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和朱姓、杨姓和潘姓以及岳姓和秦姓,历史上为何不能通婚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2收藏

李姓和朱姓、杨姓和潘姓以及岳姓和秦姓,历史上为何不能通婚呢?,第1张

谢邀。我来谈谈岳姓吧,岳姓既不能与秦姓通婚,也不能与贡姓通婚,原因都与岳飞有关。

▲岳飞剧照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南宋与金朝经过十余年的抗争后,为了避免走上和徽宗、钦宗同样的亡国之路,同时也避免迎回二帝后导致自己陷入尴尬境地,于是宋高宗赵构主动向金朝称臣议和,签订了所谓“绍兴和议”。为此,他将极力主张抗战的大将岳飞从战场召回,并在次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岳云父子杀害于风波亭,岳氏族人则悉数发配岭南。

▲秦桧夫妇

在岳飞被害和岳家罹难的过程中,丞相秦桧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宋高宗的忠实走狗,秦桧一面控制朝廷舆论,一面大肆勾结金朝权贵,为避免岳飞带头发出“杂音”,还向皇帝谏言将他杀害并抄家。因此岳飞后裔将秦氏作为世仇,至今两族没有出现过一例通婚的事。虽然这条规定并没明确写入岳氏家规,然而这种仇恨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血脉之中,岳家后人都很自觉地避免与秦氏结亲。事实上,岳家人其实还不与姓贡的通婚,这就要从岳氏族人流放岭南说起。

在古代,流放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尤其是流放至充满瘴气的岭南,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都会导致很多人死在途中。即使侥幸从京城赶到岭南,也很难忍受当地的恶劣环境,基本上去了就是等死。因此岳飞夫人就让三子岳霖携带一封书信,去投奔岳飞生前的好友,祈求能为岳家留下一脉生机。

▲南宋广南路区划图

好在看守也敬佩岳飞的忠义,对于岳霖的脱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样,在众人的帮助下,岳霖逃出临安并按照母亲的嘱咐连夜南逃,一路上既要防备官府的追杀又要风餐露宿,很快就生了重病。在路过一处河滩时终于体力不支倒在路旁。而至此,得知岳家遭难的消息后,身为岳飞知己的贡祖文也连夜赶往临安,希望能为岳飞保住一支血脉,结果在半路偶遇到了昏厥在芦苇丛中的岳霖,并从其身上发现了岳夫人的请托书信:“祖文兄如面,霖儿托据,来世当报”。

▲贡祖文剧照

这时岳霖已经昏迷三日,高烧使其奄奄一息。贡祖文连忙请大夫帮其诊治,花了很多银两购买补药才算救活过来。由于军队之中人多眼杂,为帮助岳霖隐藏身份,贡祖文上书辞去了秣陵总镇和武德大夫的职务,举家搬到曲阿柳塘(今江苏丹阳市柳茹村)定居。从此岳霖就在贡家久居下来,贡家待他如亲子,还让他接受教育,十年后岳霖长大成人,贡祖文又帮他娶妻安家,岳霖婚后育有五个子女,总算是为岳飞留下了后代。

等到宋孝宗赵昚(shèn)登基,这才为岳飞正式平反,赦还岳飞被流放的家属,岳家人至此终于能光明正大地生活了。得知贡祖文舍命保护岳飞之子岳霖的事迹后,宋孝宗赞其“忠君爱友”,在贡祖文去世后赐谥号为“文宪”,其妻黄氏追谥为“诰命夫人”,以表彰其“累建军功”和“匿护忠良后裔之功”。

他们是金兀术后人,分布在河南省鹿邑县11个村落,同属于“完颜部落”。他们在这里沉默了400年。

他们依然守护着女真完颜氏的民间信仰;他们不听不看与岳飞有关的戏曲、**,恪守同姓同族不通婚的祖训;他们把马、狗和喜鹊视若神灵,崇敬有加;他们性格率直,崇文尚武。

先祖完颜必重中探花河南为官

鹿邑成为完颜女真后裔最大聚居地

鹿邑县涡北镇完楼村聚居着1000多名完颜氏村民。村头是他们的祖先完颜必重的墓地,立于明朝万历27年的墓碑已经风化。1994年,完颜家族重修了完颜必重的墓碑。

完颜三坤在鹿邑县完颜家族中是一个活跃人物,曾担任过马铺镇卫生院院长,现在鹿邑县卫校工作。2006年6月18日,他只身一人赴黑龙江省阿城市参加了“上京国际第四届金源文化节”。

他告诉记者,他们是完颜宗弼的后裔,“完颜宗弼就是金兀术”。据他考证,他们的祖先是明朝万历年间从安徽肥东迁徙来的。元末明初,金太祖四太子完颜宗弼的后代完颜佩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被封为“女真将军”,封地在今天的安徽肥东县完颜牌坊村。明万历年间,完颜佩的10世孙完颜必重由肥东赴京赶考中得探花,为官河南,落户鹿邑。

安徽肥东完颜牌坊村的《完氏重修宗谱》记载:“爱吾公字必孝,生于明万历乙未年,年弱冠为国学生。公本兄弟三人,长公子必重,未冠时报名袭职,得中后从戎至河南,不知所终。”

曾任鹿邑县教育局副局长的完颜德福说,解放前,完楼村有占地50多亩的完颜祠堂,建筑规制为传统庙堂式,体现了金代建筑风格,又汇集了满族民族特色和皇家文化内涵。祠堂内有很多碑记,正面挂着完颜家族世代祖先画像,本地人称“影”,完颜祖定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为祭祖拜影之日,可惜后来被毁坏了。

