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家谱字辈排行是什么
湖南岳阳陈氏字辈:“青云其捷步恢振赐书荣义重传家远修齐赞治平光华开复旦万国庆常新任巨资英俊行成在礼仁合群敦孝友奕世绍文明谟训承先泽贤才望后昆同宗隆爱敬念祖倍尊亲达道宜兼善兴邦贵正伦均权依宪法笃志建洪勋位禄偕名寿千秋典策馨”。
同下面是宗字。
还有很多,自己看吧。
福建安溪县美法村陈氏家族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章”。
安徽怀宁陈氏字辈:“根深枝自茂本立福攸绵廉孝辉先烈诗书启后贤雅儒崇善庆俊秀守纯全盛业传家裕隆思待诏宣”。
安徽合肥陈氏字辈:“义信复象假类传宗惟孝友华国在文章”。
湖南陈氏德兴堂字辈:
原派:“英才高汉室厚德积中州华茂由培本源闳导浚流九江称望族三湘著鸿猷孝义余徵重书得世胄留宗盟敦永睦通谱庆良谋隆泽绵延远清芬奕祀庥”。
谦训公位下原派:“子谦宣尚世曰文启国正储昌家和裕美端本善则兴诗立礼惟教有方以明大义”;
通房原派:“志膺友良周仕文应肇世彰培盛彬永成宏新兆庆崇佳茂尚兴修锦富玉长显达宗”。
颖川堂陈氏字辈:“继述绍先泽传世必守宗熙朝崇厚道正士宜修庚国运开宏业忠孝庆前光积德贻谋远后代永流芳”。
临川暨徽州陈氏字辈:“守亿万千俊彦显正信贵荣仍富”。
奉川陈氏字辈:“隆寿福高德文仲季仁义礼智诚允恭克让孝悌忠贞敬顺慈爱和陆端庄”。
湖南湘潭东雾山陈氏字辈:“树本在德作士维良福应天锡忠孝传芳家声大掁世代有光先基克绍长衍其祥”。
湖南长沙陈氏字辈:
始祖伯万公以下派:“和翔诩昭省尧古康祖奉孙晓仲铿禄昌”;
支祖昌远公以下派:“国尊英杰邦宝中良守先贻泽德载名扬”;
续派:“世际文明会家敦礼义中诗书功必笃孝友本宜崇积善培基厚登庸受福洪聚星祥豫纪令绪继宗公天开景连汉鼎光荣大学之道诚正治平”。
圈门湾陈氏字辈:
伯万公房下派:“伯和翔诩昭省尧古康祖奉文晓仲鉴六昌宪通黄法万亮奇吉福祈良”;
添旿公房下派:“添庭奉盛世熏泽文光培祖德森元宝先明启后辉才滋新象裕学海立名魁信敏恭宽惠常昭礼运怀和翔诩文省尧古宗祖奉孙君仲□鉴六昌国尊英杰邦宝忠良守先贻泽德载名扬”;
新化鹅塘派:“为今能显达立代善名扬端士绍基浩继因以聚良”;
昌远公房下派:“世际文明会家敦礼让风诗书恢祖烈孝友绍宗功望著三良重芬扬二美洪”;
兴阳天左房下派:“天佑宁和永庭维以子良继宗嘉士梦瑞应伟元邦一时腾楚茂聘国显鸣芳履世逢昌景万象守春光运际龙门聚祥开凤藻香崇名行孝义笃实立纲常”。
湖南沅江陈氏字辈:“参赞国有人朝正玉生春绍述鸿先业贤良耀楚珍守善家声古贻谋祖泽长功修惟孝友显达本文章”。
湖南茶陵花田陈氏字辈:“笃崇一本启绪兆祥云联继盛克绍书香”。
湖南益阳义门陈氏字辈:“大启公应洪文明献高宗辉煌光世泽安定乐时雍德义基原厚贤能代永昌傅家敦孝友相国作忠良”。
湖南湘潭陈氏字辈:“俊英祖锡显达扬宗培元树德本立道生贤哲继起孝友克敦长延世泽永振家声”。
湖南浏阳七口塘陈氏字辈:“千万仲富贵朝汉友再成国兴生应旺永远乐清平国泰民安世宗风惠泽长光辉瞻耀远道济庆明良理学开名士诗书振家纲心傅经训显启裕代隆昌”。
浙江衢州义门陈氏字辈:“原仲立世茂人天继令履顺余泽先云腾锦日如定保凤舞龙飞祝万年”。
湖南宁乡阴塘陈氏字辈:“万和翔诩文省荛古宗祖奉文君仲监禄昌宪通均友良思志以文孟绍日国正天心顺官清时策名忠孝家声大诗书世泽长厚施民诵德远耀代观光”。
江西上饶陈氏字辈:“旨方温润光大正辉文行忠信礼义贤良恭庆嘉祥恒丰履泰豫顺谦和孝友树帮学道同芳长绍万世炳承家有源远永思崇祖继宗培元植德天锡其美善寿汝康”。
蛟西压赛村陈氏字辈:“元亨利贞嘉定清甯懿祉启庆敬存两英克开鸿运以兆凤鸣邦惟汝贤家斯有声”。
陈氏颖川堂字辈:“后英祖锡显达扬宗培元树德本立道生”。
蚬江陈氏字辈:“松陵陈明善堂印行子孙保之万年永昌”。
陈氏惇庸堂字辈:“吾家鼻祖五郎先道派济承荣叟继箕裘逢绍重重显尚志明心方寸地二世译珪太保传国开卿景起蝉联作述日惟个个贤嘉思愈美圣能言。”
白汑陈氏德星堂字辈:“世守祖训茂本培元家声克振信心令德方新笃生吉士秀启贤昆泽传仁里庆集义门五伦有叙奕代相观”。
两湘陈氏字辈:“尚儒合少志国士秉先文明正天心顺忠良世泽长祖德光照远兰桂显荣昌克笃前烈宣昭义闻大启而宇必有达人”。
中湘陈氏字辈:“俊英祖锡显达掦宗培元树德本立道生”。
中湘下砂陈氏字辈:“国家开景运祖德裕青香燕翼贻谋远东山世泽长显谟能丕振□训克光昌”。
生姜漕陈氏字辈:“世代荣华富贵全家孝义諯方德隆诗存谦睦学大乃启文章积善余庆有兆思忠观国之光而其正守祖训斯能康寿永昌”。
石城陈氏字辈:“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延承耀”。
义门陈氏聚原堂字辈:
原派:“协竟宿耆伯千陆寿震会怡福堂忠明钦尊英锦泰德耀承荘学昌升锡培卓悦猷宣扆霖启纶叙永斐裘岳赞缵芳润露嘉恺焕”;
石堰怡二公派:“怡能仲表(里)乾(朝)坤(绅)清(靖)太宇宙中和重华学后”。
