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两个朝代帝王表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5收藏

夏商两个朝代帝王表,第1张

一、夏朝君主列表(本名/别名/在位时间/在位年数)

1、

2、

3、

二、商朝君主列表(庙号/名字/史记祭名)

1、

2、

三、君主资料

1、启

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

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

他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此后,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在位晚期,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他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相传禹本来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皋陶,皋陶早亡,就决定传给皋陶子伯益。史籍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禹死后启按照尧舜禅让和舜禹禅让的惯例避位,让伯益作君主。结果却是诸侯也离开伯益的根据地到启的根据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持启,随即启即位。

此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武则天改国号周时,追尊启为齐圣皇帝。

2、太康

姒太康(前1996-前1959),姒姓,夏后氏,名太康,夏后启长子,夏朝第三任夏王。

姒太康在其父姒启去世后继位,迁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姒启享乐,即位后生活腐败,只顾游猎,不理政事。

刚即位的第一年,姒太康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被后羿夺去国政,史称“太康失国”。《竹书纪年》记载,太康死于第四年。四年,实际在位年数不到1年。 葬于戈地(今河南省太康县)。

3、少康

姒少康(公元前1972年—公元前1912年),又名杜康,姒相之子,夏朝君主。

姒少康的父亲姒相被寒浞所杀。姒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虞国(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任庖正,在此期间酿造出了酒。

虞国君主虞思将其女二姚许配于姒少康,帮助姒少康积极争取夏后氏遗民。

姒少康志在复国,派间谍女艾于浇,在同姓部落斟灌氏与斟鄩氏的帮助下,与夏后氏遗臣伯靡等人合力,攻灭寒浞,建都纶城(虞城县西三十五里),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姒少康大有作为,史称“少康中兴”。

4、武丁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 

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庙号高宗,死后由其子祖庚继位。

5、盘庚

盘庚,甲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商朝第十九位君主(不计太丁)。 

阳甲死后,盘庚继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

盘庚迁殷后,整顿商朝的政治,发展经济,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盘庚病死后葬于殷。

——夏朝君主

——商朝君主

天国的君王就是耶稣基督,他是天地的主宰,独一的真神(太4:10),养育全人类和飞鸟走兽的天父(太6:26),掌管宇宙万物(太8:27),为人类降生到世上与人类同在(太1:23 ),成为万民的救主(路2:10-11),末日还要审判人类(太25:31-32),将万民带到他所预备的国(太25:34);由于主耶稣是全能的主宰,能医治人各样的疾病(太8:1-4,9:18-23),自然界的风和雨也听从他(太8:23-27),使人复活(太9:23-26),有赦罪和留罪的权柄(太9:1-7),连恶鬼也服从他(太8:28-33)。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发夏桀。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伯益叛乱;启之子太康也治国无方,当政期间更是战乱纷纷,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与太康相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手中。寒浞掌权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

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自少康以后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而这时,黄河下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夏朝宣告灭亡。

夏朝作为上古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夏朝就没有此后中华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夏朝皇帝简介

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鲧的儿子,黄帝轩辕氏的玄孙。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因此被尊称为大禹。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是子承父位、中国奴隶制的创始人。禹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在位45年

启,夏禹的儿子,姓姒氏,为夏朝君王。禹曾让位于益,但人民怀念禹的功绩,乃拥戴启继位,继位后,有扈部落首先不服,宣布独立。启就向它进攻,有扈部失败,启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确定君主世袭的局面。在位九年而卒。

太康

太康,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详,启长子,启病死后继位。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实际上只在位两年,病死,葬于阳夏。

仲康

姒仲康,又作中康,夏王朝的四任王,禹的孙子,启的第四个儿子,夏王朝三任王姒太康的弟弟,约生于虞舜三十九年。后羿废黜太康后,立仲康为王。仲康名义上在位13年,实际上仍由后羿专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夺回大权,曾派大司马胤侯去征伐后羿的党羽义和,试图削弱后羿的力量。终因实力薄弱,反被后羿软禁,无力恢复夏的天下。仲康因此忧闷成病而死。葬于安邑附近。