完颜三坤说,完颜家族把居住的村子均冠以完姓,鹿邑县有完楼村、完老家村、完天齐村、完观庙村等。除完楼村外,在马铺、太清、贾滩、杨湖口等5个乡镇的10个自然村也聚居着完颜氏村民。河南除了鹿邑的5000多人外,汝州和禹州还有500多人。

完颜三坤在第四届金源文化节上了解到,现在所知道的全国完颜女真后裔有1万多人,人口比较多的是鹿邑县,另外,甘肃省泾川县的完颜村有3000多人,安徽肥东县的完颜牌坊村有2000多人。

隐族易姓保留血统

从元朝到1987年这段时间里,鹿邑的完颜家族却是汉族,单姓“完”。

河南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任崇岳曾数次到鹿邑县考察,他说,《完颜氏家谱》记载,天兴三年,延续了119年的金朝灭亡,那些达官贵族隐族易姓,四处逃生,改女真族为汉族,改复姓“完颜”为“完”姓。《金史·国语解》中说:“完颜,汉姓曰王。”

在金国100多年的历史中,只有王族宗室才姓完颜。他们冒着极大风险保存完颜姓氏是要子孙记住,他们是完颜王族宗室的血脉。

据他考证,万历44年,建州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来皇太极废除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即天子位后定国号为大清,女真族的名字就慢慢消失了。

任崇岳说,20世纪80年代初,马铺镇完老家村的完颜后勤等人听说安徽肥东县人民 批准了完颜牌坊村完氏的请求,将单姓“完”改为“完颜”、汉族恢复成满族的消息后,也向鹿邑县 提出申请。鹿邑县 非常重视,派人到安徽肥东县调查了解。1987年,鹿邑的单姓“完”改为复姓“完颜”,汉族也改成了满族。

在这以前的岁月里,他们在鹿邑默默地生活着。

2006年6月18日,完颜三坤应邀参加第四届金源文化节,走进了公众视野。

阿城市被称为“女真肇兴地,大金第一都”,史称金上京会宁府。从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松花江支流阿什河畔建都立国开始,这里历经金太祖、金太宗等四位皇帝。1153年,金国将首都迁至燕京。清宣统元年在阿城设县,名为阿拉楚喀城,简称阿城。现在阿城市已经找不到姓完颜的人了。

文化节组委会对完颜三坤的到来非常重视,在祭拜金太祖陵时,完颜三坤和溥迪领拜上香,他们这些正统的完颜家族的后人行跪拜礼,其他的人则行躬拜礼。在海内外女真后裔礼祭金太祖雕像仪式上,完颜三坤又和另外两人领拜上酒,还为新落成的完颜后裔馆剪了彩。

打破不和岳姓通婚的族规

鹿邑的完颜姓村民有这样的族规:不听不看《说岳全传》,不唱《草坡面礼》《八大锤》《反徐州》等有关岳家将的戏曲,不看与岳飞有关的**。他们认为里边有侮辱先祖的内容。族规也不允许他们同姓同族通婚和与岳姓通婚。

完颜三坤说,女真人的第一次辉煌是建立大金国,伐辽灭北宋,与南宋划淮而治。在与南宋的攻伐当中,完颜宗翰、完颜宗弼等与南宋的岳飞争斗,流传下来的《岳飞传》脍炙人口,可是女真完颜氏后裔与岳飞后裔也结下了仇。

涡北镇完楼村86岁的完颜凤楼告诉记者,解放前,有一个剧团在马铺镇完老家村的邻村演《朱仙镇》,完颜姓家族知道后,去人把戏台子掀翻了,险些发生打斗。

在“第四届金源文化节”上,完颜三坤在和甘肃省泾川县完颜村金兀术后裔交谈中,发现他们都有“男人不能娶岳姓女子、女子不能嫁岳姓男子”的共同祖训。但是,这一祖训却被马铺镇完老家村的完颜三永改变了。

1992年,完颜三永和邻村一位姓岳的姑娘偷偷相爱了。他们准备结婚时,遭到完颜三永父母的坚决反对,村里的一些族人也坚决反对,他们认为,金兀术的后人和岳飞的后人是不能和好的仇人。但是完颜三永认为他们是干涉自己的婚姻自由,据理力争。

村支书完颜三和召集族人进行讨论。完颜三和与村里的一些开明人士认为,现在是新社会,婚姻法也有明确规定,婚姻自由,再说不与岳姓通婚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做通了完颜三永父母的工作。有情人终成眷属。

完颜三坤说,这是鹿邑完颜家族第一例和岳姓通婚的。2005年,完老家村的完颜立石也和一位姓岳的姑娘结了婚。

传统的烙印

完颜族人的祖训有的被改变了,但是一些民间信仰仍深深地烙在他们心中。他们不吃马肉和狗肉。

完颜三坤说,女真族是游牧民族,对马怀有深厚的感情。不吃狗肉有这样一个典故,努尔哈赤幼年时,明朝总兵李成梁要杀他,努尔哈赤匆忙中偷了一匹马,带着自己喂养的一条大青狗逃出军营。逃跑途中,坐骑中箭毙命,努尔哈赤只好躲进一个大草甸子里。李成梁放火烧他,他的大青狗飞快地跑到河边跳入水中,然后回到努尔哈赤身边打滚灭火,来往不止。努尔哈赤终于脱险,而大青狗却被累死。从此,满族人敬狗爱狗,不杀狗不吃狗肉,至今婚丧时仍用红纸剪出马和狗的图案,张贴在门窗上。

满族人喜爱喜鹊,视之为神,并把它当作本民族的图腾。

据说,满族人的祖先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的子孙暴戾成性引发叛乱,只有一个叫樊察的幼儿逃跑了。途中追兵赶来,樊察听天由命,兀立不动。正危急时,一群喜鹊飞来落在他的身上,追兵远远看见,误以为是根枯木。樊察劫后余生,无限感慨,便把喜鹊当作神灵。

