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刘的女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历史上姓刘的女名人,第1张

历史上姓刘的名人 刘氏历史名人

刘邦:即汉高祖,沛县人。秦末时陈胜起义,他在沛县聚众三千人响应。后受楚怀王之命与项羽分兵入关,公元前206年攻占咸阳,被项羽封为汉王,与项羽展开五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之后得胜,建国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启 (公元前188~前141)字开,是汉文帝的长子。在位时称汉景帝,采用窦皇后的黄老治术,实行无为政治,节俭爱民。后因采用晁错的主张,削夺诸侯王封地,引起七国之乱,幸赖太尉周亚夫平定,自此中央权力巩固,诸王毫无实力。在位十六年崩。

刘彻(前156一前87),即汉武帝。西汉武帝。前156一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将汉朝推向全盛时期。能诗善赋,原有文集两卷,亡佚。

刘秀:南阳蔡阳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公元22年在春陵起兵,加入绿林军,以恢复汉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打败赤眉起义军。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后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

刘备: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靖王刘胜的裔孙。东汉末年曾投kao曹cao、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cao于赤壁,节节胜利。公园21年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呈鼎足之势。其父子两代称王达43年。

刘伶:沛郡人,西晋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建威将军。

刘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刘过:太和人,南朝著名词人、诗人。

刘禹锡: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在哲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学说。著作有《天论》等。

刘松年: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刘墉:今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官至东阁大学士,与当时的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齐名。

历史上姓刘的名人有哪些 汉代皇帝都刘姓 这我不多说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著有《徐州先贤传》,编有《幽明录》、《宣验记》等,但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流传于世。 刘义隆:宋文帝(407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刘仁轨:(602年~685年),唐高宗至武周时期的名相,曾指挥灭百济之战,白江口之战消灭倭国海军。 刘xù:(公元887――946年),字耀远,涿州归义(今属河北雄县)人,五代史学家,后晋政治家。二十四史之一《旧唐书》的编撰者。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受命监修国史、负责编纂《旧唐书》。 刘松年:南宋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刘:(1098-1162年),字信叔,甘肃静宁人。中国南宋抗金将领 刘福通(1320~1365)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元末红巾军首领。至正十五年(1355年)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皇帝,称小明王,定都亳州。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他历任平章、丞相等职,掌握大宋的军政大权。后被朱元璋命部将沉于江中溺死(一说在安丰阵亡)。 刘伯温(1311―1375) 字伯温,元末明初青田(现在浙江省文成县)人。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官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民间传说其神机妙算,常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刘显:(1515一1581)本姓龚,字惟明,江西南昌人。明抗倭名将。

姓刘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刘邦、刘彻、刘备、刘 向、刘禹锡、刘伯温、刘伯承、 、刘海粟

历史上姓刘的名人 That unfortunate maiden,through incessant

历史上姓刘的名人 刘邦:即汉高祖

刘启 (公元前188~前141)字开,是汉文帝的长子

刘彻(前156一前87),即汉武帝。西汉武帝

刘备: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

刘伶:沛郡人,西晋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

刘过:太和人,南朝著名词人、诗人

刘松年: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刘墉:今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

刘姓自汉以来受封王爵、自立为王者历代大约有500多人

刘姓自东周卿士刘康公开始,各朝及地方割据政权行使丞相与副丞相职权的100多人

姓刘的女明星,女名人有哪些? 赵丽颖,贾青,刘涛 刘璇 刘春红 刘亦菲 刘雪华 刘晓庆 刘若英 刘力扬 刘品言 刘荷娜 刘晓洁 刘诗诗 刘怡君

历史上姓刘古代名人都有谁? 刘郎前度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载: 东汉 刘晨 阮肇 在 天台山 遇仙,归来已是 晋 代。后 刘 等重访 天台山 ,旧踪渺然。诗文中因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亦作“ 刘郎前度 ”。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绝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 刘郎 今又来!”此 刘禹锡 自称。 宋 周紫芝 《点绛唇》词:“浑无绪! 刘郎 前度,空记来时路。”《花月痕》第十回:“不独马缨一树,不识门前,就是人面桃花,也无所谓 刘郎 前度。”

刘柳 唐 刘禹锡 、 柳宗元 的并称。 宋 马永卿 《真子》卷三:“未几,有八司马之变,使 退之 不贬,与 刘 柳 辈俱陷党中,则终身废锢矣。” 清 唐孙华 《读柳诗》诗:“漏泄谓 刘柳 ,责望致嫌疑。” 严复 《<天演论群治>按语》:“此其说与 唐 刘 、 柳 诸家《天论》之言合,而与 宋 以来儒者以理属天,以欲属人者,致相反矣。”

刘根 汉 代术士。传说能驱鬼、辟谷。《后汉书方术传下刘根》:“ 根 於是左顾而啸,有顷, 祈 之亡父祖近亲数十人,皆反缚在前,向 根 叩头。”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 刘根 遐寝不食,或谓偶能忍饥。” 唐 高适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诗:“江山归 谢客 ,神鬼下 刘根 。”

刘晏粟 唐 理财家 刘晏 ,曾任吏部尚书, 东都 河南 江 淮 山南 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等职,用分段转运方法岁运 江淮 粮食四十万斛,以解决关中食粮。后人因以“刘晏粟”谓善于理财,政绩卓著。 清 赵翼 《寿全惕庄六十》诗:“最绩早同 刘晏 粟,清心仍酌 隐之 泉。”

刘师哥牡丹花品种之一。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释名》:“刘师哥者,白花带微红,多至数百叶,纤妍可爱。莫知何以得名。”

刘海1见“ 刘海蟾 ”。2传说中的 刘 海 额前垂发,俗因称此发型为“刘海”。《文明小史》第十九回:“众人举目看时只见一个个都是大脚皮鞋,上面前刘海,下面散腿。” 巴金 《秋》六:“略微高的前额上覆盖着刘海。”

