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先生诸葛亮,其真正的后人现在在哪个地区?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一生兢兢业业,在年轻时一直是没孩子的。为了给他延续香火,他的大哥、东吴名臣诸葛瑾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他,这就是诸葛乔。
诸葛乔比较衰,年仅25岁就死掉了,比诸葛亮死得还早。他虽然有一个儿子诸葛攀,但是后来诸葛瑾唯一的儿子诸葛恪(也比较尴尬,算上诸葛乔就不是唯一,不算诸葛乔就是唯一)被灭族后,诸葛攀被送回吴国作为诸葛瑾的后人为吴国效力。
总之,这一支就不算是诸葛亮的后人了。
还好,诸葛乔被过继到家里后,诸葛亮也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诸葛瞻。
诸葛瞻
诸葛瞻有两个儿子,长子诸葛尚,很多人比较熟悉,和诸葛瞻一起在抵抗邓艾时殉国。诸葛尚当时年仅19岁,是否有后人,于史无载。
诸葛瞻的二儿子叫做诸葛京,极有可能就是当时诸葛亮唯一的直系后人了。他并没有参加抵抗魏国的战争,蜀汉灭亡后也并没有殉国,而是在西晋做了官,也算是保住了诸葛亮的血脉。
清代史学家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中还记载了诸葛亮第三子诸葛怀、诸葛瞻第三子诸葛质及诸葛亮之女诸葛果,但史学研究者张崇琛认为这些人物均是虚构出来的,所以我们姑且认为他们并不存在。
那么,诸葛京的后人,后来又怎样流传了呢?这一点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诸葛大狮
不过,现在,在中华大地上,其实还有一些姓诸葛的人,大部分居住在山东或者浙江一带。甚至在浙江兰溪,有一个村子,名叫诸葛村,据说是诸葛亮27世孙诸葛大狮建立的,现在也居住着3000多诸葛姓的人。
兰溪诸葛八卦村
这个村子,又叫诸葛八卦村,这是因为整个村子的构造都是按照九宫八卦图来设计的。整体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全村房屋呈 放射性排列,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村内弄堂似通非通, 似连非连,曲折玄妙。甚至有野史说当初日本人侵华来到诸葛村,也走得迷了路,最后不得不撤退。
据说诸葛家族留有祖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因此这个家族一般都是以经营中药为业。
诸葛氏源于嬴姓。
诸葛氏出自黄帝后裔葛伯的封国,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夏王朝时期,黄帝之支庶伯益的后代飞廉被封在葛地,建葛国,称为葛伯。按史书记载,约在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以前,曾有一个独霸一方的“葛国”,即葛伯国。自伯益的大儿子飞廉为第一任葛伯开始,封爵四十位,共立国一千八百年左右。
葛国灭亡后,葛伯的后世子孙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葛氏。周武王灭殷商后,在西周初期,又寻回葛伯后裔,封赐有葛国,为子爵。周桓王姬林二年,葛国被郑庄公姬寤生所吞灭,其后在其故国之地还爆发“长葛之战”;十年后的周桓王十三年,郑国为了争霸中原,又在其地爆发了针对周王朝的著名“繻葛之战”;葛国故地成了诸侯们争霸春秋的的古战场。
葛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和国民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葛氏,世代相传,是为河南葛氏的一支。原居于琅琊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因阳都已有葛氏,遂称后迁来的葛氏为诸葛氏,后有省文再称葛氏者,皆世代相传。
诸葛氏的迁徙分布
诸葛氏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十四位门阀,在复姓中排序为第六位。早在商朝,相传伯益的后裔葛伯,被封为诸侯,灭亡后,后世有一支迁居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后迁至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当地已有葛姓,故后来的葛姓取“诸葛”二字为他们的姓氏,意思是来自诸城的葛氏,后来因一代名相“智圣”诸葛亮而出名。
据临沂本地的诸葛家谱说,当年诸葛亮的后人诸葛京从江州刺史的任上退休之后回到了山东老家,山东临沂姓诸葛的人士,基本上是他们的后裔。有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考证,认为它所引述的史料与史书记载的出入较大,对以往历次修遍家谱的记载过于简单。也就是说,不能就此断定他们就是诸葛亮的直系后裔。
但可以肯定,他们至少是当年留在琅琊郡的其他诸葛族人的后裔;聚居村落从白沙埠诸葛城外迁,莒南板泉,河东相公镇,汤河镇坊坞(含其外迁村:郑旺镇杨家湾村)四个村,兰山区葛家王平庄,后十,罗庄区,黄山,储墩附近,苍山县,费县等地皆有分布。
以上内容参考-诸葛姓
诸葛亮有后代