云阳后分陈氏字辈:“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延承继”。
陈桥陈氏字辈:“经世有明良维人肇泰康万方隆锡庆长远毓嘉祚”。
陈氏忠节堂字辈:
名派:“念大昭敦本思洪聚永源”,
字派:“表圣于毓德仁义有名彰安守凌云志渊源自正长”。
萧山陈氏字辈:
名派:“义邑分支簪缨累业临江衍派瓜瓞长绵”;
字派:“千万亚成端佛庚荣瑞义”。
昆陵陈氏字辈:“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延承继”。
桂城陈氏字辈:“初秀齐原安福寿文宗一大惟嘉佐邦国芳懋必昌畴范彝伦叙贻谋蔚后起绳下迪前光”。
湘乡陈氏字辈:“翼道传经崇对启绪瑞焕列星秀钟南楚俊彦鼎升鸿才轩奉本茂支蕃典敦礼叙“。
上湘石狮江陈氏字辈:“义门敦孝友星垂集贤良奕世齐增庆宗功裕远规模昭令绪雍睦振家纲颖上千年泽湘南百襈芳”。
义门陈氏字辈:“礼乐家声振诗书世泽长天才荣及第道学永傅芳开泰祥光运三元焕日新金章华国正长发万年兴”。
中湘白吒陈氏德星堂字辈:“世守祖训茂本培元家声克振令德方新笃生吉士秀启贤昆泽傅仁里庆集义门五伦有叙奕代相亲”。
中湘栗塘陈氏颖川堂字辈:“俊英祖锡显达扬宗培元树德本立道生贤哲继起孝友克敦长延世泽永振家声”。
义门陈氏傅义堂字辈:“兆正文章时发光昌祖功吉庆世泽悠长”。
中湘陈氏聚星堂字辈:“邦家之光惟明克永孝友恢先承恩立本”。
濡须陈氏大邱堂字辈:“祖居绍兴祥世代傅贤良德业原来茂豫知庆泽长书田耕有禄义利积盈仓孝友家能正宽仁国以昌”。
陈氏八修绍德堂字辈:“兆自清时立一经祖德傅诗书延世泽忠孝绍前贤”。
暨阳浣东陈氏树本堂字辈:
名派:
浩一公分第:“顺真齐统惟明伦日系建渪堂尧庆”;
浩二公分第:“礼东冲尚奎方员洁美垣铨洵”;
浩三公分第:“良用睦间诠春茂盛松瑞鈖源”;
浩四公分第:“示苶亘恺元京祯祥和英铭浚会琰”;
浩五公分第:“伟全泽涌汉潮登瀛溯清洋涵稠福添祥启样遂尊敬贤宁安正太彩乾震升思东”。
字派:
浩一公支:“生渪穗灿均钰津”;
浩二公支:“洵生栐煓坰鉴淑”;
浩三公支:“源生棣棣填铖济”;
浩四公支:“浚生桂燝培鎔淐”;
浩五公支:“涌生漂燿埰鋐深”。
陈氏六修双桂堂字辈:“福友聪明东仁九启我贤良达盛都文萃咸升观晋履家人益泰震书图”。
我是明字辈的,多赏点,好不容易的
寻根溯源
1、商朝末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周武王灭商建周朝后,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于陈(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州以北),国号陈,荣为侯爵,奉守着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所以又被称为胡公满。按照胙土命的惯例,他以国为氏,称陈氏,为陈氏的开山始祖。
公元前672年妫满的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颍川(今河南禹州、许昌一带),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2、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据记载,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于496年将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
3、高姓所改。浙江海宁陈氏原籍渤海,宋太尉高琼之后。高琼第十六世孙高谅入赘海宁城东皇冈陈明谊家为婿,其子荣遂承外家之姓为陈氏,而以父之高氏郡望为郡望,故称渤海陈氏,以别于外家原宗之颍川陈氏。自明代中叶起,始举科甲;有清一代,海宁陈氏为海内第一望族,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誉。自第十世起,其排字辈份为:永世克孝,敬明其德,宜尔子孙,以匡王国。《海宁渤海陈氏宗谱》所载世系:琼-继勋-遵范-永翼(士卫)-光安(公泰)-世英-选-翥(始迁海昌之岩门,成为海宁岩门高氏第一世祖)-道隆-广孝-文渊-志强-光宗-弓-泗-谅(海宁渤海陈氏第一世祖)。
迁徙
唐初期、中期,中原陈氏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南迁福建之举。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胡公满的68世孙)任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少数民族动乱。667年四月,陈政卒,由其20岁的儿子陈元光代父领兵,经过九年战争,局势平定后,于686年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陈元光致力于发展漳州一带的农工商各业,使当地得到了繁荣发展。
