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县的风俗民情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4收藏

九寨沟县的风俗民情,第1张

九寨沟在内的嘉陵江、岷江上游地区、在称氐羌之地,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活动早至殷商九寨沟长期以来即为藏族聚居地。九寨沟内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甘肃玛曲一带的俄洛部落,原属党项羌弥药支,后被吐蕃臣服。唐初吐蕃东征时,松赞干布以其为先锋,占领松州(松潘)后将其留住当地,其中居于白河畔的俄洛部与白马部结成联盟,其后代即为九寨沟中九寨沟中九个寨子的藏胞。

九寨沟从地域上看,处于藏汉羌回等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区,九寨沟的藏族文化也带上了其率民族文融合影响的印记。与西部藏区居民明显不同的是,在藏式村寨及宅院布局的基础上,普遍使用了汉式的披项、垂花柱、柱角花、翘屋角、圆洞门等处理。 九寨沟祈福民俗——请山神

请山神是九寨沟民俗文化特色的一大亮点,这个活动在白天或晚上举均可以举行。请山神的主要法器为一根结实交叉的“Y”字形的木杈。全寨的村民在请山神活动结束之后会围成一个圆圈,通宵达旦的笑语欢歌。在这种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圆圈代表团圆。

九寨沟民俗文化——新年迎圣水

九寨沟的藏族人有在藏历的除夕夜到海子边背水的传统习俗。寨里的人会在各寨的鸡第一声鸡叫时赶到水源地,在烧香泼水后,背回新年最早的圣水,供全家人一起饮用。

九寨沟民俗宗教祈愿——桑烟

煨桑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种宗教祈愿礼俗,沿袭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桑烟又称熏香,多用在盟誓上,是让天神作证的意思。民间性的桑烟,更多的是为自己、家人和亲朋好友祈福。 九寨沟最流行的舞蹈是锅庄。据藏文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后,藏族各地就十分盛行歌舞。藏族人最先的舞蹈就是围绕篝火跳圆圈舞。

锅庄通常分为寺庙锅庄、牧区锅庄和农区锅庄。寺庙锅庄通常在寺院宗教节日,或迎送大活佛的时候跳,这种锅庄庄严隆重,充满宗教气息,是信徒们为了来世幸福而献给神灵活佛的。牧区锅庄和农区锅庄,则热烈奔放。每逢节日,男性着肥大统裤,女性脱掉右臂,抛袖于身后,他们围着圆圈洒手、踏步、踢脚,到通宵达旦。 藏戏也是藏族文化中的另一种广场歌舞形式,它是以演员带上面具表演为显著特征的。相传它是15世纪著名行僧唐东杰布所创。唐东杰布云游西藏时,深深感受到江河阻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便立誓要在每条河流上架设铁索桥。他汇同在西藏结识的7个能歌善舞的兄妹,一起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宗教故事,劝人行善积德。藏族僧众推崇他的义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铁出铁,共同修建了铁索桥。铁索桥建起来,藏戏因此传唱开。

藏戏的面具特别,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蓝色、黑色面具代表劳动群众,红色面具代表国王,绿色面具代表王妃,**面具代表活佛仙人,半黑半白面具代表告秘者和女巫。在藏戏中还离不开演员扮演动物登台表演,因此藏戏中还有许多的动物面具,这些动物都被罩上了神灵的色彩,显示了藏族人的一种图腾崇拜。 九寨沟人极讲究头饰、胸饰、手饰、腰间的佩戴和脚上的鞋。每逢盛大的节日,她们头顶上有巴珠、发辫上挂银币、耳朵上带大环。不管男人或 女人,他们脖子上都喜欢挂项链,手腕手指上要带镯子、戒子,女人的背上垂挂各种金属币、宝石,男人的腰间常有腰刀、烟壶、项扣、银圆等装饰品。

藏族男人戴的帽子样式很多,一般很常见的是薄呢礼帽。上世纪中叶,西方的礼帽传到藏区,不久这种帽子就为藏族所接受。藏族穿的鞋外观上均象舞台上古装戏里文官武将穿的靴。 1、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2、较为正式的敬酒场合,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3、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4、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5、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6、藏民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7不能踩门槛,意为带来了厄运。