完颜三坤说,鹿邑的完颜村民交往中还用“抱拳礼”,年幼者向长辈行礼时,右手抱拳,左手从左边半抱着右拳,两个大拇指并列平行;长辈还礼时,两手姿势相反。春节时行跪拜礼,跪姿为半跪式,眼正视,头端正。

在丧葬习俗中,完颜村民要在棺材上放一把用柳条、麻绳和高粱杆作成的弓箭,箭头正对着棺材前方。

崇文尚武人才辈出

没到鹿邑之前,记者对他们充满了神秘感,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们的祖先彪悍威武、刚猛桀骜。2009年5月5日,记者在鹿邑县接触了众多的完颜氏家族的人,他们的性格豪爽质朴。

马铺镇完老家村是鹿邑最大的“完颜部落”,有2300多口人。

村支书完颜三和说,完颜家族的人性格率直、不服输,爱抱打不平,有些事看不顺就站出来。有一年在马铺街上,有两个人在打一人,姓完颜的一个人看不惯去劝架,结果也和那两个人打起来了。那两个人输得不服气,姓完颜的人走到他们家门前时,又进行了一翻较量。

崇文尚武是女真族入主中原后,与汉文化融合的结果,现在完颜家族中还有很多人会武术。

20世纪60年代,完颜家族习武之人众多。夜幕降临后,村里空地上的马灯亮了起来,他们就开始练习武术。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习武的人也少了。

今年81岁的完颜三杰,年轻时会使用刀枪剑棍等多种兵器,都是父辈传下来的。完颜三坤的父亲也会武术,退休后在家教孙子们练习武术。

完颜三坤说,《鹿邑县志》记载,明清时期,鹿邑完颜一支出了十几名武举人和文秀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多名烈士。鹿邑烈士陵园的碑记上就镌刻着7名完颜姓氏的名字。

据他们粗略统计,鹿邑完颜家族考上大学的有300多名,其中不乏研究生和博士生。

完颜家族在外工作的国家干部有200多人,在鹿邑县任职的科级以上干部也有20多人。最近,完颜三坤萌发了举办完颜宗亲学术研讨会的想法,他说,评书《岳飞传》等文学作品把岳飞渲染成了大英雄,而金兀术成了侵略中原的敌人。他认为,在中华民族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女真人也作出了贡献。

“盖闻,木有本,水有源,人为一脉所传,孰不欲笃其亲爱哉,乃代远族繁,播迁无定,即亲之爱之,而本源有不能尽悉者,良以家乘不修故也。吾祖以宋忠武王(岳飞)为始,自南渡后子孙流寓,后籍不一,遂蕃衍半天下。余世居获加,闻自明初由汤阴而洪桐,又由洪桐而始迁居焉,数百年来未知一本九族之宜,不惟不能笃其亲爱,抑且昧溯本源,言念及此,不觉默然神伤者矣。”

草草几言,表达了岳氏后族,对祖先的无限怀念,和对岳族“代远族繁,播迁无定”,“后籍不一”的无限感慨的心情,以及决心撰修岳氏族谱的迫切愿望。

《岳氏族谱》始撰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本馆现藏《岳氏族谱》,为公元一九八一年岁次辛酉建年节印制,十九世孙祥生,二十二世孙启俊等序修。分为统谱和族谱,四号宋体字,十六开本筒子页印订,约九十四万字。

该族谱以宋代忠武王(岳飞)为始祖,‘‘今之岳氏人称己称,皆称忠武王第几世孙,即以忠武王为首称,不得不列之于始矣,况播迁以后,又为以南渡之为宗,当以忠武王为第一世,五候为第二世,相续绵绵,百世不易。’’

《岳氏族谱》记载了岳氏家族宗亲世系分布,各世系先人死后墓葬地理位置及康熙二十五、四十九年、乾隆三十年、嘉庆二十年、同治五年、光绪十三、三十三年历次修谱序,族谱小引,岳姓世系图引,家谱条例,修谱人名等,迄今为止历经十余次撰修。该谱现藏于辉县市档案馆。 族谱介绍

岳霆系岳飞第五个儿子, 字应时, 号君锡。岳氏阜阳世系,系岳飞第五子岳霆之后裔。霆公住黄梅,下传岳璠—(君见)—运—显孙—天—山—仁-原—辅君—忠—舜—文—玺。岳飞十五世孙岳玺,于明朝万历间任总兵,率师驻屯颍州府(今之阜阳)。因他酷爱颍州西湖 近六年来,岳炜勋、岳镇、岳树立、岳炳侠、岳树森、岳家涛、岳华九、岳树理、岳其尉等宗亲分别走访了阜阳市城乡、西岳湖口、西岳老庄、岳辛庄、东岳湖口、东岳老庄、小岳庄、岳营、凤台县城、岳张集等地,以及山东菏泽、曹县一带岳氏宗长,根据耆老记忆及碑文灵牌,文物记载,以及前人遗留之片纸资料等,始查明玺祖后几代祖宗名讳或谱字,经过编审连同本系凤台岳张集等地后裔调查世系表,经研究方排定安徽阜阳岳氏家谱世系表。

凤台岳张集支系,在使用乾隆皇帝钦赐32派字的同时,还自定派字“正学传千古,人文粹一家,承先多世泽,继贤广良才”20字,从22世至41世使用;阜阳支系自定派字“崇德敬祖,福禄寿康,文显皖颍,忠衍豫汤,恭俭传世,孝信永芳,景行维端,善心循良”32字,从30世至61世使用。两地自定派字与乾隆皇帝钦赐32派字同时并用。