刘海蟾 亦称“ 刘海 ”。

五代 燕山 人,名 操 ,字 昭远 ,以号行。道教全真道祖师。初事 燕 主 刘守光 为丞相。一日,道人 正阳子 来谒,说清静无为之法,并索鸡卵十枚,累金钱上。 海蟾 惊呼:“危哉!”道人说:“居荣禄,履忧患,其危殆甚!” 海蟾 悟,弃官归隐,后仙去。见《神仙通鉴》。民间多绘作仙童状,前额垂发,手舞钱串,骑蟾背上。俗称“刘海”。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面同满月,眼若明星,双髻簪花,如世间所绘 刘海 状。”《秧歌剧选十二把镰刀》:“ 桂兰 打铁手呀手儿软,腰儿闪几闪,越看越好看……好像 刘海 戏金蟾, 王二 我好不喜欢。”

刘陆 宋代 刘克庄 、 陆游 的并称。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 元 白 自清浅, 刘陆 但恣肆。”

刘累传说中善于驯龙的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 陶唐氏 既衰,其后有 刘累 ,学扰龙于 豢龙氏 ,以事 孔甲 ,能饮食之, 夏后 嘉之,赐氏曰 御龙 。” 宋 梅尧臣 《文惠师赠新笋》诗:“ 刘累 死,龙不驯。世间事,不识真。”

刘猛将军 1传说中灭蝗保穑之神。指 宋 刘 。 宋 景定 四年,旱蝗,上敕 刘 为 扬威侯 天曹猛将之神。敕云“飞蝗入境,渐食嘉禾,赖尔神灵,剪灭无馀。”蝗遂殄灭。见 罗振玉 《俗说》引 朱坤 《灵泉笔记》。2传说中灭蝗保穑之神。指 元 刘承忠 。 承忠 元 末驻守 江 淮 ,会蝗旱,督兵捕逐,蝗殄灭殆>>

中国历史上姓刘的名人都有谁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西汉(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故人亦称沛公。

汉文帝刘恒:汉朝的第3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的情况下),躬行节俭励精图治,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其父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谥号“孝武”,庙号世宗。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淮南王。曾招宾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谋反之事败露而自杀。

刘向:(约前77―前6),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县(现江苏省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撰成《别录》一书,为中国最早的分类目录。

刘歆:(约前50-23),新朝开国功臣。封红休侯。刘歆在天文学及古代典籍分类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并在当时积极推行古文经学。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

中国历史上姓刘的名人有哪些?在那方面有名 多去了

刘姓的始祖刘康公, 名季子,为东周诸侯国刘国开国君主,他为周顷王的儿子、周匡王、周定王的弟弟,周定王八年(公元前592年),王季子称刘康公。最早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中庸思想的最早提出者。

刘邦,汉朝的创建者;

刘彻,就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帝王,还把西域纳入中国版图,是中国历史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刘秀,东汉光武帝,东汉开国国君;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皇帝,家喻户晓得三国帝王;

刘裕,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朝的开国国君,布衣出身,是个农夫;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位国家主席。

1谁能告诉我历史上的刘姓名人

关于刘姓氏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是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

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

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二是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

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三是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

据史书记载:一、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

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

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刘氏迁徙分布 刘氏最早发源于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公元前300多年前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

战国时晋大夫会有子留居秦国,称刘氏,其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

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在江南影响很大。

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直至今日。 郡望堂号 郡望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5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1、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此支刘氏 是汉高祖的后代。

2、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

4、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5、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

6、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文所开基。

7、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

8、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西汉长沙定王刘发。

9、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

此支刘氏,其开山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 10、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

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所开基。 11、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

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12、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

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氏。 13、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

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 14、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

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苍之后。 15、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

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16、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

东汉改为郡。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17、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定王刘发。

18、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刘姓,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堂号 1、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郡望堂号的正宗。 2、豢龙堂:夏相刘累,相传他善于养龙,被封为豢龙氏。

3、藜照堂: 汉代的刘向,元帝的时候校书天禄阁,有一天,一个老翁穿着黄衣,拿者藜杖,吹着拐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书给刘向。刘向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是太乙之精,听说他好学,特来看他。

刘向一生著述很多,见了老翁后,才思更加敏捷了。 刘氏历史名人 刘邦:即汉高祖,沛县人。

秦末时陈胜起义,他在沛县聚众三千人响应。后受楚怀王之命与项羽分兵入关,公元前206年攻占咸阳,被项羽封为汉王,与项羽展开五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之后得胜,建国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启 (公元前188~前141)字开,是汉文帝的长子。在位时称汉景帝,采用窦皇后的黄老治术,实行无为政治,节俭爱民。

后因采用晁错的主张,削夺诸侯王封地,引起七国之乱,幸赖太尉周亚夫平定,自此中央权力巩固,诸王毫无实力。在位十六年崩。

刘彻(前156一前87),即汉武帝。西汉武帝。

前156一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

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将汉朝推向全盛时期。能诗善赋,原有文集两卷,亡佚。

刘秀:南阳蔡阳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公元22年在春陵起兵,加入绿林军,以恢复汉时制度为号召。

2历史上有哪些刘姓名人

刘氏历史名人

刘邦:即汉高祖,沛县人。秦末时陈胜起义,他在沛县聚众三千人响应。后受楚怀王之命与项羽分兵入关,公元前206年攻占咸阳,被项羽封为汉王,与项羽展开五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之后得胜,建国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启 (公元前188~前141)字开,是汉文帝的长子。在位时称汉景帝,采用窦皇后的黄老治术,实行无为政治,节俭爱民。后因采用晁错的主张,削夺诸侯王封地,引起七国之乱,幸赖太尉周亚夫平定,自此中央权力巩固,诸王毫无实力。在位十六年崩。

刘彻(前156一前87),即汉武帝。西汉武帝。前156一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将汉朝推向全盛时期。能诗善赋,原有文集两卷,亡佚。

刘秀:南阳蔡阳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公元22年在春陵起兵,加入绿林军,以恢复汉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打败赤眉起义军。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后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

