成就了。

加上徐克、黄百鸣、麦嘉等人的崛起,使得香港影坛形成了邵氏、嘉禾、和新艺城三足鼎立的局面。

最致命的是,因为香港本地的票房一蹶不振,邵氏高层将目光投向了投向了国际市场。邵氏**公司在80年代开始进军好莱坞。公司投资了《地球浩劫》、《银翼杀手》等好莱坞大片,结果票房都不理想,基本都是赔本赚吆喝的局面。这就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决策正确,邵氏**公司也许可以成为像华纳兄弟这样的百年**公司。可惜再也没有如果了,错过时代机遇的邵氏**业只能渐渐被 历史 的尘埃所掩埋了

邵氏的**曾经是60、70年代中国**的一个标签,甚至在世界**史上留下了不可抹面的印记。十三太保、洪拳大师和方世玉与洪熙官等等**都是邵氏**的经典。

进入70年代后期,邵氏开始走向没落我认为应该有一下三点:

一是香港影视的发展趋势,50年代到70年代,当时**很辉煌,大陆及亚洲的很多国家的优秀**是香港输入进去的,邵氏也在邵逸夫的带领下把邵氏**推向高潮。那是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业的迅速发达,但到80年代后随着香港经济的缓慢发展及周边国家优秀**的出现,香港**漫步前行。

二是邵氏集团的内部原因,外部在快速发展,而邵氏的内部制片制度故步自封,没有与时俱进,再加上一些优秀的导演和演员自立门户,以及邵氏的精神领袖已经慢慢老去,特别是在80年之代后邵氏把注意力转向电视领域,无暇顾及**领域,但电视又没有能给邵氏带向辉煌,所以邵氏跟随邵氏**的没落而慢慢走向没落。

三是当邵氏在走向没落时,错误的海外投资,使已经处于强弩之末的邵氏雪上加霜,起到了摧古拉朽的作用,加速了邵氏的没落。

具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邵氏**公司从1958年成立,到六七十年代的巅峰期,再到八十年代的衰败,共经历了将近30年。这个影视帝国是中国**史之最,也是华人**的骄傲。由于八十年代各大**公司的崛起,例如嘉禾,以及时代的进步,邵氏的**风格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邵逸夫眼光独到,赶紧将重心向电视事业转移,就是如今的TVB(无线电视),通过转移之后影响力非常大,也收到了很大效益,一部部经典剧集陆续诞生,例如《射雕英雄传》。这是邵逸夫深谋远虑的成果,因为任何行业有兴就有衰,邵氏**独霸了20多年,也是一个奇迹了,不可能长久不衰,到了八十年代虽然停产,但也不能定论为衰败,只不过是一种转型而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说明邵逸夫的做法是正确的选择。

1957年,50岁的邵逸夫从南洋北上香港。

当时,邵氏兄弟早已在影视圈声名远扬。早在1925年,兄弟四人就凭借雄厚的家产,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老大邵醉翁自任总经理兼导演,老二邵邨人任会计兼编剧,老三邵仁枚负责发行,老六邵逸夫一边读书一边给哥哥们帮忙。

在兄弟的合力经营下,“天一”一度成为旧上海的三大**公司之一,又将事业发展到香港、广州,乃至东南亚,成为一家名扬海外的跨国公司。

上世纪50年代,南下的邵氏兄弟,正逢香港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此地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

然而,负责香港业务的二哥邵邨人却未将主要精力放在制片方面,而是将兴建戏院作为重点,很快遭到其竞争对手“国泰”的打压。

雷厉风行的邵逸夫来到香港的第二年,便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随后大兴土木、挥金如土,展现过人的创业气魄。

他斥巨资在清水湾买下一块6万多平方米的地皮,开山填海建影城,并从美国重金购买器材。他一手打造的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一千三百人,被外国媒体誉为“东方好莱坞”。

▲邵氏经典片头。

邵邨人的保守主义很快被邵逸夫和三哥邵仁枚摒弃。

为了彻底夺取老二的制片权,邵仁枚和邵逸夫想出一招“杯酒释兵权”。他们在邵邨人的六十大寿上,当众宣布:“二哥劳苦功高,如今年事已高,还是退休享福为好。”

邵邨人被弟弟逼宫,不甘认怂,尽管让出了制片权,却在邵逸夫大刀阔斧进行建设时从中作祟,他先将旧邵氏片场卖掉,之后收购的新华戏院不放映邵氏**,而给西片做首映。

直到1961年,邵邨人才正式退出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家族企业一分为二。

在邵氏公司盛衰沉浮的风雨历程中,权力的斗争贯穿始终,江湖中的恩怨情仇也成为香港影视圈一个聊不完的话题。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成立之初就面临兄弟分家的邵氏公司,内忧外患不断。

邵逸夫身先士卒,兢兢业业,谈起工作,他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 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

出自邵氏门下的导演张彻亲眼见识过邵逸夫的敬业,据他回忆:

“(邵逸夫)数十年如一日。每天9时上班,上班前练两个小时气功,从不间断。上班时交待各主管工作,都写好纸条,每人一张,到厂后第一件工作,先看导演前一天拍好的毛片,站着看,一边看一边做甩手运动。”

邵逸夫曾说,他没有 娱乐 ,看**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 娱乐 。他自称自己是全世界看**最多的人,80岁以前,每年要看六七百部**。

为了保证影片质量,邵逸夫对影片严格把关,他说:“观众看了劣片一定好不开心,看多了,就会对你失去信心,所以做劣片不如烧。”

邵氏成立早期,邵逸夫毙掉的**数不胜数。“邵氏出品,必属佳片”这句口号绝非空话。

在邵氏艰难发展的同时,邵邨人出走带来的问题很快暴露。

邵邨人有子三人,其中次子邵维瑛才能出众,深受邵逸夫赏识。在邵邨人退出邵氏公司之后,邵维瑛依旧被六叔盛情挽留,担任总经理,成为邵氏早期的骨干,邵逸夫有意将其培养为邵氏**事业的接班人。

