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我姓项但我不知道我是哪个族系
离上海金山近,看来你是平湖的了。从你的描述看你们镇上的项姓应该源于同一支,且有50余人,应该生息繁衍了很多代。但是如果你们这一支没有族谱,要想确定源头确实不是简单之事。历史上江浙一带有过很多次人口大迁徙,远的如北宋末年“宋室南渡”,像著名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所在的海宁查氏一支以及岳飞孙子岳珂所在的嘉兴岳氏一支等等都是当年随宋王室南渡而来;近些的如民国时期苏北饥荒逃难而来的难民以及建国后的知青上山下乡等等,都形成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定居繁衍。总之你们这一支源于何处,何时来到如今的镇上定居存在了很多可能性。
项姓相比其他姓氏源头比较单一,主要都在黄河流域。其源头有二,一为源于周朝时项国国君,古项国原在今河南省项城县,项国是周朝的同姓(姬姓)诸侯,后被楚国所灭,项国国君后代便以国名为姓,称项氏;二为出自芈姓,原为楚国宗室后裔,春秋时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城(今河南省项城县),后公子燕被齐国打败,其子孙遂以封地“项”命姓,称项姓。可见项姓皆源于今河南省项城县。
纵观嘉兴地区,历史上项氏一族曾为嘉兴的名门望族。嘉兴项氏一族原籍河南洛阳,也是随宋室南渡而来。南宋初年项晋以大理评事随高宗南渡,迁至嘉善,后有一支迁至嘉兴,其后历史上出过众多名人,如明代名臣项忠,曾官至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其弟项质五世孙项元汴,为明代著名书画家及大收藏家和鉴赏家;项元汴之孙项圣谟也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大画家;此外还出过许多名人,就不一一列举了。
所以仅仅从地域上看,你们这一支项氏跟南宋初年迁至嘉善的这一支项氏关系最大,很有可能也是后来分出去的一支,类似嘉兴项氏。有几本书就是研究嘉兴地区项氏的可以推荐给你,其中最著名和权威的是《浙江嘉善嘉禾项氏宗谱》,上海图书馆现藏抄本一册,分上下两编;此外还有《嘉禾项氏清芬录》、《嘉禾徵献录》以及1937年潘光旦先生所著《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都有对嘉禾项氏一族的研究,也许你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另外就是查询你们当地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所藏的相关资料了,尤其是地方方志,里面可能都会有记载。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询问家族中的老人,他们说的不一定准确,但是代代相传必定有重要的信息和重大的参考价值。最后结合搜集到的所有信息,我相信谜底也就不难解开了。
以上仅是我的一点拙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宗亲制度之姓氏制度与华夏的血脉繁衍
<<华夏的一些入门认识>>(二)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姓”这个字,它左边是一个“女”,右边是一个“生”,就是一个女人生小孩。当然,如果这样解释,没太大价值。其实这个表达出了什么呢?就是这个“姓”最初来源于母亲。下面慢慢给你讲:
在我们华夏族里,起初,并没有几个姓, 可能“姬和姜”要更早些,现在所说的上古八大姓,就是“姬、姜、好、嬴、妫、姒、妊、姞”,而象“姞”姓都是黄帝之后产生的。也许有人感到奇怪,这些姓都有“女”字旁,为什么,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他们代表了都来源于同一个祖母嘛。 这几个姓之间是通婚对象,过着“知母不知父”的生活。如果你好奇,你会发现,自这几个古姓后,就几乎很少出现过,带有“女”字旁的新姓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母系开始过渡到父系了。我们华夏历史上,从母系过渡到父系,应该是轩辕黄帝前后。轩辕黄帝出生于姬水,其实,就是出生于姬姓的母系部落里,那个部落旁边有一条河,当然就叫姬水了。炎帝出生于姜水,其实,就是出生于姜姓的母系部落里,那个部落旁边也有一条河,就叫姜水了。所以,最早的姓,专指女方的标志。炎帝和黄帝是同父的兄弟。之后,姓有所增加,如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称祝融八姓。有了新姓后,后世子孙就以此为姓,就不能再延续原来那个宗姓,这个叫另立宗姓。
