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以讹传讹的李氏血脉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被以讹传讹的李氏血脉,第1张

李唐盛世,空前绝后。

但要谈这久负盛名的李唐氏血脉到底是哪一支延续下来的,着实有点困难。

“唐高宗在乾封元年(666年),追封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玄宗在天宝二年,追封李耳庙号大圣祖,谥号玄元皇帝;天宝八年则册封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年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李氏家族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昭告天下啦!说李耳是他们家老祖宗。

李耳何许人也,当然就是那个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的老子。

但是聪明的你,一定知道统治阶级都在耍什么心眼儿。

李渊政权的崛起,一路上都伴随着和老子有关的预言,等唐帝国建立后,道教就成为李氏政权合法性的一个来源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上了皇位,按照常理,李世民继续崇道装点门面,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可是,他却惹恼了一个僧人。

这个僧人就是李建成身边的红人——法琳。因为李建成亲信佛教,所以法琳一直指望着太子登上皇位大兴佛法。

但是他肯定没想到自己站错了队,会发生玄武门之变。

他当时完全可以转变态度继续恭维李世民,可是李世民一定要坚持先道后佛的宗教政策,这才把他惹恼了。法琳性子急,当着李世民的面就戳穿了李氏家族抬高道教的目的,无非是借老子的姓。真是作死啊!

“据说法琳当着李世民的面,说李姓家族有两个谱系。一个是老子一系,另一个是拓拔氏——也就是少数民族。李唐皇室是拓拔氏这一系,和老子没关系。

其实法琳的说法可能离史实不远。拓拔氏属于鲜卑族。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李唐王室的父系,是鲜卑人李初古拔的后代。(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 摘自《佛祖都说了什么》

鲜卑在自己的政权灭亡后,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除了慕容、长孙、独孤这样明显的姓氏外,他们并没有留下什么标志性的文化。李渊的母亲是独孤氏,正宗鲜卑人,如果只按他母亲的一脉论血缘的话,又似乎不太说得过去。

到这里,我猜你一定非常想知道李渊的父亲到底属于哪一个李氏。

李渊的父亲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可能属于“陇西李氏”(汉族)。

这个“陇西李氏”有什么特别的呢?

特别之处就是——“陇西李氏”的祖上有飞将军李广和西凉国主李暠。

李广不多说,现在介绍李暠。

“李暠[hào](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自称西汉将领李广十六世孙 ,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

五胡十六国这段历史是真的乱,十六国中,仅凉州一地就前后建立了五个凉国,李暠建立的是西凉。那个年代,想做皇帝的,随随便便就可以自立为王,割据一方。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七零八碎,几百个小国横亘大江南北……

但无疑的是,李暠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属于十六国之一。

“李暠凭着治世之才,正当后凉末年,受到群雄的奉拥,于是大展霸主的宏图,兵不血刃,端坐而安定千里之地,他曾认为前凉的业绩指日可成,河西十郡短时间内就能统一。过了不久,南凉君主秃发傉檀进占姑臧,沮渠蒙逊的地盘逐渐扩大,李暠于是慨然而作《述志赋》。”

没错,他在段业、沮渠蒙逊举兵反叛吕光(姑臧城主)时响应,为了就是完成他的宏图大业。他被段业封为敦煌太守,不过段业无能,根本控制不住他,而后他在敦煌的势力越来越大,终于在公元400年自立为凉公,史称西凉。

还记得以前我特别喜欢一本小说,写的就是这段历史,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那时候女主人公见到李暠时心里想:“我知道他不光有个名垂千古的祖先——李广,他的祖父是前凉张轨的将军、侯爵。父亲也很有名望。但是这些和他的后人相比,都不算什么。因为他的后人,两百年后,将开创中国历史上最恢弘的盛世——大唐!”

看到这儿时我鸡皮疙瘩起了一身,真的被震撼到了!

还好,后面作者很负责任地提到这里面存在学术争议。所以我又查了些资料。

李渊称自己为李暠七世孙。那我们就来寻找一下这七世的血脉传承。

“李暠生李歆(西凉后主),李歆生李重耳,李重耳在西凉灭亡后,出仕北魏,官至弘农太守。李重耳生李熙,官至金门镇将,曾率领豪杰镇守武川,因而在武川定居安家。李熙生李天锡,官至宿卫统兵的武官幢主。李天锡即李虎的父亲。李虎是西魏八柱国大将军,被赐姓鲜卑姓大野。鲜卑人独孤信的三个女儿,长女独孤氏是北周明帝皇后,四女独孤氏是唐高祖生母,七女独孤氏是隋文帝皇后。唐高祖李渊父系汉人血统,母系鲜卑血统。唐高祖皇后是汉人窦氏,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是鲜卑人。”

这是李唐氏自认“陇西李氏”的正统说法。

提到李唐皇室的正统说法时,不得不提李冲。

这个李冲呢,是北魏太和年间最尊贵的“陇西李氏”,没有任何世家能与之相比。

李唐氏的记载里说:李冲与李熙是同一祖父的堂兄弟。

可是人家李冲家族从来没承认过李熙是他的同族兄弟。

陈寅恪先生发现,李熙的父亲李重耳的经历,与史书中记载的李初古拔的经历几乎一模一样,很可能李重耳就是李初古拔,也就是说,李唐王室可能是李初古拔的后裔,而不是西凉李暠的后裔。

李暠的后裔,是李唐王室后冒充上去的!