刘备: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靖王刘胜的裔孙。东汉末年曾投kao曹cao、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cao于赤壁,节节胜利。公园21年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呈鼎足之势。其父子两代称王达43年。

刘伶:沛郡人,西晋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建威将军。

刘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刘过:太和人,南朝著名词人、诗人。

刘禹锡: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在哲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学说。著作有《天论》等。

刘松年: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刘墉:今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官至东阁大学士,与当时的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齐名。

3古代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西汉(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

故人亦称沛公。汉文帝刘恒:汉朝的第3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的情况下),躬行节俭励精图治,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其父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

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

谥号“孝武”,庙号世宗。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淮南王。

曾招宾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谋反之事败露而自杀。

刘向:(约前77—前6),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县(现江苏省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撰成《别录》一书,为中国最早的分类目录。

刘歆:(约前50-23),新朝开国功臣。封红休侯。

刘歆在天文学及古代典籍分类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并在当时积极推行古文经学。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

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

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刘洪:(约130-196年),中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9月19日),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于220年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刘协被封为山阳公。

汉昭烈帝刘备:字玄德,(150-222),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山靖王刘胜的裔孙。

一生以仁义为本,颇得民心。刘元梁:晋代南郡破城英雄,曾被封为上卿,后被奸臣所害贬为右淮尉,精通诗词,颇有文采,诗作众多,后被庸王抄家,才不得已保存至今,残诗作有 反昭新书等。

刘徽: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著有《九章算术》(九卷)、《海岛算经》等。

刘伶:“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

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 礼法”表示蔑视。刘琨:(271~318),西晋爱国将领,也是著名的诗人、音乐家。

成语“闻鸡起舞”的人物之一。刘渊即汉光文帝,字元海。

新兴(治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

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公元304-310年在位(308年称帝)。刘牢之:东晋北府兵将领,淝水之战中率精兵5000夜袭驻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东)的5万前秦军,并分兵断其退路,使前秦军腹背受敌,迅速崩溃,争渡淮水,前秦梁成等10名将领阵亡,士卒损失15万人。

宋武帝刘裕(363—422),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曾先后灭亡南燕、后秦等国。有“气吞万里如虎”之美誉。

刘义隆:宋文帝(407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刘勰:(约465—532) 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

刘义庆:(403年-444年),南朝宋文学家。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

著有《徐州先贤传》,编有《幽明录》、《宣验记》等,但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流传于世。刘焯:(公元544~610年)隋代天文学家。

着力研习《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提出新法,编有《皇极历》。

刘文静:(568-619) 唐初开国功臣。李渊在太原起兵,他亦随军南下,俘隋大将屈突通。

唐立,任纳言,助修律令,并助李世民击灭薛仁杲,任民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封鲁国公。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刘昫xù:(公元887-946年),五代史学家,后晋政治家。

二十四史之一《旧唐书》的编撰者。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

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受命监修国史、负责编纂《旧唐书》。

刘仁瞻:(900-957) 五代十国南唐大臣。以骁勇名于当世。

曾任吴右监门卫将军。历任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刺使。

刘金定:北宋著名巾帼女将(与穆桂英齐名),高琼之妻。曾大败南唐军,为宋军平灭南唐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宋建立后,刘金定随丈夫高琼北上抗辽,助丈夫镇守雁门、宁武、偏头三关等重地,后不幸战死。刘娥:(968-1033),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主政长达十余年,功绩赫赫,。

4历史上刘姓名人

01 汉朝,西汉刘邦 75 西汉高祖公元前256——前195 公元前206——前195 12年02 汉朝西汉刘盈 76 西汉孝惠帝公元前211——前188 公元前194——前188 7年03 汉朝西汉刘恭 77 西汉前少帝公元前 ? ——前184 公元前187——前184 4年04 汉朝西汉刘弘 77 西汉后少帝公元前 ? ——前180 公元前184——前180 5年05 汉朝西汉刘恒 76 西汉孝文帝公元前202——前157 公元前179——前157 23年06 汉朝西汉刘启 77 西汉孝景帝公元前188——前141 公元前157——前141 17年07 汉朝西汉刘彻 78 西汉孝武帝公元前157——前87 公元前141——前87 55年08 汉朝西汉刘弗陵 79 西汉孝昭帝公元前94 ——前74 公元前87 ——前74 14年09 汉朝西汉刘询 81 西汉孝宣帝公元前96 ——前49 公元前74 ——前49 26年10 汉朝西汉刘奭 82 西汉孝元帝公元前75 ——前33 公元前48 ——前33 16年1l 汉朝西汉刘骜 83 西汉孝成帝公元前52 ——前 7 公元前33 ——前 7 27年12 汉朝西汉刘欣 84 西汉孝哀帝公元前25 ——前 1 公元前7 ——前 1 7年13 汉朝西汉刘衎 84 西汉孝平帝公元前 9 ——公元5 公元前1 ——公元 5 6年14 汉朝西汉刘婴 85 西汉孺子帝公元 4 ——公元24 公元 6 ——公元 8 3年15 汉朝。

