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氏荣乐堂六修宗谱序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梅氏荣乐堂六修宗谱序,第1张

      荣乐堂梅氏六修宗谱序(稿)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华夏先民在漫长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祖宗崇拜,开启了宗法制度的先河。据文献记载,宗法制早在神农时期便已形成,到西周时期就非常完备了。其核心内容就是嫡长继承制。它的本质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族团体,按照一定的规矩来约束行为,分配利益。为了分别尊卑嫡庶,防止宗族世系出现混乱,就需要对宗族成员的资料进行详细记录,于是就出现了家谱。

  家谱作为姓氏文化的载体,不仅是记录的一个家族来源、迁徙轨迹,以及繁衍生息的过程,还包含了该家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同一时期社会风貌。家谱的存在,在维系亲情,保持家族团结的同时,客观上对社会稳定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因而中国人历来都非常看重它。宋代大儒朱熹曾说:“人家三代不修谱,而悖祖叛宗,则为不孝矣!”所以,王朝时代,不管是庶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必定家家有谱。宋代史学家郑樵说:“隋唐以上,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说的就是这个情况。以致后来,家谱甚至上升到了与国史一样的高度,所谓:“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云云,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法制度逐渐土崩瓦解,家谱的作用随之淡化。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家谱,这个有着几千年生命力的文化载体也一度销声匿迹,被人们所遗忘。

  近年以来,由于社会安定,传统文化复兴,家谱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来。

虽然现代社会,思想观念转变,宗族势力消亡,家谱的原有功用不再受到重视,但是应该看到,家谱在联系宗族亲情,追本溯源,缅怀先人,传承家族精神等方面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历史和文化方面,更是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我们梅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根据《通志-氏略》及《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梅本出于子姓,是商汤后裔。殷商时,殷王太丁封其弟于梅国,为伯爵,世称梅伯,为梅氏得姓始祖。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梅伯因多次忠言直谏,惹恼了纣王,被纣王施以醢刑,残忍杀害。其后世子孙遂以国为姓。三千多年以来,梅伯忠贞正直的美名流芳至今。可以说,“梅”这个姓氏,在一诞生时就被赋予了正直、坚韧的内涵。

  梅伯之后,在历史上留下踪迹的梅姓人物不断,秦有梅茂,梅鋗,汉有梅嘉、梅福,晋有梅颐,皆有贤名。

到晚唐时期,诗人梅远于唐昭宗光化年间,由吴兴(今浙江湖州)来到宣城,担任文书一类的小官。因五代田頵之乱,不能回吴兴,于是安家于宣城州学之西,遂有了宣城梅氏。

经过五代繁衍,到宋初,梅氏在宣城发展壮大起来,诞生了如梅询、梅尧臣等政治文化翘楚,开创了宣城梅氏的辉煌时代。

南宋后期,蒙古铁蹄南下。为躲避战火,尧臣公五世孙太七公率家族子弟迁到宣城南四十里的柏枧山南庄文峰山口,并在这里再次发展壮大。后世称这一支梅氏为“文峰梅”。

我们荣乐堂梅氏即源自宣城,属于文峰梅这一支。其源流大致如下:

太七公生子四人:八四、九二、百二、福元。

九二公亦生子四人:迪九、胜一、胜二、胜四。

胜一,又名总一,字乐庵,以南宋景炎二年举进士,后任太原府尹。生子九人,始迁徽州婺源。

元朝末年,红巾军起,天下大乱,婺源亦遭到战火侵袭。为给子孙留下后路,乐庵公把九个儿子分别做了安排:良一、良二、良三、良四留守婺源,良五迁豫章,即今江西南昌。良六迁无为,良七、良八、良九三兄弟则携手渡江,来到江北。其中,良七居庐江梅家坂、今属庐江泥河镇,良九亦偕兄居庐江梅家墙,今属庐江罗河镇。而良八则居于桐城杨树湾,今属枞阳麒麟镇。

