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介入残障儿童及家庭过程分析
社会工作者介入残障儿童及家庭过程分析
介入需要广泛的技巧,它包括执行、介入计划并协助服务对象达到目标的技巧。那么,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家属做了心理辅导,帮助建立自信,面对困难的勇气,使服务对象家属能够树立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下文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介入残障儿童及家庭过程分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个案背景介绍
男,罗某,2005年出生,八个月的时候因为缺氧问题,大脑细胞严重受损,智力发展不正常,不能独立行走,不能说话,生活不能自理,个人日常生活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在罗某3岁的时候,关于罗某的康复与日常照顾问题,罗某的父亲母亲产生分歧,经常吵架,最后达成协议离婚。罗某的抚养权被法院判给自己的父亲。
目前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爷爷患有心脏病、奶奶的腿脚有毛病,照顾孩子的精力有限。罗某的父亲忙于工作,只有到周六周日才能帮忙照顾孩子。周围亲戚都忙于上班和自家的事情,所以很难抽出时间来帮助照顾罗某。罗某的爸爸比较爱面子,不想向周围资源求助。家里经济来源主要靠罗某的爸爸以及爷爷奶奶有退休工资,经济条件一般。目前罗某家里的老房子正在城中村改建,现在所住的房子是租赁的房子,他们没有更多的经济资源请保姆,大部分经济资源都用来给罗某看病。目前家里面除了爷爷、奶奶、爸爸以外,没有照顾孩子的人,罗某的家人在一般情况下很难正常按点吃饭,爷爷奶奶有事情需要忙的情况下一般找邻居帮忙照看罗某。在社区居委会的协调帮助下,爷爷奶奶有给罗某申请残疾证,认定为一级残疾。爷爷奶奶希望能够寻求志愿者帮助他们照顾罗某。
二、分析预估
通过三次家访,社会工作者采用过程式评估的方式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了分析预估,运用个案管理模式的实务方法来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
(一)建立关系。
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开展专业服务的第一步,只有与服务对象建立真诚的关系,服务对象才会毫无保留地表达内在的情绪、深层次的想法,才有利于目标的达成。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对服务对象的家属面谈这种途径来了解服务对象情况,对服务对象和整个家庭系统的需求进行评估,来和他们建立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是通过一场社区活动和个案服务对象的家人结识。在社区活动结束后,服务对象的奶奶认真地询问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并向社会工作者讲述了她家里的具体情况,希望社会工作者有时间可以到她的家里去走访一下,是否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家人谈了自己的工作范畴,“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和宗旨,以及所能提供的助人服务。在交谈结束之后,老人向社会工作者留下了****,觉得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她的家庭带来帮助与服务,对社会工作者有了初步的信任。在初次会面的第二天,服务对象的奶奶给社会工作者打电话联系,询问我们什么时候有时间可以进行家访。在社会工作者通过对社区居委会的走访调查,了解服务对象和整个家庭的基本资料,做好充分准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约定好时间、地点等,确定第一次家访的安排,建立专业服务关系。
(二)提供支持系统。
社会工作者在运用专业的个案工作技巧(沟通技巧、关系技巧、过程技巧等)来对服务对象采取介入,从社会支持网络等多个方面为服务对象及家庭提供辅导帮助,主要从志愿者招募,专业的康复治疗两方面对服务对象进行帮助,遵循“助人自助”原则,协助服务对象及家庭系统来解决当前的首要困境,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主动寻求资源等自助能力。
(三)服务对象的问题分析:
1、服务对象的生活不能自理,大脑发育不正常,不能独立行走。
2、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奶奶腿脚不便,家里缺少照顾罗某的人。
3、服务对象家庭成员的情绪心态比较低落。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针对服务对象的情况,联系爱心康复机构对他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使罗某的身体可以康复。
2、社会工作者通过招募社区志愿者,解决服务对象缺乏人照顾的问题。
(二)服务策略
1、开始阶段
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的家属进行第一次会谈时主要是搜集服务对象的基本资料,解释“任务中心”模式,在目前阶段中,优先要考虑的问题,需要介入的家庭资源等等,按照主排次序,共同确定问题的主次,与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协商制定口头协议。
2、阐述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
社会工作者根据第一次家访,制定出服务对象的工作计划。带着工作目标清单,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进行第二次的家访,对服务对象的家属进行协商讨论,阐述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在征求服务对象家属的同意前提下,调整服务目标问题。服务对象的目标问题是经过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慎重选出的,社会工作者提供问题的解决的手段并支持服务对象履行任务。
3、结束阶段
社会工作者按照服务计划联系志愿者资源和爱心康复机构资源,对服务对象开展专业个案服务。在工作计划即将结束的时候,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家属讨论结束工作接触的`可能效果。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家属一起回顾服务介入后,服务对象所取得的重要进步并给予鼓励,帮助服务对象确定进一步工作的领域。如果服务对象觉得需要更多时间并表现出完成任务的意愿,可以延长时限。在决定终结个案服务工作时,社会工作者需要评估服务对象的“投入和产出”,终结个案服务。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第一次面谈(2013年6月19日):由双方协定第一次面谈安排在服务对象的家里,社会工作者进行入户家访。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社会工作者主要向爷爷、奶奶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服务对象小乔在轮椅上由爷爷看着,小乔的手脚发育不良,每天只能由爷爷搀扶着下地走几步路,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轮椅上度过,她的奶奶向社会工作者说,平时家里缺少照顾服务对象的人员,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不规律,像他们这个年龄本是享清福的阶段,奶奶在说这些的时候,眼睛有点红。这时小乔在轮椅上坐着可能有些时间长了,开始急躁起来,两手不停地晃轮椅的轮子,爷爷让小乔开始扶着小乔让他慢慢联系走路。社会工作者握住奶奶的手,想通过肢体语言给服务对象的奶奶生活的力量。服务对象的爷爷奶奶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够给他们提供资源,招募爱心志愿者,帮助服务对象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进行日常生活的照料。但是,服务对象的爸爸由于比较爱面子,不愿意接受志愿者服务,社会工作者找到服务对象的父亲进行面谈,表明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和服务宗旨,真诚地与服务对象的父亲进行交流,探讨他对服务对象康复服务的一些意见与看法,通过深层次的互动交流,服务对象的父亲表示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在取得服务对象以及整个家庭成员的信任之后,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以及家庭成员表述自己的问题,鼓励他们宣泄自己的情绪。服务对象的父亲对社会工作者说,自从与妻子离婚之后,感觉自身的压力很大,不敢和自己的同事说自己的家里情况,害怕同事知道后不愿与他交往,自己现在才三十六岁,正值年富力盛的时候,不仅要赚钱养家,照顾一家老小,还要为自己的生活打算,对自己的未来不敢奢求。服务对象的父亲在倾述完之后,社会工作者对此表示同情,鼓励他们说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排列问题的先后顺序。最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协商制定书面服务合同,以及服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服务过程中不能拍照,志愿者男女比例平衡)并确定下次服务面谈的时间。
