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河北枣强发生过什么事情?使大量移民到山东?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明朝末年河北枣强发生过什么事情?使大量移民到山东?,第1张

 然而“关东”并非朱氏家族的初次迁徙之地,他们的先祖是在600多年前“明初大移民”的浪潮下从北直隶冀州枣强县(今河北省枣强县)迁至山东,并定居下来。朱氏家族的根在今天的河北省枣强县。  元末明初,中原地区战乱纷繁、旱涝蝗灾频至,统治者为解决这一地区人口过稀、无人垦植的问题,推行了以强制和鼓励相结合的迁徙政策,大量山西人、河北人自愿或被迫移民到山东等地广人稀之地。据《中国移民史》五卷记载“在洪武年间山东接受移民共184万,其中来自河北35万,占19%,来自河北者大多数自称来自河北枣强。”据山东省有关地名资料记载统计,今山东省近60个县(市、区)的自然村落里,均有枣强移民村落分布。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的朱家峪村就是枣强移民村落的其中之一。

在公元1330年12月曲阜孔庙东庑供上有董仲舒的牌位。明代宪宗朝追爵董仲舒为:广川伯,名位一显再显,名声显赫。董仲舒一族如何到广川?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和富豪到咸阳及南阳、巴蜀等地,以削弱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汉高祖仿效秦始皇,迁徙六国后人于关中。赵国旧贵族董氏一族被秦汉两代朝廷誉为“族富贵显,忠贞贤良,堪为绅士官吏”。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董孤次子的十世孙董昭,与其子董欣奉遣王剪灭赵遣耕于阳城。后又履职宦游至广川。广川定居后,董孤十二世孙董士通生董顺,董顺生董仲舒。斯时广川聚集了董氏一族。作为圣人也有出生地,人称“汉代孔子”董仲舒的出生地,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董仲舒,广川人也”。当时广川在中国比较繁荣而且有名,故司马迁直称董仲舒为广川人,而未加县或国。在司马迁出生的时候,广川是“国”,汉景帝的皇子刘彭祖管辖。《史记》的广川是大概念西汉的广川国,而现在的广川是小概念广川为景县的一个镇。大概念包括小概念,小概念不一定是大概念。以广川来命名,就是《史记》的“广川”?今景县城西三里有周亚夫墓,就在西汉的广川脩市县的温城边。据史载,汉文帝时封周亚夫为条侯,景县在当时为条国地。条国系商朝后期“殷民六族”条氏的封地。春秋时,景县为晋之条地。战国时属赵,秦时属巨鹿郡。西汉时分置脩县与脩市县,当时脩县位于今景县中部,属信都国或广川国,西南境与广川县为邻。广川为县时,辖今景县西南部与枣强东北部;为国时,辖今景县、武邑以南,南宫、故城以北,滏阳河西岸以东和山东德州市一部。枣强于汉朝置县时,属清河郡。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广川县划入枣强,广川镇也划归枣强县治。元朝初年,广川镇改属景州脩县,明朝洪武时脩县省入州治,民国初景州改为景县。以上推断现景县广川镇不是《史记》、《汉书》所记载的广川,但可以说在景县境内。据《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其县中有长河为流,故曰广川。”广川,古地名,位于河北省景县西南,战国时是赵国领地。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所以叫做广川。它地势坦阔,平畴千里,江流密布,河渠纵横,道路宽广。西邻清凉江古河道,由古黄河、漳河冲积而成。林木苍莽,水草丰盛。尧舜之时就有先民在此聚居生息。西汉初,于此置广川县,属信都郡。汉景帝前元二年以繁荣兴旺,物阜民丰,建城设关,封为广川国,景帝封皇子刘彭祖广川王。广川国管辖十七县,包括广川县。辖区为南宫、故城以北,武邑、景县以南,滏阳河西岸以东,山东德州市。有六万五千五百五十六户,人口三十万四千三百八十四。汉景帝五年(己丑,公元前152年)景帝改封广川王刘彭祖为赵王,汉景帝中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景帝封立皇子刘越为广川王。“广川”命名:东晋十六国,后燕在此设广川郡。北魏太和时,为广川县。北齐时,为广川镇,属枣强县。元时划归景州脩(读“条”)县。西汉时,景县也不叫景县,叫景州脩县,后改为景州。元代以后,广川划到脩(音‘条’)县,即今天的景县,经历了国、县、镇的变迁之后,如今的广川成了景县的一个镇--广川镇。人们总是把“广川”的小概念说成大概念对吗?《汉书·地理志》载:信都国,景帝二年为广川国,宣帝甘露三年复故。从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到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过去的信都国改广川国,广川国辖十七县,包括广川县。《史记》记载为“广川”,没有写清是广川国还是广川县。德州俗称广川,“学宫有董子读书台,城西有广川桥。”明代,故城马伟说:“曰‘读书台’曰‘广川桥’,皆后人慕其名而好为之地。”(《景州志》)景县有广川镇,故城县有董学村,并有现在即将倒塌的董子祠,枣强有董仲舒石像,都与董仲舒有点瓜葛。历史上对董仲舒的出生地有3种说法,一是景县广川镇人;二是枣强县广川镇人;三是德州广川县人。从史书记载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故居旧址、村边祠堂、碑刻内容时空错位了,错误得出这样的结论:董仲舒是今景县广川镇董故庄人。