为什么要另立姓呢按照同姓不婚的原则,只有很少的姓的氏族通婚,也不方便啊。而且,同姓的人有一定代数隔离,还是可以通婚的,重新立个姓,就可以通婚了。比如,从姬姓中分出一部分,改姓滕,以后,姬姓就可以和滕姓通婚了。你看先秦以后,两个同姓是可以通婚的,不过还是要互相查看一下,有没有五六代内的血亲关系,如果有,那就结不成婚。就好象现在某人娶了他的表妹,一般来说,表妹都隔了足够的代数了,所以,结婚的也存在。先秦之前,我们的祖先其实也规定了多少代内同姓不婚,对我们的祖先当时所处的条件来说,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一般实施,都以异姓通婚为准。所以,这一切都是为了便于“生育儿女繁衍子孙”。
先秦之前,这个“新姓”的产生,可不是乱产生,不是你想取个姓就取个姓,这些姓都是天子赐封的,因为先秦之前的宗亲制度是相当严格的,自己另立姓根本就得不到华夏内部的承认,把你当外族人看待,' 立姓之礼 ' 只有天子才具有,这个就是赐姓。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就是“生育繁衍”。到东周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这些都是"天子赐姓"。总之,有了新"姓"代表你到外地开了新宗,比如中原迁徙到福建,在中原时候你叫"姬"姓,把你分封到福建某地,赐予你一个新姓,比如"王",那你就在福建某地开始你"王姓"的新宗,这个福建某地就是你这个姓的发源地。
那么,先秦之前,华夏人是怎么称呼自己的名字呢?是不是,你姓“姜”,你就对别人说我是“姜某某”呢?不是这样的,古书也不会这样记载,你说的你是“姜某某”,那是先秦之后的事情,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因为先秦时期,女子 “称姓不称氏”,且称姓时要放在名字之后。而氏仅仅男子使用,男子“称氏不称姓”,并且称氏时要放在名字之前,这个习惯可能是祖母社会遗留下来的,因为汉人的“姓”最早起源于母系部落,象黄帝姬姓,就是来源于其母。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原因,与同姓不婚有关,就是求婚的是男子一方,男子要根据女方提供的姓,来判断是不是和自己同姓,同姓则不能求婚啊,所以,女子的' 姓 ',是男方很关心的。而男子称氏,主要是向女方表明自己来自哪个家族。所以,才有“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的说法。
关于男子的称呼,举例来说:
你看“吕不韦”,“吕”其实是他的家族的“氏”称,也就是“吕氏家族”,他不姓“吕”,他姓姜,他的门客们写的《吕氏春秋》,可以看出了吧,以他家族的名义写的。先秦之后,其子孙以其氏“吕”为姓,所以,后来的“吕姓”,就来源于先秦的吕氏家族。
还有“管仲”,他不姓“管”,他姓“姬”,他叫“管氏”,代表了他所在的“管氏”家族,“管氏”家族的后代,以其“氏”为姓,就是现在的“姓管”的人。
另外,现在的人都把秦始皇叫“嬴政”,其实是开玩笑,的确秦始皇姓“嬴”,但是,他是赵氏,名政,在那个时候,应该叫“赵政”,他的家族叫“赵氏家族”,所以,你看现在“赵”姓的人就是以“氏”为姓,其宗祖就是姓“嬴”。“赵氏家族”在商王朝的时候,就是放马的,到西周时候,专门给周王室放马,并在西边圈了很大一片地,作为牧马场,家族地位虽然不高,但全国的很多马都出自他那里,因为周王室的出了一点事情,让犬戎给打过来了,赵氏家族就几乎都去打犬戎了,而且周王室在赵氏家族的护送下,从秦川迁到了洛阳,后来,肥沃的秦川都由赵氏来经营,秦始皇家族就从这里开始发家。
还有现在所说的"姜尚",姓姜,名望,吕氏,字子牙,在先秦之前,可不是称呼其"姜尚",应该称"吕望",属于吕氏家族,吕不韦是吕望的家族后裔。
"孔子",其实不姓孔,应该是姓"子"(也有说姓“姬”或“妫”),孔氏,名丘,字仲尼,代表了当时的"孔氏家族",今天的"孔姓"是其后人。
屈原,姓芈,屈氏,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代表当时的"屈氏家族",当时"屈氏家族"的高祖是华夏五帝之"颛顼",屈氏家族出自上古的颛顼所在的"高阳氏"家族,屈原的父亲是"伯庸"。因为《离骚》有"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其后有"屈"姓。
禹,姒姓,来自夏后氏家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大就是伟大的意思,表示他治水功劳很大。
而关于先秦"女子称姓不称氏"的例子,如商王妃"妇好", 这个"好"是表示她的姓,而这个"妇"是她的一个称谓,所以,我们要倒过来读,"妇好"的解读就是:姓'好',称谓'妇'。晋文公重耳的夫人“齐姜”,‘姜’就是她姓姜,‘齐’是表示她是齐国女子,齐君的宗女。
