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和李鸿章谁的官更大?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曾国藩和李鸿章谁的官更大?,第1张

李鸿章官大。

曾国藩最初属意派曾国荃领兵东援,但曾国荃一心要攻下天京,建立首功,而不愿往。随后,曾国藩又函请湘军宿将陈士杰出山,但陈亦以“母老”力辞。曾国藩最后转商于李鸿章,李欣然应命,于是开始了淮军的招募与组建。

二者都一样的,但是李鸿章的权力更大,对中国影响力更大二者都一样的,但是李鸿章的权力更大,对中国影响力更大。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启功、于右任、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的对联,你会挂谁的?

写了篇《双十一看五位书协主席的书法对联,我真没想到启功竟然能超越舒同》,发现启功的书法对联都在40万左右,我想,可能与许多对联是启功并书有关(并书,写自己的原创)

启功:静坐得幽趣;清游快此生。

虽然我并不欣赏启功写草书,但启功写对联我觉得非常好。这字、这文、写成对联挂在书房,绝了!

但对我来说,启功太认真了。

文与字并书的话,我更喜欢于右任的书法对联

于右任:长剑一杯酒,高楼万里心

用了我喜欢的李白的半句诗,很有豪情!

于右任: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

喜欢的于右任的对联太多了。

于右任:江山如有待,天地更无私

于老文采好,出口成联,文字荡气回肠,意境更高。用杜甫的《后游》一诗句“江山如有待“,又对了自己的联。如此高人,世间少有了。

李鸿章倜傥不群

謇谔在公,英飚振俗;沉通有断,倜傥不群

这境界,这风度,又不是于右任可以比了,但离我辈太远,不过还是喜欢。

说李鸿章晚年手书的一帧对联此联贴在南京的李鸿章祠堂里。上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下联: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我暂时找不到手书。

张之洞:旧瓶随意养新花

古研不容留宿墨;旧瓶随意养新花。

旧瓶随意养新花——好!

左宗棠

大家都喜欢李嘉诚办公室挂的左公的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但我更喜欢下面这句:

凭将袖里数行字;长作亭中五色霞。

康有为的书法对联

也许喜欢康有为书法的人不多,但我喜欢他这对联。

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泳诗

忽然想问:何为君子?

时至今日香港的经济都是比较发达的。早在 鸦片战争时期,香港就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在此期间, 英国在香港设立了很多本国的企业 。并且在他们的经营之下,英资企业很快在香港占领了一席之地。

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 ,英国撤回了大部分企业,但是也有少部分英资集团选择留了下来,并且在此之后一直在香港产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当属 四大英资财团 。它们不仅涉足多个领域,并且还控制了香港的15个上市公司。

可想而知,这四大财团有多么的富有。但是达到如今的高度,这些财团在背后也都有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小动作。

有的坑过华为,有的还资助过李嘉诚 。究竟这四大英资财团是哪四家?背后又有着哪些故事?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这四大财团之一就是 汇丰集团 ,想必很多人对于汇丰集团的名字并不陌生,其旗下最为著名的当属 汇丰银行 。也许在内地很少人知道, 汇丰银行是不折不扣的英资企业。

1865年,时任香港船务主席的英国人 托马斯·苏石兰 凭借着自己广阔的人脉,联合15家洋行,一手创办了汇丰银行。

并且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后,就在上海设立了分行。那个时候的清政府,因为闭关锁国,再加上鸦片战争带来的连锁反应,使得 清政府外债急剧增长

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内并没有一个像样的银行可以提供给清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

这种局面在苏石兰眼中,就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庞大的商机。而“汇丰银行”的名字,也是苏石兰凭借着自己的人脉请 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题名的

就在汇丰银行成立的第二年,香港政府便遇到了经济危机,紧急关头, 是汇丰银行提供了10万元港币的支持,使得其渡过了难关。

事后,为了报答感激之情, 香港政府将港币发行的权力交给了汇丰银行, 由此可见,苏石兰的经商头脑可见一斑。

1884年,清政府急需资金用来修筑台湾的防御工事,但是在日本的威胁下,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不敢向清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这个时候,汇丰银行站了出来。这也是汇丰银行第一次和清政府“合作”。在此之后, 汇丰银行更是助力李鸿章扳倒了左宗棠

