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房树图测试对有绘画功底的人有用吗?
房树人测验是受测者会在同一张纸上面屋、树及人,这三者有互动作用,例如从屋及人的位置与距离都可看出受测者与家庭的关系。
至于房树人测试对美术功底相对较好的人,也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必须要在专业测试者下测试。
房树人是根据以下几点测试人的潜意识的。
1、 纸张使用的分析
纸张选择横画或者竖画,投射作画者潜意识里希望追求平稳、保守还是追求发展、追求事业成长;挑选纸张或改变纸张大小,投射作画者希望按照自己的规则处事,或条框要求较多。
正常居中:受测者自我意识较强,以自我为中心,有安全感。
充满画面:外向,活动能力强
而画的元素过大:投射出的是具有攻击性、好动、情绪化、率直
画的元素很小:内向、自卑、缺乏安全感、退缩依赖
画面偏左侧,可能与母亲(或女性)的支配或影响有关,投射受母亲的影响比父亲更强烈。特别是树木所在左侧的位置。
偏左:受测者怀旧、留恋过去。
偏右:还可能投射与父亲或男性的关系比较密切或受父亲的影响较大偏,或受测者憧憬或关注未来。
偏上:受测者喜欢幻想。属理想型、自我期望高、或有较高欲望、缺乏洞察力
偏下:受测者注重现实,对安全较为关注。恋母,不自信,没有安全感或对安全感较为关注,不能适应、抑郁沮丧
左下:依赖、缺乏安 全感和自信、害怕独立、抑郁或焦虑
右下:面对未来的现实焦虑
当然,房树人测试只是一个了解自身的一个辅助性测试,我们也不能完完全全相信。
这个测试,关键不在你是否有绘画基础,而在于你是否知道解读房树人的方法,如果你知道,你可以人为修改房树人的比例和细节,这样这个测试就不准了。如果他不知道,或者不有意识引导自己,只是认认真真的把图画完,那这个解读就很有意义。
我有一个群友,有一次玩这个 游戏 ,他把佛陀画得特别大,连佛陀头上的那些鼓包(专业名词叫肉髻)都画得很细。我说你追求力量,平时烦恼很多,似乎是吃公家饭的人。他说是的,他是某职业学校的校长,自己业余画画,最近事情很多,很烦。
对房树人心理测验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这张经典的房树人画。
分析这幅画,有几个特征非常明显:1)裸体男性;2)树没有树叶,树枝象匕首;3)他从房子经过,房子有两个犄角。
房树人其实反映了我们内心的投影。房子投射家庭,象征安全感。树投射自我的成长,象征生命的能量、支持系统。人投影自我形象认同,象征与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人际沟通模式。
我观察周围的人画房树人,很多是从房子开始画的,画的很仔细,但画人就非常简略,不少人画成了一个火柴人。说明我们对家庭很看重,但对自己如此干枯的成长不满意。树木就是各种各样的了,代表每个人形形色色的生活。
有用,虽然来访者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会有一定的绘画定式出现,但是其受潜意识的影响,笔触的轻重,细节的展现,还是会有差别的,但是这种投射性测验,比如罗夏投射试验,房树人图测等投射性,测验,信效度其实并不高,偏向于术,因此,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临床中使用的还是比较少。大多数只是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补充手段。
心理学中的房树图测试对有绘画功底的人有用吗?
绘画投射测验分析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测验方法,通过对绘画投射的信息解读,揭示被测试者的内心深层潜意识;绘画投射测验的好处是不受文化限制、没有语言障碍、没有规则约束,并且能够有效地消除心理防卫,因为被试在接受测试的时候并不知道测的是什么,也就无法防卫。
回归正题, 绘画投射实际测量的是人的潜意识,所以在采集画的时候是有要求的,要让接受测验的人员进入到潜意识状态。
拿测量人格最为准确的树木画来说,通常的做法是让被试闭眼进行冥想和放松,之后进行联想,直到眼前浮现清晰的树木形象之后,睁开眼睛将树木画下来。这时候画的树解读出来是最为准确的,我们称之为「潜意识心灵图像」。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进入到潜意识状态,或者是画完之后用一些专业技法修修改改,那这幅画经过了意识加工,解读出来的准确性就会大大降低。
@鸵鸟说话丨画树识人,一张树木话和你的潜意识对话。
记得一句话不“艺术家都是一群疯子”,也就说在心里学上艺术家同普遍人充在着分歧。意识决定思维,当你对一件事物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有绝对在思维上的超越。那么,今天我们来浅谈一下心理学的房树图测试对绘画功底的人有用吗?
