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氏后代,但不知道到底是那个分支的, 只有家谱,但看不懂,知道上面有个江万里,还有说是济阳郡。
江万里应该属于萧江系。
(萧何祖先,与前江主席同一源),萧江一世祖“”萧祯”是唐僖宗宰相“”萧遘”次子,改姓前任江南节度使,驻防安徽江西的“婺源,歙州,休宁”,现黄山婺源一带”因朱温(或黄巢)篡权,兵败被追杀,至江边(新安江或岷江)无路可退,时有如神助,天色骤变,暴雨如注,涉水渡江,冥冥之中犹“神鱼相助”,脱险后指江为姓,以神鲤鱼为图腾供奉。
为防止万一,保留血脉,其三子分别迁婺源(江湾),歙县,第三曰“”郑”,迁浙江开化马王,其后迁南康,福建,闽等地。后因万里公保宋,祠堂被元军焚毁,并在元初家族受到歧视,地位底下,不得已挂靠“济阳堂”。
你好宗亲我也是济阳郡生花堂,我们字辈一样,我也是二十世。世、有、传、家、宝(典)、恒、保、万、载、祥、祥是二十七世。于2008年三支合谱重修是:文学希天选,求贤焕国光,崇儒修道德,传世庆荣昌,忠厚承先志,敦仁锡福长,振兴开景运,作善启嘉祥。文十七世。祥五十六世。
你好!你问的是字辈、辈分排法吗?
这一般只有本族族亲知道,建议你找找本族的族谱、宗谱,里面有详细的记载。一般族谱在族长、族头那里,或者族里指定的某个人保管,另外祠堂也会有。建议你去找长辈,父亲、爷爷、父亲的兄弟、爷爷的兄弟、或者其他族亲问问。
如果找不到族谱,试试下面的方法。
附寻祖步骤
一、寻根问祖第一步,必须搜集到相关资料
1、先祖迁居前居住地的确切记载(家谱记载或口头流传,如果是做官迁来的可以查看当地地方志史书记载)
2、始迁祖的名、字、号、排行字号,始迁祖生卒年月及相关生平事迹,典故。(始迁祖的兄弟、父、祖父的名号和有无同族、同支);
3、字派、排行字辈;
4、始祖的相关资料(始祖其他旁证资料,如哪个郡望,和谁是本族);
5、家族的迁徙史(如迁徙年月,还有迁徙的故事传闻)。
6、始祖和所修现有家谱的年代。
二、寻根问祖第二步:怎么搜集寻根资料?
1、有家谱的查看家谱,一般家谱的记载最清楚。
2、没有族谱的,查看祖坟墓碑文字 ,特别是始迁祖的墓碑,大都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3、没有族谱也没有碑记的,只能多问问族中老人,认真记录他们口述的祖居地名、村名、祖先名、字辈、故乡风物人情、故事传说等;尽可能的和老人交谈了解,并把这些珍贵的资料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保存。
4、查看家里有没有保存以前的土地、房产契约,可以大致考查出始迁祖的名字,和所处的时代。
三、寻根问祖第三步:寻根信息的对接和确认
寻根信物并不是特指某件物品,而是指宗谱记载的、口头流传的祖先名号、祖坟祖墓这些寻根信息,通过网络交流,你可以和同宗相认对接的这些信息,没有相似点的,是同宗的可能性就很小,而寻根信息越详尽,寻根可能性也就越大。对于始迁祖的来源地名,因为在不同年代记载的方式不一样,比如多少都、什么府、郡之类的,可以根据大致地名所在地的地方县志,寻找到详细的精确位置,再对照如今的地图进行确认,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人加好友咨询。
四、寻根问祖第四步:寻根的方式和实地考查
把以上这些东西收集得越丰富越好,然后在网上寻找宗亲网、姓氏网,发布寻亲信息。也可以在当地论坛发帖,再或者搜索加入当地QQ群,进入祖地群、同支派群等和宗亲交流,也可以在一些族谱数据库平台网站搜索。在网上联系上祖居地宗亲后,要向他了解祖居地相关情况;当大量资料能够确认对接上以后,可以到祖居地实地走访。在根据祖籍族谱记载,找出是否有外迁人员,与始祖资料是否一致来进行确认。
希望对你有帮助~
起源一出自嬴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伯益的后代。据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记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颛顼,为古帝名,是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之孙;元孙即玄孙,颛顼的玄孙伯益,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他避居箕山之北(箕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伯益的后代大约于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国。据考证,古江国的国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附近。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最后被楚国灭掉。江国灭亡后,其子孙流落各地,并“以国为氏”,将江姓世代承袭了下来。可见江氏是伯益的后代,因其始祖伯益为嬴姓,故江氏源于嬴姓。帝舜时,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赐姓嬴。(虞舜时,伯益负责驯养鸟兽,至大禹时又辅佐治水,因功而得以受赐嬴姓。此后,嬴姓部落又分为14个小部落)伯益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赐封,其后裔有封于黄国。相传他善于畜牧和狩猎,在古代,尤其是周朝、到秦朝的近一千年,嬴姓都是一个贵族姓氏。比如,秦始皇就姓嬴。也有很多周朝诸侯国的国君姓氏是嬴。比如,秦国、赵国、郯国、葛国、黄国、江国、莒国(今山东莒南县附近)、梁国、徐国、萧国的国君姓氏都是嬴。