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简介 司马光的儿子亲生的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5收藏

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简介 司马光的儿子亲生的吗,第1张

1、司马光的父亲

北宋的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是被后世称为一代贤臣的司马池。司马池是陕州夏县人,当时司马一族在陕州是非常显赫的存在,司马池家资巨富,但他为了能够安心读书而放弃继承大笔的遗产,将这些家产都送给了自己的族人。

司马池生于公元980年,自幼便十分的聪慧。司马池于公元1005年即北宋真宗景德二年,高中进士。但司马池考中进士的过程颇为坎坷,根据《宋氏》的记载,在司马池第一次进京赶考时,他的母亲不幸病逝。当时先得到消息的则是与司马池一同进京赶考的同乡,同乡怕司马池得知消息后会影响他考试的发挥,就将这个消息隐瞒了下来。可能是母子同心的缘故,司马池预感到了可能自己的母亲可能会有不测,到了晚上的时候一直不能入睡。他的同乡见到司马池的这个状态后,无奈之下只能把信给了他。司马池看到信后,立马收拾东西返回家中。这样可想而知,司马池没有参加考试。等到第二次应考时,司马池正常发挥,一举考中。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池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人,得知自己的母亲病故了,不惜放弃四年一次的考试。

司马池高中进士后,就踏入了仕途。司马池的仕途比起他的儿子司马光来,可以用顺遂两字来形容。司马池中进士后,便被任命为永宁县的主簿,后逐渐向上升,最后官至尚书兵部员外郎。

2、司马光的儿子

北宋名臣司马光与其妻子张氏,一直相敬如宾,恩爱非常。两人结婚三十多年,但张氏一直没有为司马光产下一男半女,张氏心中一直很愧疚。但司马光一直安慰张氏,最后两人过继了司马光大哥司马旦的次子,并取名为司马康。

司马康生于公元1050年,其亲生父亲为司马旦,后因其弟司马光夫妇两人一直未有子嗣,司马旦将自己的次子司马康过继给司马光。司马康在司马光的教导下,日益聪慧。司马光为了劝勉自己的儿子司马康,特地写了《训俭示康》一文。在文中,司马光现身说法,告诫司马康应该节俭持家。在司马光的精心教育下,司马康为人正直,温良恭俭。入朝为官后,清正谦洁,奉公守法,是一代贤臣。

司马康在公元1070年即宋神宗熙宁三年,高中进士。在司马光辞官回家主持编撰《资治通鉴》时,司马康成为司马光的助手,负责校对文字。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资治通鉴》能够成功编撰,也有司马康的一部分功劳。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对后世而言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是后人进一步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资料。

司马康入仕以来,仕途顺遂,先后担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最后官至右谏议大夫。司马康于公元1090年即元祐五年因病去世,他那时年仅四十一岁,可以算作是早逝了。

[编辑本段]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但宋人袁说友著《成都文类》记,司马光是在他父亲司马池当四川省郫县县尉时,生于官廨的,不少学者也赞同该观点),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1]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宋英宗(赵曙,1032~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年),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凉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与宰相王安石是政敌。

[编辑本段]家世

司马光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原籍属河内(今河南沁阳)。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在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编辑本段]童年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一位婢女用热汤替他将胡核去皮,他姐姐问他是谁做的,司马光回答是自己剥皮的,父亲责备他小孩子怎么可以说谎,司马光自此便不再说谎。“司马光砸缸”的儿童故事,在当时的东京(今开封)、洛阳一带就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广为流传。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传为千古佳话。

破瓮救友⑴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⑵生七岁,凛然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⑷,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⑸。自是⑹手不释⑺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⑻,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⑼,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⑽,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司马光)生七岁,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爱之(指代《左氏春秋》),退(回去)为家人讲,即了(懂得)其大指(同“旨”,主要意思)。自是(从此)手不释(放下)书,至(甚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在)庭(院子),一儿登瓮,足(指失足)跌没(沉没)水中,众皆弃去(抛下那小孩逃去了),光持(拿)石击瓮破之(指代瓮),水迸(涌出),儿得活。

司马光,宇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注释:

(1)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2)光生七岁司马光长到七岁。光,即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3)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4)《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

