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颜氏家谱,字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4收藏

关于颜氏家谱,字辈,第1张

73-锡 74-振 75-承 76-景

77-世 78-廷 79-秉 80-培、

81-克、82-建、83-永、84-沛、

85-昭、86-启、87-裕、88-显、

89-兆、(90-守 90-肇)91-庆、92-宏、93-祚、

94-应、95-毓、96-国、97-良

98-惟、99-思、100-一、101-本、

102-继、103-起、104-有、105-常

对于颜回,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孔子的弟子,在论语多个章节中出现。对于颜真卿,很多人只是从“颜筋柳骨”这个书法组合中知道他是古代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很少有人知道,颜真卿是颜回的后人。颜氏家族不仅仅有颜回和颜真卿这样的历史名人,孔门七十二圣中的颜路、东晋时的光禄大夫颜含、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唐代的颜师古等等都是对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

那么颜氏家族是如何保持人才辈出的呢?从颜回拜师到颜之推立下《颜氏家训》,从颜真卿的毅然赴死到颜杲卿的慷慨就义,我们通过历史的痕迹可以发现颜氏族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的。

颜回

1颜回受父亲颜路的影响,早早拜入孔子门下

孔子的弟子颜回被后人称为复生颜子,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难能可贵的是,颜回竟然是在他的父亲颜路的引领下拜入孔子门下的。颜回的父亲颜路,仅仅比孔子小六岁,因家境贫困,立志通过读书求学改变家庭和后人的命运。

因此在孔子刚开始办学的时候便跟随孔子学习了,颜回便是在孔子办学的这一年出生的。在父亲的影响下,颜回从小就被孔子深深地影响着。到了颜回十三岁的时候,便拜入了孔子门下。虽然颜路在七十二贤的中的影响力远远不及自己的儿子颜回,但他的眼光是非常独到的,他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极有远见的。

孔子讲学

在古时候能够识字已经难能可贵了,如果可以拜在一代大家的门下更是所有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孔子收徒并不看出身,三千弟子中仅有七十二贤得以名垂千古,说明颜路和颜回父子二人在学问是出类拔萃的。但比学问更重要的是对后人的教育,颜路把颜回带上了儒学之路,颜回则逐渐在孔子的儒家思想框架内,发展出了独属于自己的宗派——颜氏之儒。

《韩非子》指出,颜氏之儒是儒家的八大学派之一,重在立德。颜回之德不但给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而且给自己的后代树立了做人的准则。

2颜之推:创作《颜氏家训》,开后世“家训”之先河

颜之推是颜回的三十四世孙,如果说颜回创立的颜氏之儒为颜氏后人立下了榜样,那么颜之推所作的《颜氏家训》则从修身、立学、治家、处世等做人的各方面为颜氏族人起到了很好的训诫作用。这部典籍对于古代的家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代藏书家陈振孙把这部著作称作“古今家训之祖”,宋代朱熹的《小学》,清代陈宏谋之《养正遗规》,都曾引用过《颜氏家训》中的记载。唐代以后出现的数十种家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该著作的影响。

颜氏家训

颜之推在文学和政治上并没有太大的建树,但却凭借一本《颜氏家训》名垂千古,不得不说在教育上的成就比在文学上的成就更有意义。《颜氏家训》认为教育子女时应该教给他们如何做人,既不能有妇人之仁,也不能溺爱,要教会他们坚守气节和尊严。

在读书求学方面,颜之推认为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心智、可以明辨是非,从而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在选择倾慕的对象时,不应该选择畸形的、无意义的偶像,而是应该把古代的大贤、大德之人作为自己的偶像,效仿他们的行为和做事方法才能够提高自己。

《颜氏家训》中的道理在今天看来仍旧没有过时,一味地溺爱或者训斥都不是最合适的教育方式,只有奔着“治国有方,营家有道”的目的培养子女,才会让他们成为于国于己,于家于社会都有用的人才。