诸葛亮死后30年,司马昭派遣邓艾、钟会伐蜀。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一起在绵竹之战中战死沙场。
诸葛瞻去世的时候,他的次子诸葛京当时还很小,不到参军打仗的年龄,所以幸存了下来。
有关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孙下落均无记载。1992年,浙江兰溪诸葛村发现《高隆诸葛氏族宗谱》,据此记载,自宋代以来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建德及兰溪一带。
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诸葛镇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
扩展资料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诸葛亮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
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起兵反对司马昭,并得到东吴的支援。
甘露三年二月,诸葛诞被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
而诸葛绪和诸葛亮并无血缘关系,据史书记载算其当为诸葛亮与诸葛诞同辈或后辈。
扩展资料:
诸葛诞是诸葛丰的后人,与诸葛亮、诸葛瑾同族。初以尚书郎被任命为荥阳令。诸葛诞为尚书郎期间,曾与仆射杜畿于陶河试船的性能,遭遇大风浪,船被沉到河里,诸葛诞和杜畿也同时被淹在水里。虎贲驾小船来救诸葛诞,诸葛诞让其先救杜畿,自己却昏死过去,身体飘到河岸,后来被救活。
诸葛诞进入京都被任命为吏部郎,有人向诸葛诞请求一些事情,诸葛诞于是先把他说的话传出来,然后才用,大家都以为如果说话不当会让自己贬官,于是百官都对诸葛诞举荐的人谨慎对待。
后诸葛诞被迁升为御史中丞、尚书,并与散骑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后来因为魏明帝厌恶夏侯玄和诸葛诞等人沽名钓誉,追求浮华而免官。明帝死后,曹芳继位,并由大将军曹爽辅政专权,曹爽任用夏侯玄等人,又让诸葛诞复职,并出任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
-诸葛延
-诸葛绪
-诸葛亮
诸葛这个姓氏是复姓。
诸葛氏是中国的一个复姓,大部分诸葛姓由葛姓衍化而来。诸葛姓的杰出代表人物有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吴国大将军诸葛瑾等。
溯汉室以来,祀文庙、祀乡贤、祀名宦、祀忠孝义烈,不少传人,自有史书标姓氏;迁浙江而后,历绍兴、历寿昌、历常村、历南塘水阁,于兹启宇,可从谱谍证渊源。
迁徙分布
诸葛氏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十四位门阀,在复姓中排序为第六位。诸葛的起源说法不一。早在商朝,相传伯益的后裔葛伯,被封为诸侯,灭亡后,后世有一支迁居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后迁至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
当地已有葛姓,故后来的葛姓取“诸葛”二字为他们的姓氏,意思是来自诸城的葛氏,后来因一代名相“智圣”诸葛亮而出名。据临沂本地的诸葛家谱说,当年诸葛亮的后人诸葛京从江州刺史的任上退休之后回到了山东老家,山东临沂姓诸葛的人士,基本上是他们的后裔。
诸葛亮是山东临沂人,这是最近研究出来的。但是这不代表诸葛亮的故居就只在山东临沂,因为他老爸死的早,所以他早早就跟着叔叔诸葛玄晃来晃去。
诸葛玄不靠谱,导致诸葛亮三兄弟背井离乡种田。现在比较流行一句话,你背井离乡不好好奋斗,难道是来当卧底的吗?我认为诸葛亮就有点这个意思。诸葛玄本来是被袁术提议为豫章郡太守,这好歹也是地方大员了。虽然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但是诸葛玄已经迫不及待地上路了。家里的盘缠本身就不够多,这回全用上,也只够一大家子去一趟的路费和食宿费了。可是问题来了,他刚到豫章郡,还没上任,就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朝廷任命朱皓为豫章郡太守,已经赶来赴任了。
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啊,从山东临沂到江西南昌,本身就是有命出来,没命回去的。可能诸葛玄把老家的房产和田地都给卖了,就打算在南昌终老的,现在啥希望都没有。再去问问袁术,袁术这个不靠谱的家伙,居然说自己只是提议,还没有得到批复。诸葛玄一介文人,又没路费杀过去给袁术俩耳光。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
《三国志》 看着一家老小眼泪汪汪的无奈之色,诸葛玄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不回老家了。他有个好兄弟刘表,最近在荆州混得不错,荆州距离南昌也不是很远,所以诸葛玄索性就赌一把,带着一家人去荆州。这个时候诸葛瑾早已外出游荡,只有年幼的诸葛亮和诸葛均,是依靠诸葛玄的。好兄弟归好兄弟,你前来投靠,一来没有钱财,二来没有兵马,这在乱世谁会给你好脸色呢?