七百年过去了,留守婺源的四人,其后裔因迭遭战乱,俱失散不可考。迁豫章良五公后裔几经辗转,于明代迁到潜山县水吼村,如果今人口近百人,有家谱传世。迁无为良六公后裔亦无踪迹可寻。惟良七、良八、良九三公之后裔,在庐江、枞阳、桐城、舒城等地生根发芽,椒蕃瓜衍,至今已有万人之众。

数百年间,这三支梅氏后裔秉承祖训,清白为人,耕读传家。虽然没有出现声名显赫,飞黄腾达之人,其中亦不乏保家卫国,忠义节孝之辈。而成就最大的当属良八公后裔梅嶙高。

嶙高公在抗战时期即挂少将军衔,任国名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少将组长。历任国民政府人事室主任、总统府人事处长等。1952年创设“中国人事行政学会”,历任常务理事兼总干事,并充任中印缅文化经济协会常务监事。晚年叶落归根,定居故乡枞阳,1997年病逝,享年百岁。著有《人事行政》、《中国政府》等书。

三支后裔因住地相近,世代联系紧密,于清朝初期联合纂修族谱,统一字辈,建立宗祠。祠堂选址在良七公居地梅家坂,命名为“荣乐堂”。

荣乐堂族谱一修于康熙丁卯(1687),二修于乾隆乙酉(1765),三修于嘉庆戊辰(1808),四修于同治庚午(1870),五修于光绪甲辰(1904)。此后由于战乱频仍,民生凋敝,宗谱续修一事几度搁浅。虽然抗战之后,嶙高公衣锦还乡,号召族人发起续修宗谱事宜。然而,彼时抗战硝烟未散,内战接踵而至,时局动荡,庐江两支因故并未能参与此次续修,甚是憾事。

自光绪甲辰五修谱至今,100余年里,沧海桑田,人事代谢,梅氏宗亲星散四方,随着老人们的离世,加上老谱散失,许多人已无法知晓自己的身世,虽同为梅姓,却如同陌路。

有鉴于此,众多宗亲们担心家族源流从此陷于无序,宗族亲情不再,早在几年前便发出呼吁,倡议续修宗谱。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成立了庐江荣乐堂梅氏宗谱续修理事会,共推宗亲佳才为会长,鸿来、家仓等为理事,全面负责此次续谱工作。

几年以来,佳才、鸿来、家仓等诸先生跋山涉水,往来于庐江、枞阳、桐城、舒城、铜陵、芜湖、宣城、黄山之间,栉风沐雨,遍访周咨,寻觅旧谱,采集信息,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尤其在寻找旧谱的过程中,可谓一波三折。所赖祖宗英灵庇护,以及先辈宗亲的精心保管,旧谱尚得以保全,使得此次续谱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在此,我代表整个荣乐堂梅氏宗亲,对在此次续修宗谱的过程中做出无私贡献的宗亲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他们多年来的努力,为宗族事务付再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本次续修仍然沿用旧版排列方式,力求做到人员资料信息准确无误,减少疏漏,使之与老谱无缝对接,保持宗族源流的连续性。由于桐城良八公后裔曾经独立修谱,对于我们的合俢邀约,桐城宗亲们表示希望继续独立。世间之事,分分合合本是常理,不便勉强。但是,我们仍然在新谱中预留了接口,以便将来有缘再继续合俢。

今天,时代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梅氏宗亲遍布海内外,或从政,或从学、或从商,各尽所能,为社会发展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然而,无论身处何处,还是地位高低,梅氏族人总是能保持正直、善良的家族传统,把诚信、包容带到每一个地方,让象征着高洁、坚韧的梅花精神,开遍世界。

值此宗谱告成之际,愿我们族人在追本溯源,缅怀先人的同时,更应与时俱进,摒弃落后观念,拥抱时代文明,使梅姓这个古老的姓氏焕发出新的光彩,再创属于我们的辉煌!