史学上还有从李世民外祖父那儿开扒的,怎么扒都是鲜卑人。

其实认祖归宗这件事不过就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李唐氏拥有鲜卑血统,这个是无疑的。

  李氏家谱好象比较乱你最好到 http://postbaiducom/fkz=85811263 这里仔细地看一下,应该可以找到你的答案

  “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李姓分布地域遍布神州,史籍载李氏郡望存13个之多……。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李姓人多名望而作诗曰:“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可见唐代时期,李姓的分布已经很广了。时至当今,李姓更是遍布于中华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庞大的李氏家族,拥有众多的堂号和郡望。所谓“郡望”,是指长期居住在某一地而形成的家族祖地。郡望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从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李氏家族的主要分布。

  史籍记载的李氏郡望有13个,它们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柳城李氏、略阳李氏、鸡田李氏、武威李氏、代北李氏、高丽李氏、范阳李氏、渤海李氏、西域李氏、河南李氏,还有一个是陇西徙京兆的李氏。

  略阳李氏出自廪君之后,世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汉末大乱,于是迁于汉中(今陕西汉中)杨车坂,号杨车邑。曹操定汉中,又从杨车坂再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南),以后便定居下来,故被称为略阳李氏。

  略阳李氏家族是至将军李武时归魏而迁略阳的。李武生东羌猎将李慕,李慕生五子:辅、特、骧、庠、流。李辅,为骁骑大将军;二子李特,字元休,宣威将军、长乐乡侯,因其子李雄即帝位,而被迫谥景帝,庙号始祖;三子李骧为骁骑将军,以其子李寿即帝位,而被追谥为献帝;四子李庠,字元序,为威寇将军、杨泉亭侯;五子李流,字元通,为秦文王。

  李特三子:始、荡、雄。李始为武威将军;李荡为骁骑将军;李雄,字仲隽,为位前将军,即帝位,国号蜀,在位36年,谥日武帝,庙号太宗。李荡有五子:班、(王含)、稚、(王午)、都。李班,字世文,袭帝位一年,而李雄之子李期杀之于殡宫;李(王含),为中领军,李稚为将军,皆死于氐人;李(王午)弃涪城奔晋都,为中宗所杀。

  李雄有四子:越、期、霸、保。李越为建宁王、相国、大将军、录尚书事;李期,字世运,杀李班而自立,在位三年,骧子李寿废之为邛都县公,谥曰幽;李霸、李保皆不病而死。

  李骧子李寿,字武考,废李期而自立,在位五年,谥昭文皇帝,庙号中宗。

  李寿有三子:势、广、福。李势,字子仁,嗣父位,五年而国亡,晋封之为归义侯、广大将军、汉王,后因求为太弟而坐罪,贬临邛侯,自杀。

  李寿弟李攸,为安北将军。

  李流子李世,为位将军。

  京兆,即首都,唐时为长安。陇西李氏后徙京兆者,是岷州刺史李嵩。李嵩生洮州刺史思恭;李思恭生钦;李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生晟;李晟字良器,德宗时为相,任太尉、司徒、中书令、西平王。李晟生有十二子:愿,为河中节度使;聪,为光禄寺主簿;(纟总),为太子中允;(孙心),为左神武大将军;(冯心),为右威卫大将军;恕,为光禄卿;宪,为岭南节度使;(朔心),为陈许节度使、左仆射、同平章事,平蔡功为多;懿,为渭南尉;听,字正思,为检校司徒、凉国公,生左神武将军琢;(其心),为右羽林将军;(殷心),为岚州刺史。

  十三望李氏家族中,陇西和赵郡两支郡望名声最大,人口最众,今天下李氏多出自这两支郡望。

  陇西和赵郡的荣耀甚早,秦、汉两朝将相辈出,至唐朝则显赫无比。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是来自当时的陇西,大唐帝国在290年之间,宗室本支日繁,有大房39房;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同是秦朝御史大夫李昙之后裔。赵郡李氏在唐朝一代总共出了17位宰相,文治武功,没人能比。据明代学者朱彝尊所说,赵郡李氏之族最大,甚至超过张、王、刘、赵等诸姓之上。

  秦国的司徒李昙,其幼子李玑传下了赵郡房,其长子李崇传下了陇西房,赵郡房与陇西房同出一源,又各有所

  李氏字辈谱100例(一)

  1、湖北: 逢水仕金廷,阳一可必自,居世成善国,其家祥光美;

  2、四川安岳: 华时应有,文才必仲,仁义智信,正大光明,克承先绪,世代荣昌;

  3、四川安县: 大福智忠信,文才必仲行,国德应有庆,世守常增培,孝顺绵基绪,诗书启俊英,若能立邦本,定可振家声;

  4、江西: 光天化月照, 鸿先喜泰尧, 才发兴隆茂, 林应登文朝, 忠厚传家远, 开祥重得尊;

  5、浙江仙居: 仁义礼智信, 天地元黄宇, 宙兰馨竹秀;

  6、 有、芳、毓;

  7、李煜同族: 大祖原安福,衡湘玉树连;

  8、重庆涪凌: 万文登联国,弘世成福大, 伦常家齐治,山青永长安;

  9、湖北当阳: 世时正宏大,光宗承荣昌,永远传家德,贤名达万方;

  10、重庆梁平:汝名时闻,可仲彦仕,为善承宗,大光万世---金堂衍圣, 江佑开先,诗书继首,代启英贤;

  11、陕西汉中:作、芳、树、阳、建;

  12、 国、勋、业、秀、广;

  13、福建: 正自大学继,洪儒道法传,时中国乃泰;

  14、 俊发齐英启瑞祥,经伦华史庆贤良。国正家兴栋林茂,盛大日新富有常;