人的意识潜在充在很多种不同的因素,当这些因素相互制约、支配、组合、那么就会让人潜意识的去往一方面想,从而自我诱导的做出行动上的选择。绘画本就是在原有事物本质上创作出属于画家的 情感 思想,通过在纸张上表达出来,这本就是带有思维超越、和内心世界强烈的一种 情感 。没有丰富的人生,如何创作丰满的画作。房树图上的每一个环节和因素决定着画家的心理作用,在表达内心世界其实就是在述说自己的心理。所以,直观上可见通过房树图在测试绘画功底上有着必然的作用。内心世界的描述是感性而非理性,画家的世界多数也是这样的,思想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灵魂才会有脱俗的作品。在心理学中这很容易测试出来,所以也就能觉得绘画着的优劣。
总上所述,心理学中的房树图测试对绘画功底有着必然的作用,只是在程度上的大小而已。内心世界复杂的画作必然抽象,内心世界简单的人在画作上也要单纯的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心理学了,而且大家也兴许听说过房树人这样的一个测试。那么房树人和绘画心理学是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房树人既是绘画心理学的一种方式。房树人就是通过绘画的过程,然后进行研究人们的心理。由于房树人他的里面的每一个事物都代表着人们心理的或者是实际上的一些现象存在,所以通过画房树人这一种绘画,能够体现出人类的心理是怎么样?他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以及他们的性格。所以房树人是一种绘画心理学的其中的一种。也是绘画心理学一种表现的形式
最好不要去评估自己!很多人做心里咨询帮不到个案,反而给个案造成二次伤害!把个案分析的很透彻,但是解决不了个案问题!就是不带勺子的咨询,因为没有疗愈作用!所以找心里疏导还是要找有能量经验多的!我做个案从来不测试评估,就是做疏导不讲道理,讲道理对个案没用!
房树人的分析有很多维度,我大概总结下
1、框架
包括画面篇幅和元素的丰富程度,比例大小,在纸张上的位置等等。
2、线条
线条连接形式,粗细,笔迹轻重等
3、内容
画面突出的主题,环境,各个元素之间的远近和联系等。
4、房、树、人的细节
三个主要元素中呈现出的特殊表现,重要的缺失或者某个部分的强调等。
美术生对于绘画的训练,给与了他更多更好的表达自己内心所想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这对测试来说是好事,但是对分析上造成的妨碍主要有两点:
1、影响对线条的分析,打个比方说,线条的反复的涂抹我们临床上会考虑强迫或对这个部分的强调,但美术生尤其是素描,常常会有这样的笔法。
2、美术生看过太多的画面,很有可能绘画的不是他潜意识的产物,而是意识层面的临摹,那对他内心的反映就相当有限了。
总结一下,美术生的房树人测试与常人有所不同,分析结果要结合绘画特点和访谈进行。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不是玄学,再说艺术家是人吗?
继续聊聊心理咨询都干点啥,心理学这十几年来在咱们中国可以说是空前的繁华。各种流派以各种形式走进心理工作者的圈子。嗯,是的,就像武侠小说以及各种行业里的各大门派。也一样,各流派之间也相互继承、发展、竞争、以及鄙视和倾扎……
近几年一直有一个声音——心理学要融合,要本土化。
本土化很好理解,当代心理学发源于西方,以西方文化为背景,来到咱们颇具东方特色的文明古国,必然有些冲突和不那么适应的地方,所以本土化是必然的。而蓝私下认为以我们中国文化的兼容并包,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早晚的事情。
融合的工作方式则除了西方心理学与我们文化的融合,咨询师和治疗师还在工作过程中,融合多种治疗流派和治疗方法,这是当代心理学的重要课题。融合到哪里,融合成什么样子,蓝也说不好,但是蓝始终坚信,融合也好,创新也罢,必然要在对原本的东西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否则只能是“乌托邦”式的自欺欺人。
