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孟姜塬石家咀村及石姓家族溯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铜川孟姜塬石家咀村及石姓家族溯源,第1张

近些年回家,我常带孩子去底下村里拜望自家长辈,路过总能看到先祖开挖居住过的两孔老窑洞,不由得追溯起村子来历和家族起源。

我们村名叫石家咀,是国内有名的铜川“孟姜红”甜桃和孟姜塬甜柿子原产地,出产的苹果也很好吃,为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六组,俗称咀子,有三四十户人家,绝大部分姓石,只有两家姓王和姓史。村子南北东三面高,西面低洼,形成奇异的“簸箕”状地形,从空中俯瞰宛如一个桃子,东靠高处的西咀里村和安村塬,其余三面环沟,北边隔沟是下马村,南边隔沟是文明塬的梁家庄村,向西一路走低延伸的地方名叫前哨里,宛如航空母舰的舰首,周边赫然是半圆形高达一二百米的悬崖绝壁,正对面是传说中的孟姜女故里,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达沟底,放在过去真是易守难攻之地。全村按由高到低的地势分为上村里、中村里、底下村里,各家各户属于几大家族,依照居住的窑洞所在地形,分别被称为壕里、沟里、坡里、场里、南路上等。

村里曾有一所小学,教一二年级学生。村子南边对面隔沟是花果山,堪称我们童年的乐园,四季松柏长青,一到春天,油菜花、梨花、杏花、苹果花竞相开放,好看极了。村民主要种麦子、玉米及栽植桃树、柿子树和少量苹果树,地块分布在原上、当原、北安、洼里、门底下,南硷上。上下村各有一两块平整的大场地,夏季碾麦子晾晒,也是孩子们玩耍顶牛、学骑自行车的地方。从最低处的前哨里沟边,沿出村老路下到沟里,既可从上塬小路到对面孟姜塬三组和梁家庄,也可一直顺沟向西走到黄堡镇的河东沟,这也是我上初中时和永战哥、小军、彦龙、新军叔等小伙伴们去四中步行的固定路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沟里修建了水坝作为进村大路,因外形被乡亲们称作鸡架。

上村里石姓人被称为壕里,其先祖来自村子对面的文明塬梁家庄,他们起初在一个大土壕里挖窑洞居住,家族人品忠厚勤劳,有多人在外工作,辈分最高的七老爷石德贵已经80多岁了,德高望重,当过多年队长。石泳老师给我带过语文课,他业余爱好园艺,带领大家走上栽培桃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我姨父家就是壕里家族分支。我好友小兵家就在壕里,小学时我们放学后就在他家玩耍看书。上村里石姓人辈分一直比我们底下村人高,我现在回去见了上村里年轻人,按辈分都该称呼人家为叔。

中村里被称作坡里的是远近闻名的石大家子,跟底下村里同宗同族,老亲弟兄六人有四个在外上班,全家族几十年生活在一起,共同奉养老母亲(按辈分是我曾祖母辈,和蔼可亲),在城里各个单位工作的子女有数十人,逢年过节经常回家聚在一起,齐心协力支持家人夏收农忙。这个家族敬老爱幼,和睦乡里,诚信善良,乐于助人,有几个叔叔和姑姑是我的发小,代表人物是铜川市外科名医石学时(我称呼六爷)与正虎、彦虎、东虎、文虎叔等。

沟里我八爷石志珍爱好戏剧表演,万虎叔参军复原回村,早年跑运输创造家业。丁虎叔稳重勤勉,养活了一大家人。场里是我五爷老弟兄俩两家,万龙叔在家栽植果树,万红叔是队长,带领群众兴建现代化新村。南路上我引时爷当过兵,一生仗义。彦灵爷家方方很争气,现在汉中经营外婆印象饭店。