  15、湖茫李氏:再如承先祖,文嗣仕永昌,德厚能继美,声名必远扬;

  16、四川威远:忠、仁、希、尚

  17、湖北安陆:派衍陇西代象贤, 簪缨甲第庆缠绵 ,南宫归获超今古, 兆楚人文极万千;

  18、 华国才猷真裕俊, 经邦读列可光前, 云初祖尔原同气, 源远流长百世传;

  19、 常绍前光修德大 家声远振诗书长;

  20、 国治家齐维尔克昌, 存心宽忍百世其长, 兴宗耀祖富贵永强, 继传忠义安吉宏扬;

  21、山东海阳:仁、孔、作、树、超、知、忠、京;

  22、四川岳池:文松逢先新林芳,时振飞继生元良,健代荣华永世昌;

  23、山东莒县::元、东、实(钦)、成、作、山、明、永、秀;

  24、湖北荆州:成、中、召、祖、训、孝;

  25、 万,清,绍,德,长;

  26、山东青州:学、永、临、田、增、景、修;

  27、辽宁: 咏云成文尚,空广生树久,洪世长积德,学中万国书;

  28、江苏徐州:敦厚恒存,敬成自守;

  29、四川: 其文忠福井,百万兴庭大,朝臣芳楚玉,治国定安邦;

  30、湖北麻城:西开广达,文贤忠厚;

  31、灯久光明,永怀道德;

  32、桂、明、福、印;

  33、安、永、怀、瑞、兴、启;

  34、世守其业,继祖承德;

  35、正大光明,修齐治平;

  36、文学丕万世,永玉国鸿昌;

  37、文守继兴世治廷永成希,春明毓殿英政东;

  38、元向知本大, 文运振明新 ,学道恢仙泽, 存仁潜信真;

  39、龙殿腾飞,屏翰洪广,俊美英奇,声名显达,简策昭垂。宽怀功厚,猛勇雄威,书谟典训,忠孝友魁,人文蔚起,世第永辉;

  40、显、 万、 鸿、 清、 荣;

  41、大田逢春玉,国辉久长开,德泽永世远,福禄自天来;

  42、荣绍士汉孝,克明必本元,国邦朝山林,承;

  43、文、朝、述、先、伟;

  44、正裕厚培,长春肇庆,尔履惟恒,端本崇敬;

  45、人文未起,升朝辅正;

  46、光良久远善 ,任孝一正方, 元启天开宗, 易长文明辉, 先绪克定大, 吉昌荣国邦;

  47、原裕广崇兴,时青显达隆,贤良昭祖训,俊秀绍先忠,交慎缔;

  48、桂荣盛昌茂,征应念仕升;

  49、贵宗云朝春光庆 天道显昭崇典则 玉成才美期登用 大建文模转正直;

  50、必宴馀定全,登宗如得相,呈绣高颖景-----顺继文明远,功崇振泽长,学科连步上,邦国永增光;

  51、万代朝天子, 大圣尊周孔, 嘉言启世儒,弼教歌熙绩;

  52、万代朝天子,金阶玉殿行,少年如有志,永远立功名;

  53、方汝绍世孔,作树超智忠,昌书耀志用,庆辅昭继凤;

  54、宏、世、开、庆、胜、玉、春;

  55、西、腾、登、尚、忠;

  56、仕文武国中尚元,金玉兴隆永帧祥,才汉豪杰显育秀,富贵英华大吉昌;

  57、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58、方正端凝,启延宗庆,统承宏绪,基贤继盛,显扬先业,邦家之光,文章炳耀,永世其昌;

  59、启、登、朝、正、大、光、明、宗、祖、德、承、世;

  60、纯玉振金生,九学光显文,殿传明世焕,万芳清春;

  61、令再仲常,仁定文德,昭仕承宗,源紫百千,祖代昌荣,安居永远,忠孝才良,万世光显,高曾衍庆,祠裔维蕃;

  62、百世年千万,文武安邦守,于浩居中一,方知思可久,继序从兹发,科甲承诗斗,积善流泽远,齐家惟孝友;

  63、上仲孟季、文治玄邦、世必有子、国应宗昌、远法近守、永正贤良、道崇德盛、厚笃伦常、恢弘先志、启迪辉光;

  64、正、亮、先、仁、德;

  65、山依益世雨,继学仰锦品。国公天水茂,元德振家声。大本先忠孝,从延发正音。诗书登甲第,礼仪习光兴;

  66、英俊贤良泰,荣华富贵昌,首源应天远,世代永贞祥;

  67、德、传、延、长、孝;

  68、宝、玉、凤、振;

  69、丰寿永德文,芳宝玉凤振;

  70、元、枝、勋、在、锡;

  71、新、宗、世、芳;

  72、宏、承、贵、显、学、守、尊、光;

  73、春之有永洪朝景-----------宗继守学兰克广世传;

  74、仲、?、建、淑、长、朝、国、功、印、庆、鸿、志、然、松;

  75、克、作、合、祥、金;

  76、大、义、必、尚、尧、仁、中、和、恒、孝、本;

  77、华源文师,宗祖仁庭,永达逢茂,先安帮国,存德本良,立忠尚正,手绍道学,世延浮应;

  78、浴、师、宪、培、法、承、钦、敬、持、循、广;

  79、正裕厚培,长春肇庆,尔履惟恒,端本崇敬;

  80、世光孟行(仁)廷延宣,明最仲念信(文)士兴,元时家声礼乐先,均(善)嗣尚彦思孔子,应居春景道贤良,运启光昌宗本大;

