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家系图表示的是一种罕见性状的遗传,如果Ⅳ-4和Ⅳ-7婚配,他们的第一个孩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6收藏

下面的家系图表示的是一种罕见性状的遗传,如果Ⅳ-4和Ⅳ-7婚配,他们的第一个孩,第1张

答案是:1/24。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此病很罕见,所以一般人是不携带致病基因的。

4号的基因型是2/3Aa,7号的基因型是1/4Aa,

所以后代患病的概率是2/31/41/4=1/24。

性质和状态。例如:塑料的理化性状。

网络解释:

性状(trait)是指可遗传的发育个体和全面发育个体所能观察到的(表型的)特征,包括生化特性、细胞形态或动态过程、解剖构造、器官功能或精神特性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

有的是形态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在孟德尔以后的遗传学中把作为表型的显示的各种遗传性质称为性状。

在诸多性状中只着眼于一个性状即单位性状以进行遗传学分析,已成一种遗传学研究中的常规手段。

性状造句:

1、因此,抗寒性等特异性状的选择应该成为翅荚木种源选择的重点,单株选择是培育速生良种的关键。

2、方法系统观察并测量各变异类型主要形态学性状,采用多角形图比较其相似性和差异性程度。

3、水稻产量作为主要的育种目标性状,直接受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单株有效分蘖数等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4、报道了贵州木本然油植物掌叶木资源量、种实产量和果实性状。首次对掌叶木的果皮和种子中的粗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

(1)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间性状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2)如果在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因为隐性性状不容易表现出来,只有当两个隐性基因相遇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后代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后代中白花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为bb,说明两个紫花中除了都含有一个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B外,还都含有一个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b,故两紫花的基因组成都为Bb.

(4)由(3)题可知,已知紫花豌豆为显性性状,如果用B和b分别来表示该性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上述杂交试验中作为亲本的紫花豌豆和子代中百花豌豆的基因组成分别是Bb和bb.如图所示:则子代性状中紫花:白花=3:1,因此,若子代紫花的数量为75朵,理论上白花的朵数为理论上白花的数量为25颗.

故答案为:(1)变异;相对性状;

(2)白花;

(3)Bb和Bb;

(4)25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做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全是高茎,又让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即出现了高茎性状个体,也出现了矮茎性状个体,并且高茎个体和矮茎个体的数量比接近3:1

孟德尔做的对分离现象假设: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 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4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基因定位最有效且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先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再进行基因定位,该方法对于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基因定位都适用。

构建连锁图谱的前提是建立作图群体,建立作图群体需要考虑几个因素:亲本(父母本的选择)、分离群体类型以及群体大小等。

亲本的选择

亲本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构建遗传图谱的难易程度及所建图谱的使用价值。一般应从四个方面对亲本进行选择:

1、 亲本的典型性 :选择有代表性或者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材料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构建作图群体;

2、 亲本间多态性 :亲本间多态性与其亲缘关系有着密切关系,这种亲缘关系可用地理的、形态的或同工酶多态性作为选择标准。一般而言,异交作物的多态性高,自交作物的多态性低。在选择亲本时,并非是多态性高的一定好,多态性低的一定差,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亲本材料;

3、 亲本材料的纯度 :选择亲本时应尽量选用纯度高的材料作为亲本,如果材料纯度不够,可以通过自交进一步纯化;

4、 杂交后代的可育性 :杂交后代可育性低会影响分离群体的构建,会导致严重的偏分离现象,降低图谱的准确性。

分离群体类型

根据群体的遗传稳定性可将分离群体分成两大类:

一类称为 暂时性分离群体 :如F1、F2、BC1等,这类群体可以在短期内构建,其分离单位是个体,不稳定,一经自交或近交其遗传组成就会发生变化,无法永久使用。

另一类称为 永久性分离群体 :如RIL、DH群体等,这类群体构建费时费力,其分离单位是株系,不同株系之间存在基因型的差异,而株系内个体间的基因型是相同且纯合的,是自交不分离的。这类群体可通过自交或近交繁殖后代,而不会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可以永久使用。

F2群体

该群体是最常用的作图群体,也是初级定位群体。

其优点是群体容易构建。其缺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存在显性杂合基因型,无法识别显性纯合和杂合基因型,会降低作图的精度(可通过扩大群体规模而降低作图误差);二是不易长久保存,如果需要保存则只能通过无性繁殖或者F2单株的衍生系(一般使用F3随机单株混合来代表F2单株)。

BC群体

常用于作图的回交群体是回交一代,也就是BC1群体。

其缺点是同样不能长久保存。但优点是BC1群体中只有两种基因型,它直接反映了F1代配子的分离比例,因而BC1群体的作图效率高,这也是它优于F2群体的地方。

RIL群体

RIL群体是杂种F1代经过多代自交而产生的一种作图群体,通常从F2代开始,采用单粒传的方法来建立。

RIL群体是一种可以长期使用的永久性分离群体。由于自交的作用是使其基因型纯合化,因此RIL群体中每个株系都是纯合的。

理论上,建立一个无限大的RIL群体,必须自交无穷多代才能达到完全纯合,但是建立一个有限大小的RIL群体则只需自交有限代。一般自交6-7代的群体称为准RIL群体,可以满足作图的要求。当然,自交代数越高,纯合度越高,作图效率及精度越高。