第二次面谈(2013年6月21日):通过第一次面谈,社会工作者已经了解服务对象和整个家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次面谈结束之后,社会工作者根据面谈结果整理出服务对象和家庭所需资源,制定出需求评估表和个案服务计划。社会工作者带着这些需求评估表格和个案服务计划进行第二次家访。本次家访的主要目的是与服务对象及家属探讨服务计划的安排和服务目标的制定是否合适,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和修改。服务对象的爷爷对社会工作者说,他们每天的作息安排是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活动时间,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三点是服务对象的休息时间,下午四点至六点是服务对想的活动时间,所以社会工作者在制定服务计划时需要特别注意服务对象的作息时间。然后,社会工作者根据第一次面谈做出的需求评估,对整个服务制定了初步的需求评估表,希望服务对象再次斟酌自己的需要对需求评估表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这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家属对服务计划做了稍许的调整,并明确了服务对象的需要,确定服务对象的需求。服务对象奶奶表示:第一、希望社会工作者动用周围资源给他们做免费的康复治疗;第二、希望能够有人和她一起看管小孩,减轻负担。社会工作者表示在下次面谈之前会联系好各方面的资源,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第三次面谈(2013年6月26日):社会工作者在第二次访谈结束之后,积极联系社会资源,希望可以尽快为服务对象罗某提供服务。首先,社会工作者经机构督导的介绍,可以和郑州市康达康复训练中心联系,康达康复训练中心是一个专业针对脑瘫儿童开展康复训练的机构,并且这个康复机构经常参加一些慈善公益活动。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社会工作者与康达机构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向他讲明了社会工作者的宗旨,并介绍了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希望贵机构可以定期为服务对象做免费康复治疗。康达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免费的上门康复服务。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又与社区周边的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取得联系,因为当前正处于暑假期间,大学生暑期空余时间较多,而且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高,不仅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些日常的生活照顾外,还可以传授服务对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等。经过社会工作者的积极努力,最后联系了十二名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联系到这些资源后,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联系,确定在第三次面谈时,会带领志愿者和康达康复训练机构的老师到家里确定服务开展的具体细节等等。在第三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和康达康复训练机构的老师到服务对象的家里,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及家人做了简单的介绍,服务对象的家属对此表示非常感谢。康达训练中心的老师先对服务对象做了一些简单的功能运动训练,建议服务对象家属重视肢体训练,做些简单的运动训练,并给服务对象家属记录了一些平时要做的动作要领,时间要求和次数要求,以便服务对象家属能够在家对服务对象进行简单的康复治疗。康达训练中心的老师表示会定期来服务对象的家中做康复训练,他回去之后会对针对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家庭康复计划。除了专业的康复训练外,服务对象的家人对服务对象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此外,社会工作者对十二名志愿者也做了分工安排,让他们结合志愿者的时间安排三人一组到家里开展志愿者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日常的照顾服务和基本科学知识的传授。此次面谈过程,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说,非常感谢这些社会工作者可以为他们联系到这些资源,让他们有了生活的新希望。最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确定第四次面谈的时间。
第四次面谈(2013年7月6日):经过了十天左右的时间,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进行第四次家访,查看服务对象罗某的身体恢复情况和生活状况。服务对象的奶奶告诉社会工作者说,这一段时间按照康达康复机构的计划执行,服务对象的身体有所好转,现在一个人可以搀扶着他走路了。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对罗某的照顾也很得当,每天来教他拍手数数,孩子的情绪稳定住了。现在的她觉得身体和心理的负担轻松了很多。但是她的心理还有个疑问就是,如果这些资源过一段时间没有了,他们该怎么办。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奶奶说,按照我们当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现在服务对象罗某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有些目标已经初步实现,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地方。此外,康达康复机构的老师已经为服务对象制定了详细的家庭计划,这些计划我们在家里都可以执行,而且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老师上门服务。大学生志愿者资源是可以好好循环着的,他们在开学之后可以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来服务。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是稳固这种康复成果,使罗某的身体尽快好转,减轻您的压力。最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确定了下次的面谈为结案面谈,并确定了结案的时间。
第五次面谈(2013年7月16号):经过了四次面谈之后,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讨论结束工作接触的可能效果,让服务对象以及家庭做好结案心理准备。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一起回顾服务的整体进程,重要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确定下一步的康复安排。最后社会工作者对整个服务过程做评估。
