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颜氏与孔孟曾字辈不一样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6收藏

为什么颜氏与孔孟曾字辈不一样,第1张

你好,族人!本人姓曾我听我爷爷说过:颜曾孔孟是一家,是由孔子,孟子,曾子(曾参),颜渊。那里继承下来的他们都是孔子的在传弟子,渊源颇深。

说起字辈来,令我们后人骄傲,你所写的是康熙老人家封的,袁世凯还曾封过:熙和逸志江,白云如意长。并且我们同姓之人不得结婚!千百年的老规矩。

我们始终恪守…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所以我们有相同的字辈。

至于你说的颜氏字辈不一样我也不能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你可以问一下家中的老人…

南宗海州地颜氏宗谱颜氏家(族)谱有据可考者,首推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七月,由鲁公颜真卿重修之《颜氏家谱》。颜真卿所作颜氏谱序载于明代《陋巷志》中,追述颜氏渊源及历代卓有成就者。其后有宋欧阳修《与王深甫论世谱帖》所说之颜氏谱:“修启:惠借颜氏谱,得见一二,大幸。前世常多丧乱,而士大夫之世谱,未尝绝也。自五代迄今,家家亡之。由士不自重礼俗,苟简之使然,虽使人人自求其家,犹不可得,况一人之力,兼考于缪乱亡失之余,能如所示者,非深甫之好学深思莫能也。颜谱且留,愚有未达,须因见过,得请集古录,未可委憧奴。昨日大热,艰于检寻,今送不次,修再拜。”但前述之谱早已亡佚。

  宋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八月,福建政和颜虬松裔孙、浙江宁海县知县颜时举创修《鲁国序谱》,该谱部分内容在清顺治年间续修时得以保存。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吏部侍郎权工部尚书颜域,为福建永春颜氏修谱,其序言部分保存于后世谱头之中。

  蒙古初年,颜子五十二代孙颜泉刊立谱碑,碑阳记载颜庙重修情况,为《重修兖国公庙记碑》,碑阴刊刻《颜氏族谱》。该碑现立于颜庙退省堂后。元代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子五十四代孙颜伸重修曲阜《颜氏族谱》,并刊刻于金代所立《重修充国公庙之记碑》碑阴。该碑现立于曲阜颜庙第二进院之中。两碑皆是十分难得的实物,弥足珍贵。

  至明清时期,社会比较安定,修谱之风大盛,各地颜氏所修族谱、家谱、支谱、谱碑等数量众多。以后,经过多次战乱和各种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造成的巨大破坏,这些谱碟和谱碑损失惨重,幸存下来的散存于民间,难以精确统计。以下仅就部分谱碟作一简要介绍。

  一、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存一部)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重修。颜光教、颜懋伦主修,颜肇亮监修,复圣颜子七十一世孙、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怀择作序。共十卷,刻版印刷,印数不详。卷首为历次修谱序言,本次修谱人员名单、凡例、姓源、宗传总论、远祖世系图、嫡裔及16户相承图等。卷一远祖世系,略载由一世祖颜回至五十五世的繁衍状况。卷二至卷十分别记载了颜氏大宗户、龙湾户、泗上户、萃溪户、泗东户、临泗户、泗南户、陶村户、坊上户、巧泉户、五全户、防山户、陶乐(洛)户、汉下户、泗皋户、嵫山户等十六户由五十六世至七十二世的人口繁衍状况。

  卷首谱序载,复圣先祖周秦以降,见诸史传略具,唐建中年间鲁公颜真卿曾作《重修颜氏家谱序》。追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伸重修谱牒。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颜绍绪复加续辑。 二、新修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十九卷,二十册)

  1997年出版印刷。颜廷潮主编并作序,颜廷渭鉴定。16开线装,铅印竖排本。卷首载圣贤画像及圣裔题词、嫡裔相承图、十六公分户图、历代优抚恩例、先贤举略、世居庙宅宗派记、颜氏宗传总论、新定行辈吉字、族规、修谱委员会名单以及旧谱序言、原修谱凡例、姓源及世系概况。卷一至卷十五详载大宗户等十六户从五十六代至八十余代颜氏人口繁衍实况。卷十六至卷十九,载五十六代之后颜氏后裔外迁繁衍实况,其中有山东莱芜、峰城、莘县、东平、兰山、青城、金乡、邹平、德州、泰安、高唐、禹城、历城及安徽六安、毫州,河北正定等支派。其上限一般自元末明初,下限除个别支派外,统一截止到1997年。

  三、山东临沂《兰山颜氏族谱》(一册)

  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沂州府兰山县(今山东临沂)颜氏族人重修。鉴定颜怀永、颜怀让、颜士备,监修颜士荦、颜士相,司编颜崇逄、颜士林。现存残本一册,内容为序、修谱任事人员名单、行辈、姓源、世系。记载自一代复圣颜子至四十代颜鼎、颜真卿,而后专记真卿派下后裔至七十二代世居沂州府兰山县及外迁子孙情况。

  四、山东沂南常桑杭《颜氏谱碑》

  以石碑为载体的颜氏族谱,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常桑杭颜氏后裔六十八代颜绍汉设建,主要内容有立碑缘由、颜氏二十四代祖颜盛至七十一代颜怀仁世系及立碑时间等。

  五、山东郯城(汉下户)颜庙村新修《颜氏支谱》

  1997年颜世超等历时两年,在曲阜颜氏联谊会的帮助下完成新修支谱。该支曾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初修成郯邑《颜氏族谱》,由孙伯仁作序;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颜锡明再修郯城《颜氏族谱》,收录曲阜《颜氏族谱》中所载康熙年间颜敏序,及乾隆二十四年五经博士颜怀zhe序。

  六、山东郯城铺里新修《颜氏支谱》

  2001年9月,由郯城铺里颜氏后裔颜景喜、颜景玉、颜世亮、颜世金、颜世举、颜世升、颜世权、颜世奎、颜世文、颜廷柏、颜廷柱等历时半年而修成,颜廷俊、颜廷旭、颜廷巍作序。大32开本,竖排文字。主要有清代谱序,颜氏宗传总论,颜氏世系及行辈,颜氏族谱世系一至六十五代。六十九代孙颜懋兴、颜懋隆、颜懋盛、颜懋昌四支迁铺里村定居,至今已繁衍八十代,1000余人。