最近读家庭治疗方面的书籍,恰好看到游戏家谱图的介绍并附案例。这是一个将家庭治疗与游戏治疗(包括沙盘游戏)(更深层还有荣格、弗洛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读下来觉得很有意思,甚至我们在家庭中可以自己进行,当作家庭自我探索、增加亲子互动、提升亲子关系的小游戏。
还可以开发孩子想象力、表达力和思考力,我们期待孩子会思考、爱思考,那么孩子就要学会怎么思考,从哪里思考,这个小游戏显然是非常适合的。
来源
使用游戏家谱图
游戏家谱图(game genogram)由埃莉安娜吉尔博士开发,是对家谱图评估和治疗的改良与拓展。游戏家谱图将家谱图的结构和小玩偶(人物、动物和各种物品)以富有趣味的形式结合到一起。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用它来创造想象中的家庭图谱,治疗师可据此对儿童进行评估和干预。
游戏家谱图是一种实用的家庭治疗技术,它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动物和其他样式的实物玩具,以游戏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故事呈现出来。
制作游戏家谱图时,让来访者用各种人偶、动物和实物玩具来象征每个家庭成员,并排列他们的位置。这种游戏可以向我们呈现关于每一个当前家庭成员和已过世家庭成员的有价值的信息。针对具有象征意义的小玩偶在家谱图中的排布,治疗师与家庭成员一起探讨各个成员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奇思妙想和幻想,帮助他们理清家庭的经历与故事,深化对家庭关系和家庭冲突的理解。
通常构建游戏家谱图的方法是:首先在一张大纸(34英尺(90120厘米))上绘制个人或家庭的家谱图——向家庭成员询问并在图上画出血缘与法律上的亲属,以及那些对于家庭生活非常重要的人(或物)——包括朋友或宠物等;图形绘制完成后,接下来要求来访者选取各种小玩偶来一一对应地代表每一位家庭成员(包括来访者本人),然后让他将这些物件摆放到家谱图中的代表各个家庭成员的圆形或矩形团之上。在这些过程中,来访者享有完全的自主,可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选择玩具、随意摆放;在此之后,治疗师邀请来访者分享他们选择、排布玩偶的想法和原因。
游戏家谱图技术通常可以绕过阻抗,引导来访者暴露他们对自身或他人的感受。
家谱图可以促进治疗师和来访者对家庭系统、家庭历史产生更宏观的认识,进而可以重新组织家庭信息、做出反思,对家庭模式和重要的生活事件生成更深刻的见解,获得新的领悟。游戏的形式可以促使来访者积极地将幻想内容具象化,并且能有效提升治疗的参与度。在游戏化的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可将内心的冲突或问题外化出来,而这一点对于谈话治疗是难上加难的。
海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代表着一种心境,而海水,海滩,海洋,大海,心中和脑海浮现画面时候文字逻辑运用的措辞不同,这个海的意思也不同。
心情好和心情不好也不一样,可以是自由,渴望自由或者享受自由,同时海洋也存在未知的恐惧,清爽的空气,冰冷的海水。还有待具体剖析。
三张图共同点都是孤立无援的一个人(玩具熊),先从第三张图来看,天空是蓝的也是彩色图像,而下面类似海洋(我不确定它是不是海洋,但有的人一定认为它是海洋)的部分却是灰色哥特风格色调,到底是恐惧压抑的深渊不愿坠落,还是想放纵自己放弃光明的世界,如果你认为下面是海,那你心理已经有了选择。
第二张图,明显的自我抽离,孤独,用一只玩具熊来代替自己去看这个世界,希望大海能传递能量和改善自己的心情,如果不考虑分辨率和PPI像素密度,如果有意模糊,那么这张图对焦是不合逻辑的(要么熊清楚,要么海清楚,但都很模糊),询问患者的着重点,到底是照的熊还是大海,你是先看的熊还是大海?世界观是否已经变得扭曲模糊?