更始刘玄 83 汉更始帝 ? ——公元25 公元 23 ——公元25 3年16 汉朝建世刘盆子 85 汉建世帝公元10 ——公元 ? 公元 25 ——公元27 3年17 汉朝东汉刘秀 83 东汉光武帝公元前 6——公元57 公元 25 ——公元57 33年18 汉朝东汉刘庄 84 东汉孝明帝公元 28 ——公元75 公元 57 ——公元75 19年19 汉朝。东汉刘炟 85 东汉孝章帝公元 57 ——公元88 公元 75 ——公元88 14年20 汉朝东汉刘肇 86 东汉孝和帝公元79——公元105 公元 88 ——公元105 18年21 汉朝东汉刘隆 87 东汉孝殇帝公元105——公元106 公元105——公元106 八个月22 汉朝东汉刘祜 87 东汉孝安帝公元94 ——公元125 公元106——公元125 20年23 汉朝东汉刘懿 87 东汉前少帝公元115——公元125 公元125 七个月24 汉朝东汉刘保 88 东汉孝顺帝公元115——公元144 公元125——公元144 20年25 汉朝东汉刘炳 89 东汉孝冲帝公元143——公元145 公元144——公元145 五个月26 汉朝东汉刘缵 89 东汉孝质帝公元138——公元146 公元145——公元146 一年多27 汉朝东汉刘志 88 东汉孝桓帝公元132——公元167 公元146——公元167 22年28 汉朝东汉刘宏 89 东汉孝灵帝公元156——公元189 公元168——公元189 22年29 汉朝东汉刘辨 90 东汉少帝公元173——公元190 公元189 六个月30 汉朝东汉刘协 90 东汉孝献帝公元181——公元234 公元189——公元220 32年31 三国蜀汉刘备 89 蜀汉昭烈帝公元162——公元223 公元221——公元223 3年中国历代刘氏皇帝录序号朝代姓名世序庙号或谥号生卒纪年(公元)在位纪年(公元)在位32 三国蜀汉刘禅 90 蜀汉孝怀帝公元207——公元271 公元223——公元263 41年33 列国汉国刘渊 90 汉国高祖公元 ? ——公元310 公元304——公元310 7年34 列国汉国刘聪 91 汉国烈宗公元 ? ——公元318 公元310——公元318 9年35 列国汉国刘粲 92 汉国少主公元 ? ——公元318 公元318 1年36 列国前赵刘曜 91 前赵赵王公元 ? ——公元329 公元318——公元329 12年37 列国夏刘屈孑 94 夏世祖公元 ? ——公元425 公元407——公元425 19年38 列国夏刘昌 95 夏秦王公元 ? ——公元434 公元425——公元428 4年39 列国夏刘定 95 夏平康王公元 ? ——公元431 公元428——公元431 4年40 南朝刘宋刘裕 96 刘宋武帝公元356——公元422 公元420——公元422 3年41 南朝刘宋刘义符 97 刘宋少帝公元406——公元424 公元423——公元424 2年42 南朝刘宋刘义隆 97 刘宋文帝公元407——公元453 公元424——公元453 30年43 南朝刘宋刘劬 98 公元 ? ——公元453 公元453 三个月44 南朝刘宋刘骏 98 刘宋孝武帝公元403——公元464 公元454——公元464 11年45 南朝刘宋刘子业 99 刘宋前废帝公元449——公元465 公元465 1年46 南朝刘宋刘彧 98 刘宋明帝公元439——公元472 公元465——公元472 8年47 南朝刘宋刘昱 99 刘宋后废帝公元463——公元477 公元473——公元477 5年48 南朝刘宋刘准 99 刘宋顺帝公元467——公元479 公元477——公元479 3年49 五代后汉刘知远沙陀后汉高祖公元895——公元948 公元947——公元948 2年50 五代后汉刘承佑沙陀后汉隐帝公元931——公元950 公元948——公元950 3年51 五代北汉刘崇旻沙陀北汉世祖公元896——公元954 公元951——公元954 4年52 五代北汉刘承钧沙陀北汉睿宗公元926——公元968 公元954——公元968 15年53 五代北汉刘继恩沙陀北汉少主公元935——公元968 公元968 三个月54 五代北汉刘继元沙陀北汉英武帝公元 ? ——公元991 公元968——公元979 12年55 五代。

南汉刘??南汉高祖公元889——公元942 公元917——公元942 26年56 五代南汉刘玢南汉殇帝公元920——公元943 公元942——公元943 2年57 五代南汉刘晟南汉中宗公元920——公元958 公元943——公元958 16年58 五代南汉刘鋹南汉后主公元943——公。

5历史上刘姓名人都有谁

1、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显赫建树,与秦始皇被后世并称为“秦皇汉武”,被历代史学界和政治家们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汉武帝的思想积极进取,极具前瞻性,为朝廷以至社会带了新思维,亲政后进行了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深远地影响着后世。

2、刘备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亦称汉先主,三国时代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三国志、华阳国志等称为先主,继其帝位的刘禅则被称为“后主”,资治通鉴称刘备父子为汉主。 刘备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3、刘病已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原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9月10日—前48年1月10日在位),其正式谥号为“孝宣皇帝”,后世省略“孝”字称“汉宣帝”。

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为王翁须。 由于宣帝长期在民间生活,深知民间疾苦,所以他在位时期,勤俭治国,而且还很放松人民的思想,对大臣要求严格,特别是宣帝亲政以后,汉朝的政治更加清明,社会经济更加繁荣。

在亲政的二十年中,他着重于整肃吏治,加强皇权。他不但族灭了腐败的霍氏家族,而且诛杀了一些地位很高的、腐朽贪污的官员。

4、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5、刘克庄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

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

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6历史上姓刘的名人有哪些

汉代皇帝都刘姓 这我不多说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

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著有《徐州先贤传》,编有《幽明录》、《宣验记》等,但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流传于世。

刘义隆:宋文帝(407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刘仁轨:(602年~685年),唐高宗至武周时期的名相,曾指挥灭百济之战,白江口之战消灭倭国海军。 刘昫xù:(公元887——946年),字耀远,涿州归义(今属河北雄县)人,五代史学家,后晋政治家。

二十四史之一《旧唐书》的编撰者。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

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受命监修国史、负责编纂《旧唐书》。

刘松年:南宋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刘锜:(1098-1162年),字信叔,甘肃静宁人。

中国南宋抗金将领 刘福通(1320~1365)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元末红巾军首领。至正十五年(1355年)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皇帝,称小明王,定都亳州。

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他历任平章、丞相等职,掌握大宋的军政大权。

后被朱元璋命部将沉于江中溺死(一说在安丰阵亡)。 刘伯温(1311—1375) 字伯温,元末明初青田(现在浙江省文成县)人。

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官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

民间传说其神机妙算,常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刘显:(1515一1581)本姓龚,字惟明,江西南昌人。

明抗倭名将。

7历史上刘姓的名人

1、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西汉(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

