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姓的姓氏文化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饶姓的姓氏文化,第1张

郡望

平阳郡:三国时魏置,治所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临川郡:三国时吴置,在今江西省南城东南;西晋移治到今江西抚州市西。

饶州: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属九江郡番县,汉高祖时期改称九江郡番易,新莽时期曾一度改称乡亭,再改称饶衍,仍属九江郡。东汉光武帝将原“番易”二字左右分别加“邑”、“阜”偏旁,称作鄱阳。东汉建安十五年(庚寅,公元210年)孙吴分豫章置鄱阳郡。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鄱阳郡为饶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改饶州为鄱阳郡。唐武德四年(壬午,公元622年)复置饶州,鄱阳隶属依旧。南唐开元初年(丁酉,公元937年)改饶州为永平军。宋开宝八年(乙亥,公元975年)废永平军复饶州,其间鄱阳均为倚郭县。元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升饶州为饶州路,元至正二十一年(辛丑,公元1361年)改饶州路为鄱阳府。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再改鄱阳府为饶州府,鄱阳隶属未变。清朝沿用明制,鄱阳隶属依据前朝,都是州府所在地。

堂号

惠风堂:惠风就是春风,温暖宜人。汉朝时饶威为鲁阳太守,推行政事像和暖的春风,深得民心。

朋来堂:孔子说:朋来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宋朝时饶鲁,脾气行为端正谨慎,治学问注重实践。别人屡次推荐他做官,皆推辞不干。四方来聘他讲学的,天天不断。他专门建了一座“朋来馆”用来招待远路来找他学习的人。

此外,饶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平阳堂”、“临川堂”等。 四言通用联

饶邑启姓;

平阳阀阅。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饶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临川绍美;

邵武传经。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抚州临川人饶节,字德操,曾跟三司使曾布做事,因变法中与曾布意见不合,剃发为僧,更名如璧。先在灵隐寺,后主持襄阳天宁寺,曾作偈语:“间携经卷倚松立,试问客从何处来?”便号“倚松道人”,著有《倚松老人集》。陆游称他为“当时诗僧第一”。下联典指南宋邵武人饶干,字廷老,淳熙年间进士,官长沙知县,恰巧朱熹在长沙任太守,他便抓紧办理公事,有时间就去听朱熹讲学。后知怀安军。

五言通用联

河北源流远;

平阳世泽长。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饶氏宗祠“平阳堂”通用堂联。

六言通用联

节着岁寒之烈;

政敷春日之和。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闽县人饶廷选,字枚臣,道光年间随军驻台湾,后官漳州游击,咸丰年间,官至总兵,曾参与抵抗太平军。下联典指西汉人饶威,官鲁阴太守,多有惠政,很得民心。

七言通用联

轻财好义称长者;

挂锡吟诗第一僧。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饶延年,字伯永,号止翁,崇仁人,家临川。游陆九渊之门,九渊称其“开豁有力量”,以经学称。隐居不仕,轻财好义,乡人德之。卒后魏了翁题其铭曰:“有宋长者饶止翁之墓”。下联典指宋代高僧饶节,字德操,抚州人。挂锡灵隐,晚主襄旭之天宁寺。有《倚松老人集》。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奏表节义名御史;

为文俊洁号先生。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中书舍人饶天民,字明先,崇阳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道御史。劾郭勋,议河套,寻按苏松,奏表节义,祀文天祥、吴泰伯,治淀山、吴漆诸水,为名御史。下联典指明代学者饶瑄,字文璧,号行斋,临川人。少时好驰马试剑,弱冠习星历算数、山经地志、九流百家之书。为文俊洁有程法,学者称行斋先生。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食足衣丰,春长人寿;

尧天舜宇,海宴河清。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饶姓的“饶”字的析字联。

双峰不仕,性谨专学;

九岁能诗,明经修行。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饶鲁号双峰,学术专精,屡荐不仕。下联典指宋·饶子仪九岁能诗,以明经修行闻于朝。

学术专精,美双峰之衣钵;

诗才俊逸,羡德操之吟哦。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余干人。尝赴试不会,遂专意圣帝,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无虚日,作朋来馆以居学者。又作石洞书院,前有两峰,因号双峰。有《五经讲义》、《太极三图》等多种。下联典指宋代高僧饶节事典(见上七言联首联“挂锡吟诗第一僧”句联释)。 湖北赤壁饶氏二续家谱,(明)饶若蒙序,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广东始兴平阳堂饶氏重修族谱,着者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唐]饶元亮。

广东大埔茶阳饶氏族谱,不分卷,(清)饶鸣阳、饶堂续修,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始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安徽桐城皖桐饶氏宗谱二十一卷,(清)饶凤翔重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常山冠裳饶氏宗谱十八卷,着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芙蓉乡修书村坪坑。

福建汀洲、崇正饶氏同人系谱,着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宋]饶四郎。

饶氏重修族谱,着者待考,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需县档案馆。

广东潮州潮安饶氏家谱不分卷,(民国)饶宝璇纂,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

广东兴宁修饶氏族谱四卷,着者待考,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兴宁县档案馆。

湖南广清饶氏宗谱四十五卷,(民国)饶云耀、饶维洁等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

浙江常山定阳饶氏宗谱十卷,(民国)李枢七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招贤乡石井口村,今仅存第一~八卷。

广东潮州潮安饶氏家谱,着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博物馆。

浙江常山饶氏宗谱,着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三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档案馆。注:其中记事至民国年间。

浙江丰城介山饶氏族谱,着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三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档案馆。注:其中记事至民国年间。

浙江缙云饶氏宗谱,(现代)饶官周等修,1999年计算机激光照排本一册。 安徽安庆饶氏字辈:“文教功能广师儒道以修名贤贻令绪勤业起家猷”。

安徽安庆望江饶氏字辈:“文教功能广师儒(余)道已修名(明)贤贻令绪勤业起家猷守登思柱怀永文正天德仁恩隆汉宣世泽庆长绵定有兴邦国荣多克绍先”。

安徽蚌埠怀远姚山饶氏字辈:“锡贵永克春同树传开东”。

安徽蚌埠怀远找郢饶氏字辈:“习贵永克春同树传开东”。

安徽巢湖庐江饶氏字辈:“全平世得心文章花果迎”。

安徽巢湖无为饶氏字辈:“文教功能广师儒道以修名贤贻令绪勤业起家猷”。

安徽阜阳界首饶氏字辈:“遇祭伦英学维培邦益东自少家连立清正廉明兴荣昌盛”。

安徽阜阳颍上饶氏字辈:“连玉永凤振金名”。安徽宿州城东饶氏字辈:“兴家传”。

安徽宿州东二铺饶氏字辈:“天元一起永宗学正大昌兴加传绪久万事振书香克□文明盛承开德业长心清宣化广崇产跃荣光”。

安徽宣城广德饶氏字辈:“经学鸿先泽文章定玉昌”。

安徽宣城宁国饶氏字辈:“正仕绍祖功世德”。

福建龙岩长汀大同镇饶氏字辈:“宣永富新祥”。

福建龙岩长汀河田饶氏字辈:“祖振辉乃如新。

福建龙岩连城朋口池溪饶氏字辈:“忠德生应兰永麟维奇瑞书玉鸿翔”。

福建龙岩连城朋口桂花饶氏字辈:“百世其昌”。

福建南平饶氏字辈:“广承…”