史家是我从小的大玩伴增战叔家,由以前的八组迁来,王家是弟弟的发小豪斌家。

在家乡的方印和方荣叔,增虎和虎晨叔以及朋叔,我几个伯和四虎、北虎叔,强哥、麦社、海锋,都靠自己劳动致富养家,赢得我们敬重。

三爷说,我们底下村里石姓先祖是一个老人跟两个儿子,他们大概是在兵荒马乱的1840年前后,为躲避匪患由孟姜塬三组翻沟迁来,在地势较低的底下村里打下两孔窑洞定居,修建土路,开垦田地,娶进来媳妇,嫁出去女儿,繁衍生息,耕读传家,到我儿子这一代大概是第八代人了。分散居住的各家把窑洞开挖在沟边和坡上以及大场边上。据说那几位先祖的坟地在村子下边前哨里,村里几大家族人每年清明节都要来此祭祀先人。

那两孔先祖开挖的老窑洞,我毫不陌生。其中一孔窑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村里的饲养室,爷爷参军复员后是村里饲养员,负责喂养牲口,长期住在那个窑洞。我小时候在底下村里跟石君叔及海锋、麦社兄弟玩,常去看爷爷,窑洞里面很大,顶部支撑着许多粗壮的圆木,前部有一个火炕,后部放一排石槽,喂着七八头牲口,爷爷为牲口们添草料,拿马勺喂水,挖土出圈为牲口们换干土。那时村里人割草来交给爷爷作为工分,爷爷和另一位老人一起收取登记,用大铡刀切草,整齐地堆放在一边。窑洞里永远是一股牲口的粪尿味和青草香及烧炕生烟混合的气息,爷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了难忘的好多年。

再往前推算,孟姜塬三组的石姓来自耀州区的石仁村,这个村名令人温暖,“仁”有“仁爱”之义,居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可以想见石大家族曾经在这个村子几百年间仁义为先、风生水起的故事。我爷爷年轻时曾经跟随曾祖父远赴石仁村上坟祭祖,那里有一大片石姓先祖墓园,周围树木葱郁,后来被夷为平地,家人就去的少了。我曾路过现在的石仁村,村子属于新区咸丰路街道管辖,似乎没有姓石的人家,只留下一个地名了。巧合的是,父亲为我小时取名叫石仁强,难道是冥冥之中对先祖故地的呼应吗?

我出生在铜川孟姜塬,这里就是我的家乡,而对我出生在西安的孩子来说,这里却成为他的祖籍地。每次回乡,听说我小时候熟悉的爷爷奶奶辈一个一个不在了,看见亲切的父母辈们逐渐变成老人,令人伤感,追根溯源,我祖先的祖籍地又在哪里呢?

跟老人们聊,查陕西文史,耀州区的石姓可能是1368年前后元末明初时期,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移而来,在石仁村落地生根,进而分支搬迁到孟姜塬、文明塬、屽村等地。我在屽村中学上学时,当地几个小村有不少石家,我几位好友也姓石,几百年前都是一家人啊。

多年前,我去山西太原办事,周末去晋祠参观,看到石姓溯源,其中提到山西洪洞县大移民里有姓石的一支可能迁到陕西境内,他们是不是最后落脚在耀州区石仁村的我们家族祖先呢?尚待考证。

石家咀村地形偏僻,沟壑相连,村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先辈们春种夏收,付出说不清的辛苦劳动,乡亲们农闲外出打工,下煤窑,设法支持孩子们离开村里去外边干。爷爷说我曾祖父在同官县一高上学时交游广泛,曾长期在耀县走动,带为穷人翻身闹革命的地下党人张邦英和冯永实来过村里。解放后,村里许多人参军、招工到城里,这么小的村子考上各类大中专学校的就有100多人,在全国各地工作,甚至留学国外。

我们家族三爷石志斌解放初考上陕西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延安师范从事教师函授教育,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他退休后住在老家,带动后辈发奋学习,家族先后有10余人考进各类学校。在外工作的有三伯石万时和石磊叔、君叔、东印叔、万旋叔、石伟伯等。回顾家史,我和弟弟妹妹站在父母肩上改变命运的历程,其实先辈们一代一代早就经历过了。

