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宁河镇的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老宁河镇的历史,第1张

天津市宁河县历史

1949年9月划归天津专区。

1959年五月,宁河县与汉沽区合并,称天津市汉沽区。1961年6月,复置宁河县,属唐山专区。

1962年8月复属天津专区。1973年8月划归天津市管辖。

建县至今有264年。 雍正九年(1731年)析宝坻置县,据《河北省县名考原》称;“蓟运河纵贯县境,时多水患,故县以宁河名。”

1914年属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属河北省,1938年县治改为芦台镇。1949年属天津专区,1958年属唐山专区,1959年并入汉沽区,属天津市,1960年复置。

?年,宁河县辖8个镇、14个乡:芦台镇、丰台镇、宁河镇、潘庄镇、岳龙镇、板桥镇、赵庄镇、苗庄镇、后棘坨乡、小李乡、赵本庄乡、廉庄乡、大辛庄乡、董庄乡、任风乡、大北涧沽乡、南涧沽乡、淮淀乡、表口乡、东棘坨乡、大贾庄乡、造甲城乡。 2000年,宁河县辖10个镇、1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59247人,其中:芦台镇 56070人、桥北镇 18251人、宁河镇 13658人、苗庄镇 17518人、丰台镇 8561人、岳龙镇 14547人、板桥镇 10229人、潘庄镇 19523人、董庄乡 24108人、任风庄乡 16753人、大北涧沽乡 12678人、南涧沽乡 8301人、北淮淀乡 18771人、表口乡 18785人、廉庄子乡 16639人、大辛庄乡 8674人、赵本庄乡 10315人、小李庄乡 10480人、后棘坨乡 6939人、造甲城乡 23097人、大贾庄乡 9049人、东棘坨乡 15437人、潘庄农场虚拟镇 864人。w 2001年,宁河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桥北镇、董庄乡,并入芦台镇;撤销大辛庄乡,并入宁河镇;撤销小李庄乡、后棘坨乡,并入丰台镇;撤销大贾庄乡,并入潘庄镇;撤销任凤庄乡、南涧沽乡,合并设立七里海镇;撤销赵本庄乡、东棘坨乡,合并设立东棘坨镇;大北涧沽乡、造甲城乡改为镇;其余保持不变。

2001年底,宁河县辖11个镇、3个乡:芦台镇、丰台镇、潘庄镇、宁河镇、岳龙镇、板桥镇、苗庄镇、七里海镇、造甲城镇、东棘坨镇、大北闸沽镇,廉庄乡、北槐淀乡、表口乡。 2004年初,宁河县辖辖11个镇、3个乡:芦台镇、丰台镇、岳龙镇、板桥镇、苗庄镇、宁河镇、东棘坨镇、大北涧沽镇、潘庄镇、七里海镇、造甲城镇,廉庄乡、表口乡、北淮淀乡。

宁河县的历史文化

洪武元年,徐达等人率军平定甘肃,先后攻占了兰州、临洮等地,洪武二年,常遇春病故,军中主将赶回南京祭奠。元军残余势力在王保保等人率领下,展开反攻,就连兰州城也被围困达4月之久。洪武三年,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等人继续经略西北。这样,邓愈来到了甘肃。

洪武三年夏四月,徐达率师在定西城外的沈儿峪同王保保对峙,邓愈以左副将的身份率军参战,他先立栅逼迫王保保,使其退屯车道岘,结果明军乘机进攻,元军残余主力被灭,王保保仅率十几人逃走。随即,诸将分兵经略各地。邓愈从临洮进克河州,在此招降了大批游牧部族,又率军出甘肃西北数千里而还,因此而受封为卫国公。

当时,西北经历长期战乱,人烟稀少。明初时兰州人口才一万人,而河州更是城邑空虚,城内“人骨山积”。见此情景,有将士建议放弃河州,但邓愈率军坚持了下来。史书中说他“攻克河州,驻筑宁河,转战西北数千里,立下赫赫战功。”

可见,宁河古城就是在邓愈率人开始整修扩建的。洪武九年十一月,一些部族阻挠向朝廷进贡的使者,卫国公邓愈为征西将军,都督沐英为副将军,受命征讨,第二年他们从西番,兵分三路,追之昆仑山而还。

想必,这次邓愈也是从和政经过,这里正是进入青藏高原的咽喉。元代,探寻黄河源头的队伍就是从这里出发的。据说邓愈四子邓钦曾以总兵之职驻守洮(州)、岷(州)、河(州)、湟(青海湟水流域)等地。如今和政有不少的邓氏后裔。

令人惋惜的是,这次出征班师回朝时,邓愈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病故,年仅41岁。朱元璋亲自为他选墓,进行国葬,追封宁河王,谥号“武顺”。“宁河”二字就指和政。

邓氏家族的祠堂号宁河堂,堂号是从邓愈的宁河王封号而来。然而,一些邓氏后裔并不清楚,宁河在何处。去年,邓氏后裔在和政祭祖后,他们才明白其中的缘由。和政整块,前凉设为金剑县,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设置了宁河县,直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才撤宁河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这里再次设县,定名和政。邓愈被封宁河王,就是为纪念他曾经的功勋,他死后,自然就成守护宁河一方的城隍。

宁河区的历史沿革

雍正九年(1731年)析宝坻置县,据《河北省县名考原》称;“蓟运河纵贯县境,时多水患,故县以宁河名。”

民国三年(1914年)属直隶省津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河北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县治改为芦台镇。1949年9月划归天津专区。

1959年五月,宁河区与汉沽区合并,称天津市汉沽区。1961年6月,复置宁河区,属唐山专区。

1962年8月复属天津专区。1973年8月划归天津市管辖。

1998年,宁河区辖8个镇、14个乡:芦台镇、丰台镇、宁河镇、潘庄镇、岳龙镇、板桥镇、赵庄镇、苗庄镇、后棘坨乡、小李乡、赵本庄乡、廉庄乡、大辛庄乡、董庄乡、任风乡、大北涧沽乡、南涧沽乡、淮淀乡、表口乡、东棘坨乡、大贾庄乡、造甲城乡。2000年,宁河区辖10个镇、12个乡。