福建南平邵武饶氏字辈:“家谟显…”

福建宁化饶氏字辈:“家声丕振祖德名扬鸣凤济美瑞兆祯祥”。

福建三明建宁饶氏字辈:“继仲伯尚叔用本政太显兴永世代”。

广东广州花都饶氏字辈:“学显振纪纲珠必连辉造”。

广东茂名信宜饶氏字辈:“荣贤及庭元世尚乾芳悦畅元启(子)振(绍)”。

广东梅县饶氏字辈:“万兴福智光茂发自成方辅国文章显承家经济长其也逢步达有仕大名扬金朝应鸿吉魁元兰桂香”。

广东梅州丰顺饶氏字辈:“元贻耕熙树亮明泉宗玄寰维捷锡联寿香官世祖开源富国礼乐传家展图立德诗书名教忠智英雄应天景运绍唐封功庭训尊崇钦式师宪匡正道义勋业宏建安邦伟烈如日初升受禄保敬必恭继承作述典守长发其祥平阳启迪衍庆隆昌”。

广东韶关乳源饶氏字辈:“子宣舜亮廷大圣定尧於克承荣祖德勋世振家声”。

广东韶关始兴饶氏字辈:“学显振纪纲珠必连辉造”。

广西玉林容县茅田山饶氏字辈:“荣贤及庭元世尚乾芳悦畅元启(子)振(绍)”。

广西玉林容县十里镇饶氏字辈:“荣贤及生元文承启兴起光民(文)国松勤学明志昌祖业德才诚信誉家声”。

贵州毕节大方饶氏字辈:“光华显…”

贵州毕节纳雍饶氏字辈:“应(印)广新(兴)明月定光显荣贤贵秀南方起兴隆永世传”。

贵州毕节威宁饶氏字辈:“齐大中文有永荣万世昌庭…”

贵州都匀独山饶氏字辈:“茂启廷光克绍书香国恩家庆世桂永昌”。

贵州都匀龙里饶氏字辈:“齐大中文有永荣万世昌庭…”

贵州贵阳饶氏字辈:“平阳敬中华吉安庆朝春洪福云贵举召唤继前程国泰须金有家兴影祖恩和睦怒书理世代保康宁”。

贵州六盘水饶氏字辈:“应广新明月定光显荣贤贵秀南方起兴隆永世传”。

贵州铜仁茶店镇饶氏字辈:“再广昌胜秀永维望西朝”。

贵州铜仁茶店镇饶氏字辈:“景韵兆政祥山川毓秀长文章宗泗水俊彦越西邦胜德衡经伟勋有进赞香永录承世册嗣数另番昌”。

贵州铜仁河西饶氏字辈:“光忠臣世永明维政熙朝祖德千年再桃李佑开红”。

贵州铜仁沿河饶氏字辈:“永裕再征举从续百元门禹青寿富贵七漱石贤仁良大金仲正守舜应承民万宗维进德兴胜福朝廷”。

贵州铜仁沿河关正饶氏字辈:“百门升七漱石贤仁良大金仲正守舜应承茂万宗维进德兴胜福朝廷”。

贵州铜仁印江饶半街饶氏字辈:“承家光祖德华国跃文章绍裕堂达庆儒茂秀景昌”。

贵州铜仁印江饶氏字辈:“永久应嘉仁宝(洪)德(世)道(仕)文”。

贵州铜仁市印江七都坝饶氏字辈:“应谟仁(庆)宝(在)德、道术振(正)朝(宗)纲(昌)御(王)崇(启)师(大)秩(庭)重万事秉贵(朝)昌(端)”。

贵州遵义饶氏字辈:“佰世庆…”

贵州遵义桐梓饶氏字辈:“启腾德天万志永在尔文咸元思先正光明远大升平阳庆中华吉安进朝春鸿福云贵举照焕继全成国泰须金有家兴应祖恩和睦恕书礼世代保康宁”。

河南南阳淅川饶氏字辈:“文俊启保同”。

河南濮阳饶氏字辈:“宗火光耀崇守正吉庆祥忠厚传家远信义万代长”。

河南信阳大别山饶氏字辈:“玉金山大明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河南信阳饶氏字辈:“金云先…”

河南信阳固始饶氏字辈:“登木玉文庆永熙隆培德正道振作光兴齐治传家至起方荣”。

湖北恩施建始饶氏字辈:“学从孔孟世绍钦明”。

湖北恩施利川饶氏字辈:“世大广荣昌”。

湖北恩施利川忠路镇饶氏字辈:“安宗成晓”。

湖北黄冈武穴饶氏字辈:“正义云函(汉)华宠锡杨思维邦治(直)永和太昌良才国柱庭有余光万年衍庆积后私芳克培基本长发其祥”。

湖北黄冈浠水饶氏字辈:“兴隆国恩”。

湖北黄石大冶景三饶氏字辈:“景隆道伯友胜仲继正自守仕国加永锡盛荣华秀”。

湖北黄石大冶景四饶氏字辈:“景隆道伯清璟志永玉兴天希可应遵芳盛荣华秀”。

湖北黄石大冶保安镇饶氏字辈:“惠正从…”湖北黄石阳新饶氏字辈:“清…政从先德名金”。

湖北荆州监利饶氏字辈:“传先承平”。

湖北荆州石首饶氏字辈:“克必绍自诗书为至宝学士国之光承家惟孝友忠厚乃吉昌德业贻谋远芳声定永扬邦照安和顺美明祖上荣真言思大广立志仁成才”。

湖北荆州松滋饶氏字辈:“楚邦有…”湖北十堰饶氏字辈:“杜忠正克…”