之秀丽风光,民情纯朴,解甲后遂购置田宅,定居西湖之滨,因之为家,其当时住处,即今阜阳城西之岳老庄、岳湖口,二地乃因岳姓而得名。岳玺之西迁,奠定了岳氏阜阳世系之形成,而岳玺就是岳氏安徽阜阳世系之始祖。 根据现存历史资料证明,岳玺公迁颍时,当年曾携有圣祖岳飞之画像、“忠武谥书”、家谱、行状、御札、家集诸件文物。岳玺公生三子,称大公、二公、三公。大公住阜阳西岳老庄、西岳湖口、岳新庄,有老祖坟一座;二公后裔迁城东岳湖口、岳老庄、岳寨、岳营,有老祖坟四座;三公后裔迁至安徽凤台县岳大塘沿、岳张集,有老祖坟一座。岳玺,岳霆后裔,武穆王十五世孙,明万历年间,立军功,授职总兵,镇守颍州。玺公子三:大公随居颍州,二公徙居东岳湖口,三公奉父母迁居凤台。十六世岳三公至凤,堪定今之岳张集镇后岗村西头筑楼居焉。门前有一池塘,故曰岳家大塘沿,地距淝水三湾,东滨长淮,南屏楚山,西接淮河平原,沃野千里,水源充足,宜于业农,适于生活,先祖辈上乘武穆之家风,下秉耕读勤俭为本,吾族得以繁衍昌盛。为追终慎远计,乃于村之西北端,即祖墓北面,建立岳氏祠堂,供奉列祖列宗之牌位,祠堂大门门楣正中悬有二龙镶边中嵌圣旨之匾额,庄严肃穆,并设有专管人员,四时奉祀。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巍峨祠宇,晚清年间毁于苗沛霖之乱军中。宗祠既毁,家谱失传,重修家谱,乃为族中共同系心之大事。1931年聚议为始迁祖修墓立碑,春秋祭祀。

最近,一则“两姓不合不通婚”的网帖引起了大家的热议,特别是因“岳飞遭秦桧陷害”而导致的“秦岳不通婚”,让不少南京人直呼没听过。有避讳虎猴对冲等属相不合的,也有因星座不合分手的,但因姓氏不合而不能结婚的,你听过吗?网友们吐槽,难道以后处对象之前,还要先问问对方姓什么?

网友热议

秦姓和岳姓不能通婚

要说起两家的“世仇”,岳姓和秦姓互不通婚还要从岳飞遭秦桧陷害说起。南宋初年,由于秦桧等奸臣陷害,名将岳飞被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他的子孙逃难四方才幸免于难。自此,岳氏家族便立下规矩:岳家和秦家“势不两立”。后来,就有了岳秦两家不通婚的说法。

昨天中午,现代快报记者特地找到了今年70岁的岳顺元老先生。他是岳飞的第30世孙,早年从常州迁到南京,现在家住新街口一带。岳顺元表示,南京是秦桧的故乡,在这里也碰到过很多秦姓朋友。“我跟他们相处得都很好,也从来没听说过岳秦两姓不能通婚,至少我们这一支没有这样传下来的祖训。”岳顺元是岳飞第三个儿子岳霖的后代子孙,属于由宜兴迁往常州的“陈渡支”老三房一脉。

退休后,岳顺元开始修订家谱研究家史。他从搬出的一摞厚厚的岳式宗谱中抽出一卷,指给现代快报记者看:“江苏目前有近6万岳姓人,家谱上是否有和秦氏通婚的,我没仔细看过。虽然我的家人没有跟秦氏结婚的,但是人家要结婚,我们没有权力去干涉,只要两个人愿意,谁都不应该管。”岳顺元表示,因两姓不合而不通婚,没有多大意思,很无聊。

南京某机关工作人员秦先生,对于“秦姓和岳姓不能通婚”的说法,也是“呵呵”一笑。“我老婆虽然不姓岳,姓张,但是我当年第一次看见她时,就一眼看中了她这个人,而不是看中了她的姓氏。现在结婚十几年了,感情很好。”

南京市玄武区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表示,秦姓和岳姓都是小姓,在2013年中国姓氏排名中排74名和127名。虽然他们平时没在意来领证的新人们的姓氏,但是肯定有姓这两姓的人来结婚的。随后,她在已经联网的婚姻登记系统里搜索发现,南京2011年和2007年都有“秦岳通婚”的新人。

有此一说

“李和朱”“姬和嬴”也不通婚

除了岳姓和秦姓,网友们纷纷举例“爆料”,还有很多姓氏之间有“世仇”而“不通婚”。比如,因为唐末朱温篡权而结下仇恨的朱李两家,源于秦灭周的历史事件而不通婚的姬姓和嬴姓,更有受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潘仁美陷害杨业”影响而不通婚的杨家和潘家等。

一网友就曾在网上发帖询问“是否存在李氏和朱氏不通婚的祖训”。该名网友表示,自己姓李,家里禁与朱氏通婚。有网友回帖称,他们家祖上也有李氏与朱氏不得通婚的规定。不过时过境迁,已经废除了。他的爸妈就一个姓李,一个姓朱。而“潘杨不通婚”的说法,中国著名演员潘长江就娶了个杨姓老婆,还特地给女儿取名叫“潘阳”。

“李姓和朱姓都是中国的大姓,这两个姓太平常了,来结婚的新人也很多。”玄武区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随手在桌上抽出近期的档案材料,今年6月份该区就有3对“朱李”喜结良缘。

民政局婚姻合不合,与姓氏无关

对于两姓不合不通婚的说法,鼓楼区婚姻登记处负责人夏主任表示,她在婚姻登记一线工作5年了,还第一次听说有这个说法。“现在的年轻人结婚,谁会注意到姓氏是否相符,倒是有老一辈关心小两口的属相是否对冲。不过,关键还是要看小两口相处合不合得来。如果有缘,该牵手时就会牵手。”夏主任表示,因为历史原因而不通婚的世仇观念,在现代是行不通的。婚姻幸福最重要的是互相理解、相亲相爱,没必要管这些说法。