2001年,宁河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桥北镇、董庄乡,并入芦台镇;撤销大辛庄乡,并入宁河镇;撤销小李庄乡、后棘坨乡,并入丰台镇;撤销大贾庄乡,并入潘庄镇;撤销任凤庄乡、南涧沽乡,合并设立七里海镇;撤销赵本庄乡、东棘坨乡,合并设立东棘坨镇;大北涧沽乡、造甲城乡改为镇;其余保持不变。 2001年底,宁河区辖11个镇、3个乡:芦台镇、丰台镇、潘庄镇、宁河镇、岳龙镇、板桥镇、苗庄镇、七里海镇、造甲城镇、东棘坨镇、大北闸沽镇,廉庄乡、北淮淀乡、表口乡。

2004年初,宁河区辖11个镇、3个乡:芦台镇、丰台镇、岳龙镇、板桥镇、苗庄镇、宁河镇、东棘坨镇、大北涧沽镇、潘庄镇、七里海镇、造甲城镇,廉庄乡、表口乡、北淮淀乡。 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天津市宁河县,设立天津市宁河区,相关的行政区域界线、 驻地均未做调整。

宁河县的历史文化

洪武元年,徐达等人率军平定甘肃,先后攻占了兰州、临洮等地,洪武二年,常遇春病故,军中主将赶回南京祭奠。

元军残余势力在王保保等人率领下,展开反攻,就连兰州城也被围困达4月之久。洪武三年,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等人继续经略西北。

这样,邓愈来到了甘肃。洪武三年夏四月,徐达率师在定西城外的沈儿峪同王保保对峙,邓愈以左副将的身份率军参战,他先立栅逼迫王保保,使其退屯车道岘,结果明军乘机进攻,元军残余主力被灭,王保保仅率十几人逃走。

随即,诸将分兵经略各地。邓愈从临洮进克河州,在此招降了大批游牧部族,又率军出甘肃西北数千里而还,因此而受封为卫国公。

当时,西北经历长期战乱,人烟稀少。明初时兰州人口才一万人,而河州更是城邑空虚,城内“人骨山积”。

见此情景,有将士建议放弃河州,但邓愈率军坚持了下来。史书中说他“攻克河州,驻筑宁河,转战西北数千里,立下赫赫战功。”

可见,宁河古城就是在邓愈率人开始整修扩建的。洪武九年十一月,一些部族阻挠向朝廷进贡的使者,卫国公邓愈为征西将军,都督沐英为副将军,受命征讨,第二年他们从西番,兵分三路,追之昆仑山而还。

想必,这次邓愈也是从和政经过,这里正是进入青藏高原的咽喉。元代,探寻黄河源头的队伍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据说邓愈四子邓钦曾以总兵之职驻守洮(州)、岷(州)、河(州)、湟(青海湟水流域)等地。如今和政有不少的邓氏后裔。

令人惋惜的是,这次出征班师回朝时,邓愈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病故,年仅41岁。朱元璋亲自为他选墓,进行国葬,追封宁河王,谥号“武顺”。

“宁河”二字就指和政。邓氏家族的祠堂号宁河堂,堂号是从邓愈的宁河王封号而来。

然而,一些邓氏后裔并不清楚,宁河在何处。去年,邓氏后裔在和政祭祖后,他们才明白其中的缘由。

和政整块,前凉设为金剑县,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设置了宁河县,直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才撤宁河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这里再次设县,定名和政。邓愈被封宁河王,就是为纪念他曾经的功勋,他死后,自然就成守护宁河一方的城隍。

天津市宁河县苗庄镇的历史

苗庄镇位于宁河县城北部,蓟运河东岸,南距县城芦台10公里。全镇辖区总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812亩,辖30个自然村,总人口18000人。苗庄镇距山广高速公路仅10公里,距天津新港50公里,距天津滨海机场70公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交通条件极为便利。自然资源丰富:苗庄镇素有农业大镇的称号,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棉花、水稻、玉米、葡萄、三椒等。以南美白对虾、东方白对虾为主要品种的淡水养殖水面达3000亩,特别是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天祥水产责任有限公司是北方较大的武昌鱼生产基地,技术水平、市场份额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全镇建有肉鸡养殖小区5个,年出栏85万只;建有生猪养殖小区18个,年出栏8万头;建有存栏500头的奶牛养殖小区1个。逐步形成棉花、林果、鱼、猪、肉鸡、奶畜等大宗农产品基地。

工商业飞速发展:苗庄镇具有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传统铸造业,该产品依托先进设备、不断更新的铸造技术、高质量产品和市场信誉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目前,随着国际市场的需求,加大科技投入,年加工生产能力5万件套,产品运销日本、美国等国家;广昌稀土厂是我镇的化工支柱企业。累计投资1500万元,生产稀土氧化物、钕等稀有金属;贵达垂钓园是一座远近闻名,供人们餐饮、住宿、并设有总统套房、温泉洗浴、四季垂钓、水上一日游等健身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服务娱乐休闲场所,环境幽雅,服务热情周到,令八方宾客留连忘返。苗庄镇工业区坐落于变电站南侧,芦玉公路东面,在区内2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内,第一期工业园区60000平方米的“三通一平”基础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已经启动。

农业向经济型发展:苗庄镇由过去的大农业向经济大镇发展。高效抗虫棉已达到2万亩,葡萄1000亩,高标准生猪养殖小区18个,年出栏8万头,肉鸡养殖小区5个,肉鸡年出售85万只,已建成肉、鱼、果等副食品基地,基础设施齐全。苗庄镇工业园区及主导骨干企业的现实基础和优势,确定了以服装、铸造、水产养殖深加工、食品等行业为发展方向和重点,向国内外的广大客户招商。苗庄镇人民热诚欢迎各界朋友来苗庄镇投资建厂,共同发展,我们将以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投资环境、更好的服务态度,让朋友的企业在苗庄镇落户、生根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大宁河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历史沿革编辑雍正九年(1731年)析宝坻置县,据《河北省县名考原》称;“蓟运河纵贯县境,时多水患,故县以宁河名。”

[5] 民国三年(1914年)属直隶省津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河北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县治改为芦台镇。1949年9月划归天津专区。