湖北咸宁崇阳饶氏字辈:“均清浩模辉时息太和真”。

湖北咸宁双溪饶氏字辈:“堂镇鸿业焕均钦浩模(材)辉坤钟泰梁耀熟铭藻采熙培鉴源本炽增锦溥荣淳地锡清林灿垣铨溢桂勋”。

湖北襄樊丹江口饶氏字辈:“世泽长…”湖北襄樊襄阳饶氏字辈:“世明长…”

湖北襄樊宜城饶氏字辈:“士(世)有鸿(宏)开志传家万代兴承先光祖德”。

湖北孝感大悟饶氏字辈:“忠厚传家远”。

湖北宜昌枝江饶氏字辈:“世运(应)绍先”。

湖北浠水饶氏字辈:“文运兴隆国恩家庆”。

湖北孝感饶氏字辈:“钦明文思荣恭克中平章亲睦至道光昭同乐时雍尊崇天德务本求实圣训作铭幕仁劝义建业立言承先蔚起万代繁荣”。

湖北枝江百里洲饶氏字辈:“大文天庭洪开昌为传芝永世运绍先挥宗序(旭)相继光明进卫启家纯厚邦国得培”。

湖北赤壁饶氏字辈:“可庆鼎盛日声名振楚邦有志遵先训世祚自隆昌忠厚原来远发祥兆平阳绪衍河南谱西江祖泽长进贤称番实鸿业创介冈大宋迁莼邑兰桂并腾芳传家惟清白华国本文章宇宙推旺族一经绍书香运会逢昭代儒修道德光同时多达士佐治纪循良”。

湖南常德汉寿饶氏字辈:“金学宏先泽文章定玉昌”。

湖南郴州宜章饶氏字辈:“泰子端文福景宗经定一成世必荣恒思贤逸昆居俊绍唐敷化振乾坤传诗…”

湖南吉首龙山饶氏字辈:“景运兆正详山川毓秀长文章宗泗水俊彦越熙邦盛德恒经纬勋猷继赞襄诗书绵世泽嗣后永繁昌”。

湖南张家界桑植、湖南怀化沅陵饶氏字辈:“维国光大学承家升以卓於伦说习敦继述元良觉本基培植厚门闾自恢阔富贵两兴旺万代乐雍睦”。

四川仪陇饶氏字辈:“子仕维鲁璜(瑞琦琢宾)宝程山魁才元汉方怀信列玉乾闵灿鼎光荣鉴浩槐桂雅季日济郎德文山锡宗经永仲子宣舜亮亭大圣定明宇克成云祖德勋世振家声”。

四川阆中饶氏字辈:“长继登盈和清康龙”。

四川巴县饶氏字辈:“凤守登思柱怀永文正天德仁恩隆汉宣世泽庆长绵定有兴邦国荣多克绍先”。

浙江建德、衢州饶氏字辈:“自懋以德继守惟成学从孔孟世绍钦明大本一立斯道长亨济时致用宗源永澄”。

饶姓系上古五帝之一——唐尧之后裔。尧名放勋,帝喾之子,受封于唐,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谥号为“尧”,史称唐尧。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追思元圣,周武王封地给帝尧后人23世“京”(字子京),在蓟(今北京附近)。其子“理”迁移到山西平阳,其子孙后代以祖上谥号为姓,称平阳尧氏。至秦灭六国,尧姓家族为逃战祸,从此子孙散迁天下,54世尧萱从自平阳徙居江西鄱阳(古饶州,今属江西),后迁临川(今抚州)(注:汶从?)。到世尧濙时为西汉,汉宣帝刘询即位,刘询本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询下诏全国要避帝名“询”之讳如把姓“荀”的改姓“孙”。尧濙任当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说尧濙虽是上古唐尧的嫡系后代,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百圣至圣,尧濙也应该避讳,于是汉宣帝就在“尧”(繁体为“尧”)的左边加一个“食”旁,就变成了“饶”(繁体为“饶”),赐尧濙改姓“饶”,为饶姓始祖,擢升为太傅,并下诏全国,要求天下凡姓“尧”的均改姓“饶”。

“饶”姓以尧濙为始祖,传至世饶次守时,时已至宋朝高宗皇帝,公元1129年5月,高宗皇帝下诏文武群臣进献宗谱备案,因“饶”系“帝尧”嫡系后代,高宗特命王钧甫细查当时任翰林侍讲的饶次守的祖谱。王钧甫受命之后,仔细核对“饶”姓的源流昭穆,确认饶氏“黄帝之苗,孔京之裔,尝食采于蓟,拜显宦于汉朝……”,“饶”姓实为“帝尧”嫡系后代。帝勅:“尔之后裔世代其昌”。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全面推行简化字,“饶”简化成了“饶”或“尧”。“尧”简化成了“尧“,让许多“饶”生本家无所适从,有人写作“饶”有人写成“尧”。读音也rao,yao不分,现在许多地方方言“饶”还是读音为yao

毛泽东,就曾亲切地称饶漱石为“小姚(音同yao

上面这段文字能很好的说明“饶(rao)”本“尧(yao)”包括现在,许多地方方言“饶”仍读“yao

饶姓以邑命氏 望出平阳临川

--------------------------------------------------------------------

这个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是古代的饶阳,提起饶阳,历史可悠久了,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邑。《史记》的《赵世家》上面就有一段:“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的记载。到了汉高祖统一天下,实行郡国制度,就把饶邑改置为饶阳郡,以迄于今。现在,这个地方是属于河北省的一个县份。

关于饶氏的发祥于河北饶阳,是明载于《姓氏辨证》一书。该书指出:“战国时有食采于饶者,子孙以邑为氏,平阳、临川”。但《百家姓考略》则说:“系出妫姓,商均支子封于饶,后以国为氏。”换言之,饶姓家族,得姓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了2200年以上,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家族。

非常凑巧的,发祥于河北饶阳的饶氏家族,后来却在江西的饶州繁盛起来,以致使人每每误以为饶氏就是在饶州土生土长的。这一点,对于饶氏族家而言,真是一段有趣的发展过程。

饶氏家族以江西为繁衍中心,是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的。当时,有一位进士及第官拜邓州通判的饶廷直,便是江西南城人。

此后,在江西出人头地的饶姓人士,更是多得不胜枚举,像宋朝时的大学者饶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

饶姓起源参考之一

一、 战国时,齐国有个地方名为“饶”(今山东青州市附近)。当时,这个地方的居民,就随地名而形成了一些饶氏。齐国有大夫,据说是周朝开朝宰相姜太公的后代,受封于饶地,其子孙就以封邑地名为姓,称为饶氏。战国时的齐国,也有一地名为饶,并也有大夫封在此(今河北饶阳县东北),大夫的子孙就世代以饶氏相传。