国史中有据可考的则只有和飞祖同时的岳琚、岳超、岳亨、岳孝忠、岳知常等五人。

岳琚:钱塘人,南宋1129年金兵入侵陷杭州时,在保卫战中死节。

岳超:韩世忠麾下将领。

岳亨:建炎3年(1129)“二月,王善围陈州,恣兵出掠,杜充檄武穆从都统陈淬合击之。武穆先遣偏将岳亨从游骑绝其摽掠之路……”

岳孝忠:绍兴30年(1160)10月17日,金人入庐州,……庐州驻泊兵马都监杨椿募民兵800余人,先差效用岳孝忠部领300余人赴上派河口守把……。当月20日,差效用岳孝忠等61人,在中派河以北芦村内埋伏。

岳知常:河南颍阳人,职使臣。

上述五人除岳琚、岳知常有籍贯外,岳超、岳亨、岳孝忠地址不详,但说明一点:北宋末期,岳姓已有一定量的人丁,并分居在南北方。

(一)、聊城往汤阴之迁

山东聊城世系自岳休起序,休祖“仕周为节度使”。周,当指郭威、柴荣的后周,其时间为951—960年。休生彦真,彦真生海,海生孟林、仲德、季仁,孟林生铉、镗、镇。谱载铉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6-1010),平均约20年一代,与当时平均15—16岁早婚传承吻合,铉生涣。

“涣,仕宋为令使”,以官迁河南省汤阴县。涣未载生卒年月,但其大传称“少颖悟,好博览,品格异常,谙于条例,尝游于汴京(开封),售卜于市,开封府包公(拯)见其貌端辞敏,后访之知其才干过人,谨厚廉朴,召为幕椽。后包公总平章事,荐为沧州令。致仕后适相州,居孝悌里,置田课桑以终焉。娶姜氏,生子成、德”。

包拯的生卒年为999—1062年,以此类推,岳涣及其迁汤阴的时间当界定在这期间。

汤阴世系为:

涣→ 成→立→ 和→ 飞→翱→睦→德

河南兰考岳氏宗谱载:成祖(1049—1101);立祖生卒年缺;和祖(1086—1122);飞祖(1103—1142)。时间衔接无缝。

(二)、“靖康”南渡

公元1126年,金兵攻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市),宋徽宗传位给长子赵桓,是为钦宗,编年号靖康。次年,京都陷落,金人俘徽宗、钦宗二帝北去。象征国家的皇帝没有了,北宋灭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即帝位于南京(今商丘),史称南宋。但宋高宗拒绝李纲、宗泽的抗金主张,接受黄潜善、汪伯彦的逃跑意见,先退至扬州,继又渡江南奔,建行都于临安(今杭州)。在这一过程中,岳飞先是转战黄河南北,1128年,在巩县保护陵寝,战汜水关、竹芦渡前后,离散经年的母姚太夫人、夫人李氏暨子女岳云,岳雷、安娘等南来至巩县。接着,1129年飞祖在进行了著名的以八百人破叛军王善数十万的南薰门之战后,从杜充南渡,家属亦随军往南,曾寓居江苏宜兴、安徽。

1133年,岳飞置司江州(今九江市),家属随迁,并居九江。1136年,母姚太夫人病故于鄂州,扶柩葬九江庐山的株岭山,为守墓故,“遂以俸给收入营田置产,聚家族之北来者”。历时十年完成了南迁过程,以后的子孙繁衍,第20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铨释的《鄂国岳氏世谱》称其为“南渡世系”。也是从那时起,迄今为止,故里汤阴程岗村再也没有岳姓人居住,而定居于今汤阴县城及其周近的岳姓,则系后来的裔孙返迁。

(三)、广南、黄梅血泪交织的二十年

“天下除夕忙辞岁,岳家年关逢忌辰”。1142年夏历腊月29日,这个中华传统除夕的日子里,我们的先祖,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和长子岳云、爱将张宪,在保国和卖国的分水岭上,被卖国贼皇帝赵构和奸相秦桧杀害了,接踵而至的搜捕,抄家和被迫害与逃亡的景况,令后裔们难以猜度:“武穆眷属由杨沂中、俞俟遣得力官兵解送广南(广东岭南惠州一带)拘管,每月仍令所拘州县具存亡以报朝廷,家产由汪叔詹逐一查点入官”,……“当起解时, 不许年方数岁之孙公子岳甫与其母一并上路,岳云妻巩氏悲愤填胸图自杀死,岳夫人闻之曰:‘以吾夫之贤,可使无后乎’!于是止痛不哭,忍辱含垢,流徙岭南,抚教子孙”。淳熙6年(1179),岳霖、岳霭、岳甫在《赐谥(武穆)谢表》中用血写成的“形骸沟壑,痛固无穷,妻子蛮夷,鬼亦不食,兴言及此,流涕涟如”,今日拜读,仍撕心裂肺。

时居九江年仅七岁的岳震和四岁的岳霆兄弟,则在闻凶报后家人将其携至江北黄梅,改鄂姓匿居。忍痛泣血,骨肉杳隔者20年。

那些聚集不几年的北来家族,自当匆惶散逃,改姓换名,在劫难中熬煎,以后,除飞弟翱有孙璇、玑自九江迁往宜兴唐门的记述外,其余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黄梅—广南,1142—1161年,千里遥隔构成了一段20年岳家血泪史。后来,流配岭南的李夫人一行,除岳雷饮恨长眠在那里以外,余下经潭州(今长沙市)辗转回到九江,而黄梅震,霆兄弟则在“录用子孙”的诏旨下,大部分复了岳姓,并留居该地,这就是飞祖裔孙在发展中最早形成的二个原点。