  七、山东郯城高大寺新修《颜氏支谱》

  1998年春重修。由颜廷春作序,颜廷春等人主编。大32开本。主要内容为明清及民国年间谱序,宗传总论,嫡裔相承之图,名字、排行、姓源,颜氏嫡裔一世至迁居高大寺始祖六十五世颜胤恒世系,而后专记六十九代孙颜懋族支以下的繁衍,至今已传至八十代,800余人。

  八、山东淄博高家六端新修《颜氏支谱》

  1999年9月,由淄博市高家六端村颜氏家谱编辑委员会续修,成员为颜世伦、颜世礼、颜世传、颜廷勤、颜廷松、颜廷乐、颜廷宇、颜廷梅等。大16开本。主要有谱序,一世至七十九世世系,附读文选:崇祖颜先世及生平,圣母颜征在,颜氏家庙碑,《颜氏家训》导读、评价,颜子后裔在港澳台及海外等。该谱所载始迁祖为复圣七十代孙颜崇顺,于清代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由龙湾户广饶(旧称乐安)张郭村迁此定居。当地颜氏七十一代至七十九代内容由编辑委员会成员整理编辑,其他资料均由颜廷宇编辑。

  九、山东滕州《壬申年重修古滕颜氏族谱》(六卷,十二册)

  1992年出版印刷。第六次续修。北颜楼为总谱馆,南北颜楼及颜庄另设分谱馆,于1991年11月起分支采访族人,半年谱成。该谱由颜锡阳作序,总修颜道岸,副总修颜志岭、颜锡岑、颜淑君、颜淑勤、颜锡森、颜景蔚,顾问颜建官、颜志礼、颜锡峰、颜淑英、颜淑古、颜淑孔,监修颜锡胜等11人,校对颜锡银等5人,缮写颜建珩等14人,采访颜建业等11人。大32开竖排本。主要为序、世系图、世次图、职官、选举、封赠、吏治、儒林、忠节、孝义、隐逸、农功、节孝、行述、墓碑、墓表、墓铭、艺文及跋。

  古滕颜氏始祖颜智于明初由广西桂林府临桂县徙居于此,传七世。至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旧谱毁于兵火,故颜智之前世系不详,“或曰南北朝时宋颜延年为桂林守,子孙有家焉者,始祖即其后也。”(谱序)颜智七世孙颜守耕(字心伊),初修谱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十世孙颜克缵(字谐尹)次修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十五世孙颜昌询三修时间不详,但其谱仅叙次于颜宣派下,对颜显派下从略;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三月,十七世孙颜秋浦竭三年之力,按支逐户询访,将颜宣、颜显两大支派尽收于谱中,成四修之谱;十七世孙颜建丙、十九世孙颜道祯五修于1958年。

  十一、山东沾化新修《颜氏世家祖谱》

  1998年9月,由沾化县颜氏后裔编修,1999年9月30日完成。编委会主任颜景民,有成员16人,编审颜秉听、颜世常、颜廷民,主笔为颜廷民、颜景梅,历时一年完成,32开竖排本。主要内容有谱序,姓源,恩例,颜氏世系及行辈,分编,颜氏嫡裔世系,旧谱所记五十五代至七十三代原文,名人传记等。该支始迁祖为五十八代颜仕,现已繁衍至八十一代,1400余人。

  十、《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族谱》(一册)

  1999年12月起由山东省滕州市马家庄颜氏族人重修,半年完成。由颜承迎、颜承卫、颜景亭、颜景铭、颜世华等倡修,颜承华为续谱整编。大32开本,加塑皮护封,竖排文字,扉页名“颜氏家乘”。主要内容为宗谱序、颜氏宗传总论、姓源、行辈、颜氏家族嫡裔世系、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支谱、马家庄颜氏后裔分布图、人物简介、马家庄颜氏家族简介、马家庄颜氏后裔迁移及现住址、谱书分存表、捐资表及后记等。马家庄颜氏记载六十八世颜绍君至八十世孙族衍谱系。该支派曾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由七十二世颜士友,七十三世颜锡礼、颜锡伦、颜锡彬倡导编修家谱,距本次修谱已110余年。旧谱仍存一册。

  十二、河北博野北杨村《颜氏家谱》

  清初著名学者颜元主修。主要有:姓氏源流,世系派衍,迁移离合,别嫌明微,庄居宅第,坟茔图像,祭田树株饣宴仪注,家礼仪注,家法劝戒,人才列传,嘉言善行,先人遗形,珍器文章,简书诰命,妇女甥婿,拾遗杂记。

  十三、江苏《颜氏宗谱邳北支谱》

  由颜秉元、颜军倡导,颜廷岁等人主修。历时三年,于2000年5月印刷发行,16开平装竖排本,同时落成颜氏支族谱碑。该谱记载了颜子五十五世孙颜升,在明朝中期由山东曲阜陋巷迁江苏邳州岔河镇颜家村落户后的繁衍历史。该支派曾在其先祖墓前立碑记谱,民国6年(公元1917年)颜景哲以残碑为索据赴曲阜归宗,并倡导叙署宗谱立碑。该谱除续立宗谱记和后记外,主要内容为姓源还邳北颜氏嫡裔世系、颜氏行辈、邳北支谱(分四房记载)、后裔分布图、名人录、颜家村简介等。

  十四、江苏《南宗海州地颜氏宗谱》

  1999年4月印刷,由江苏海州颜氏修谱委员会编修,主修颜世山,顾问颜承仪,主任颜世学,主审颜世栋。16开精装本,348页,复圣堂印本。该谱主要内容记载颜氏嫡裔世系一至五十代及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随颜氏南宗五十至六十代、南宗海州地颜氏世家支谱及七十一代怀字辈定居村落并依次分支编纂。前载谱序、堂号行辈、恩例、姓源,后记颜门轶事。为了使颜氏宗谱绵延不断,经修谱委员会研究决定,建议小修时由颜廷波(颜波)、廷普、廷军、廷辉等四人负责领头续写本谱。2009年1月1日,创立南宗海州地颜氏联谊会,颜廷波(颜波)任会长。