二、出自姜姓。战国时期,赵国悼襄王封长安君于饶(今河北饶阳一带),长安君的后代子孙以祖上封邑为姓,称为饶姓。

郡望:

平阳郡:三国时魏置,治所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

临川郡:三国时吴置,在今江西省南城东南;西晋移治到今江西抚州市西

堂号:

风堂:惠风就是春风,温暖宜人。汉朝时饶威为鲁阳太守,推行政事像和暖的春风,深得民心。“朋来堂”: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宋朝时饶 鲁,脾气行为端正谨慎,治学问注重实践。别人屡次推荐他做官,皆推辞不干。四方来聘他讲学的,天天不断。他专门建了一座“朋来馆”用来招待远路来找他学习的人。

迁徙分布

饶氏主要以江西为中心,分布在湖北、福建、广东、湖南、浙江、河南、安徽、四川、云南等地,这些地方的饶姓,绝大多数都是从江西繁衍出去的。

目前在上海图书馆中的饶姓家谱约有八九部,多是湖南、湖北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旧谱。残本,上图没有新谱。在广东、湖南、福建等图书馆也有旧版《饶氏家谱》。新编的家谱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图书馆有收藏。

饶姓主要分布地:

江西:以抚州地区为中心的广大地域。

湖北:赤壁市(蒲圻,三沙系)、崇阳县(三沙系),咸宁市(三沙系),广济县(武穴市)、石首市(荆州地区)、浠水县/ 监利县、襄樊市、十堰市、 黄石市、 黄梅县

湖南:长沙市、城步县、需县、慈利县、桑植县、沅陵县、溆浦县

浙江:常山县、缙云县、青田县、温州。

福建:邵武、顺昌、武平县、沙县、建瓯、浦城

广东:梅州、潮州、汕头、潮安、大浦、韶关、云浮

河南:台前

安徽:桐城、祁门

四川:仪陇、资中 汉源 洪雅 雅安 石棉 邻水 大竹 宣汉 渠县 宜宾 自贡 内江

云南:武定、元谋、昆明、禄丰、昭通

贵州:印江、思南

纳雍 铜仁 茶店

重庆:忠县 云阳县

北方:北京、河北、内蒙也有饶氏后人族群

江苏:沛县

(如有饶姓本家了解饶姓分布,请予增加。谢谢!点击上面修订:介绍 ,进入添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姓氏源流

饶(Ráo 饶)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封邑名为氏。据《姓氏辨证》载,战国时期,赵国悼襄王封长安君于饶(今河北省饶阳一带),长安君的后代子孙以祖上封邑为姓,称为饶姓。

2、亦出自姜姓,也以封邑名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载,战国时期,齐国有大夫封于饶(今山东省青州市境内)。其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称为饶姓。望族出自平阳、临川。

3、出自妫姓,舜帝之后裔,以国名为氏。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舜帝一系主支姓氏历经多次变迁,夏代和商代商均、虞遂为正朔。据《姓源》载:“姚舜之后。舜的支裔取饶为部落名,后为氏。”又据《百家姓考略》载,商代以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饶国,其后代以国名为氏,亦称饶氏。

得姓始祖:商均。饶氏姓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饶氏家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古代的饶阳。饶阳,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邑。根据《史记》的“赵世家”上记载,悼襄王六年,将饶这个地方赐封给长安君,到了汉高祖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度,就把饶邑改置为饶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饶阳县。饶氏发祥于河北饶阳。第二种说法,根据《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的记载,饶姓出自姜姓,战国时期有齐大夫食采于饶邑,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青州一带,其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饶氏,望族出自平阳、临川。第三种说法,根据《百家姓考略》上的记载,饶氏出自妫姓,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饶,后代以国为氏,亦称饶氏。因此,我国饶氏家族得姓的历史至少有2200年以上,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饶氏后人奉商均为饶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饶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饶氏这个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是古代的饶阳,提起饶阳,历史可悠久了,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邑。《史记》的《赵世家》上面就有一段:“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的记载。到了汉高祖统一天下,实行郡国制度,就把饶邑改置为饶阳郡,以迄于今。现在,这个地方是属于河北省的一个县份。关于饶氏的发祥于河北省饶阳,是明载于《姓氏辨证》一书。该书指出:“战国时有食采于饶者,子孙以邑为氏,平阳、临川”。但《百家姓考略》则说:“系出妫姓,商均支子封于饶,后以国为氏。”换言之,饶姓家族,得姓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了2200年以上,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家族。非常凑巧的,发祥于河北省饶阳的饶氏家族,后来却在江西省的饶州繁盛起来,以致使人每每误以为饶氏就是在饶州土生土长的。这一点,对于饶氏族家而言,真是一段有趣的发展过程。饶氏家族以江西为繁衍中心,是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的。当时,有一位进士及第官拜邓州通判的饶廷直,便是江西省南城人。此后,在江西出人头地的饶姓人士,更是多得不胜枚举,像宋朝时的大学者饶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唐宋时期,饶氏家族也已经南迁到了闽、粤一带。有关他们南迁的情形,有以下的文献可资说明——“始兴平阳堂饶氏重修族谱”:其始祖讳元亮……世世为饶之鄱阳人……仕唐德宗(780-804年),晚寓南城(广信府)……生五子……后遭兵燹,迁徙无常,不能悉数”;“崇正同人系谱饶氏条”:“宋末,其族人有世居永丰之名四郎者,父为福建汀州推官,丁世变,因家于汀之八角楼,及四郎复迁于潮之神泉乡,即今之大埔境。”由此,可知道近年来在闽、粤一带极为旺盛的饶氏家族,当初也是从江西迁徙过去的,他们从江西而福建而广东,并且在福建的邵武和沙县繁衍成为当地的名门著姓。宋朝时饶氏在福建邵武和沙县两地的盛况,还有饶干和饶松二人的事迹,可资说明——饶干,是当时的邵武人,于淳熙年间进士及第,出知长沙县,治绩卓著;饶松,就是道教中大名鼎鼎的祐真天师,他是沙县人,据说:他少年时入山采樵,遇到异人,学得一身的神通,最后坐化于毗山,成为中国的众多神祗之一。除临川外,在江西其他各地,饶氏家族也十分兴盛,像宋朝崇仁的饶延年、饶应子祖孙;明朝时广昌的饶秉钅监,进贤的饶位、饶伸兄弟,南城的饶礼等人,都是大大有名的人物。(余略)

