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家谱字辈
元至正六年浙江东阳《胡氏族谱序》云:“今辄效欧阳公族谱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次,远近亲疏为别,而书有详略焉。呜呼!继自今,凡我族人子不观其谱者,重敬念祖宗之泽,以有此身相与和睦,力行孝悌忠信,贫者安而无蹈,富者逊而无骄,仰事俯育之余,勤学读书,出而应举从仕,庶几君子之归而不至于下流也。诗曰:‘无忝尔祖,可不懋者哉!”’至明、清、近代,胡氏修谱之法多为欧、苏并行,略远详近,略疏详亲,目的均在“敬祖收宗”,并使子孙和睦相处,力行孝悌忠信。清光绪四年麦田胡氏宗支八修谱“但录斌公以下者,亦眉山(即指苏洵,洵为四川眉山人)详近略远之旨。”(邓焯英序)大支六修谱“远者略之,疏者简之,疑者阙之,信者详之,合某裔为某公之云扔,分某公为某支之派祖,则分之而愈见其分者,合之而共知其合也,此敬宗收祖之大较也”。无不贯穿着欧、苏修谱的主旨。麦田胡氏族谱各支世系表就是依照欧阳修的“图谱法”,“欧谱尚直,今之所谓图也,兹编仿其式,而略事变更……上师史法,旁参私牒,在胡氏族谱,固因创者也”。
胡氏修谱讲究实、信,这也是胡氏谱学的重要特征。《麦田胡氏创修族谱引》云:胡氏在宋代名贤辈出,胡安国之后,散居于衡、潭、沩、鼎间,但“顾裔系文献无徵,不敢援附,断自迁沩者为始祖”。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胡氏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聚集地:
迁徙分布
至于胡氏的源地,当然是周初的封地陈国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
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台湾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三、堂号
胡氏堂号主要是"澹安堂"得名是由于宋朝胡诠所著的《谭安集》
历史名人:
胡姓始祖,虽然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满文公,可谓渊源久远但是胡氏在早期能够名垂史册的,却并不多见能数得上的,只有春秋时期的名士胡衍他以其大义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于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然而到了秦汉,胡氏有极为出色的表现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称为"秦篆"(即后来所称的小篆);经学家胡母生,著《春秋公羊传》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胡烈,则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担任襄阳太守时,筑堤灌园,曾被老百姓歌颂为"譬春之阳,如冬之日"
唐宋时期,是胡姓人氏才华横益、人才辈出的兴盛时期唐代时有诗人胡曾,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经学家胡安国,学者胡直等宋代教育家胡安定,开创宋代理学的先声,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主张,并且把讲学分经义和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至于胡安国,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时候,曾废弃先秦时期最为精辟的智慧结晶"春秋三传",将之摒诸学宫的大门之外要不是胡安国的矢志"抢救",今天呈现在国人面前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可能就是两样了胡安国对于整个中华文而言,可谓是功高五岳,难怪他身后会被从祀于孔子庙,千秋万世受人瞻仰
元代之后,史学家胡三省,明时文学家胡应麟、胡震亨,清时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军事家胡林翼等,也是胡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
明代在文化领域较有成就的胡姓人物有学者胡居仁、胡直,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胡登洲明末有胡正言,擅治印、绘画,与刻工汪楷等合作,改进了彩色套版印刷术
近现代的胡姓名人主要有:国民党右派首领胡汉民,著名学者胡适,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胡正详,小说家胡也频
胡姓(11)|安定胡氏:胡遵家族以建立军功闻名,其中胡奋最为显耀 黄勇/文 进入南北朝后,作为一直生活在北方的安定胡氏大家族,迎来了发展史上的顶峰时期。在南北朝300多年里,安定胡氏先后有8人封王,5人封公爵,20多人为将军、太守、刺史、三公九卿,还有4个皇后和太后、两个嫔妃、4个王妃等,赶超当时的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几个门阀大姓,成为全国有名的超级大望族。当时的望族王氏、崔氏、卢氏,都非常乐意与安定胡氏家族结亲。 如果说胡奋的女儿胡芳成为晋武帝的贵妃为安定胡氏的辉煌奠定基础的话,那么,胡奋后裔胡国珍的女儿胡充华生下北魏孝明帝,则标志着安定胡氏开始步入辉煌时期。 胡充华画像(图据「 ”趣历史”) 胡国珍:崇尚清俭,忠心辅佐北魏国政 胡国珍,字世玉,有胡氏族谱记载他是胡奋的六世孙,另有一种说法是,他是胡遵的大儿子胡广的后裔。 胡国珍的祖父胡略,在后秦政权时,被赐爵为渤海公;父亲胡深,在五胡十六国的夏国任给事黄门侍郎,后为北魏效力,北魏世祖拓跋焘赐爵武始侯,后任河州刺史。 