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姜姓怎么排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姜姓怎么排辈,第1张

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姜姓排辈

姜家庄、埠后、波罗岛、宋村、大寨、东下庄等6村庄姜姓字辈:有宏士。学珍培作,祉应天锡。德延祖宗,桐梓树秀。懋诏世序,源远永承。

口子后、柳家庄、苏家河、姜家窑、姜家庵、南潘家夼、佛东夼、东床、曲疃庄、三十里堡、生产、北宫、峰西、河北、七里河、南店子、旸里店子、大产等18村庄姜姓字辈:自士人文,丕(pi)茂荣英。宏昌世德,克振书声。伦常同叙,昭穆永清。蕃延祖业,传嗣万龄。

姜家埠姜姓字辈:梦吉书运洪,仁义礼智信。

乳山大官庄、文登北七口、姜新庄姜姓字辈:福凤洪连从。

长会口姜姓字辈:,铭浩茂焕垲。钦澄栋灼培,键洪林荣基。

乳山马山前、延寿庵、小河北、河格庄、大耩、小耩、大山前、小山前、姜格庄、耩北头等8村庄姜姓字辈:正本永绍福,鸿吉德文云。大祖京忠明,连振贤如封。

威海合庆、里口山等村庄姜姓字辈:国树炳培锡。

威海、软枣林、郝家屯等2村庄姜姓字辈:学书宜立志明。

威海、礼格庄、埠前头、小洛等3村庄姜姓字辈:诗书礼继长,忠厚传家远。

舒郝村位于北沟镇西南部,村庄南沿有蔚阳河,四季流水潺潺。河流上游自吴家山沟发源,西去孙陶、流经黄水河,汇归渤海湾。

清朝康熙年间,舒氏兄弟携全家妻儿老小,跋山涉水,来到此地,见这里:山上林木茂密,郁郁葱葱;山涧鲜花遍地,万紫千红,蜂蝶起舞,百鸟争鸣;山脚下,溪水潺潺,清彻甘甜,真好似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优美的环境使舒氏兄弟停下了迁_的脚步,一家人搭房垒灶,安家落户,取名为“舒家村”。相隔几年,又一郝姓人家也来到此地安家落户,取名为“郝家村”。后因兄弟矛盾又分为“郝家上村”、“郝家下村”。在地域不太大的河流旁竞出现三个小村。直到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0的领导下,经过多次协调,三个小村才终于合并成一个村,取名为“舒郝村”。该村现有郝、唐、马、王、董、邹、单、张、梁、郭等姓氏240户,630人。舒姓于清末迁走,去向不明。但村庄仍沿用此名。

据《郝氏谱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舒、郝二姓先后从小云南迁来定居,分别于村东、西落户,分称舒家、郝家。郝姓始祖郝连增,选中此处,临河靠岗,有山有水,便取来河中鹅卵石筑屋,披草搭顶,立户度日,繁衍至今已十五代人。

村里王姓,据说也是来自小云南,由于年代久远,家谱失传,辈序不详。其中有一支王氏是后来从蓬莱城里迁来。

唐姓于清朝顺治五年从诸由镇唐家村迁来,至今13代。

马姓是从本镇北唐迁来,至今仅有8代。

据传,村东古有太师茔、刘家冢等。只是世代口传至今,至于是何朝太师,何代官冢,都不得而知。不过以前这两座官冢象两座小山,突兀于村南高地,后来被历代取土整地,早已垦为良田,空留古名流传至今。

在村西的山坡上,前些年整地改土及修道时挖出十多个“鸡笼坟”,也叫“丘子坟”,坟墓是砖砌穹窿顶,砖是长方形灰色大砖,四侧饰以菱形、云形等花纹。墓内残存白骨,多是卧式,内有陶罐、泥碗等。个别也有银簪子、手镯等器物。

村北的岭地悬崖,形如雀嘴,俗称“金雀嘴”。百姓对自己的祖居地,怀有深情,寄于厚望,按地形风貌冠以美名。

舒郝村灵山秀水,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孕育了许多传说故事,至今还在民间传述着。

镜石趣闻:据传几百年前,村南有一小山,山虽其貌不扬,但却悬崖陡峭,怪石嶙峋,山腰有一天然山洞,当地人称仙人洞,洞深百余米,洞旁矗立着一块高三米,宽两米,平如镜面,光亮无暇的石板,人们都称之为“仙人镜”。