  十五、江苏盐城《东鲁颜氏族谱》

  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浙江桐乡石门颜氏迁居江苏盐城等派下裔孙之建宁司教颜科,全椒司教颜节,黄岗县尹颜大化,庠生颜应韶、颜应钟、颜应钧、颜应朝、颜汝登,逸士颜应春、颜应节、颜应瑞、颜应辰等重修家谱,考功司郎中邹国儒(字希颜)为之作序。其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江苏盐城颜良孚裔孙颜愚(蔚巢)因其家藏旧谱日久虫蚀,零落失次,恐其湮没,乃重加修饰,国史家乘,备尽搜罗,抄撰将近十年,及克成,未及授梓而去世。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颜蔚巢之兄、赐同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知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事盐城裔孙颜敏为之作序,重加付梓成“四勿堂”本,存于盐城、兴化、高邮、白驹之颜良孚、颜良馨、颜良存、颜良弼四大支派宗人之手,世代宝藏。

  十六、江苏《润州颜氏宗谱》(十二卷,+册)

  19巧年颜鉴纂修。赐类堂活字印刷,半页十行,每行二十一个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十册,十二卷。其先世颜高(字东山)于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由曲阜东乡巨鹿村迁江苏丹阳,累世相承。该谱颜心庵初修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颜亮臣再修于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其后三修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四修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五修于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六修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七修于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该谱收人《中华各姓祖先像传集》第十卷。

  十七、河南襄城((颜氏世家支谱》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修。颜锡龄主修并作序。刻版印刷,印数不详。该谱以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定居河南襄城县的颜子六十世孙颜定为始祖,传至六十七世时,分为八支,按八支分别续至七十五世。另有自河南宝丰县迁至襄城的颜子五十九世孙颜懋乾一支,单独续至七十四世,附于谱后。

  十八、安徽毫州((颜氏族谱》(存残卷一册)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安徽毫州颜重礼同族侄颜怀玉、族孙颜士钅重修。16开木刻线装本。卷首除颜重礼序之外,还有复圣嫡裔七十六代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景育序及无名序一篇。颜重礼等所作“南徙毫郡祥系谱序”载:“颜氏自宋建炎二年复圣颜子五十代孙讳喻,字德配,承务郎,行三,扈从康王由东南迁至毫即家焉。历宋元明清,从无紊绕。”后载颜氏嫡裔四十二代起,至五十代颜岐后裔衍至五十八代世系、五十代颜喻后裔衍至七十六代世系、四十九代颜随后裔衍至七十三代世系、六十代颜俊后裔衍至七十四代世系、五十八代颜贤后裔衍至六十七代世系。

  十九、安徽长丰《续修颜氏宗谱》(六卷)

  1990年春,由长丰县杨家庙颜氏后裔颜传贤等人倡议重修,颜庆忠主笔。该谱内容基本以民国旧谱为主,丁口繁衍续修至1990年。卷一为谱序、人物传略、世派吉字等。卷二至卷五为老世系及六世麟字各支派下世系繁衍概况。卷六为凡例、家训、家规、执事名目、领谱字号、祠图、坟图等。长丰杨家庙颜氏明初由江西瓦霄坝迁徙而来,始祖颜盛典定居颜家冈。民国7年(公元1918年)首次由颜正文等人创修宗谱,民国38年(公元1949年)由颜礼安等人重修。

  二十、浙江《会稽颜氏宗谱》

  由浙江省会稽(绍兴)横溪颜氏后裔颜永桂等,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创修。该谱承上虞县黄泥道村颜藕香所存嘉庆年间颜氏旧谱而新修。复圣堂本。主要记载南宋颜岐后裔、颜子五十四世孙颜通宾派下横溪颜氏的繁衍概况。

  二十一、黑龙江宁安《颜氏族谱》

  1941年,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颜氏后裔颜廷超,目睹在日寇统治下朝鲜族被迫改成复姓,将被日本同化的事实,深感民族与家族危机,乃向族长建议重修颜氏族谱,得到赞同。历时一年完成刊印本,三卷。该谱从曲阜故里族谱中全录有关姓源、像赞、优抚恩例、颜氏世家谱序、行辈、嫡裔世家支谱等,同时对宁安颜氏支系(曲阜龙湾户)自清代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由曲阜徙居黑龙江宁安城东北60里乜河落户的300年历史,谱系列表,并制定约法五戒四禁、凡例十则、族谱引、祖坟考、颜氏家庙记、跋、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连同原稿均在“文革”中被毁,20世纪80年代颜廷超在外县族兄处见到印刷本,又据此重新用钢版刻印成本,并将谱系由直列改为表列式,上下相承,左右相连,一目了然,为修谱所首创,同时补写了约法及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曾赠送北京图书馆,受到重视。

  二十二、《颜氏总谱》(十卷)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湖北颜氏后裔颜星,字柳次,合东鲁、吴楚同宗修谱,未及刊就,不幸逝世,谱事中辍。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复圣七十七世孙宁乡伪宁颜邦城,率颜怀德、颜邦耀、颜振徊及颜邦辉等人于长沙兴建复圣庙后,集湖南各派修纂通谱。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历时两年,克复堂刊本,十卷本。卷一为续修颜氏总(通)谱序、小引,各公派下名录小引,论人班行先后记,新建复圣颜子庙记,重刊宁乡、浏阳、益阳、永新、茶陵、安福、沔阳、湘乡、泰和等地颜氏通谱、支谱序和小引等。卷二为“克己复礼”字号承领通谱各派名单、谱例、家规、禁议、曲阜谱序、永新等旧谱序。卷三为重刊各派文集、传记、墓志铭等。卷四、卷五为《陋巷志》。卷六为《颜氏家训》。卷七为鲁公文集,分上下卷。上卷载历代文人赞记诗文,下卷载鲁公奏疏、碑铭等。卷八为三刻受姓源流小引、重刊始祖图序、复圣公以上世系之图、重修东鲁颜氏始祖复圣公宗支总录、重刊鲁公至诩翊翔三公五派总录等。卷九为重刊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沪源衡公派下名录。卷十为浏邑东乡源流序、小引,浏阳东乡象喜公派下三房旧序,悦奎公德配曾孺人墓志铭,湖南浏阳东乡晓公派下名录,荣公次子德公派下名录,象喜公长子志纲、次子志常、三子志伦派下名录,浏阳东乡筠窝象治公位下名录,墓图等。