故人亦称沛公。 2、汉文帝刘恒:汉朝的第3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的情况下),躬行节俭励精图治,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3、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其父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4、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

5、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淮南王。曾招宾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

《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谋反之事败露而自杀。 6、刘向:(约前77—前6),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唐朝,刘姓进入大发展时期,出了不少名臣,13名刘姓人当过唐朝的宰相。汴州尉氏县(今河南省尉氏县)人刘仁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南汉灭亡后,刘氏子孙光复汉室的最后努力宣告失败。然而,他们在政界、军界、文艺界仍名人辈出。唐朝宰相刘仁轨、见载于《三字经》的刘晏、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清朝重臣刘墉等,是刘姓文臣代表人物。

  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南宋中兴名将刘锜、晚清名将刘永福、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近代的“四川王”刘湘等,则是武将中的代表人物。

文臣辈出

  唐朝宰相中,有13位刘姓人

  唐朝,刘姓进入大发展时期,出了不少名臣,13名刘姓人当过唐朝的宰相。汴州尉氏县(今河南省尉氏县)人刘仁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武则天执政时,他陈述“吕后乱政”的故事,当面规劝武则天还政。武则天不仅没有责怪他,还称赞他“忠贞操守,终始不变”。刘仁轨逝世时,武则天为他停朝三日。

  《三字经》里有这样一段话: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能被写进《三字经》的人物,无一不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文中的刘晏,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经济萧条,财政困难。刘晏改革漕运、改革盐政、改革粮价、推行常平法,使得唐朝经济很快恢复,社会也随之趋于稳定。

  大明元勋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说起刘基,人们对他的字更熟悉:伯温。《明史》记载,刘基是青田刘氏后裔,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把他比作张良,后人将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刘基幼时聪慧过人,十分好学,12岁便考中秀才,被乡邻称为“神童”。

  后来,刘基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兵法数学,22岁考中进士后,一直过着半仕半隐的生活。

  刘基50岁时,遇到了朱元璋,成为他的谋臣,刘基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策略,均被采纳并成功实施。甚至确定“大明”的国号,也是出自刘基建议。

  如今,中国民间仍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说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罗锅宰相

  “刘罗锅”其实不罗锅

  1996年,李保田、张国立、王刚等人主演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轰动一时,刘墉这个名字也被大众所熟知。

  刘墉与和珅的关系,与电视剧里描写的一样吗《清史稿》记载,乾隆四十七年,刘墉奉调入京出任左都御史,当时和珅炙手可热,刘墉“委蛇其间,唯以滑稽悦容其间”。这表现了刘墉为人和为官的另一面:按照官场的规则做事,应付上级,对同僚圆滑趋避。嘉庆帝即位后,刘墉继续受到重用,并参与扳倒和珅。

  刘墉真的是“罗锅”吗史学家姜纬堂先生在《刘墉绰号“罗锅”考》一文中断定,刘墉并不是罗锅。清代选官取士,向来以“身、言、书、判”为标准。这四条标准中,“身”居首位,要求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否则难立官威。如果刘墉是罗锅,那他面试这一关就过不了。

  当不成进士,还有另外一个入仕门路:应“大挑”一科。这一科只论相貌,如果身体不正、肩膀不平,肯定落选。所以,刘墉即使算不上仪表堂堂,也总不至于身体残疾。

  不过,“罗锅”这一称号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史书记载,嘉庆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不过,刘墉当时年近80岁,难免有点驼背弯腰。如果以此认定他年轻时就是“罗锅”,就没道理了。

  顺昌大捷

  5000人对战10余万人,大获全胜

  南宋初年,刘锜是当时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著名将领。说起他,不得不说“顺昌大捷”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

  《宋史》记载,公元1140年,宋、金经过谈判,金人归还宋朝三京,刘锜被任命为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率军赴任。赴任途中,金国元帅兀术发动政变,推翻宋金合议,并出动数十万大军,取道两淮大举攻宋。

  刘锜率兵抵达顺昌(今安徽阜阳)时,得知金军铁骑已经到达距顺昌300里的陈州(今河南淮阳),刘锜当即下令死守顺昌。

  刚开始,兀术并没有把顺昌这座小城放在眼里,只是派遣小规模部队来攻。几次进攻失败后,他才从主力部队中拨出3万余人强攻顺昌。

  刘锜手下士兵不足2万人,实际参与战斗的只有5000人。5000步兵对战3万余骑兵,刘锜亲自指挥主动出击,将金军3万余人歼灭大半。

  没等刘锜喘过来气,金军又从陈州等地增调数万兵力,合围顺昌。白天防守一天,晚上刘锜没有休息,派骁将阎充带领500人夜袭金营,使金军陷入恐慌,自相残杀,天没亮便主动撤退。

  这场战役还没有到高潮。兀术得知战败消息,率兵10余万直驱顺昌。很多人想南撤,而刘锜认为,南撤可能会使金军长驱直入,决定将船只全部凿沉,背水一战。

  金军向顺昌城发起总攻。刘锜又力排众议,决定先攻打金军最精锐的中军。这场战斗中,金军先后出动了“铁浮屠”和“拐子马”,但最终都被完败。6天后,兀术无奈北撤。

  就这样,刘锜带领5000步兵,先后击败金军3万余人、数万人和十几万人的进攻。这场战役被称为“顺昌大捷”,成为南宋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望您喜欢和采纳!

PS:如果有疑问请继续追问!