3从颜真卿到颜杲卿,颜氏后人气节令人钦佩

颜之推是颜真卿的五世祖,颜氏家训显然已经在颜家起到了教育作用。颜之推之孙颜师古在文学方面参与编纂了《隋书》、《汉书注》等史书,在教育方面创作了训诂名著《匡谬正俗》,在历史、经学、训诂学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很多人倍加推崇颜真卿的书法,正所谓字如其人,颜真卿的字方正端庄、稳健厚重,正如其人一样,刚正不屈。当代学者认为学习楷书者大多尊崇“颜筋柳骨”,二人的书法筋骨刚正,象征着君臣之间的气节。

颜真卿雕塑

颜真卿也用生命诠释了自己刚正不屈的气节,《资治通鉴》记载,颜真卿临死前面对叛军李希烈的威胁,毫不畏惧地毅然赴死。半年后叛乱被平定,颜真卿尸骨被护送回京,唐德宗悲痛之下废朝五日,以示哀悼。

颜杲卿是颜真卿的从兄,虽然他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如颜真卿,但在气节上两人却非常相似。颜杲卿也是中唐时期的名臣,安史之乱时,颜真卿镇守平原,颜杲卿与儿子共同镇守常山。在常山被叛军攻破后,颜杲卿被押到洛阳,他毫不畏惧安禄山并怒骂之,结果被安禄山残忍杀害。

颜真卿和颜杲卿二人同为颜氏族人,他们谨守《颜氏家训》的“气节尊严不可失”,在生死关头视死如归,以身殉国彰显自己的气节,令后世钦羡不已。文天祥在《正气歌》中用:“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称颂他即便被钩断舌头也丝毫不妥协的不屈忠节。

4总结:颜氏家族以操守和才学震烁千古、长盛不衰

颜回凭借自己的学问成为孔子最为得意的学生,他用自己的个人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德”。颜回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影响后世,为后代的修身立学起到了模范作用。

傅雷故居

颜之推在颜回思想的基础上,依靠在南北朝乱世中的所见、所得、所感创作了对颜氏后人影响深远的《颜氏家训》,他重视“实学”,在教育上主张父母的言传身教,用自身的行动影响子女的品行。

颜氏家族用事实证明了他们对家训的恪守,即便到了宋元时期,颜氏族人也入仕不断。汉末诸葛亮的《诫子书》、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近代的《傅雷家书》,这些家训都表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份能够子子孙孙、世代相传的家训,才是一个家族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姓氏的由来是

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当周国的地名命名为“苟”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以地名为氏,形成了苟氏的一个分支。

他的姓被改了。古代有仙芝氏族,帝喾的一个妃子就是这个氏族的女人,仙芝氏族的一些后代省略了仙芝二字,成为仙芝姓氏。

是纪家改的。南北朝时,生活在齐国土地上的人认为祭祀姓不吉利,就把祭祀姓改为祭祀姓,称之为本姓。

出自姜氏,以市名为氏。周朝的国号是伯的祭祀国,有一座城叫齐。后来,这个城市被齐国占领,这个城市的人以钱为姓。祖先的姓氏:吉伯。关于姓氏,《姓苑》说“今齐人姓氏祭祀,不祥。”记录。可见贾家是由姬姓改来的。这个姓氏的前身姬氏,是周朝以伯为国号的祭祀国。祭祀的后代,“以国为氏”,取祭祀之名。据《路史》年考证,当时的祭祀国是河南省郑县东北。换句话说,我国起源于3000年前中原地区的假姓家族是一个古老的家族。以女为姓是古代“黄三”时期的一个古老而著名的姓氏,主要分布在现在的山东省。从中国很多姓氏的取姓方式来看,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后代把姓氏简化成了单姓。然而多年来,苟氏家族主要以山东为繁衍中心。家住渤海县。德氏的祖先,被姬姓后裔视为姬伯的姓氏。

历史上伟大的名字

赤古: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他既诚实又博学。有一次,范和医生打了一场架,范想和医生打一架。于是找到水,求教。她用自己的正确纠正了对方的狡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进行了推理。于是,范采纳了他的建议,增加了给何大夫的土地,两人又和好了。