(四)、九江、杭州、宜兴唐门、丹阳培棠、嘉兴金佗、湖北黄梅六个生长原点

①九江原点

1133年,飞祖置司江州,家属随迁。1136年岳母姚太夫人病故葬今九江庐山,遂以俸给置田产,历五年冤狱成,江州田宅全被没收。1162年平反后,经长孙岳甫呈请朝廷发还原被没收的田宅。次年1163年8月4日准许全部归还,计田7顷88亩1角1步,地11顷96亩3角,水磨5所,房廊草瓦屋498间。

据九江府志,“府城南有岳祠,旧为岳宅,傍有岳公井及洗兵池。”从此,自岭南生还的李夫人暨其子孙都定居或暂居于此。三世孙雷子岳纬、岳纲自九江迁临安(杭州),三世孙霖子岳珂10岁时(1192)随父霖居广州,由于父病故,扶丧北归将父葬于宜兴唐门后,于1195年回到九江老家,在那里读书;1213年母故,再回九江守孝,1233年罢归在九江著述并撰写了《鄂国岳氏世谱》;飞祖弟岳翱的三世孙岳璇自九江迁宜兴;元朝初年,六世孙岳云支系岳士迪自九江与宜兴唐门岳氏通谱;明洪武三年(1370年),十世孙岳汝通从沙河迁邵阳。以上等等都说明自平反后200余年里,九江岳氏一直延续发展与外迁,但明正德年间(1520年),宁王朱宸豪之乱,“居民星散,岳氏子孙亦悉逃离,甚至连李夫人墓也为陈姓所淹没”。

九江岳氏自此离开家园,再也见不到聚居的群落,也没有留下什么史料,唯一留下的是岳师门、岳王祠、岳家市、岳飞井、岳飞池等与飞祖有关的地名与胜迹。

②杭州原点

杭州,南宋的首都,时称临安,飞祖任枢密副使、遇难都发生在这个地方,也是莹坟祠庙所在处。1141年4月,飞祖以供职枢府,遂搬家眷到杭州居住,并置宅。高宗因“所居屋宇不足,令临安府应副添造”。飞祖被害后,宅没入官,后改为太学,平反后,1162年就太学之左,立庙奉祀。但作为生长或迁徙原点,则是1162年平反以后的事。首先是岳云长子岳甫在追封飞祖三代时,授宣教郎、宗正卿迁吏部郎中,寓居杭州。甫有七子,自然随父教养,其弟申裔孙失考。因此,可以锁定,凡现有聚居各地的云裔,除派演苏(州)杭(州)者外,其他如安徽定远,湖南益阳,山西介休,山东临沂、荷泽、北京通州其始迁点都在杭州。

其次是岳雷次子纬、三子纲自九江归临安(杭州),现南垫、金沙、龙庄、溧阳都是岳纲支系从杭州分迁。七世孙岳良臣,改王姓发派山东安丘者,也是避蒙元入主中原之劫自杭州迁出。

第三,岳霖三子珂支第六世孙岳泾、七世孙岳琳,在南宋末年,也曾以官寓居杭州,后其裔孙有迁洪洞、山东金乡……者,形成了洪洞、金乡、萧县很主要的次级分迁点。

③宜兴唐门原点

《唐门岳氏宗谱》:“王第三子霖还岭表,由九江来宜兴,父老念剿贼郭吉等恩,遂相率迎之,买田宅以居焉。今县治之东北四十里唐门村是也。霖卒,葬唐门,长子琮,后改名旌,字廷恩,袭祖荫,居唐门”。

岳琮除曾“岁取租500担修葺西湖祖莹外,所尝至地,必买田宅居之,若建康、姑苏、太仓、绍兴等各有庄。晚年尤好交游,尝为依仁斋,招致宾客;致艺斋,艺习礼乐;志道斋;据德斋;乐贤堂,东西书院等。唐门家世之盛,公实为之创始”。

唐门除岳琮一支外,还有飞祖弟翱的孙子岳旋,率宗族自九江来居,子孙亦繁。

据《唐门岳氏宗谱》记载:“岳琮一支住前院,岳旋一支住后院”,在飞祖冤狱平反后的一个世纪里,家族得以休养生息,顺利发展。然而不幸的是:继南宋末年贾似道乱国之余,蒙元代替南宋的改朝换代中,唐门岳氏遭遇不幸,其突出表现是在世的第8、9、10、11世的大迁徙:

岳琮分支:第8世:岳槐迁建平县;岳楠迁宁国府东;岳榆迁镇江连湖;岳樟迁四川云阳县;岳槚迁广东海阳;岳梓迁云南赵州;岳柽、岳楷,军丁驻泰兴;岳林迁淮安山阳;岳懋迁清河县;岳风迁无锡;岳虎迁江阴县;岳龙迁靖江港口;岳马迁广德州城东;岳觐迁广东大浦;岳楚迁陕西石泉县,岳晋迁常州西长上村;岳绍迁江西德化县;岳栋迁广德州;岳杓迁建平北岳塘。计20人次,占该世总男丁39人的50%。

第9世:岳浤迁湖广;岳利迁江西建昌;岳聪二迁淮安;岳潜迁凓阳;岳恒以官居云阳;岳怡与兄同居云阳;岳臣迁今广西崇左;岳瀓迁靖江。计8人,占该世总男丁25人的32%。