从7月开始进入旺季。人会比较多,建议提前订房。但是在旺季酒店有可能会把定好的酒店卖出去。除非你在6点前交钱入住,这要看你什么时候的飞机了。(一般都会晚点)一般自助游都要包车,最好找当地的出租车公司(网上很多)他们非常负责。提前联系可以让他们帮忙订酒店。(遇到人好的师傅还会帮你砍价)我来的时候是期间一切用车都包,总共600。(报团便宜 自由度下降)入住后第二天早起到沟口,买门票220和车票90。有证件优惠。(必须坐车 路途很长)大巴会把你们送到第一道沟的顶端。然后你们可以转完一个景点,坐大巴去下一个景点。一直到中转站,然后坐大巴去第二个沟顶端,一样往下转。这里秩序很好,大巴是循环式的 很多 看哪个景点自由度很高,不想看的可以坐大巴跳过,也可以不坐大巴,徒步从栈道走到下一个景点。这个看自己了。基本下午4,5点就可以转完了。然后回酒店,吃饭沟口有德克士,外面一点有很多当地的小吃,有很多选择。第二天如果很累的话,可以去中查沟玩 加上坐车3小时左右就可以回来,那里主要是骑马上山,参观藏族风情。对马没有兴趣的话可以忽略了。(其实挺好玩的 就是有点贵 一人180)然后可以回酒店休息。接下来一天就是去黄龙 比较远 而且住宿不方便 所以放在临走之前去 转完就回家。。。黄龙和九寨沟是两种风格 比较粗狂 海拔较高 考虑吃点红景天什么的。坐缆车上山自己再爬一段(有栈道 不累不危险)到五彩池徒步下山(下山时有很多很好的景点)然后就可以让包车师傅直接把你送到机场 然后走人 PS这里的人超热情,牦牛肉不错,酒店旺季会很贵 标准间得200一晚 九寨沟没有火车,只有大巴和飞机 不建议坐大巴 因为那是从成都到九寨10个小时的漫漫山路。。。。 防晒霜 雨伞 衣服 我知道就这些了 祝你玩得愉快

白马藏族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集中分布在四川省绵阳市的平武县的白马河流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的下塘地区,松潘县小河地区以及甘肃文县的白马峪河一带,其中,四川平武县白马藏族乡和甘肃文县铁楼乡是最大的聚居乡。平武县的白马,木座,木皮,黄羊关四个乡在2000年人口普查时为3627人。白马藏族可以说不是藏族,虽然他受到了藏族的影响,但与今天我们接触的藏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白马藏族应该称为“白马人”,是中国历史上分布在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氐族的后裔,氐族有很多的部落,而白马藏族正是其中一个部落------白马氐的后裔。

房屋:过去的白马人多住典型的土墙板屋,俗称“杉板房”,一般分为三层,两楼一底,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中层主室为全家的活动中心,墙上正中是神龛,下面是神柜,神柜前尺许是火塘,面对神柜,男性从左边依次就坐,女性坐神柜右边,男女靠神柜的位置是贵宾席,普通人是不得上坐的,坐次以年龄为标准,不太注重辈分或社会地位,青少年则坐火塘下方,也就是面对神柜的地方,不坐板凳,男性盘腿坐,女性跪坐,吃饭时由当家妇女盛饭,先盛男方,再盛女方,最后是小孩,吃完一碗再由主妇添加,其他人是不得自己动手的,媳妇的地位很低,每餐吃饭只能吃两小碗,因掌勺之权掌握在婆婆手中。靠男方的神柜里放有男性使用的胡刀,切刀,菜板等,靠女方的神柜里放有女性使用的碗,筷,勺,瓢等物品,男方切肉,妇女洗碗,不可逾越。男的要做帽子,打草鞋,如果妇女做这些事就会被骂成“寡母子”,有失丈夫体面,睡觉就睡在火塘周围,冬天铺上羊皮或熊皮,盖上毡子。第三层靠北的一间是祭祀室,其余房间则是放粮食,麦草的。白马人的房梁,房架的固定不用铁钉,是用当地的野藤捆牢,房顶不用瓦,用木板,这都是建国前的居住情况,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修上了砖墙瓦屋,过去的“杉板房”已经所剩无几,卫生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变。