中康之子,少康之父,妻后缗氏。太康时因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国及后羿代夏,致使中康、相成为傀儡,中康因无法振兴夏朝而抑郁而死,相则被寒浞杀死,少康为相之遗腹子,在位28年,葬于帝丘。

少康

少康,又名杜康,今陕西白水县人,中国夏朝第六任国王,相的儿子,母亲为有仍氏人。他是相的遗腹子。相被迫自杀时,少康还没有出生。母亲后缗氏当时顾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急忙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第二年生下了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任庖正,在虞娶妻,有田一成,有众一旅。积极争取夏众与夏民,志在复国。后在同姓部落斟灌与斟_的帮助下,与旧臣靡等人合力,攻灭了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少康还都阳夏,此即史书中所称的少康中兴。少康后迁都于原。

夏第七代君主,名字一作杼或作季杼。少康之子,槐的父亲。在位17年。予在位期间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有了战甲之后,士兵战斗力大增,夏朝便积极对外扩张,夏朝国势也进入鼎盛期。

槐是中国夏朝第八任君主,名字也作芬或芬发或祖武。杼之子,杼病死后继位,后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其子芒。槐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部落,扩展了夏朝的势力。同时夏朝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

夏芒,生卒年不详,槐子,槐死后继位。槐在位约四十四年而死。其子芒继位,举行了隆重的祭黄河仪式。除了把猪、牛、羊沉于河中,还豁出老本,把当年舜帝赐给大禹象征治水成功的玄圭也沉在河水中,表示虔诚。这就是沉祭,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的仪式。祭河之后,芒又跑到东海之滨游玩,捕捉到了一条很大的鱼,群臣向芒称贺,认为是河神所赐,可永保太平。

泄,一作帝降,生卒年不详。芒子。芒死后继位,泄在位期间,东夷、西羌等六夷派使者来朝谒见,接受了泄的爵命。这说明夷族已经承认了夏朝的统治。在位16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不降

不降,生卒年不详,泄子,扃的哥哥,孔甲的父亲,泄病死后继位。不降是夏朝第十一任国王。据说即位后第6年讨伐了九苑。不降晚年,因为儿子孔甲性情乖僻,担心他治理不好国家,决定改变从启以来实行的传子制度,传位于北扃。这种将王位让给兄弟的方式,史称内禅。不降禅位后,又活了11年才病死。在位5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扃,生卒年不详,是中国上古夏朝第十二任国王。泄之子,廑的父亲,不降的弟弟。受兄内禅而继位,在位21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廑,又名胤甲,生卒年不详,扃子。扃病死后继位。在位21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廑在位时,商的势力已崛起,夏的国势又趋衰落,退居于西河地区。夏王廑的得名来自他当政的时候,发生夏天天下大热的异常气候,人民热渴难耐,而当朝夏王却居住在夏季别墅,独自纳凉,故被人民讥讽为廑。

孔甲

夏王孔甲,生卒年不详,不降子,扃侄,扃子廑继王位后病死,由他继位。孔甲在位期间,肆意*乱,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更衰落,逐渐走向崩溃。所以国语周语下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他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又笃信鬼神。孔甲性情乖僻,父不降怕他治理不好国家,就没有传位给他,而内禅给北扃,扃死后传位于子廑,廑死,才又由孔甲继位。在位31年,病死,葬于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三崤山。

皋,孔甲子。孔甲死后继位,在位11年,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宁县境内。皋在位时,迁都于渑池附近。

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

桀,夏朝最后的一个国王,发子,又名癸、履癸,生卒年不详,商汤把他谥号桀。发病死后继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殿,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在位53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葬于南巢卧牛山。

中国历代皇帝名单

1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2 夏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予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发 癸

3 商

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4 周

41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发 ,周成王 姬诵 ,周康王 姬钊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满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厉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静 ,周幽王 姬宫湦

