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龚岗龚氏家谱辈分
继、垂等。根据唐河县龚岗龚氏家族的族谱查询得知,字辈上主要有“继、垂、名、万、古、杨;青、芬、三、纲、扶、伦、常、慕、家、孝、义、传、奇、勋、昭、令、绪、玉、翰、策、英、贤、保、受、陶、唐;教、泽、怀、孔、孟、表、”等。
据旧谱史料所考沙堤龚氏约元初由晋江龚山(荆山)徙永宁沙堤。尊十三公为始祖(名讳生卒俱缺,公或亲疏兄弟序十三而称之),奉二世祖治(悌)公为迁始祖,时公妣双早殁,传四子月窗公、齐逊公、忠逊公、荣逊公皆由沙堤老舅蔡守拙带回抚养长成后入蔡户籍,传至六世坤公叹其来历恐后紊,宗兄弟议复原姓立户,而始修族谱归纳支脉亲疏分明,现实存三脉繁衍播迁于各地。忠逊公支脉:其苗裔五世祖廷凯子用复殖货安溪而居焉今凤城小东、魁斗龚氏也,其弟用昭(明初沙堤族谱序由昭公根据西斋公所修的家谱编集)徙同安驷行,后裔转迁安溪官桥。西斋公支脉(月窗公长子龚名安):衍裔甚广,其子焕庵公生四子,长子坤公徙金门后裔转迁浙江苍南,次子坦公居晋江南塘后裔转迁安溪、惠安东岭龙村、泉州城内、厦门岛内、同安、台湾等诸地,三子培公徙永宁西偏,四子堡公。嗣卿公(月窗公四子)支脉:生六子,其存三子,长子炫公开引下房。三子熠公开田头房。四子焴公开对面房,由于人丁兴旺,第八世周举公再开沙内房、第九世文统公开东阳房、文粹公开蓬莱房。至其嗣卿公后裔共分五房主居祖家沙堤,其后再徙惠安崇武城内(引下房)、石狮梧园(沙内房)、浙江苍南、永宁新沙堤、菲律宾、港澳台等诸地。我沙堤一派自晋江龚山迁于此,已700余年,承蒙先祖德望福荫,后裔日隆昌盛,海内外宗亲达两万余人。
谱,又称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谱》卷首《联谱序》)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
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份”。即在同一辈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份。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排辈份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这一习俗在当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颇为流行。
同一姓氏的不同分支家族,还经常利用族谱中的血缘世系排行记载,进行“联谱”活动。安溪谢氏家族,曾于民国年间合数十宗支进行大联谱。辈份分明后,各宗支子孙公议决定排行班次悉归画一,修纂总谱,旨在扩大家族势力。谢氏家族裔孙谢维峻在《联谱序》中称:“联之以谱,化弱小为强大,转柔软为坚刚,众志成城。”此外还有,当族谱分支过多时另分几个房派修谱(房谱和族谱通称家谱)。如一房人外迁,其房谱分出后就成为新的族谱。
由于族谱为同一姓氏家族承继的依据,故一般只记男丁。少数族谱也将族中所谓“贞妇烈女”记载入乘。族谱有的依不同对象规定用笔着色的。据《岛居三录》载:“泉郡向修族谱,世系图所牵连之线,有红有黑,体例甚严。红线者,一本至亲,虽远房承宗亦然;黑线者,乞养异姓,即显宦不能免,此亦春秋诛心之法也。”有功名成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族谱中用红笔记入以示表彰,过去秀才或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也用朱笔入谱。现在一些新修族谱仍沿此习。寿宁《刘氏总谱》中,凡上大学的族人,名下都划上红线,所书的姓名用谱名(即按族谱排行而起的名字),抱养子用黑线注明(连城一带是用蓝线)。修谱和查阅族谱也很有讲究。旧时对祖谱保管十分重视,须慎重保存,定期曝晒,认真缮修。霞浦一带,谱系分正谱、副谱(草谱)。副谱可以查阅,而正谱修好后,要入箱上锁,将开锁的钥匙丢入祖祠神龛,以示此谱交祖先收存,以后禁开锁。若遇副谱丢失,有事要查谱时,要先做“牲福”,祭请祖先同意,方可开锁。