这也就使得 汇丰银行彻底地成为了清政府的“钱袋子” 。从1874年到1890年这十几年间,汇丰银行占据了清政府总借款的70%。

凭借着对清政府的“支持”,汇丰银行一跃成为了当时最大的银行,辉煌一时。之后在抗日战争期间,汇丰银行也是再一次得到了发展。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汇丰银行便退到了香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到来,也让汇丰银行再次看到了发展的契机。

在此期间, 通过对华商企业的扶持,汇丰银行得到了自我的再一次发展 。其中, 包玉刚 在汇丰银行负责人 沈弼 的扶持之下,一跃成为了一代船王。

紧接着,沈弼也是在暗中促成了 包玉刚和李嘉诚的合作 ,再之后, 并以低价向李嘉诚提供贷款,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李嘉诚在香港的地位。

但是发展势头正旺的汇丰银行,却遭到了美国司法部的制裁。

但是为了洗脱自己的嫌疑,逃脱美国司法局的处罚,通过所谓的“内部调查”, 汇丰银行向美国司法部提供了一份可以起诉华为公司的材料

怡和集团是一家有着百年 历史 的老店, 曾经位居香港四大洋行之一 ,如今也是香港最大的公司。我们所熟知的 永辉超市,7-11等隶属于怡和集团

但是作为香港的四大财团之一,怡和集团却显得格外的低调。

1832年,怡和洋行在广州成立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公司迁移到了香港置地和九龙仓。

但是后来,九龙仓被包玉刚拿下,无奈之下,怡和洋行开始将目标转向香港置地。

然而祸不单行,香港置地最终也被李嘉诚拿下。

使得 怡和洋行最终不得不以高价从李嘉诚手中收回股份 ,在此之后,怡和洋行便将资产进行了转移。

并且不断对内地产业进行投资。据悉,单就2020年一年,怡和集团就花费了3105亿的高价,拿下了位于上海的一块地皮。

并且计划在之后的几年间,在上海打造一个金融城。除却上海之外,在北京、杭州等地,怡和集团也早已开发了自己的产业。

怡和集团一直秉持着只租不卖的模式 ,靠着租金和开发项目来实现营收。据资料显示,在2021年上半年,香港置业的利润就已经达到了394亿美元。

除了在香港置业的地产项目之外,在零售百货、建筑工程、 汽车 制造等等领域,都有怡和集团的身影。

零售板块有我们熟悉的永辉超市、万宁药房、美心食品等等,另外还有大众普及度较广的宜家超市和7-11。

另外在 汽车 板块,中升集团是国内的第二大 汽车 经销商集团,而早在2014年,怡和集团就斥资5667亿港元, 入股了中升集团

此外,在全国范围内都知名的奢华酒店 文华东方酒店 ,也是在怡和集团的旗下。

如今,怡和集团经营的年限已经超过了 189年 ,根据《财富》排行榜显示,在2020年, 怡和集团已经位列世界500强的301位 ,并且势头正猛。

太古里、太古汇这些名字,我们早已经是耳熟能详,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才误以为这是我们的本土地产。

其实不然,这些分散在一线城市的商业性地标背后都隶属于一个品牌,那就是 太古财团。

太古集团的最初创始人 约翰施怀雅 ,在200年前从事的是 羊毛贸易 ,但是随着各国殖民者的入侵,外国廉价棉花的流入,使得英国本土的羊毛贸易受到了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约翰施怀雅的父亲和祖父也就破产了。

等到其成年之后,无奈之下只能白手起家,转战其他行业。1816年,23岁的约翰施怀雅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办了 一家纺织厂 ,从事纺织贸易。

约翰施怀雅去世之后,产业交由自己的两个儿子继承。其两个孩子更具商业头脑,将约翰施怀雅的产业经营成了国际性的企业。

1861年,在南美内战的影响下,约翰施怀雅的儿子开始将目光放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在中国投资了蓝烟囱轮船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之后,施怀雅兄弟利用大量的资产,在上海收购了布鲁尔洋房,这 也就正式成立了“太古洋行”。

1970年的时候,太古集团的产业开始进军香港。在当时英国占据香港的时代背景下, 太古集团在香港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并且一跃成为香港四大洋行之一 。并且在此之后的很多年,太古集团的主要业务也都一直分布在了香港。

但随着中国内地的迅速发展,太古集团自然也是不能错过这样一个大好时机,迅速地在上海、北京等众多一线城市都开展了自己的业务。

甚至当时在李嘉诚和包玉刚对四大洋行的收购中,太古洋行也是唯一的幸存者,这和太古集团重视实业的作风密切相关。

就算是如今在疫情的影响下, 太古集团旗下的太古地产仿佛也是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其集团下的位于香港的写字楼,租用率仍然是达到了96%,其他商铺地产也是都保持在了98%以上的租用率。

