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怎么读姓氏?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12收藏

苌怎么读姓氏?,第1张

读cháng。

源于姬姓,出自周敬王时期大夫苌弘后裔,属于以先祖名称为氏。据史籍《左传·昭公十七年》中的记载,周敬王姬丐(姬匄,东周王)执政时期(公元前519~前476年在位),朝堂上有个大夫名叫苌弘。苌弘,字叙,公元前575/565~前492年待考,古资中人(今四川资阳雁江区)。

据典籍《图经》中记载:“苌弘,资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周敬王继位后,和西王姬朝长期相互攻伐,争夺帝位,在此期间,苌弘曾为周敬王的复国竭忠尽智。

六年后的周敬王六年(晋顷公姬弃疾十二年,公元前514年),苌弘争取到晋顷公以及晋国范氏和中行氏两大贵族势力的支持,因此周敬王在晋国军队的帮助下,彻底击败姬朝,巩固了王位。

姓氏分布

苌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在第八百二十二位,以魏郡为郡望。

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有苌家庄,据说是明朝初期有苌氏族人迁来该地,因以为名。当代苌氏族人在安徽、河南等省份有大量分布。

湖北省丹江口市柳河口村4组(原苍子沟村2组)大多都姓苌,现有大部分因“南水北调”工程搬迁至天门多宝镇,第二次为国家的水源储备建设背井离乡。

安徽主要分布在泗县大庄镇。

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苌家庄村,大多都为苌姓,除外来姓氏苏氏,其余均为苌姓;无极镇高村亦绝大多数为苌姓,其余为王姓。均传闻是明朝燕王扫北时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

苌姓的读音是“cháng”

源于姬姓,出自周敬王时期大夫苌弘后裔,属于以先祖名称为氏。据史籍《左传·昭公十七年》中的记载,周敬王姬丐(姬匄,东周王)执政时期(公元前519~前476年在位),朝堂上有个大夫名叫苌弘。苌弘,字叙,公元前575/565~前492年待考,古资中人(今四川资阳雁江区)。

据典籍《图经》中记载:“苌弘,资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周敬王继位后,和西王姬朝长期相互攻伐,争夺帝位,在此期间,苌弘曾为周敬王的复国竭忠尽智。

六年后的周敬王六年(晋顷公姬弃疾十二年,公元前514年),苌弘争取到晋顷公以及晋国范氏和中行氏两大贵族势力的支持,因此周敬王在晋国军队的帮助下,彻底击败姬朝,巩固了王位。

苌姓,是中国人的姓氏之一,源出苌弘,蜀地夷侯。迁徙分布:苌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在第八百二十二位,以魏郡为郡望。

扩展资料

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有苌家庄,据说是明朝初期有苌氏族人迁来该地,因以为名。当代苌氏族人在安徽、河南等省份有大量分布。

河南省内黄县宋村乡有一东沟村大部都姓苌。河南省封丘县鲁岗乡苌寨村、冯村乡大里薛村、居厢乡大沙村都是苌姓为主。

湖北省丹江口市柳河口村4组(原苍子沟村2组)大多都姓苌,现有大部分因“南水北调”工程搬迁至天门多宝镇,第二次为国家的水源储备建设背井离乡。

安徽主要分布在泗县瓦坊镇。

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苌家庄村,大多都为苌姓,除外来姓氏苏氏,其余均为苌姓;无极镇高村亦绝大多数为苌姓,其余为王姓。均传闻是明朝燕王扫北时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

全国同名同姓人数,这个不是很好统计。

由于人口变动、基数较大等原因。数据不保证百分之百准确。

统计数据准确率在95%左右。

与您提问中同名同姓人数,共计 567534 人。

(结果不包含特殊字符)

满意请记得采纳~(づ ̄ 3 ̄)づ

  关于这个姓氏详解如下:

  一、姓氏源流 ;

  苌(Cháng 苌)姓源出有二:

  1、出自周代周敬王时大夫苌弘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周敬王时有大夫名苌弘,他为周敬王的复国竭忠尽智,孔子曾向他问乐。苌弘的后人,以祖名苌为姓,称为苌氏。

  2、出自蜀地夷侯有苌氏。据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刻有:“夷侯苌竟舒”,确证苌氏为西 蜀民族的大姓之一。

  二、迁徙分布 (缺)苌姓望居魏郡(汉高帝初置。相当于今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的地区)。

  三、历史名人 苌 弘:字苌弘(?-公元前492年),孔子师。东周蜀人(出生于今四川省资中县西北边境与资阳市相邻一带),周代著名学者、政治家。少时喜欢读书,通晓天文、历数,精于音律、乐理。今资中县发轮乡龙水村有“苌弘祠”、“苌弘读书台”遗址。据《史记·封禅书》:“苌弘以方事周灵王”《天官书》言天数者称“周室史佚、苌弘”,至周景王时仍任大夫,常应对星象吉凶征兆之事。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魏 郡:汉代置郡,治邺(今河北省临漳西南),辖境跨今冀、鲁、豫三省之界。北周末迁安阳(今河南省)。隋为相州魏郡。至唐,为相州邺郡(此邺即安阳,非北周末年以前之邺),而魏郡之名,则移给魏州。

  2、堂号(缺) 苌姓宗祠通用对联 〖苌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黄金易笔; 碧血埋冤。 ——佚名撰苌姓过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制笔艺人苌凤,文学家罗隐很喜欢他制的笔,赠给他百幅雁头笺。士大夫们听说后,怀揣着金子去问价,也有的用彩罗大组(用彩色丝织成的带子)去换他的笔。下联典指东周景王、敬王时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苌弘,又称苌叔。刘文公与晋国的范氏世代为婚姻,在晋国卿大夫的内讧中,苌弘帮助范氏,晋卿赵鞅为此事来周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神话传说中他的血三年化为碧玉(见《庄子·外物》)。后来,人们常用“碧血”称为正义而流的血。

  五、 附录:

  苌姓典故、趣事 〖苌弘化碧〗 苌弘(公元前?-公元前492年)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又称苌叔。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帮助范氏,晋卿赵鞅为此来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神话传说其血三年化为碧玉。《汉书·艺文志》“兵阴阳家”有《苌弘》15篇,今佚。《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成玄英疏:“苌弘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椟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吕氏春秋》、《左传》、《国语》、《搜神记》、《拾遗记》等均载其事迹。

苌姓源于西南夷,出自古代蜀地夷侯苌氏,其源待考。据汉朝时期的《繁长张禅等题名碑》上碑刻的记载中有“夷侯苌竟舒”,这说明在西蜀地区少数民族中即有苌氏,且为其大姓之一。

有学者指认上述第一个渊源中的苌弘即为西蜀人,所以应出西南夷族,因为传说他就是古资中人。据说,人们在四川省资中县中,发现了苌弘早年读书之地的遗迹,即发轮镇龙水村中的“苌弘读书台”等,因此还建有“苌弘祠”。

扩展资料:

迁徙分布

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有苌家庄,据说是明朝初期有苌氏族人迁来该地,因以为名。当代苌氏族人在安徽、河南等省份有大量分布。

河南省内黄县宋村乡有一东沟村大部都姓苌。河南省封丘县鲁岗乡苌寨村、冯村乡大里薛村、居厢乡大沙村都是苌姓为主

湖北省丹江口市柳河口村4组(原苍子沟村2组)大多都姓苌,现有大部分因“南水北调”工程搬迁至天门多宝镇,第二次为国家的水源储备建设背井离乡。安徽主要分布在泗县大庄镇。

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苌家庄村,大多都为苌姓,除外来姓氏苏氏,其余均为苌姓,传闻是明朝燕王扫北时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

-苌姓

苌怎么读姓氏?

读cháng。源于姬姓,出自周敬王时期大夫苌弘后裔,属于以先祖名称为氏。据史籍《左传·昭公十七年》中的记载,周敬王姬丐(姬匄,东周王)执...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