二零一九年五月,十九世裔孙惠春沐手拜撰。

 

刘氏三修族谱序

从来祖宗为子孙绵衍之所托,子孙亦祖宗继述之所赖,

故水木同其源本,亲戚共相屏藩著之家乘世世勿替甚

盛世也,然当代远年湮之,会不再为循其次序,详其昭穆

有不亲疏莫辨,宗系未悉者乎,吾刘氏上溯 鼻祖下迄

耳孙从何迁徙若何分派自八世 溁川祖详其履历十

世 声讫祖叙其源流至道光十一年 曾祖慧庵公又

增订加详,虽六世之谱牒已焚,八世之序次几失,而一本

之源三支之分仍昭昭可考第,迄今六十余年,生育之蕃

衍名讳之重复,指不胜屈,以及居处靡常见面或不相识,

尊卑莫辨,称谓多不得宜,若不及时重修族,众因散处而

多遗命名以?,久而易犯有谱几同无谱也,不大负乎先

祖之志哉,癸巳春族众共欲重修而张庄莱萍新王沟三

村之族,人莫不同心齐力,勤於?事,于是设局收集取前

谱而详参之更正族人之名字,详志姻戚之姓氏,阅数月

采集即成,而剞?无赀,共议朱陈祖林外枯树数十株变

钱镌印将付梓命作序,伏思吾刘氏原籍徙居,分支别派,

以及功名专业,忠孝节义。 先祖已条分缕析瞭若指掌,

勿庸复赘,但奉命难辞,聊为述其巅末以冀后世子孙,敦

宗睦族,笃一本之谊,承先启后,立万世之基,由此而士绍

祖德农服先?孝子贤孙,蒸蒸日盛,是固吾所厚望於族

人者也,至于族谱条例皆?乎?不复悉焉,?前?命名

一世概以一字,细阅谱内字异音同多有多所混,即不相混

亦难书善,此丁多字少之所致也,合族共议,三村按五行

偏旁各立一字,知偏旁同,即行辈同,庶不至为字所限而

名可书善矣,自十六世至二十世,预定十五字开列於左,

后之子孙尚其鉴诸

十六世张庄锦字莱坪振字新王沟锺字作第一字

十七世张庄汝字莱坪鸿字新王沟清字作第一字

十八世张庄桐字莱坪椿字新王沟梅字作第二字

十九世张庄熙字莱坪烈字新王沟照字作第二字

二十世张庄堂字莱坪基字新王沟至字作第二字

光绪癸巳年小阴月 十四世鼎勋谨志

  喻家稻场喻氏宗谱德宗支六修宗谱序

 国史,县志,家谱,是一个名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家谱,它详尽记载了家族的起源、迁徙、繁荣和发展的家族历史演变过程,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古人曰:“谱牒身之本也。”意思是说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有了谱书你就能够追根溯源。没有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今国家昌盛,日渐强大,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也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家谱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没有优良的家风,就没有优良的国风,就没有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牒尚有遗风;谱牒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我族距离上次修谱,有七十余年,续修宗谱已迫在眉睫,但族人大多因时间,精力,经济等方面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今有幸得知我族家锋(字四海)叔利用退休时间,不辞辛劳,独自一人,跨越多省,走村串户,多方联络,上与中华喻氏重庆总部取得联系,对接上猛公支系图,让我始祖德宗公以上四十多代得以明确;下走访河南安徽等地找到众多因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而在前几次修谱时未编修进家谱的德宗祖后裔,让我支喻姓族人更加庞大,实现上次1947年修谱时我族多位有识之士想达而未能达成之心愿。凭此所见,家锋叔功德无量。我受家锋叔之邀,为我族本次六修宗谱稻场湾作序,其实这次修谱我未尽半份职责,何德何能为我湾作序?惭愧之余,积极研究家谱,并与家锋叔和六房湾堰兵叔以及我湾老人先辈,请教我湾喻家稻场族人的迁徙和来龙去脉,并找到从喻家稻场迁居出去的先祖后裔宗亲,研究他们与我湾的渊源,得出些个人见解,分享予族人。因本人水平有限,在撰写过程当中如有错误及疏忽,望族人海涵。此序也望能给后世提供参考,还原我族祖先传世过程及迁徙脉络。

