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十大名曲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二胡十大名曲是什么?,第1张

分别是: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空山鸟语、寒春风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宝佛、光明行。这十首曲子都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

《良宵》

原名《除夜小唱》,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创作于1928年。《良宵》是作者除夕与学生、友人欢聚时的即兴之作。在除夕之夜欢乐情绪感染下,作者兴致颇高,边拉边记谱,顷刻而成。此曲音乐形象单一、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乐曲充分发挥二胡各把位演奏的性能特点。

《听松》

华彦钧(阿炳)曲。相传宋朝时候,兀术被岳飞打败、狼狈逃窜至无锡惠泉山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喊声震天的声音。《听松》便是描写这个故事,所以又名《听宋》。

《寒春风曲》

华彦钧(阿炳)作曲。乐曲的一部分曲调、演奏手法与《二泉映月》相近,但曲调较多地在明亮音区进行,更为活泼流畅,舒展宽广,使听者感觉到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

《空山鸟语》

《空山鸟语》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其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寨》)。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

《月夜》

《月夜》是刘天华创作于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一生中创作的第二首二胡独奏曲。1918年完成初稿,1924年定稿,通过对皓月当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

《病中吟》

《病中吟》是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天华(1895-1932)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于1915年开始构思旋律,1918年完成,1930年发表。《病中吟》原名《胡适》,因与教育家、文学家胡适同名,遂改为《安适》。

《光明行》

《光明行》是刘天华于1931年春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乐曲气势恢宏,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刘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主导的地位。

扩展资料:

二泉映月创作背景

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巨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在父亲的教习下,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

年过而立之后,阿炳的境遇急转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鸦片等恶习导致生活潦倒,随后患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再到后来便流落街头卖艺,生活十分贫困。底层的生活让他历尽了人世的艰辛,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屈辱。

但才艺出众的阿炳,经常通过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通过音乐揭露当时的黑暗。他把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产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二胡名曲

朱昌耀,他的演奏细腻柔和,快板处张驰有度,实为二胡现代创作作品中的精品。 朱昌耀以其对音乐深刻、入微的理解和对乐曲细致、独到的处理,得到行家和同行的赞誉,被喻为“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弓弓诉人意、弦弦道世情”,“中国的帕尔曼”。

刘北茂。

现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刘北茂)是中国近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二胡鼻祖刘天华的弟弟。

刘天华逝世后,他继承其兄“改进国乐”的遗志,先后创作了《汉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演奏曲,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多产的作曲家,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

艺术之路

刘北茂记忆力好,模仿力强,小学时即在教会学校学英语,与后来成为著名语言学家的吕叔湘同学。他高中时即在本校教英语,1923年考入东吴大学,后又考入燕京大学插班生,29岁即成为北京大学英语教授,为名重一时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

刘天华去世后,刘半农对他讲:“二哥子女尚年幼,学生中争气的不多,看来二哥的事业要你来继承。”从此,刘北茂改习音乐。1935年,纪念刘天华逝世3周年活动中,刘北茂演奏刘天华十大名曲,技惊四座。

二胡十大名曲有:《月夜》,《寒春风曲》,《空山鸟语》,《听松》,《良宵》,《光明行》,《三宝佛》,《病中吟》,《流波曲》,《二泉映月》。

《寒春风曲》:华彦钧(阿炳)作曲。乐曲的一部分曲调、演奏手法与《二泉映月》相近,但曲调较多地在明亮音区进行,更为活泼流畅,舒展宽广,使听者感觉到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阿炳,是我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

曾一度沦为街头流浪艺人,饱受苦难,双目失明。阿炳作品很多,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其中二胡曲有《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其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情真意切,感动人心,充满艺术的生命力。

《月夜》:刘天华作曲。1918年夏天,刘天华在月下纳凉,不禁触景生情,信手操起二胡望月抒怀,乐思如流。写成了此曲的初稿,六年后定稿。乐曲旋律舒展柔美,委婉质朴,在以级进为主的旋律进行中,不时出现六度、七度和八度的大跳音阶,跌宕生姿、不拘一格。全曲分三段,主要采用展衍的旋法,如春蚕吐丝,连绵不断;

每断尾句是固定终止型,具有一唱三叹的特点,好似作曲家由衷的赞叹声。全曲有月白风清的意境,但更多的则是感情的抒发、志趣的流露,不禁使人想起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诗:“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现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刘北茂是中国近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二胡鼻祖刘天华的弟弟,是刘天华音乐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

刘北茂别名寿慈,江苏江阴人,现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天华是兄弟。刘北茂是刘天华二胡学派开创人之一,是最直接和最优秀的传承者、发展者。

人物经历和成绩:

1927年他以优异成绩从燕京大学英文系毕业,1949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安徽艺术学院、安徽师大等院校教授二胡,培养了一代二胡演奏及教学人才,创作二胡曲100多首,并成功开创了中国培养盲人音乐家的先河。