义顺:西汉人称帝时,活捉了魏国奸臣范河,立功。由于他们的行为,他们实际上成了仆人。

齐根:金代山东亳州人。少言寡语,资诚。二十一年在丹阳遇到一个真人,我开始加入全真教,给它起了个“根初”的称号。明元年,师从邱长春,后师从刘长生学习道教。他常年练习,勤奋不懈。刘老师极力传法,赐名“守贞子”,因避讳而改为“存贞子”。成安年间到君太,白天在市集乞讨食物,晚上回到河龛。他藏在城里,世人不认识他的路。下大雪的时候,很多人饿死,但是十天不吃不喝,还是坐不住。从那以后,乡下的人都去学了。真_四年,元兵侵关山,破京师,官民四散,震惊。然而,人们预料一切都会平安无事,所有的村民都会得救。元朝光年间,一封书信送到北京,朝廷对称。郑达元年,他去了蔡州的钱懋社,名声大噪。政府放弃了30多英亩的家园,建立了甄_道教学院,并让他主持。几年之内,数百人接受了教育。金爱宗的宠幸蔡州,在圣旨殿,接召接旨,重赏。天兴三年,病逝,享年82岁。

杰儒道:元代德州齐河人。他年轻的时候,以孝顺出名。后来,当他和弟弟分开时,贺嘎

贾姓是典型的汉族姓氏。其总人口未列入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省前300名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列为第378门。河南许昌的禹州、商水、永城、巩义、桐柏、温县、驻马店、信阳、尉氏、漯河、洛阳,江苏的宿迁、邳州、信宜市、沛县,台湾的台北,加州的罗城,云南的昭通,天津的红桥区。山东淄博的临淄、济南、阳谷县、日照、高密、章丘、青岛、枣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昌吉市,辽宁的大连、沈阳、鞍山,安徽的阜阳、巢湖、滁州、蚌埠、淮南、濉溪、砀山,贵州。云南省宣威市、曲靖市、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唐山市、蠡县、顺平县、秦皇岛市、卢龙县市、浙江省杭州市、黑龙江省伊春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等。都有混混的分布。

王堂号

王军

渤海郡:西汉时设置。在今天河北省和辽宁省的渤海湾沿海地区。

一个大厅的名字

智伯堂: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是个直爽博学的人,也就是说,他既正直又博学。有一次,范和医生打了一场架,范想和医生打一架。于是找到水,求教。她用自己的正确纠正了对方的狡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进行了推理。于是,范采纳了他的建议,增加了给何大夫的土地,两人又和好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字:字,阳谷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1939年加入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省莘县保安队政治部主任、河北省馆陶县组织部部长、鲁西北游击队***、朱仙纵队司令、军五师政治部主任等职。

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有颜氏史料。

1,颜氏家族源远流长,属于名门望族。自颜回第二十四世孙颜盛开始,从鲁国迁至琅琊临沂定居。嗣后琅琊临沂颜氏家族人才辈出,彪炳于史册者代不乏人,在家训、哲学、文学、史学、文字学、书法、绘画等领域成就卓著,丰富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

2,颜氏始祖始于周代,出自黄帝轩辕氏,开基于小邾国,颜回第十八代祖小邾子颜友,是颜姓受姓第一人,尊为始祖。但由于颜回以德著称于世,受传统主流文化的影响,在颜氏族谱中,颜回被尊为一世祖。至春秋时期,颜氏家族成为鲁国的卿大夫世家。颜回第二十四代颜盛,在三国魏时,先后任青、徐二州刺史。颜盛在任徐州刺史时,把颜氏从原居的曲阜城迁到他治下的琅琊国的临沂城附近。因颜氏代传孝恭,故人们称其所居处为“孝悌里”。至西晋时期,颜盛子颜钦任东莞、广陵(皆为西晋徐州郡名)太守等职。这样,颜氏在迁徙至临沂后才进入世家大族的行列。至颜含随司马睿南渡,颜氏在临沂共历四代80余年。