仗着旧日的交情,刘表勉强给了诸葛玄一个官职,但是是那种没什么实权的闲职,混口饭吃而已。至于诸葛亮两兄弟,诸葛玄认为自己养不起了,于是就在南阳地界上,租了几亩地,让诸葛亮三兄弟蹲家里种田好了。所以诸葛亮的第二故居应该是在河南南阳,因为距离襄阳比较近,所以也有人认为他的第二故居是在湖北襄阳。
叔叔不给力,自己要争气,诸葛亮第二故乡南阳或襄阳。诸葛亮两兄弟当时岁数都不大,却要承担起在异地种田的责任,他们内心是比较难受的。尤其是诸葛亮,因为弟弟诸葛均的岁数太小,他压根就没力气种田。所以基本上所有体力活都是诸葛亮一个人承担的,此外诸葛亮还要一边读书,一边种田。回到家里还要给弟弟洗衣服做饭。
这小日子过得远远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幸福。等到种了几年地以后,诸葛亮体会到了一点,人生如果没有契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听说大哥诸葛瑾因为攀附上了孙权的姐夫弘咨,所以在东吴得到了重用。诸葛亮深切地明白了,自己家里没有背景,那就只能依靠攀龙附凤才能在这个乱世之中存活下去。诸葛亮不仅要存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很好。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三国志》诸葛玄攀附的本事显然不高,所以到死也没混出个什么名堂来,虽然一直口口声声说自己跟刘表是铁哥们,可是也没见铁哥们对自己两个侄儿有什么比较好的安排。 诸葛亮一直到了27岁,依旧赋闲在家种田,这是怎样的境遇呢?他真的不想出来做事吗?以他的才华,就算是做荆州地区的一把手,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可是他没有机会,一来他是外来户,压根就不具备治理当地豪强的家族背景。
二来,他资历太浅,唯一的靠山诸葛玄本身就混的不怎么好。诸葛亮在这种情况下,迎娶了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黄承彦虽然不出名,但是他老婆的家族蔡家在荆州可是大豪强。这已经是诸葛亮用尽洪荒之力,所能攀附到的最高地位了。能够与蔡家联姻,其实已经为诸葛亮出仕奠定了一定基础了。如果刘备没有出现的话,诸葛亮应该就会成为蔡瑁的幕僚,随后曹操来袭以后,诸葛亮说不定就跟着蔡瑁投降曹操了。
诸葛亮的第三故居,四川成都。因为刘备的出现,诸葛亮彻底改变了过去的所有战略部署,他甚至已经不指望刘表能够重用自己,因为他有一个更加宏大的目标,那就是把一穷二白的二流子刘备扶上皇位。刘备是有先天基础的,毕竟他是刘家子孙中,为数不多有雄心壮志的人。所以诸葛亮甘心辅佐刘备,而且刘备手下的猛将不少,这是刘备最大的优势,至于地盘和兵马嘛,可以慢慢骗。
周围都是人傻钱多的土豪,哪里还骗不来地盘和兵马呢!于是乎诸葛亮带着刘备一路升级打怪,一直做到了蜀汉皇帝。 这个时候的刘备很高兴啊,就封诸葛亮为蜀汉的丞相,在成都府为诸葛亮设置丞相府。所以诸葛亮第三个故居就在成都了。我们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自古以来,但凡有点出息的人,都不可能一辈子只住一个地方。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三国志》诸葛亮已经搬家办了三四趟了,这回达到事业的巅峰以后,总算是在国际大都市成都安家落户了,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奔波,依旧一直带兵北伐,前往祁山地区。折腾了一辈子,建立了蜀汉帝国,成为汉朝乃至千百年来最著名的宰相,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年仅54岁就去世了。
总结:如果你非要问他的故居在哪里,我只能告诉你,在路上。诸葛亮一辈子都在路上奔波,从来没有过停歇的时候。从老家山东临沂,不远万里搬家到南昌,到了南昌以后,又被人家赶走了,无奈之下,只能搬家到河南南阳。在南阳过了几年小日子,又遭逢兵祸,只能跟随刘备一起走南闯北,先驻扎新野,随后抵达江夏。再往后刘备夺取了荆州,诸葛亮就在南郡安了家。刚住了两年时间,刘备那边又吩咐他入川,所以诸葛亮立刻带着人马跑到四川。后来刘备要攻打汉中,诸葛亮表示让他在成都缓一缓,所以他就在成都负责后勤工作。
之后长期住在了成都,等到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执掌朝政大权,他又开始奔波了。等到他真正成为一把手的时候,他终于明白刘备当年为何一直奔波。所以诸葛亮真正的故居一直在路上,又或者说,他梦想中的居住地在长安,在洛阳。只是他毕生都没有到达过。
参考资料:
章氏。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
诸葛亮八岁那年,父亲诸葛珪又因病去世。封建时代,父亲是一家之长,家中的顶梁柱。顶梁柱的崩折,给这个家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长子诸葛瑾已经十五岁,承担起奉养继母的义务,八岁的诸葛亮、年幼的弟弟诸葛均以及尚未出嫁的两个姐姐全部由叔父诸葛玄抚养。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扩展资料: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
卧龙先生诸葛亮,其真正的后人现在在哪个地区?
本文2023-09-22 17:50:1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8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