  二十三、江西永新《中陂颜氏族谱》(二册)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江西永新县中陂颜氏族人重修。主修为首事颜步雷等14人。线装八开木版印刷。该谱依旧谱原本删其文翰,中陂自颜岳起,西溪自颜观远起,磐湖自颜士涧起,另立三部,别名“余庆”,分别标名“天”、“地”、“人”。“天”字部存中陂总祠“孝友堂”,“地”字部存西溪房祠“燕诒堂”,“人”字部存磐湖分房祠“惇伦堂”。主要记载颜岳于宋太平兴国年间自捣石徙居北乡三都中陂子孙繁衍的情况。上册内容为捣石徙北乡三都中陂颜岳世系揭图(自七世颜岳起至十九世衍分四房止)、中陂第二房颜观善世系揭图、中陂第三房颜观惠世系揭图、中陂第四房颜观静世系揭图以及支派世系揭图等,后附中陂颜宗鲁位下颜子泰、颜子明世系图和颜子贵位下颜进方、颜进辉世系图。下册内容为《颜氏列祖传赞寿序》,有理学家颜山农(颜钧)传等人物传记,鲁公遗像、诩公遗像及像赞和中陂颜氏列祖像赞、寿序等。

  二十四、江西永新《东里颜氏叙伦堂六修族谱》(八册)

  2001年12月,由江西省永新县东里镇颜家村颜氏族人重修,颜立程主修。东里族谱已经六次续修,一修时间无考,二修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三修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三次主修均无考;四修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主修颜嘉漠;五修于1919年,主修颜咏轩。现存五修旧谱一套八册。六修族谱是在五修旧谱的基础上续修而成,体例沿用旧谱格式。

  二十五、江西《萍乡颜氏七修族谱》(五册)

  1997年,由江西萍乡颜氏族人第七次重修,主修颜明山,副主修颜寿康、颜光德主编颜光德,副主编颜春泉、颜瑞明。该谱共五册十四章,16开精装本,2100余页。第一册除谱序外,一至九章,分别是源流世系、宸翰、历届谱序跋、祠堂图记像赞、先辈名人录、文翰、谱规家规家训、萍乡颜姓分布地名志、新派行引和对照表。第二册至第五册从第十章至第十三章,分记萍乡插岭、曲坑、大沙塘、金沙湾等各支派世系;第十四章为附录,后为编后记等。该谱序载萍乡颜氏曾六次修谱:初修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由颜懋光作序并写跋;重修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与初修相隔49年,颜树德作序,颜培元写跋,颜培天写修谱告祖文;三修于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与二修相隔40年,颜培化作序,颜钟琳写跋;四修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与三修相隔49年,颜正瞻作序写跋;五修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与四修相隔45年,颜熙作序,颜云洗写跋;六修于1932年,与五修相隔34年,颜孔铸作序,颜永逸写跋;七修于1997年,与六修相隔65年,颜光德作序,颜春泉写跋(萍乡颜氏七修族谱时考虑出书时间,颜仕勉派下分支在1997年6月发谱,由颜真愚、颜锡荣作序,颜洁元写跋)。萍乡颜氏以梅洲初祖颜仕宏为一世祖。

  二十六、江西上饶《颜氏族谱》(五卷)

  民国31年(公元1942年)重修,陈殷作序。刻版印刷,印数不详。该谱是继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旧谱而重修。记载清康熙年间颜仙、颜彭及其子颜庚,由福建永春县迁至江西上饶定居后的繁衍状况。

  二十七、湖南邵东梅塘清潭《颜氏族谱》

  1993年由颜坚生任主修,颜银生、颜达明协修,副主修颜立祥,总纂颜家卿,会计颜赤红,出纳颜汉生,集邵东、康桥、梅塘、清潭、颜家屋等地颜氏支派为一谱。由颜坚生作序,颜家卿、颜博士写跋。距上届谱成时隔59年,1993年春于清潭谱局印成。

  邵东颜氏修谱始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颜如瑶与兄颜如环集南团雅坊支派撰稿于罗湖书院,颜谮后裔颜忠友、颜忠明暨生员颜朝彰集梅城小溪宗支造册呈请附修。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颜以昭后裔颜星,字柳次,合东鲁、吴楚同宗修谱,清潭支则由颜学山及其祖颜行效、叔颜行纬,首领梅派,随颜柳次于湘潭忏心寺,集颜谮、颜瑶裔之丁稿,未及刊就,颜柳次不幸逝世,谱事中辍。二十余年后,颜学山复率弟行颜怀瑾、侄行颜宗元、颜宗赞、颜上达等将梅邑小溪颜谮、颜瑶后裔调用之丁稿,重新整理,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成谱,本届谱自始至终历时32年,距上届谱成197年。

  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七十七世祖宁乡伪宁颜邦城率颜怀德、颜邦耀、颜振洄及颜邦辉等人于长沙兴建复圣庙后,集湖南各派修纂通谱,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历时两年,距上届成谱时隔74年。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春,七十七世祖颜邦瑞率颜泽湘倡修家乘,乃由颜邦佑、颜其佩、颜泽湘、颜家振董其事,集新邵安邑同支,撰就成牒,时值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历时三年,距上届成谱时隔47年。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七十九世祖颜燮勋任总修,其堂弟颜静奄任清书,族孙颜士才任纂修,颜家梅任经理,历时三年完成,距上届时隔41年。

  1934年颜吉皆任主修,颜松岑任主修兼总纂,集邵阳、武冈、湘乡、益阳、祁阳等颜氏17支派建总祠于邵阳,借总祠为谱局历时三年修成,距上届修谱时隔31年。

  二十八、新修《湖南娄底颜氏支谱》

  1984年5月,颜景璋后裔官塘支房首议谱事。各支房踊跃响应,于1985年5月召开阖族各房代表会议,公推颜复火昆、颜静君任总修,颜昌龄、颜毅坚任纂修,颜家训、颜满庄任监修,颜家贤、颜超华任校书,颜家友任经理,共同董其事,并聘颜昌资、颜昌瀛、颜昌焘、颜昌福、颜康宁、颜鼎生为顾问,颜超华作序,颜复焜写跋。历时两年,于1986年秋完成,是为第八修,距上届修谱时隔39年。

