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家族家谱山东烟台爷爷们中间(继)父亲中间(善)我中间(玉)我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曹世家族家谱山东烟台爷爷们中间(继)父亲中间(善)我中间(玉)我,第1张

同宗亲人你好,我告诉你我知道的,家谱排字,应该是:作德永昌,积善余庆,功命富贵,福寿康宁。

你说的你家爷爷那辈是昌字辈的,最后一个字还得是金字旁,你父亲是善字辈的,最后一个字是木字旁,你这辈不是玉,是余,原来家谱是繁体字,左边有个偏旁是食字旁,现在简化了,你应该是火字旁,我们家是按照五行相生来做最后一个字的。我们家老祖宗应该是从云南,或者是四川那边迁移来的,具体是叫小四川,我也记不准,老辈子说得,口音重我也听不准。我家有老爷爷在关里家走时,带的手抄家谱。我们家是先到的山东乳山河南村,后来迁到烟台曹家村,还是曹家庄,反正因为后代人丁兴旺,分的,祖先三兄弟去世后,一个埋在西小茔,一个埋在老虎尾,一个埋在那我记不住了,我没回去过家乡,只是听我爷爷说得,不知道烟台曹家那规划改造以后还有没有这些地方了。

  枞阳家谱资料

  程姓:

  桐城《程氏宗谱》14卷

  清乾隆14年(1749)程久泰始修。程发强、程裔后续修

  清同治六年(1867)存子堂活字本14册

  安徽地区博、日、美馆藏号:10571

  桐城《皖桐曲水村程氏宗谱》14卷首1卷

  程翰桂修,清嘉庆23年

  (1818)崇箴堂活字本18册。

  人民大学馆藏号:10570

  《皖桐程氏宗谱》20卷首1卷末1卷

  (清)程怡、程茂林纂辑 光绪十八年(1892)伊洛堂刻本22册2046页

  河北大学馆藏号:10572

  桐城《程氏宗谱》28卷。

  清光绪27年(1901)木刻本。

  浙江绍兴博馆藏号:10573

  查康熙四十三年《程氏人物志》程氏各派居里:桐城,县城西门一派;县城东南方向山口一派。

  婺源一支迁桐城始祖:应雷(寿二)、应经(子和)、仁高(德二)、应宰。后裔居:小龙湾黄村圩、青庙堂、缪家山。

  元末程举一避乱居桐城县西丁家冲,后裔分为丁家冲和冯头山两支。

  元末程颐十一世孙程庆四由婺源迁蕃阳瓦屑坝,眀初由瓦屑坝迁桐西瓦庄坂。

  伯符九十二世,簧墩湘公派婺源彰安上宅黄莲木坞时广公支下:文学、文迪兄弟俩约在眀弘治年间由婺源迁桐城。文学子道远;文迪子道孙。

  张姓:

  安徽桐城·皖桐张氏宗谱十三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张鲁山等续修

  清道光七年(1827)书签堂木活字本刊本十二册

  安徽桐城·皖桐张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

  藏地:美国

  (清)张联元等修

  清光绪五年(1879)书鉴堂活字本二十册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二十八卷末一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张士端 张焕之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二十九册

  安徽桐城·桐城南乡姥山张氏五修谱二十六卷

  张廷镇 张泽辛纂修

  1915年木活字本二十六册

  安徽桐城·横螃张氏宗谱二十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张宗铎等辑

  1915年笃亲堂活字本二十八册

  安徽桐城·连城张氏双河股宗谱二十四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张光麟 张光廷等纂修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张绍华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二十四册

  安徽桐城·皖桐南湾张氏重修宗谱十四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张惕侬等重修

  1924年一本堂重刊本十四册

  安徽桐城·连城张左塘公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缺卷12)

  (民国)张贤藩 张维藩等纂

  1931年活字本

  安徽桐城·张氏宗谱三十五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人民大学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安庆市图书馆 美国

  (民国)张开枚等续修

  1933年铅印本二十八册

  民国《横峰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宗铎等修,民国四年(1915)笃亲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八册。横峰张氏是明清时期桐城望族之一,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际,胡长乙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饶州徙居桐西横峰,编户受田时,寄籍清河张氏户下,更姓为张。该谱以长乙公为一世祖,长乙原名太,字长乙,号校圃。在追溯其渊源时,仍以胡姓为本,记述其先人业迹。清雍正二年(1724),长乙公十世孙立选,首次修谱。该谱以长乙的五世孙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干支。其后又先后五次重修,民国时刻印。该谱旨在联络长乙公更胡姓为张姓后,徙居各地之后裔,故名《横峰张氏宗谱》。