北魏太和15年(491),胡国珍承袭父爵武始侯,离开故乡临泾县,住在京都洛阳。受家庭熏陶,胡国珍少年好学,崇尚清俭,入朝后辅佐国政,忠心可敬。 胡国珍的女儿胡充华被选入宫,生下孝明帝元诩。孝明帝即位后,封外公胡国珍为光禄大夫。 胡充华临朝摄政,又给胡国珍加侍中,封为安定郡公,追崇胡国珍去世的妻子皇甫氏为京兆郡君,派10户人守墓。 此后,胡国珍又进入宫中参与谋划国事,忠心辅佐年幼的外孙皇帝,提出多项改革措施,并得到施行。 熙平元年(516),胡国珍被封为司徒公,胡充华、孝明帝率百官到家中祝贺,大摆宴席,极尽欢庆。 老年的胡国珍崇敬佛法,经常洁身斋戒,自做礼拜。 神龟元年(518)四月七日,已经80岁高龄的胡国珍,步行去看自己建造的佛像,走了四五里路。八日,他又走路去,站着看佛像,到天黑的时候才坐下。当晚,因劳累烦热过度,一病不起。 胡充华得知后,不顾自己是皇太后的身份,亲自为父亲侍奉汤药膳食。 十二日,胡国珍去世,被追赠为使持节、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太尉公、同州牧,号太上秦公,加九锡,谥号「 ”文宣公”,葬以殊礼。 胡国珍临终时,语重心长地对胡充华说:「 ”你们母子要好好治理天下,争得万民拥护,国运昌盛。”胡国珍死后,与前妻皇甫氏的灵柩一起,由洛阳运回临泾县合葬。 胡充华:文武双全的奇女子 胡充华,本名胡仙真,在历史上是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可与后世的武则天相比,她的一些执政理念,曾被武则天借鉴,并付诸实施。 《北史》记载,胡充华降生的时候,她的母亲看见卧房内红光照射,不知是什么征兆。胡国珍去问当时很有名气的术士赵胡,赵胡说:「 ”这是个吉兆啊,您的女儿有大贵之表,方为天地母,生天地主。” 因为家庭的缘故,胡充华幼年时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精通文墨,而且武艺高强,喜欢射箭,射得很准,可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奇女子。 成年后,胡充华进入佛寺为尼,在佛寺精研佛法,深通佛经义理。宣武帝元恪即位后,经人举荐,胡充华被宣召入宫讲佛道。 胡充华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口才又好,让宣武帝着迷,破例下诏封她为充华世妇(妃嫔称号),胡充华的名字即由此来。 北魏有个非常奇怪又残忍的惯例,为防止妇人干政,立太子时,要把太子的亲妈杀掉,所以皇后、嫔妃都没人愿意生子。但胡充华不这么认为,她宁愿一死,也要为宣武帝生一个嫡子以继承王位。 那么,胡充华成功了没有呢?请看下期。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13)。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报料QQ:3386405712
1、胡姓族人在历史上播迁较早,曾在各地出现大量名人。
2、胡姓族人编写家谱较早,且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众多的堂号。
3、各支胡姓宗族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麦田胡氏族谱》,江西泰和胡氏一支辈份派语:“鉴彦通文,德重政大,仲福正昌,志玉庆炳,宗秀才贤,洪华荣受,增兴上国,必上醇禧,端垂永久,企汉文云。”宗支派语:“文云福祖,嗣志丹廷,永绍继续,世正善成。”寿支派语:“文云福廷,仕子清彦,世尚向秉,其三善成。”珍支派语:“文云福祖,添楚召义,廷厅敦公,明正善成。”昊支派语:“文云福俊益,思通文友冕,玉则光其贤,士民多显达,翼之学有本,安国才自超。”又民国二十五年,麦田胡氏合修宗谱,其通派辈份派语为:“德泽敷南国,鸿章锡远方,谦恭崇厚道,仁孝振纲常,治谋原笃�,缵绪克隆昌,勋业怀先代,钟祥保祚长。”
胡姓来源于妫姓。
胡氏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hú,起源于周朝诸侯国胡国。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2007年相关部门数据显示,胡姓人口占中国大陆地区汉族总人口131%,排名第13位,也是中国大陆地区超过总人口1%的19个姓氏之一。
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表明,胡姓排15位。先秦时期,胡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黄河以南,淮河和汉水流域地区。秦汉两晋时,胡姓已经播迁到各地,西陲至四川和陕西,北疆为山西、河北,南抵广东、福建、东临江浙。在唐宋之际,胡姓已经在长江流域地区形成了优势。清朝进入台湾。
胡姓的起源故事
据说,胡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那时有一个以白头翁为图腾的部落,便是胡姓的先民。胡姓的最早祖先叫胡曹,有记载说:“胡之得姓,莫古于胡曹。”胡姓的起源,有确切记载的是西周、春秋的胡子国。胡子国有两个:一为归姓,位于今天的安徽阜阳,后被楚国所灭;一为姬姓,位于今天的河南郾城,是周王室之后。
现在,普遍公认的胡姓得姓始祖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在陈国的上古圣君虞舜后裔胡公满。周武王灭商后,封舜帝三十三世孙妫满于陈,并把女儿大姬嫁给他。妫满建立陈国,建筑都城,因在淮水之北,故名淮阳。妫满去世后谥曰胡公,后世称胡公满。认胡公满为胡姓的得姓始祖,能够表示胡姓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所以受到大多数胡氏家谱追捧。
胡姓家谱字辈
本文2023-09-22 17:42:1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8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