(5)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

(6)自是自此,从此。

(7)释放下。

(8)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9)弃走逃走。

(10)迸涌出。

[编辑本段]仕途

司马温侯祠前的司马光像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奉礼郎、大理评事一类小官,后经枢密副使庞籍的推荐,入京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改并州通判。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同知谏院。嘉佑六年(1061年)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统治者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八卷上进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并供给费用,增补人员。宋神宗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神宗命他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熙宁三年(1070年),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书成后,司马光官升为资政殿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罢黜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佑更化”。司马光执政一年半,即与世长辞,“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灵柩送往夏县时,“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家家挂象,饭食必祝”。

[编辑本段]身后

死后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赐碑“忠清粹德”。遗著有《潜虚》、《均韵指掌》、《类编》、《传家集》、《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通鉴目录》、《通鉴考异》、《通鉴举要历》、《稽古录》(《历年图》、《历代君臣事迹》和《百官公卿表》)、《切韵指掌图》、《司马文正公集》等37种。

[编辑本段]政治主张

司马光在政治上是标准的守旧派人士,他跟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了严重分歧,几度上书反对新法。他认为刑法新建的国家使用轻典,混乱的国家使用重典,这是世轻世重,不是改变法律。所谓“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司马光与王安石,就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司马光的主张虽然偏于保守,但实际上是一种在“守常”基础上的改革方略。王安石变法中出现的问题,如新法不能有效落实和用人不当等情况,从侧面证明司马光在政治上还是老练稳健的。

[编辑本段]编撰《资治通鉴》

宋神宗熙甯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君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编辑本段]褒贬

虽然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顾栋高《司马温公年谱序》:“唯公忠厚质直,根于天性,学问所到,诚实金石。自少至老,沉密谨慎,因事合变,动无过差。故其文不事高奇,粥粥乎如菽粟之可以疗饥,参苓之可以已病。”但政治生涯并不突出,其人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典型代表,尽管他认为“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胜于旧者存之”,但实际却是甚为不满新法。宋朝在多次战争中败北,国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之境地。但由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可以显示出其保守的主张,对他而言宗法及伦理纲常对国家是比较重要的。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资治通鉴》

《涑水记闻》

《稽古录》(包含《历年图》、《国朝百官公卿表》、《通鉴举要历》

原文: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译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司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年龄刚刚满20岁,就中了进士。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参加闻喜宴(闻喜宴是指皇帝对新科进士的赐宴,所有参加者都要簪花)时只有他没有戴花,身边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编辑本段]司马光墓及祖茔

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鸣冈,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著有《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坟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司马光祖族多人群厝于此。墓侧翁仲分列。宋哲宗御篆“忠清粹德之碑”额;碑文为苏轼撰并书,曾没于土中,后于杏树下掘出,遂名杏花埤,惜已剥蚀难辨。金代摹刻四石嵌壁,今仍完好。明嘉靖间,特选巨石,依宋碑复制,并建碑亭。东有守坟祠,再东为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敕牒 建香火寺余庆禅院,牒文刻石仍在寺后。寺内有大殿五间, 殿内现存大佛三尊,西壁罗汉八尊,为宋塑风格。历代碑古二十通,记载坟园没革。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左氏春秋[/url》。

宋仁宗(赵祯1023-1063,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宋英宗(赵曙,1064-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赵顼,1068-1085)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连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凉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与王安石是政敌。

一、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二、功名早成

宋仁宗宝元初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可谓功名早成。然而,他却不以此自满自傲,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一席话反映出青年司马光不图虚名,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成圣称贤。此后,他也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

司马光历来朴素节俭,不喜欢奢侈浮华的东西。考中进士后,皇上赏赐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红花,同伴们对他说:"这是圣上赏赐的,不能违背君命。"这时他才插上一枝花。这件事,到了司马光晚年,被他写进家训来教育他的儿子司马康要注意节俭。

此外,司马光对双亲特别孝顺。他被任命为奉礼郎时,他的父亲在杭州做官,他便请命要求改任苏州判官,以便离父亲近些,可以奉养双亲。

司马光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担任并州通判时,西夏人经常入侵这里,成为当地一大祸患。于是,司马光向上司庞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控制西夏人,然后招募百姓来此地耕种。"庞藉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郭恩去办理此事。但郭恩是一个莽汉,带领部队连夜过河,因为不注意设防,被敌人消灭。庞藉因为此事被罢免了。司马光过意不去,三次上书朝廷自责,并要求辞职,没得到允许。庞藉死后,司马光便把他的妻子拜为自己的母亲,抚养庞藉的儿子像抚养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当时人们一致认为司马光是一个贤德之人。