1959年五月,宁河区与汉沽区合并,称天津市汉沽区。1961年6月,复置宁河区,属唐山专区。

1962年8月复属天津专区。1973年8月划归天津市管辖。

[5] 1998年,宁河区辖8个镇、14个乡:芦台镇、丰台镇、宁河镇、潘庄镇、岳龙镇、板桥镇、赵庄镇、苗庄镇、后棘坨乡、小李乡、赵本庄乡、廉庄乡、大辛庄乡、董庄乡、任风乡、大北涧沽乡、南涧沽乡、淮淀乡、表口乡、东棘坨乡、大贾庄乡、造甲城乡。宁河县行政区域图2000年,宁河区辖10个镇、12个乡。

2001年,宁河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桥北镇、董庄乡,并入芦台镇;撤销大辛庄乡,并入宁河镇;撤销小李庄乡、后棘坨乡,并入丰台镇;撤销大贾庄乡,并入潘庄镇;撤销任凤庄乡、南涧沽乡,合并设立七里海镇;撤销赵本庄乡、东棘坨乡,合并设立东棘坨镇;大北涧沽乡、造甲城乡改为镇;其余保持不变。[5] 2001年底,宁河区辖11个镇、3个乡:芦台镇、丰台镇、潘庄镇、宁河镇、岳龙镇、板桥镇、苗庄镇、七里海镇、造甲城镇、东棘坨镇、大北闸沽镇,廉庄乡、北淮淀乡、表口乡。

2004年初,宁河区辖11个镇、3个乡:芦台镇、丰台镇、岳龙镇、板桥镇、苗庄镇、宁河镇、东棘坨镇、大北涧沽镇、潘庄镇、七里海镇、造甲城镇,廉庄乡、表口乡、北淮淀乡。[5] 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天津市宁河县,设立天津市宁河区,相关的行政区域界线、 驻地均未做调整。

[4]。

汉沽区的历史沿革

“千年盐城”汉沽唐贞观属于河北道幽州雍奴县,唐天宝属于范阳郡武清县。 五代后唐同光属于幽州武清县,同光五年开始在今天汉沽的境内设立芦台场,设立盐业生产机构元太祖十年属于燕京路大兴府宝坻县,元至元元年属于中都路大兴府宝坻县,元至元九年属于大都路大兴府宝坻县,元至元二十一年属于大都路总管府宝坻县,明洪武十年属于北平府通州宝坻县,明永乐属于顺天府通州宝坻县。清顺治属于直隶顺天府通州宝坻县,清康熙二十七年属于直隶顺天府东路厅通州宝坻县,清雍正九年直隶顺天府东路厅通州宁河县。

民国元年属于直隶顺天府东路厅通州宁河县。民国三年属于直隶津海道京兆特别区宁河县,民国十七年属于河北省宁河县,民国二十四年属于伪“冀东防共自治 ”宁河县,民国二十七年属于河北省公署宁河县,民国二十九年属于伪河北省公署津海道宁河县,民国三十四年属于河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宁河县。

解放后,1949年3月设立汉沽特别区,为县级建制,;同年十月改为汉沽镇,1951年1月4日——7月5日隶属于宁河县,7月6日后属于天津专区。

1954年为汉沽市,属河北省;1958年为天津市汉沽区,次年宁河县并入;1960年为汉沽市,属唐山市;1961年改属唐山专区;1962年复为天津市汉沽区 。

2000年,汉沽区辖5个街道、2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73723人,各乡镇街道人口(人): 汉沽街道 18101 寨上街道 26749 河西街道 32835 天化街道 22130 盐场街道 15342 大田镇 9063 杨家泊镇 15624 后沽乡 13609 茶淀乡 10394 营城乡 3951 双桥子乡 4298 蔡家堡乡 1627

2001年,汉沽区乡镇区划调整。2001年底,汉沽区辖5个街道、4个镇:汉沽街道、寨上街道、河西街道、天化街道、盐场街道,大田镇、杨家泊镇、营城镇、茶淀镇。

2004年初,汉沽区辖5个街道、4个镇:汉沽街道、寨上街道、河西街道、天化街道、盐场街道、茶淀镇、大田镇、营城镇、杨家泊镇。

2009年11月,汉沽区与塘沽区、大港区正式合并为滨海新区,直属天津市。设滨海新区汉沽管委会、工委会。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汉沽人口数为217107人。

2013年9月,天津市撤销塘沽、汉沽、大港管委会和工委会,由滨海新区区委区 统一领导街镇。原大田镇、汉沽街合并为新的汉沽街;调整寨上街;原茶淀镇、河西街合并为新的茶淀街,杨家泊镇不变。

汉沽的早期历史

汉沽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汉沽,是天津市的一个远市区,位于天津东部,南濒渤海,辖区面积4415平方公里。人口17万。 汉沽,古为盐灶地。唐代为雍奴、武清县辖地,契丹时金大定,汉沽区1172年入宝坻县。清雍正九年(1731)属宁河县,民国年间为宁河县第五区。1949年3月1日析宁河置汉沽特别区,因境内有汉沽庄而得名,属冀东第十五专区,为县级建制。后境域面积、隶属关系迭次更变。1949年8月改属天津专区,10月建汉沽镇,1954年为汉沽市,属河北省,1958年为天津市汉沽区,1960年为汉沽市,属唐山市,1961年改属唐山专区,1962年复为天津市汉沽区,今辖6个街、85个居委会,7个乡镇58个行政村。汉沽是城乡结备的综合区域,土地资源充裕,基础设施完善,水陆交通畅达,发展前景广阔,是国内外实业家投资办实业的理想区域。

冯文孙纪念馆位于文昌市东路镇美德村的冯氏祖祠。每年都有来自全省各地的冯氏宗亲到此祭祖。

据专家考证,海南岛最早设置郡县,是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后来由于官吏的暴虐统治,引起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到了汉元帝初元三年罢弃珠崖郡,使海南实际成为“域外之地”。三国时,孙权曾派兵三万,企图在海南岛重新恢复政权,但未能成功。梁朝大同时期,冯宝及其夫人(冼夫人)请命于朝廷,在海南设立崖州,使自汉元帝时起脱离大陆656年的海南岛重新回归中央政权的统治,从梁大同初年至唐天宝年间约200年,冯冼家族及其子孙为海南地方的实际统治者。