﹎﹎﹎﹎﹎﹎﹎﹎﹎﹎﹎﹎﹎﹎﹎

by:知道团队写意天下

1、江苏徐州铜山刘氏:梅、玺、泰、山、守、德、传、正、文、光、振、西、继、世、宏、昌。

2、陕西安康刘氏:金祥治(志)家邦,定国显名扬。

3、辽宁北镇满族刘氏:汝应学养,名显文登,清时懋树,维国兴宗

4、江苏兴化市安丰镇刘邹村刘氏:步忠堂学新,德厚传桂芳,龙政万年树,则守焕金银。

5、睢宁王集林庙刘氏:金华开启,福庆勋宣,忠桢崇祥,百世其昌,贵坤献锦,新建久远,学奎武扬,宇元安长。

扩展资料:

刘姓人口分布:

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刘姓在北方和中原地区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部、河北、山东西北、新疆喀什地区,刘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21%;

在青海以东、浙江以西的大批南北地区,刘姓分布频率在42%—7%,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86%;

在浙江、江苏南部、福建大部、台湾、广东中部、海南南部、云南西南、四川西端、青海东部、新疆西地区,刘姓分布频率在14%—42%,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5%;在其他地区,刘姓分布频率不足14%,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8%。

-刘姓

-刘氏家谱  

1、刘仁赡

刘仁赡(900-957),字守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时期南唐大将。仕南唐,累官武昌节度使,徙清淮军节度使,镇寿州。周师入淮,仁赡坚守不下。

会病甚,其副使孙羽以城降,世宗命舁至帐前,赐以玉带御马,拜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是日卒,年五十八,追封彭城郡王。

2、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3、刘锜

刘锜(1098年-1162年2月25日),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南宋初年名将,泸川节度使刘仲武之子。

刘锜自少随父征战,宋徽宗时为閤门祗候。南宋建立后被授为陇右都护,多次战胜西夏,颇著威名。之后受名臣张浚提拔,参与富平之战。又扈从宋高宗,两任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绍兴十年(1140年),在顺昌之战中大破金将完颜宗弼军,并派兵协助岳飞北伐。

次年,于柘皋之战再破金军。此后被罢去兵权,两知荆南府。晚年再获起用,率军抗击南下侵宋的金帝完颜亮,但因老病而无功。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刘锜去世,获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武穆”(一说武忠)。宋孝宗时追封吴王,加赠太子太保。著有《清溪诗集》,今已佚。《全宋诗》录其诗七首。

4、刘福通

刘福通(1321-1366),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人。元末北方红巾军领导者,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活动。

韩山童战死后,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定都亳州,后迁开封建元龙凤。他为枢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掌握军政大权。不久率军攻克汴梁。

但好景不长,刘福通先在汴梁为元将察罕帖木儿所破,后在安丰为诚王张士诚派遣的吕珍所围,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赶到之前,刘福通战死,救出小明王,安置于滁州,随后朱元璋命水军将军廖永忠接小明王去应天(今南京),途经辗转瓜州渡口,沉没,船上包括小明王无一幸免。

5、刘墉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刘仁瞻

-刘禹锡

-刘锜

-刘福通

-刘墉

汉朝之前姓刘的人可以说凤毛麟角,汉朝之后刘氏成了中国的一个大姓,可以说,现在大部分姓刘的人都是当年汉朝皇室后裔。汉朝时皇室宗亲被封为王或侯,遍及全国各地,他们到了各自的封地后继续组建家庭生儿育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又保证了后代的数量。所以现在全国到处都有姓刘的人。

丛 鐇:(公元937~975年),许昌人(今河南许昌)。著名南北朝时期滁州刺史。

丛 兰:(公元1456~1523年),字廷秀,号丰山;山东文登城关人。著名明朝大臣。官至明朝南京工部尚书,谥赠柱国太子少保。自幼聪敏好学。无处买书,手自抄录,往往“夜诵达旦”。经、史、兵、医、数等无不探讨。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登进士,官户科给事中。时中官汪直、梁芳等弄权,先后以排斥、拉拢等手段,迫丛兰就范。丛兰坚贞不屈。明弘治十一年上奏《清宁宫灾六事疏》,提出“今日之务在惜人才、慎举措、惜畿民、抚边戍、警怠玩、去贪残元恶”,揭发中官梁芳、陈喜、汪直、韦兴及侍郎林凤、太常卿崔志端等奸党罪恶,使其被废,丛兰晋为兵科右给事中。中官何文鼎因直言获罪,丛兰又“合台谏救”,因此触怒皇帝而下狱,但志不稍挫。事明后,晋升通政史司右参及左参。适逢北疆有警,受命经略紫荆、倒马各关塞军务,精心设防,挫败入侵者,致敌酋小王子断右臂而逃。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晋右通政。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被派往延绥等地规划边务,兼粮储、屯田、抽选军丁之任。见边塞弊端很多,赋高役重,民不聊生,多有弃逃他奔的。为去弊固边,丛兰不肯阿谀弄权的刘谨,上谏《边塞军务十事疏》。刘谨怒,欲加祸于丛兰。幸而刘谨不久被诛,丛兰晋升通政史,又选为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宁夏、陕西等三边军响、粮储。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大同有警,进右都御史,总制宣化、大同和山西偏头、宁武、雁门等关隘军务,上奏《修设塞堡以防边患疏》。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改命总督槽运,兼巡抚江北。丛兰力除漕运旧弊,建立新章则,著有《漕运录》传世。为了救济灾民,上奏《再乞天恩给银两亟为拯救疏》并截取槽粮数万石赈济饥民。这期间,水曹主事王銮,因亢直触犯上司入狱。丛兰上疏,王銮获释。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中官刘允以迎佛使乌恩藏(西藏中部僧人,号活佛),征调船只五百余艘,役民数万人,百姓苦不堪言。丛兰急奏《取回出使内臣刘允疏》斥僧佛无益,是误民之术,论劳民伤财不利国家安定之害。四年后,解漕务职专任巡抚。时宁王朱袁濠反,丛兰移镇瓜洲。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晋阶资德大夫,勋正治上卿。这年冬,升南京工部尚书,时年六十四岁。明嘉靖元年获准告老还乡。次年病逝,葬于文城东北隅。丛兰生在明朝中叶,时政治腐败,内忧外患迭起。从政三十余年,刚正不阿,勇斗邪恶,以直言善疏、敢斥权奸而闻名。共上疏谏三百余篇。其中一百一十篇辑为《丰山奏议》六卷。作为明王朝忠直之臣,丛兰曾率部在河南镇压了白莲教的赵景隆起义,还在庐凤滁和等地镇压了刘六(刘宠)起义。