他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子孙后代被称作"开漳圣王派",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最主要的一支。台湾现有陈圣王庙53所,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陈元光的崇敬之情。
再就是颍川陈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唐中宗时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漳州南厢山。其子陈夷行,唐文宗时任宰相。此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尊陈邕为"南院"始祖。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迁,陈后裔陈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宁化、上杭,至其曾孙二郎、三郎再迁至广东梅州,后散居大埔、兴宁、长乐、龙川等县。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官至东宁总制使,在台湾建立屯田制度,设立学校,被尊为陈氏入台始祖。自清初至新中国建立的300多年间,陈氏迁台人数很多,其中仅武荣诗山霞宅陈氏一支就2000余口,成为台湾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与林姓共"陈林半天下"之美誉。
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有的成为安南(今越南)王朝的重臣。其中,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即陈日),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历时175年,促进了陈姓人口的发展。至今,陈姓仍被列为越南十大姓之首。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派去的水手。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到今新马泰一带谋生。另有一些人不断迁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是辽宁省新民市(县)辽河东岸章士台村陈姓祖籍山东登州府黄县九甲陈家庄清初闯关东一支落户与辽阳黄泥洼。一支迁移至新民县大民屯镇章士台村与平安堡村人口众多。还有一支一路向北不知落与何处。上十辈谱字各支与山东均同。
单字一有国士维
单字一万百仲广(永)
然后章士台丶海一文乃兆佩选……
然后平安堡丶海凤耀(玉)常兴…
陈姓字辈:
1、浙江义乌市倍磊。
贤.良.雕(音)逢.景.运.兴.献.文.章(结束)。
2、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白马镇清塘村。
如、继、元、善、家、国。
3、浙江鄞县茅山走马塘。
开天文荣祖烈愈隆贤宗跃人。
4、江西上饶。
旨方温润,光大正辉,文行忠信,礼义贤良,恭庆嘉祥,恒丰履泰,豫顺谦和,孝友树帮,学道同芳,长绍万世,炳承家有,源远永思,崇祖继宗,培元植德,天锡其美,善寿汝康。
5、江苏江都。
恩、锡、万、福、世、寿、方、桂。
6、湖北汉阳。
永国良振,必育英华,荣昌祖顺,志礼益芳,诗书佩泽,锡福增强,遵仁安义,事业维长。
7、山东省陵县陈辇庄。
德、文、兴、相、世、少、传、卿。
8、汉阳。
克永光明,荣华迪吉,和平治世,忠厚传家。
9、重庆永川。
天星经纶,人利礼至,文章报国,私(或诗、思)书传家,永远少树,世代光华。
10、山东省莘县张寨乡土陈村。
王广西兴玉,计风连清怀,韶生时恒良,道远在明德。
山东东海陈氏字行:
希兴从正(希),淑建永同(淑),常立宗谱(常),统绪为贞(为),吉祥延祚(祥)。
丰修咸亨(修),孝敬成训(成),自古友生(永),乃现祖泽(见),光发舜英(光)。
云楚嘉绩(嘉),和曲令名(名),传来东海(传),五百年赢(百),朝代虽更(代)。
万户悠清(万),奕世载德(世),予兆颂声(兆),其保昭穆(其),庶昌祖荣(昌)。
扩展资料
