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帝有后代叫朱慈禄?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4收藏

永历帝有后代叫朱慈禄?,第1张

没有

朱由榔一共娶妻四位,生育了七个儿子的,这七个儿子中四子沅哀王早夭。

五子朱慈炜,1654年出生,但是1655年去世,追封为涪悼王,被安葬在贵州安龙县城北门外五洞桥旁。

六子朱慈熠,1654年出生,1655年去世,母亲是王皇后,追封谥为沔殇王。

七子朱慈焯,1654年出生,1656年去世,母亲是杨贵妃,追封为澧冲王,两岁的时候去世。

朱由榔其余的三个儿子中第三子哀憋太子朱慈煊,母亲是王皇后,1648年出生,出生之后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基督教洗礼的太子,1661年,被吴三桂擒住,在次年被吴三桂杀于滇京行宫,去世时年仅十五岁,郑经追谥为哀慰太子。

朱由榔的长子怀憋太子朱慈爝,1644年出生后来清兵进军广东,永历帝逃离肇庆时怀憨太子散佚在民间。后追封为怀憋太子。

朱由榔的次子悼愍太子朱慈,1646年出生,后来清兵进军广东,永历帝逃离肇庆时怀憨太子先后散佚在民间。后追封为悼憋太子。据说今天的肇庆、桂林都有朱慈的后代,并续修了家谱。

长子、次子、三子、小子。

儿子,指赤子,婴儿,孩童;称谓,指父母所生的孩子。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

指所生男孩,对应英文单词Son(s),《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生子当如孙仲谋。

婴儿。《庄子·庚桑楚》:“能儿子乎,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 成玄英疏:同於赤子也。

亲属称谓解释:

姊妹:

姊姊,书面语“姊亲”。口头当面称“姐姐”、“大姐”等。

妹妹,书面语“妹亲”。口头当面称“妹妹”、“小妹”等。

姊夫,书面语“姊兄”。口头当面称“姐夫哥”、“大姐夫”等。

妹夫,书面语“妹弟”。口头当面称“妹弟”、“小妹夫”等。

同母异父姊妹:

书面语“同母异父姊”。口头当面称“姐姐”、“娘姐”、“同胞姐/亲姐”等。

书面语“同母异父妹”。口头当面称“妹妹”、“娘妹”、“同胞妹/亲妹”等。

同父异母姊妹:

书面语“同父异母姊”。口头当面称“姐姐”、“爹姐”、“亲姐”等。

书面语“同父异母妹”。口头当面称“妹妹”、“爹妹”、“亲妹”等。

用伯(长、孟)仲叔季表示子女排行,兄弟和姊妹是分开表示的。“长“与”伯、孟“相比是通称,指兄弟或姊妹中最年长的;如果用于兄弟排行,”伯“特指嫡长子,”孟“指庶长子;用于姊妹排行,”伯、长、孟“都可用于长女,没什么区别。

还有一种用”行第“表示排序,就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兄弟姊妹一起的了,比如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这样的排法。

  古代称第一二个儿子为:长子、次子,第三个儿子就叫“三子”。

  古代宗族称谓:

  祖上:

  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如曹操、曹植、曹睿祖孙三代就分别把曹振铎、姬姓、虞舜称作曹氏家族的始祖。

  太祖:

  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

  祖宗:

  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汉称文帝刘恒为太宗,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

  子嗣、太宗、小宗: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宗子:

  大宗的嫡长子叫宗子。对大宗来讲,他是家长;对于小宗来讲,他是族长,宗子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庙的祭祀。

  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

  支子: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支子。

  嫡子:

  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同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力,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庶子。

  别子:古代把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别子。

  庶子:

  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礼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嗣子:

  无子而以他人之子作为儿子,既为嗣子。嗣子一经礼法认可,地位与亲子等同。古代礼法对嗣子问题,有明确的规定。一、必须是同姓。二、必须是同宗的支子。三、辈分必须相当。

  公子:

  诸侯王(公)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公子。另外诸侯的女儿也可以称作公子。

  考妣:

  父母又称为考妣。后多指已死的父母,即亡父亡母。

古代称第一二个儿子为:长子、次子,第三个儿子就叫“三子”。

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尊称的话是称呼别人的儿子。有令郎、佳儿、麟儿、令公子。

长子就是第一个儿子,次子就是第二个儿子。

历史上有记载: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在本支内称为大宗,而次子、庶子的后裔在本支内称为小宗,大宗要保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我国古代长子长孙在家中是享有特权的。往往由长子(嫡长子:由正妻所生之长子)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职位和身份,并确立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要的继承制度。

夏商两代,继承方式是以“父子相继”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自西周开始,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宗法统治,世代相袭,逐渐确立了长子继承制。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合宗继承和财产继承为一体,长子在继承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特权,无论是王位、爵位、封地还是其他财产,主要地是由死者的长子承受。

这个在家谱中所处时间不同,称呼也不同,举几个例子:

近几百年通常称呼:长子某某、次子某某、三子某某 ,长女某某、次女某某、三女某某、四女(有的称喜女) 幺女(最小的女儿),有时更简洁:长、次、三

较早的家谱中有的按排行称呼:伯(孟)、仲、叔、季,如:孟某某、仲某某、叔某某、季某某,例:孟姜女,不姓孟,而姓姜,“孟”是排行老大的意思。

永历帝有后代叫朱慈禄?

没有朱由榔一共娶妻四位,生育了七个儿子的,这七个儿子中四子沅哀王早夭。五子朱慈炜,1654年出生,但是1655年去世,追封为涪悼王,被安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