  81、克、盛、书、孟、修(或振)、长(或锡)、洪、庆(或福)、瑞、广、祥、宗、传、道、希、殿、安、效、华、永、中、正、建、全、兆、清、祥;

  82、珠火朝君文,友笃宽松云,文大创景馈,树柏尚元荣------正德由来远,忠臣作儒生;

  83、全、万、凤、庆、国,建、富、继;

  84、世、守、海、孝、存、灵、圣;

  85、玉、春、守、俊;

  86、洪、自、树、延、传、继、增、明、世、永、汇、清、泉;

  87、生、有、日、月、星、辰、瑞;

  88、朝、纲、世、登、永、吉、大、昌;

  89、崇孝阳衡,文忠武烈,正大光明;

  90、振、凤、玉、树、国、永;

  91、流、芳、清、白、世;

  92、月、成、兴、相、道;

  93、克茂见兆增,树来延纪宗,永成世文明,续传焕之卿;

  94、国文向其春,心正是子(瑞)荣,宗之必永胜,光大为家庭;

  95、先、泽、远、志;

  96、继厚传家广,兆德炎思昌;

  97、显令维泽毓,昌世远延年,绪德思恩广,绍忠庆吉贤;

  98、玉福学廷荣,芝兰百世昌,忠厚传家远,诗书礼义长;

  99、一、之、承、国、庆;

  100、正学先光大, 逢开世永成,茂盛生德秀,魁占上林时

《晋书·凉武昭王传》记载了李广的家世:“武昭王讳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广曾祖仲翔,汉初为将军,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死之。仲翔子伯考奔丧,因葬于狄道之东川,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

唐开国皇帝李渊是西汉抗击匈奴名将李广的二十三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的六世孙。李渊的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李渊的父亲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

寻根问祖,正本清源。李姓的由来可谓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上古时代。

话说"五帝"之一的颛顼帝,系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之孙,东夷族高阳氏原始氏族部落首领,居于帝丘,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一带。到尧舜时代,颛顼帝领导的这支部落分为八个氏族,其中之一的"庭坚"氏族首领皋陶,担任尧帝的大理官(古代的大法官)。皋陶过世后,其子伯益袭职"理官",执掌火种,驯养兽鸟,后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得以获官名"理"为氏。

到殷商时期,伯益的后代理徵继续承袭大理之官,因正直敢言,又严于执法忤逆了商纣王的旨意,商纣王一怒之下,杀了理徵,其妻契和氏赶忙携幼子理利贞(出生于公元前1069年,卒于公元前992年)出逃到伊水旁(今河南嵩县),饥渴难耐下,见路旁有一颗李子树,结满了李子,便摘李子充饥,从而生存下来,最后在苦县落脚(今河南鹿邑一带)由此开枝散叶,延续万代。

(李氏图腾)

理利贞为记住先辈曾当过理官的经历,便以官名"理"作为自己逃往苦县在此地起家的原始氏族图腾;又感于摘李子活命之恩,遂又以李子树为原始氏族图腾,进而形成氏族的族徽和名称,形成姓氏后,便改"理"为"李",理利贞由此更名为"李利贞"。

故李利贞成为传说中的李姓第一人。

由因《管子法法》载曰:"皋陶为李",故又奉"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为"李氏血缘始祖"、"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为"李氏血祖"之说。

于是在古代,李与理通用,李姓起源于黄帝贵胄之说由此传开,历经3千多年漫长的悠悠岁月更替,在起起伏伏发展中弥久不衰。

到春秋时期,有个叫李耳的思想家,字伯阳,名聘,号"老子",他是楚国人,公元前604年9月14日出生于苦县励乡曲仁里,系李理贞的后裔),因他"博大精能",有"古之圣人"之称。23岁时曾任周朝的"守藏史",也就是管理藏书的史官;28岁时回楚国为相,56岁时辞官归隐于秦,专著《道德经》,成为道教始祖。相传"文圣"孔子曾问礼于他而受益匪浅(有对联曰:"邹鲁圣人曾问礼,唐朝皇帝也求诗")。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有明确的记载(参见《老子韩非列传》),由此,后世称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

李耳的后代后来入甘肃,迁徏定居陇西(东乡至临兆一带)后,历经昙公、崇公、伯考公、敢公、政本公、雍公、伦公"八位始祖"的开拓传承,其政治地位、经济实力与文化影响力逐渐提升,便有了李姓最为知名的十二个郡望,即:陇西(甘肃,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赵郡(邯郸,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顿丘(河南浚县,始祖为李广世孙李忠)、渤海(河北辽宁渤海湾沿岸)、中山(河北正定,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广汉(四川广元,始祖为李广之父李尚)、襄城(河南许州)、江夏(湖北武汉)、梓潼(四川)、范阳(河北涿县及北京昌平房山一带)、梁国(河南商丘至安徽砀山一带)、南阳(河南)。

其中,陇西郡陇西堂(狄道东乡槐里为祖籍地)的影响最为深远,至今保存有陇西李氏祠堂,陇西还有"华夏药都,李氏故里"之称。

(李渊)

唐高祖李渊便来自陇西李氏(雍公房),自公元618年开创大唐以来,历经19帝历时289年的发展,尤其是唐太宗李时民打造的"贞观之治",及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成为李唐的鼎盛时期,那时的大唐誉为世界第一大国,李姓作为国姓,尤受尊崇。