42 东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421 春秋

周庄王 姬佗 ,周厘王 姬胡齐 ,周惠王 姬阆 ,周襄王 姬郑 ,周顷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简王 姬夷 ,周灵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贵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元王 姬仁 ,周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422 战国

周安王 姬骄 ,周烈王 姬喜 ,周显王 姬扁 ,周慎靓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5 秦

秦昭襄王 嬴则 ,秦孝文王 嬴柱 ,秦庄襄王 嬴楚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胡亥 ,秦三世 子婴

6 汉

61 西汉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汉少帝 刘恭 ,汉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元帝 刘奭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衍 ,孺子 刘婴 ,更始帝 刘玄

62 新朝

新朝 王莽

63 东汉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后少帝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三国

71 魏

魏武帝 曹操 (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奂

72 蜀汉

汉昭烈帝 刘备 ,汉后主 刘禅

73 吴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废帝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末帝 孙皓

8 晋朝

81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82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821 十六国

8211 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8212 汉(前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前赵)刘曜

8213 后赵

后赵

明帝 石勒 ,海阳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义阳王 石世 ,新兴王 石尊

石鉴

石祗

8214 前凉

武公(明王) 张轨 ,元公 张实 ,成王 张茂 ,忠成公(文王) 张骏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哀公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悼公 张天锡

8215 后凉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建康公 吕隆

8216 西凉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8217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8218 北凉

建康公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821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82110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82111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段随 ,慕容觊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82112 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82113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82114 夏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平原王 赫连昌 ,昌定王 赫连定

821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厉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坚 ,苻宏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2116 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821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末主 乞伏慕末

821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82119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82120 吐谷浑

吐谷浑 ,参见吐谷浑首领列表

9 南北朝

91 南朝

911 宋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太子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淮

912 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913 梁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豫章王 萧栋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宣帝 萧言 ,明帝 萧岿 ,后主 萧琮

914 陈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后主 陈叔宝

92 北朝

92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幼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 长广王 元晔 节闵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922 东魏

孝静帝 元善见

923 西魏

文帝 元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拓跋廓

924 北齐

文宣帝 高洋 ,成人用品,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92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10 隋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隋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11 唐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后 武曌(太后称制) ,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唐中宗 李显 ,唐殇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晔 ,唐哀帝 李拀

111 南诏

南诏

112 渤海国

渤海高王 大祚荣 ,渤海武王 大武艺 ,渤海文王 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 大华兴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义 渤海简王 大明忠 ,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瑎 ,大諲撰

12 五代十国

121 五代

1211 后梁

太祖 朱温 ,末帝 朱瑱

1212 后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1213 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贵

1214 后汉

高祖 刘知远 ,隐皇帝 刘承佑

1215 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122 十国

1221 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1222 闽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1223 荆南

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诲 ,贞懿王 高宝融 ,荆南侍中 高保勖 ,荆南侍中 高继冲

1224 楚国

(907年-951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马希崇

1225 吴国

(904年-937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睿帝 杨溥

1226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1227 南汉

(917年-971年)

高祖 刘岩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1228 北汉

(951年-979年)

世祖 刘旻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1229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

12210 后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13 宋

131 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 ,宋太宗 赵光义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 ,宋神宗 赵顼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帘)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宋钦宗 赵桓

132 南宋

宋高宗 赵构 ,宋孝宗 赵眘 ,宋光宗 赵淳 ,宋宁宗 赵扩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谢太后 谢道清(太后垂帘) ,宋恭帝 赵显 ,宋端宗 赵昰 ,赵昺

14 辽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辽东丹王 耶律倍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5 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16 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17 元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18 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181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182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18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19 清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c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本文是商朝历代皇帝列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商朝历代皇帝列表

 汤 前1600年—前1588年在位13年

 汤,商朝的建立者,帝喾( 传说 中古代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

 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 历史 上称之为“鸣条之战”。然后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定都于亳,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死后被谥为成汤。