但是,邵邨人因被弟弟们挤走,心有不甘,不愿儿子“给别人打工”,勒令邵维瑛退出邵氏兄弟。邵维瑛不愿忤逆父亲,只好向六叔递上辞职信,远走日本,从此默默无闻。

邵维瑛出走时,接任其总经理职务的是周乃文。邵逸夫不愿将大权托付给外人,周乃文只负责发行领域,公司的大小事务由邵逸夫一手提拔的邹文怀负责。

邹文怀在邵氏多年,为其立下汗马功劳,但职位一直限于宣传主任与制片经理,最高时仅为副总经理。在此期间,总经理几度换人,就算不掌实权,也始终压在邹文怀头上。

邹文怀很郁闷,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法独当一面,更成不了股东。邵氏是家族企业,早在创立之初,公司章程上便写着,主要股东只能是邵家的人。

如此安排为日后邹文怀出走邵氏,自立门户埋下伏笔。

当时,邵氏的竞争对手国泰拍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佳作,让邵氏有些着急。邹文怀为邵逸夫出谋划策,从国泰挖角,出两倍片酬从对方手下请来了香港最红的女星林黛。

▲林黛。

林黛,本名程月如,其父程思远是桂系大佬,曾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林黛被导演李翰祥称赞为影坛几十年都找不到的明星,可惜遇人不淑,嫁给了“云南王”龙云的儿子龙五。

1964年,林黛因婚变自杀,年仅30岁。此后很多年,香港人想起红颜薄命的美女,总会提到林黛。

林黛跳槽到邵氏后,于1958年出演**《貂蝉》。这部影片在第五届亚洲影展获五项大奖,导演是李翰祥。

李翰祥学美术出身,痴迷于戏剧,年少时拿着伪造的高中毕业证去报考大学,被发现后取消学籍。1948年积极参与各种学生运动,却在政权鼎革前夕南下香江,躲过了之后的文化浩劫。

李翰祥是邵逸夫最器重的导演之一,他擅长的黄梅调**成为邵氏当时的一大招牌。

1963年上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李翰祥自编自导,取得票房佳绩,在台北上映后,创下台北连映六十二日,票房总收入800余万新台币的纪录。

反串出演梁山伯的女演员凌波访台时,引得万人空巷,万千市民排队争睹。她因此片获得第2届金马奖的“最佳演员特别奖”,之所以会有这个奖项,是因当时评审不知该颁给她男主角奖还是女主角奖。

《梁祝》让台湾成为“狂人城”,此后30年,台湾**市场一直唯香港马首是瞻。如台湾演员张艾嘉所说,台湾片商觉得,只要有香港演员出演就是好**。

正当李翰祥事业蒸蒸日上时,国泰将其策反,支持他到台湾组建国联公司。李翰祥本想干一番事业,在台湾也拍了一些好片,可由于经营不善,没过几年就濒临破产,到1971年只能狼狈重返香港。

听闻李翰祥想回邵氏,邵逸夫本欲拒绝,还是他三哥邵仁枚不计前嫌,劝说道“咱们争财不争气”。李翰祥重回邵氏,风云再起,又开拓了骗术片、风月片、清宫片等新式商业**。

就是拍情色片,后来的许多导演也比不上这个老司机。

李翰祥的结拜兄弟胡金铨,也成名于邵氏。胡金铨是个理科男,后来首创用弹簧床拍轻功跳跃,正是从学习理工科得到的灵感。

他将华语武侠**推向世界,拍摄了《大醉侠》、《龙门客栈》等经典影片。《大醉侠》更是被称为新派武侠片的开山之作。

然而,胡金铨与邵氏也屡生龃龉。

1964年,胡金铨为邵氏执导抗日**《大地儿女》,因当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实施反种族法,该片上映前被邵氏大量删除日军暴行场面及中日两军对抗的镜头,特别是有国旗的场面都被剪光。胡金铨对此很不满意。

之后,胡金铨编剧的**《红胡子》,本来在台湾看好外景,邹文怀也已经与台方签约,却被邵逸夫下令停拍。之后由其他导演在台湾拍摄完,改名为《山贼》,胡金铨为挂名编剧。

不久,胡金铨离开邵氏公司,前往台湾。

与胡金铨共同开创武侠**江湖的是邵氏另一位干将,张彻。

张彻出生在一个浙江军阀家庭,早年从政,先在上海做“文运会”专员,后来去台湾得到蒋经国提拔。身在官场,张彻总想过过官瘾,可是在权力斗争中频频失利,只好退出政坛,从此纵情声色,和女星李湄传出绯闻,因此阴差阳错当了导演。

初到香港,张彻先在国泰工作一年,之后被邵氏挖走。在邵氏做编剧主任时,张彻每日都会收到邵逸夫的一张小纸条,上面写好交办事项,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人除了邹文怀之外寥寥无几,足见邵逸夫对张彻的期望。

张彻没有让他失望。

上世纪60年代,高瞻远瞩的邵逸夫采纳邹文怀提出的差异化战略,适逢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风靡香港,遂有意打造“武侠世纪”。这一时期,邵氏终于超过对手国泰,**事业达到巅峰。

张彻凭借武侠片独挑大梁,其**中的人物,与胡金铨擅长的女侠、儒侠不同,更像是先秦时便已存在的游侠、刺客,“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由张彻执导,1967年上映的《独臂刀》,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的香港**,一举奠定张彻的江湖地位。

《独臂刀》编剧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

1957年,倪匡从广州偷渡到澳门,再辗转来到香港,起初只是在染厂里打工,偶然间给《真报》投稿,没想到阴差阳错写出名堂,成了作家。

倪匡也写武侠。1965年,金庸一边经营《明报》,一边创作小说《天龙八部》,有事要出国一个月。如果《天龙八部》暂停连载,读者势必难以接受,可金庸实在分身乏术,只好请倪匡代笔。