三、历史名人

饶 威:汉朝山东人,官拜鲁阴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饶 景:五代时期山东淄水人,是吴越钱鏐麾下大将,累有防御之功。

饶 节:宋代高僧。挂锡灵隐,晚年主持襄阳之天宁寺。有《倚松老人集》。陆游称其为“诗僧第一”。

饶 鲁:宋代大学者。就是著名的“双峰先生”,江西馀干人,品端学粹,潜心圣学,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者相踵相接,曾建“朋来馆”以居学者,春风化雨,遍及天下。

饶 介:元代书法家,卒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字介之,自号华盖山樵,亦曰醉翁。江西省临川(今抚州)人。活动于元·至正(1341-1368)年间。元末自翰林应奉出佥江浙廉访司事。张士诚居吴时,曾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能诗工书,书法宗张旭、怀素,上追“二王”,飘逸奔放,圆转畅朗,秀媚多姿。明代书家宋克出其门下。又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评其书为“圆劲畅朗,神追大令(王献之)”。书迹有《杂诗帖》、《琴珍帖》、《仿四家书》等。有《右丞集》。《中峰幻住像偈卷》,又名《赠僧幻住诗帖》。书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纸本墨迹,行草书。纵263厘米,横109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从这幅作品中,可窥见到饶介是极追慕王献之书风的书家。在他的书法作品中,继承了五代整齐、妍美、媚趣的书风,又渗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怀素笔意,使其作品挥洒自如,又不失规矩。此诗帖行、草相杂,清劲圆利,气脉酣畅。闻杂章草,颇添古气;参差错落,任性恣意;构字内敛,行笔内纵,精聚又神远,堪称佳作。饶介书传授给明初宋克,从此幅中已窥见宋克书先兆,用笔气象,十分相类似。

饶 瑄:明代学者。少时好驰马试剑,弱冠习星历算数、山经地志、九流百家之书。为文俊洁有程法。

饶 位、饶伸:江西省饶州人,在明神宗万历年间的朝廷上,也分别高官厚禄,扬名显亲。饶位曾累官至工部右侍郎,饶伸则官拜刑部侍郎,并辑有浩博的《学海》六百余卷,据说,他们的母亲活到一百岁时,两兄弟先后以侍养告归,荣耀之至。

饶 礼:江西省饶州南城人,是明成祖永乐年间的名吏,历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为政宽恕,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饶 钦:明代安徽省祁门人,也是天顺年间一位刚介清谨,民俗为之丕变的好官。

饶延年:宋代学者。为陆九渊弟子,陆九渊夸他胸襟开阔。以经学著称,隐居不仕,轻财好义,乡人德之。

饶子仪:宋代学者。曾从胡瑗受经,力学不倦,杜门著书,王安石多所论荐皆不仕。世业春秋,潜心经学,理欲之辨甚严,尝揭圣贤法言于轩槛以自警,晚年迁居父墓之侧,时与门人子弟倘徉原野间,班荆剖论,缓步行歌,悠然自得。

饶之初:明代湖北省广济人,于出知孟县时,是一位问民疾苦的好官。

饶敬承:明代湖北省蒲圻人,于出知宾州时,曾歼灭当时为害地方的八寨瑶贼。

饶天民:明代中书舍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道御史。弹劾郭勋,议论河套,寻按苏松,奏表节义。为名御史。

饶震元:明代安徽省旌德人,不但于万历年间官拜绵州知州,而且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书法家。画宗小米,被誉为“悠然绝尘”。

饶廷选:字枚臣,福建侯官人。以行伍洊升千总。道光中,从剿台湾有功,擢守备。从水师提督窦振彪出洋擒海盗,擢漳州营都司。迁游击,治匪无株连,得民心。咸丰三年,奉檄赴诏安治械斗,而潮州会匪袭漳州,伏兵於城中突起,镇道皆遇害。廷选闻变,间道驰还,号召乡民千馀,城民应之。贼遁,旋复大至。廷选率乡团固守,迭战破贼,擒贼首谢厚等,遂署漳州镇总兵。外剿内抚,期年始平。总督王懿德荐其才可大用,四年,授贵州安义镇总兵,留署福建陆路提督。五年,粤匪陷广信,浙江戒严。廷选赴援,扼衢州。寻楚军克广信,贼知浙境有备,走徽州。六年,贼酋杨辅清复图广信以扰浙。广信兵仅数百,知府沈葆桢驰书告急。廷选方驻甲玉山,曰:“贼得广信,则玉山不守,而浙危矣。”值大雨水涨,驶舟急行,抵广信。贼已至城西太平桥,初谍城中无兵,及见旌旗,贼为夺气。廷选所部仅千馀人,屡出奇击贼。既而贼大至,部将毕定邦、赖高翔皆勇敢,献计曰:“今贼不知我虚实,以我能战,后路必有大兵。若稍退,贼追我,且立尽。当速决死战。”廷选用其言,明日开城奋击,自晨至日暮,毁其长围,军声大振。越二日,贼引去,赐号西林巴图鲁。闽、浙大吏与江西督防者不慊,檄廷选速回师保浙。廷选待接防兵至始行,广信民感其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平阳郡:三国时魏置,治所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临川郡:三国时吴置,在今江西省南城东南;西晋移治到今江西省抚州市西。

2、堂号

惠风堂:惠风就是春风,温暖宜人。汉朝时饶威为鲁阳太守,推行政事像和暖的春风,深得民心。

朋来堂: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宋朝时饶鲁,脾气行为端正谨慎,治学问注重实践。别人屡次推荐他做官,皆推辞不干。四方来聘他讲学的,天天不断。他专门建了一座“朋来馆”用来招待远路来找他学习的人。

此外,饶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平阳堂”、“临川堂”等。

“三沙堂”:江西省修水县有三沙,即白沙、高沙、黄沙。相传三兄弟鉴、锜、镇,避兵于分宁(即修水),各居一沙。

“双峰堂”:湖北省赤壁市饶氏为三沙后裔,堂号为双峰堂。

====================================================================

饶姓宗祠通用对联

〖饶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饶邑启姓;

平阳阀阅。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饶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临川绍美;

邵武传经。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抚州临川人饶节,字德操,曾跟三司使曾布做事,因变法中与曾布意见不合,剃发为僧,更名如璧。先在灵隐寺,后主持襄阳天宁寺,曾作偈语:“间携经卷倚松立,试问客从何处来?”便号“倚松道人”,著有《倚松老人集》。陆游称他为“当时诗僧第一”。下联典指南宋邵武人饶干,字廷老,淳熙年间进士,官长沙知县,恰巧朱熹在长沙任太守,他便抓紧办理公事,有时间就去听朱熹讲学。后知怀安军。