我族喻氏乃西汉苍梧太守喻猛(字骄孙)之后,传至我支系始祖德宗公已传四十六世,具体世系图可参阅中华喻氏总谱,这里简略介绍直系图:喻猛--四子喻锦--次子发麟--次子季用--次子喻霖--次子喻佑--次子绍天秩--长子喻合--师州--长子尧咨--奕世--喻庆--喻载--次子兆民--喻绪--子耕--大伦--次子宗义--世信--三子显才--四子喻琮--长子喻哲--长子仁易--思文--中和--闳昌--长子喻骥--长子子颜--长子重华--迪冲--喻潜--居安--绍云--喻彻--喻顺--喻凫--正邦--慧观--二子希武--骄孙--次子滕暹--国兴--正朗--遗槐--徳宗      德宗是遗槐长子,据江南老谱记载,遗槐有三子,长子德宗,次子易言,三子易讳,德宗祖迁居湖北黄陂东土寨湾,也就是我们支系始祖,易言祖迁居湖北黄陂东北喻家冲,为喻家冲始祖,易讳生二子分别迁河南和武昌,后人无有记载,现在经近六百余年时光流逝,已无从考证了。在此重点探讨一下猛公四十一世娇生公至四十六世我支始祖德宗公之间的迁徙过程。

骄生公(也有记载骄孙,因与猛公字混淆,在此作骄生),北宋进士,住江西吉水县,隐居不仕,根据江南老谱和大悟老谱记载,骄生公迁居西陵,中华喻氏总部族史研究委员会由此得出结论,骄生公定居宜昌,其可能误把西陵当作宜昌。据我考,《汉书·地理志》记载,西陵县是汉高祖始置江夏郡的十四县之一。《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曰:“黄陂县,本汉西陵县地”。县治在今武汉市黄陂区西南。从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的两汉地图来看,古西陵县县域涉及今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陂区、新洲区、孝感市安陆市。孝南区、孝昌县、云梦县及黄冈市的黄州区、团风县、麻城市、红安县等。又据《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和《宋书·州郡志》记载,两汉时,今黄陂区境的东南和北部属西陵县,西南部属安陆县;而宜昌西陵,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改夷陵为西陵,属宜都郡。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西陵为夷陵县,也就是说在晋代太康元年以后,宜昌西陵就已经改为夷陵,故在骄生公所在的北宋年间,西陵城指的就是黄陂大悟一带,所以江南老谱记载的骄生公迁居西陵应与宜昌无关。另据逻辑分析,黄州黄陂一带均为丘陵,其西称西陵,古称黄陂县为西陵城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且黄陂一带比宜昌西陵峡居住条件要好得多,那里交通只能靠水路,当时百业待兴,而不是因战争灾荒往偏僻的地方逃难。所以迁居黄陂黄州这边的可能性更大更合逻辑。

我支喻氏宗谱老谱开篇记载“祖德宗公洪武初年自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墩筷子巷迁居楚北黄陂之东乡高邑里土门会祝家坳,今名土寨湾”,依前考,骄生公北宋年间迁居西陵(黄陂、大悟一带),其六世孙德宗又从江西瓦屑墩筷子巷迁居黄陂,不合逻辑。我分析,骄生公生活在北宋年间,迁居到西陵(黄陂。大悟一带),开枝散叶,宋末又遇战乱,蒙古大军扫荡北方,一举南下,骄生公子孙一部分又从西陵(黄陂、大悟一带)逃难返回到江西的可能性极大,这也与瓦屑墩是难民集中营的史料相吻合。