  冼夫人因为帮助隋朝统一岭南立下了汗马功劳。隋朝皇帝对冯冼家族大加封赐。因其孙冯魂帅众迎隋使入广州,故封为仪同三司。不久,隋文帝又拜其孙冯盎为高州剌史,孙冯暄为罗州剌史,追赠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开谯国夫人幕府,调拨部落六州兵马,镇守岭南。后来,隋文帝又赠其子冯仆(已逝)为崖州总管、平原郡公。

  从隋帝对冯冼家族的赐封来看,说明隋朝时,海南岛是冯冼家族的封地,冯冼家族是海南的直接管理者和统治者。特别是要派出自己族人和士兵、奴婢常驻临振县(今三亚市),经营并收取封地租税。这些迁驻海南的冯冼族人和和士兵、奴婢后来定居海南便成为海南人。据古人世代相传,冯宝、冼夫人及其子孙曾多次率军从澄迈县石(石矍)港(今老城一带)登岛,并曾在琼山的梁沙坡、高坡(今海口城西)和石(石矍)港带安营扎寨,维护海南社会安定,并教化民众,传播先进文化与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以往海南的部族割据、互相残杀、茹毛饮血的原始落后局面,使海南社会得到了安定和经济得到了发展。

  海南各支系《冯氏族(家)谱》记载,冯宝、冼夫人是海南冯氏开基肇始之祖,冯盎系渡琼始祖,冯智戴为迁琼先祖。冯宝、冯仆、冯盎、冯智戴等,都曾到过海南,为开发海南作过贡献。

  据冯氏谱牒载,冯盎共生男30人,女6人。他把儿女分散到广东西江以南和海南一带,成为当时一个庞大的冯氏家族。海南自南朝梁以来,都由冯冼家族治理,唐初实际由冯盎管治,终唐一代,海南不少州县地方官都是冯盎的后裔担任,整个海南都属其管辖的地盘。据海南《冯氏家谱·世纪系》载,“唐武德初,盎又事高祖,立儋、崖、振八州,有地二千余里,为总管,以故子孙世为南越君长,家于琼崖。琼崖之有冯氏,盖自此始云。盎公为冯氏入琼之祖也。”

  冯智戴初为春州(治在今广东阳春)剌史,勇而有谋,得众士心,峒帅乐附。唐贞观二十年,侍奉太宗,父盎卒,被封为卫尉少卿,能善其职。后迁左武卫大将军,任岭南八州总管。卒赠洪州都督。据海南部分冯氏家谱记载,冯智戴于唐太宗时,被任命到到海南当官,随后立籍海南,聚族于海南,曾住在琼山冯来溪畔,后迁居澄迈石(石矍)村,为海南冯氏之祖。

  据清光绪《冯氏家谱》记载,冯宝、冼夫人之孙,冯盎之弟冯背。曾任广东连州通判,后入琼任琼州通判,是冯氏入琼“鼻祖”。其子冯世禧唐代授任总兵,镇抚万、陵、崖,定居会邑(原乐会县,今属琼海市)肇泉仙塘村。元朝至顺四年,原籍福建莆田的冯永辉入琼,任琼山知县,择籍乐会,同族叔祖冯背同村而居。冯背后裔与冯永辉支系后裔,早已融为一体。

  此外,宋代迁琼的冯元、冯文(亻甫)、冯细歌等人被部分冯氏人认为先祖。冯元系福建莆田人,北宋大中祥元年(公元1008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卒赠户部尚书。其子冯佳任琼州通判、冯雀任澄迈知县;冯文(亻甫),宋宁宗年间(公元1195-1224年),原籍福建,任海南卫副将,率军来琼平乱,落籍琼山桥头村。

  据介绍,目前海南冯姓,同祖同宗,同根同藤,都是冯宝和冼夫人的后代,散居于全省各地,主要居住在海口(含琼山)、文昌、澄迈、定安、琼海、万宁、琼中、屯昌、儋州、临高等市县。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四、五百个村庄。

  冼夫人:冯门巾帼名传天下

  研究海南冯氏家族和研究冼夫人是分不开的。

  冼夫人(又称冼太夫人、岭南圣母),南北朝至隋初岭南俚族首领,周恩来总理誉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原名冼英。公元522年出生于广东高凉(今广东电白,一说阳江)一个世代为南越首领的家庭,公元602年于海南巡视途中辞世,后按家乡风俗(俚族风俗)归葬于故里娘家的广东电白山兜丁村。

  冼夫人与海南的关系,最早见之于《隋书》的记载:“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誉结于本乡……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而冼夫人对海南的最大贡献,在于她于梁朝梁武帝时期“请命于朝,置崖州”,恢复海南与中央政权直接联系,从而结束了海南多年“久乱不统”的历史。

  梁大同(535-546)初年,冼夫人嫁与高凉太守冯宝,辅佐冯处理政务,诫约俚人守法遵礼,改造旧俗。南朝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冯宝死后岭南大乱,冼夫人亲自领兵平乱,安抚百姓。公元589年,隋灭陈,岭南数郡共举冼夫人为主,尊奉为“圣母”,由其保境安民。隋文帝遣使安抚岭南,示以陈后主遗书和她所赠陈后主信物“扶南犀杖”。冼太夫人在确知陈亡后,召集首领数千人“尽日恸哭”,然后派其孙冯魂迎使入广州,岭南归附隋朝。

  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番禺俚人王仲宣叛隋,冼夫人又出兵平叛,而“所到之处,闻风归顺”,平息叛乱后,将近七十岁的冼太夫人又骑着骏马,张着锦伞,带着骑兵,护卫隋朝派员巡抚诸州,所到之处,各地首领都来拜谒和受爵,从此使岭南地区完全得到了安定。隋文帝对冼夫人大为惊异,表其功,册封为“谯国夫人”,授予她六州兵马权和很多赐物。在冼夫人将近80岁高龄时,还请示朝廷查办了番州(今广州)总管赵讷,并亲持诏旨巡历了十几个州安抚慰俚、僚各族人,使之归附。隋文帝因此赐予临振县(今三亚)1500户作为“汤沐邑”(意即将全县1500户的赋税收入作为她梳洗化妆的费用),并追赠其子冯仆为崖州总管。