第一张图还是只有一个主角在其中,而且会考验观看者认为船的驶进方向,正确是从左至右,这是划船的逻辑,而从右至左应该是扑鱼的逻辑,一个人行舟,没有方向,没有安全感,第一张图的令人恐惧成都其实是最高的,但还要结合案例。
世界上最残酷的刑罚就是水刑,水可以杀死人,海洋同时又蕴藏着生机与活力,看着它会让人心情愉快,呼吸顺畅,所处的环境不同,看待的角度不同,一切都不同,总结三张图,首先和事业感情是挨不着的,就仿佛你今天在国外外面吃了一碗米饭,而这碗米饭里面最硬的一粒米和你最好的朋友的父母的兴趣爱好有什么关系?没有任何关系呀!第三章图是典型的映照内心的,都可以作为心理评估的剖析测试图,最重要的是看图的人,也就是楼主,你是怎么理解的,图又是从哪来的?心理医生给你的?你自己想象出来的?你的梦?你的爱人让你看的?你说出来,我才能帮到你。
第一个是普心里面知觉一章里知觉与背景的关系吧 讲的是如果把杯子当做背景那么知觉到的就是两个人头 如果把人头当背景的话那就知觉到了一个杯子 第二个和他们说的一样 心理防御机制里攻击性防御机制里的转移。 转移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如不合社会规范或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意识所允许等)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例如:有位被上司责备的先生回家后因情绪不佳,就借题发挥骂了太太一顿,而做太太的莫名其妙挨了丈夫骂,心里不愉快,刚好好小孩孩在旁边吵,就顺手给了他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挨了巴掌,满腔怒火地走开,正好遇上家中小黑狗向他走来,就顺势踢了小黑狗一脚,这些都是转移的例子。其他如:“打狗看主人”、“爱屋及乌”、“不看僧面看沸面”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等,都是转移的例子。 转移不一定只出现在负面的感受上(如憎恶、愤怒等),有时正面的感受(如喜爱等)我们也会作出同样的处理。例如:一位结婚多年,膝下尤虚的老师,将其全部心力用于关怀他的学生,就是正面转移的例子。转移的目标有时也会有类似的情形发生。例如:一个无故被责怪的学生说,“所有的老师都是不明事理的”;一个无故挨警察责打的人说,“凡是警察都是坏人”。 转移有多种,有替代性对象(或目标)的转移、替代性方法的转移、情绪的转移。例如:有一对夫妇因感情不睦而协议离婚。离婚后一女一子归父亲扶养,但父亲因工作关系,将其子女寄养在台湾南部祖父母家中。祖父母对待男孩的态度非常严格苛刻,常常无缘无故地打他,而对女孩则完全不一样,疼爱有加。致使男孩心中不平而离家出走,后经其父寻回但仍寄居在祖父母家中,但回到祖父母家中后,男孩即开始出现破坏家中物品,且割破自己衣物、自残等行为。后经家族治疗,始发现其祖父母对男孩的母亲坚持离婚致使家庭破裂,心生不满,而在不知不觉间将不满之情绪发泄到长得像母亲的男孩身上。此例中,祖父母使用了替代对象的转移讨(如祖父母将对男孩的母亲之不满移至男孩身上),情绪性的转移(如祖父母严格苛刻地对待男孩),而男孩则使用了替代性方法的转移(如以自残之内向攻击来达到直接攻击的目的)。在精神分析治疗学派中,治疗者和当事人间的关系是一种移情关系(transference),此移情关系是精神分析治疗学派的核心。意指当事人将过去潜意识中的正向情感、负向情感和幻想转移到治疗者身上,此种移情关系也是转移作用的一种。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也有转移的情形产生。事实上,转移使用得当,对社会及对个人都有益。例如:中年丧子的妇人,将其心力转移于照顾孤儿院的孤儿。但有些如战场上的士兵,因受不了战争的残酷,眼见自己同伴一个一个倒下,而转移成生理失明一一、症状;或有些人在生活中受到不公的待遇,被激起报复、仇恨的心将其偏激心态移转至一无辜的人。例如有一则发生在美国社会的真实新闻,说有一个失恋的青年人,因其女友弃他而去,心生怨恨,便以杀人泄恨,在其被逮捕前连杀了十多位与其女友相似的人。总之,转移,应用得当,对己、对人、对社会都会有帮助,否则易造成伤害。
这是房树人的测试,是根据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理论设计的,也是一种投射的分析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图画的画面,来分析画者的内心世界、性格、曾经受过的伤害以及是否有某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强迫症。房树人在心理咨询中广泛的被应用。
“树,是一个人内在人格的象征化表达。树的形态即是人格的姿态,树干的表达与画者以往的成长经历相关,树冠的状态与画者当下的心境相关,整棵树的“活力”与画者的成长、事业、发展以及力比多、攻击性等因素相关,即所谓——“生命之树”。”
“画者对于“房子”的描绘,可以让我们一窥其原生家庭的各种情况:家在他心目中的位置、距离和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等。”