旧时一些宗族修谱,每逢初一、十五日要祭祀祖宗。族谱告成后,还要造灵厝、做功德,请和尚法师观灯;观灯时造3座大灵厝(纸糊房子),供已超度的神魂居住,另设一些黑龛,供无子孙后代及未超度的神魂居住。福建省连城一带宗族,每年正月要拜“代图”(即写在布上的族谱)。行仪时,本族男丁都要到场,先是“新丁上图”(即新添男丁的名字入谱),上图之家要给执笔者一个红包,并烧香燃炮,用三牲祭祖。若逢大祭,要用整头猪羊置于下厅的支架上;继而是鸣锣击鼓放鞭炮;最后会餐,座位严格按辈份排列。族人围坐喝酒谈心,气氛很好。连城人把正月“拜代图”的宗族聚会称为“闹花灯”。
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137项)
一、民间文学(9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及单位
1 Ⅰ—1 望娘滩传说
2 Ⅰ—2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
3 Ⅰ—3 甘嫫阿妞的传说
4 Ⅰ—4 王幺贡爷系列故事
5 Ⅰ—5 羌戈大战
(羌族古典叙事长诗)
6 Ⅰ—6 大禹的传说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
7 Ⅰ—7 阿古登巴的故事
8 Ⅰ—8 勒俄特依
9 Ⅰ—9 玛牧特依
二、传统音乐(18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10 Ⅱ—1 江河号子
府河号子(黄龙溪号子)、
涪江号子、涪江船工号子、
铜河船工号子、岷江号子
成都市都江堰市文化馆 成都市邛崃市群众艺术馆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 达州市宣汉县文化馆 阿坝州汶川县文化体育局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 阿坝州汶川县文化体育局 甘孜州色达县文化旅游局 凉山州喜德县文化文化馆 凉山州喜德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及单位 成都市双流县黄龙溪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绵阳市三台县潼川镇人民政府 遂宁市文化馆 乐山市沙湾区文化馆
乐山市犍为县文化馆
11 Ⅱ—2 耍锣(福集耍锣) 泸州市泸县福集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12 Ⅱ—3 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 泸州市叙永县分水镇人政府
13 Ⅱ—4 遂宁叫卖调 遂宁市文化馆
14 Ⅱ—5 遂宁坐歌堂 遂宁市文化馆
15 Ⅱ—6 石工号子
16 Ⅱ—7 觉囊梵音(藏哇梵音)
17 Ⅱ—8 骨笛
18 Ⅱ—9 彝族挽歌
19 Ⅱ—10 藏族赶马调
20 Ⅱ—11 彝族克西举尔
21 Ⅱ—12 彝族马布音乐
22 Ⅱ—13 彝族月琴音乐
23 Ⅱ—14 毕摩音乐
24 Ⅱ—15 大号唢呐
25 Ⅱ—16 川北山歌
(巴山茅山歌、阆州情歌、
嘉绒藏区农耕劳动歌、
德格劳动歌曲)
26 Ⅱ—17 蜀派古琴
遂宁市安居区分水镇人民政府 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乡藏哇寺 甘孜州色达县文化旅游局 凉山州宁南县文化馆 凉山州冕宁县文化馆 凉山州召觉县文物管理所
凉山州雷波县文化馆 凉山州越西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局 凉山州昭觉县文物管理所 凉山州普格县文化艺术馆 凉山州美姑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凉山州会理县文化馆 巴中市文化馆 南充市阆中市文化馆 阿坝州嘉绒文化研究会 甘孜德格县文化馆 四川音乐学院
成都市文化馆
27 Ⅱ—18 四川洞经音乐 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化体育局
(迤沙拉谈经古乐)
三、传统舞蹈(16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及单位
28 Ⅲ—1 熊猫舞
29 Ⅲ—2 天全牛儿灯
30 Ⅲ—3 越溪牛灯舞
31 Ⅲ—4 耍蚕龙
32 Ⅲ—5 平武虎牙藏族斗牦牛
33 Ⅲ—6 玄滩狮舞
34 Ⅲ—7 阿署达彝族打跳舞