服饰:1,白马人的穿着打扮与今天的藏族区别相当大,我们从头说起,白马人的明显标记就是男女头上都戴有颇有特色的盘形荷叶边的白帽,是羊毛做的,叫“盘盘帽”,又叫“蝉皮帽”,帽子的直径有15公分,高2-3公分,上面缠有红,蓝,黑三色的彩带,而且飘扬在帽缘外5-6公分,女性的帽子还绕上了珠饰或铜钮,这种帽子既不保温,又不能遮挡风雨,一年四季都带,纯粹是装饰,在帽子上还插有白雄鸡的尾羽,为什么呢?有一个故事,说很久以前,薛土司听说白马人里面有一个长得比海子神女儿还漂亮的姑娘,派人多次求亲不成,恼羞成怒,派大兵一年内三次攻打白马人,都是白马人赢了,薛土司以谈和为由抓走了白马人的头人以及很多士兵,后来头人和士兵都被杀了,送信人戎鲁被捆在一间灶房里,半夜,他听见鸡叫,趁天还没亮,挣脱绳索,杀死看守,找了一些鸡毛作为点火的引线,点燃了柴禾照明,连夜赶回寨子报信,大家赶紧到老林中躲起来,这样才让本来五万多白马人保住了三百多人没有被杀,大家为了纪念被杀的头人士兵,感谢公鸡及送信人,就在帽子上插上白鸡毛,男的插一支表示勇敢,刚直,女的插上1-3根表示纯洁温柔,据说鸡毛随风飘动,胸前的鱼骨牌闪闪发光有镇邪的作用。2,白马妇女的发型是梳十多根小辫,再扎成一大辫,并用黑羊毛线加长,用海螺加以装饰拖到脚跟,重达八斤以上。两耳带银耳坠,个别老妇的耳洞达1公分。3,男性发型则剃去四周,只留头顶一部分,梳成一个小辫盘在头顶。耳环只戴左耳。4,白马人的男性长衫叫“春纳”,多为白色和青绛色,是中缝开襟的,穿起来将前面两襟操拢,从表面看像似从右边开襟的,在系上腰带,此外还要系一根皮带,上面镶有很多长25公分,宽1公分的长方形铜块,冬天是毪子夹衫,外加羊皮背心。5,女性的长衫叫“祥马”,上部分与男性相同,但袖子上加上了红,黄,绿,蓝,黑各色彩条,颜色非常的艳丽,称为“彩虹袖”。腰带宽5公分,花饰精美,是羊毛织成的。下面则是裙子,前面两片直下撒开,后面叠为百褶裙,边缘花饰繁丽,在出门前必须系围腰布,一般为白色,两端的绳上要穿上百十个铜钱,妇女多穿长短不同的两件衣裙,故意露出重重花边,更加的美观。已婚妇女和未婚妇女在服饰上区别不大,海螺,海贝,鱼骨等饰品是外来物,因此非常的珍贵,母亲死后就将这些饰品留给女儿。6,穿的鞋子统称为“水鞋”,或用火麻织的,或是皮底长统鞋,男女都要用毪子裹小腿,上面系上花带。