第10世:岳继会迁安虞;岳机迁无锡;泰五迁陈渡;泰六迁丁山桥;计4人,占该总男丁12人的33%。

后院翱祖一支同遭厄运进行了类似的迁徙:第6世岳爵、岳荣迁九江;岳恩迁聊城;7世彦溶迁上海县,彦淳迁四川长宁县;彦滨迁山东聊城县;岳昂开西升平支派。计7人,占总男丁的23%。8世岳朝宰迁山东聊城,岳朝贤迁山西太原府,岳朝佐迁河南太康县,景能迁太原府青原县。计4人,占该世总男丁9人的44%。第9世岳宣迁陕西,第10世岳宗泰迁淮安。

在当时基数不大的条件下,这个迁徙量是惊人的,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逆境幸存下来,而在以后的顺境中发展,然而他们的裔孙今何在?给岳飞研究留下了一个课题。

④江苏丹阳原点

“岳霖三子珂,初尹丹阳,有善政,念(贡)文宪抚孤之德,建报本祠于紫阳渡,而邑民复树棠于其地,以寄思尹之意焉。后珂任毘陵,琛袭父爵,道经祠下,低徊不能去,命子良与侄英见居此以主祀,名其里曰培棠”—嘉庆丁卯(1807)重修宗谱序。这段话说明了丹阳原点的原由,也说明丹阳发派祖为岳琛与英见。

丹阳作为一个原点,从其民国17年(1928)10修宗谱谱序可知,该支自明崇祯辛未(1631)肇修宗谱以来,康熙辛巳(1701)、乾隆9年(1744)、乾隆29年(1764)、乾隆49年(1784)、嘉庆丁卯(1807)、道光丁亥(1827)、咸丰辛亥(1851)、光绪6年(1880)至民国17年计300多年,凡10修,称得上勤于修谱,也反映了其经济、人文状况良好。从历次谱州序中,记载了其人口繁衍较快,1701年二修时有“传20余世,人丁千余”的记载:1880年9修时记载 :人丁数千。其次1701年谱记载了琛生良,良生世德,世德生深,深生彦忠、绍忠、兴祖,彦忠、绍忠、居培棠如故,兴祖则徙河南仪封成为仪封、兰考、民权、开封、睢县、杞县一片的发派祖。该谱也突出地反映了其他的二个问题,一是:一般的谱册均将琛列为岳霖的次子,但丹阳谱将琛列为长子,而无琮且与唐门下列记载相悖:

二是:突出了贡文宪隐匿岳霖其事,并附有刘光祖撰的《贡文宪公传》。

上述两个问题,在此不做考述,仅就第3世作为生长与迁徙原点角度加以陈述,但要指出的是该点第一次修谱为1631年,距岳飞遇难时已历490年,所以该谱对这490年的追述,自然难免粗疏,且与唐门谱下列记载相悖:“琛(1161-1241)承信部,海宁县尉,葬龙溪县。公避贾似道难(指贾似道于1259年以右承相入朝专权乱国事),徙元城遂世居焉。留长子良侍老,次机、洪兄弟自九江徙宜兴,至第8世惟善、昴堂兄弟挈家自唐门徙三涡,10世瞻徙丹阳,为丹阳培棠支祖。”

⑤浙江嘉兴金佗坊原点

《嘉兴岳氏宗谱》卷二,岳元声撰《先考心夔—九德1540(嘉靖19年)—1602(万历30年)府君行状》“府君之先世世居相州汤阴孝悌里,始祖讳成者,世以力田起家,三传至我忠武王,王逢国之厄,渡江而南,就武林(杭州)家焉。王生第三子讳霖(1130—1192)续忠侯,霖生第三子讳珂、邺侯(1183—1243)”劝农嘉兴郡,遂寓居府城西北隅金陀坊,亦因以为家。珂生长子英见(1206—1232)官承事郞、监南康酒税,英见生逍(1221—1257)鄂州江夏丞,逍第二子泾(1238—?)官太平州酒库,泾生琳(1254—1293)金部主事,公客死武林。夫人程氏挈次子茂之归嘉禾母族,居邺侯故第金佗坊之侧遂世家焉。时以“胡元之厄,与岳为难”,遂以字姓,全宗乐姓自此始。

“琳生茂之,更姓岳,更名咸,咸生贵一,号超隐,复避难,三徙居长水里,生尚德,尚德生仁富,仁富生懋,懋生端,端生奎,奎生鸣迅,鸣迅生商(号东湖),是为望族。商长子九德,次子九皋。”于是有第18世骏声、元声、和声一门三进士之荣并奏请复岳姓。乐咸次子贤一,字景文,仍居金佗,11世同泰迁山东,元至正6年(1346)迁宿州三义集。明初,12世岳再兴次子岳岱迁河南,三了岳峰迁山东,长子岳岺迁魏塘。明万历年间,17世岳朝宪及子岳经、岳纶迁叶县北渡村。

 核心提示:袁义达说,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属于“犯上”。

 众多家谱上,都有个“亮闪闪”的名人是自己的先祖,或为帝王,或为名臣。

 比如,有的李氏称李唐皇帝为本族始祖,萧姓则号称自己这一支先祖为萧何,张氏则拉张良、张飞等为自己的祖宗……

 其实,“攀附”名人并非简单如阿Q般“我祖上比你阔多了”。这样做,除敬重祖先的思想外,老百姓也有自己迫不得已的原因。

 宋代以前家谱只能“官修”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袁义达长期从事姓氏群体遗传学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室主任,出版过《中华姓氏大辞典》等著作。

 袁义达说,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属于“犯上”。

 宋代以后,民间言论开放,普通人才开始修家谱。因为中间多年文献断档,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祖上到底是谁,只能根据自己大概来自哪里,和哪个同姓官员的某一支重合,就直接跳过去了连接上了。