走之前,金庸告诉倪匡,千万别把小说里的人物写死了。金庸前脚刚走,倪匡就把小说中的阿紫弄瞎了。等到金庸回来,发现倪匡彻底放飞自我,把剧情改得面目全非。

面对质问,倪匡笑道:“不是我弄瞎的,是丁春秋弄瞎的。”

倪匡在武侠**剧本方面成就较高,但他写完一部作品,拿钱走就撒手不管,所以内容常被导演大肆修改。他改金庸的小说,别人改他的剧本。

倪匡对此毫不介意,他开玩笑说,《独臂刀》只有“独臂刀倪匡”五字是他写的。在这部**之后,他与张彻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合作。

张彻片中的大侠英俊潇洒,朴素的古装扮相尽显阳刚气质,眉宇间常有抑郁之色,上演了一个个悲情豪侠的故事。

李修贤、狄龙、姜大卫等都是张彻的得意弟子。

姜大卫出身演艺世家,和哥哥姜昌年都是童星出道。姜昌年后来取艺名“秦沛”,也是香港有名的演员。他们的母亲在父亲死后改嫁,又生一子,取名尔冬升。

演艺圈的兄弟并不罕见,可像秦沛、姜大卫、尔冬升哥仨姓名完全不同,还是兄弟的,估计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张彻御用男主角姜大卫。

张彻因《独臂刀》获得“百万导演”的名号,然而邵氏旗下还有一个导演号称“楚千万”。

此人就是楚原。

楚原自小痴迷上海**,解放后在广州读大学,研读不少前苏联的**理论著作,1954年逃往香港。

楚原本来想当演员,无奈个子太矮,只好向编剧、导演发展,或许是放不下对演戏的执著,楚原晚年时不时在影视剧里客串一把,成龙《警察故事》中的大反派正是由楚原出演。

现在谈及香港**,很多人还以为小时候录像厅和电视上看的国语片是内地引进的配音版。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香港是国语片的天下,李小龙的**上映时配的是国语,到80年代重映,才改配粤语。

楚原擅长的古龙武侠片在港台上映时也是国语配音,他表示:“古龙的对白,国语念来最有味道。”

但是让粤语片起死回生的,也是楚原。1973年,其执导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一经上映,轰动全港,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这部**影响深远,在日后衍生出各种影视剧。

然而,此时香港**的江湖,已经不是邵氏一家独大。

▲《七十二家房客》剧照。

张彻曾为邹文怀写过一幅字:“知己酒千斗,人情纸半张;世事如棋局,先下手为强。”

在香港影视圈的棋局中,邹文怀毫不犹豫将邵氏一军,他给邵氏打了N年工,虽然备受邵逸夫重用,但也屡受掣肘。

1970年,年过六旬的邵逸夫本来心情大好,喜事接连不断。十几年的老对手国泰终于停止制片业务,远走台湾的“叛将”李翰祥经营艰难,早晚要关门大吉。

之后,邵逸夫又将红颜知己方逸华带到邵氏,执掌采购部。歌星出身的方逸华甘为“妾室”多年,直到62岁才正式嫁给邵逸夫,人称“六婶”,一说将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称为“四大天王”正是她。

邵氏在小小的香港重新建构大中华文化,他说:“我生产**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愿望,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因为邵氏存在,香港成为当时华人**的中心。

偏偏在此时,传来坏消息。邵逸夫手下的第一能臣邹文怀带着一班邵氏旧将出走,成立“嘉禾”公司。

邹文怀说:“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有想改变的时候。而且,我跟邵老六其实是同一类的人。一小片天底下有两个我们,实在是太挤了点。”

嘉禾成立之初,并不成气候,邹文怀筹拍的第一部**是与日本合拍的《盲侠大战独臂刀》,还请来《独臂刀》的主演王羽继续出演,有点儿噱头。

虽说《独臂刀》系列是邹文怀参与制作的,但这不明摆着山寨邵氏嘛。《盲侠大战独臂刀》一上映,邵逸夫就把邹文怀给告了,直指嘉禾侵犯版权。

反目成仇的邵、邹二人为此对簿公堂,还花掉了上百万的律师费,直到影片映期结束,还吵得不可开交。

不过,邹文怀并非有样学样,他和他的嘉禾不久后就找到对付邵氏的武器,还是一个大杀器,他就是李小龙。

1970年,在美国发展的李小龙接受港媒采访,表示只要片酬、剧本合适,将要回香港发展。邵氏率先与其接洽,结果不仅片酬少(2000美金),态度也很傲慢,这让骄傲的李小龙很不满。

邵氏的片酬一直是个坑。

虽说邵氏在成立之初也曾砸重金招揽林黛等已成名的当红明星,但在此后始终坚持家族企业的模式,实行月薪制,签约邵氏的员工经常要忍受长期合约和低工资。

60年代拍粤语片的陈宝珠每年拍几十部戏,有几百万身家,但片酬不超过一万。

那时演员的片酬甚至比武师还低,混过武行的姜大卫就曾对张彻说,自己宁可做替身,也不愿做演员。

李修贤曾经谈到当年邵氏的管理制度,称当时演员都是不能在晚上外出的。

邵氏的老员工谈起老东家,经常会说一句“邵老板养活了很多人”,但很少夸邵氏福利多好。

反观今日,明星片酬居高不下,还有所谓阴阳合同,有人因为逃税,一判就是8个亿。要是让当时的邵氏演员知道,估计还以为是天方夜谭。

▲邹文怀与李小龙。

和邵氏谈崩后,龙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转而跟嘉禾谈。

邹文怀看出李小龙的价值,豪爽地给出7500美金作为片酬,并承诺会满足他的其他要求。李小龙很满意,和嘉禾签了两部**。

1971年,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一上映,就创造了香港的票房纪录。

李小龙火了,嘉禾活了,邹文怀笑得合不拢嘴,邵逸夫只能在家里生闷气。

一向睿智的邵逸夫在此时却一时糊涂,屡屡错过良机。李小龙争霸香江时,为邵氏效力多年的“冷面笑匠”许冠文带着自己的剧本,找邵逸夫谈合作,想要自导自演,甚至还想分红。

分红?门都没有。

许冠文见邵逸夫太抠门,也跑到嘉禾,拍摄喜剧《鬼马双星》,这部**针对香港人普遍好赌的心理,以本土粤语俚语编织笑料,自然大受欢迎。1974年在香港上映后,票房达到625万,再一次破纪录,正好弥补嘉禾因李小龙去世造成的损失。