35 Ⅲ—8 蓝田花船
36 Ⅲ—9 羌族沙朗
37 Ⅲ—10 建中高跷狮灯
38 Ⅲ—11 花 灯
(得胜花灯、大新花灯)
39 Ⅲ—12 蚌鹤舞
40 Ⅲ—13 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
凉山州德昌县文化馆
41 Ⅲ—14 彝族苏尼舞
42 Ⅲ—15 蹢脚舞
阿坝州九寨沟县文化馆 雅安市天全县文体局 内江市威远县越溪镇人民政府 绵阳市盐亭县文化旅游局 绵阳市平武县文化馆
泸州市泸县玄滩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攀枝花市东区文化馆 泸州市江阳区蓝田街道办事处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 绵阳市三台县建中乡人民政府 泸州市泸县得胜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绵阳市梓潼县文化馆 达州市万源市文化馆 凉山会州东县文化馆 凉山州布拖县文化馆 凉山州会理县文化馆
43 Ⅲ—16 藏族杜基嘎尔 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文化馆
四、传统戏剧(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及单位
44 Ⅳ—1 马鸣阳戏 绵阳市梓潼县文化馆
45 Ⅳ—2 被单戏
46 Ⅳ—3 白龙纸偶
47 Ⅳ—4 南部傩戏
48 Ⅳ—5 南木达藏戏
五、曲艺(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49 Ⅴ—1 四川车灯
50 Ⅴ—2 钱棍
六、传统游艺、杂技与竞技(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51 Ⅵ—1 青城武术
52 Ⅵ—2 峨眉盘破门武术
53 Ⅵ—3 三雄夺魁
54 Ⅵ—4 土家余门拳
55 Ⅵ—5 绿林派武术
56 Ⅵ—6 羌族推杆
成都市青羊区文化馆 广元市剑阁县文化馆 南充市南部县文化馆 阿坝州壤塘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及单位 成都市金牛区文化馆 达州市万源市文化馆 申报地区及单位 成都市都江堰市文化馆 内江市资中县武术协会 乐山市金口河区文化馆 达州市宣汉县文化馆 雅安市雨城区文化馆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
阿坝州汶川县文化馆
57 Ⅵ—7 彝族磨尔秋 凉山州甘洛县文化馆
七、传统美术(1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及单位
58 Ⅶ—1 草 编
(柏合草编、草靶龙、
峨眉席草龙)
59 Ⅶ—2 汉源彩塑
60 Ⅶ—3 馍馍印
61 Ⅶ—4 郎卡杰唐卡传统绘画艺术
62 Ⅶ—5 毕摩绘画
63 Ⅶ—6 彝文书法
64 Ⅶ—7 四川手工剪纸
(平武剪纸、涪城剪纸、
仪陇剪纸、武胜剪纸、
自贡手工剪纸)
65 Ⅶ—8 青神捻条画艺术
66 Ⅶ—9 石 雕
(通江石雕、泸县石雕、
蓬溪石雕、苴却砚雕刻、黎渊
成都市龙泉驿区文化馆 自贡市贡井区文化馆 乐山市峨眉山市文化馆 雅安市汉源县文化体育局 阿坝州马尔康县文化馆 甘孜州炉霍县文化馆
凉山州美姑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凉山州盐源县文化馆 绵阳市平武县文化馆 绵阳市涪城区文化馆 南充市仪陇县文化馆 广安市武胜县文化馆 自贡市自流井区文化馆 眉山市青神县文化馆 巴中通江县文化馆 泸州市泸县文物管理所 遂宁市蓬溪县文体旅游局
石雕、拉日马玛尼石雕) 攀枝花市鑫艺工艺美术制品厂
广元市青川县文化馆
甘孜州新龙县文化馆
67 Ⅶ—10 藤 编 成都市崇州市文化馆
(怀远藤编)
68 Ⅶ—11 棕 编
(新繁棕编)
69 Ⅶ—12 竹 编
(遂宁竹编、安岳竹编)
70 Ⅶ—13 小凉山彝族刺绣
71 Ⅶ—14 苗族刺绣
八、传统手工技艺(36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72 Ⅷ—1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