就图而言,房子大儿亮,可以看出画画的人生活的幸福美满,树代表画者的动力,树根深树干壮,代表能量足。人画的是画者本人,看画可以看出自信和快乐。
扩展资料:
房树人测验(Tree-House-Person),又称屋树人测验,它开始于John Buck的“画树测验”。John Buck于1948年发明此方法,受测者只需在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屋、树及人就完成测试。而动态屋、树、人分析学则由RobertCBurn在1970年发明,受测者会在同一张纸上画屋、树及人。这三者有互动作用,例如从屋及人的位置与距离都可看出受测者与家庭的关系,所以这两种分析学多数会结合使用。
适用范围:
1.该测验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以用于个体测验。
2.它亦可以作为人群中,有关精神健康的普查筛选工具,以此筛选出群体中不良者。
3.它还可以用于门诊临床以及住院患者的心理诊断,为心理咨询提供有关人格方面的信息。
4.此外还可用于调解夫妇关系,亲子关系,治疗和矫正不良青少年的手段之一。
5.利用其艺术疗法的作用,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
优点:
1.具有主动性、构成性、非言语性的特点,避免反应内容在言语化过程中变形,从而更具体地了解被测者的人格特征,捕捉到难以言表的心理冲突。
2.能初步了解被测者的智力水平,而不象WAIS测验那样有诸多局限性,并且不易造成心理创伤体验。
3.再度测验不会导致练习效果,有得利于反复施测,追踪观察。
参考资料:
说明你的心理问题。
测试是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能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不同测试内容不同,答题有三种方面的测验。
说白了就是你看到在想什么,来对你做测试的。
我是一名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一名绘画心理分析师,专注于儿童绘画的心理学的研究和运用。
这些年来,我听过上千人的故事,累计咨询时间超过5000小时,相关的课件字数超过20万。
现在,我在牛娃宝开设专栏课程《儿童绘画心理学》课,希望能通过孩子的一幅画,让每个父母能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工作中我遇到最多的就是孩子和家长。每周我都会接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进行心理咨询,其中很多问题,可能很有普遍性。
比如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做父母的用了很多方法却一点都没有效果;
也有些家长说孩子缺乏自主性,动作慢,作业磨蹭,怎么说怎么骂还是慢;
也有说自己的孩子脾气大,是个熊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每天都和他说道理可是根本没用;
还有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缺乏自信,自己已经使劲在鼓励肯定他了,可效果并不明显。
做家长真的很不容易,我们很爱孩子,却不知道该往哪里使劲?
其实,这些年来做了那么多儿童心理咨询,我发现很多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追根溯源,出在家长身上,或者说,做家长的,你是否真的了解你的孩子?
许多父母会想,我跟孩子朝夕相处,我还会不了解我的孩子?
其实陪伴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父母对孩子的真正了解程度,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的意识包括意识和潜意识。
著名的“冰山一角”理论指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
而父母许多时候都是关注到孩子的意识层面,缺乏心理学知识,让他们难以触及到孩子的潜意识,了解到孩子的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就好像一句诗所说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就是你在我的面前,却不明白我心里想什么?”
就好像是一个信号不好的电台,孩子在那头大声向我们呼唤,我们却总是感知到模糊的声音,片段的字句,这样自然造成我们对孩子的理解偏差。
为了理解一个孩子的内心,我在与孩子的个案咨询中,总是会让孩子画画。很多孩子会用画告诉我,他们多么 需要被理解,被看见。
孩子的画总是能给我的咨询带来很多启发和惊喜,甚至会直接告诉我问题的答案。
当我把这些发现告诉家长时,家长总会有恍然大悟,还会惊叹原来我一点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你也许会说,一幅画有那么神奇吗?