 太丁 (生卒年不详)亦称大丁,姓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之子,但其原名已佚。《史记》称他尚未成为王就已去世。由于太丁的去世,后来太丁之弟卜丙被立为王。

 商哀王(外丙)子胜 前1587年—前1586年在位2年

 外丙,姓子,名胜,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是为外丙元年,伊尹摄政。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其弟仲壬。一说外丙是商汤的弟弟,汤子太丁叔。商汤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汤而亡,遂继为王,在位3年。外丙本无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汤长子太丁病殁,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继承商王之位,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葬处不明。

 商懿王(中壬)子庸 前1585年—前1582年在位4年

 亦称仲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仲壬是商汤之子,外丙之弟,《史记》称他在位四年后去世。

 商太宗(太甲)子至 前1581年—前1550在位33年

 太甲,姓子名曰至,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后继位,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了《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其表现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亲自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居住,自己摄政当国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桐宫悔过”)。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病死,葬于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庙号太宗,谥号文王。

 商昭王(沃丁)子绚 前1549年—前1530年在位19年

 沃丁亦称羌丁,姓子名绚,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太甲之子,太丁之孙。沃丁在父王太甲去世后继位,仍以伊尹为相。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沃丁死后,由弟太庚即位。谥号昭王。辅政功臣伊尹去世。沃丁死后,弟太庚继位。

 商宣王(太庚)子辩 前1529年—前1505年在位25年

 太庚,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继沃丁而即位,,他死后由子小甲(一说为太庚之弟)继位。谥号宣王。

 商敬王(小甲)子高 前1504年—前1488年在位17年

 小甲,姓子名高,小甲在位时,商代以毫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谥号敬王。

 商元王(雍己)子密 前1487年—前1476年在位12年

 雍己,姓子名伷,前任国王小甲之弟,定都于亳。商王小甲死后即位,荒废政事,商朝开始衰落。雍己在位时商朝逐渐衰落,诸侯不来朝。雍己死后,弟太戊继任。《太平御览》引《史记》说雍己在位12年。

 商中宗(太戊)子伷 前1475年—前1419年在位57年

 太戊,姓子名密。商第9位国王。汤五世孙,太甲孙。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为商王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太戊继位时还是个少年,不勤于国政,整天只图享乐。在他继位第七年时,王宫的庭院里长了一棵桑树,长棵桑树没什么奇怪,奇怪的是这棵桑树下又长出了一棵楮树,七天的时间里就疯长了,长得很大。这本来是 植物 生长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换现在也不作为怪,人类生的怪物都多更何况植物,可是在商代的时候人还没有植物学知识,就把它看作是妖魔鬼怪。这个少年国王很怕。他的大臣伊陟(估计是伊尹的后代书上没有考证)就说:臣听说妖怪胜不过德,大概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缺德之处,所以才会出现妖怪。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会免除祸害。这太戊一听有道理,果然一改前非,勤于朝政,修德治国。而这种不是正常生长的共生树木,长到一定时候会 自然 枯死。太戊以为是自己修德治国以德压妖的结果,就更相信了。

 太戊在位75年,是商王朝在位最长久的。病死,葬于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南30里处)。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国政大修,各小国又纷纷归顺,商朝中兴,死后追谥为中宗。《史记》:云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

 商孝成王(仲丁)子庄 前1418年—前1408年在位11年

 姓子,太戊子。有配偶两人,癸和名己。在位期间,将都城从亳迁到隞,中丁在位时迁都于敖(今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一说在今河南省荣阳县东北)这是商朝的第1次迁都。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其中的兰夷进攻商朝,中丁出兵击退兰夷。中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继承上的九世之乱,商朝一度中衰。病死,葬于狄泉。

 商思王(外壬)子发 前1407年—前1398年在位10年

 外壬,姓子名发,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仲丁死后,外壬 成功 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病死,葬于狄泉外壬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继位。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前1397年—前1389年在位9年