(彭县肥酒酿造技艺、
江口醇酒传统酿造技艺)
73 Ⅷ—2 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
(彝族杆杆酒酿造技艺)
74 Ⅷ—3 配制酒传统酿造技艺
(彝族民间泡水酒)
75 Ⅷ—4 怀远三绝制作技艺
76 Ⅷ—5 麻饼制作技艺
成都市新都区文化馆 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人民政府 资阳市安岳县文化体育局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 宜宾市筠连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申报地区及单位
成都市彭州市群众艺术馆
四川江口醇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凉山州甘洛县文化馆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 成都市崇州市文化馆 成都市崇州市文化馆
(汤长发麻饼制作技艺)
77 Ⅷ—6 川派盆景制作技艺 成都市四川省盆景艺术家协会
78 Ⅷ—7 金鸡风筝扎制技艺 成都市崇州市文化馆
79 Ⅷ—8 构树皮造纸工艺 泸州市叙永县分水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
80 Ⅷ—9 羌族水磨漆艺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
81 Ⅷ—10 蜜饯制作技艺
(内江蜜饯制作技艺)
82 Ⅷ—11 宋笔制作技艺
83 Ⅷ—12 米花糖制作技艺
(苏稽香油米花糖制作技艺)
84 Ⅷ—13 峨眉白蜡生产加工技艺
85 Ⅷ—14 豆腐菜肴制作技艺
(龚氏西霸豆腐制作技艺、
五通桥西坝豆腐制作技艺)
86 Ⅷ—15 腐乳酿造技艺
(德昌源"桥"牌豆腐乳制作工艺、
"长春号"南味豆腐传统手工
制作技艺)
87 Ⅷ—15 豆笋制作技艺
(开江豆笋)
88 Ⅷ—17 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
89 Ⅷ—18 四川苗族蜡染
内江市市中区文化体育局 乐山市毛笔厂 乐山市市中区文化馆 乐山市峨眉山市白蜡研究所 乐山市龚氏西霸饮食有限公司 乐山五通桥天一香酒楼(五通桥 西坝镇方德饭店)
乐山市五通桥区德昌源酱园厂 眉山市彭山县文化馆 达州市开江县文化馆 南充阆中市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 宜宾市珙县文化馆
90 Ⅷ—19 芝麻糕制作技艺 眉山市东坡区文化馆
(裕泰乾马氏芝麻糕制作技艺)
91 Ⅷ—20 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阿坝州九寨沟县文化馆
(踏板房建筑、羌家石雕房与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
吊脚楼、新龙民居建造技艺、 甘孜州新龙县文化馆
木雅石砌)
92 Ⅷ—21 申臂桥建造技艺
93 Ⅷ—22 德格麦宿塑像制作技艺
94 Ⅷ—23 德格麦宿传统土陶技艺
95 Ⅷ—24 木 雕
(德格麦宿木雕技艺)
96 Ⅷ—25 德沙旋木技艺
97 Ⅷ—26 新龙药泥藏式面具制作技艺
98 Ⅷ—27 牧区皮革加工技艺
99 Ⅷ—28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傈僳族葫芦笙制作技艺、
南坪土琵琶制作技艺)
100 Ⅷ—29 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
101 Ⅷ—30 红铜火锅制作技艺
102 Ⅷ—31 传统茶具制作技艺
(藏式竹制茶具制作、
藏式木制茶具制作、
甘孜州雅江县文化馆 甘孜州新龙县文化馆 甘孜州德格县文化馆 甘孜州德格县文化馆 甘孜州德格县文化馆 甘孜州稻城县旅游文化局 甘孜州新龙县文化馆 甘孜州色达县文化旅游局 凉山州德昌县文化馆 阿坝州九寨沟县文化馆 凉山州会理县文化馆 凉山州会理县文化馆
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文化馆 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文化馆 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文化馆