陈姓是全球华人、韩国人、越南人的姓氏,在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海南省、 江苏省、香港、澳门以及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是第一大姓。中国姓氏密度图册中,陈姓分布与闽海民系的分布范围极一致,在浙南、福建以及广东沿海皆极高密度,呈极深红色,人口密度在78%以上。
在珠三角、长三角呈次深红色,人口密度在65%-78%之间,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地区极少分布。南方地区陈姓位居第一大姓,则在北方地区位居第七大姓,超过很多北方典型姓氏。
陈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位;人口七千一百三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大约51左右。全球约达9800多万之众。
陈氏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多此姓,在台湾省和广东两省,陈氏约占当地人口的10%以上。
——陈姓家谱
——陈氏
仅供参考:
萧县陈八集陈氏
十八世起字辈: 秉 怀 从 高 尚 力 为 思 念 功[现已到26世]
各分支现用辈字繁多,大致有:
十七世: 广 大 朝 钟 志 兆
十八世: 秉 兴 献 建 照 凤 开 玉
十九世: 怀 昭 名 鸿 万 玉
二十世: 从 淮 忠 景 福 广 乐
二十一世: 高 宗 升
萧县甚少沟陈氏
十八世起字辈: 履 文 明 世 修 善 恒 昌 尊 经 崇 儒
萧县陈沟陈氏
十四世起字辈: 仲 昌 益 尚 有 玉 胜 洪 广 升
萧县演武陈氏
十五世起字辈: 大 怀 素 有 凌 云 志 圣 德 绵 延 百 世 同
陈彦和。海南陈氏祖谱记载,海南陈氏最早过琼始祖是陈彦和。
陈彦和属江州义门世系,过琼前在福建泉州当参军,1078年从福建泉州过琼任琼州府参军;彦和落户文昌县沙港朝庇村(陈策将军祖籍沙港,是彦和后代),死葬在海口市长流镇附近。陈彦和过琼后子孙分布遍及文昌、琼山、海口、澄迈等几十村。
陈甫。系实公四十五世孙。大约在宋朝建炎至绍兴年间(公元1127--1131年),甫公偕其子仲良从福建南渡琼州,担任珠崖军民府(今琼山东南部)通判。
甫公渡琼后,最初居住在珠崖的罗颜村。后来,他们由珠崖到乐会,喜爱这里山明水秀,民安物阜,便定居在龙泉村(今名龙塘村)。过了几年,二世祖仲良公于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荣登癸丑科进士,是乐会县历史上第二位进士,也是海南岛历史上第三位进士。甫公曾被朝廷敕授为奉直大夫后又封为朝议大夫,于1156年逝世。
甫公子孙蕃衍兴旺,如今在世者,男男女女,不少于4500人,主要分布在琼海、万宁、三亚、屯昌和琼中34个村庄。此外,甫公还有不少子孙移居国外,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陈拱宸,又名三老,举人,系实公四十九世孙。
生于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正月初八,配余氏,黄氏;男仲达。 陈拱宸公在南宋1242年因避乱而带子仲达自福建福州府莆田县祷坑村渡琼。来时落脚在文昌县溪尾村,后任文林郎文昌县知县,再次以官为家,住在青蓝子,是溪尾(溪梅)支始祖,1256年九月初五逝世。
子孙分布:81支和600个村庄。
陈十五,名陈实,系太丘实公四十六世孙。俊卿之长子,福建莆田县坎头人,生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九月十一日,累官福建、广东安抚司参议积阶奉直大夫,封莆田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生三子。
南宋绍熙四年(1193)避乱携带第三子陈塾渡琼,始居琼山府城白玉庵,后移居大林道玉村,(此村今不存在,已移居桥头村)。历经若干年后,公婆重返福建莆田县。寿终后公婆合葬在莆田保丰龙汲山,明朝年间,在琼众支子孙为了纪念先祖,在琼山大林兴坡置地一块,建墓场一座,以两石刻日、月为公婆替身合葬此风水宝地。
后来在琼山府城东周巷(现府城第一小学)置地建造书舍3间,横廊一眼,便于祭祀十五祖和子弟读书之用。后经道光、光绪、同治年,先后扩建续修,并买洪家宅场土,更造旁廊28个铺面,已成为一座完整的“陈氏宗祠”,一直保留到1992年才被人为拆除。
陈氏家谱字辈排行是什么
本文2023-09-22 16:28: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7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