 河亶甲,姓子名整,甲骨文作戋甲,太戊的儿子,外壬的弟弟,外壬死后继位。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200公里迁都河南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想完成哥哥仲丁的遗愿,便发动了“征兰夷,再征班方”的战争。河亶甲在讨伐兰夷时,兰夷逃往班方,于是,河亶甲令彭伯、韦伯率军征讨班方,班方臣服。这样姺就被孤立起来,也归顺了商王朝,纳贡称臣。河亶甲在位时对商朝的稳定是有贡献的,他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了基础。河亶甲在位九年,死后由祖乙继位。

 商穆王(祖乙)子滕 前1388年—前1370年在位19年

 祖乙,又称且乙,姓子名滕(一作胜),中国商朝第十四任国王,商王河亶甲子,河亶甲病死后继位,即位后迁都于邢,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在位19年(一说75年)。祖乙在位时,曾四次迁都,公元前1525年,祖乙将国都由相(河南省内黄县)迁都于耿(今山西省河津市),次年,由于河患,再次迁都于邢(今河北省邢台市)。最后一次迁到庇(今山东鱼台)。他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甲骨文中称他为中宗祖乙,和太乙、太甲合称为“三示”(意为三位功勋卓著的祖先)。病死,葬于狄泉。由其子祖辛即位。

 商桓王(祖辛)子旦 前1369年—前1356年在位16年,

 祖辛,姓子名旦。商王祖乙子。祖乙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葬于狄泉。死后由其弟沃甲即位。谥号“商桓王”。

 商僖王(沃甲)子逾 前1355年—前1336年在位20年

 沃甲,姓子名逾。《世本》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商王祖辛弟。祖辛死后继位。在位25年(一说5年),病死,葬于狄泉。沃甲死后,祖辛之子祖丁即位。谥号“商僖王”。

 商庄王(祖丁)子新 前1335年—前1327年在位9年

 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商王祖辛之子,前任国王沃甲之侄,定都于庇。在位共九年(一说32年),死后由侄子(一说堂弟,即商王沃甲之子)南庚即位。谥号“商庄王”。

 商顷王(南庚)子更 前1326年—前1321年在位6年

 南庚,姓子名更,商王沃甲子,商王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将国都由庇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死后由祖丁之子阳甲继位。谥号“商顷王”。

 商悼王(阳甲)子和 前1320年—前1314年在位7年

 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祖丁子,是中国商朝第十九位国王,前任国王祖丁之子,后任国王盘庚之兄,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定都于奄,阳甲在位时曾西征丹山戎。阳甲时期商朝再度衰落。自中丁时期起,王位继承开始混乱,引致诸侯不来朝。

 在位7年,病死,葬于狄泉,谥号“商悼王”。

 商世祖(盘庚)子旬 前1313年—前1286年在位28年

 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在盘庚以前,商王朝政局混乱,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王朝的统治出现了危机。盘庚继位以后, 决定 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遭到贵族的反对。但是盘庚决意迁都,并作书告谕,违者重惩,于前1298年迁都于殷,迁到殷后,他又以强硬手段制止了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在那里整顿商朝的 政治 ,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他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人民的辛勤劳动,使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

 商章王(小辛)子颂 前1285年—前1272年在位14年

 小辛,小辛,商朝国王,姓子名颂,商王盘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盘庚死后继位。病死,葬于殷。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国运又一次衰落。死后小乙继位。

 商惠王(小乙)子敛 前1271年—前1251年在位21年

 小乙,姓子名敛,是中国商朝第22任国王。前任国王小辛之弟,首都设在殷。死后由儿子武丁继位。

 商高宗(武丁)子昭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59年

 武丁,姓子,名昭,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王,庙号为高宗。他是小乙之子,盘庚之侄。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以此二人“接 天下 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后世称作高宗。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后人又称之为武丁大帝。武丁死后,由其子祖庚继承王位。

 商后平王(祖庚)子跃 前1191年—前1180年在位约11年

 祖庚,祖庚又称且庚(一作曜),姓子名跃,武丁次子,祖庚有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便暗暗地离宫出走,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祖庚继承了“武丁中兴”的事业,积极开拓,遵行礼制,是一个积极、孝悌的君主。在他统治的数年间,商代的经济 文化 和国力都十分强盛。病死,葬于殷。祖庚死后,三弟祖甲继位。