一、宫保第

宫保第,位于元善镇瓦背一街,是颜检于清嘉庆年间诰封为太子少保时所建。

建筑体座北向南,进深三栋343米,面阔294米,占地面积10884平方米。采用砖、石、木、瓦、石条等材料建成。瓦项悬山式。举架为抬梁式木构架。内面大厅、住房与廊相连。天池较大。屋内共竖石础木柱20条。正门的两侧置有用青石料雕成的石鼓两面。鼓呈圆形,直径68厘米,厚26厘米。鼓下安有石雕垫座,呈长方形,长88厘米,宽46厘米,高50厘米,石鼓与垫座之间雕饰有一小狮。屋的外墙均用鹅卵石、石灰混和夯筑,厚50厘米,坚固异常。

此屋的门额原挂一木匾,上书“宫保第”三字。屋门两旁挂木质楹联一副,刻文“一门三世四督抚,五部十省八花翎”。屋内原存皇赐之“福”匾及楹联、书、画、装饰品等甚多,因历时多年,均已失散。

现原建筑已拆建为体育馆,只剩后栋一堵残墙尚存。

二、颜伯焘别墅

颜伯焘别墅位于连平县城西约1公里处的西门岗,是颜伯焘因厦门失守被革职后,于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归籍所建。

建筑体座北向南,平面呈椭圆形,面阔80米,进深120米,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四周筑高3米、厚05米的石砌围墙。围墙南面开设一门,宽2米。入门2米处有一半月形月塘,面积约400平方米,塘中砌宽15米的石砌路通入内建筑。内面的建筑,采用火砖、河石、木、瓦等材料建成。整个别墅树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甚为幽静。颜伯焘在此闲居了十二年。

现原建筑尚存月塘、围墙和一株银杏树。其余皆为惠化中学拆建。

三、河帅第

河帅第坐落在元善镇前进六街,建于清代。是东河总督颜以燠所立。

建筑体座北向南,面阔47米,进深三栋34米,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石砌墙基,泥砖砌墙,瓦顶悬山式。前栋跌水高度32米,后栋跌水高度38米。

现建筑主体基本完好。但由于已成为民居,府第内墙体已受破坏。

四、颜检墓

坐落在现东源县锡场镇河洞村芳洞自然村半山腰处。始建于道光三年(1823年),历时两年多竣工,建成后又搁置了七、八年。道光十二年(1832年),颜检去世。第二年,即道光十三年(1833年),时任陕西巡抚的颜伯焘将颜检棺柩运到该墓安葬,并立碑。

墓碑从右向左竖刻三行碑文,右边一行记时间为“道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正中一行记墓主大字为“皇清诰授荣禄大夫显考惺甫府君冢藏”,左边一行落款为“男伯焘敬识”。墓室用九块高级青石打制镶嵌而成,暗榫连接,整座墓没有半点石灰沙浆。

距墓穴50米的山下平台上,是一座大型龙头龟身墓志铭,上刻:“诰授荣禄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直隶总督,历任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漕运总督、署浙闽总督,福建、浙江、贵州、河南巡抚,仓场侍郎,户部右侍郎”,之后一行楷书大字:“赏戴花翎穿黄马褂,皇清颜公墓”。落款为“赐进士及第、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兵部尚书、国史馆正总裁、前皇戎科会试副总裁、通家(世交;姻亲)世侄王宗诚敬题”。墓志铭顶端还有一块弧盖,正面上下有双龙云纹浮雕,中间篆刻“皇清”两个大字。

距墓志铭4米的山下方向陡坡两侧,是逐级而设的五层平台神道。神道上成直线分台阶两两相对摆设大型石像生群。其中一级台阶设石人一对,清服打扮,头戴冠,宽袖长袍,补服胸前方补上雕刻有白鹤,长袍下有波卷纹,神态洒脱,昂首挺立。二级台阶设石马一对,背上有鞍,鞍上褥垫,造型生动,雕刻精致。三级台阶设母石狮一对,四级台阶设石羊一对。这些石像生群均比真的人、马、狮、羊略大。五级台阶设桅杆两副。