其实,到西周春秋的时候,可考证的姓,仅仅只有二十二姓。 怎么后来一下子就发展到那么多姓呢,你看到宋代时候,那个《百家姓》里都收录了五百多个姓。 这个是因为先秦以后,华夏文明,西周完善的宗亲制度受到了影响,过去,只有天子才有立姓之礼,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姓氏不分,概念混在一起,就把氏当姓,把姓当氏,虽然后世天子也可以赐姓,但是,已经没那么严格了。你看《史记》记载项羽“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就是项羽的祖先被封在一个叫“项”的地方,所以,他的家族氏号就为“项”,项羽家族是武将世家,不然他怎么会继承他家族彪悍的体质-力拔山兮气盖世呢,后世“项”姓人家发源于项氏家族;记载秦始皇“名为政,姓赵氏”;记载刘邦“姓刘氏,字季。”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出现姓氏连贯在一起的习惯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突出家族代号,比如“刘家”的称呼,逐渐变成了“刘姓”的称呼,你看那个“刘备”,按照后来的标准,就是很普通的一个“姓刘”的一个人,但是在当时,“刘氏”,“刘家”的概念还没有完全过渡到“刘姓”,虽然他是个平民,但他也以出自“刘氏家族”举匡扶汉室的大旗,因为“刘氏”是汉室宗亲啊,刘备当然也就是汉室宗亲,不然怎么会被当时认同呢。最鼎盛的东汉,我们汉人的总人口就三千到四千万左右而已,不象现在一个姓的人数有达上亿。三国时期发生内战,这个是我们祖先的重大失误之一,那时候的各大家族损耗不小,我们汉人的一流二流三流武将文臣基本都消耗光了,总人口打来还剩几十万,所有胡人总人口超过了汉人,结果就发生了五胡乱华,中原无力坚守,都被胡人占去了,最后,汉人不得不衣冠南渡,还剩下两晋半壁江山以及四流五流不入流的武将文臣,维持了几百年。先秦的姓当然没那么多,但氏有那么多嘛,所以,先秦后的姓一下子就变多了。现在讲“陈姓”和“陈氏”,都搞成一样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把“姓氏”连贯起来称呼。要是在过去,“姓”就是“姓”,“氏”就是“氏”,象管仲,姬姓管氏,他的一些后人就把"管"从氏变成了姓。其实,我们华夏的“先秦二十二古姓”,在今天,只有很少的姓能看到存在,很多姓都没有继承了。
既然,现在已经姓和氏不分,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区别了呢?还是有区别的,“氏”和“姓”的分工,还是不一样,只是其称呼自先秦以后, 不那么讲究了。比如"张氏"和"张姓"就不一样。 "张氏",代表某一个"张姓"的小家族。"张姓"代表所有姓"张"的大宗族或大家族。比如你看那"张氏米店"等等,其实就是"张家米店",就是一个"姓张"的人家,开的一个米店。"张氏族谱"其实是指一个小家族的族谱,并不是宗姓谱。观察其区别,就是张姓代表宗姓,张氏代表家族,意味着:张姓包含了很多张氏的家族。
说了那么多, 我们来举个如果全面认识“姓氏名”的实际例子,比如你迁徙到“青水”(假如的话),那么你可能的氏族号或家族号,就是“青氏”,这个根据你来定。而“名”就是指你所在氏族或家族内部个人身份区别称呼,那就是“桃",还有字,比如字“玄”,《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整个下来,对你的表达就是“青氏,刘姓,名桃,字玄”,在先秦之前,男子称氏不称姓的时候,那么,你就称呼自己为“青桃”,别人也这么称呼你。先秦之后,姓氏名称不分,那么你就叫“刘桃”,这个时候,就不会单独去弄个叫“青”的氏族名,直接就是刘氏。如果有辈分字,比如是“家”字辈,那就叫“刘家桃”。后来,还盛行“号”,就是美称尊称,比如自号“广莲居士”,还有岳飞谥号“武穆王”等等。
这里顺便说说"辈分字",应该后来才盛行的,主要用于一个家族内部辈分排列,从中看出辈分高,还是辈分低,处于哪个辈分,所以,辈分字用于区分辈分。为什么需要辈分字呢?因为一个小家庭,几口人,很容易区分出辈分,但是,一个家族大了过后,要区分辈分,是非常非常难的,记不住那么多啊,这样就要借助辈分字,从辈分字中区分出辈分大小。这个是我们华夏宗亲制度的范围。各个家族的辈分字都不太一样。但有的家族的人迁居出去了,成立新家族,也可能会继续使用原来那套辈分字排列,以后两地的人一起对照一下辈分字,就知道辈分大小,也可以看出两地家族迁居渊源关系。
比 如:湖北省孝感县祝站镇下新乡岗上湾一带李氏,32字次序字辈如下: “ 方正端凝 启延宗庆 统承宏绪 基贤继盛 显扬先业 邦家之光 文章炳耀 永世其昌”。
江西建昌(今南城)李姓一支派字为:“略德宝弼,岑林松荣,义乾朝集,千端可夫,亭文本处,如吉士春,韶淑近日,开正大光,明显忠厚,传家鸿儒。”
湖南临澧《张氏族谱》一支辈分派字为:“宏开锦运,家邦昌明,远辉先业,丕振贤升,元良登久,福泽龙兴。”
《韶山毛氏族谱》辈分派字为:“立显荣朝土,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风雅列名章。”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辈分"的概念,实际是宗亲制度的一部分,教化族民,传承了几千年。当我们的宗亲制度很完善,辈分表达都很完善的时候,其它民族或部落还处于野人状态,无伦序的状态,至今,很多民族还没有比较完善的辈分制度,有,则多是学华夏而成。
下面是常见的辈分参考,这个是必须要知道的,各地以及各个时代叫法有点点区别,但是意义是一样的。
1、祖辈
祖辈的亲属,按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在过去,“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曾祖辈
(1)曾祖:即祖父之父。过去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3、高祖辈