五、总结评估
评估方法:社会工作者在本次服务过程中的评估方法主要是基线评估,前后测的评估方法。我们在开展服务前,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需求进行评估,了解服务对象身体情况和家庭状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服务目标,即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能否得到好转,能否提供一个专业的康复治疗方法,能否调动周围资源,提供志愿者轮流服务,对于家庭的不完整情况,能否帮助重新组合完整家庭等等,在开展服务之后,服务对象的康复是否有改善,照顾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等等。
评估内容:1、服务对象在接受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前后的身体状况;2、服务对象在接受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前后的有关照顾问题解决情况;3、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在服务前后的情绪心态方面的情况;
服务对象对服务方案的满意度:根据结构式访谈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进行了深入交谈,服务对象对社工专业辅导很有感触,表示感谢。此次服务不仅拥有了一份专业的康复治疗办法,而且使家庭照顾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缓解了心理压力,服务对象家属的心态也有了调整,树立了乐观、自信、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
社会工作者对本次服务效果的评估:本次服务效果明显,服务对象能够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家庭照顾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服务对象家属心理状况得到改善,树立了积极心态,整体的服务质量很高。
六、专业反思
结案和约定技巧:它包括同服务对象建立和保持工作关系的技巧,帮助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对各自的角色有一个现实性理解的技巧,也包括培养服务对象对助人过程有一个初步承诺的技巧。由于服务对象不能说话的特殊性,所以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服务对象家属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社会工作者第一次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见面的时候,服务对象家属很不愿意说出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起来吞吞吐吐,社会工作者采取同理心、倾听等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服务对象家属对社会工作者很信任,愿意主动把实际情况告诉社会工作者。
评估技巧:它是指收集与服务对象情境相关的资料,以便能实际的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的技巧。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及其家属做了协商,在开展服务前进行了问题评估,通过提问、面谈等方式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评估,指出目前需要解决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在服务即将结束时,对服务对象的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和满意度评估,指出服务对象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或缓解,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是否满意等。
签订契约技巧:这是同服务对象订立工作的目标,并有能力清楚说出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责任的技巧。在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之后,社会工作者把服务对象的问题按照严重程度的先后顺序整理出来。在与服务对象家属协商之下,我们签订了各方需要遵守的规定,签订契约;
介入技巧:介入需要广泛的技巧,它包括执行、介入计划并协助服务对象达到目标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同理心和接纳的技巧,按照契约规定对服务对象进行帮助,通过调动周围资源,为服务对象挑选组织一支志愿者队伍帮助服务对象家属一起照顾服务对象,此外,联系康达训练中心,对服务对象做身体状况评估,并为服务对象专门设计一套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计划,并将这些简单性的肢体训练要领传授给服务对象家属,以便更好为服务对象做肢体训练。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家属做了心理辅导,帮助建立自信,面对困难的勇气,使服务对象家属能够树立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
检讨和终结技巧:它包括定期进行回顾和修订介入计划,以便客观的检讨其是否有效的技巧,及有计划地结束关系以帮助服务对象独立的技巧。在服务的最后,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家属共同回顾了服务过程,并巩固了服务效果,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与服务对象进行确定服务的结束时间,让服务对象做好心理准备。
七、督导点评
本案中社工能够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并为其量身制定肢体康复训练课程,同时整合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协助服务对象家庭照顾服务对象,减轻了服务对象家庭在照顾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社会工作实务考点:
备考社会工作者考试,在正式开启学习之前,应该对整个科目的重点和考点有一个基础了解,经过预习阶段的学习完成之后,应该要有一个大体框架,今天,根据近几年考点分析,按照章节特意整理了下初级社工实务的核心知识点,希望能给备考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过过程
难度:★★★★
本章历年考试的出题比重较大,占10分左右,特别是接案和计划,是本章出题的重点。
考点: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应注意的事项、预估的目的和任务、预估的基本步骤与过程、服务计划的构成、制定服务计划的原则、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介入的分类、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评估的目的、评估的方法、评估应注意的事项、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难度:★★★★
儿童社会工作一直是初级实务历年考试的重要章节之一,且分值占比较多,9分左右。
考点:儿童的需要、儿童面临的问题、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救助和保护儿童、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与整体流程、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
第三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
难度:★★★
青少年社会工作章节分值均值6分左右,从历年考试来看,该内容出题的知识点主要为“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越轨行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等。