-----------------------------------------------------------------

〖饶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河北源流远;

平阳世泽长。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饶氏宗祠“平阳堂”通用堂联。

-----------------------------------------------------------------

〖饶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节著岁寒之烈;

政敷春日之和。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闽县人饶廷选,字枚臣,道光年间随军驻台湾,后官漳州游击,咸丰年间,官至总兵,曾参与抵抗太平军。下联典指西汉人饶威,官鲁阴太守,多有惠政,很得民心。

-----------------------------------------------------------------

〖饶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轻财好义称长者;

挂锡吟诗第一僧。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饶延年,字伯永,号止翁,崇仁人,家临川。游陆九渊之门,九渊称其“开豁有力量”,以经学称。隐居不仕,轻财好义,乡人德之。卒后魏了翁题其铭曰:“有宋长者饶止翁之墓”。下联典指宋代高僧饶节,字德操,抚州人。挂锡灵隐,晚主襄旭之天宁寺。有《倚松老人集》。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奏表节义名御史;

为文俊洁号先生。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中书舍人饶天民,字明先,崇阳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道御史。劾郭勋,议河套,寻按苏松,奏表节义,祀文天祥、吴泰伯,治淀山、吴漆诸水,为名御史。下联典指明代学者饶瑄,字文璧,号行斋,临川人。少时好驰马试剑,弱冠习星历算数、山经地志、九流百家之书。为文俊洁有程法,学者称行斋先生。

-----------------------------------------------------------------

〖饶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食足衣丰,春长人寿;

尧天舜宇,海宴河清。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饶姓的“饶”字的析字联。

双峰不仕,性谨专学;

九岁能诗,明经修行。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饶鲁号双峰,学术专精,屡荐不仕。下联典指宋·饶子仪九岁能诗,以明经修行闻于朝。

学术专精,美双峰之衣钵;

诗才俊逸,羡德操之吟哦。

——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余干人。尝赴试不会,遂专意圣帝,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无虚日,作朋来馆以居学者。又作石洞书院,前有两峰,因号双峰。有《五经讲义》、《太极三图》等多种。下联典指宋代高僧饶节事典(见上七言联首联“挂锡吟诗第一僧”句联释)。

  枞阳家谱资料

  程姓:

  桐城《程氏宗谱》14卷

  清乾隆14年(1749)程久泰始修。程发强、程裔后续修

  清同治六年(1867)存子堂活字本14册

  安徽地区博、日、美馆藏号:10571

  桐城《皖桐曲水村程氏宗谱》14卷首1卷

  程翰桂修,清嘉庆23年

  (1818)崇箴堂活字本18册。

  人民大学馆藏号:10570

  《皖桐程氏宗谱》20卷首1卷末1卷

  (清)程怡、程茂林纂辑 光绪十八年(1892)伊洛堂刻本22册2046页

  河北大学馆藏号:10572

  桐城《程氏宗谱》28卷。

  清光绪27年(1901)木刻本。

  浙江绍兴博馆藏号:10573

  查康熙四十三年《程氏人物志》程氏各派居里:桐城,县城西门一派;县城东南方向山口一派。

  婺源一支迁桐城始祖:应雷(寿二)、应经(子和)、仁高(德二)、应宰。后裔居:小龙湾黄村圩、青庙堂、缪家山。

  元末程举一避乱居桐城县西丁家冲,后裔分为丁家冲和冯头山两支。

  元末程颐十一世孙程庆四由婺源迁蕃阳瓦屑坝,眀初由瓦屑坝迁桐西瓦庄坂。

  伯符九十二世,簧墩湘公派婺源彰安上宅黄莲木坞时广公支下:文学、文迪兄弟俩约在眀弘治年间由婺源迁桐城。文学子道远;文迪子道孙。

  张姓:

  安徽桐城·皖桐张氏宗谱十三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张鲁山等续修

  清道光七年(1827)书签堂木活字本刊本十二册

  安徽桐城·皖桐张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

  藏地:美国

  (清)张联元等修

  清光绪五年(1879)书鉴堂活字本二十册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二十八卷末一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张士端 张焕之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二十九册

  安徽桐城·桐城南乡姥山张氏五修谱二十六卷

  张廷镇 张泽辛纂修

  1915年木活字本二十六册

  安徽桐城·横螃张氏宗谱二十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张宗铎等辑

  1915年笃亲堂活字本二十八册

  安徽桐城·连城张氏双河股宗谱二十四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张光麟 张光廷等纂修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张绍华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二十四册

  安徽桐城·皖桐南湾张氏重修宗谱十四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张惕侬等重修

  1924年一本堂重刊本十四册

  安徽桐城·连城张左塘公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缺卷12)

  (民国)张贤藩 张维藩等纂

  1931年活字本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三十五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人民大学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安庆市图书馆 美国

  (民国)张开枚等续修

  1933年铅印本二十八册

  民国《横峰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宗铎等修,民国四年(1915)笃亲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八册。横峰张氏是明清时期桐城望族之一,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际,胡长乙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饶州徙居桐西横峰,编户受田时,寄籍清河张氏户下,更姓为张。该谱以长乙公为一世祖,长乙原名太,字长乙,号校圃。在追溯其渊源时,仍以胡姓为本,记述其先人业迹。清雍正二年(1724),长乙公十世孙立选,首次修谱。该谱以长乙的五世孙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干支。其后又先后五次重修,民国时刻印。该谱旨在联络长乙公更胡姓为张姓后,徙居各地之后裔,故名《横峰张氏宗谱》。

  李姓: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十七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李英秀 李兆隆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绵远堂木活字本十七册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 湖北省图书馆

  清光绪三十年(1904)绵远堂刻本三十册

  安徽桐城·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

  藏地:人民大学

  (清)李怀智纂修

  清光绪十年(1884)敦本堂活字本十二册

  安徽桐城·延平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李荫川 李慎三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四册

  安徽桐城·鹿城李氏族谱五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清)李卓斋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四册

  安徽桐城·李氏族谱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人民大学

  (民国)李荫(禾农)等修

  1916年慕义堂活字本二十册

  施姓:

  5544安徽桐城车津施氏宗谱五卷首

  一卷(清)施玉鸣修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五册

  日本美国

  5545安徽桐城车津施氏家乘三十四卷末一卷

  (民国)施葆棣撰

  民国八年(191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缺五卷)

  姜姓:

  安徽桐城·皖桐姜氏宗谱六卷

  安徽桐城·姜氏宗谱六卷

  许姓:

  8789安徽桐城许氏宗谱十二卷

  (清)许鸿昌等修

  清同治三年(1864)敦德堂木活字本 十五册

  北图 安徽徽州地区博(残)

  8790安徽桐城许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许达才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崇本堂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刘姓:

  (安徽桐城)皖桐刘氏宗谱6卷

  (清)刘芳祥 、刘会友等续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现存 7册)

  现藏日本、美国

  (安徽桐城)刘氏(六修)宗谱14卷

  (清)刘来璋续辑

  清光绪八年(1882)敦木堂活字本(现存 14册)

  现藏北京图书馆

  (安徽桐城)刘氏六修族谱32卷

  (民国)刘梓培等修

  民国三年(1914)敦睦堂活字本(现存 32册)

  现藏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桐城)官庄刘氏宗谱14卷首1卷末1卷

  (民国)刘志谋 、刘文谋纂

  民国十年庄桥刘氏敦木堂木活字本(现存17册)

  现藏安徽博物馆、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4-5 14:10:41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5:43

  孙姓:

  安徽·桐城孙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孙脱颍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二十九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孙节悯公后裔世系:

  清刻残页

  吉林大学(残页十八页)

  安徽桐城·苍基孙氏家谱三十二卷:

  (民国)孙荫 孙培同纂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 一册

  国图 安徽图(存十一卷) 安徽安庆市图(存二卷)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苍基孙氏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孙贻谋 孙康等续修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十二 册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棠山孙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孙云卿等纂 民国十五年(1926)环兴堂刊本十九册

  安徽图

  王姓:

  桐城王氏、桐城东楼王氏、桐城桐川王氏、桐城皖桐王氏、

  有堂号:槐荫堂。

  《皖桐太原王氏谱》载,太原王氏一支于元末避乱南迁安徽婺源,后移桐城,称桐城王氏、古塘王氏等。县中还有自鄱阳迁来的东楼王氏、龙眠王氏等,也属太原王氏支派。

  何姓:

  桐城青山何氏支谱四十九卷<民国>何荫松修 民国三年刻本

  三十册 3097页 12T 411-3/412-1

  青山何氏三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清>何玉琪纂修 光绪二十一年广石堂活字本

  十二册 945页 19X 89-6/90-7-1

  何应奎——安徽桐城(籍贯)——安徽婺源(祖籍)——《明进士题名碑录》

  郑姓:

  桐城郑氏宗谱

  江姓:

  安徽桐城浮山江氏族谱十八卷

  (清)江国柱 江锦成等四修

  清光绪五年(1879)爱山堂木活字本

  北图 日本 美国

  注:一名《江氏宗谱》。

  1919安徽桐城浮山江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江少农等修

  民国九年(1920)刻本 二十四册

  安徽徽州地区博

  1920安徽桐城江氏宗谱四十九卷末一卷

  (清)江鸿书等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敦伦堂活字本 五十二册

  人民大学

  1921安徽桐城钢山江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江南炎等修

  民国七年(1918)笃亲堂活字本 十七册

  美国 1922

  天津市东丽区政协委员江高林。江高林也是济阳江氏后裔,其祖上约在700多年前,从婺源一带迁往安徽桐城,祖传的《江氏宗谱》为忠恕堂》,是江皋公受康熙皇封修撰的,据安徽省书协会长刘夜峰叔叔刘唯一的考证,济阳《江氏宗谱》为历代谱学之范本,凡修家谱者,均参照其格式。据张廷玉(清康熙吏部右侍郎)在康熙61年撰写的《江氏支谱序》中记载:江氏之先始于伯益,伯益黄帝18世孙也,生三子,皆封国,其三子元仲封江国于济阳,后为江氏始。后人一般尊称元仲为始祖,传至江高林已130多代。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6:40

  方姓:

  桐城方姓三支:桂林,鲁谼(鲁谼山位于吕亭镇境内,与龙眠山一脉相连)、会宫。方以智、方苞是桂林方,方东树为鲁谼方(修谱者方宗诚为其从弟)。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支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方镜等修

  清同治七年活字本 二十册

  人民大学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卷首一卷

  (清)方传理编

  清光绪六年(1880)刊本

  安徽图(存卷首、卷1一52、54一56、58一64)

  安徽桐城鲁谼方氏族谱二十三卷

  (清)方宗诚修

  清光绪九年(1883)刊本 八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友庆堂支谱不分卷

  (清)方传植修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注:一名《方氏支谱》。

  安徽桐城皖桐方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

  (民国)方炳南 方去危等六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白鹿庄五房墨谱不分卷

  (清)方祖德编

  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一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桂林一胍流派传不分卷

  钞本 一册

  安徽图

  袁姓:

  仁风堂,始祖方二,宋末由豫章迁皖城。方二子受一元末眀初迁桐城练潭。

  左姓:

  左氏宗谱(安徽桐城)清宣统三年修木活字本 著者不详 八册

  (左氏)克永公续修支谱(安徽桐城)民国二十三年抄本复印本 左光普抄

  宋姓:

  3872安徽桐城宋氏宗谱二十八卷末一卷

  (民国)宋昌载主修 宋昌模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世德堂刻本 三十册

  湖北图

  汤姓:

  10987安徽桐城皖寿贲汤氏宗谱存三十二卷

  齐姓:

  14121安徽桐城齐氏宗谱十四卷

  (清)齐广渊 齐音谐等修

  清同治四年(1865)木活字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14122安徽桐城齐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齐锡周 齐廷华等修

  民国八年(1919)大启堂刻本 二十一册

  日本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3-13 14:58:46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7:14

  光姓:

  一世祖:光庆六,新安兴公之裔,世居徽州祁门之八都一日。溶里公,于元季与兄庆一,庆二迁桐,居县东百里马埠山。旋因乱,返祁门。明初又同迁桐城。

  邹姓:

  10799安徽桐城邹氏宗谱三十卷

  (民国)邹鲁臣 邹开益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注:题签《皖桐邹氏宗谱》。此为八修本。

  陈姓:

  7431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六卷

  (清)陈廷讃等修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刊本 六册

  美国

  7432安徽桐城义门陈氏宗谱四卷

  (清)陈原杰 陈子钊等纂

  清同治七年(1868)传义堂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7433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十五卷

  (清)陈文炳 陈章甫等编

  清同治七年(1868)木活字本 十六册

  安徽图

  7434安徽桐城陈氏支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陈美章 陈春盛修

  清同治七年(1868)怀义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7435安徽桐城义门陈氏支谱八卷