沿墓场往山下左行一公里的山坑处,有一大型跑马场。跑马场占地5000平方米,山坑上端有一座60平方米的石砌观礼台,下端筑有一道长300米、高2米的围墙。

跑马场再向左平行一公里,设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接官厅”。接官厅座北向南,沿纵轴分为前门、大门、孔桥、中门、后殿等。前门原有石牌坊,两边各有三根方柱。大门内有一道长20米、宽2米、高18米的石砌直道,距中门前有孔桥,溪水东流。沿直道上两级台阶至中门,两边也各有三根石柱,原设有中门牌坊,两边仍存一对大石狮。中门内分前、中后三厅,前厅深9米、宽18米。直上四级台阶至中厅,中厅深10米,宽18米。再上六级台阶为后殿,后殿深9米,宽18米。四周设有围墙,其中后殿为半圆形围墙。厅内建筑物已被拆毁,遗存有一些石柱、石墩、几只石狮。其中在后殿散落几块用十多厘米厚的上好青石刻成的碑刻碎片,是道光皇帝在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赏赐给颜检墓(生居)的祭文。祭文曰: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枢府崇班,锁钥(关隘要地)重河山之寄;中台出镇,封疆资节○之○。○属重臣,式彪劳绩。尔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直隶等处,兼管河道,总督军务粮饷,守紫荆密云等关隘,管巡抚事,今署户部右侍郎颜检:器资瑰伟,风采严明;覃威惠以,宣猷允矣;政行款洽,兼统文武。猗与欠休哉!吏习民安,聿资樽俎;知谋懋著,○○○○。逢斯庆泽,爰赉徽章。兹以覃恩,特授尔为荣禄大夫,赐之诰命。于戏(呜呼)!百城禀范,益思表率之方:○命尔式,○○○○○○。

道光三年七月

据考,颜检墓早在解放前已被盗,传说被偷文物中,有一把皇帝封赠的“七星宝剑”。“文革”期间,此墓又经多次损毁,致使棺木丢在墓外,墓志铭及石像生群全部被推倒在地。直至1985年12月间,为配合广东电视台摄制组拍摄,才由当时的河源县博物馆协助有关部门修复原状。现除一个石羊头部断开,两副桅杆截断外,其他均保存完好。

由墓穴、龙头龟身墓志铭、神道两侧石人石马石狮石羊等石像生群、跑马场、接官厅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的颜检墓,是近代广东的大型墓葬之一。现被列为河源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颜伯焘夫妇合葬墓

墓位于连平县城北约3公里的惠化区新龙乡黄小洞灌仔窑,又名“享堂”。此墓筑于清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座北向南,由墓室、墓堂组成。墓室长7米,宽5米,火砖砌结,拱顶;墓堂呈双半圆形,最大直径15米。墓门置青石浅刻墓碑一块,碑长200厘米,宽75厘米,厚5厘米。上刻“○○七年岁次戊辰仲冬月谷旦奉安皇清赐进士出身诰授荣禄大夫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闽浙总督管监政事赏戴花翎前翰林院编修鲁舆颜府君诰封一品夫人颜母汪夫人冢藏”及立碑子孙名字。墓的左侧30米处,建有一灵堂,占地面积760平方米。灵堂前有一大坪地,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放置有大、小石狮各一对。大石狮为一雄一雌,身长152米,残高88厘米,每条重1400余斤。坐身、昂首、眼凸、鼻大、嘴张、长耳,鬣毛自颈至尾舒展,尾呈蒲状。雄狮口含圆球,雌狮前右脚抚一小狮。每条石狮的后腿连一狮座,呈正方体,边长415厘米,厚10厘米,均用青石料雕刻。造型雄健,雕刻精细,线条明朗,具有清代的雕刻艺术特色。现大石狮前肢均被毁坏,雄狮口内的圆球及雌狮前脚下的小狮亦被盗走。