一日,山村来了一位鹤发童颜,身披道服的老者,他举目察看,见此镜石,惊叹道:“仙人石,仙人石!这小山村后期定会出高官,如若毁之,村中便会出盗贼。”说完,这老者眨眼之间消失在山中。后来一会看风水的南蛮子云游到此,发现了这块镜石,为了破坏这里的地气,夜晚偷偷将镜石击破。风水破了,地气跑了,村里果然出现了一个大盗,当时人们称其为“飞贼”。传说飞贼脚心有毛,行走如飞,俗称“飞毛腿”。有一次,村民们吃完晚饭,便来到河边沙滩乘凉,闲谈中有一位老人说到栖霞的烟很好抽,可惜路远道险弄不到,此话被打此路过的飞贼听到了,不到两个时辰,一捆栖霞烟放在人们面前。

这个飞贼经常在周围村庄出没,但他却有一个特点,专盗大财主家的金银财宝,搞得那些富豪大户整日不得安宁,便纷纷上告官府,要求派兵捉之。官府也欲除此患,便派官兵捕之,但因此人行快如飞,多次抓捕无果。于是官府又增派百余兵力,摸清了飞贼的行动规律,采取了新的对策,让兵士们身带“飞钩”,埋伏在村子周围的沟沟壑壑。智者千虑,也有一失,当飞贼出现的时候,官兵的七十二把飞钩一齐抛出,将飞贼钩住,提回府中,就地处决。

“凤凰蛋”:这一带由于远古时期地壳变迁,火山爆发时,岩浆喷溅的散珠落地冷却后形成了一些大小不一的圆形石蛋。这在远古火山多发的北沟地形地貌圈里,到处可见类似的圆形石蛋,民间俗称为青石磙子。民间传说这些石蛋是因为此处是风水宝地,有很多金凤凰到此筑巢生蛋,有些实蛋未能生雏,以后风化成石,留存至今。逐渐地演绎出关于“凤凰蛋”的另一传说。

在舒郝村的东南角,有一个十分酷似鸡蛋的山包,传说是凤凰在此地产下的一枚蛋,村民们称之为“凤凰蛋”。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夏秋之际的一日午间,人们正在家中休息,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雷闪交加,眼见将有大雨降临,不料片刻云消风停,正当人们惊魂未定,感到纳闷之时,东方天际飞来一美丽大鸟,五彩的羽毛,闪烁着耀眼的光彩。这美丽的飞落到那荆棘丛生,乱石遍地的荒坡前,便俯卧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次日,雄鸡啼鸣,日出东方,村民们开门而出,发现美丽大鸟已去。昔日的荒坡变成了梯田层层,绿波荡漾,山上花果满枝,鸟语花香。众人齐说,这是神鸟下凡,降瑞人间,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小山包叫“凤凰蛋”,廷留至今。

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此话果然不假。据先辈讲,这个村从古至今,从未发生过自然灾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村里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儿女,他们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传人间。

舒郝村的城:在村西南,有一个山头古名“招军山”,还有几处跟“城”字有关的地名,如“城子里”、“城子外”、“城子道”等等。

据村中老者代代相传,古代出蓬莱城经三里桥、五里桥、过草店、三十里店,顺北罗村前的河岸入蔚阳河北岸去黄县有一条官道,舒郝村就座落在这条官道旁边,处在蓬莱、黄城两地之间,站在招军山上向西南眺望,黄城、龙口隐约可见;往东北方向观看,相隔二十余里的“狼烟台”一览无余。这里的地理位置甚佳,战略地位重要,军事意义明显,因此唐代的将领曾在此安营扎寨,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后来人马调走,留下空城一座,据说城中还有一口水井。自此周围的土地、道路便有了与“城”字有关的名字。山头围绕顶端修筑的城墙基石还断断续续,有50多米长,多以黑色玄武岩石垒砌,方圆有十几亩。

现在,舒郝村民们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多种经营,勤劳致富,林茂粮丰,家和人寿。大家和睦相处,团结互助,携手并肩,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共创辉煌,小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

附一:村中名人

郝先儒,民国时曾任过蓬莱县的代理县长,与周荣鑫是同学。抗日时期曾暗中救过不少***员。有老北五区的干部、七里庄的地下党支部书记等。解放后去青岛工作,被作为民主人士保护起来。