婚俗:1白马人的婚姻原则上是父母包办的,也有自由订婚的,还有半包办半自由的,传统的婚姻只限于白马境内,从不与其他地区,以及别的民族通婚。青年男女的认识是由集会,歌舞通过抢帽子,赠腰带等形式初定,之后再订婚,小孩9-10岁就说亲,选择标准还是以财富多少为标准,说亲没有媒人,多是由男方家的女性做中间人,带上一罐酒到看中的女方家提亲,如果女方父母接受了酒便是同意了,这被称为“提亲酒”,如女方将酒退回表示此事不成,送了提亲酒后,第二年初二或初三,男方在老表或邻居陪同下背上一大块肉去女家玩上三天,如果一切顺利,当年或第二年就可以结婚,有的是因为收成不好而推迟一年,如果在此期间女方家出了问题,要赖婚则是要罚款的,把送来的礼物则成钱,加倍付还。2结婚年龄在15-20岁之间,提了亲到时候就该结婚了,结婚由道士选择良辰吉日,新郎找一名未婚的漂亮姑娘一同去迎亲,迎亲是要背上酒和馍,沿途分给小孩子,他们则向新郎撒泥土,牛粪,还要大声吼叫,以示庆贺。而新娘有舅父母及一名未婚姑娘陪同,出家门前,母亲会割一块肥猪腊肉让新娘顶在头上,说是怕生虱子,出大门便取下带去婆家。到新郎家,番官,头人及亲属男性坐在火塘的北方,女性坐南方,青年人坐下边,仪式开始,新郎脱帽向番官,长辈敬酒,当着众人面说出今后对岳父母要作什么贡献,然后由道士念经敬神,新婚夫妇就跪在道士面前,道士把牛油或羊油沾在两人头上以及肩上,并说:“今天是个好日子,结婚可养7-8个孩子!”随即将敬神的酒撒向神位,再撒向人群,大家一起欢呼,仪式才算结束,晚上本寨的人跳圆圆舞,一般客人离去,亲属则继续住下来。3结了婚就有离婚的可能性,但一般是不得离婚的,如果有离婚一般是由男方提出来的,女方不能提,请番官判断后,理屈的一方承担酒食费用,如果调解无效,就可以离婚,女方回娘家,双方可以再婚,如果婚后一方死亡,另一方要三年后才可以再婚,白马人的家庭财产基本上由儿子平分继承,女儿是没有继承权的。

起名:结了婚就会有小孩,白马人起名字有两套,一个是出生的时候起的名字,另一个是长大以后起的学名。出生时起名又有两种,一种是父母起名,在解放前,白马地区相当落后,婴儿死亡率很高,家长为了孩子能养活就起些像“狗娃子”“猪娃子”的名字,认为下贱的动物容易养活,也有父母根据孩子长相胖瘦性格来起名的;另一种是端工或是道士起的,不管是父母或是道士起的,都不分姓和名。长大以后在起学名,并不是每一个白马人都根据姓名另起学名的,而是一部分外出工作的干部才有,好多姓名基本上与汉族姓名相同,以前姓杨的最多,杨姓曾经是氐族所建国家的皇室姓氏,是当时国家的大姓,而现在白马人中姓张的居多。

丧葬:白马人的丧葬习俗分为土葬,火葬,水葬三种。

土葬:又分为2种,屈肢葬和直肢葬,木座,木皮,黄羊关采用仰身直肢葬,将死者装入木柜中,在墓前立碑,与我们汉族葬法区别不大。白马葬乡采用屈肢葬,人死后,换上新衣,用绳子将人捆成一个婴儿状,据说生死形状一样才可以升天,然后把尸体放在桌上,面向西方,在他们看来日落归西,人也是随着太阳走的,再供上馍以示祭悼,全寨的人都要来死者家哀悼,每人送一碗饭菜,主人点上松明或油灯,还要请道士念《阴阳经》,并吹响“角都”,表示驱邪和送魂,死者在家停放是时间一般为三天,但也要看日子,时间的长短以犯不犯忌讳为标准,出殡当天两人拿火把领头,一人拿着装有祭祀食品的蜂槽,尸体由死者的儿子背着,没有儿子的则由亲属代替,后面有很多人拿引魂幡,妇人是不能到坟地,在途中就得返回,入葬时,把尸体放在木柜中,成睡觉的姿态,面向西边,只穿内衣,常穿的衣物,烟袋放在枕边,草鞋放在脚边,最后盖上一件新衣服,妇女的坟就在坟边树上挂一套制麻工具,再将尸体埋入15米深的方形土坑中,坟垒成堆后,上面用青石垒砌,坟周围插上五颜六色的布幡,幡上印有咒语,意思是说:“你不要再回家了,有幡给你开路,快到天堂去吧!”幡旗男的插九根,坟左右各三根,前面插一根黑色的,后面插两根,女坟插七根,不同的是后面只插一根,在坟四周撒下饭食,坟前放一个装满五谷杂粮酒肉的蜂槽,葬礼完毕后回家,要在烧红的石头上浇上人尿,以熏气驱邪,最后杀猪宰羊,请道士和全寨人吃饭。