考点:青少年的需要及问题、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及原则、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方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难度:★★★★
老年社会工作章节作为考核重点章节,分值9分左右,从历年出题的情况来看,应注意老年人的特点、需求和问题,特别关注老年社会工作注意事项。
考点:老年的界定、老年人的特点、老年人的需要、老年社会工作应注意的事项、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内容、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要点、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五章 妇女社会工作
难度:★★★
妇女社会工作章节历年平均分值7分,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妇女社会工作的相关考题常以结合热点和案例为主,考生在复习时,可以通过试题加强巩固。
考点:妇女的需要和问题、妇女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特点、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原则、妇女的婚姻、家庭工作、针对妇女暴力行为的干预、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工作、妇女赋权的方法、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宣传教育、倡导和多部门合作的方法。
第六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难度:★★★
残疾人社会工作章节平均分值7分
考点:残疾人权利和基本需求、残疾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残疾人服务的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个案管理、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入的方法、促进残疾人就业权利实现的方法。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难度:★★★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本章分值6分左右。出题一般,但矫正领域涉及较广,司法、社区矫正、禁毒等领域都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关注重点。同时,也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介入方法和内容。
考点: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对于涉罪成年人的服务内容、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第八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难度:★★★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本章出题一般,分值7分左右。
考点: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难度:★★★★
本章历年平均分值9分,政策性的内容较多,考生在复习本章时,既要熟悉社会救助领域的知识,又要了解社会工作的各种方法,并能将社会工作的方法与社会救助的政策
考点: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社会救助对象的主要需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评估、危机干预、社区为本的综合性救助方法。
第十章 家庭社会工作
难度:★★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本章出题一般,平均分值5分。
考点: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家庭社会工作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我国开展的家庭服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第十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
难度:★★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本章出题5分。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对各个章节知识点简单熟悉和掌握。
考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学校社会工作传统方法创新、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举要。
第十二章 社区社会工作
难度:★★★★
本章在往年试卷中所占分值较高,属于重点章节,平均分值9分。无论是在实务领域,还是对于综合能力来说,“社区社会工作”都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知识点。从实务的角度来说,更多需要注意不同类型社区的服务内容,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以及采取行动时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整体看来,章节的变动主要集中在“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复习时需要多加关注和留意。
考点:社区社会工作的含义、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农村特殊群体社会服务、农村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十三章 医务社会工作
难度:★★★
本章在往年试卷中所占分值中等,7分左右,尤其近几年,医务社会工作受到社会的关注不断提高,也是特别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其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较广,需要认真对待。
考点: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实务、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形式,旨在协助和支持个人和家庭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困境。其主要内容如下:
1 家庭问题解决:家庭社会工作者通过家访、家庭咨询等方式,帮助家庭解决各种问题,如婚姻矛盾、家庭暴力、亲子关系问题等。
2 子女教育指导:家庭社会工作者提供关于子女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
3 社交技能培训:家庭社会工作者通过社交技能培训、情感管理等方式,帮助人们提高社交能力和情商,增强自信心和人际关系。
4 心理健康支持:家庭社会工作者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协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 社区建设和服务:家庭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如法律咨询、健康教育等。
6 危机干预和处理:家庭社会工作者参与危机干预和处理,如自杀、家庭暴力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协助和支持个人和家庭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困境,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家庭社会工作就是指帮助求助的家庭发展,并运用自身的及社会的资源,增强家庭日常功能,改善家庭关系和解决家庭问题。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内容!