并且在疫情影响之下,太古集团不仅没有放慢脚步,反倒是对现有项目进行大力发展,先后有多个项目在明年都要实现竣工。

在疫情逐渐恢复的当下,写字楼的需求和黄金地段购物中心的需求也是逐渐得到回升,想必在之后的日子里,坐收租金的太古集团会更上一层楼。

香港的四大财团还有一个就是 嘉道理财团 ,不同于汇丰、太古等其他的财团,嘉道理家族似乎真的将自己当成了中国人。

抗日战争期间,嘉道理家族第二代 罗兰嘉道理 为了抵挡日寇的进攻, 不惜将在香港花费重金修建的电厂炸掉了。

也正因如此,他遭到了日本人的软禁,直到几十年之后才被释放。

后来,嘉道理家族更是将位于上海的一座豪宅捐给了我国,这座豪宅在建设的时候足足花费了 100万两白银。

除此之外,嘉道理家族在中国也是先后参与了多项慈善事业。如今,嘉道理家族已经延续了四代人,其产业也是持续了100多年。

在香港, 几乎七成的电力市场都掌控在嘉道理家族的手中 ,其名下的中电集团也是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

嘉道理家族单单靠着发电就可以赚取上百亿元。虽然很多人都以为李嘉诚是香港的电力之王,但是殊不知和中电集团相比,李嘉诚公司电力覆盖的区域仅仅是小部分。

除了在电力行业,在其他行业,嘉道理公司也都是有着自己的上市公司,其中就包括大受欢迎的 半岛酒店 从起初到现在,嘉道理家族也一直是香港的十大豪门之一。

这四大英资财团在中国也可以说是 历史 悠久,并且在香港的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虽然这种影响对香港的经济乃至内地的经济都有一定的带动和刺激作用,但是另一方面, 却也是一把双刃剑

毕竟在其背后是外国人在掌控,一旦发生变故, 那么就会起到一定的垄断效果,致使我国的本土企业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尤其是在这四大集团中,在商业竞争中,有人对李嘉诚伸出过援助之手,有人却在背后搞过华为。

这些举措对我国的市场走向和国内企业的发展无疑都产生了一些影响。

也许在那个经济实力需要得到快速发展的香港,这四大英资集团的出现,化解了香港的当务之急,提高了香港的整体实力水平。

但是在当下, 也许香港更需要一个拒绝垄断,可以进行良性竞争的经济市场!

1、环球时报《外媒爆料:原来是汇丰银行!暗地里“阴”了华为》

2、《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

虽说左宗棠和李鸿章他们都是改革派,但是他们两个人从性格和经历来说都是大不一样的,所以这就造成了他们俩对待事物的态度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某种程度上这就导致了他们后来成为了对手,观念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是很难成为合作伙伴的。

左宗棠在国防上面的重视程度其实是要比李鸿章来得更加的早一些,他很早就提出说要修建战舰,以此来防备外来的进攻,但是他的这一提议最后被李鸿章反对了,某种程度上这就导致后来两个人的关系不是很好。

李鸿章他主要的贡献就是北洋海军和洋务企业的建立,但是这些事情在后来也呈现出很多的弊端,因为李鸿章他当时的购买的很多硬件设备在甲午战争的时候都变成了废铁,但这并不能否定李鸿章所做过的成就吧,这场战争失败也并是常人所能预料到的。洋务企业呢其实到晚清时期其实都是在做赔钱买卖的。这都是没有实现国力强盛这一目标的。

而左宗棠呢他收复了新疆,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这让我国的国土更加的统一,他的这一位大贡献也是载入史册的。但是除此之外,左宗棠他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也是很高的,像他主办的福州船政局及其下面的各种工厂,这都是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化和国防的很多的先河的。特别是福州船政学堂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为中国的海军提供了很多优质的人才,我觉得如果根据这些来比的话,左宗棠的成就是比李鸿章要高一些。

曾国藩和李鸿章谁的官更大?

李鸿章官大。曾国藩最初属意派曾国荃领兵东援,但曾国荃一心要攻下天京,建立首功,而不愿往。随后,曾国藩又函请湘军宿将陈士杰出山,但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