  冼夫人历经梁、陈、隋三个朝代动乱之险,但忠心报国之心不变,始终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她一生不遗余力地协助朝延剪除地方割据势力。惩治贪官污吏,革除社会陋习,以促进民族融合和推动社会文明进程。1400多年来,冼夫人一直受到民间的敬仰和崇拜,被岭南人民奉为“圣母”。民间对冼夫人的怀念和崇拜逐渐变成了一种信仰,冼夫人也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变成了民间信仰的神灵,历代为奉祀冼夫人而修建的冼太庙,遍及茂名、雷州半岛、海南岛乃至东南亚,无论政府或者民间每年都举行几次盛大的纪念活动。军坡节是海南民间纪念冼夫人的节日,也是海南最独特最典型的民间节日,而海口新坡的军坡节在海南影响最大。

  海南冯姓第一村——石(石矍)村

  据古人世代相传,冼夫人及其子孙曾多次率军从澄迈县石(石矍)港(今老城一带)登岛。冯宝、冼夫人曾孙冯智戴迁琼,唐初曾住在琼山冯来溪畔,后迁居澄迈县石(石矍)村,距今已有1300多年,可见其历史之悠久。今全村300多户,1500多人,全部姓冯,其家谱称是冯宝、冼夫人的后裔,有“海南冯姓第一村”之称。

  该村现存有冯氏进勇公等祖坟数十座和冼太夫人衣冠冢一座。村中现存古庙五座,其中阳夏侯庙、冯氏大宗祠已列入县级文物古迹保护单位。据当地冯氏族谱记载,隋仁寿初年,80多岁高龄的冼夫人巡视海南,不幸患重病,于农历一月十八日在当地病逝。由于当时海上风大浪高,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一时无法将遗体运回故里,只能就地安葬。数年后,冯家后裔派人来琼清理,按俚人习俗将遗骸运回广东电白山兜归葬娘家。迁出时,将其衣冠埋入原墓,立为衣冠冢。元代,其后裔将衣冠冢整修成石墓,底八角形顶部圆形,用石块雕刻迭垒而成,规模较大。墓碑、望柱、动物石雕群和围墙在“文革”时期被毁,今仅存石墓。

  在该村文林冯公祠内,有块“流芳万世”碑,上书:我渡琼始祖定南知寨进勇公,宋末元初,由闽入琼,始家澄之石(石矍)里,继迁于琼,迁于临,亦同邑而异都,不及悉载。这里的冯进勇,系冯宝、冼夫人之第35世孙。

  冯姓源流

  一、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之后,系承毕公高,得姓始祖为冯文孙。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后汉书》、《元和姓纂》和《广韵》等记载:“冯氏世本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万封魏,支孙食采于冯城,因氏焉。”冯姓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他因随其兄周武王克商立下功劳,受封于“毕”地(今陕西省长安县),叫毕国公,又称毕公高。周王朝建立后,毕公高及其后裔便以毕地为中心繁衍生息,逐渐因地为氏,号毕氏。

  四百年后,毕国被西戎所灭,毕公高后裔毕万投奔到晋国,晋献公封他为大夫。毕万多次随晋献公出征,晋军所向披靡,接连吞并了霍国、魏地、耿国。论功行赏,毕万受封于魏地,任魏大夫。春秋后期晋国六卿逐渐强大,互相兼并。到了晋静公二年(公元前376年),毕万后裔魏文侯与赵、韩一起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建立魏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毕万的一支孙长卿(即冯文孙),周安王时受封于冯城(一说是今陕西省大荔县的冯翊城,一说是今河南省荥阳县西)。于是长卿及其子孙后裔以邑为姓,称为冯姓,冯文孙也就被其后人尊为冯姓的得姓始祖。史称这支冯氏为冯氏正宗,即河南冯氏。冯氏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陕西省兴平县东南之始平,故冯氏祖居之神龛多以“始平堂”名之。

  二 、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的后代。

  春秋时期除毕公高一脉冯姓外,郑国也是冯姓的一个重要发祥地。记载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说冯姓是“郑大夫简子之后”。郑国著名大夫筒子,以善断而名闻诸侯。他在任期间,郑国与周边诸侯的纵横往来、攻战联盟等大事,郑国君主都先同他商议,再做决定。为褒奖筒子的政绩与贡献,郑国君以冯邑封筒子,筒子入居冯邑后,遂号冯筒子。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因此,源于河南的冯氏应由两部分组成,即先期的冯筒子及其后裔和后来居上的毕魏世家。他们都可以称为冯姓之源或冯氏正宗。

  冯姓族人自得姓以来,历经繁衍发展而不断壮大。如今,冯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冯姓人口众多,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27位。

冯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9位。

冯姓起源

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封地于毕国,叫毕国公,又称毕公高。四百年后,毕国被西戎所灭,毕高后裔毕万投奔到晋国,晋献公封他为大夫。毕万多次随晋献公出征,屡立战功。晋献公把魏地封给他,任魏大夫,并封给毕万奉禄食邑地于冯城(冯城一说位于陕西省大荔县的冯翊城,一说位于河南省荥阳县西)。毕万子孙以邑为氏名,此乃冯氏之所出。而魏地的子孙则氏魏,故冯、魏两姓实为同一脉族。

   冯姓在中国也是一个大姓。 在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冯姓在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27位。

冯姓渊源

  冯姓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据《元和姓纂》和《广韵》记载,冯姓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他的后代封在魏地,其子孙采食于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邑为氏,就是冯氏。而记载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说冯姓是“郑大夫冯简子之后”。冯简子是春秋后期郑简公时人,据说他博学多才,能断大事,当时郑国凡事要跟诸侯打交道,许多大事都先同他商议,再做决定。因郑国建都于今河南新郑,故此支冯氏出自新郑。

  一、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之后,系承毕公高,始祖冯文孙。

  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周王室的远祖名叫弃,据说他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儿,又称姜螈。