丛 磐:(公元1485~1551年),字益安,丛兰之子;山东文登城关人。著名明朝官吏,学者。母邢氏封夫人。尚书以进士起家,为时名卿,乡里世次家有谱,赐兆有碑铭。君出生于成化乙巳闰月十八日,年六十七,嘉靖辛亥九月二十七日而殁。殁后六十日而葬,在赐兆之次。其治命曰:必蓝伯子铭我墓也。孤仲楫衰绖来告,惟我先君子与尚书同为九卿,而田获拜于床下,及田被放东归,君岁时遵海而南,访于少劳山中,世讲其好,不忍以衰病辞。志曰:君夙有异质,记诵开敏,才藻寯颖,声名藉藉,从宿儒名士游,动履语默,咸有法度;布衣韦带,与寒士等。尚书以御寇功,当阴子。君曰:磐已食廪于庠矣,请以与仲弟砻。尚书曰:汝嫡长也,于令甲为宜。君固辞。后尚书以考绩,又当阴子。君又固入让其季弟。尚书知其志不可夺,叹息而许之。后有司贡士,刘瑛为正,而君次之。宪台以君之文优,曰丛磐可贡,君恳让之。宪台曰:让,美德也;从之,以风竞者,君复厚赆之。盖君之志期于取世科,而乃屡不合于主司,亦无愠色。后选贡例行,君乃膺选入太学,而进修益力。见时之养友党,饰诈伪,以取时名者,辄远避之。初,尚书屡使将指,北至上谷、云中,西至三秦,南至两淮,君常侍官邸,清苦慎密,不通请托馈遗,此在君为不足言,故皆略其为某某也。夫贵介公子,不自检束,而贻辱其亲以抬台评者比比。故一时称有家法者曰:丛氏丛氏云。仲氏为湖州通叛,季氏为上林苑监丞。君需次家居者几二十年,无少竞进意。有司屡劝之,乃赴铨试,授巩昌府通判,监督甘肃军储事,单车之任,揭前后所统钱谷出纳之最于壁,取簿书列于案,自阅手披,刳剔弊,根源窟穴,毫发必尽。官属吏胥,承命不暇,事以大治。甫三月而疾作矣。君恳请于抚台察院求去,台院慰留之。而退志益坚乃褒饬许之。令巩昌致尽,君复固辞。台院叹曰:若丛氏之恬退不苟,可以厉贪振懦矣。归来自号龙湾翁,结茆于万石山以居。子弟从游者多至成材,视所居之乡如其宗党奖与善者,过者,俗为一变。薄于自奉,厚于宾友。有过访者饮洒啸歌,纵谈前辈言行,台阁典章,从容竟日。每岁大祲,赈贷至倾庾廪,无少计惜。邻里之疾病、婚嫁、丧葬有弗给者,不侍告而周之。君才足以责成,谋足以经远,然不得大试于事。故可传载者少,而有识者惜之不能已也。娶于邑之许氏,同德偕老,生子四人:伯栋、仲辑、叔模、季格,读书世其业;女二人:适某某;孙子九人;孙女九人,尚幼。铭曰:孚我家人,维孝既友,都彼一乡,悔亡无咎。难进易退,令名不朽,永閟幽宫,爰利其后。爰配于社,春秋俎豆。