  该谱于1945年4月开始七修,七十九世祖颜泽其、颜静奄任总修,颜允述、颜化学任纂修,颜昌资、颜满祖任校书,颜家轩、颜树资任经理,历时三年,于1947年冬完成,距上届谱成时隔12年。

  二十九、湖南湘潭《高山坝颜氏六修支谱》(四卷)

  1943年重修。上承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五修支谱,记载翊房服祖派六十三世祖脱公自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随父兄由泸源徙湘潭原十一都十甲即碧泉乡第十三保高山坝颜家湾开基繁衍概况。至七十世衍分为“东、仁、信”三大房,三大房以后七十一世再衍为“瑞、林、禄、巽、明、美”六小房。大房裔孙繁衍于颜家湾,次房子孙聚居于辰山一带,三房嗣代则散居于花市等处。三房公推颜惠卿、颜子贵、颜阱甫、颜南生、颜佐卿、颜内昆、颜致诚、颜福盛8人为房修,经征集会编,而后付印成颜氏兑月堂本,分发各房宝藏。

  

颜姓家谱介绍小邾派颜氏家谱的起源当在周朝小邾国国君颜友受王封之后。颜友作为小邾国的开国君主,颜氏必定以始祖供于家庙,其后每代袭爵位的继承人也必定按顺序记录下来供在家庙中。代代相传,这便成了家谱。周朝之前,姓氏继承权规定十分严格,所以早期的家谱只有宗子才有权续写。随着姓氏继承权的扩展,修家谱权也渐渐开放。到了唐朝,凡有条件的人都可以续修本支派的家谱。颜真卿在唐代续修的家谱便是一例。颜真卿在续修家谱时,对颜姓的起源又作了一次考证,指出旧谱所记颜姓始于小邾子颜友是可靠的。颜真卿修的这部家谱在当时及后世都十分有影响。宋朝欧阳修曾在给王深甫的信札中说“惠借颜氏谱,得见一二,大幸”。说明虽历经五代之乱,士大夫家谱大都佚失,而颜氏家谱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宋朝时出现了“人人自求其家”的寻祖续谱风,因此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家谱。颜氏以宗子为核心的家谱,这个时期有了较大的扩展,把宗子之外的支庶子尽量收入家谱,但因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远离宗子居住区的颜氏族人仍不能进入家谱。于是出现了以居住区域为主的支谱。这类支谱大都尽力寻找从一世祖颜回代代相传的脉络,理清本支派的传递主线。也有的因史料缺乏只记现状。这些支谱大都成了元、明、清各代续谱的依据及某些支谱的源头。唐开元二十七年诏封颜回为兖国公,并在封地内为颜子立庙,由颜氏宗子守庙,主管四时祭奠。在经历了数次迁徙之后,宗子又回到了祖籍。五代时宗子后裔颜文威、颜文蕴、颜文铎隐居峄山。到了北宋末年,皇帝赵构迁都,颜氏宗子颜尧为首的十一公奉旨南迁亳州。在后来的颜氏家谱中称为南宗。故里颜姓在曲阜被占领后奉旨另立宗子奉祀复圣颜子,故里曲阜便以颜端之后为宗。元统一中国后以北宗为正宗。明朝袭用元朝旧制,以北宗为正宗,此后颜氏便只有正宗和南宗的说法,续写家谱时谪系家谱也不记载南宗传递情况,南宗则另立支谱。乾隆巳卯仲冬七十一代颜怀择在重修《颜氏谱序》中说:“五季之乱,徙居他方者有之。文威、文蕴、文铎三公隐鲁之峄山,归守宗庙。文威五世孙晓、岐等十一公俱南徙,不序列。文蕴二世孙匡、郎等四公失传。文铎三世孙曰端有三子,曰继、曰希、曰绍,自是之后,颜氏子孙皆继、希、绍三公之后矣。”颜氏的家谱前二十三代:从颜回至二十三代颜盛,一代回,字渊(一作子渊)。子歆。二代歆,字少林,少博学,有才名。仕鲁为大夫,娶齐姜氏,子俭。元泰定三年奉旨从祀于复圣庙。三代俭,字子勤,仕鲁为大夫。元泰定三年奉旨从祀于复圣庙。子威。四代威,字子严,仕鲁为下大大,子(艹凡)。五代艽,仕鲁为下大夫,子亿。六代亿,仕鲁为下大夫,子岵。七代岵,仕鲁为下大夫,子卸。八代卸,字伯由。仕秦为大夫,子誉。九代誉,舍人。子产。十代产,有学行,楚项羽闻其名,聘之不就,终隐名林。子异。十一代异,字世仁,汉大夫。子愚。十二代愚,仕汉为卿士。子逵。十三代逵,仕汉为大夫。子释。十四代释,字季达,汉武帝时尚书郎,会稽都尉,书传作“驷”。子衷。十五代衷,一作忠。郡功曹从事,巩令。子凯。十六代凯,字季卿。张禹荐于朝,为安成太守。子邃。十七代邃,字景深,郡上计吏。子龠。十八代龠,字茂宗,州举茂才,子绰。十九代绰,字参道,为太守。、子准。二十代准,始仕,为从事,复高尚不仕。子阮。二十一代阮,字怀珍,举有道,为著作郎。子亮。二十二代亮,字世明,为郡督邮。见冀州刺史王纯碑。子敫。二十三代敫,字士荣,州举茂才,官至御史大夫。子二,斐、盛。明朝初期,故里颜氏人丁旺盛,为便于家族事务的管理把曲阜一带的颜氏族人按居住区域划分为若干户,每户推举户头、户举,自修支谱,建家祠。到清朝时才完成了故里十六户的划分。故里颜氏十六户分布情况如下:1.大宗户。家祠在翰博府西侧,颜子庙内,有谱碑。2.泗皋户。宁阳县泗皋山。有林、庙、支谱。3.嵫山户。兖州市,城西嵫阳山。有林、庙、支谱。4.泗南户。旧名郑村户,曲阜时庄乡郑村。有祠庙、支谱。5.陶村户。旧名颜家庙户,曲阜姚村西北。有祠庙、支谱。6.巧泉户。旧名姚家庄户,曲阜姚村西。有祠庙、支谱。7.坊上户。曲阜姚村西坊上村。有祠庙、支谱。8.五泉户。旧名店子户,曲阜城南店子村。有支谱。9.龙湾户。曲阜城西龙湾村,现颜家河口村。有祠庙、支谱。10。萃溪户。旧名马厂户,姚村西北小颜庙庄。有祠庙、支谱。11.泗上户。龙湾户分支。之载派五十九代时分出。12.泗东户。旧名张庄户,之载派五十九代时分出。居姚村,有支谱13.临泗户。旧名颜家村户,姚村镇颜家村。有支谱、家祠。14.汉下户。曲阜城东北汉下村。有支谱、家祠、谱碑。15.防山户。曲阜城东防山小马庄村。有支谱。16.陶洛户。曲阜城东陶洛村。有家祠、支谱。故里颜氏十六户不是一次分定的。五十六代时仅九户。五十九代分十四户。至六十一代才完成了十六户的划分。今传《颜氏族谱》有康熙五年版、乾隆已卯版,实为陋巷十六户全谱,并非天下颜氏全谱。1944年,复圣七十七代奉祀官颜世镛、家族长颜怀英、林庙举事颜锡桐、颜振(钅皇)等倡修颜氏合族大谱,成立了筹备会。会长颜世镛,副会长颜怀英,秘书颜振锂,职员颜士株、颜锡榕、颜士英、颜振怀及各户户头、户举、执事官等人。因时局变化,只完成了各户支谱,未能汇成总谱,此后资料损失惨重。颜氏族谱一向为宗子、族长、户头珍藏,世上无余本流传。近年来,西安、自贡、湖南的颜氏后裔,都曾派人携族谱来曲阜参加颜子研究活动。续修家谱家谱是家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了解后裔传承情况,族人的迁徙与分布。凡在谱者才能享受颜氏特有的待遇,如入三氏学或四氏学读书,享受科举的优惠,减免赋役等。对不遵祖训,违法乱纪,有辱族门的人一概不能入谱,家谱起到了清理门户的作用。