当今,出版社对董仲舒故里说法犯下同样的错误:1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史简编》曰,广川镇为“枣强县广川镇”;2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第二册(第73页)第一节写道: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卒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广川人(河北省枣强县广川镇);3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史简编》,说广川为“今河北景县,亦说枣强县”;4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名人小传》,说广川为“今河北景县董故庄”;5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说广川为“今河北景县”……等等。西汉景帝时的广川叫广川国,广川国后来经历了郡、县、镇的一系列变迁。但无论如何变迁,董仲舒的出生地只有一个,我们不用去争,因为这是不争的是事实。西汉景帝时,广川国管辖着许多县,地域辽阔。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董仲舒,广川人也”。它的广川在哪里?1近年来在旧县村发现“董氏宗祠”石刻门楣及其清代拓片,标记“祥符 丑重修”字样。即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重修即表示此前这里就存有:“董氏宗祠”。宗祠即家庙,乃族人祭祀先祖之所。<<世说新语>>记载:董仲舒有一位儿子名符起,被误为不孝而赶出家门,投奔于距旧县村四五里路的董仲舒好友王善有。董符起将王善有老人送终后,继续生活在此村。明《枣强县志》载,却有王善有此人。但无生平文字。因“善有”音同“寿”,侯此村改名王寿。后来演变为前王寿,后王寿二村。现两村95%为董姓。古时,前后王寿及周边的苏谷,朴庄等同宗董氏,聚于旧县村的“董氏宗祠”前祭祖。近代依然。王寿村至今存藏清代重修族谱,序称董仲舒为太始祖。2明《冀州志》载:旧县村西有一座“四名寺”,当地俗称“西大寺”。前身为董子当年讲学之所。河间国献王刘德为其所建。该寺毁于清代末,遗址尚存,凸出地面。遍地瓦砾。村民在此挖出陶制灯台,上写秉烛课徒,诲人不倦。为董仲舒当年讲学所用之物。河间国献王刘德与董仲舒有共同研究儒学,<<春秋繁露·五行对>>有记载,在这里讲学实属正常之事。史书上说,董仲舒讲学,在讲堂里挂上一幅帷帘,他在里面讲,弟子在帘外听,只有资性优异,学问不错的弟子才能够登堂入室,得其亲传。3董仲舒举家徒长安。其故居是否有董氏宗祠后毁,后人是否于原址建董子祠。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重修,并雕董仲舒坐姿势石像,(高约2米)一尊奉与内,后伺宇毁,石像仍存。1982年为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重修董子祠于原址,以保护石像。关于董仲舒石像置于后旧县村还有一段传说。称当年在西山雕刻石像完毕后,要运往董故庄村安放,但运至旧县村“忽重不可举,遂置之而去。”对此,故人异议。如董仲舒出生于董故庄村怎能将先祖石弃之他村。董故庄村距旧县二三里,千里迢迢运抵。民国二十年(1931年)《枣强县志·舆地略》记载的这样一段资料:自西山制石像,至村西,忽重,不可举,置之而去。村人遂于此地建祠。 对于说“董故庄小学所占的三亩地就是董仲舒老家”之说,早有异议。这一带唐宋时期的村落,尽淤埋于地下。西汉时代董故庄也难以存于地面。西汉脩市县的温城,现在河北省景县温城乡驻西1。5公里的大温城村。当时的温城是个古城,位于大温城村中心,它属“广川”。地面凸出多多,瓦砾遍地。 4<<春秋繁露·五行对>>:河间献王问温城董君则仲舒为广川温城人也。河间献王与董仲舒的对话,总不会说假话,因为一方面他们对儒学有共同研究,算是“知音”了;另一方面他们是君臣关系,以董仲舒提倡的“君为臣纲”。 西汉的温城,就是脩市县的温城,现在河北省景县温城乡驻西1。5公里的大温城村。当时的温城是个古城,位于大温城村中心,它属“广川”。 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曰:董仲舒,广川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班固在《汉书·董仲舒传》曰: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伙》,孝景时为博士。

《资治通鉴·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曰: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土,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余人。广川董仲舒对曰……

以上均直呼广川人 通过“广川”的大概念与小概念、时空关系以及历史资料,可以得出董仲舒出生地在现今河北省景县温城乡大温城村。

明朝末年河北枣强发生过什么事情?使大量移民到山东?

 然而“关东”并非朱氏家族的初次迁徙之地,他们的先祖是在600多年前“明初大移民”的浪潮下从北直隶冀州枣强县(今河北省枣强县)迁至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