公元907年,梁王朱温灭唐以后,李唐皇室几近灰飞烟灭。吴王李恪十一世孙李衙奉哀帝旨意带上李氏族谱流亡到江西建昌风景怡人的磨刀村生存发展,李氏皇族血脉得以保存,"磨刀李"由此而来。

"磨刀李"传至泰陵公李承永时,因他迁任平江(即湖南平江)县令,便定居平江。由此,平江李氏代表李姓皇室的主要一脉,重又开枝散叶,不断壮大。明成化年间,李承永后裔在湖南岑川修建规模宏大李氏宗祠,将李姓的千年延续汇聚于此,诚谓"仙李蟠根大,倚兰奕叶光。"

可见,李姓在岁月更替的千年风雨中,便有了经典的十二郡望、两大宗祠(陇西李氏宗祠和湖南平江李氏宗祠)可以寻根问祖慎终追远,数不甚数的李氏宗亲由此生生不息传承发展,弥久不衰地继往开来。

陇西李氏与李家龙宫

历史系2003级甲班 周明明

摘 要:天下李氏,陇西第一。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积淀,“陇西”已成为大多数学者和李氏族人所共同认知的李氏族源发祥地和郡望所在地,在今以陇西县为中心的这一广大区域内就有大量李氏族人活动的遗址和遗迹,其中陇西北关李家龙宫遗址就是其代表。

关键词:陇西李氏 李氏文化 李家龙宫

Abstract: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have the surname of Li is the largest in Longxi Through the long years of evolution and accumulation, Longxi has been commonly regarded as the cradle of the original Li Clan and the site of prefecture by most scholars Therefore, in the extensive area whose center is Longxi Town today there leave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sites and remains where Li Clan live Among then the “Legendary palace of Li Clan” in the North area of Longxi Town is the representative

Key words:Li Clan in Longxi Town Culture of Li Clan Legendary palace of Li Clan

姓氏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繁衍起了巨大的保护作用。固定绵延的中国姓氏,是保证五千年文明古国和优秀的中华文化久盛不衰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之中,李姓人数之多,宗族之众,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之大,是其他家族所无法企及的。所以研究及宏扬李氏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陇西李氏溯源

李姓为中国五大姓氏之一,关于李姓的渊源学术界一直以来有很多种说法。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1)源出嬴姓说;(2)以官为氏说;(3)指李为姓说;(4)李树图腾说;(5)源于老姓说;(6)源出姬姓说。其中影响最广,且为大多数姓氏学家所接受的是源出嬴姓说和以官为氏说。他们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皋陶,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李氏之先,出自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李氏”。[1]又因理、李同音,所以自利贞起改理氏为李氏,故利贞为得姓始祖。李姓自形成时起,长达几百年默默无闻,直到春秋时期李耳(字伯阳,谥聃,号为老子),著《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流芳百世,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李耳九世孙李昙生四子:崇、辩、昭、玑。李崇被后世尊为陇西房始祖。崇生二子,长曰平燕,次曰瑶,官南郡守,狄道侯。瑶生信,字有成,大将军,陇西侯。其孙仲翔,为汉河东太守,征西将军,讨叛羌于素昌,战殁,葬陇西狄道东川,此为陇西李氏狄道房始祖。仲翔字伯考,先后为汉河东、陇西二郡太守。伯考生二子,为成纪令。以上世系,基本是依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的说法。所以“唐家有天下,必欲世系详明,然自成纪令之后,信以传信;自成纪令之前,疑以传疑;盖谱牒之家,疑信相半,尚为成纪令,因居之。其后遂为陇西成纪人,故言李者称陇西。”[2]

陇西李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发展,到隋唐时期,达到隆盛阶段。到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人修《氏族志》,贬抑山东氏族和其他高门大姓,“专以今朝品秩为高下,是以皇族为首。”[3] 陇西李氏由此被列为诸姓之冠,这是其地望的又一次大提升。终唐之世,各类氏族著作杂出,等第时有调整,但陇西李氏则始终是第一大姓。这一历史现象也被后世大多数史家所接受,直到近代,国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提出了“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4]这一观点之后,关于李唐皇族之渊源问题在史学界又重新出现了较大争论。但陈先生的推测性论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攻之者多,和之者寡。西北师范大学李清凌先生在其《关注姓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一文中严密论证,对陈先生的观点进行了驳难,最后李先生指出“李唐皇族抛弃自己实际的地望,或冒牌赵郡郡望,或将自己的胡姓祖先化身为汉人,这与儒家的伦理孝道无碍吗?若是当时的史臣慑于皇威而不敢言,那么后世的政治家,史学家,也何以不敢纠谬,而任其流传”[5]所以,“李唐先祖出于陇西李氏,唐皇确认,史载分明,是准确无误和不能轻易推翻的。”[6]

笔者认为关于李唐究竟出自赵郡还是陇西,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它已经成为涉及到从古到今整个李氏家族对其族源和归属所能趋同认知的心理范畴。如果我们单纯地一味追寻李唐源出赵郡或源出陇西,它所能带来的历史意义已经不太重要,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给有着一亿之众的李氏家族造成一种其族源无法确定、归属不甚明了的影响,势必对整个李氏家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提高造成影响,所以作为姓氏问题之一的李唐渊源问题,我们在关注其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同时,更应该侧重关注其现实意义。李唐源出“陇西”已被历史上大多数史家所承认,更重要的是被李氏家族中的大多数族人所接受,“陇西”二字已深深的根植于每位华夏李氏族人的心中。“我自陇西来,驻马东征,回首难忘桑梓地;家依江北往,飞鸿南向,一联聊表子孙心,”[7]这幅高悬于湖北阳新李祠的楹联,生动地表达了海内外李氏对陇西故土的深情。所以说“陇西李氏之源”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历史现象演化为涉及文化、历史、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更要综合考虑,不能单纯的仅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至于现在在甘肃的临洮、秦安、陇西等地展开的关于李氏祖籍地之争,这只是近年来各地政府只注重发展本地经济,在研究和整理文化遗产时只注重狭隘的地域性,而割裂文化现象整体性的不科学做法,其结果只能是给李氏文化的研究造成更多的麻烦和障碍。在研究陇西李氏文化这一问题上“或许研究和弘扬广义上的陇西李氏文化更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8]