没有的,

《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是一部收录清代科举人物及其家族主要人员传记资料(所谓“三代履历”)的大型工具书。旨在为学人从事清史研究提供丰富、原始的清代人物传记资料,以免躬亲翻检之劳。应试士人自身的履历资料。

颜氏家(族)谱有据可考者,首推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七月,由鲁公颜真卿重修之《颜氏家谱》。颜真卿所作颜氏谱序载于明代《陋巷志》中,追述颜氏渊源及历代卓有成就者。其后有宋欧阳修《与王深甫论世谱帖》所说之颜氏谱:“修启:惠借颜氏谱,得见一二,大幸。前世常多丧乱,而士大夫之世谱,未尝绝也。自五代迄今,家家亡之。由士不自重礼俗,苟简之使然,虽使人人自求其家,犹不可得,况一人之力,兼考于缪乱亡失之余,能如所示者,非深甫之好学深思莫能也。颜谱且留,愚有未达,须因见过,得请集古录,未可委憧奴。昨日大热,艰于检寻,今送不次,修再拜。”但前述之谱早已亡佚。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郑樵《通志》卷25:“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因此,谱学大盛。降至明清,私家修谱盛行,成为宗族普遍关注的大事,一般是三四十年即重修一次,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多次重修,依封建统治者的逻辑就是“笃宗族以昭雍睦”、“修族谱以联疏远”。皇家也积极修谱,称为玉碟,由宗人府具体承办。现存家谱主要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的私修家谱,其体例主要是融合欧阳修、苏询二体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谱式,即“首世系,次讳字,次婚姻、次子嗣,凡祖宗之德行,品望、功业、文章悉载于谱。故族递衍而不乱,祖德常佳而不朽。”(《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序),其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

(1)谱名,有称家谱、家乘、族谱、宗谱、世谱、会谱、统谱、房谱、支谱等的不同;

(2)谱序:包括达官贵人及儒学大师等撰修的序言,用以反映本族的历史、族望、修谱简况及修谱原则等;

(3)谱论,即论述修谱的意义、原则、方法等;

(4)恩荣录,包括皇帝对家族成员中官员及家属的敕书、诰命、赐字、赐匾、赐诗、御谥文、御制碑文及地方官府的增谕文字等;

(5)遗像及像赞,载有祖先及祖中重要人物的遗像,并配诗示赞;

(6)族规家训,包括祖训、家礼、家典、家范、家戒、家规、族规、族约,是约束族人的礼仪规定,它对于族长的特殊地位、族众的行为准则、祭祀的礼仪、族产的管理等都有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

(7)五服图,即明确族众的五服关系;

(8)世系,系家谱内容的主体,族中所有成员依照图表格式,按辈分次序进行排列,借以明确族人的代系及血缘关系等;

(9)谱系本纪,即记载族人的简单情况,如本人名字、父名、排行、字号、生卒年月日、科第、官职、妻室、葬地、子女等;

(10)命名行派,为族人命名需依一定的顺序以区别辈分,如曲阜氏依照“兴额传继广,昭宪庆繁样,会德维垂邮,钦昭念显扬”二十字命名;

(11)官迹,记载族中历代官宦名人事迹,有的还专门收集族中及第人员;

(12)传记;即族中名贤的传记材料,有行状、行实、事状、志略、忠义、孝友、贞节、寿文、贺序、墓志、序文、祭文、年诺等;

(13)先世考,考正本族的历史渊源和迁徒情况,如得姓始末、始祖、世派、迁徒地区等。 (14)名i录,记述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楼阁等

(15)祠堂,有记堂图、祀文、捐祠者姓名、祠堂规制、神位世次等;

(16)族产,如祠田、义庄、山林、房屋、田至及租佃文契;

(17)坟墓;即族人的墓地分布;

(18)艺文,收录族人的著述;

(19)领谱字号,记载家谱的编号、印谱总数、分发各房谱数及领取人名。

以民国时的家谱为例,它所构成的体例要素计有三十项:

1.谱名。2.目录 3.谱序

4.凡例5.万年历6.世源

7.世系图 8.派序 9.先祖像及赞

10.恩荣录11.宗戒12.家训

13.家戒14.坟茎15.五服图

16.宗祠17.族产18.耆旧传

19.艺文20.大事记21.历届修谱名目

22.承修名目23.提修名目24.新旧居迁地名

25.门丁数26.领谱字号27.捐输名目

28.杂记29.后记30.宗支世系。

:200711258265496jpg

此外,一些家谱还有专章记载本宗族曾经发生的大事,如与其他宗族发生的纠纷或械斗;与冒认本族的同姓所打的官司等。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是传家之宝,一般秘不示人,故领谱子孙妥善保存。每次大祭时,全族将所有现存家谱集中到祠堂查验,凡是遭到鼠咬、油渍、虫蛀、受潮霉烂的家谱,藏谱者都要受到声讨和处罚,若卖出即被作为不孝子孙逐出宗族,如《西石城风俗志》记载江南一带的世家大族“谱集,污则罚之。谱未呈验者,亦予罚。”由于家讳甚严,家谱严格遵循隐恶扬善的规定,但家谱仍是人们认识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 “汉书艺文志是秦、汉以前著述的总录,隋书经籍志是隋以前著述的总录。”那么“家谱”一名的取用应在汉至南北朝时期。所以,在《新唐书》中,以“家谱”冠名的才真正开始多起来,如“谢氏家谱”、 “薛氏家谱”、“颜氏家谱”、“李用休家谱”等。说以“家谱”为名始于宋代,是不确切的。作为家谱,本应为一直系之本家谱。但后来,绝大多数是凡同一区域内的同一先祖的各分支后裔的共同谱牒统称为家谱。从历史上谱牒用名看,宗谱、族谱、家谱应是有一定区别的。

大宗小宗 古代宗法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这是周代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当时大夫、士阶层家族的始祖,一般是国君的别子,别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立自立一家,成为某一家支的始族,即“别子为祖”,继承始祖别子的也只能是长子、长孙、长曾孙这一系统,此谓“大宗”。《仪礼·丧服》:“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服族也,”极言大宗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之高:别子的继承人是世代不断的,故称“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别子除有长子,还有其他儿子即庶子,庶子系统属小宗,小宗仅继承其父,故称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五世,即无丧服规定。随着世代的推移,一个宗族扩展到旁系林立时,仍然可以通过尊奉大宗的方式被约定在血缘集团之内,而不会导致零乱。上述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叫宗法,在周代极为完善,后世或尊行大宗之法,或恪守小宗之法,都对周代的宗法制度作了变通处理。

简言之,凡同祖之裔为宗,宗人凑聚为族,按古宗法制度所制,大宗和小宗的合称为宗族。

事宗礼 聚族而居是古代中国人常见的居住形式,族人常恪守的事宗礼包括:平居遇事应咨告宗祠,如祭祀、嫁女、聚妻、凶事、生子、易名、出外求学、荣归故里等。如遇族内发生吉凶大事,宗子需率全体成年男性族人赴祠禀告,祭祀先祖。祭毕合族会食。“凡所告事,宗于皆书于宗籍,大宗无后则支子以昭穆之后宗之,则宗道存,而诸义有主也。”(《续通典》卷67)

义田 又称“义庄”,指宗涝用于赈恤族内贫寒人家和奖励贞节义行的田产,始创于北宋范仲淹。范仲淹创设义庄的初始动机是:‘祖宗积德百余年始发于我,今族众皆祖宗子孙,我岂可独享富贵”(《宋人小说类编》卷一)义田大多由宗族显贵捐献而产生的,一般设有专人管理,以防族人侵渔,并且不准典卖,地权比较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族人的生活困难。故顾炎武说:设立义庄“夫惟收族之法行,而岁时有合食之思,吉凶有通财之义。”如此“不待王政之施,而矜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矣。”(《皇朝经世文编》卷八)清朝政权考虑到义田的巨大作用,严厉惩罚那些盗卖义田的不孝子孙,以保护宗族公产。

家讳 即家族或家庭之内的忌讳,又称“私讳,”与“国讳”相对。古人视直呼尊长姓名为大不敬,故晚辈在日常言谈和使用文字时,要回避祖、父等长辈的名字,做到“臣不言君名,子不言父名。”家讳现象,周代即以出现,汉晋逐渐盛行,至南北朝进入全盛,后世相沿,但明清时稍松。依家讳要求,外出写家信,信封上忌用父亲名字,而要用本人名字写成“某某某平安家信,”对别人说起自已的父母,亦多用“府君”、“萱堂”、“椿庭”、“家父”、“家母”一类的词代称。在行文时,如遇与长辈相同的字,则以改字、缺笔等方法加以回避,以表尊敬。如苏东坡作序,一律以“叙”代替“序”字,以避父讳“序”;司马迁父名“谈”,故他在《史记》中从未用“谈”字,家讳发展到后世已不限于文字和称呼上,如晋代桓玄父名“温”,其家中讳说“温‘,因来宾要求温酒竞至大哭,

排辈 宗族内以宗谱规定辈分用字以公开族人所处的辈分。族人在命名时(尤其是男性),名字中必须含谱定辈分用字,放于名字中间,俗称某字辈,以此作为族人相互关系的标志,防止族内人际关系发生混乱。这种规定自汉代开始,明清时期的大家族颇为盛行.如江西九江吴氏的排辈为:德里伯志盂,时添国道中,之登光宗应,茂学仁宜从。周邦新进化,富寿兆长荣,昭代闻仕启,恒慈建立洪。昌明高尚法,永守善良功,锡庆开先业,修和本大同。江西靖安钟氏的排辈为:子孙永昌,宗先福长,顺龙有庆,发荣万方。可见,排辈用字连接起来反映了强烈的血亲观念、浓厚的尊祖意识以及对于宗族繁荣昌盛的期望。