藏式烧制茶具制作技艺)
103 Ⅷ—32 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 阿坝州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协会
104 Ⅷ—33 羌族碉楼营造技艺 阿坝州汶川县文化馆
阿坝州理县文化馆
阿坝州茂县文化馆
105 Ⅷ—34 富顺手工微刻技艺
106 Ⅷ—35 遂宁福锦手工编织技艺
107 Ⅷ—36 婴儿米粉制作技艺
(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
九、传统医药(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108 Ⅸ—1 德仁堂中医中药文化
109 Ⅸ—2 合江地道中草药热灸技艺
110 Ⅸ—3 何天祥传统疗伤手法技艺
111 Ⅸ—4 中医正骨疗法(郑氏骨科)
十、民俗(26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阿坝州松潘县文化馆 阿坝州黑水县文化馆 绵阳市北川县文化馆 绵阳市平武县文化馆 自贡市富顺县文化馆
遂宁市闻喜阁旅游工艺品有限公司 泸州市四川省正味正点食品厂 申报地区及单位 成都市青羊区文化馆 泸州市合江县合江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四川省骨科医院 申报地区及单位
112 Ⅹ—1 巴塘歌卦 甘孜州巴塘县文化馆
113 Ⅹ—2 客家婚俗 成都市龙泉驿区文化馆
114 Ⅹ—3 端午龙舟会 成都市新津县文化体育局
115 Ⅹ—4 观灯习俗(成都灯会) 成都市灯会办公室
116 Ⅹ—5 焦滩乡大端阳节 泸州市合江县焦滩乡人民政府
117 Ⅹ—6
118 Ⅹ—7
119 Ⅹ—8
120 Ⅹ—9
121 Ⅹ—10
122 Ⅹ—11
123 Ⅹ—12
124 Ⅹ—13
125 Ⅹ—14
126 Ⅹ—15
127 Ⅹ—16
128 Ⅹ—17
129 Ⅹ—18
130 Ⅹ—19
分水岭乡火龙节 大禹祭祀习俗 雎水春社踩桥会 蚕姑庙会 达州元九登高节 石桥烧火龙节 正月十六登高节 五月台会(城隍庙会) 嘉绒藏族春耕仪式 彝族婚俗 (彝族婚礼歌、彝族婚俗) 傈僳族服饰 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义诺彝族服饰、彝族奥索布迪服饰艺术) 傈僳族阔时节 傈僳族婚俗 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乡人民政府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绵阳市安县文化馆 绵阳市盐亭县文化馆 达州市通川区文化馆 达州市达县文化馆 巴中市巴州区文化馆 眉山市洪雅县文化馆 阿坝州马尔康县文化馆
凉山州越西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局凉山州美姑县文化体育局 凉山州德昌县文化馆 凉山州昭觉县文物管理所 凉山州美姑县文化旅游局 凉山州会东县文化馆 凉山州德昌县文化馆 凉山州德昌县文化馆
131 Ⅹ—20 摩梭人成丁礼 凉山州盐源县文化馆
132 Ⅹ—21 彝族“阿依蒙格”儿童节 凉山州雷波县语委
133 Ⅹ—22 藏族尔苏射箭节 凉山州甘洛县文化馆
134 Ⅹ—23 彝族换童裙成人仪式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
135 Ⅹ—24 摩梭人转湖节 凉山州盐源县文化馆
136 Ⅹ—25
137 Ⅹ—26 华莹山宝鼎庙会 说春 凉山州木里县文化馆 广安市华蓥市文化馆 巴中市南江县文化馆
分类: 草堂话谱
晚清十帅家谱(三)
励双杰
第四部,小帅邵友濂《 余姚邵氏宗谱 》
浙江《余姚邵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贻编七卷,清光绪十三年木活字本,邵曰濂、邵友濂主修,二十四册。