  传说一次姜螈外出游玩,在荒野中看见一个巨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姜螈下意识地把自己的脚放在大脚印中踩踏了一下,想不到因此“身动如孕”,不久竟真的生下了一个男孩。姜螈又羞又忿,惟恐这个孩子会带来不祥,于是就偷偷地把他抛弃于路口。但奇怪的是,在路上往来奔走的牛、马等牲畜看见这个孩子后,竟敬畏地全部跑开了,不敢践踏。姜螈又把孩子放到山林之中想让野兽吃掉,可偏偏一向寂静无人的荒郊却人来人往。无奈之际,姜螈又把孩子丢弃在河中的浮冰上,不料天上的飞鸟竟都纷纷降落,展开羽翼为他遮寒挡水。姜螈认为这是上天的意志,就又把他抱回来抚养。因为这个孩子曾经被遗弃过,所以为他取名弃。弃就是有史记载的最早周代祖先,他在帝尧时期因为善于种植庄稼、发展农耕而名闻天下,百姓都向他学习耕作技术。作为对他的褒奖,帝舜在位期间,就分封弃在邰地,大家都尊称他为后稷,弃及其后代遂都拥有了姬姓。

  后稷的继承人是姬不(穴+出)(qu),他后因国家衰败而辞官隐居到边疆地区,其后代传到古公宣父时,古公宣父先后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小儿子季历。季历生子姬昌,便是后来的周文王。

  据传姬昌出生的时候有祥瑞呈现,古公很高兴地说:“我姬氏将来定当发达,大概希望就在这个姬昌身上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太伯、虞仲二兄弟猜测古公有让季历及其子姬昌来继承家业之意。为不使父亲为难,二人便一同离家出走,逃到远方.以便成全季历。

  古公去世后,季历以惟一继承人的身份袭沿家世;季历逝后,其子姬昌得立,即西伯侯。 冯姓的由来

  西伯姬昌继承了后稷、古公、季历的仁政,为人厚道,礼贤下士,伯夷、叔齐、散宜生等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前来投奔、归附,使得西伯的势力、影响日渐扩大。

  西伯势力的增长,引起了商纣的警惕,在崇侯虎的挑拨下,商纣把姬昌诱至国都,囚禁起来。据传,在此期间,他推演“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即后人所说的“周易”。

  西伯被囚后,他的部下、谋士很着急。为拯救他,他们四处寻找美女、骏马、珍玩等晋献于纣王,并买通其宠臣费仲四处活动,游说纣王。殷纣王本是酒色之徒,见送来这么多可心之物,早把往日的警惕、猜忌抛到九霄云外。他得意忘形地说:“单凭这些礼物中的任何一件,都足以抵销西伯的过失,何况竟有这么多呢!”于是下令赦免了姬昌,并授予他“代王征伐”的特权及信物,把军国大事全盘托付西伯,自顾享乐去了。趁此机会,姬昌率兵东征西讨,先后击败犬戎、密须、耆邗,彻底消灭了崇侯虎,并把崇侯虎的封地改称丰邑,将自己的统治中心由岐迁至丰地。姬昌病逝后,其太子姬发即位,便是后来的周武王。

  公元前11世纪中叶,武王起兵伐纣,克商,纣王众叛亲离,不得不自焚于鹿台。 冯姓的由来

  《周本纪》记载武王胜利后凯旋的情形时说,随同武王同乘一辆车的有三人:“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这里所说的毕公,是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他因追随武王克商受封于“毕”地,亦称“毕公高”。毕地的位置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部。

  周王朝建立后,毕公高及其后裔便以毕地为中心繁衍生息,逐渐因地为氏,号毕氏。作为姬姓贵族的一支,他们与周宗室关系密切,但伴随着分封制引起的不断分化,毕氏逐渐与周宗室疏远而成为独立的一支。

  毕氏封地中有一处地名曰冯邑,所以不排除毕氏中有部分成员“支邑为姓”而改姓冯,但这只是一种揣测。事实上,此时冯姓并不明确,更不占主体,毕氏仍是这一支姬姓后裔的主姓。

  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是晋献公的荣臣,当时晋宫廷内部正围绕继承权展开激烈斗争。献公为转移矛盾,积极对外征伐。全国军队被分作两部,献公亲率上军,太子申生统下军。毕万受封右将军,随献公征战。 冯姓的由来

  晋军所向披靡,接连吞并了霍国、魏地、耿国。论功行赏,毕万受封于魏地。当时有一位叫作卜偃的算命人曾品评毕万说:毕氏的后代一定会兴旺发达的。万,是个满数;魏,也是大名。故一定前途无量。

  毕万受封11年后,晋献公死,久已存在的宫廷矛盾终于爆发。四位公子为争夺王位而混战,致使国力损耗,元气大伤。而毕万一族却日益繁荣,并以新地为氏,成为声名显赫的魏氏。毕万的儿子名武,号魏武子,他一直忠心于亡命公子——重耳。重耳避祸逃亡,魏武子义无反顾地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后来重耳终于在秦国等诸侯的支持下归国继承大位,便是晋文公。魏武子因功再封于魏地,位列大夫,显赫一时。

  到魏武子之玄孙魏献子的时候,魏氏:已与当时晋国的智、赵、韩、中行、范氏并称“六卿”,把持了晋国大权。魏献子之孙魏桓子与赵、韩两家完成了“三家分晋”。公元前 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三家为诸侯,这便是战国七雄中的魏、赵、韩三家。

  魏氏立国,毕氏家族自然受益最大,毕万家族的长卿一支受封于冯城,居地即今河南省荥阳县东部。于是长卿及其后代因城为氏,逐步放弃了毕、魏之姓而改姓冯,史称这支冯氏为冯氏正宗,即河南冯氏。

冯姓的由来

  二、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

  据《世本》记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其后子孙以冯为氏。春秋时期除毕公高一脉冯姓外,郑国也是冯姓的一个重要发祥地。据《世本》所载,郑国著名大夫筒子,以善断而名闻诸侯。他在任期间,郑国与周边诸侯的纵横往来、攻战联盟等大事,郑国君主都要向他咨询。筒子广纳贤士,集思广益,其判惭、决策无一不精当,深得郑君赏识。为褒奖筒子的政绩与贡献,郑国君以冯邑封筒子,筒子入居冯邑后,遂号冯筒子。而他的封地冯邑,正是后来并入魏国的冯城。因此,长卿受封冯城之前,冯筒子的后代便早巳在此生活多年,只因筒子的名位远不及毕万及其后裔,所以被忽略或有意淡化了。