以上只是本人对李氏文化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至于李唐祖籍究竟源自何处,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今甘肃省陇西县境内现存大量李氏族人活动遗迹,如:李家龙宫、陇西堂、李贺墓、李贺南园、太白井、太白故里碑、李翱读书堂(今城关一小内)、五李亭(今陇师附小内)、翠屏山“托塔李天王”李靖之庙。这些文化遗迹,都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李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兹就大量遗迹中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李氏祖庙——李家龙宫做一述考。

二、陇西北关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遗址位于今甘肃省陇西县城北关一心村庙儿巷,因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曾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得名。从此以后“龙宫”成为自唐代以来天下李氏认祖归宗,隆重祭祀先祖的重要场所。在我国古代“祖庙是祭祀建筑中的一种,是专门用来祭祀祖神——祖先阴灵的场所。”[9]那么李唐统治者为什么不将“龙宫”建于别处而建于“陇西”呢?这里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广东梅县李氏大宗祠所藏李氏族谱载:“五十五世祖,虎公。显妣周氏,公名克权,为魏将军,受封陇西公,李氏陇西之名由此。”[10]李虎被追封为陇西公后,李氏便和陇西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乡土亲缘关系,而这一时期(西魏),在以今陇西县为中心的这一区域置渭州,州治襄武(今陇西县),辖三郡——陇西郡、南安阳郡、广宁郡。陇西郡领县二:襄武、首阳。所以今陇西县在西魏时期不仅是渭州的州治,而且还是陇西郡之郡治。李虎之子李眪袭陇西公爵后,就在郡治所在地今日之陇西县署理政务。李渊七岁袭陇西公爵时,也当在郡治所在地,即今日之陇西县,李唐三代在今日之陇西发迹,“陇西兴唐”之说由此而来。综上所述,我们就不难理解初唐时期,高祖李渊为何要在“陇西”修建祖庙了。

唐贞观年间,今陇西县已成为丝绸之路的名城重镇之一,商贾云集,使者僧侣往来不绝,物阜民殷,经济文化繁荣,公私仓廪无不丰实。唐皇室奠基于陇西,唐太宗修《氏族志》,以李姓为天下姓氏之冠,并诏令天下李氏以陇西为“郡望”,“陇西堂”为堂号,对受封归降的显赫之士广赐国姓——李姓。唐天子在西陲“真龙落脉”的陇西宝地建立祖庙,光显祖宗,威镇远方,并御笔亲书“李家龙宫”匾额,钦准当地官员营造“龙宫”。遗憾的是这一历史胜迹,几因遭受战火而破坏殆尽,但值得庆幸的是李氏族人为了这一历史胜迹永流于世,绘制了“龙宫”修建图和“龙宫”原貌图(现存于陇西李家龙宫内)。此图成为我们今天考察这一唐朝雄伟建筑群,除考古挖掘外的第一手重要资料。所以今天我们只能依据一些民间传说和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存来重现当年李家龙宫修建时和建成后的一些盛况。

相传唐高祖李渊命人在陇西修建祖庙之后不久,唐朝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夺权政变,即“玄武门之变”。政变之后高祖被迫交出实权,并让位于李世民,自己被尊为太上皇。李世民登基后命一高僧云游古陇西郡,查访真龙落脉之地。一日,当西行至襄武县妙娥山村时,暮色苍茫之中突见西方天际金光万道,王气凝聚,巨龙腾跃,从天而降。高僧神情激动遂踏夜幕疾步查访,果见巨龙飞落之处,耸立一参天古柏,昂首曲身,形如真龙。他马上绘图飞报天子,太宗大喜,御笔亲书“李家龙宫”匾额,钦准陇西郡守继续兴建“龙宫”。经数千能工巧匠三年零三个月的苦心营造,一座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宏伟建筑群落成。“龙宫”竟占了整个古襄武城的三分之一,高耸的红色宫墙,与日月争辉,巍然屹立的南大门,高悬唐太宗御笔亲书的“李家龙宫”四个金色大字,遒劲凝重,神采飞扬。(见示意图1)但遗憾的是这一匾额已毁,今悬于李家龙宫南大门上的匾额我们从书法、落款等几方面综合考证,确系后人伪制。

从“龙宫”原貌图中,可以将唐代建筑的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风格规范但有不失开朗等特点全部展现出来,形成了震憾人心的“盛唐气象”。其主体建筑色调简洁明快,层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龙宫”四周城墙环绕,建筑物以南大门主殿的纵轴为中心线,宫内建筑分前、中、后三组,楼阁林立,店堂巍峨,环境肃穆,颇为壮观。“龙宫”的主殿屋脊上安放九兽(龙、凤、狮子、天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和引什),在封建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只有皇宫和太和殿安放十兽,李家龙宫的地位由此可见。现“龙宫”北殿屋脊系当年残存。整个“龙宫”建筑物上镶嵌大大小小1899条雕龙,象征“十八子李”根深叶茂。主祭堂高悬“陇西堂”巨匾,李姓后人均在此祭祀祖先。“李家龙宫的修建,使昔日‘渭州’陇西城日趋一日的煊赫起来,李氏的达官显贵前来祭祖,文武百官亦频频巡视,陇西一时成为西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11]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唐朝中后期。