三、经世致用

《资治通鉴》内页

步人仕途后的司马光仍然潜心学习,力求博古通今,他通晓音乐、律历、天文、数学,而对经学和史学的研究尤其用心。 当时北宋建国近百年,己出现种种危机,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司马光,以积极人世的态度,参与政事,力图拯救国家。

1·直谏忠臣

司马光秉性刚直,在从政活动中亦能坚持原则,积极贯彻执行有利于国家的决策方略。而在举荐贤人、斥责奸人的斗争中,他也敢触犯龙颜,宁死直谋,当廷与皇上争执,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仁宗得病之初,皇位继承人还没确定下来。因为怕提起继位的事会触犯正在病中的皇上的忌讳,群巨都缄口不言。司马光此前在并州任通判时就三次上奏提及此事,这次又当面跟仁宗说起。仁宗没有批评他,但还是迟迟不下诏书。司马光沉不住气,又一次上书说:"我从前上呈给您的建议,马上应实行,现在寂无声息,不见动静,这一定是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何必马上做这种不吉利的事。那些小人们都没远见,只想在匆忙的时候,拥立一个和他们关系好的王子当继承人,像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这样大权旁落的灾祸,真是说都说不完。"仁宗看后大为感动,不久就立英宗为皇子。

英宗并非仁宗的亲生儿子,只是宗室而己。司马光料到他继位后,一定会追封他的亲生父母。后来英宗果然下命让大臣们讨论应该给他的生父什么样的礼遇,但谁也不敢发言。

司马光一人奋笔上书说:"为人后嗣的就是儿子,不应当顾忌私亲。濮王应按照成例,称为皇伯。"这一意见与当权大臣的意见不同。御史台的六个人据理力争,都被罢官。司马光为他们求情,没有得到恩谁,于是请求和他们一起被贬官。

司马光在他的从政生涯中,一直坚持这种原则,被称为 “社穆之臣”,宋神宗也感慨地说: "像司马光这样的人,如果常在我的左右,我就可以不犯错误了。"

2·高谋远略

司马光经常上书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大致是以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措施。他曾说修心有三条要旨:仁义,明智,武略;治国也有三要旨:善于用人,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司马光的这一主张很完备,在当时有一定积极意义。

朝廷下诏在陕西征兵二十万,民心大乱。司马光认为此举不妥当,便向掌管军事的韩琦询问。

韩琦说想用突然增兵二十万来吓唬敌人。司马光认为这只能欺骗一时,而且庆历年间征兵戍守边地,已经把老百姓吓怕了。韩椅说他不会用老百姓戍边,司马光表示不信。不出十年,事情果然如司马光所料。

回答者:huagaoguang - 助理 二级 4-19 10:32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左氏春秋[/url》。

宋仁宗(赵祯1023-1063,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宋英宗(赵曙,1064-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赵顼,1068-1085)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连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凉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与王安石是政敌。

一、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二、功名早成

宋仁宗宝元初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可谓功名早成。然而,他却不以此自满自傲,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一席话反映出青年司马光不图虚名,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成圣称贤。此后,他也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

司马光历来朴素节俭,不喜欢奢侈浮华的东西。考中进士后,皇上赏赐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红花,同伴们对他说:"这是圣上赏赐的,不能违背君命。"这时他才插上一枝花。这件事,到了司马光晚年,被他写进家训来教育他的儿子司马康要注意节俭。

此外,司马光对双亲特别孝顺。他被任命为奉礼郎时,他的父亲在杭州做官,他便请命要求改任苏州判官,以便离父亲近些,可以奉养双亲。

司马光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担任并州通判时,西夏人经常入侵这里,成为当地一大祸患。于是,司马光向上司庞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控制西夏人,然后招募百姓来此地耕种。"庞藉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郭恩去办理此事。但郭恩是一个莽汉,带领部队连夜过河,因为不注意设防,被敌人消灭。庞藉因为此事被罢免了。司马光过意不去,三次上书朝廷自责,并要求辞职,没得到允许。庞藉死后,司马光便把他的妻子拜为自己的母亲,抚养庞藉的儿子像抚养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当时人们一致认为司马光是一个贤德之人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_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_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扩展资料: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共跨越1362年的历史。其篇章也十分浩瀚,共分294卷300多万字,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编写结构上以年月为经,史实为纬,依年代顺序通贯叙述史实,用追叙和终言总结的手法说明史实的前因后果,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编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还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