  因此,源于河南的冯氏应由两部分组成,即先期的冯筒子及其后裔和后来居上的毕魏世家。他们都可以称为冯姓之源或冯氏正宗。而且从冯姓产生的过程来看,姬、毕、魏、冯在一定程度上讲“三千年前是一家”。

冯姓的由来

迁徙分布

  

冯姓变迁

  战国末期的大将冯亭,任韩国上党守,入赵国,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有的留在赵(今河北境),并发展繁衍下去。其后裔有许多为将相,如秦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

  此外,先秦时期,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而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冯氏则分布于今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等地,其中潮阳为当时的大族;到了东晋末,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的冯氏又有徙居和龙(今辽宁朝阳)者。

  到了汉唐时期,冯氏繁衍的很快,从原来的发源地陕西,发展到了现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冯姓的宗族较多,唐代的《元和姓纂》说,冯氏出颍川(郡治今河南许昌)者,是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出上党(今山西长治)者,是西汉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出长乐信都者,是汉代宜都侯冯参的后代;出京兆(今陕西西安)者,是燕王冯弘的后代;出弘农(今河南灵宝)者,是冯弘之孙冯宁的后代;出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者,是唐监察御史冯师古的后代。

  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乱南迁至福建宁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的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迁到海外。

  

冯姓迁徙史

  春秋战国时期

  向南,先进入了楚地(今湖南、湖北)。楚怀王时期(战国后期)冯氏子弟中有一名叫冯郝的,官至楚大夫,是楚国的重臣。一次,宋国内乱,其相惠施投奔了楚王,楚王打算庇护他,冯郝坚决反对。楚王为不伤害双方而采取了两面手法,一方面表示同意冯郝的意见,另一方面却暗自给惠施以封地。冯郝知详情后,愤而离去。抛开冯郝的命运不论,冯郝当是楚地冯姓留史第二人。

  向西,进入了陕西关中等地。神话传说中有一名冯长的人,居于骊山,善观天文之变,精于历算。遗憾的是,冯姓在南方及西部早期开发的业绩缺乏系统记载,只能透过重重迷雾而觅得一鳞半爪。

  向北,冯氏进入了山西等地。战国中后期,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西)郡守姓冯名亭,为人果敢而有谋。秦昭王四十五年,秦名将白起率大军伐魏,两军对战于野王,野王守备不敌而降。由于上党地区与韩国的联系全系于野王一线,因此,野王的失败就使上党虚悬于外。

  冯亭与部下及百姓商议后,决意背秦而举地归赵。赵、韩本是唇齿相依、地缘亲近的邻国,赵国一旦接受上党,便自然卷进秦、魏之间的争斗,以赵、魏合力,秦军必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保护上党百姓免遭茶炭。果然不出冯亭所料,赵国在平原君赵胜的大力支持下慨然接受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上党军民同仇敌忾以抗秦军,上党终于得以保全。但三年后,秦再派左庶长(秦第十等爵,掌兵权)王龅(h6)进攻上党,上党终被攻克。此间上党冯氏中有两支分别迁往秦与魏,并在秦汉之际大有作为,此为后话。

  向东,冯氏进入了齐鲁大地,这一支冯氏即来自上文中所说的魏地。他们很快为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习染,“冯谨客孟尝君”的千古佳话,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秦王朝统一前后,冯姓在上党地区的一支最为活跃。前文已提及武安君白起伐魏,上党郡守冯亭纳地入赵受封华阳君,从而挫败了白起的东进企图。冯亭的大智大勇,拯救了上党,从此,家族日隆,许多乡里亦归附之,从而形成了冯姓望族。

  尽管冯亭有勇有谋,但关东六国已是夕阳残照,根本不可能持久抵御强秦的大统一趋势。结果,就在上党献地后不久的“长平之战”中,华阳君冯亭与“纸上谈兵”的主将赵括均战死疆场,而其部赵卒40万除200人被“留报赵”外,统统被屠杀。从此,关东六国对秦再也组织不起有力的抵抗了。

  冯亭战死后,其宗族亦分崩离析,大部分北上进入赵国腹地以避战祸,少部分仍留居上党。这一部分留居上党的冯姓人审时度势,看清了六国必然灭亡的趋势,转而”投奔了秦国,并为秦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著名者有官至右丞相的冯去疾,以及军事将领冯毋择、冯劫等。

  秦汉时期

  冯去疾是秦始皇的丞相。冯氏一门是秦王朝后期的重要柱石。

  秦始皇好巡幸各地,经常奔波在外,秦左相李斯平素多跟从始皇出外,留守咸阳都城的却总是右相冯去疾,始皇对去疾的信任与赏识由此可见一斑。而冯毋择、冯劫亦得益于这种信任,都在秦军中担任高级将领。

  始皇三十七年,嬴政皇帝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去疾留守。不料始皇于沙丘暴卒,宦者赵高胁迫左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

  冯去疾等得知真相后,他们冒死向秦二世上书,揭露赵高等奸臣的罪行。结果因进谏失败双双被下狱。在狱中,冯去疾、冯劫拒绝向赵高一伙奸佞屈服,为保持清白的名节,二人先后在狱中自杀。一代贤相、骁将就这样为自己的生命历程写完最后浓重而悲壮的一笔。与这二人所不同的是,同时被下狱的左相李斯则暴露了其软弱、自私的本性,他被赵高等人百般戏弄、凌辱后腰斩于市井。

  冯去疾、冯劫被下狱不久,冯毋择率其他子孙隐姓埋名,潜逃他乡,下落不明,关中冯氏亦随之逃散殆尽。

  伴随此起彼伏的秦末战争的大规模爆发,不可一世的秦帝国顷刻间土崩瓦解,而上党冯氏入关的一脉,也随之销声匿迹。

  汉承秦制,天下甫定。冯姓经此番劫难,可谓元气大伤。在秦末战争、楚汉战争乃至汉初“无为而治”的一系列大变动中,史册中寻找不到冯姓的任何丰功伟绩。也许,这一段历史的沉默正孕育着冯姓的再度辉煌。