丛大为:(生卒年待考),字祥子,号尧山,明朝少保丛丰山之孙,自号携雪老人;山东文登人。著名清朝诗人、书法家。丛大为幼年颖异,有神童之目。后以清顺治乙未进士,除江南句容县知县,清操骨鲠,莅任未久,以谗褫去。去官后,丛大为寓居句容之崇明寺,与野叟老衲及邑中文士相款洽,意泊如也。而句容百姓泣诉当道,置簿设柜助之金,里民供薪米相望于路,有七旬老叟匍匐五十里负米献者。石城名士周铭赋“浩浩歌”赠之。有“苍生倘命穷,吾道甘蹉跎”之句。后迨公论昭雪,丛大为遂无仕进意,常往金陵、华阳间泛秦淮,登木末亭、雨花台诸胜绩,赋诗见志,箫然尘盍之外。旋里后仍好不倦,贯穿经义子史,与赛勺海、毕亮四,以诗、古文词为东海宗匠。丛大为工草书、诗文,为书名所掩,去今二百年邑人争宝其翰墨,诗文鲜有存者,仅余携雪堂诗草一卷。携雪堂者,丛大为罢官后以携雪老人自号,盖取孟郊“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意。诗格遒丽近柳州,其草书由智永千文入上企晋贤于大令契之尤深,玉骨冰姿,逍遥纸上,逸若仙,静若禅,其跌宕取势处若舞女低腰、仙人啸树而丰韵潇洒又若瑶草琪花,迎风绰约。以僻处东陲,故不显于世,惟寓居崇明寺时,求书者盈门,金沙蒋虎臣笃爱之,丛大为之学能见其大,故发为词翰,迥异流俗。其论学书曰:悔臣心发而天风反,善言发,而荧感退,天人非二致也,箫韶奏而凤凰仪,机心生而鸥鸟去,物我非有间也。曾子依山而吟,山鸟下翔,师旷鼓琴百兽率舞,未有成而不应者。又曰:一日子而亥,一岁春而冬,一生少而老,存此心如过独木桥,如御逸马,子如俯悬崖,如见大宾而对上帝使主心常存,客气听命则病根自除,方为第一流人。若徒制其外而不从事于内,譬操万斛之舟于江海中,遇狂风巨浪,舍舵而唯篙橹是仗焉,吾见其危。又曰:尝凭高俯视人世,云树市廛,苍茫万井,何异部娄蛭穴翳蓊蛸纲,欲于此中迷恋缠绵亦大可哀。殊不知向上有泼天大路步步登高,引人入胜,无圣凡古今,大丈夫须是大开眼界,千仞翱翔。莫倚门傍户埋没一生,先生著作散失,今所见者,仅此百余言,然亦可见其安身立命独契精微之旨,故脱离尘网名韁,游心于天地万物外也。丛大为不仅以诗名而深于诗,自三百篇后楚骚汉魏六代全唐靡不研涉。其论诗贵自然,鄙雕镂,尚真厚耻浮簿,崇大雅去僻怪,于古独好十九首陶彭泽,于唐独好少陵青莲左丞左司诸家,旧读书东园有东园草,屡岁公车有尘中草,辛卯放棹吴越有南游草,乙未出燕都有泥中草,丙申谒铨洎华阳署中有昨非草,藏于箧不以付梓,而但梓其被馋以来数章,丛大为曰:吾有所志也,一志悔一志存,悔者非悔守官之静而悔不量之入,存者非存吾诗为抚掌之资,而存句人有爱棠之诚。名以携雪,避俗之意深矣,读者于此观世变焉。石城周铭有浩浩歌赠丛大为:“浩浩歌,天地万物如君何,胸中邱壑藏江海,不用拂枕归山阿,君不见,百里曾能羁一凤,宁能傲吏卷秋萝。浩浩歌,天地万物如君何,丈夫得志当封侯,空山何处听吟哦,君不见,陶令门前五株柳,作赋归来岂有他。浩浩歌,天地万物如君何,苍生倘命穷,吾道甘蹉跎,嬴得青山作几案,饶有玄湖涣墨波,诗成字字生秋雨,仰天长啸思何多。尧山句容遭误,居民泣诉上台,置簿设柜助金,此古今罕觏者,公论昭雪,淹留句容,寻胜地访胜友,书扇吟壁坦如也,远怀漫赋。弹城产瑰玮,天下士与知,有目乐飞鹏,枳棘分江湄,河桥两岸断,岐路野云垂,山城姑射宰,瘗鹿传口碑,玄冥旌亮节,故教具锦滋,暮鸦啼寒树,山猿哨晚飔,井里心太古,公庭代泣悲,慈母囊风雨,公箧助金赀,市虎垂将白,投杼无可疑,迟回稽岁月,二仲醉三卮,逍遥访禹穴,看竹乐不疲,憩宿选别业,江烟生静帷,有客求鹅书,盈箱积绢丝,登龙争骇汗,接踵丐诗辞,青史传奇烈,才名因祸驰,为怜西园竹,遥望日迟迟,佳节花开日,晴宵月上时,何得遽归来,酌酒赓新诗。丛大为留句容屡以诗字赓遗,江南求书者盈门,事变中具见高淡,因家音久稀,感而有赋:“峰壑通吟兴,书鹅走雾烟,披襟啸朗月,把酒向青天,千里埙篪隔,十年风雨怜,疏窗梅影到,仿佛伊人前。”

丛占螯:(公元1792~1879年),字卓之,号瀛石,卒谥文荩。著名清朝大臣。祖籍山东省文登县,其先祖移居辽宁省朝阳市(现朝阳县梅勒营子乡嘎海图村)。生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卒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终年八十七岁。丛占螯幼年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因束修不备曾偷读于学外屋檐下,塾师感而召之。其后学业大进,除研读《经》、《史》、《子》、《集》外,尤善论武。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乡试中举,清道光十五年按例在举人会试三次未中者当中挑选官员,以优异成绩考居一等。吏部任命丛占螯为江西试用知县(俗称大挑知县),历署金溪、弋阳、会昌、南丰、赣县、泰和、万安等县事,所至有政声。继而替补会昌知县,调补赣县知县,提升吉安府、莲花厅同知。时值太平军席卷大江南北,所向披靡。江西清军望风逃遁,城池相继陷落。清咸丰五年,丛占螯以赣县孤城坚守三月之久,卒保一方平安,立下军功,在当时清政府地方官员中可称一枝独秀,朝廷大加褒将,提补赣州知府,赏戴花翎。奉旨以道员资格尽先补任道员职。挂布政使职衔,封赠为“中宪大夫”(从四品)。晋封存为“通奉大夫”(从二品),享祀“名宦祠”。丛占螯为官清廉,断案如神。至今流传下许多感人轶事。其中尤以处理会昌县、胡、许两宗族世仇积案最为突击,既说明为官者“清”与“贪”泾渭分明,也表现其非凡才能。于除夕之夜仍奔波于办案,经调解,使两姓各退霸田,化干弋为玉帛。公也在诗词中流露出民安官乐之意境。丛占螯七十四岁告老还乡。依然精神矍铄,读书不倦,纵情山水,安享田园,借诗词以言志。教家人以守分。现存《萃选佳诗文集》一卷(手抄)。丛占螯与丛宾谷、丛南轩祖叔孙三人唱合之作,公存遗诗三十六首,词四首。其中以即事书怀为最佳。诗意盎然,情真意切。丛占螯胸怀豁达,急公为义,同治五年。回原籍文登祭祖拜宗,恰逢族人丛归昌等依“优老堂”旧址筹建宗祠。资金缺,举步维艰,公目睹此景,慷慨解囊,捐白银二百两,以竟此业,同时又与族长们共议祖茔,祠堂祭典大事,制定了一整套祭祀章程,承前启后,该章程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因时局动荡而废。又鉴于族大枝繁,子孙命名混乱,丛占螯遂与族人共议确定了二十个命名之字辈,这就是目前山东文登一带及外迁族人仍在使用的行辈命名二十字之由来。为丛氏全族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功莫大焉。

丛泮林:(公元1850~1929年),字鲁泉,号馨山;原籍山东文登,明永乐二年迁沧州。著名清末民初贤士。父讳懋勋,太学生,妣氏张,太学公一生乐善乡里,

历史上姓刘的女名人

历史上姓刘的名人 刘氏历史名人 刘邦:即汉高祖,沛县人。秦末时陈胜起义,他在沛县聚众三千人响应。后受楚怀王之命与项羽分兵入关...
点击下载
上一篇:李氏家谱字排辈下一篇:王氏族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