 当然,老百姓们这么做,也是受了刘邦的启发。众所周知,刘邦做皇帝前仅仅是个小小的亭长,出身低微。他当了皇帝后,竟然拐弯抹角把自己的家谱续成了炎帝之后。老百姓一看,皇帝都这么干,大家当然可以效法。于是,几乎所有的家谱,往上数祖先必定是名人,因为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家谱传下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曾有人要为他续家谱,想把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认成他祖先,但最终放弃。有人说,是因为年代太近,朱熹子孙尚在,朱元璋实在不好蒙混;也有人说,是朱元璋后来自己没同意,而是把自己讨饭的经历给写上了。

 家谱文化是一种信仰

 如果家谱是这么来的,那它还可信吗?袁义达说,家谱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保留几千年的家族文化。这种信仰,也是对祖宗的敬畏,让人有根有源,知道自己从哪儿来。

 实际上,对于家谱,前面是真实的,后面也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家谱前面多少代,因为有文献记载,是有据可依的;最近数代,牵涉自己的叔伯、爷爷、曾祖等,也是真实的。唯一的断层就是在文献缺失的那些年代。

 “曾经有人发现,一个县如果有5个进士,那么全县同姓的人都认这几个人为祖先,难道这几个进士就没有兄弟吗?其他人都去哪儿了?”袁义达说,这就像是一棵大树有众多分支,你本来属于第三支第五根,但是你认了第一根,中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

 说到底,中国的家谱文化,就是整个民族的血脉信仰。

 袁义达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黑人开始寻根,由此带动了华人寻根。和他们不同的是,我们有家谱,追根溯源,就知道自己从哪儿来。不管中国的社会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姓氏文化不丢,我们的文化就能传承。

 姓氏轶事

 朱熹的“序”被多个姓冒用

 除了认名人当祖先,以前还有人喜欢假托名人作序。史料显示,朱熹作谱序的家谱多达十几个,有的是真的,有的则是伪作。

 他的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吴、洪等姓氏的家谱同采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

 明清时期,甚至有了职业“谱师”、“谱匠”,专为一些家族制作假冒伪劣家谱。

 如今,随着寻根和民间修谱的兴起,“谱师”这个职业又重出江湖,甚至有了专门的修谱公司。

 有学者说,这应了“盛世修谱”这句话,也跟“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修谱传统有关。

 在南方一些城市,如今的“谱师”月入上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但有些“谱师”修出来的家谱并不靠谱。修家谱需要仔细考证,要把每个人诞生、工作、嫁娶的轨迹都找到,何时迁徙、埋葬在哪里等都要弄清楚。掌握好这全部的要素,并不是一件易事。

 刨根问底

 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事真不一定

 常常有两个同姓的人初次遇见,会笑称“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有人会主动和名人搭关系,比如姓孔的就认为自己是孔子后代,姓关的认为自己是关羽后代。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有学者解释称,一方面,同一姓氏最终追溯到老祖宗,不可能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个家族。比如姓孔的,老祖宗可能是孔子,也可能是孔子的兄弟。再比如,中华民族所有姓氏追溯到头就是炎帝和黄帝,但不可能只有这两人,而是两个家族。

 更重要的是,在姓氏流传和演变过程中,会影响一个姓氏“血统”的纯正。大量的赐姓、改姓,还有姓氏避讳等,都使得“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难以成立。

 “岳”姓是怎么来的?

 近日,有岳姓读者打来电话咨询岳姓的来历。

 据袁义达、邱家儒主编的《中国四百大姓》,岳姓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124位,总人口大约149万。

 “岳”和“山”有关,来源于先民对大山的崇拜。岳姓源出风姓,伏羲氏后代。相传在尧舜时期,有大臣羲和,掌天地四时之官,擅长观察天象,发明了日历,因此为尧执掌历法。他的后裔建立了羲、和两国,在今天河南登封、荥阳、巩义一带。

 岳姓血脉一直纯正,几乎没有混入过外族的血脉。南宋民族英雄岳飞遇害后,他的后代和族人有北上东北的,在辽宁定居,到明清时,和当地满人融合。

  在网上搜了下,没找到更多,你看看这个,挺好玩的

  岳云考 岳霖三子岳珂河南清丰县后裔考

  岳云后裔考 岳霖三子岳珂山东东平县后裔考

  岳甫长子岳觐湖南益阳后裔考 岳霖三子岳珂浙江嘉兴后裔考

  岳甫次子岳觌浙江杭州后裔考 岳霖三子岳珂山西介休县后裔考

  岳霖三子岳珂江西南昌后裔

  岳雷考 岳霖三子岳珂汤阴县后裔考

  岳雷后裔考 岳霖三子岳珂河南伊川县后裔考

  岳雷四子岳纪河南安邱后裔考

  岳雷四子岳纪云南贵州后裔考 岳震考

  岳震四川忠县后裔考

  岳霖考 岳震仪封县后裔考

  岳霖长子岳琮江苏宜兴后裔考 岳震湖南衡东常德后裔考

  岳霖长子岳琮永泰后裔考 岳飞四子岳震贵州省赫章县白果镇后裔考

  岳霖长子岳琮洛阳寺里碑后裔考

  岳霖三子岳珂考

  岳霖三子岳珂河南台前县后裔考 岳霆考

  岳霖三子岳珂山东梁山县后裔考 岳霆长子岳璠湖南邵阳后裔考

  岳霖三子岳珂山东萃县后裔考 岳霆长子岳璠安徽阜阳后裔考

  岳霖三子岳珂安徽砀山后裔考 岳霆二子岳玙河南获嘉后裔考

  岳霖三子岳珂丹阳市后裔考 岳霆三子岳琨湖北黄梅县后裔考

李姓和朱姓、杨姓和潘姓以及岳姓和秦姓,历史上为何不能通婚呢?

谢邀。我来谈谈岳姓吧,岳姓既不能与秦姓通婚,也不能与贡姓通婚,原因都与岳飞有关。▲岳飞剧照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南宋与金朝经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