让我从我咨询的一个孩子的案例说起……
前段时间,一个妈妈带着十岁的女儿来咨询。来的时候,我就感觉到她女儿看着非常腼腆内向,说话声音很轻几乎听不到,跟人说话也没有目光的交流。
据她妈妈说,她女儿最近这半年,沉迷上了IPAD,一回到家就玩,不写作业,家里的大人都要骂了才肯做作业,而且每次作业都特别慢,一做完作业,又拿起了IPAD。
女儿一两年级成绩还算可以,自从迷上IPAD,成绩也直线下滑,从班里前几名下滑到班里三十多名,妈妈很着急,带着她来找我。
我让她女儿先画一幅画,画的内容是她记忆里最快乐的时刻,然后她花了十几分钟,画了这样一幅画。(听音频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文稿看大图)
这幅画,她取了个名字叫《最幸福的时刻》。她告诉我这是参加一年级歌唱比赛获得冠军,走上颁奖台的那一刻。说这话的时候,小姑娘脸上满是追忆和骄傲。
那么从绘画心理学的角度,这幅画有几个点值得我们注意:
1、这幅画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出现的成双成对的物体。一对的树,花、甚至云,从绘画心理学角度来说,成双成对事物的出现,很多时候表明绘画者内心渴望陪伴。
2、我们会发现,孩子把自己画得很小,放在左下角,但又回忆强调了自己获得冠军的回忆。
从绘画心理学来说,把自己画得很小,而且放在左下角,(这个位置从专业角度上看,是一个潜意识里不认可的位置),这也说明,孩子内心对自己是缺乏自信的。
3、画面中有一个风筝,而且风筝是没有线的,这说明绘画者的内心缺乏安全感。
4、绘画者画了自己,但没有画鼻子,在绘画心理学中,鼻子代表自主的意识,这也说明她可能缺乏自我的认可。
当然,绘画心理学里所有这些细节,并不是说像数学公式一样生搬硬套的,比如“不画鼻子”就一定与“缺乏主见”画等号。
但通过这幅画中主要的明显的特征,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孩子心理层面一些问题的端倪——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渴望一种陪伴。渴望他人的认可和关注。
为此,我特意跟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了解家庭背景,女孩的爸爸是做工程的,常年出差;女孩的妈妈做会计,最近一段时间换了工作地点,早出晚归,平时也更少与孩子交流了。
女儿平时都是奶奶照顾起居,偶尔有时间也是监督她的作业,关于孩子的内心感受,确实很少留意。
咨询以后,爸爸和妈妈商量,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利用我教给他们的方式,有质量地陪伴孩子。(关于如何有质量的陪伴,可以关注后面的课程。)
慢慢地,孩子的成绩竟然也开始稳步上升,最近已经排到班里11名,而对于IPAD,也没有那么迷恋了。
相对语言的表达,孩子们似乎更多地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孩子很多时候把答案都画在画里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却不能解码。
在做了这么多年的儿童教育中,我发现儿童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被问题呈现的表面现象迷惑,但是从根本上却缺乏了解孩子的途径和手段。
也就是说,我们往往在做一件事,在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事情本源的情况下,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在教育孩子。我们的教育和孩子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错位。
那怎么纠正这个错位呢?这些问题,我会在绘画心理学的课堂上给大家支支招。
那绘画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呢?
19世纪末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儿童在绘画中所表现的内心世界,20世纪初,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样本的研究,
1926年,弗洛伦斯▪古德伊那伏(FlorenceGoodenough)尝试用画人的方法测试孩子的智力,这也是第一种标准化的绘画测验,它很快被传播开来,并被广泛使用。,对儿童的智力水平进行测量
20世纪40年代,通过绘画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情绪和性格特征,已经成为心理学业内的共识。绘画可以投射人心理状况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194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率先提出了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后被许多国家引进广泛使用。
在心理咨询中与家长课堂里,我看过上万副画,经历了数以千计个家庭教育的故事,越来越发现,绘画心理学如果仅仅运用在心理咨询中,真的是太可惜太狭窄了。
这几年我一直致力于绘画心理学的家庭化的改良,让它可以为普通的每一个家长所用,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一个随身工具。
这一次我们在牛娃宝平台上的这一个小系列,将会从孩子最常见的一些问题着手,通过绘画心理学,来告诉你孩子内心世界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通过这个系列课程,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当下的情绪状况,知己知彼,方能在育儿的路上走得更远。
其次,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更加容易理解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有一句话,叫“有了关系一切都没关系,没有关系一切都有关系。”所以我们每一次课的最后,都会教给大家一个实用的绘画心理家用互动游戏,听完课就可以马上和孩子互动。
最后,以画为载体,分享心理学的育儿思路与方法,帮助你找到事件背后真正的原因,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了解心理学的家长都知道,真正的心理学从来不是你遇到问题,我给你答案。寻求答案的路上,需要我们同行!
这一次的儿童绘画心理学课程,共分六节课,我们会在每周抽出两天时间推出微课,同时在课程期间,我们还将推出线下的交流活动,期待您的参与。
如果你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有许多困惑,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交流,我会选择比较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回答,如果你身边也有朋友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也希望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
当你真正了解你的孩子时,你会发现,原来他(她)曾经的一切行为,都是渴望自己的内心被看见,被发现,到那个时候,你会感慨,我从来没有那么真切地,理解我的孩子。
家长的知识高度与广度,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这次的微课是我们同行的开始,让我们开始这一趟绘画心理学的旅程。
心理学中的房树图测试对有绘画功底的人有用吗?
本文2023-09-23 02:07:1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8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