至玄宗时“天宝盗起,中国用兵,而河西、陇右不守,陷于吐蕃,至大中、咸通,始复陇右。”[12]安史之乱后,吐蕃兴起,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又陷秦、渭、洮临、广德元年复陷河、兰、岷廓。贞元三年陷安西、北廷,陇右州县尽矣”。[13]之后,陇西郡地陷没于吐蕃九十年之久。到宣宗时收复,并恢复渭州、陇西、襄武建置。此时陇右一带之吐蕃族虽属于唐,但唐王朝却无力统治,只是笼络而已,此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末。自哀帝四年(907年)之后,陇右诸地又陷吐蕃达五十余年。从安史之乱到唐末近150年的时间里李家龙宫所在的陇西郡襄武县社会动荡,屡遭兵火,民不聊生,陇西李氏大举渡江南迁,遍布各地。而李家龙宫也数度遭毁 ,变成了一片废墟,至今遗址方圆一百多亩地下一片瓦砾,有的地方竟厚达十米,当地人称之为“瓦渣坡”。直到宋元时期才修复了部分建筑,亦因战火遭毁,元代建筑仅保存一座。

明万历五年(1577年),李氏后裔,时任陇西知县的山东临邑人李汝相倡导筹资重建李家龙宫,由于大唐盛世已衰落,李姓在当时的声望和地位远非昔日可比,所以只是在原李家龙宫的旧址北面恢复了部分建筑——亦称“北极宫”或“祖师殿”。殿内供奉着李府先祖真人李白,托塔天王李靖,纯阳真人李琼和中坛元帅哪吒太子李罗车等。此时的李家龙宫已完全由一座单纯的皇室祖庙建筑群而降格为兼有臣民祭祀祖先的普通宗祠和道教宫观双重性质的建筑群。由于道教有着非常庞杂的神仙系统,在这一系统内,几乎所有的古代名人将相都被纳入其祭祀谱系中,特别是在历史上名臣将相辈出的李氏家族更是如此。所以,造成此时的李家龙宫内道教供奉的神仙和李氏族人供奉的先祖共处一室的局面。因此“在建筑形态上,经常出现道俗不分的现象。”[14]而李家龙宫整体建筑也呈现这一风格。这一基本形态也成为从万历五年到现在为止李家龙宫建筑群的基本形态。增建后的李家龙宫除主体建筑群外,外围建筑有北天第一门(俗称头天门)、北天第二门(已毁)、北天第三门(已毁)等辅助性建筑。清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癸亥(二十八日),是月,甘肃回族米喇印、丁国栋起兵反清。”[15]四月,回民抗清义军已攻破李家龙宫所在地今陇西县城之北城。顺治六年(1649年)“陕西总督孟乔芳奏,清军在甘肃巩昌夹攻米喇印,李国肃回民抗清义军,冲杀七十余里,余众悉溃。”[16]米喇印败退时,李家龙宫再次被毁,仅留“北天第一门牌坊 ”。

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部分建筑,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吕高培任知县时,曾于任内在“北天第一门”上悬“仰弥高”竖匾额。同治五年(1866年),陇西城再陷兵灾,全城建筑毁于一火,李家龙宫再遭劫难。

清末及民国初年在“龙宫”原来遗址的基础上,又陆续增建维修一新,规模虽远不如前,却也山水相依,楼殿参天,别有天地。(见示意图2)宫内前部建有戏台和五座楼及大小殿阁建筑,院中苍松翠柏,肃穆幽静,谓之“前五楼”。中部建有主祭堂建筑群,主殿及两侧殿均飞檐翘角,群龙盘脊。殿中供奉道家始祖李耳,纯阳真人李琼(吕洞宾)等李氏祖先牌位,香火甚旺。“龙宫”北殿屋脊上的九条雕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主脊上有四条“游龙”意为“龙游四海,四海升平”;两坡屋脊上为四条“飞龙”意为“龙行天下,国泰民安”;正中屋脊上为大型盘龙。北殿后部为后花园,有五座人工堆成的假山,分别名曰普贤崖、文殊岭、白衣岩、接引山、太乙峰,山下的佛龛内分别供奉着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智等菩萨。此时的李家龙宫出现了一种佛、道宗教性偶像和现实中的真实人物共处一室的奇特文化景观。我们把其放入整个古代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考虑,这种奇特现象是由古代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所造成的。据唐晓军等《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研究,清代“佛、道、儒的进一步融合,宗教诸神以及民间神鬼逐渐人格化,人逐渐神灵化,人神不分的趋势在加强。”[17]可见,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清末以来的各种形式的道观、祭坛和民间祠堂之中,李家龙宫即属这种情况。虽然此时的李家龙宫兼有着多种功能,但其作为祠堂的主体地位却仍然没有改变。清末民初陇西名人王海帆曾为当时的李家龙宫撰写了一幅气势恢弘的楹联:“家学溯犹龙,早垂道德昭前代;堂谟承射虎,应有勋名启后人”,[18]就是对这一历史胜迹的凭吊。