—司马光

—资治通鉴(精)

司马光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被世称涑水先生 。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人物生平

司马光从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就立志编撰《通鉴》,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佑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佑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扩展资料:

司马光著作介绍:

1、《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共八十卷:赋一卷,诗十四卷,文六十五卷。司马光散文,记叙周详,词句简练、通达。他自称“颇慕古文”,“而不能刻意致力”。因不刻意致力,他的文章颇有自然质朴之感。

名篇《谏院题名记》,精练明洁,富有感情。《训俭示康》教导儿子司马康厉行俭约,言简意赅地提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2、《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司马光

  司马迁和司马光是历史上的文学大家,都为后世留下了经典的著作,这两位大家都是“司马”姓,而且又都编写了记载古今的文学巨著,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在许多人眼中,甚至会吧这二人混为一谈,那么司马迁和司马光到底有何关系,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解司马迁和司马光的故事。

  司马光跟司马迁之间是什么关系

  司马迁和司马光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如果硬要说他们两个人有关系,大概就是他们都姓“司马”,五百年前两个人是一家。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而司马光则是出生在北宋的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也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两个人在时代上面就已经相差了一千多年,就算有血缘关系,经过这一千多年的繁衍生息两人之间的基因,也应该没有几处相同了吧。

  另外两个人也有一个相关的地方,就是两个人都是史学家,并且都著有一部流传后世的巨著。司马迁遭受宫刑,忍辱负重,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史记》对后世的历史、小说、戏剧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著作之一被称为是“二十四史”之首。

  而司马光则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主编,这本官方修订的史书在中国历史上也有非常高的地位。《资治通鉴》从公元前403年开始写起,写到公元前959年停笔,涵盖了十六朝1362的历史。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贤臣、鸿儒等都会对《资治通鉴》点评批注,而且还是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可以说除了《史记》之外,其他著作的赞誉都不能与《资治通鉴》媲美。

  这样说来,修史倒像是“司马”家族的传统了,而且有司马迁、司马光两位大家,相信史学家族的称号应该没有人能够和司马家族抢了。

  司马迁出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司马迁就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之下学习读书写字,十岁的司马迁就能够阅读《尚书》、《左传》等。年长一些,司马迁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父亲为官的京城,之后父亲就吩咐司马迁去游历天下,搜罗遗闻古事。司马迁游历了大江南北之后回到京城,因为父亲的关系,在京中做了郎中。著有《史记》。

  司马光是北宋的,世代为宦,20岁时中进士甲第但他并不以此“矜夸满志,昆明于物,如谓大下莫己若也”,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些话反映了青年司马光的胸怀与器识,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不求虚名。著有《资治通鉴》。

  司马光和司马迁都有哪些著作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87年,48岁终。现司马迁墓祠,在韩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镇南门外,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司马迁的《史记》对后世影响深远,除此之外,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迁有赋八篇,但大都不传,只有《悲士不遇赋》保存在唐欧阳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卷三十之中。

  司马光,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熙宁三年(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哲宗即位,高大后临政,召司马光入主国事,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著史,还选取了刘恕、刘(分文)、范祖禹等人做为助手,他们既是当时第一流的史学家,又与司马光在政治、史学上观点一致,故能在编书中各显其才,通力合作。《通鉴》的成功,与他们的努力分不开,但最终使《通鉴》达到光辉顶点的,还决定于主编司马光的精心著述。正如刘恕之子刘羲仲所说:“先人在书局,只类事迹,勒成长编,其是非予夺之际,一出君实笔削。”

  司马光一生著述甚多,在《通鉴》系列著作中,还有《通鉴举要历》80卷、《历年图》七卷、《稽古录》20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另外,尚有其他著作20种,200余卷,是他对我国史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诗词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和著述的成果,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孝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话》、《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

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简介 司马光的儿子亲生的吗

1、司马光的父亲北宋的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是被后世称为一代贤臣的司马池。司马池是陕州夏县人,当时司马一族在陕州是非常显赫的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