 在武丁、祖庚和祖甲父子三人统治的100余年间,是商代中兴的极盛之期。这一时期,商朝的统治力和国威远播四方,而且以青铜为代表的中原文明也非常辉煌。祖庚在这期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祖甲之后的商代,国力逐步衰微,并最后走向了灭亡。

 商世宗(祖甲)子载 前1180年—前1160年在位21年

 祖甲,又称作且甲或帝甲,姓子名载。商王武丁第三子,商王祖庚之弟,祖庚死后即位。曾征伐西戎,他在位早期尚能照顾一般民众,但晚期加重繁苛的刑法,造成商朝衰弱。祖甲死后由其子廪辛即位。

 商代鼎盛时期,高宗武丁偏爱幼子祖甲,打算废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否则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因此他效法武丁当年之举,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死后,由太子祖庚继承王位。这使祖庚非常感动,使立祖甲为王位继承人,祖庚即位7年左右病死,祖甲这才回到王都继承王位。

 商甲宗(廪辛)子先 前1159年—前1156年在位4年

 廪辛,姓子名先,商王祖甲子,祖甲死后继位。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病死,葬于殷。廪辛死后,由其弟康丁继位。

 商康祖(康丁)子嚣 前1155年—前1147年在位8年

 康丁,姓子名康丁,一名嚣,甲骨文作康且丁,又作康丁,是中国商朝第27位国王。祖甲之子,前任国王廪辛之弟,廪辛死后,于前1155年继位,8年后死亡,葬于殷。他死后,由其子武乙继位。

 商武祖(武乙)子瞿 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35年

 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武乙作为商代后期的一个重要君王,从个人出发,努力地进行了挽救其王国统治的举措,但是成效不大。他在神权政治向王权政治转变过程中起到了表率作用,但是他生性残暴,贪于享受,被后人评为昏庸的一代君王。传说被雷击而死于渭水流域,一说死于战事,葬于殷。死后由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

 商匡王(太丁)子托 前1112年—前1102年在位11年

 太丁,商王武乙之子,于公元前1112年即位,太丁继位以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周侯季历毫不客气,看看中央没动静,就征伐山西长治地区的余吾戎,余吾戎败而降周。周侯季历向太丁报捷(献上俘虏和战利品)。太丁嘉封季历为“牧师”,牧师有地方伯长的意思,专征伐权。太丁希望季牧师帮他安定边陲。季牧师于是又征始呼戎,始呼戎败而降周。过了几年,季历再次打败翳徒戎,把三个翳徒戎大头目送给太丁献捷。太丁看看季历越来越厉害,感觉不是好事,干脆突然下命囚禁季历,并杀了他。而季历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他在位时也曾经出兵征伐归国,但并没将其征服。死后由其子帝乙继位。

 商德王(帝乙)子羡 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26年

 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又被后人称为帝乙大帝。公元前1076病卒,葬于殷。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

 商纣王(商纣)子寿 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52年

 殷帝辛名受德,帝辛,是商朝第三十代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人称殷纣王。为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帝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臂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时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载,帝乙崩,帝辛继位,改沫邑为朝歌(今淇县)。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牧野之战,大批俘虏倒戈,周兵攻之朝歌。帝辛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焚于火而死”,商亡。帝辛死后,葬于淇水之滨,今墓尚存。

1 商朝皇帝列表

2 商朝有多少个皇帝

3 商朝皇帝商王的个人资料

4 商朝第一任皇上商汤

夏商两个朝代帝王表

一、夏朝君主列表(本名/别名/在位时间/在位年数)1、2、3、二、商朝君主列表(庙号/名字/史记祭名)1、2、三、君主资料1、启启(生卒年不...
点击下载
上一篇:急需好元曲5首下一篇:找陈氏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