至1981年,许冠文先后为嘉禾创作了《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摩登保镖》等**,全部夺得当年的票房冠军,风头一时无人能及。

▲《半斤八两》海报。

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此时香港**的市场已不是邵氏所能掌握的,对**公司来说,市场便是财源,票房才是王道。

香港**进入黄金时代,新艺城、德宝、中国星、英皇等公司相继崛起,邵氏的**事业却日薄西山。

1987年,邵氏**公司宣布正式停产,尽管在90年代曾与TVB合组“大都会”重出江湖,可是并没有赶上香港**黄金时代的末班车,而是很快归于沉寂。

邵逸夫并未就此退隐江湖,而是将垄断电视业作为主要方向。

1967 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成立,邵逸夫是 TVB 的重要股东。

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邵逸夫在**市场逐渐力不从心,其精心打造的TVB 却进入制度化时代,在收视竞争中高奏凯歌,在电视剧、音乐、综艺各方面极具开创性。

TVB制作的《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经典电视剧在改革开放之初传入内地,引发收视狂潮,从此以后,每一个中国观众的记忆中都会有几部印象深刻的TVB电视剧。

▲《上海滩》剧照。

TVB于1972年开办的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更是为华语影坛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批人才。

周润发、吴孟达、任达华、林岭东、杜琪峰、陈玉莲、吕良伟、黄日华、刘德华、梁家辉、吴镇宇、刘青云、吴君如等等,都是从TVB的艺员训练班走出。

1982年,两个年当弱冠的年轻人同时报考无线艺员训练班。

他们是好朋友,其中一个从小立志当演员,另一个只是被他拉来陪考。结果那个一门心思想做演员的小伙子不幸落选,陪考的那个反而因为相貌帅气,被意外录取为第11期学员。

落选的是周星驰,录取的是梁朝伟。

不服输的周星驰经过不懈努力还是挤进了TVB,常年在电视剧跑龙套,和成为“无线五虎将”之一的梁朝伟(其余四人为黄日华、刘德华、苗侨伟、汤镇业)不可同日而语。直到被李修贤发掘,周星驰的事业才步入正轨,成为我们熟知的 “喜剧之王”。

除此之外, TVB从1973年开始评选“香港**”。香港**中那么多绝代佳人,这一选美节目几乎囊括了半壁江山。赵雅芝、张曼玉、邱淑贞、钟楚红、李嘉欣、周海媚、蔡少芬、袁咏仪等,都参加过港姐评选。

无论是训练班学员,还是港姐,这些人一出道就带着邵氏的印记,有人从跑龙套开始,吃苦耐劳,熬了许多年,有人事业顺风顺水,平步青云,他们后来都成为香港影视界的中坚力量。

邵氏的传奇不仅在于影视,还包括邵逸夫的慈善事业。在一个世纪的人生中,邵逸夫的善举值得所有中国企业家学习。

从1985年起,邵逸夫将目光投向祖国内地,他说:“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上,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邵逸夫。

香港一个邵逸夫,大陆多少逸夫楼?这是邵逸夫去世时,一些网友发出的疑问。

一名网友在微博贴出显示,他通过在线地图搜索逸夫楼,得出结果近3万座,几乎遍布中国。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几乎都可以在他们当地的学校中找到一座逸夫楼。

据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邵逸夫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共向内地捐助了40亿港币,在内地兴建了六千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遍布31个省、市及自治区。

这个开创了一个影视江湖的百岁老人,直到晚年仍然行动自如,谈起 养生 秘诀,他说,一要勤奋工作,二是笑口常开,三是每天练功。

当邵逸夫归隐山林,颐养天年时,香港**正在走向衰败。

90年代,台资大量进入香港**市场,一些**人打定主意要在九七之前捞一笔,于是从台湾片商手中争取大量投资,粗制滥造。1993年,台湾八大片商与香港**从业协会就压低演员片酬协商,提到“共有250多部台资港片未如期交货”。“烂尾”投资多不胜数,港片最终失去了台商的信任,失去台湾市场。

1997年前后,曾在香港影视发挥重要作用的黑帮资本也接连撤出,香港**又失去一大依靠。香港**人纷纷北上捞金,本土市场日渐凋敝,似乎早已无力回天。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年107岁。

那时,邵氏**的辉煌已成为 历史 ,香港**的黄金时代也早已一去不复返。

参考文献:

魏君子:《香港**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张彻:《回顾香港**三十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版

赵卫防:《百年逸夫的 历史 贡献》,《当代**》2014年05期

傅葆石、刘辉:《在香港建构“中国”:邵氏**的大中华视野》,《当代**》2014年05期

刘琦:《论香港武侠片在六七十年代的成熟、衍变及其意义》,上海戏剧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盾牌上两个字母坏了风水,不怕生错像,就怕起错名。

主要是邵逸夫先生逝世了,TVB也没了往日的辉煌

不叫没落,而是中流勇退。他培养了无数香港明星,难道不是星妈吗

偏安一隅 不衰都难

邵氏,一支源于姬姓,为黄帝姬轩辕之后;

一支源于芈姓,是楚昭王之后。

出自姚姓、帝舜之后,出于召(shào)方。

出自汉化:如清满洲八旗乌雅氏有改邵姓者;