名声煊赫号称上海第一家的“斜桥邵家”静安寺路大府第,那可是邵友濂任补江苏省苏松太道兼江海关道时任上所修。小帅邵友濂,光绪元年出使俄罗斯署理俄罗斯钦差大臣,在曾纪泽与俄罗斯重新订约取回伊犁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光绪十七年又接替刘铭传,成为台湾的第二任巡抚。他的长子邵颐元配李氏,就是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的三女儿,我曾在《合肥李氏宗谱》中提到过。次子邵恒娶的是中国第一个大买办、资本家、后任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的第四个女儿。邵恒长子邵洵美是二三十年代闻名国内外文坛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出版家和集邮家。当年,邵洵美在上海文化界人士中有“海上才子”之美誉。而由于他慷慨豪放,交游广阔,他的“洵美沙龙”里几乎汇集了当年南北骚人墨客中的“半朝文武”,因此又被尊上了一个“文坛孟尝君”的徽号。
这样一个人物,这样一个家庭,注定他的家族也是不简单的。
邵氏始迁祖邵忠,为邵雍十世孙。邵雍,字尧夫,行百六,号康节,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著称。谱何不以邵雍为始祖而以忠为始祖?与邵友濂同时代却又相友善的学人俞樾在为《余姚邵氏宗谱》所撰的序言中说:“康节之孙讳溥者,从宋高宗南渡,始家于浙,又七传而迁于余姚。此谱以迁余姚者为始祖,其以前者昭穆难稽,姑从盖阙,自始迁祖以下备载无遗,考订支派,补辑文献,是吾族者必详,非吾族者必摈,有条不紊,体例秩然”。由此可见任主修的邵曰濂、邵友濂兄弟的学识和严谨,毫无世之通行修谱必上溯三皇五帝的陋习。
始迁祖邵忠,行千八,字诚之,一字克诚,号抑庵,官宋扬州路都巡,自会稽宁桑里迁居余姚通德乡清风里。生三子,长元诚,行亚一;次丙,初名元雍,行亚三;三恭,初名元亶,字子泰,号桂轩,行亚六。而析为亚一、亚三、亚六三房,本谱即三大房所修。邵友濂即出自亚三房,为二十一世,世系记载:行三,原名维埏,号小村,配龚氏,续配杨氏,均无出,又继配翁氏,生一子,即后为李鸿章六弟李昭庆的女婿邵颐。修谱之时,邵友濂尚有台湾布政使的任上。
俞樾在序中又说:“溯有明一代,领乡荐者五十三人,登进士榜二十二人,至本朝而科第蝉联,指不胜屈,蔚然为浙东望族。”据统计,仅清代,余姚邵氏一门中进士的就有二十六人,难怪梁启超在论及明清学术界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家族和邵晋涵家族时,不能不对余姚钦佩不已了。他说:“余姚以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以及海东……邵氏自鲁公、念鲁公以迄二云,世间崛起,绵绵不绝。……生斯邦者,闻其风,汲其流,得其一绪则足以卓然自树立。”如元代官东流县尹勅使琉球加一品衔的邵全、明代四川布政使司左参政谥庄毅的邵番、福建邵武府知府邵悳久、江南凤阳府知府邵元吉、太仆寺正卿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谥康僖的邵锐、福建盐场大使邵时泰、南京中城兵马司指挥邵时健、山东济南府德州库大使邵时直、广东按察司佥事整饬岭西兵备道邵时敏、四川成都府知府邵经济、巡按江西等处地方监察御史邵基、锦衣卫镇抚邵墀、刑部左侍郎赠太子少保刑部尚书的邵陛、南京淮安府海州知府邵甄、山东道监察御史巡按苏松常镇邵稷、太医院御医邵雷、南京刑部郎中邵程、南京后军都督府经历邵守检、北直天津卫怀远将军邵汝楫、山海关千总邵洪祉、监国时总兵威武将军邵继先、鲁王时鲁将军邵一梓等都出自这个家族。
到了清朝,更是不得了,浙东重要史学家邵廷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邵远平、著名天文历算学家邵昂霄、著名史学家经学家邵晋涵、内阁中书邵存懋、江苏徐州府知府邵大业、贵州都匀府独山州知州邵宏堂、麻哈州知州邵自励、都察院左都御史邵自昌、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武英殿功臣馆纂修邵葆锺、云南鹤庆州知州邵葆槎、翰林院编修攺补内阁中书邵瑛、江苏巡抚邵名甲、漕运总督团练大臣谥文靖的邵灿、河南候补道加盐运使二品项戴邵琦、在任殉难的台湾府嘉义县知县邵用之、同为本谱主修的邵曰濂,同治七年进士,官至太常寺正卿,等等,指不胜屈,正所谓“世间崛起,绵绵不绝”是也。