遵昭穆 是在周代确立嫡长继承制的前提下,为适应宗族组织的存在而出现的一种行辈标志制度,其盛于西周,后世则仅用昭穆表示辈分如父子的关系。其制,在确定宗族庙次和墓次时,始祖居中,父昭子穆,父穆子昭,左昭右穆,依次转换,以使在祭招、丧葬、继承和赐爵等礼仪活动中明确区分行辈,严防宗族内部的辈分发生紊乱。故<礼记·祭统》:“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周礼·夏官司马·司土》:“及赐爵,呼昭穆而进之。”周代设专官区分昭穆,如小史、小宗伯等。小史负有辨昭穆的责任,就是指史官应根据系世来确定王族成员的行辈。《周礼·春宫宗伯·小宗伯》特别强调小宗伯的一项职责是:“辨庙祧眨昭穆,”意即在为某位祖先建立宗庙时,朝廷的典礼官便要事先根据死者行辈标志的昭与穆,来确定其宗庙应建在宗庙群中的昭组还是穆组的位置上。这种以昭穆区分行辈的办法比较原始,在汉代被以行辈字标志行辈和方式取代。

九族 是先秦时期概括宗亲关系的一种说法,以西周为最典型,见于《左传”桓公六年》:“亲其九族”。《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关于九族所包含的亲属范围,古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其一认为九族全系父系宗亲,即指上至高祖,经曾祖、祖、父、已身、子、孙、曾孙、直至玄孙的九代的合称;其二,认为九族亦包括异姓有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认为几族亦包括并姓百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体分布为:父族四指五族之内为一族,父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已之女子子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母族三,指母之父姓为一族,母之母姓为一族,母之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妻族二,指妻之父姓为一族,妻之母姓为一族。可见九族是一个较大的亲属团体。后世在概括宗亲关系时基本上不用九族的提法。

六亲 即六代宗亲。古代有宗族亲情到第六代为止的民间成规。<礼记·大传》:“六世亲属竭矣。”《贾谊新书》:“人之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日父,父有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昆弟,故曰从父兄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从曾祖而昆弟,故日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备于六,此之谓六亲。亲之始于一人,世之别离,分为六亲。亲戚非六则失本末之度,是故六为制而止矣,六亲有次不可相谕,相谕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是故先王设为昭穆三庙以禁其乱。”依此,到了第六代,即出了五服,已无亲情关系。宋代以后,以族规、义田、家训等为特征的宗族制度开始兴盛,宗族亲情被无限延伸,以激发族人的木本水源之思,但仍然注重六亲之制,只不过与六亲之外的族人可以保持较谈的宗族亲情。

谱学 自有文字出现,即有早期的人物记录。由简单的零散的记录发展到连贯系统的世系记载,由分衍世系到综合为后来的整体宗族世系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从而创造了人记录自己生平世系及血缘关系的专著,这就是谱牒。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以编撰当代姓氏人物世系为题材的籍典,有以人物世系为研究对象而创制的体例和修撰法则,从而研究它的起源、类别、功能、社会作用等,进而“演为专门之学”,这就是谱学。早期的谱学概念,主要着重于谱碟的修编、总汇、法则等方面。晋太元中贾弼撰写的《姓氏簿状》,称其为贾氏谱学,梁王僧孺在贾弼旧本的基础上,充实增补改撰为《十八州谱》,号为王氏谱学。隋唐时的《衣冠谱》、《开元谱》、《元和姓纂》、《永谱》等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唐在全国收集了大量的士族家谱,考其世系,撰编成大型的《氏族志》一百卷、二百九十三姓、计一千六百五十一家,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至今敦煌石室还存有《氏族志》原始写本残页。五代以后,有郑穛的《通志》著录谱序六种,另有《氏族典》、《古今姓氏书辩证》等都是有影响的谱学专著,特别须提及的北宋欧阳修与苏洵在谱学领域所创制的欧苏二体,为谱牒的修撰提供了至今不改的法则。这些古代谱学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现代谱学,更着重于谱牒所涉及的历史内容而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探讨,取其有史学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精华部分,并从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地方史等方面解析历史,从而服务于现代社会。

谱法 所谓谱法,是按一定的规则制度、体例进行编撰谱牒的方法。这个方法,其要点就是怎样完整、准确、明了、有序地记载族人世系及其有关事项。从广义上讲,一部完整规范的谱牒,应涵盖该族历史、源流世系、人物、事件、业绩、迁徒、族规等内容。自宋起,编撰谱牒有两法,即欧体和苏体,也称欧式和苏式。

支谱 顾名思义,支是主干之外的分支,意属为同祖之下分衍的众多后裔,而后又各有其世系的支派。所谓支谱,就非常明确了它的谱牒定位,即局限在该祖之下的一个独特分支。形成或成为“支谱”的因素往往也是因分衍、择业、迁徒等原因,游离在原宗地所发展而成的,所以冠以“支谱”,它本身就表明了它属某宗之下的一个分支。支谱仍属于族谱范畴。

家乘 家乘,原意为以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录。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山谷晚年作日录,题曰家乘。”家乘属于家谱的范畴,因此后有少量的家谱也冠用家乘。家乘是从“史乘”袭用而来。虽然冠用家乘的不太多,但对谱碟的称谓单位则多有使用“乘”,是谱牒定量的又一别称。谱中有如:“以上大乘,每乘拾八本。”这里所谓的大乘非指佛教“大乘”之意。乘,本为春秋时晋国的史籍名,以后引申到载史之类的书,可称“史乘”。因此将谱列入史类称乘,大乘即本族总谱和门谱的合称,如“每乘拾八本”,即这部完整的谱碟共十八本/

颜氏得姓始祖:夷父。字颜,又称邾颜公,即位后称邾武公。传说上古颛顼帝的玄孙陆终,一次产下六子,依序为樊、惠连、、莱言、安、季连。后周武王兴师克纣,大肆分封诸侯,就把陆终五子安的一个叫做挟的裔孙,封于邾地,最初乃鲁国之附庸,后来传到夷父的时候,因其字为颜,《公羊传》谓之颜公。后邾国被楚国所灭,颜公子孙便以王父字为氏,称颜姓。他们尊夷父为颜姓的得姓始祖。

通过自己家中的老家谱可以知道家族起源,发生过什么事情。出过哪些名人,近年很流行把家谱搬到互联网上呢。让远在他乡的亲人可以随时查家谱,跟亲人在线聊天。等等,都来自百姓通谱网的同心圆家谱呢。

为什么颜氏与孔孟曾字辈不一样

你好,族人!本人姓曾我听我爷爷说过:颜曾孔孟是一家,是由孔子,孟子,曾子(曾参),颜渊。那里继承下来的他们都是孔子的在传弟子,渊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