明清时云南定边土把事有邵姓;

今瑶、彝、蒙古等少数民族均有邵姓。

另外朝鲜半岛亦有邵姓的分布,多是古代从中国内地迁徙过去。

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

邵氏**中的武打片都有哪些武打演员

1、岳华,出生于中国上海,原籍广东中山,影视男演员。

凭借《大醉侠》的男主角“大醉侠”范大悲成名,此后主演了大量的武侠片,成为邵氏鼎盛时期的当红小生。70年代后期,他一改浩然正气,开始饰演反派,代表作品有《楚留香》里的七绝妙僧无花,《白玉老虎》中的唐傲,《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龙啸云等。

2、王龙威,演员、导演、动作指导。1949年7月14日出生。

王龙威入行前是一位空手道高手,1972年被张彻发掘加盟邵氏,代表作品:少林五祖、七煞等。除了当演员外,王龙威还曾担任动作设计、编剧及导演等幕后工作,90年代末彻底退出影视圈。

3、鹿峰,1956年出生于台湾,港台70年代打星。

在香港邵氏公司主演并拍摄**30余部,以天生的公子气质和亦正亦邪的出色演出令人印象深刻,师从武侠**大师张彻,与狄龙,姜大卫,郭追,江生等著名打星同为张家班弟子。

在张彻多部影片身兼演员和武术指导,1976年开始出演角色,1977年便担任主演,1979年凭《街市英雄》获在新加坡举行的第25届亚洲影展动作片演技最突出男配角奖,1985年拍摄完《上海滩十三太保》逐渐转入幕后做武术指导和导演。

4、狄龙,本名谭富荣,1946年8月19日生于广东新会。动作演员、导演、编剧。

狄龙从小就学过咏春拳,曾肄业于香港易通英文专科学校。1968年,狄龙考入邵氏公司的南国演员训练班。1975年3月23日,30岁的狄龙正式迎娶19岁的邵氏公司演员陶敏明。婚后陶敏明退出演艺圈。

5、冯克安,出生于广东,香港演员。参演过《林世荣》《师弟出马》、《龙少爷》等**。

冯克安50年代以童星身份入行,成年后在刘家班里担任武师,70年代开始活跃于邵氏武侠片里,因为面相邪恶,所以戏中多演反派奸角。

邵氏武打**有哪些?

其实现在看这些老片更多是怀旧,都没什么好看的。。有次无聊,看《铁扇公主》。。。简直就是尼玛天雷滚滚。。。。

讲到邵氏的武侠,就不能不说张彻,张彻导演可说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文章写得好,早年以“何观”为笔名,是著名的影评人,更写过不少剧本。还有很有名的台湾民谣的《高山青》,曲子好像也是张彻谱的。他执导的最著名的**当然就是《独臂刀》了。。。

《大醉侠》也是不得不提的一部,这是胡金铨为邵氏执导的唯一一部武侠片,也是大部分人公推的邵氏最好的武打片。

其他的。。有名一点的《夺魂铃》《马永贞》、《仇连环》、《刺马》、《报仇》。。还有改编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冷血十三鹰》、《五郎八卦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三少爷的剑》。其中三少的剑捧红了尔冬升、《报仇》则是为狄龙赢得了亚太还是什么影展的影帝。

哦,差点忘了刘家良!!!!《少林卅六房》、《神打》、《洪熙官》、《陆阿采与黄飞鸿》

邵氏**中的武打片都有哪些?

你提问都好几天了,都没人回答,我来告诉你吧,不过请务必采纳最佳答案!

这是武侠的:

133通天小子红枪客

132铁旗门

131夺棍

130冰天侠女

129杂技亡命队

128倚天屠龙记大结局

127倚天屠龙记

126文素臣

125影子神鞭

124武林圣火令

123五虎屠龙

122来如风

121黑蜥蜴

120洪拳小子

119唐山五虎

118圆月弯刀

117如来神掌

116洪拳大师

115玉罗刹

114火并

113请帖

112群英会

111侠客行

110天龙八部

109连城诀

108魔殿屠龙

107无翼蝙蝠

106七侠五义

105豪侠传

104虎胆

103盗兵符

102御猫三戏锦毛鼠

101洪文定三破白莲教

100广东十虎与后五虎

99飞刀手

98插翅难飞

97三闯少林

96碧血剑

95方世玉与洪熙官

94大杀四方

93侠士行

92独臂刀王

91飞狐外传

90新飞狐外传

89洪拳与咏春

88神打

87方世玉与胡惠乾

86萧十一郎

85十二金牌

84弟子也疯狂

83背叛师门

82清宫大刺杀

81残缺

80钟馗娘子

79烂头何

78少林与武当

77血滴子

76冷血十三鹰

75刺马

74风流断剑小小刀

73情侠追风剑

72荡寇志

71玉面侠

70六指琴魔

69出笼马骝

68马哥波罗

67铁罗汉

66英雄无泪

65鹰王

64边城三侠

63鹿鼎记

62教头

61楚留香

60蝙蝠传奇

59新独臂刀

58五毒天罗

57五郎八卦棍

56神刀

55游侠情

54铁手无情

53独臂刀

52大刺客

51金燕子

50天下第一拳

49陆阿采与黄飞鸿

48洪熙官

47少林三十六房

46十八般武艺

45霹雳十杰

44螳螂

43断魂谷

42陆小凤之决战前后

41十字锁喉手

40十二金钱镖

39南少林与北少林

38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

37决杀令

36十四女英豪

35金毛狮王

34赤脚小子

33杨过与小龙女

32大醉侠

31魔剑侠情

30红粉动江湖

29书剑恩仇录

28双侠

27鹰王

26杀绝

25大侠沈胜衣

24游侠儿

23**香江之刀光剑影

22**香江之功夫世家

21流星蝴蝶剑

20水浒传

19少林寺

18保镖

17十三太保

16大旗英雄传

15帮规

14小毒龙

13萧十一郎

12南北少林

11天下第一剑

10埋伏

09大刀王五

08清宫启示录

07天蚕变

06天蚕变之布衣神相

05少林五祖

04白玉老虎

03三少爷的剑

02浣花洗剑

01天涯明月刀

动作冒险片系列

59暗渠

58流氓千王

57龙虎少爷

56黄飞鸿义取丁财炮

55搏尽

54大劫案

53小子有种

52长辈

51朋友

50南北狮王

49龙虎斗

48掌门人

47大盗歌王

46千门八将

45疯猴

44唐人街功夫小子

43七面人

42年轻人

41死角

40仇连环

39八万罪人

38赌王大骗局

37八道楼子

36小杂种

35中华丈夫

34亡命徒

33八国联军

32城寨出来者

31江湖行

30武馆

29无名英雄

28大地儿女

27后生

26的士大佬

25大决斗

24叛逆

23报仇

22猎魔者

21沙胆英

20吸毒者

19五虎将

18恶客

17逃亡

16皇家大贼

15死囚

14海军突击队

13天网

12拳击

11小煞星

10五大汉

09吉祥赌坊

08大哥成

07蔡李佛小子

06霹雳拳

05成记茶楼

04差人大佬搏命仔

03香港73

02绝不低头

01马永贞

邵氏兄弟最经典的功夫**有哪些?

功夫片香港功夫片的潮流由此展开,即便你没看过,你也可以从现今的几位功夫大师口中得知他们对那时的功夫片有多么的景仰,这里面不仅是徐克、不仅是成龙、不仅是那些翻拍过或者试图翻拍那些功夫片名作的人们,邵氏功夫片影响的是整整一个时代。**:《独臂刀》导演:张彻主演:王羽借《神雕侠侣》之壳,极尽阳刚之事,故事简单,表现的就是那种男性的气质,这部**破了当时香港**的票房纪录,收到极大的欢迎,王羽也开始大红大紫,紧接着拍摄了《独臂刀2》和《独臂刀3》,这一招牌设置成为邹文怀离开邵氏的第一块砝码。**:《大醉侠》导演:胡金铨主演:郑佩佩无可否认,还没有成为“碧眼狐狸”之前,那时候的郑佩佩真的英姿飒爽,颇让人惊艳,更重要的是,这部**掀起邵氏的“彩色武侠世纪”。《大醉侠》借鉴日本武士**以及西部片的精华,融会了中国山水画意境,形成了胡金铨独特的**美学,开启了新派武侠片潮流。黄梅调到今天,我们有时会对那时候黄梅调**的盛行感到奇怪,但,奇迹就是这样发生的,凭借着一己之力,一个偏僻的片种就这样繁盛起来,甚至影响大到让你无言以对。重看这些**,你真有回到40年前的感觉。**:《江山美人》导演:李翰祥主演:林黛改编自民间传奇《游龙戏凤》的歌舞片,亦是亚洲影后林黛巅峰演出之一。作为李翰祥的名作,在20世纪香港百佳影片中排名第26位。1959年该片上映时空前轰动,是邵氏历年最卖座的**之一。李翰祥凭本片带动黄梅调**风潮,并获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多次被改编。**:《梁山伯与祝英台》导演:李翰祥主演:凌波传说,台湾的一位老太太去看这部**超过了一百次,每次都感动得不能自己,本片,创下了162天放映930场、72万观众的纪录,这部**也在2006年被选为中国**一百来最佳的**之一,称得上是经典中的极品。市民片这不是个受待见的片种,凭什么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不是繁华锦盛,而是家常便饭?但别忘了,邵氏的口号是大众化的**,于是《新七十二家房客》火暴全港,嬉笑怒骂,乐此不疲。**:《新七十二家房客》导演:楚原主演:沈殿霞采用了1963年王为一导演的同名影片的剧本,在国语**泛滥的时候,香港邵氏公司取得该片版权,谁料到一次无意的重拍,竟引得粤语片再次复兴。甚至打败了李小龙的《猛龙过江》成为1973年香港**的票房总冠军。**:《一乐也》导演:李瀚祥主演:许冠文李翰祥和许冠文凭着《大军阀》的成功再斩四两之作。李瀚祥重回邵氏拍了这部彻头彻尾的游戏**,以三个故事组成,说的是老北京的故事,里面的人物却是说着粤语,这部**成为这一时期市井影片的代表作,把邵氏**贴近大众的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风月片那时候还没有**分级,那时候情色被定位为下三滥,那时候吕奇臭名昭著,但李翰祥、楚原等人告诉你,什么叫品质,风月也有风月的品质。尽管是风月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风月片,质量好过其他**太多太多。**:《爱奴》导演:楚原主演:何莉莉艳丽奇诡,风格独特,说是武侠片,但其中大量的情色场景使我们不得不把它划分到风月片的行列,这部影片已经被公认为是楚原的代表作。甚至后来也引发不少跟风潮流,香港三级制实行后,出现大量此般奇情武侠类的三级片。**:《金瓶双艳》导演:李翰祥主演:胡锦李翰祥回到邵氏后拍摄了大量的风月片,本片可算一代表,和以往的《金瓶梅》**一样,这部**也是在说西门庆如何勾搭上潘金莲,如何纵欲过度,英年早逝,在嘻笑之余,给人以警世之意。观众可能不会感觉这些色情描写的粗俗,这也正是李翰祥风月片的特色。

“邵氏眼神”由王尼玛提出,出自《暴走大事件》第三季第二十八期18分16秒开始的《暴走看啥片》,大约在19分15秒左右开始出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yMTEwMzg0html

“……正义战士的造型啊,一定是样板戏的身姿加上邵氏的眼神,如果你知道什么是邵氏的眼神,没错,就是经常毫无来由地瞪你一眼,还要配上‘噔噔’这样的音效,然后你就觉得他看穿了一切的眼神……”