火葬:是人死的时间而定的,时间一般是冬月到次年二月,或是腊月到次年三月,因为冬天土冻了,不好挖,实行火葬,每个寨子都有专门的焚尸场,人死后,由死者的儿子将其捆成屈肢状,然后背到墓地,放在架好的木柴堆上,柴是由全寨老小送来的,解下死者的腰带,外衣,将尸体摆成坐姿,面向西方,盖上外衣和生前喜爱的物品,由道士念经,亲属哭悼,点火焚尸,在焚烧的时候,火烟直升天空表示灵魂已升天,如火烟乱窜,表示灵魂还在人间,再由道士念经送魂,尸体烧完后将骨灰集中,用青石垒成空坟,把骨灰放在里面,外面盖上杉木板,男的盖九块,女的盖七块,板上再压上石,以及一个盛满食品的蜂槽,最后像土葬一样插上幡旗。

水葬:凡未满周岁的婴儿死后装背篓或是蜂槽扔进河里,他们认为婴儿的魂魄不能和一般人的魂魄在一个队伍里,有抛弃灾难之意,少年死亡实行土葬,但不与宗族埋在一起。

信仰:白马人信仰万物有灵,同时又受到了苯教的影响,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自然物都有神灵,最崇拜山神,他们认为一切天灾人祸,人间祸福都与山神有关,这里的山神中最有名的是“白马老爷神山”。水神又分为河神和湖神,白马人至今还保留着正月初一抢新水的习俗,大年初一凌晨鸡叫时,各家在门前点燃一堆火敬神,然后去河边取水,认为初一凌晨鸡叫时刻取得水是最神圣,吉祥的,第一桶水又特别好,谁得到谁就有一年的好运气,他们用取来的“新水”在屋里屋外浇洒,唱“水歌”,这被称为“祈水”或“贡水”仪式,也有用“新水”祭祖,净身,烧茶喝的,认为可以降福免灾,延年益寿,如果久旱不雨,则要向水神借水,经过长途跋涉,到高山上的海子边去杀鸡祭祀,舀一罐水挂在寨坝高架杆上,雨下足以后,把这罐水倒回海子里还给水神,仍以杀鸡祭祀,作为谢礼。火神是全家的中心,还有动植物崇拜,认为土地神是蛇变的,十分敬畏,乌鸦是鸟神,神借乌鸦的嘴吃供品,树木中最尊敬柏香树,认为它是最圣洁的,祭祀时向神献酒时都要用柏香枝叶,松树也很受崇敬。

医药:白马人在治病方面有自己的土方法,更多的是求道士杀牛羊驱鬼,多数人家自制一种鼻吸药粉,大体由牙皂,细辛,石菖蒲,丁香,藿香制成,一旦患了伤风感冒,取少许药粉吸进鼻子引起打喷嚏,病情重的把羌活烧脆捣成细面,热水送服,还有用酒服下的,如果这些治法无效就架起火烤病人,用铜钱沾油刮痛处,刮到皮肤出血为止,或用蜂蜜放在手心粘拍痛处。妇女生小孩后必须吃一种叫“冷水药”的草药,用冷水服下,3-5天就可以出门干活,平常累了,不舒服,也吃冷水药。白马人还有一种治疗胃病的土办法,就是吞食“羌活鱼”,羌活鱼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河沟中,捉到后趁它鲜活,用河沟里的冷水吞下。

九寨沟雍仲达吉寺寺是位于藏族安多地区的本教法场,即今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据史料所出,他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教理独特、风景优美,可谓人间的第一天堂。以历史的角度来讲,藏传佛教的根源雍仲本教文化,从古到今,一直流传于神奇的九寨地区,并与当地的传统习俗融为一体。当地群众延续使用本教仪轨,进行学修密宗及大圆满等浓厚哲理教法,出现了多如繁星的大德高僧,弘扬正法、利益大众。