他的主要作品有《汉江潮》、《前进操》、《漂泊者之歌》、《小花鼓》等。纪念刘北茂诞辰百周年活动包括“刘北茂艺术创作、教育思想与人格风范”学术研讨会,以及将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和北京大学举行的刘北茂作品专场音乐会等。

  1、二泉映月

  二胡独奏曲。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族器乐曲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曲中二泉,即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华彦钧(阿炳)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家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人生。作者运用二胡五个把位的演奏,配合多种弓法的力度变化,流露出压抑悲怆的情调,继短小的引子后,旋律呈微型流动,恰似作者端坐在泉边沉思往事。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出现六次,它从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而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各种技法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申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挥发。此曲缠绵情深,如泣如诉,具有深厚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深受喜爱。

  2、良 宵

  二胡独奏曲。

  原名《除夜小唱》,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创作于1928年。《良宵》是作者除夕与学生、友人欢聚时的即兴之作。在除夕之夜欢乐情绪感染下,作者兴致颇高,边拉边记谱,顷刻而成。此曲音乐形象单一、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乐曲充分发挥二胡各把位演奏的性能特点。全曲分三段,第一段主要在上把上演奏,旋律流畅、浑厚如歌;第二段主要在中把演奏,旋律明亮,激情有力;第三段主要在下把演奏,旋律昂扬、华彩多姿。全曲短小精悍,一气呵成。作者通过轻盈柔和、洒脱自如的旋律,生动描绘了他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六十余年来,此曲仍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曲中表现出的欢乐和激情,达到乐器性能的极致发挥,是二胡曲中的精品。

  3、听 松

  二胡独奏曲。

  华彦钧(阿炳)曲。相传宋朝时候,金兀术被岳飞打败、狼狈逃窜至无锡惠泉山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喊声震天的声音。此曲便是描写这个故事,所以又名《听宋》。这一说法虽属牵强附会,但乐曲气魄豪迈,感情奔放,也可作此解。作者通过松涛借物咏怀,在赞扬民族英雄岳飞军威的同时,倾注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坚定自信的意志。曲调刚劲有力、跌宕起伏;结构前后对称、主体突出。气魄宏大的引子,犹如呼啸的松涛震荡山谷,使人感受到一种坚毅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乐曲的旋律进行酣畅,一气呵成。前半部以微弱的颤音和断奏引出强有力的号角音调,后半部采取不规整的自由变化重复。全曲速度和力度倏忽多变,具有戏剧性效果。在演奏上大都采用一字一弓,就是在极快速度的十六音符时也字字清楚有力,这是乐曲气势豪放的因素之一。此曲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强烈而气势磅礴,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4、空山鸟语

  二胡独奏曲。刘天华历经十年做成此曲。标题采唐代王维诗句“空山不见人”之意。作者以富于民族性的旋律,在民间传统演奏手法的基础上,运用专业创作技巧、构成一首结构完整、富有诗意的乐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乐曲描写了深山幽谷中群鸟欢鸣,生气盎然的景象。乐曲以拟声手法模仿百鸟啁啾声,在音乐中深深渗透了作曲者的情感。结构上共五段,另加引子和尾声。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意境深远、静穆,引人神往。接着,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串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织融会。乐曲中使用了轮指(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快速按同一音)、大幅度滑音演奏手法和旋律上大三和弦的分解,表现了作者在创作上的革新精神,使二胡这一古老的乐器面目一新。

  5、寒春风曲

  二胡独奏曲。

  华彦钧(阿炳)作曲。乐曲的一部分曲调、演奏手法与《二泉映月》相近,但曲调较多地在明亮音区进行,更为活泼流畅,舒展宽广,使听者感觉到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阿炳(1893-1950),是我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曾一度沦为街头流浪艺人,饱受苦难,双目失明。阿炳作品很多,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琵琶曲《昭君出塞》、《龙船》;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等。其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情真意切,感动人心,充满艺术的生命力。

  6、 月 夜

  二胡独奏曲。

  刘天华作曲。1918年夏天,刘天华在月下纳凉,不禁触景生情,信手操起二胡望月抒怀,乐思如流。写成了此曲的初稿,六年后定稿。乐曲旋律舒展柔美,委婉质朴,在以级进为主的旋律进行中,不时出现六度、七度和八度的大跳音阶,跌宕生姿、不拘一格。全曲分三段,主要采用展衍的旋法,如春蚕吐丝,连绵不断;每断尾句是固定终止型,具有一唱三叹的特点,好似作曲家由衷的赞叹声。全曲有月白风清的意境,但更多的则是感情的抒发、志趣的流露,不禁使人想起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诗:“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7、流波曲

  二胡独奏曲。

  民间艺人孙文明的代表作。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幼年双目失明,因丧父生活贫困,只得背井离乡,以算卦糊口。后专攻胡琴演奏,靠卖艺为生。乐曲是他流落他乡困苦生活的自我写照。解放后,随着生活改善、心情开朗,先后创作了《弹六》、《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安心》等八首二胡曲。并在演奏技法上进行探索和创造,如《弹六》一曲为模仿弹弦乐器,不用千斤;在《人静安心》一曲中尝试采用四胡八度定弦,以奏出八度和音;创造类似洞箫音色的技巧用于《夜静箫声》等。