骄生次子滕暹,滕暹次子国兴,国兴次子正朗,正朗长子遗桂,遗桂子德茂,江南老谱记载,德茂定居西陵,德茂有六子,九孙,其孙分别迁往汉川,安陆,云梦,黄陂姚集,孝邑,广阳,大悟等,均在当地开枝散叶,正朗次子就是之前提到的遗槐,遗槐长子为我支始祖德宗。

德宗这一支,迁居土寨湾之后开枝散叶,发扬光大,因子孙繁盛,土寨塆的土地有限,后世逐渐搬迁,形成土寨湾,喻家稻场,六房湾,庙家田,丁王湾五个相邻村组成的庞大村落群。我湾喻家稻场位于北纬30°57´2304″,东经114°29´2688″,属武汉市黄陂区万寿寺村管辖,于土寨湾东北方向15公里处。村落整体南北长,东西窄,解放前房屋大多呈坐西朝东之势,东面有门前大塘。听老人云,塘水从未干过,清澈见底,一方塘水养育族湾十几代人。解放后,房屋渐呈坐北朝南之势。喻家稻场人杰地灵,地缘广阔,正北背靠王驾山,西北背靠柴山,南面地势平坦,王驾山与柴山二山蜿蜒而下,气势聚集于我湾正中,风水极佳。黄陂风水巨著《西陵龙章》记载:“万寿寺边一条龙,兔走鸟飞不见踪,前有文星并武库,后有权星列寺从,小山连迭台侯品,太阳高采状元峰。”如此风水宝地的确是我族先人的一处福地,从明朝七世祖迁居稻场湾至今400余年,稻场湾开枝散叶最为显著,人丁繁衍,兴旺发达。湾最鼎盛时期人口有200余户,湾人文才武略,勤俭持家,上有参军为国,浴血沙场,下有寒耕热耘,春种秋收,喻家稻场四字,方圆百里,远近闻名。听老人云,乱世时期,土匪强盗,听到我湾威名,都不敢来犯。据我统计,我始祖虽在土寨湾,但我稻场湾繁衍出的人口以及由我稻场湾迁居出去后续繁衍到全国各地的人口,占我德宗支总比例一半有余,由此可见,我湾的确是风水宝地,促进我支族人发旺,生生不息。遗憾的是,1974年,国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从黄陂北木兰湖水库引水,修渠道往东南灌溉,正好途经我湾,在我湾正北方由西向东修了一条渠道,切断了王驾山与柴山连接我湾的龙脉,气场破坏,至后世稻场湾日渐衰落,族人纷纷搬迁,现人口不足百户,很难恢复往日繁华。

我支字派演变及发展:老字派"朝添思伯,守一国臣,自文之式,会典必元",始祖德宗为第一世,“朝”字辈为第二世,“添”字辈为第三世,“添”与“思”之间还有一代,祖先未按字派起名,为第四世,“思”为第五世,“伯”为第六世,“伯”与“守”之间还有一代,祖先未按字派起名,为第七世,“守”为第八世,后面均按字派起名,此字派至十二世“式”字辈止,于康熙二十三年续,从十三世改成“光明正大,洪定保家,崇礼重义,富贵荣华” 又于民国三十七年即公元一九四八年续新派"宝行庭训,培植心田,克昌其后,恢耀先贤”至四十四世,再于一九九三年,由十八世定琼(端甫)公续新派:“忠诚敦让,积善永康,怀才万载,治国安邦,世道精良,启迪芳香,千祥景庆,发达远扬”到七十六世止。