九寨沟的雍仲达吉寺简介:

雍仲达吉寺既是九寨沟最大的寺庙,也是路、水等条件最好之寺。该寺被西藏雍仲宁寺的第二任堪布噶桑尼玛仁波切,所创阔封雍仲达吉寺的大金堂扩建时。幸氏热盖拉丈的第二十八世上师,仲松尼玛塔夺(意为用法绳套住太阳的仙人),据说这位大贤是热盖第一世尼玛沃热的真实化身。

尼玛塔夺大贤和曲珠仓两位活佛,动员附近八个村寨的信教群众,大家齐聚一处进行该寺圣殿的修建。有一天工程量很大时间难以足够,于是尼玛塔夺大贤施法将太阳套住,延长了宝贵的时日。尼玛塔夺(用法绳套住太阳者)的这个美称,人们就是从这里开始竞相传播于四方八方的。又有一天,修建金堂的工人们一起喝酒。因为那个形状像青蛙的酒罐较小,再加上工人又多。所以罐里的酒快用完啦。大贤变化成形似青蛙的酒罐,罐口流出无尽的美酒,工人们无论怎么喝也、没喝完那罐酒的神奇变化等,大贤所显现的多种神变,绝非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思议的。总之,尼玛塔夺大贤的一生是弘扬本教佛法、饶益芸芸众生的一生。

在该寺,从热盖第一世尼玛沃热到彭措沃热佛活之间,前后出世了三十二位高僧弘扬本教文化、度化大众。如今在彭措沃热活佛的主持下,圆满恢复了该寺的经堂以及三福田,并且还建立了讲、修学院,在藏传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该寺含有藏族的传统文化、宗教习俗以及古有的传统仪式等藏族特色文化。

该寺体现了浩如烟海的传奇故事、藏传密宗及大圆满的独有文化,令世人所瞩目。该寺文化范围极大,既包括了藏族古代的象雄文化,也包括了后来发展的佛教文化,被称为九寨沟的殊胜庄严。九寨沟有美丽的风景、清静的环境、独特的教理以及悠久的历史,这些都既不是用金钱买来,也不是邀请得了的,而是积福得来的。九寨沟具有丛杂交织的森林、宽广的草坪、清静的湖水以及美丽的花朵等自然而成的环境。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我国第一个自然风景保护区。这里的山水自成一幅画卷,尤其是这里水堪称“奇绝”天下,如果到过九寨沟,就会真的觉得“九寨归来不看水”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

九寨沟地势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悬殊,低处海拔2000米,高处却可达4500米以上,形成对比鲜明的不同风景:上有雪岭寒天,下有花溪怪木。来此处,可以聆听到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看到属于大自然的奇特景象,令人神清气爽,耳目两娱。

诗词:

题九寨沟

嫦娥散落珍珠链,五彩斑斓何处寻?

应怕天知收拾去,故来诗客少题吟。

/寒荣

题九寨沟

雪峰林立耸云天,水秀山明玉练悬。

五彩斑斓纯净透,长居此地胜登仙。

/大埠一号

九寨沟

雪域尧天共太平,崇山峻岭与仙行。

此间风月无尘世,难怪游人长寄情。

/梧桐细雨

题九寨沟

镜湖碧水彩林雪,春夏秋冬景不同。

惊入画中犹隔世,置身仙境九霄逢。

/吟诗邀月

题九寨沟

深林泱莽连奇岭,明水斑斓隔砚台。

一睹天容惊秀色,依迟归路眷重来。

/南亩民

九寨沟

人间奇绝在何方,翠海蓝冰胜境妆。

质朴民风添异彩,和谐生态客成行。

/金珠一枚

七律·九寨沟

神秀天成造化功,镶珠嵌玉翠微中。

移来贝阙三分景,赊得烛龙千里红。

树影参差浮碧水,镜湖璀璨接苍穹。

禅心欲隐凭谁语?还与山光一笑同。

/东篱旧友​

七律 九寨沟

山川壮美话悠悠,九寨精奇数最尤。

错落百湖生翠海,翩翻万水奏滩流。

冰池叠瀑飞珠玉,雪岭彩林胜竹秋。

幻化千年凝绝景,八方人客任淹留。

/快递员

格律诗写作讲解课程:

《醉美九寨》

雪峰点点醉晴芳,满目清幽童话妆。

翠玉千潭随野色,彩林万壑汲山光。

飞珠叠瀑濯天地,滑耳吟泉追露霜。

瘦笔难倾云水兴,襟怀一卷自疏狂。

/紫薇

九寨沟

缘溪花径认蓬莱,水镜清虚绝细埃。

古木如龙海探日,湖盆叠彩蚌成胎。

籁生空谷幽人境,露结絺衣步月台。

瀑落玉珠机不息,雪山诗竟凭心裁。

/福胡

九寨沟

九寨沟名扬四海,自然美景漫无边。

清新处处令人醉,绚丽多多极目传。

翠海叠池飞瀑布,雪山碧水映云天。

世间仙境随心欲,浪荡休闲任意延。

/龙回头

九寨沟

幽涧涤尘藏壑谷,仙姝遗佩落西川。

彩林翠海织霞锦,水鉴蓝冰映远天。

百丈流泉飞叠瀑,千峰雪岭纵云巅。

奇工造物惊神斧,醉览瑶池已忘年。

/一诺

<醉美九寨>

翠海回延连九寨,雪峰悬绕裹西川。

彩林五色如流幻,叠瀑三花似紫烟。

朵朵蓝冰姿绚丽,悠悠碧浪俏婵娟。

幽然美景书人染,乐在山中做醉仙。

/八零老兵

《望海潮-九寨秋色》

山河形胜,人间痴绝,千岩万壑川西。秋色绣屛,飞虹溅玉,芳林绿瘦红肥。迭嶂蕴澄溪。四野披云锦,玉树清晖。水漾烟溶,湖开明镜胜瑶池。

蓬莱遗世于斯,令客心物外,鸥鹭忘机。摩佶辋川,南山五柳,却输雪岭雄奇。融四季风姿。汇九州灵气,舍我其谁。画圣丹青搁笔,太白叹穷词。

/车愿

对联:

时间原因,本期对句集以欣赏(下期我们将主打对联):

镜湖涵翠木,雪岭入遥天,是处融风景四时,问谁有幸成其主?

霁月好题诗,霓虹新作画,闲暇读夕阳千遍,舍我无人识此情。

/寒荣

对联

镜湖涵翠木,雪岭入遥天,是处融风景四时,问谁有幸成其主?

下联:秋色绣云屏,澄溪穿锦嶂,此间饮美酒千盏,任我忘情似谪仙。

/车从人愿

镜湖涵翠木,雪岭入遥天,是处融风景四时,问谁有幸成其主;

长袖舞锅庄,经轮祈万世,此间育藏情千载,活佛自然驻乃川。

/困了也不睡

镜湖涵翠木,雪岭入遥天,是处融风景四时,问谁有幸成其主?

松鲤戏清波,金猴栖古寨,兹人享胜境千载,悬月无声照此间。

/与你同行

镜湖涵翠木,雪岭入遥天,是处融风景四时,问谁有幸成其主?

深壑响玉泉,彩林飞赤鸟,斯方集画图千种,愿我常留隔世尘。

/吟诗邀月

镜湖涵翠木,雪岭入遥天,是处融风景四时,问谁有幸成其主?

山水醉明眸,琼杯盈老酒,胸中自器怀无量,挥袖即能咏我诗。

/快递员

镜湖涵翠木,雪岭入遥天,是处融风景四时,问谁有幸成其主?

沃地蕴奇珍,崇山生异草,此乡聚物华千载,唯我人民自作仙。

/梧桐细雨

镜湖涵翠木,雪岭入遥天,是处融风景四时,问谁有幸成其主。

野鸟荡清风,小溪流暗谷,至今会游人诸路,看我倾情唤自然。

/山乡痴汉

镜湖涵翠木,雪岭入遥天,是处融风景四时,问谁有幸成其主?