RIL群体的优点是可以长期永久使用,可以进行重复试验。RIL群体也只存在两种基因型,且分离比为1:1,与BC1相似。

DH群体

构建DH群体的常用方法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结合染色体加倍技术获得。即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然后对染色体加倍产生DH植株。

DH群体也是永久性群体,其遗传结构也是反映了F1配子中的基因分离比例,作图效率高。其缺点是依赖成熟的花培技术,不容易获得。

群体大小

遗传图谱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的大小,群体越大,作图的精度越高。

群体大小与作图目的有关,如果作图的目的是进行基因定位,那么就需要较大的群体以保证作图的精度。

同时,作图群体大小还取决于群体类型。一般来说,所需的群体大小的顺序为F2>RIL>BC1及DH。

总结

在构建作图群体时,不要盲目的扩大群体规模或选择某种群体类型,要根据实际的研究目的进行亲本的选择、群体类型的选择、以及群体大小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既达到研究目的,又减轻相应的工作量。

1 文章越来越难发?是你没发现新思路,基因家族分析发2-4分文章简单快速,学习链接: 基因家族分析实操课程 、 基因家族文献思路解读

2 转录组数据理解不深入?图表看不懂?点击链接学习深入解读数据结果文件,学习链接: 转录组(有参)结果解读 ; 转录组(无参)结果解读

3 转录组数据深入挖掘技能-WGCNA,提升你的文章档次,学习链接: WGCNA-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4 转录组数据怎么挖掘?学习链接: 转录组标准分析后的数据挖掘 、 转录组文献解读

5 微生物16S/ITS/18S分析原理及结果解读 、 OTU网络图绘制 、 cytoscape与网络图绘制课程

6 生物信息入门到精通必修基础课,学习链接: linux系统使用 、 perl入门到精通 、 perl语言高级 、 R语言画图

7 医学相关数据挖掘课程,不用做实验也能发文章,学习链接: TCGA-差异基因分析 、 GEO芯片数据挖掘 、 GSEA富集分析课程 、 TCGA临床数据生存分析 、 TCGA-转录因子分析 、 TCGA-ceRNA调控网络分析

8其他课程链接: 二代测序转录组数据自主分析 、 NCBI数据上传 、 二代测序数据解读 。

(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Ⅱ5的基因型为BB,则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Bb,因此Ⅱ4的基因型为BB或Bb.

(3)Ⅱ4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1
3
BB或
2
3
Bb,Ⅱ8的基因型为Bb,因此Ⅱ4的基因型与Ⅱ8的基因型相同的机率是
2
3

(4)Ⅱ4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1
3
BB或
2
3
Bb,若其与一患病女子(bb)婚配,则出生病孩的概率在理论上是
2
3
×
1
2
1
3

故答案为:

(1)常     隐   

(2)BB或 Bb       

(3)

2
3
       

(4)

1
3

看看我整理的这个:

遗传系谱中,只要双亲正常,生出孩子有患病的,则该病必是隐形遗传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遗传系谱中,只要双亲都表现为患病,他们的子代中有表现正常的,则该病一定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1)判断是常染色体还是伴性遗传

①隐性遗传情况的判定。在确定隐性遗传的情况下,就不要考虑显性情况,只考虑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容易区分开)。这样就把问题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思维的头绪简单明了,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下面亮点就是解释这类问题的要点:

A在隐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父亲表现正常,女儿中患病的(父正女病),就一定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B在隐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母亲表现有病,儿子中表现正常的(母病儿正),就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而必定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②关于显性遗传的判断,也有两个特点可作为判断的依据。

A在显性遗传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父亲表现有病,女儿表现正常的(父病女正),就一定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在显性遗传系谱中,只要一世代母亲表现正常,儿子中有表现有病的(母正儿病),就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必定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2)不能确定判断的类型

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就只能做不确定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通常的原则是:若代与代之间呈现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为显性遗传,若系谱图中的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各占1/2,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系谱图中的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相差较大,则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又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若系谱中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则该遗传病更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②若系谱中患者女性明显多于女性,则该病更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

③若系谱中,每个世代表现为:父亲有病,儿子全病,女儿全正常,患者只在男性中出现,则更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由只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伴性遗传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1)伴性遗传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伴性遗传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伴性遗传也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形状的遗传,因此它也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性染色体有同型和异型两种组合方式,因而伴性遗传也有它的特殊性;在XY型性别决定的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控制形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该形状的遗传都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在写表现性和统计比例时,也一定要和性别联系起来。

(2)伴性遗传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及以上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处理。

(3)伴性遗传与基因连锁交换定律的关系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与性别相联系的,伴性遗传实质上就是性连锁现象。

下面的家系图表示的是一种罕见性状的遗传,如果Ⅳ-4和Ⅳ-7婚配,他们的第一个孩

答案是:1/24。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此病很罕见,所以一般人是不携带致病基因的。4号的基因型是2/3Aa,7号的基因型是1/4Aa,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