喻家稻场族人构成分为三大房,俗称北分,中分,南分,自德宗公起,截至公元2019年5月止,喻家稻场已传至二十四世“义”字辈。关于喻家稻场的来历,湾下老人口口相传:我湾北边有一稻场,占地巨大,土寨湾的先祖农忙时会到这个稻场打谷,晚上必须有人值守,久而久之,便渐渐在稻场附近建起了房屋,这样土寨湾一部分先祖纷纷搬迁至此,开枝散叶,形成村落。另据1947年谱《喻家稻场里居记》记载,此地原有王孔二姓,王姓占多数,称王家稻场,我十世祖自恂公及十四世祖开道公迁居于此后,子孙繁衍,蒸蒸日上,王孔二姓逐渐没落,喻家稻场之名便慢慢传开。十世祖自恂公,有二子之瑞和之琬,之琬未传,之瑞有二子学伦和学典,学伦为中分先祖,学典为南分先祖,即自恂公是中分和南分的共同先祖,十四世开道公为北分先祖,综上所述,喻家稻场形成过程以及是哪位先祖搬迁至此似乎都很明确,且合乎逻辑,但据我考,其实不然,此过程及年代还有待商榷。

我族谱有很多支谱,搬迁年代及搬迁始祖都记载详细,例如,官家河始祖,谱记载:十二世祖学智公,康熙四十年从喻家稻场迁居长岭岗下官家河;再如喻油坊始祖,谱记载:十六世太有公,雍正十年由湖北黄陂县土门会喻家稻场迁籍河南罗邑周堂畈喻家油坊。唯独我喻家稻场始祖没有明确年代及始祖名字记载,在此盲目推断自恂公和开道公是不严谨的。另外,学智公和太有公不属于自恂公的后代,更不属于同一支,由此得出自恂开道二公只是住于喻家稻场,并非第一批迁居于此。既然如此,最早从土寨湾搬迁到喻家稻场的是谁呢?只能从我们自己的族谱中寻找蛛丝马迹了。先说年代,十六世太有公雍正十年,十二世学智公康熙四十年都还在喻家稻场,说明喻家稻场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另据家锋(字四海)叔走访河南光山马畈喻冲得知,他们支谱自认我德宗十世自举公为他们先祖,且从喻家稻场搬迁过去的年代也研究确定为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这一下把喻家稻场历史又往前推了四十年,此年代为先祖从喻家稻场搬迁出去的最早年代,这个时期我湾之人员构成也初步明朗:十二世学智和十六世太有为十世自能公后代,自能与自举为亲兄弟,自举在这一年迁去光山马畈,自能的后代也搬去官家河和喻油坊,北分先祖十四世开道公和迁去光山罗管店的十二世学舜公为十世自竒公后代,自竒和中南分先祖自恂为亲兄弟,这样,自能,自举,自竒,自恂以及他们的堂叔伯宗亲为组成稻场湾的主要先祖。经过分析,大致可以确定自能自举的曾祖七世祖柬公和自竒自恂的曾祖七世祖朿公为最先搬迁到今喻家稻场所在区域的祖先,根据自举公搬迁至河南的年代(公元1660年)往前推3代(75年),大致可确定为明万历十三年前后(公元1584年),这也与始祖德宗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迁土寨湾传七世(175年)正好是1543年前后相吻合(相差41年因古人搬迁时一般为青壮年)。至此,我湾喻家稻场先祖及年代均能大致明确,即七世祖柬公和朿公,年代为明朝万历年间。

喻家稻场至今400余年,先祖们在生产落后,条件恶虐的情况下,世代相传,繁衍生息,可谓历经艰辛。从七世到二十四世,虽无达官显贵,但也不乏众多有识之士,栋梁之才,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更不能不知我们的清晰来历。今恰逢太平盛世,国运昌隆,族人衣食无忧,交通便捷,网络信息发达,自我祖德宗开始六百余年,从未有如此天赐良机,让我们这次第六次修谱拥有前五次都未曾有过的得天独厚之优势;可惜本族宗亲全国分散,字派繁多,有的分支谱牒遗失,甚至迁居出去后未修族谱,始祖姓名生卒均无可考,墓碑无字,后人反复搬迁,曾经的村子喻姓族人全无,只留下喻姓之湾名,找其后人如大海捞针,故此次清谱过程艰苦繁琐,劳心劳力,在此要特别感谢本次修谱发起者家锋(字四海),他凭一己之力,东奔西走,校对核查,捐资筹款,印谱刊发,此次贡献与功德,后世不能忘记。