要说是什么样子的话,看过《智取威虎山》京剧的大概都知道,就是像下图那样那种看上去特别正义的瞪眼哪不对

至于“邵氏”是啥,可能指的是邵氏**,我没看过也不是太确定

台词提到的“看穿一切”则是最近流行的沼跃鱼的梗(最初是猴王)

在娱乐圈,连大姐大林青霞也有不敢看的人。

“她太耀眼、太红了,我眼角的余光只隐隐地扫到她的裙脚,粉蓝雪纺裙摆随着她的移动轻轻地飘出一波一波的浪花。”

“在一个晚宴上她翩然而至,一身苹果绿,苹果绿帽子、苹果绿窄裙套装、苹果绿手袋、苹果绿高跟鞋。这次我还是怯生生地没敢望她。”

这个让林青霞两次见面,两次不敢望的女人就是“娃娃影后”李菁。

要说那时的李菁,真是无人不知。正处于人生得意之时,事业有成,花团锦簇,娇艳欲滴,在任何场合都是稳居C位。

可就是这样一个志得意满的人,晚年却过得无比潦倒而凄凉。

付不起房租,被业主告上法庭。

身患乳腺癌,独自去医院做手术。

死在出租屋,尸体发臭才被人发现。

就连丧葬费都是朋友出资安排的。

这泾渭分明的人生,竟然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发生了,想来也是无限唏嘘。

李菁,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在家排行老八,上头还有5个哥哥,2个姐姐。

偌大的家庭,吃饭的多,干活的少。为了生计,父亲不得不移居香港,当起了海员。

小时候,李菁就对**充满兴趣,“有时看完一场喜爱的**,一回到家,就拼命地照镜子,觉得自己已幻化成戏中人了。”

14岁时听说邵氏所属的南国实验剧团要招收学员,她想去报考。父母却因为报名费太高,家里负担困难,不同意她去。

她的执拗劲上来了,竟偷偷拿钱瞒着父母就去了。本以为很简单的事,到了现场傻眼了,竟然有2000多人来报名。

可李菁没有怯场,在大大方方表演完节目后,意外地从众多投考者中脱颖而出,和方盈、郑佩佩、潘迎紫等40人成了同期同学。

虽然最初母亲并不支持李菁从影,但既然女儿有这方面的天赋,她还是和女儿一同搬进了邵氏影城的宿舍,贴身照顾李菁的日常生活。

六个月培训期满,李菁即与邵氏签订8年合约,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1965年,她出演黄梅调**《鱼美人》,剧中一人分饰两角:雍容的金牡丹和娇俏的碧波仙子。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让她一举成名,拿下了第十二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金禾奖。

这是她第一次担任主角的影片,彼时还未满17岁,所以人们都称她为“娃娃影后”。

同年,她又出演了《宝莲灯》中的灵芝姑姑一角,演技再次得到肯定。

年少成名,前途不可限量。深谙用人和运营之道的邵氏,自然会将李菁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在邵氏的力捧下,李菁由一名新人迅速晋升为邵氏的当家花旦。

那时黄梅调歌唱片逐渐式微,李菁想转型拍一些其他类型的片子。

为此邵氏不惜砸百万重资培养她,特地为她量身打造了《野姑娘》《菁菁》《珊珊》等时装片和文艺片,还和港韩合作历史巨片《铁头皇帝》。

其中以30万港币低成本拍摄的《珊珊》,更是获得亚洲影展最佳影片。

除了在戏路上帮她拓宽,邵氏还给了她丰富的杂志资源。

1966年创刊的《香港影画》,创刊号的封面不是王牌女星李丽华,也不是反串一姐凌波,而是18岁的李菁。地位可见一斑。

靠着邵氏这座大山,她还认了李翰祥为干爹,李丽华为干娘。那时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惹谁也不敢惹李菁,人家背景深着呢。

在邵氏的背书下,她自己倒也争气。

除了1967年拍戏摔裂左腿骨,休息半年之外,她在邵氏13年,基本没停止过工作,拍了有50多部影片。

“差不多每天都要参加2组戏拍摄,一天24小时要在摄影棚中待14小时以上。”堪称娱乐圈的劳模。

当然,她的付出也获得了相当的回报。

和狄龙、姜大卫合作的《保镖》位列港片全年票房榜第六。连续三年当选国语片十大明星。一时风头无两。

事业上风生水起,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她在香港白加道购入了一栋4000呎(约合3716平米)的复式连花园豪宅。

白加道是香港超级富豪区,在这里能一览维多利亚港的美景。有传闻说马云2015年以天价15亿买了白加道22号。可以想见,李菁有多富有。

当时的报道是这样描述的,“李菁的家,犹如十八世纪欧洲式的王宫”。

资深传媒人汪曼玲曾到过她的豪宅,“家具都是连卡佛购买的昂贵欧美货,到处可见名牌Lalique水晶玻璃装饰”。

奢华程度可见一斑。

不止如此,就连拍戏都是开着车牌为“2”的劳斯莱斯去片场。当时能如此豪横的,除了邵逸夫的“6”字车牌的劳斯莱斯,就是李菁的这辆车了。

然而,谁也想不到,就在她站在顶峰跳舞时,她的黄金时代也即将走到尽头。俗话说,站得越高,摔得越重。她今天的事业有多红,今后混得就有多惨。

李菁,是个有野心的人。她不满足于只做一名演员,她想自己开公司,当老板。

1976年,在和邵氏的合约期满后,她便和导演罗马成立了长天**公司。但一路顺风顺水的李菁,完全低估了创业的艰难。

她投资的多部**钱都打了水漂。为了填补亏空,她开始接一些风月片。当然不会有大尺度的表演,稍稍露出大腿,穿着略微暴露,就是李菁最大的牺牲了。但凭一人之力,终究于事无补。