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十四个分支,即:“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启自黄帝传自高阳氏,由高阳氏三传而生伯益,当尧之时,举益为虞典官。伯益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禹之子启建庙祭祀。益生三子,长子大廉封地于秦,次子若木封地于徐,幼子玄仲封地于江,遂以国为姓。江氏之先祖,起始于此!周武王时,仍旧封益地,所以春秋时称江人,鲁文公四年楚国废江国为济阳郡,江氏始称济阳族系。其后有宋代御史江景房为浙江衢州开化一代始祖。至咸淳元年时,任宰相兼枢密使江万里时,因元入侵,江万里为国尽忠,万里之胞弟万倾、万九与母奔鄱阳,遭遇乱劫杀,兄母不下落不明,万九逃居湖北今黄岗县中和乡罗曲村八里湾,为我系湖北入蜀的由来。其时有江万载,临危授锦衣卫摄行中军事,扶昺帝入福建,遇元兵溺海而死。其子江文蔚,隐居福建建宁府江宁化石壁村。江万九之四子江文友,于元朝定鼎时,携家属入蜀,定居于今重庆江津县九龙铺。为入蜀之一代始祖。江国灭亡后,王室子孙与国民们纷纷逃散,流落外地,多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江氏、鸿氏、邛氏、邗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该支江氏史称为正宗。该支江氏、鸿氏、邛氏正确读音皆作hóng(ㄏㄨㄥˊ),江氏今读作jiāng(ㄐㄧㄤ)亦可。要注意的是,江国源出的邛氏读音不作qióng(ㄑㄩㄥˊ),邗氏读音也非读作hán(ㄏㄢˊ),皆依然读作hóng(ㄏㄨㄥˊ)。该支江氏族人尊奉玄仲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江氏合谱。起源二源于姬姓,为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六桂堂业刊》记载,周初,昭王支庶子受封于翁,后以邑名“翁”。西周初年,周昭王姬瑕(公元前?~前1023年在位,待考)将自己的一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地(今浙江定海),因地有翁山,其后裔子孙遂以邑名“翁”为姓氏,称翁氏,世代相传至今。到了宋朝初期,有一位福建泉州人翁干度(唐乾宁五年~南汉乾和九年,公元898~951年),官拜五代十国中的闽越国补阙郎中。他生有六子,在(闽越福恭懿王王延政天德三年,公元945年)闽越国灭亡之际,为避战乱,携眷归隐到建瓯莆田(今福建莆田竹啸庄),之后将六个儿子分别赐姓为洪、翁、江、方、龚、汪六各姓氏,以避宋难。其中次子原叫翁处恭,被分姓为江氏,他的后裔子孙遂世代称江氏。这兄弟六人后来在宋初三次科举考试中先后进士及第,被誉为“六桂联芳”。该支姬姓江氏正确读音作jiāng(ㄐㄧㄤ),今读作jiāng(ㄐㄧㄤ)亦可。该支江氏族人尊奉翁干度、翁处恭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嬴姓江氏合谱。起源三源于子姓,出自唐朝末期宰相萧遘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今安徽徽州新安萧江氏的祖先,出自唐朝末期宰相萧遘。该支萧氏源出周王朝时期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裔大心。萧遘,字德熹,家族通称其为萧黄墩,是唐朝中晚期宰相萧寅之子,父子皆为唐朝宰相。在黄巢起义军攻击安徽歙州时,萧遘曾竭力与节度使高骈组织抵抗,后论功进秩为上柱国、江南节度使。后因唐末战乱不止,萧遘的第二个儿子萧祯举家从安徽徽州新安渡江而至先父的避居地歙县黄墩。并为了纪念此次避难,改萧氏为江氏,此后世代称江氏至今,在萧氏谱书中记载其为“萧江氏”。凡江氏之宗于萧氏者,萧遘、萧祯即其鼻祖,其后裔主要聚于今江西省婺源县江村一带,人丁十分旺盛。该支江氏正确读音作gāng(ㄍㄤ),今读作jiāng(ㄐㄧㄤ)亦可。起源四据福建连城等地族谱记载,清流县有鲁野一公,唐宣宗时进士,受建州刺史,从原居地江西建昌来闽南地就任时,为祈求渡江平安而改姓江,后因有感于宦途险恶,弃官隐居于清流,其三世二十五郎江礼,宋出谥为“忠节”,其后繁衍为闽西江姓大族。起源五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江吉氏,世居布尔哈图城(今吉林延吉),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iyanggi Hala。蒙、满两个民族的江吉氏族人皆隶属于满洲正蓝旗,属于清朝嫡系军制,世出满清大内侍卫,今位于清华园与燕园(即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间著名的蓝旗营,就是当年该旗主力兵营驻居之地。蒙古族江吉氏在明朝时期即所冠汉姓为江氏,满族江吉氏则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江氏。蒙古族、满族江氏读音皆作jiāng(ㄐㄧㄤ)。起源六源于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时期,著名的四川明正土司名叫辖木坪,其父名叫坚赞大结,氏族姓为坚赞氏,后在明朝政府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江氏,读音作jiāng(ㄐㄧㄤ),世为土坪地区土酋。
我是江氏后代,但不知道到底是那个分支的, 只有家谱,但看不懂,知道上面有个江万里,还有说是济阳郡。
本文2023-09-22 17:45:2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8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