本序仅对喻家稻场的历史及先祖迁徙脉络作出探讨,也为后人续修宗谱留下承上启下的宝贵线索,因本人才薄智浅,力所不及,撰写过程中有疏漏之处,望族人海涵。并对本次修谱的所有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附上400余年从喻家稻场迁出的分支,年代为大概估算,如有遗漏望族人海涵。 七世祖柬公和朿公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从土寨湾迁到喻家稻场十世自举公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从喻家稻场迁光山牢山堡,马雷桥易凉亭,后人迁至马畈喻冲十二世学智公康熙四十年(公元1702年)从喻家稻场迁居长岭岗下官家河十二世学舜公康熙六十年(公元1722年)从稻场湾迁居至光山罗官店,后发展至火焼畈、铜钱洼(其后代十五世天凤公由罗官店喻新街迁回湖北何家湾;天绪公迁往江苏广徳。天隆公迁往梅家湾;天顺公由喻新街迁往火烧畈,十六世文敏公迁铜钱洼,十六世朝阳公由罗管店铜钱洼迁往信阳柳林庄,十七世永慎公由罗官店迂周家湾,十八世定体公、定琮公由罗官店迂黄家寨;定保公、定扬公迁往江苏广德;定亮公由罗管店迁往彭家湾,等等)十六世太有公雍正十年(公元1733年)从喻家稻场迁居罗山周党畈喻家油坊十六世太洪公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从喻家稻场迁甘家集十六世太选公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从喻家稻场迁孝感汪杨店(今孝感杨店)十四世明隆明茂明发三公乾隆三十年(公元1766年)从喻家稻场迁汉镇(今汉口)以后是否转迁迄今杳无音信十五世世清公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从喻家稻场迁罗山县西乡九里店(今高店喻湾)十六世文周公嘉庆十年(公元1806年)从喻家稻场迁信阳彭家湾喻湾十六世太兴公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从喻家稻场迁光山罗陈百步村十四世开仕公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从喻家稻场迁陕西山阳县竹林关(今丹凤县竹林关镇)十六世文秀公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从喻家稻场迁光山罗官店复迁易店喻老湾十五世世亨世文二公道光二十年(公元1841年)从喻家稻场迁塔尔岗十五世世爵公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3年)从喻家稻场迁白菜园(今光山白雀园镇)十六世太斌公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从喻家稻场迁罗山潘兴店。              

                                                                                                  德宗二十一世孙崇聪(字聪)二零一九年八月于武汉

陶氏远自上古,至东晋大司马桓公卜居饶鄱阳,下逮渊明祖族类繁衍,散处四方,虽地里远近之不一,而均为陶公之裔,渊明祖家于柴桑,即今九江县之马回岭……长子俨后还居鄱阳之故里,则为饶州陶,分豫章则为进贤陶、南昌陶、新建陶。幼佟居查(渣)陂,为新昌陶。旧谱载份之后居羊城,佚之后居斜塘,均未过问焉。此其大概也。而支中又有支……源远流长(星邑)一世敏幼子渊明,娶陈氏,生子二:俨、俟,继娶翟氏,子三:份、佚、佟。二世渊明幼子,字通,生隆安乙已,娶王氏子三。三世道宏,通之子,生子侧。四世侧,宏之子,生子一果。五世果,侧之子、娶何氏。生子一,琳。六世琳,果之子,子一,宗……

梅氏荣乐堂六修宗谱序

      荣乐堂梅氏六修宗谱序(稿)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华夏先民在漫长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祖宗崇拜,开启了宗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