郝先斌,抗日战争时期干地下党员,民间称为“包袱客”,后随军南下,解放后任上海文化局长等职。

郝先连,抗日战争时参加革命,解放后曾任许昌地委书记等职。

附二:辈份排字

郝姓辈字排序为:“_、士、廷、仁、熙、永、林、鸿、先、志、维、兆、宗、德、新”等。

唐姓辈字排序为:“一芳御之大、起成国永富、世业平康德、天开礼义文、鸿启崇云清、家瑞本安昌”。

王姓辈字排序为:“洪、绪、希、延、弼、国、荣”等,也有十多代人。

马姓辈字排序为:“□、□、振、永、耀、声、鸿、兆”(“□”表示单字)等。

附三:

清末郝姓外甥李庆原,年少时闯关东,驻海参崴,做生意发了大财,曾与当时山东督军、大军阀张宗昌是拜把弟兄,据说在财力上还扶持过张宗昌。回到蓬莱老家,过年时人们去拜年,每人抓一把铜子给作赏钱,从不点数,显示其财大气粗。李姓不但在城里建有一片房产,又在村里中心地带建了五排大瓦房,每排10间,共50间,占据了大半拉村庄。前排房子住人,后几排开了粉房,生意红火,富甲一方。土改复查时,被没收分给了穷人。至今这片瓦房还保持原样。

注:《郝氏谱志》由村民郝先保提供。

舒郝村附近有南王绪遗址、蓬莱海防遗址、蓬莱沿海烽火台群、蓬莱阁旅游区、长岛旅游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蓬莱海参、蓬莱赤甲红、蓬莱地生子、蓬莱加吉鱼、蓬莱葡萄等特产。

  编辑本段1、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香店街道西郝村

  村庄由来:明洪武年间,岳氏由云南迁至此定居,取名岳家屯,后称西郝家疃。 政区人口:位于香店街道驻地东北部,804省道南侧,东连东郝家疃村,西靠市开发区城东埠。耕地面积1034亩,村民154户,545人,人均土地183亩。 经济状况:村庄靠市区较近,在重点发展农业的同时,较多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达50%。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99万元,村民人均所得4480元,其中农业收入600万元。 社会事业:1987年村委投资14万元,使村庄通上电,现有机井15眼,平塘3个,水浇面积达96%,沿村庄街道栽植经济林木2500株;2006年投资5万元,在上级帮扶下全村通了自来水,村庄现有有线电视用户80户,固定电话120部;2006年由上级投资,帮助硬化进村水泥路面2000米。目前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该村2004年被平度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庄”称号。

  编辑本段2、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台城乡西郝村

  介绍

  村庄由来:明洪武年间,岳氏由云南迁至此定居,取名岳家屯,后称西郝家疃。 政区人口:位于香店街道驻地东北部,804省道南侧,东连东郝家疃村,西靠市开发区城东埠。耕地面积1034亩,村民154户,545人,人均土地183亩。

  经济状况

  村庄靠市区较近,在重点发展农业的同时,较多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达50%。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99万元,村民人均所得4480元,其中农业收入600万元。

  社会事业

  1987年村委投资14万元,使村庄通上电,现有机井15眼,平塘3个,水浇面积达96%,沿村庄街道栽植经济林木2500株;2006年投资5万元,在上级帮扶下全村通了自来水,村庄现有有线电视用户80户,固定电话120部;2006年由上级投资,帮助硬化进村水泥路面2000米。目前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该村2004年被平度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庄”称号 河北省平乡县永泰档案用品厂 河北省平乡县永泰档案用品厂,建于1980年,民营合股企业,经数十年技术改进和自身的不断完善,由于上级市(县)政府机关重视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于是2000年更名为平乡县永泰档案用品厂。多年的技术改进、发展创新,现已发展成为塑料制品、特型类档案装具产品的制作领域的核心企业。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诚信第一、质量为本。多年来我厂深受客户信赖,产品已畅销全国各地。总经理携全体员工向支持关心我公司的新老客户表示忠心的感谢。

  推广

  安平新正五金网业有限公司座落在中国“丝网之乡”---河北省安平县丝网工业园区。本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工艺先进,严格按 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实施科学管理,靠着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的质量管理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高品质,因而深受客户的信赖。目前我公司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我公司主要生产:不锈钢网、护栏网、轧花网、六角网、钢板网、勾花网、电焊网、防盗美格网、刺绳、窗纱、铜网、模板网等丝网产品广泛用于工业、高速 公路、铁路、国防、煤碳、矿山、机械、纺织、造纸、食品、医药、养殖、海洋、航空、石油、化工、建筑材料、农业、园林、公园、商场、电子、家电等领域。 “价格是我们的优势,质量是我们的保证,诚信让我们共赢”。公司坚持“视质量为生命,赖信誉求发展”的经营宗旨。全心全意为您提供最快速、最便捷、最真诚、最贴心的客户服务。