此墓于一九六七年被掘。据调查,当时出土的颜伯焘棺柩完好无损,长242米,宽08米。全棺均涂有全红厚漆及防腐材料,柩盖描金书“赐进士出身兵部尚书闽浙总督颜伯焘之柩”。柩内采用棉被裹尸,下置灯芯草、木炭等防腐材料。虽历时一百多年,尚是身着官服的干尸一具。出土的随葬品有金、银、珠宝、玉器、翡翠、鼻烟壶、眼镜、丝绸缎服等。同时出土的还有颜伯焘之妻汪氏的棺柩,柩盖描金书“诰封一品夫人颜母汪氏之柩”,已化尸存骨,随葬品有凤冠一件及少量首饰。现墓堂尚存。灵堂仅存残垣。大石狮、墓碑、颜伯焘棺木底板、汪夫人棺木一侧板藏县博物馆,其余随葬品均已失散。

六、颜希深像

不详。

七、颜检像

绘于清代。纵91厘米,横525厘米。绢本工笔画,矿石颜料绘成。画像中的颜检,头戴红顶花翎帽,颈佩朝珠,身穿朝服,安坐虎椅,神态安详。

八、颜伯焘像

绘于清道光年间。绢质工笔彩画,纵122厘米,横75厘米。矿石颜料绘成。画中的颜伯焘,头戴红顶花翎官帽,颈佩朝珠,身穿官袍,安坐虎椅之上,神态威严。现藏于县博物馆。

九、颜伯焘楹联

刻于清道光年间。长230厘米,宽28厘米。木板凹刻,楷书竖读。上联刻文“堂构华丰胜垲修等雅重诗书执礼”,题款“用宽二兄鉴”;下联刻文“室家州豫庞○来艾嘉征寿富多男”,落款“鲁舆颜伯焘”,并篆刻钤印二方“伯焘印章”、“鲁舆”。

十、颜伯焘对联

写于清道光年间。纵80厘米,横20厘米。纸质墨书,楷书竖读,上联“动念即应思改过”,下联“得闲何不再看书”,落款“鲁舆颜伯焘”,并钤篆体印章一方,书写流利,饱满有力。此对联现藏于县博物馆。

十一、集云怀镜

制于清道光年间,长方形,高60厘米,宽45厘米,厚4厘米。大理石板,外镶木框。镜的一面刻文“集云怀镜”、“鲁舆”,另一面刻文“浮石”、“鲁舆”。

十二、福匾

雕于清道光三十年(一八五0年)。横匾雕刻,长方形,长195厘米,宽81厘米。匾中凹刻行书描金“福”字,长宽45厘米,书写流利潇洒,苍劲饱满,匾右刻文“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五日”,匾左刻文“赐兵部侍郎东河总督臣颜以燠”,刻文竖读。匾的边沿均浮雕龙凤图案。

十三、胡里山长列炮台

胡里山,突出于厦门岛南部海边,地势险要,与对岸的屿仔尾、龙角尾形成封锁厦门港的绝妙犄角,从明代起就设有炮台,派兵驻守。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鸦片战争,派远征军入侵我国沿海。英军侵入厦门港,我海岸炮台的守军与英舰展开了激烈的炮战,打得英舰狼狈不堪,仓惶败退,领教了我海岸炮的威力。此战结束后,闽浙总督颜伯焘在白石头至沙波尾一线海滩增筑石壁500丈,安炮100门,叫做“石壁炮台”,英国人则称它为“长列炮台”。1841年,英舰再次入侵,主力进攻石壁炮台,经四小时轰击仍然完整,英国人惊叹“这是一座不怕炮弹的炮台”。但石壁炮台的大炮有个致命的缺陷。

你好,颜氏宗亲,可以试试 找你家谱 FindU 的修谱寻根方法。

从自己开始,创建基本的支系家谱,在家谱信息界面录入字辈等基础资料,介绍详细家族迁徙繁衍路线。通过同宗同族的姓氏和字辈信息,匹配找到失散的亲友、寻回丢失/遗忘的家族记忆(家谱资料),从而找到完整的字辈信息。另外,即便字辈到了尽头,也,最终实现正本清源,也就是三字经说的“考世系 知终始”

