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是怎么来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戴氏是怎么来的,第1张

据《戴氏宗谱》第一卷“纂修监订序”记载:“吾族戴氏本自山东兖州府峄县小地名老鹳巷殆元朝至正十八年(戴玉宝注:公元1358年)兵变之故 吾君师公迁至寿南老庙集第四甲戴家老郢居住 俗称四甲戴 故以君师公为始祖……”君师公是寿县四甲戴的始祖,是从宋戴公于元朝传到四十世从山东兖州府老鹳巷迁居到江西瓦屑坝(《戴氏宗谱》第二次修谱谱序中交代),据“明初(戴玉宝注: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移民时,官府在瓦屑坝设坝设局驻员,饶州府各县移民沿乐安河、昌江到达鄱阳县瓦屑坝集中,然后发放“川资”,编排船只,乘船驰出鄱阳湖到达湖口,移民们顺长江而下,到达安徽各府县;逆长江而上,到达湖北各府县。”“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及大量家谱记载和《中国移民史》专家考证,洪武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共移民二百一十余万人”,又介绍“元末南方红巾军起义地区主要集中要江淮一带。后十多年间,各地农民战于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苏等地区,从而这些地区与中原地区一样,土地多荒芜。千里无人烟。于是明初首选以上地区移民。根据笔者已收集到的家谱资料的统计,皖鄂苏湘地区,明初瓦屑坝移民主要分布于安徽:凤阳合肥 肥东 肥西 长丰 桐城 潜山 宿松 太湖 安庆 怀宁 枞阳 池州 贵池 青阳 六安 寿县 休宁 黟县 东至 望江 巢湖 芜湖 滁州]”,到寿县南老庙集戴家老郢的,后人已传二十四、五世了

戴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

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

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

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

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

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2、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

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

。隐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

“戴”为氏。

3、 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

族以国为氏,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戴姓姓源有二:①源出于姬姓。西周有戴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为宋国所灭,为纪念故国,国人遂以国名为姓,称为戴氏。②源出于子姓。宋国国君死后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他的后世子孙就以其谥号“戴”为姓,亦称为戴氏。《元和姓纂》、《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书都持此种观点。

按戴氏家乘记载:微子第七世孙撝(官卿大夫)于民有功,逝后谥号为戴,戴公之孙宣公以戴为姓,从此戴姓产生。

由此可知:

戴姓第一人名叫:微子撝。

戴氏是怎么来的

据《戴氏宗谱》第一卷“纂修监订序”记载:“吾族戴氏本自山东兖州府峄县小地名老鹳巷殆元朝至正十八年(戴玉宝注:公元1358年)兵变之故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