(1)高祖:即曾祖之父,多称为高祖父。但需注意的是,过去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过去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11)姨: “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
(1)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
(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
或简称“伯”、“叔”。
(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
(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
(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统称为“诸表”。)
8、夫妻
(1)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除此,还可以用“良人”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称呼丈夫。
(2)妻、妻子: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
9、与丈夫相关亲属
(1)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 ”。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2)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
(3)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父母的合称。近者称“公婆”。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4)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5)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
10、与妻子相关亲属
(1)岳丈:是对于妻子之父的称呼,以前还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称。
(2)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
(3)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
(4)舅舅: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
(5)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
11、兄弟及与其相关亲属
(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5)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
12、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
(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3)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
(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2)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
(3)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
(4)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
(5)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
(6)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
(7)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名籍,字羽,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十五年)出生,由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后来人们都称他为楚霸王。
项羽性格自大虚荣,做事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优柔寡断,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凶狠残暴,滥杀无辜,这样的性格使他成了孤家寡人,破坏了他的优势,以至于最后在乌江自刎,最终酿成了历史悲剧。但他对虞姬情有独钟,相比刘邦那样的渣男又是一位有情有义,铁血柔肠的暖男。
秦朝成为过去式以后,天下最有实力的人就是项羽,这位西楚霸王英雄盖世,实在是罕见的人杰。他有乔峰的义薄云天,还有郭靖的质朴粗豪。可惜的是,他的优点有多招人疼,他的缺点就有多惹人恨。
项羽出身于楚国一个贵族家庭中,项氏家族世世代代在楚国做将军。因为楚王给他们家族的封地在项这个地方,所以他们就把这个地方的名称作为他们家族的族姓。项氏的家谱上名将辈出,且个个武功盖世,项氏家族因此为荣。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名满楚国的将领,秦王嬴政派老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时兵败被围,战死沙场。项燕的死,不但令楚国失去了万里长城,也导致项氏家族失去了参天大树,在楚国的地位一落千丈。随着楚国为秦国所灭,项氏家族极不情愿地离开了他们世代所居住的地方。
此时在项氏家族中,最优秀的人物莫过于项羽的叔父项梁,项羽的父母双亡后,项梁收养了项羽。
公元前225年,项羽8岁。叔父对他的教育使他懂得了很多事情。项羽并不是一个愚笨的人。他也像他的叔父项梁一样有着远大的志向,但是他却是一个不肯下苦功夫学习的入。
最初项梁教项羽学文,项羽刚认识一些字就开始不爱学了。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武,他一开始倒是对耍刀弄剑极感兴趣,但同样又是过不了多久,项羽又厌烦起来。项梁感到十分失望地训斥他,项羽不服,为自己辨解道:“学文有什么用,只不过是能写一写自己的名字而已;学剑又能有多大用处,最多也不过是战胜一个对手而已。如果真的要我去学习,我就要学习些能战胜干人万人的本领。”
项梁听侄儿这么说,正中下怀。很庆幸自己终于有了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也可以说,他教项羽学文习武的最终目的,正是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出色的军事统帅。
于是他开始教项羽学习兵法,项梁先给他讲《孙子兵法》,再讲《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可是项羽刚开了一个头,学了一点皮毛又没耐心了。项梁责备他,言行不一,有始无终。了项羽说:“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孙膑兵法》讲战阵、用骑兵,只讲常法,不知变通。《吴子兵法》大讲‘内修文德’,根本不利于实际作战。 项羽说兵法其实他对兵法也是所知不深,不愿深入学习罢了。
没有韧劲的人不会成就一翻大事业,因为历史也是对人的考验。
但历史给每一个人机会,以便他们可以充分地表演他们自己。
项羽23岁那年,随叔父项梁来到会稽郡的钱塘县,围观的人们都对天子威仪赞不绝口,只有项羽对叔父说:“瞧!他虽然是个皇帝,依我看,却可由我取而代之呢!秦始皇能威风凛凛地当皇帝,为什么我项羽就不能呢?”项梁发现侄儿的胸襟、魄力和抱负,都远在其祖项燕之上。
秦朝二世统治残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项梁带领侄儿项羽杀死会计太守殷通,并取而代之,之后派项羽征收士兵,共征得八千士卒,这就是有名的江东八千子弟。这年项羽24岁。
公元前208年2月,项梁、项羽统领八千子弟过江。收的陈婴英布,军队扩展到六七万之多,杀死阻挡他们的起义军秦嘉,并吞并秦嘉军队,势力更强,驻扎胡陵。打算引军向西,攻打大秦帝国的心脏——咸阳。
项羽领兵攻打襄城,原以为可以轻易获胜,然而,襄城工事坚固,守备森严,项羽兵力伤亡很大。项羽命桓楚和龙且发动两轮攻城皆失败,只好亲自攻城。他疾步奔走,很快便接近城墙,拔出长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死七八个人守卒。带领士卒攻下襄城,以屠城方式来报复城中部队坚守不降,他这时已是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悲剧。
项羽夺取襄城后,率军向项梁汇报。 襄城之战,项羽的凯旋而归,令项梁的实力和威望大大增加,在薛地成为攻秦的主力,沛公刘邦也率众来追随项梁。
公元前206年6月,项梁接纳范增之计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的一个孙子,立他为楚怀王,建立了楚国,向秦国复仇。取得了一连串胜利:项梁救东阿,打破秦军,救出齐将田荣;项羽的部队攻下城阳,围攻定陶;项梁自东阿出兵,北至定陶,再败秦军。
公元前206年9月,章邯的部队在定陶偷袭楚国,打败项梁,项梁战死于乱军之中。
项梁死后楚怀王借机收回项羽兵权,派宋仪统领军队去救援赵国,结果在宋仪想杀掉项羽之时被项羽识破,他杀掉宋仪,立刻带领大军渡河救赵,渡河后,齐王田安带着一支小军队,投靠项羽。
项羽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把主力聚集一起直接进攻甬道,断王离军的粮草。并用以逸待劳,大败前来救援的章邯。