  汉代,冯姓姓氏的基本材料才得到最初步的整理,现今人们所接触的有关冯姓早期发展的资料,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成文、定性,并载入史册的。另一方面,这一历史时期冯姓“代有才俊”的良好族运也为这种整理提供了生动、翔实的素材。可以说,汉代是冯姓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阶段性总结。

  汉代冯姓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冯姓郡望的逐步形成。两汉时期冯姓的分布基本上覆盖了当时华夏大地的所有重要区域,并且在一些地区,由于冯姓豪杰名士的大量涌现,形成了以冯姓为主体的聚族性居地。

  汉代冯姓辉煌之发端者为安陵冯氏,其代表人物首推冯唐。

  汉兴置国,出于安全及施政考虑,实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政策:一方面为了充实关中人口,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六国宗室及大族豪门坐霸一方。汉廷访得代北冯氏为豪杰之后,于是特迁其大部再入关中,定居安陵。冯唐,正是生长于代北而后迁入安陵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

  冯姓早期主要繁衍于今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晋末“永嘉之乱”时开始大举南迁,先后迁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

  北周至隋统一前后,仍是国家由混乱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人口迁移-频繁,各姓族活动区域扩大的时期。以冯氏:著名郡望之一——弘农而言,西魏之宁州刺史冯宁被认为是弘农郡的开山之祖。早在西汉时代,冯扬便以“万石君”而名噪弘农,冯扬家人丁兴旺,有子八人,至冯勤一脉尤为荣宠。因此,在冯宁之前,弘农冯氏已有人活跃在此地,可以认为魏地冯氏是弘农早期冯姓的直接起源。当西魏的冯宁刺史兴起之时,弘农冯氏已经完成其郡望的形成。

  隋唐以来

  至隋唐,已有南迁至福建省境的。在这一不断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支派,大致有:出自山西上党冯氏,为战国赵华阳君冯亭后裔;出自河南颍川的冯氏,为东汉大将军冯异的后裔;杜陵冯氏系西汉左将军冯奉世后裔;长乐冯氏为宜都侯冯参后裔;京兆冯氏为燕王冯宏的后裔;弘农冯氏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后裔;河间冯氏为唐监察史冯师古的后裔。

  唐宋时期,冯氏先后又有两次大举南迁,使冯氏分居于我国江南广大地区,明、清之际遍及全国各地。另据有关史料记载,山西代州冯氏始迁祖为明初冯有才第五代孙隆奄,今河南西平县冯氏,是明朝开国功臣,郢国公冯国用的后代,系明初迁入,至今已传二十四代,五百八十余年。

冯姓英才

  战国时的冯驩,为齐国孟尝君田文门下食客,曾替田文到封邑收取债息,把不能还息的债券烧掉,替田文收买民心。

  西汉有冯奉世,上党潞县人,宣帝时曾率兵击破莎车,后为左将军,封关内侯。

  东汉人冯异,被刘秀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京兆杜陵人冯衍,为辞赋家;

  十六国时,长乐信都人冯跋,乘后燕内乱,推翻慕容熙的统治,建立地方政权,国号燕,史称北燕,历时27年,于436年被北魏所灭。

  五代时的冯道,后唐、后晋时历任宰相;契丹灭后晋,又附契丹任太傅;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历事五姓的人物。

  南唐著名词人冯延巳,任中主(李璟)时的宰相。北宋有大臣冯京,仁宗时是知开封府,神宗时进参知政事。

  元代有散曲家冯子振。

  明代有散曲家冯惟敏,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

  清代有诗人冯班,清末有爱国名将冯子材,于70岁高龄时,大败法军于镇南关,为当时受外国列强欺压的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番。

  太平天国***之一的冯云山,

  民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冯玉祥、民族女英雄冯婉贞等,也产生了不少影响。

  冯铿,又名岭梅,广东潮州人。出身于贫穷的教师家庭。1926年毕业于汕头左联中学,在乡间小学任教。1929年春到上海,同年5月加入中国***,走上职业革命者的道路。1930年加入“左联”,并于同年5月与柔石等代表“左联”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1931年初与柔石、胡也频、李求实、白莽等人同时被捕,2月7日牺牲于龙华狱中。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 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冯巩,出生于1957年11月26日,天津市人,冯国璋曾孙,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自幼喜爱文学艺术,现为中国广播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文艺一级,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全国青联常委。

  冯如:广东省恩平人。又名自如,号鼎三。我国第一个飞行家和飞机设计师。早年在美国三藩市(旧金山)当杂工谋生,后转往纽约工厂工作,业余钻研机械学,数年后自行制造抽水机、无线电报机。在日俄战争中,深感飞机之厉害,自此决心献身于航空事业,以报祖国。在三藩市集资创办飞机制造公司。1909年自制收音机试飞成功。广州光复时,被任为陆军飞机长。后在举行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遇难。1985年在恩平县牛江本乡建冯如纪念亭、冯如中学以纪念。

冯氏家谱

  江苏:

  冯氏族谱八卷、京口冯氏族谱一卷、锡山冯氏宗谱二十四卷、澄江冯氏宗谱十卷、冯氏家谱一卷

  浙江:

  赫山冯氏家谱二十二卷、大易冯氏谱不分卷、慈溪冯氏支谱不分卷、桐乡冯氏族谱不分卷、冯氏宗谱一卷

  安徽:

  冯川冯氏宗谱八卷

  湖北:

  冯氏宗谱一卷、冯氏宗谱、冯氏续修支谱八卷、冯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冯氏四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

  广东:

  冯氏家谱不分卷、冯氏本房世谱不分卷、冯氏族谱不分卷、南埠冯氏族谱一卷

  湖南:

  长沙冯氏四山家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湘潭冯氏三修族谱、中湘石潭冯氏五修族谱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山田冯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老宁河镇的历史

天津市宁河县历史 1949年9月划归天津专区。 1959年五月,宁河县与汉沽区合并,称天津市汉沽区。1961年6月,复置宁河县,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