在浙江余姚,明清二朝,再无第二家可与邵氏相抗衡。
以邵氏之显赫,家谱中收录历代文人墨客为邵氏所撰文篇颇多,如翁大立、黄宗羲、全祖望、钱大昕、卢文弨、张廷玉、陈有年、俞樾等等。本谱之书签即由曾纪泽所署。曾纪泽是曾国藩的长子,沅帅曾国荃的侄子,他们家族的家谱,还得在后面说到。光绪六年清政府委派曾纪泽为驻俄公使,邵友濂襄理曾纪泽与俄方谈判,至光绪七年二月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条约达成,中国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的大片土地,这是我国近代史上惟一的一次敢与洋人叫板而改订的条约。邵友濂与曾纪泽的友情也于此可见,请他给家谱题个书签,那自是不在话下。
查《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等目录,光绪三十三年修本《余姚邵氏宗谱》在北京图书馆、中科院历史所、北京大学、上海图书馆(二部)、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大学(二部)、浙江图书馆(二部)、杭州大学、山西社科院、美国等处各有收藏。而递修的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余姚邵氏宗谱》十八卷贻编七卷首一卷二十六册,北京图书馆(三部)、中科院历史所、人民大学、上海图书馆(二部)、南开大学、河北大学(缺贻编卷一)、吉林大学、哈尔滨师大、四川图书馆、余姚梨洲文献馆(三部,其中一部缺卷11,一部缺卷12)、山西社科院(缺一册)等亦均有收藏。
虽说《余姚邵氏宗谱》存世较多,我又是邵友濂的余姚同乡(按:后余姚划出姚北地区归拨于慈溪)但这一部到我手上,却也是不容易的。话说2002年秋,余姚城内一个叫小辉的旧货商找到了我,说有一部《邵氏》家谱,只是现在到他手上的,只有第一册,问我多少钱能要。谱没见过,价自然不好多说,何况我与小辉并不相熟。小辉做事够辣,拿到第一册后,与我谈价未果,又与原物主谈,因为价压的厉害,人家不肯,要他把第一册还出来,他就把这一册拆散,只还了人家半册,本来完完整整好好的一套谱,现在成了残谱,如何卖得出好价?原物主斗不过他,只好把谱低价给了小灰。小辉拿到了谱,又来找我,说人家要把谱以150元一册的价让给杭州人,你如果能加点,让我有点利润,我就帮你把谱拿下来,因为我把第一册扣下了,他不敢不听我的。那时我还不知道小辉是啥样的人,加上他在前几天确实说过第一册就在他的手上,这么一说,我就信了,因为是本土的家谱,可遇而不可求,高一点也正常,就要他想办法拿过来。当天晚上谱就到了我的手上,第一册的装订线明显不同,是用的棕色细线,应该是裁缝做衣服的那种。事隔月余,在宁波范宅古玩市场,我又用60元的价配到了家谱的原置谱箱,我问那卖谱箱的,里面的谱呢?他就一五、一十的跟我讲来,才明白小辉之果辣,真令人佩服得一塌糊涂,自叹不如。
当然,那时的价不能与现在相比,何况台湾第一、二任巡抚刘铭传、邵友濂的家族家谱共藏一处的,除我之外,别无分店,还是有理由得意一下的。
后来,我还在余姚城郊的一个旧货商家中,看到过一部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余姚邵氏宗谱》,缺了十册,还存十六册,有二片谱夹。人家要价并不高,但这十几册谱实在是蛀得厉害,手还没摸就觉得毛骨悚然,后来就没有要。
《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 262 页: 邵友濂:字筱村,杭州人,尝随曾纪泽使节至英俄,荐擢道员,历官至台湾巡抚。乙未命偕张荫恒行成于日,日人拒之。移湖南,至未任,乞休归,卒。友濂精密,为纪泽所称,而实无才。官台湾日,颇受制武弁,故台防军士之骄为各省所未有。一夕,方演剧晏客,突有人登台,摔一仱下,亟问此何人,左右对曰,省防某领统子也,仱为所喏,而中道事他人,久欲杀之,不可得,今闻在此,特摔之去,不取污抚署地也。友濂默然。越日,是仱死,通衢间身分为五矣。予在台日,闻诸胡缉之,盖所目睹也。
唐河县龚岗龚氏家谱辈分
本文2023-09-22 17:12:0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8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