  (清)陈夙仪等修

  清同洽八年(1869)庆远堂刊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7436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陈善庆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木活字本 十八册

  日本 美国

  题名义门陈氏宗谱

  责任者(清)陈法堂纂修

  版本清光绪34年(1908), 木活字本

  居地安徽,桐城

  堂号怀义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元]陈友德

  摘要始迁祖友德,元代自九江德化县来居桐城县。卷首、卷一谱序、诰敕、传记、契约,卷二至卷末世系。有张英序。

  陶姓:

  陶渊眀三子份,小字阿雍,生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殁于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居桐城日就乡(西乡)。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9:13

  潘姓:

  安徽桐城木山潘氏宗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潘承勋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德经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册

  安徽图 美国

  钱姓:

  《流光谱》记述的是文穆王第十子俨在皖的后裔繁衍情况,其桐城支派大多分居在安庆、无为一带。

  蔡姓:

  11716安徽桐城蔡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蔡开泰 蔡惠甫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丁姓:

  安徽枞阳枞川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子固等纂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十二册

  安徽图

  慈姓:

  慈姓原是江西陈姓,在安徽枞阳做官,为官比较清廉,告老后被当地人留在枞阳。元末明初,陈姓兄弟是陈友谅一派,与徐达开战。徐达攻打枞阳城,陈姓六兄弟带枞阳人民守城被

  难怪我曾经听说:慈陈一家!

  唐姓:

  6932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情美 唐步鳌等三修

  清同治九年(1870)绍勋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6933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卷

  清末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11)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30:23

  黄姓:

  8220安徽桐城黄氐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黄魁等重修

  清嘉庆二年(1797)培根堂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8221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黄兴岩等撰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辽宁大连中图(存卷5-卷末) 日本 美国

  注:清初黄自章创修,此为五修。

  8222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黄金耀等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本堂活字本 三十册

  人民大学 美国

  8223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三卷末一卷

  (民国)黄南垣等七修

  民国十三年(1924)敦本堂刊本 二十四册

  美国

  8224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黄介孚等八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德永堂木活字本 二十

  六册

  日本 美国

  8225安徽桐城黄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黄南垣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本堂刻本 二十二册

  吉林大学

  8226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宗谱

  (清)黄慕颜 黄菊佳等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德永堂木刻本 五十八册

  河北大学

  8227安徽桐城黄氏族谱

  民国三十一年(1942)敦睦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6、16、18、19)

  余姓:

  3442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四十五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余文辅 余桂清等五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敦本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2、6、8、14、39、42、卷

  首下,卷末上)

  注:余上驷等首修於清乾隆二十六年。

  3443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余梦诗六修

  一九八二年复印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1-10,12-17、卷首)

  注:明嘉靖四十五年余腺首修。

  严姓:

  14451安徽桐城严氏宗谱二十四卷末二卷

  (清)严佳树 严淦等五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富春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册

  日本 美国

  姚姓:

  5799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

  姚氏先德传七卷

  (清)姚寿昌等七修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二册(缺卷6-11)

  北图 日本 美国

  5800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姚

  氏先德传七卷

  (民国)姚国桢 姚联奎纂修

  民国十年(1921)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人民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安徽博 湖北图 日本 美国

  注:附《姚氏先德传》,(清)姚莹著。

  杨姓:

  安徽桐城杨氏宗谱 民国九年木刻本

  杨竹坡、杨望如等修 三十一册 2846

  安徽桐城彭杨氏宗谱 民国三十七年木刻本

  杨伯侯、亿世杰等修 十册 744

  胡姓:

  崇德堂。始迁祖胡玉一(字立起)、胡金章(字璜章),元末自江西鄱阳迁居桐城。

  双峰堂。始迁祖胡广一,明初自豫章迁居桐城西乡撩风铺。

  浔源堂。始迁祖胡光亨(字时升),为徽州婺源清华胡氏十世,宋时迁桐城走马津。

  桂姓:

  5892安徽桐城桐邑桂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桂心斋等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传盛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美国

  5893安徽桐城桐西桂氏族谱三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桂枝润五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传盛堂木刻本 三十七册

  河北大学 安徽博(存二十七卷)

  注:清乾隆元年始修,此为五修。

  詹姓:

  11615安徽桐城詹氏支谱六卷

  (清)詹怀彦等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守训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31:33

  高姓:

  8894安徽桐城高氏宗谱十卷

  (清)高卜芳等修

  清乾隆二十年(1755)庆寿堂活字本 十册

  美国

  8895安徽桐城官山高氏宗谱十五卷

  (清)高尚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庆寿堂活字本(序) 二十册

  人民大学

  8896安徽桐城高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高择善等撰

  清同治八年(1869)共祀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项姓:

  9922安徽桐城项氏重修宗谱十三卷末一卷

  (清)项寅等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培桂堂刊本十六册

  上海图

  马姓:

  6217安徽桐城扶凤马氏族谱四卷首七卷附族图 一幅

  (民国)马其昶纂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

  安徽博 日本 美国

  金姓:

  4479安徽桐城金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金承诏 金兆奎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

  安徽博(存卷26一28)

  4480安徽桐城金氏宗谱十四卷

  清末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注:记事止於清同治年间。

  4481安徽桐城金氏宗谱二十五卷

  (清)金莘农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木活字本 一册

  安徽博

  --------------------------------------------------------------------------------

  作者:唐志虎

  发表时间:2005-2-15 11:33:17

  内容可否提供?

  唐姓:

  6932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情美 唐步鳌等三修

  清同治九年(1870)绍勋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6933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卷

  清末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11)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2:58:39

  如果要看到家谱的内容,就是从民间祖传下来的,如果没有的话,就到收藏的地方去查阅。

  我只能整理到家谱目录!内容无法知道!

  --------------------------------------------------------------------------------

  作者:东方红

  发表时间:2005-2-15 13:41:14

  目录网上可以查到的,我也查阅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4:04:59

  陆姓:

  7107安徽桐城陆叶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三卷

  (清)叶国文等续修

  清同治五年(1866)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伍姓:

  1782安徽桐城伍氏家乘二十四卷

  (清)伍受糈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恩远堂活字本 三十六册

  美国

  注:一名《伍氏宗谱》。

饶姓的姓氏文化

郡望平阳郡:三国时魏置,治所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临川郡:三国时吴置,在今江西省南城东南;西晋移治到今江西抚州市西。饶州...
点击下载
上一篇:孔子家谱辈分排序下一篇:刘姓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