附:两个办法续字排辈:

1、通过修谱寻亲、认谱归宗,找到丢失/遗忘的家谱资料,直接使用其中完整的字辈/字派即可;

2、在查无前谱字辈/字派资料的情况下,召开家庭/家族会议,群策群力,挑选拥有适当寓意的字,连字成句,琅琅上口,利于记载和传诵,重新排辈,一般列出四言五句、或五言四句,总计20个字即可,也可续更多字,最后由族中年长位尊者查阅确定结果即可执行,后世子孙,每代字辈由此而定。

手机修谱·网络寻根

http://tiebabaiducom/p/4865322667

蒲千寻家谱展示

http://tiebabaiducom/p/4865510206

——找你家谱 FindU

在华夏大地,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的“通天家谱”,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四家所用的字辈千百年来完全相同。

这四姓始祖,古往今来,皆以圣人尊之。至圣为孔子,孟子被尊为亚圣,他是孔子之再传弟子,而复圣颜回、宗圣曾子均是孔子的嫡传高足。

孔孟颜曾四姓在现实世界虽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却以“斯文在兹”的信念为后世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

这个看似与国家民族没有多大关系的同族谱之字辈,实际上却折射出一个民族血脉相承的缩影。

该四姓后人的现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从孔门第五十六代开始的。明朝初年,朱元璋曾赐孔氏八个辈字:即“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第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

明末由第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崇祯帝赐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至清朝乾隆皇帝又赐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的辈是孔门第八十三代“念”字辈。因此,不少孔孟等四姓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

有待指出的是:这并非是孔、孟、颜、曾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颜曾后裔行辈的顺序的。现家谱如下: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肈、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上述四姓族谱,据说“卜”姓亦遵照之。卜商为卜姓始祖。不过,卜子的影响力远不及上述四圣。

说到四姓该族谱,尤以“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惟垂佑,钦绍念显扬”而耳熟能详。在当代四姓的族人中,许多人都会当做家谱来背诵。甚至有不少外姓人也说这是孔孟两大家的家谱,也有些人说这是孔孟颜曾四大家的共同家谱。

严格的讲,这些表明辈分的名子开头“字”不是家谱,家谱是记载某个家族世系传承情况——即各个支脉的男性家庭成员及其配偶、儿孙年龄职业住址等情况(封建社会中女性长大成人要出嫁,所以不计入家谱)的花名册(类似家族内部的户口登记薄)和家族成员中重要人物重大事迹的记录本。

近来,历年清明节至,来自海内外的三百余名孔子后裔必然在山东曲阜孔林孔子墓前祭奠了共同的祖先——孔子,子孙们依次向一世主孔子深深鞠躬行礼、敬献花蓝,并诵读祭文。之后又分别来到二世祖墓、三世祖墓、中兴祖孔仁玉墓和远代诸墓望祭之坛前,按照释奠先祖“必丰、必洁、必诚、必敬”的礼仪要求,举行了传统释奠祭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恢复祭孔活动以来,曲阜的祭孔活动都是在孔子诞辰日举办,属于“秋祭”。而在传统上,最隆重、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都是“春”“秋”两大祭。2008年,曲阜恢复了传统的春季祭孔。如今的春季祭孔大典定于4月3日在孔子出生地尼山隆重举行。曲阜的孔氏家族墓地,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墓葬最多和最集中的家族墓地,也是世界延时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葬群。自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其子孙接冢而葬,两千多年从未间断。

据悉,目前,孔子后代有三百多万人,至今已繁衍八十多代。其中,曲阜的孔子后裔占曲阜人口的五分之一,大约有23万!