不过事业上的不顺还不足以将她打倒,她是彻底栽倒在了感情上。

还在邵氏时,她和何莉莉、方逸华是公司旗下的三大红人。而李菁凭借甜美的外貌和出色的演技,备受六叔邵逸夫宠爱。当时就有传言说李菁的初恋情人是邵逸夫。

邵逸夫身处娱乐圈的中心,身边的莺莺燕燕自然不断。他自己也毫不讳言爱看美女,还将看美女作为自己长寿的3大秘诀之一。

奈何李菁总是吃六叔身边女人的醋。时间一长,李菁厌倦了这种生活,和六叔的忘年恋也就不了了之。

在方逸华成为“六婶”后,她也在同年和圈外男友雷觉华相恋。此人正是港岛交通霸主雷氏掌权人雷瑞德的长子。

雷氏不仅经营巴士,还控股戏院、影视公司,身家数十亿,是名副其实的城中巨富。雷觉华作为长子,金钱、权势自然不在话下。

雷觉华和李菁相识时,还有家室,而且比李菁大二三十岁。可李菁还是陷入爱情不能自拔。

但她仍有自己的坚持,“演**时绝不考虑结婚,结婚后决不再演**。”

就这样爱情长跑十年,正当他们要修成正果时,雷觉华却因突发心脏病,于1979年离世。那年李菁才31岁。

命运的转变就是这样迅速而离奇,不给人留半刻缓和。当满心期待迎接新生活时,却被命运无情地丢出一个“王炸”,炸得内心千疮百孔。

男友去世后,她整天以泪洗面,甚至想过自杀,幸亏母亲陪在她身边时刻开导她。慢慢地她接受了男友离开的事实,只是决定今后再也不拍爱情片。

不幸的是,4年后,和她相依为命的母亲又去世了。

35岁,经历了两次人生剧变,也失去了生活的支撑,心灰意冷的李菁宣布退出娱乐圈。

这之后,她鲜少露面,即便有消息传出,也都是坏消息。

专栏作家陶杰曾评点过李菁:

“步入中年的李菁,如果懂得理财或有一两个心智成熟一点的闺中密友,当必可安享晚年……”

退圈后,李菁投身股市。一开始确实也大赚了一笔,但很快被套牢,投资其他项目也接连失利。

亏了不少钱后,李菁又在朋友的蛊惑下,沉迷澳门赌场,慢慢染上了赌瘾,最后耗尽半生家财,落了个一无所有。

她还一度患上了乳腺癌。在去公立医院动手术的当天,她交给医生一个铁盒子,里面放了一张写着哥哥电话号码的纸条。她对医生说,“如果出了状况就请打这个电话给哥哥。”

她虽然朋友不多,但同时代的人看她过得如此萧条,也会时不时地接济她。

邵逸夫每个月会定期派人给她打钱,平时省吃俭用的汪曼玲曾拿出六位数的钱支援她,雷氏后人还为她提供了一处房屋供她居住17年。

可她陷得太深,不劳而获,终究还是寒了人们的心。

2012年,她又因为欠租的事,被业主起诉。

3年前,她租住了跑马地名仕花园的一处房屋,月租为13万港元,但交了5个月的房租后,就再没继续交租。虽然法律判李菁败诉,但她一直赖着不走,成了租霸。

等她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便是她令人唏嘘的身后事了。

2018年,警方接到一所屋苑的管理员报案,称某出租屋里经常散发出阵阵恶臭。警方赶到现场,发现了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经辨认死者正是李菁。

她远在上海的侄女因为签证问题无法前去香港,之前和她有过合作的女星念在大家同行一场的份上,主动为她办理了身后事。

一代影后沦落至此,从大别墅到出租屋,从万人追捧到无人问津,从光彩照人到凄惨死去,跌下神坛的李菁真的让人扼腕痛惜。

正如影星王小凤说的那样:

“她绽放时,我们睁不开眼,光芒太甚;她凋落时,我们还是睁不开眼,因为眼泪会流。”

在2012年的时候,有记者在雷觉华的坟墓附近见到李菁。晃眼30多年过去,故人已逝,他仍旧是她放不下的执念。

就像14岁那年在父母的反对下,执拗地去邵氏报考一样。她认定的事或人,都不会轻易放弃。

但她忘了事业和人是不同的。前者凭执念可以牢牢攥在手中,而后者可变的因素太多,也不会因为谁的一片赤诚,就被给予同等回馈。况且还是对于一个逝去的人呢。

她太沉湎于过去,而忽视了手里还能抓住的东西。

据说王家卫在拍摄《花样年华》时,计划邀请李菁出演,但最终她还是没有回归幕前。

林青霞也曾问过她是否会出来拍戏,“她摇头摆手地说绝对不可能”。而那时她才四十岁左右,远不到该认命的年纪。

有人说,李菁是输在了年少成名上。

在最该积淀智慧和见识世界的年纪,投身名利场,在聚光灯下享受着众人的追捧,人们宠着她,爱着她。

心智不成熟的她哪里知道什么是挫折,又哪里知道这眼前的繁华不过是肥皂泡。褪去这一身华服和头顶上的光环,她只是个普通人。

甚至,连普通人都不如。

经常受生活敲打的普通人,在面对命运的暴击时,会不遗余力地寻找生存之道。而在蜜罐里长大的李菁,很难拥有普通人身上的那股皮实劲儿。

李菁,真是成也名气,败也名气。

人生沉浮,本是常事。

年轻时的捶打,是一种历练,它为将来应对更大的难题提供了韧劲和底气。

生活的残酷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得时刻备着应对的技能,多经历一些事,多见见一些人,多读读几本书。

看得通透,才能活得通透。

农安八吉垒邵氏来自哪里

农安八吉垒邵氏是中国辽宁省农安县八吉垒镇邵家村的一个姓氏。具体来说,邵氏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有一位姓邵的先祖来到了今天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