彩玉嵌西川,瑶池飞素练,而今赏水云千叠,随我忘情醉此间。

/一诺

镜湖涵翠木,雪岭入遥天,是处融风景四时,问谁有幸成其主?

画阁映黄花,枫林通古岸,西风拂玉枝千种,从此无忧似美仙。

/龙回头

扎如寺交通指南:三江景区和牟尼沟景区的散害,可分别在九寨沟县的漳扎镇,小金县的白龙镇,汶川县的漩口镇和松潘县的安宏乡下车,不必直达县城。

到米亚罗红叶风景区和古尔沟温泉,可由成都直达,到阿坝州的其他景区,就目前而言,先须抵达县城,再租车到要去的景区,譬如去黄龙,第一天坐班车从成都抵达松潘县城或川主寺镇,第二天租车到黄龙,松潘县城至黄龙56公里,7个座位的微型车租车费约200余元。川主寺镇至黄龙42公里,同样的车租车费约130元左右。

散客进入阿坝州,还有两条通客车的路线,起点站在四川的绵阳、甘肃的文县。绵阳客运中心至九寨沟县城320公里,每张车票70余元,文县至九寨沟县城77公里,一张车票价15元。从九寨沟县城至九寨沟景区沟口40公里,坐出租车要50余元。平武至松潘县城170公里,车票40元左右。从平武去黄龙的散客,可在中途的黄龙景区下车,平武至黄龙为114公里,车票20余元.从成都坐客车抵松潘县城的散客,可以乘返平武的班车到黄龙。

扎如寺位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扎如沟宝镜崖下,据藏文史籍记载,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藏语全称叫“然悟贡巴扎西彭措岭”,简称“然悟贡巴”。由于该寺地处扎如沟内,因此汉语称为“扎如寺”扎如寺属藏传佛教的“苯波”教,历史上属“奔卡拉康”。

由21世奔卡旦增建参活佛在西藏麦日一位堪布的指点下,于公元1573年迁移到扎如沟的宝镜崖下。经过历代奔卡对寺院的改建和扩建,到50年代,寺院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寺院占地面积15200平方米,拥有大小经堂多座,茶房、库房、客房、藏经房各一座,僧房六十余座。重要法器、文物、佛祖塑像、佛经等财物价值上亿元。有僧侣129人,活佛2人,信教村寨、四十多个,信教群众六千余人。

1956年阿坝州藏区发生的叛乱使寺院的房屋和主要文物法器遭到严重破坏。1986年,四川宗教局负责人对扎如寺的情况做了详细调查后,同意恢复扎如寺。国家拨款一部分,加上群众的捐款捐物,扎如寺才得以逐渐恢复。经过重建恢复的扎如寺现已处具规模:占地面积14510平方米,寺院现有活佛1人,僧侣61人。

寺院每年举行4次佛教活动,分别是:第一次是“良美都钦”,举行时间为正月初三至初六;第二次是“麻艺助钦”,举行时间是四月初七至十六日;第三次是“郎幺东确”,举行时间是五月十四至十六日;第四次是“顾朵”,举行时间是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

扎如寺经常有宗教活动,每年举办庙会。除农历正月初一是藏历年节外,在宗教方面还有转山节。农历每月十五日,最热闹是正月十五日,九寨沟各寨的男女老少、整个白河区和松潘县的部分藏民,穿上节日盛装,带上酒和食物,步行围绕“万山之祖”扎依扎嘎山逆时针方向转圈,也可骑马。连转山边念经。人们还互相敬酒,虔诚的还走三步叩一次长头。绕山脚的要转一天,上山顶的要转三天。

半山和山脚有神水瀑布,可洗手、洗脸或洗澡,有的请和尚在头上洒水,认为可洗掉污浊,带来吉祥。1995年,扎如寺纳入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扎如寺在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内,作为藏族文化遗产,寺院具有宗教、教育和文化三个功能。

九寨沟县的风俗民情

九寨沟在内的嘉陵江、岷江上游地区、在称氐羌之地,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活动早至殷商九寨沟长期以来即为藏族聚居地。九寨沟内藏族的祖先是生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