  编辑本段3、河北省临漳县孙陶镇西郝村

  西郝村: 据《郝氏家谱》记载,明初郝姓从山西屯留县迁此建村,取名郝家村。清咸丰年至光绪年为郝家村,简称郝村。1982年3月2日改为西郝村。西郝村耕地面积770亩,农业人口588人

沿袭了地区的祖先的姓氏。河北安平县北郝村张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张姓氏族,张姓是中国十大姓氏,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社会,姓氏的传承是根据父系家族的血缘关系进行的,北郝村的张姓是沿袭了地区的祖先的姓氏。

小冀相传,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新乡县西南一带土地荒芜,野草丛生,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村庄。有一天,从外地逃来了两兄弟,姓冀,以做银匠活为生。三兄弟找了块高坡地,搭草棚,生炉火,继续着银活的生计。邻近的人家唤老大叫大冀,老二叫小冀。大冀生性圆滑,待人刻薄;小冀忠厚老实,辛勤肯干。没过几年,兄弟俩挣了一些钱财,娶下了媳妇,各自有儿有女,生活也算幸福。然而,好景不长,兄弟俩从两条光棍到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人,逐渐开始磨牙吵嘴,磕磕碰碰,再加上兄弟俩脾气不合,一家人不断闹气。后来,兄弟俩只好分了家,大冀带上妻子老小,迁往了今天新乡县秦村营村东关帝庙附近,人们都习惯地叫那个地方为大冀(现已绝迹)。而小冀留在原来的高坡地,没日没夜的开荒种地,还刻苦钻研银活的手艺,附近居住的人家也多了起来,慢慢形成了一个小村庄,人们便叫这个村为小冀。

魏庄魏庄,在新乡市区西南16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8公里。据魏氏族谱记载:“明初,魏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到温县魏沟,留下一支,又向东迁此建村。”名魏家庄。清末,村南也有一个魏庄,因此改为北魏庄,后易今名。

张青张青,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58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9公里。相传宋时,此处有人居住,遗留有大青石槽,旧水井,破房屋等。明永乐(1403-1408年)年间张姓由山西迁居“鄘邑之南”在此定居(清乾隆五十一年《张氏家谱》序),后以预祝张姓万年长青之意,名张青,至今。

苗庄苗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59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21公里。据苗氏坟碑载:“明洪武间(1368-1378年),奉旨迁鄘之南而居,号苗家庄。”天顺间(1460-1465年),“尚姓从本邑尚村迁此“(清康熙三十八年《尚氏族谱》序),至今。

王屯王屯,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44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3公里。明初,“王姓从山西阳城县谷垛村,奉旨迁鄘城之小屯”(清康熙二十年《王氏族谱》序),后名王小屯,亦称王家屯。明末,张姓迁此又另居一片名张王庄。清中期渐连成一块,1933年统称今名。

许庄许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42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29公里。宋朝年间,许氏在今村东建村,名许堂,后又西迁今址定居。明时称许家庄,清末简易今名。

李庄李庄,在新乡市区西南13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33公里。据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祠堂碑载:明初,“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名李家庄。后简称今名,至今。

阎庄阎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2公里。据民国九年阎氏坟碑载:“明洪武八年(1375年)阎姓从山西洪洞县槐树下,先迁新邑赵堤,因地势低洼,涝碱灾害严重,永乐初年(1403-1408年)又转迁兴国寺东建村,后又移寺西(今村址),名巩村。”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兴福寺碑亦刻有“巩村”。后改名阎巩村。明末,张姓从张青迁此,又名阎张青,1949年改今名。

聂庄聂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4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相传,宋时此处有聂姓居住,名聂家庄,“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到获嘉县南王井村,后又转迁此处”(《王氏家谱》序)。仍用原村名。后简称今名。

楼村娄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34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31公里。据坟碑载:宋时,此处有姬、袁、阎三姓。首户姬姓土地数十顷,是个神(巫)医,家有花园,楼院多处,故名楼村。明初,崔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到新邑郝圪垱(今县畜牧场)、崔家井,永乐末期又迁此,仍沿用原村名,后简写成娄村。