  8、病中吟

  二胡独奏曲。

  《病中吟》又名《安适》或《胡适》,是刘天华的处女作,1915年初稿,1918年定稿。曲名即“人生向何处去”之意。1915年,作者遭到失业、丧父,贫困打击,积郁成疾,病中想拉二胡以遣愁绪,又被亲友视为不务正业。他感到处境艰难,前途渺茫。在此种心境下,孕育了《病中吟》旋律初稿,把当时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人生安适的感叹,逆境中的挣扎和走投无路的痛苦,都倾注在乐曲中。但这并不是一首绝望的悲歌,而是有所期待的,感人至深的内心独白。乐曲第一段表现了苦闷彷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旋律如泣如诉、缠绵委婉。第二段节奏果断有力,旋律较为急速,表现了一种要从苦闷的重压下解脱出来的愿望,以及誓与周围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抱负。第三段和尾声表达了奋斗的意志不断加强和在逆境中挣扎前进的感叹和苦衷。当音乐的发展到达顶点时,旋律忽然中断、情绪急转直下,十二度的下行滑音、造成了一种回肠欲断的悲恸效果,全曲在宛如痛苦呻吟一般的颤音中结束。作者在标题中提出的人生“安适”的问题,通过音乐的时而幽咽微吟,时而激愤高歌,时而深情倾诉,时而呻吟叹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9、三宝佛

  二胡独奏曲。

  乐曲中的《三汲浪》曾被扬琴家严老烈改编为广东音乐《旱天雷》,表现了人们在久旱逢甘霖时欢欣的情绪。乐曲的其他部分婉转悠扬,节奏流畅,二胡及配器的演奏都作了细致处理,使音乐更为动听。

  10、光明行

  二胡独奏曲。

  刘天华作于1931年春。这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有弹性,表现了旧时社会知识分子不断追求进步和光明的心情。在乐曲中,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着主导的地位。全曲共分四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在我国民族音乐传统可用的循环变奏的基础上,采用西洋的复三部曲式的特点,结构严整。在引子中,可以听到坚定整齐的步伐行进声,然后出现小鼓式的敲击节奏和昂扬的音调。第二段进行曲风格的旋律,舒展流畅,优美如歌。第三段以富有弹性的音型加以重复、移调,不断呈现,犹如人们踏着矫健步伐,昂首阔步地前进。尾声中,当情绪发展到高潮时,又运用了紧缩重复的手法,使音乐更加热烈;最后又出现了模拟军号声的主三和弦分解进行的旋律,这一切都使全曲生气勃勃,充满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

于红梅,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教授,中央民族乐团客席独奏演员

严洁敏,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民乐系拉弦教研室主任,中国第一位民族器乐演奏与作曲双学士学位获得者,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马向华,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

段皑皑,青年二胡演奏家,上海民族乐团二胡首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理事;

邵琳,青年二胡演奏家

邓建栋,著名二胡演奏家,空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奏员;

赵寒阳,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副会长,曾多次出访许多国家演出、讲学;并出版二胡教材和专著33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演奏录制了大量的音像制品,为二胡的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宋飞,中国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协二胡学会理事,北京中华传统乐会副会长。1999年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

马晓晖,我国当今最优秀的民族器乐(胡琴)演奏家之一,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民族乐团二胡首席;

陶培力,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四川省二胡学会副秘书长,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被称为亚洲最煽情的二胡演奏家;

辛小红,著名二胡演奏家,2002年度(第30届)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现为香港中乐团二胡首席及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

朱昌耀,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劳动模范,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

孔艳艳,女,著名旅美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得主,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演奏的二胡“梁祝”CD是排行榜上热销民乐;

陈春园,著名二胡女演奏家,上海第一位民乐硕士,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拉弦教研室主任;

黄江琴,二胡独奏者。一九七九年考入海南艺术学院二胡专业,一九八二年任南方歌剧团二胡独奏演员,民乐队首席至今,先后多次在国内二胡比赛和作品中荣获多项大奖;

王莉莉,青年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讲师、中国音协二胡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

陈洁冰,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二胡音乐大师之一;

姜建华(1961—),著名旅日二胡演奏家。1979年升入中央音乐学院器乐系本科,师从安如坜,兰玉松。2007年回国,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至今;

周钰,现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教授、硕士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理事、周钰胡琴乐团团长;

刘光宇,我国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现任重庆市歌剧院院长、重庆交响乐团团长;

现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刘天华是中国近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

刘天华,原名刘寿椿,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

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

主要贡献:

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作有十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编有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十五首琵琶练习曲,还整理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十二首,其中他改编的《飞花点翠》于1928年由高亭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已成为琵琶经典乐曲。

二胡十大名曲是什么?

分别是: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空山鸟语、寒春风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宝佛、光明行。这十首曲子都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良宵》...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