近几年,由于地形独特,气候特殊,在政府支持和村干部及村民努力下,石家咀村栽植的鲜桃美名远扬,我也请陕西广播电台和陕西电视台同学来村里采访报道,孟姜塬桃花节年年举办,家家建起舒适的平房,买了三轮摩托车,好多家都有面包车和小轿车,人人有手机,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进村土路被水泥路代替,修建了漂亮的观桃花亭,拥有几片健身广场。村里过去挖水窖,现已通了自来水。村民淳朴,村风朴实,最令人称道的现象是,冬季每逢下雪,大家总是自发地拿起扫帚,一起扫干净北边的进村上坡大路,让来访的亲朋和出门的孩子安全又放心,我到周边的塬上,总能听到乡亲们的赞叹声。美丽的家乡吸引着我们这些在外工作的游子经常回去,既是看望父母亲人,也为抚慰自己心灵。

据网络报道,86岁高龄的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书法篆刻家石学鸿老人珍藏的《武威石氏蚺城宗谱》从春秋时石碏记起,到光绪年间石学鸿曾祖父石瑞瑾已有2700多年的跨度,比孔子族谱记载年代还要早200多年。据该谱记载,石氏原出甘肃武威,后来其一支迁到蚺城(今江西婺源)。太平天国时期,石碏83代孙石光叙做木材生意来到南京。

家族的血脉延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既看不到起始,也望不到未来。即使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其皇家嬴姓后人也不知所终,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为嬴姓,公元前207年,秦王朝灭亡于秦末农民战争,皇家命运可想而知。我曾经在陕南秦岭山里野外考察,遇到几家朴实的村民,几代人以打猎为生,有一位老人告诉我,他家先祖曾经在四川数代为官,因遇变故带领家人逃进大山里隐居求生。遥想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漫漫神州大地,何处不是我们的家乡?有多少家族分支从不同的地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由于生存及经商考学从政,甚至躲避战乱,不断迁徙,由乡村到城市,或者又回归乡野,周而复始,逐渐迷失了来时的路,说不清当初来自何方。

追溯祖先的意义是为了“追养继孝,民德厚望” ,追养是对亲恩的缅怀,继孝为了发扬孝道,跟祖先学做人学做事,明白血脉传承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是家族与血脉的传承者,不仅承载血缘关系,还承载了家国情怀,家运能折射出族运、国运的历史变迁。

我可爱的家乡石家咀,跟中国无数乡村一样都是民族摇篮,它几百年来不仅养育了我们家族数代人,今天又孕育出全国数一数二的“孟姜红”甜桃,鲜艳的桃花无比芬芳,村子已经成为铜川市美丽乡村一颗特别耀眼的明珠。

以下石姓资料来自百度:

  临桂石氏原籍山东青州乐陵,相传为汉万石君石奋之后,大约在西晋永嘉之乱(311)时南徙。南宋王之望在《石延庆墓志铭》中记载临桂石氏来源时说:

  永嘉之乱,曰举南渡,为建安太守;子孙散处吴越,或家于临桂。(《汉滨集》卷十五)

  这一说法虽然简略,却颇有代表性,与明成化《临桂县志》和现存石氏宗谱的记载基本一致,只是后者的南徙时间是在西晋建兴末年(317),晚了几年。在石氏南徙时间上,亦有颇为不同的说法。北宋苏颂在《石牧之墓志铭》中说:

  石氏系出青社。唐季初,祖某避地徙越,因家临桂。(《苏魏公文集》卷五十五)

  石氏南徙时间,一说是在西晋永嘉之乱时,一说是在唐初,两说均出自宋代墓志,但所述时间却相差很大,甚至还有石氏唐末避黄巢之乱,始自乐陵南徙的说法。造成这些说法迥异的原因,恐怕主要是宋代时早期的石氏谱牒已经散逸。这一点新昌石氏后裔南宋石子重在《修葺宗谱序》中说得颇为清楚:

  石氏自万石君十五世孙建安太守渊,以晋建兴末从元年渡江,居东南。前志谓司隶校尉举为渡江祖,或谓唐末避巢寇之乱,始自乐陵徙焉。盖由谱牒散逸,遂尔舛讹。先伯祖尚书公弼始裒集墓志、家传,与史书相参叙次,谱牒于是正定。(《南明石氏宗谱》卷首)

  经过唐末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战乱,唐以前的各姓家族谱牒,绝大多数都已散失不存,宋代程祁便说:“唐末五代之乱,亡失旧谱,上世次序不可复知”(《程氏世谱·序》),因此石子重的说法是可信的,符合当时的事实。

  宋代临桂石氏修谱始于石公弼,但这时已是北宋末年。在这之前,临桂石氏后裔对自身家族历史的叙述比较混乱。而从现存石氏南宋墓志以及后世的谱牒、方志等资料来看,进入南宋以后,有关石氏来源的记载就比较统一,这可能与北宋末年石公弼修谱有关。

  石氏到了南宋中期,甚至已有了较为完整的谱系。南宋陆游和施宿皆尝提及石氏世谱或家谱。此外,还可以举出一例,周必大《文忠集》卷七十五《循吏石大夫(昼问)墓志铭》)记载:

  本朝秘书丞通判保州讳待举,万石四十世孙,于君为高祖,云翼军乱,扞御死之,安定胡先生为之铭。

  墓志说石昼问高祖石待举为万石君石奋40世孙,这与现存石氏宗谱的记载若合符契;墓志写于嘉泰三年(1203),说明至迟到南宋嘉泰间,临桂石氏已有了从西汉石奋以来完整的谱系。南宋时编修的石氏谱今已无存,但推测其关于石氏来源和早期世系的核心内容应与现存石氏宗谱的记载相同。换言之,现存石氏宗谱中有关石氏来源和宋代以前早期世系的核心内容实承袭了南宋谱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196-589)是中国历史上动荡混乱的时期,也是人口迁徙、民族融合比较频繁的时期。西晋惠帝时(291-306)发生了“八王之乱”,兵连祸结,北方中原人民遭受极大的灾难,同时西晋王朝的统治力量也大为削弱。此时匈奴刘渊、羯人石勒等胡人趋机以反晋为号召起兵,史称“五胡乱华”。永嘉五年(311),石勒在苦县(今河南鹿邑)歼灭晋军主力20万,接着刘曜、王弥等攻陷洛阳,杀官吏、士民3万余人,把晋怀帝掳到平阳(今山西临汾),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嘉之乱”。5年后长安也失守,存在了38年的西晋遂告灭亡,晋室南渡,司马睿称帝建邺(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为了躲避胡族统治者的屠杀,北方士族豪门和大量普通百姓源源不断地过江,逃往比较安定的长江以南。《晋书·王导传》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即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者十六七”,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在这一时期,原居山东乐陵的石氏家族开始向江东地区迁徙,是完全可能的。此时流向江东的中原世族,起初大多侨寓京口、丹阳(即今镇江一带)以及建邺(今南京)等地。

  据临桂《南明石氏宗谱》记载,建兴末年(317),石氏十五世建安太守石渊(《石延庆墓志》中作石举)从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居丹阳(今江苏镇江一带),子孙分布江左。石渊一支南北朝时,其后人又向今浙江绍兴地区迁徙。此支石氏到唐代时居剡东上冈(今嵊州市浦口镇上江村),唐开成二年(837),石氏三十五世石元遂又由上冈迁居五山乡石牛镇(今新昌县城西门外)。咸通元年(860),裘甫起义,破县,石元遂避乱移家黄坛,卒葬附近平顶山。临桂石氏由此而繁衍。

铜川孟姜塬石家咀村及石姓家族溯源

近些年回家,我常带孩子去底下村里拜望自家长辈,路过总能看到先祖开挖居住过的两孔老窑洞,不由得追溯起村子来历和家族起源。 我们村名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