秦村营秦村营,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66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28公里。据村南水塘内墓记载:宋时,秦姓居此,名秦村。元朝1286年村西八蜡庙石香炉刻:“东秦村”。明初“傅姓洪武时为千总,散兵屯田于新邑西南东秦村,曰秦村营”。

豆腐村豆腐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7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29公里。宋时,秦、桑、左、吴等姓在此居住,名秦村。元朝1286年,村东八蜡庙石香炉刻:“西秦村”。后秦姓犯罪外逃。“明初,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到小冀镇,老二转迁此处”。后为祈祷富裕,改名为都富村,村民到县衙完粮时,管账老先生误写为豆腐村,至今。

西崔庄西崔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77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据清同治五年创修《崔氏族谱》序载:“崔姓在明洪武时,从山西洪洞县迁至鄘南,名崔家庄。”清末,简称崔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朗公庙人民公社崔庄重名,经新乡地区行署批准,更名为西崔庄,至今。

冀庄冀庄,在新乡市区西南18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相传在唐朝时期,冀姓老二从小冀迁此,名冀家庄。明初,聂姓从山西洪洞县先迁辉县秀才庄,后因地势低洼,常遇水灾,又转迁至此。万历末年,贾姓从获嘉县后五佛村迁此。沿用原村名,清末,简称至今。

梁村梁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9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39公里。元朝时期,梁、赵、毕三姓在此居住,名梁村。“明嘉靖年间,白姓从小冀迁此”(民国十四年《白氏家谱》序)。清乾隆末年,“沈姓从获嘉县沈庄迁此”(民国二十八年《沈氏族谱》序)。都沿用原村名至今。

杏庄杏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20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39公里。宋朝时期,聂姓居住在古黄河堤(即汉堤)东侧,名为永兴堤。明朝初期,“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清康熙九年《张氏族谱》序)。正德年间,以村边杏树林茂密,改名杏花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曾改称杏庄堡、杏庄铺。同治年间筑寨,又名杏庄寨。民国初,称今名。

西石碑西石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21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据村关帝庙唐开元七年(公元716年)四月,大唐卫州新乡县临清驿长孙璧石像碑记载:“唐初孙姓在此居住。”明初,“魏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庙东”(《魏氏族谱》序),名魏营。后王姓迁庙西一奶奶堂附近居住,名王堂。明成华年间,以石碑改称石碑村,乾隆末年,改为今名。

东石碑东石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203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37公里。据村关帝庙唐开元七年(公元716年)四月,大唐卫州新乡县临清驿长孙璧石像碑记载:“唐初孙姓在此居住。”后以石碑名石碑村。明弘治年间(1488-1495年),姬姓从杏庄,吕、茹等姓陆续迁此,都居住在石碑村东部,到清乾隆末年,改为今名。

侯庄侯庄,在新乡市区西南19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27公里。据侯氏族谱记载:明崇祯末年(1632-1638年),“侯姓从获嘉县望高楼村迁此建村,明侯家庄。”清末简称今名。

高村高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8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23公里。明朝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梁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择一高地居住,名高村,至今。

西贾城西贾城,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76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7公里。相传元朝有贾姓在此居住,名贾城。明末清初有侯、孙、熊、张、杜等十姓陆续迁此,居住在西边一片,陈、李、杨等居住在东边一片。到清末分为两村,此处改名为西贾城,至今。

东贾城东贾城,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73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相传元朝有贾姓在此居住,名贾城。明末,陈姓从东大阳堤迁此,居村东北角,名陈圪垱,后李姓从店后营亦迁此。清末,分为东西两村,此村在东故名东贾城,至今。

西寺西寺,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8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2公里。据刘氏族谱记载,明初,“刘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居新乡县城里,崇祯年间,复迁小冀圣寿寺西边定居,名西寺庄”,清末简称西寺,至今。

郝村郝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58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北1公里。元代时,有郝氏在此居住,名郝村。因连年战争无力应付外迁。明永乐年间“大赵营姜姓迁此”(《姜氏族谱》),仍沿用原村名,至今。

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姜姓怎么排辈

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姜姓排辈姜家庄、埠后、波罗岛、宋村、大寨、东下庄等6村庄姜姓字辈:有宏士。学珍培作,祉应天锡。德延祖宗,桐梓树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