新中国成立后,李家龙宫被改建为益民麻绳社,1958年改办县第四中学,将全部殿宇简易改修为教室和办公室。1961年四中撤并后,先后改办为城关五小、南安初中。其间,绝大多数殿宇楼阁均遭人为拆除,三座假山夷为平地,李家龙宫已彻底没有了以前的雄姿。李家龙宫现存建筑物有北天第一门、主殿、祖师殿、陇西堂、龙殿、北过殿、九龙殿、李靖殿以及后花园郡公楼、聚贤楼、元朝戍边楼等大小十一座建筑,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建筑主体屋架、屋顶、屋脊、砖雕、两座假山和北天第一门等残存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修复。“龙宫”现存脊兽均为北宋时期砖雕,其形态生动、笔法简练、线条流畅、雕工精细、保存完整,为一组精美的艺术珍品,极具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1981年、1985年陇西县人民政府分别宣布北天第一门和李家龙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家龙宫成为今陇西县境内仅存的古代建筑群。2002年陇西县委、县政府对李家龙宫遗址建筑群进行了全面恢复原貌的维修,并重塑李耳、李崇、李琼、李世民四尊先祖圣像,在“龙宫”后花园新修了北大门。2003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2006年6月李家龙宫被列为定西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对李氏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陇西李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所以如何深入、系统、客观的研究李氏文化,对探寻李氏家族在“陇西” 地区的源流,丰富甘肃地方文化,加强海内外李氏后裔交流,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李氏文化的研究虽然从古到今都是姓氏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如何将李氏文化研究与现实生活更加紧密、有机的结合起来,仍然是李氏文化研究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1.陇西李氏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经从单纯的姓氏文化演化成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而“陇西”作为李氏宗族所共同认知和世代相袭的郡望,其意义也已远远地超出了地域的名称,“陇西”这一名号,已成为一种文化标识而深深根植于每一位李姓后人的心中。所以今天我们在研究李氏文化,关注其历史意义的同时,应更多的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从微观上入手,宏观上把握,要在全面把握李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抓研究成果的推介和开发。选择能够在较大范围产生社会回应和广泛认同的课题去突破,特别是从海内外李姓人士寻根敬祖和光宗耀祖的朴素感情出发确定研究重点和研究计划,进行集中的课题研究,力求把研究和成果推介结合起来,以从有利于推介活动的操作性课题做起,注意社会效益。

2.陇西李氏文化研究初期,在李氏族谱收集、李氏渊源的考证、李氏名人资料的整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作为甘肃四大文化的陇西李氏文化和其它三大文化相比,无论在研究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远远不够,对李氏文化的研究中涉及历史、人物、轶事等方面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不能形成准确而具有说服力的认识,对陇西李氏文化中具有民俗性的东西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所以我们在以后研究过程中要进一步重视陇西李氏文化的民间性、群众性和地方性特点。有目的地挖掘与陇西李氏文化相关的轶闻轶事,通过挖掘、征集、整理,使所有与李氏文化相关的景点、遗址、遗物乃至一幅楹联、一尊塑像、一株古树都有一个说法,呈现其真正的文化内涵。另外在对李氏文化进行对外宣传的同时,要重视当地群众性宣传,增强其地域民间文化氛围,给人们以文化的厚重感和鲜活感。

3.要重视文化研究和景点建设相结合。李氏文化在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现象的同时,也已经成为一项文化经济资源,吸引着海内外李氏后人及无数游人到陇西寻根、参观和旅游,所以如何把“陇西李氏”这块金字招牌做大,是关系到今陇西县乃至与陇西李氏文化有关市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以陇西县为例,境内就有大量的有关于陇西李氏的文化遗存(前文中已述),但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这些遗存的研究、保护、开发还远远不够。如前文中介绍的李家龙宫建筑群遗址,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的修缮,但其整个配套设施建设还几乎为零,文化遗存的整体性还没有很好的整合。所以,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坚持文化研究和景点建设相结合,互相映证,相互推动。以李家龙宫古建筑群为中心,全面规划,有计划的搞好景点建设,抓好陇西李氏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尤其是加强对一些年久失修或业已毁坏的文物古迹的原貌恢复,力争形成一批以陇西李氏为主题的古建筑群。

在今天,以李家龙宫为代表的李氏族人活动遗址在见证着陇西李氏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已成为陇西的文化品牌。所以,对李氏文化及其相关遗址的进一步全面、深入的研究必将为促进陇西乃至整个甘肃旅游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延寿:《北史》, 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年版,第100页。

[2] 李开珠:《略说陇西李氏源流》,《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第96页。

[3]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1204页。

[4]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5] [6] 李清凌:《关注姓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以陇西李氏的地望为例》,《兰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第47页。

[7] 李天昌:《陇西李氏文化专辑》(内部使用),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1994年版,第27页。

[8] 孟永林, 许有平:《李姓渊源及“陇西”李氏考略》,《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125页。

[9] 罗哲文, 刘文渊, 刘春英:《中国名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10] 王耀东:《李氏文化缘何落户陇西县》,《社科纵横》2005年第2期,第142页。

[11] 李天昌:《李氏文化研究续》(内部使用),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1998年版,第34页。

[12] [13] 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年版,第960,1040页。

[14] [17] 唐晓军, 师彦灵:《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 古代建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120页。

[15] [16] 章开沅:《清通鉴》,岳麓书社出版社,第167,169页。

[18] 杨天成:《试论李氏族源郡望和祖籍》,《档案》1994年第6期,第35页。

被以讹传讹的李氏血脉

李唐盛世,空前绝后。 但要谈这久负盛名的李唐氏血脉到底是哪一支延续下来的,着实有点困难。 “唐高宗在乾封元年(666年),追封李耳为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