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1、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是家庭社会工作中运用最广、最受欢迎的理论,它已成为很多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为家庭社会工作者提供了评估和干预家庭功能的基本框架。家庭系统理论有三个基本的观点:
(1) 家庭成员的 “问题” 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
(2) 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 挑战 。
(3) 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有效解决。
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家庭系统,而要正确理解家庭系统的概念,就需要进一步把握家庭系统概念的六个核心要素:
(1)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2) 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
(3) 家庭系统中一位成员的改变影响所有其他家庭成员。
(4) 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相互影响的循环因果的原则。
(5) 每个家庭系统既包含很多次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
(6) 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
2、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家庭也像人一样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自然变化过程,这就是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家庭成员的互动交流关系以及需要会随着家庭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每一个家庭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家庭成员去面对,让家庭成员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根据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面临的任务,可以把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八个阶段: 家庭组成阶段 、 学前子女家庭阶段 、 学龄子女家庭阶段 、 青少年家庭阶段 、 子女独立家庭阶段 、 家庭调整阶段 、 中年夫妇家庭阶段 以及 老年家庭阶段 。
3、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分为四个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中观系
统、外部系统及宏观系统。
(1) 微观系统是指个体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它对个体的影响最直接、最频繁,构成个体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就是这样的微观系统,是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活场所。
(2) 中观系统是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3) 外部系统是指对个体有影响但个体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
(4) 宏观系统是指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1、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
家庭行为学习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的服务。它假设孩子在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同样,孩子在青春期向往更多的自由空间,也需要学习新的行为。
家庭照顾技巧训练也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设计的,不过它不是针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而是针对家庭中的父母亲,尤其那些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感到困难的家长。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将家庭教育,技能训练和社会支持等方式综合为一体的服务活动,它最初运用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后来扩展到涉及其他健康问题的家庭。
2、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
家庭暴力的干预是针对家庭是的暴力而开展的服务活动,通常涉及妇女和儿童权益的保护。此外,还包括对家庭施暴的心理辅导等内容,如男性控制愤怒小组等,以帮助家庭施暴者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善冲突处理的行为方式。
心头亲子关系服务的重点是家庭生活中的纵向关系,而改善夫妻关系服务的重点则是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横向关系。
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服务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家庭。即以家庭整体为取向,将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问题都看成是整个家庭的问题,所有家庭成员都是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家庭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成员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当个别成员出现困难或问题时,其原因可能不仅仅在个人,而可能与整个家庭有关。例如,许多子女的行为问题常常与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不和睦有关。因此,社会工作者并非只对子女的行为问题提供服务,还要协助夫妻双方协调婚姻关系,进而改善家庭关系,加强子女教育工作。
(2)服务目标是协助家庭正常运转。每一个家庭都有向往和睦、轻松、愉快生活的期望,每一个家庭也蕴藏着丰富的能量与资源,具有解决问题的潜能。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指导,协助家庭发掘自身及社会资源,增进家庭功能,改善家庭关系,引导家庭自动、自主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实现家庭正常运转的目标。
(3)强调多元方法的融合运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往往整合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方法来提供服务。例如,运用个案方法从有问题的个体成员入手来发现和获取信息,然后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家庭成员进行治疗和服务,同时鼓励家庭参与社区活动,协助家庭加强与社区资源的连接,从而增强家庭功能。
社会工作者介入残障儿童及家庭过程分析
本文2023-09-22 17:16:3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8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