项羽击退章邯军后,又对松散的秦军实行穿插、分割、包围的战术,杀死苏角,擒王离,九战九胜。诸侯看到形势有利,立刻加入痛打落水狗的行列。诸侯包围秦军,巨鹿城的赵军里应外合,全歼王离军。曾经灭六国的雄师,就这样覆灭了。
项羽命蒲将军迅速到漳南击破章邯军,自己带大军再败章邯军。章邯正式投降了项羽,但项羽坑杀了二十万投降的秦军,这样,秦朝所依靠的最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项羽坑杀二十万人之后,觉得进入咸阳已易入囊中取物,只想着如何平定其他地方,不想被刘邦捷足先登占领关中。项羽非常恼怒,要武力夺取,除掉刘邦,不想项羽的叔父为了朋友义气私下去给刘邦谋士张良通风报信,刘邦许于儿女亲家加以笼络。刘邦有备赴鸿门宴,自备一套说辞,又在项伯保护之下侥幸逃脱。
项羽进入咸阳后,杀掉秦氏王族,掠走无数金银珠宝和后宫佳丽,火烧三百里阿房宫,大火燃了三个月。又烹了向他提建议坐守关中的韩生,受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中王。
分封诸王之后,刘邦不满偏居一隅,带兵平定三秦,攻打楚国,却被项羽杀得大败,伤亡十万余人。项羽把刘邦的父亲和妻子留在军中做人质,但是面对除了天下,什么都不重要的渣男刘邦,并没什么作用,二人经过多次交战,公元前203年底,刘邦与项羽讲和,双方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项羽守信送还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
楚汉议和后,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向东楚地撤军,刘邦也欲西返。刘邦采纳张良陈平二人建议,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刘邦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七十万余人将项羽围于垓下,基本完成了对十万楚军的合围。
战争打响后,项羽率十万将士猛打猛攻,连破汉军数道防线,韩信三十万大军溃散一半多,一路之上无人可挡,直杀向韩信本人。经过半日厮杀,楚军破军无数,韩信的前军几乎被打成了废渣,但项羽依然没能突入汉军指挥部,韩信不断地向后退却,始终没有出现在项羽面前。
兵围垓下之后,刘邦的谋士张良编出一曲楚歌,他叫将士到楚营旁,四面唱和,字字凄凉,楚兵听到歌声后均被打动,思乡心切,相继退散。连多年跟随项羽的钟离昧、季布等人,也悄悄逃走了,甚至项伯,为保性命,也偷偷投降张良,只有项羽八百骑亲兵,镇守营门,没有叛离。项羽爱姬虞姬为了免除他的后顾之忧拔剑自刎。项羽来不及相救,悲痛欲绝。
项羽在虞姬死后,本想突围重返江东,重整旗鼓,报仇雪恨,但冲出重围后,来到乌江,身边仅剩二十余骑,想起当初八千子弟兵,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拒绝乘船度江,把马赠与乌江亭长,步行杀敌几百人,见到判楚归汉的旧部下司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我听说刘邦拿一千两黄金、一万户封邑悬赏,征我首级,我今日就让你得封赏吧!”遂拔剑自刎。
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项羽的性格注定了他只能是一个激情悲壮的英雄。他自矜功伐,自大虚荣;做事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缺乏远见,谋事不深,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使他失去了天下。
项羽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项羽以前的时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贵族的时代。高贵感和英雄气质,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即便他兵败而死,也是死的惊天地泣鬼神,屹然一身傲骨,有着睥睨天下悲情英雄的姿态。
项羽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还有许多话题。大家熟知的破釜沉舟、作壁上观、衣锦夜行、沐猴而冠、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以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无颜见江东父老”等均与他有关。
死则死矣,项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去欣赏,去品味。
寻根问祖我姓项但我不知道我是哪个族系
本文2023-09-22 17:08:1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80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