孔子家族嫡长孙(第四十六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起世袭爵位“衍圣公”,主要任务为祭祀孔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台湾已故的孔德成是延续八百九十余年的“衍圣公”最后一代。

不过,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民国时代的大财阀孔祥熙,并非孔门嫡传后裔。因其母嫁入孔门时已有身孕。

此外,还有一部分是回民,姓孔,这是很特殊的。或许会有人问,孔子是汉族,为什么他的子孙是回族哪。原因是:孔子的第59代子孙孔彦嵘娶了一名回族女子,名叫马甲尕,夫妻两人生育了3个儿子。马甲尕要求一个儿子加入回族,并且信仰伊斯兰教。她缝制了一顶穆斯林戴的白布帽子,三儿子年幼好奇,争着戴这顶帽子,于是顺从母亲的意愿成了穆斯林。在甘肃永靖县,孔氏穆斯林被当地人称为“孔回回”。

孔孟四姓的后裔中除了有回族外,还有土族、东乡族、藏族、满族、保安族、土家族、朝鲜族和撒拉族,他们分别信仰伊斯兰教、佛教、喇嘛教、基督教等宗教。

现在,我们具体谈谈该四姓共同族谱的由来。

先说是否存在“孔孟一家亲”。当前,“天下孔孟是一家,看字排辈论高低”的说法很流行。由于孔子、孟子的后人共用一个家谱,不管姓孔姓孟走到哪里都要当一家人来对待。还说在旧中国孔家孟家子弟外出旅行,即使逃荒讨饭,来到陌生的孔孟人家,只要一提自己姓孔或者姓孟,就会被当一家人来看待。要按照姓名中的“字”表明的辈分论高低,岁数大辈分低的人也要给岁数小辈分高的人磕头行礼,称“叔”喊“爷”。东道主要给讨饭者安排吃住,走时还要送些粮食。这是和外姓人的区别之处。

要搞清孔孟是否真的一家,就需要看是不是两家真的共用一个家谱。经查阅家谱网得知:《孔子世家谱》是专门记录孔子家族繁衍脉络的谱牒,从孔子时代至今已传承了二千五百多年,跨越了八十多个代次,共登记近200万人。2005年,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在法兰克福宣布,中国的《孔子世家谱》被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

《孔子世家谱》原为手抄本,明朝时《孔子世家谱》形成“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之约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只大修过四次,分别在明朝天启年间、清朝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和1937年民国时期。

而《孟子世家谱》也记载了从孟子到第七十五代孙孟祥拹(1990年在台湾继任亚圣奉祀官)的历代孟氏子孙繁衍情况。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修编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分送族众。康熙六十一年(172Z年)秋,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重校《三迁志》。

孟氏族谱规定,续谱之时要将旧谱缴入谱馆,一旦新谱修成,要将旧谱销毁,所以清代以前的孟氏族谱已经没有了,现在传世的只有《道光谱》、《同治谱》两种木版刊印本。

由此可见,孔孟两家各有独立的家谱,家谱中都没有两家合并为一家之说。至于曾、颜,亦如是。我们进而可以推断,从宗族的角度讲,孔家就是孔家,孟家就是孟家,曾家事曾家,颜氏仍是颜氏。颜氏之源与孔子母亲无涉。

据说,这四个通天谱的后裔,是不需要说“免贵”的姓氏。

也有此分析出:四姓具备共同族谱,并非是春秋战国时代相约而定的,而是后来的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而强行以定。

当然,无可否认,四姓之始祖确实亦渊源甚多。众所周知,孔子及其学生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在西方人看来,孔子无疑是足以与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柏齐名的思想家。

而孟轲,也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是影响了很多执政者的至理名言。

关于曾参,其实是孟轲的老师的老师,其在孔学中的地位,很长时间以来未被认识,唐宋之后才被高度认可。他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被称为“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

而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徒弟,有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颜回所认同的“天人合一观”所表现的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是那个年代的精神瑰宝。

其实,儒家学派以孝道为先,排序以入道为先,应该是孔、颜、曾、孟才对。原因很简单:颜回和曾参是孔子的学生,颜回是曾参的师兄,曾参却是孟轲的师祖!

孔孟颜曾四姓在现实世界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却以“斯文在兹”的信念为后世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

关于颜氏家谱,字辈

73-锡 74-振 75-承 76-景77-世 78-廷 79-秉 80-培、81-克、82-建、83-永、84-沛、85-昭、86-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