  李姓: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十七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李英秀 李兆隆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绵远堂木活字本十七册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 湖北省图书馆

  清光绪三十年(1904)绵远堂刻本三十册

  安徽桐城·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

  藏地:人民大学

  (清)李怀智纂修

  清光绪十年(1884)敦本堂活字本十二册

  安徽桐城·延平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李荫川 李慎三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四册

  安徽桐城·鹿城李氏族谱五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清)李卓斋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四册

  安徽桐城·李氏族谱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人民大学

  (民国)李荫(禾农)等修

  1916年慕义堂活字本二十册

  施姓:

  5544安徽桐城车津施氏宗谱五卷首

  一卷(清)施玉鸣修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五册

  日本美国

  5545安徽桐城车津施氏家乘三十四卷末一卷

  (民国)施葆棣撰

  民国八年(191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缺五卷)

  姜姓:

  安徽桐城·皖桐姜氏宗谱六卷

  安徽桐城·姜氏宗谱六卷

  许姓:

  8789安徽桐城许氏宗谱十二卷

  (清)许鸿昌等修

  清同治三年(1864)敦德堂木活字本 十五册

  北图 安徽徽州地区博(残)

  8790安徽桐城许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许达才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崇本堂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刘姓:

  (安徽桐城)皖桐刘氏宗谱6卷

  (清)刘芳祥 、刘会友等续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现存 7册)

  现藏日本、美国

  (安徽桐城)刘氏(六修)宗谱14卷

  (清)刘来璋续辑

  清光绪八年(1882)敦木堂活字本(现存 14册)

  现藏北京图书馆

  (安徽桐城)刘氏六修族谱32卷

  (民国)刘梓培等修

  民国三年(1914)敦睦堂活字本(现存 32册)

  现藏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桐城)官庄刘氏宗谱14卷首1卷末1卷

  (民国)刘志谋 、刘文谋纂

  民国十年庄桥刘氏敦木堂木活字本(现存17册)

  现藏安徽博物馆、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4-5 14:10:41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5:43

  孙姓:

  安徽·桐城孙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孙脱颍等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二十九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孙节悯公后裔世系:

  清刻残页

  吉林大学(残页十八页)

  安徽桐城·苍基孙氏家谱三十二卷:

  (民国)孙荫 孙培同纂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 一册

  国图 安徽图(存十一卷) 安徽安庆市图(存二卷)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苍基孙氏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孙贻谋 孙康等续修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十二 册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棠山孙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孙云卿等纂 民国十五年(1926)环兴堂刊本十九册

  安徽图

  王姓:

  桐城王氏、桐城东楼王氏、桐城桐川王氏、桐城皖桐王氏、

  有堂号:槐荫堂。

  《皖桐太原王氏谱》载,太原王氏一支于元末避乱南迁安徽婺源,后移桐城,称桐城王氏、古塘王氏等。县中还有自鄱阳迁来的东楼王氏、龙眠王氏等,也属太原王氏支派。

  何姓:

  桐城青山何氏支谱四十九卷<民国>何荫松修 民国三年刻本

  三十册 3097页 12T 411-3/412-1

  青山何氏三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清>何玉琪纂修 光绪二十一年广石堂活字本

  十二册 945页 19X 89-6/90-7-1

  何应奎——安徽桐城(籍贯)——安徽婺源(祖籍)——《明进士题名碑录》

  郑姓:

  桐城郑氏宗谱

  江姓:

  安徽桐城浮山江氏族谱十八卷

  (清)江国柱 江锦成等四修

  清光绪五年(1879)爱山堂木活字本

  北图 日本 美国

  注:一名《江氏宗谱》。

  1919安徽桐城浮山江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江少农等修

  民国九年(1920)刻本 二十四册

  安徽徽州地区博

  1920安徽桐城江氏宗谱四十九卷末一卷

  (清)江鸿书等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敦伦堂活字本 五十二册

  人民大学

  1921安徽桐城钢山江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江南炎等修

  民国七年(1918)笃亲堂活字本 十七册

  美国 1922

  天津市东丽区政协委员江高林。江高林也是济阳江氏后裔,其祖上约在700多年前,从婺源一带迁往安徽桐城,祖传的《江氏宗谱》为忠恕堂》,是江皋公受康熙皇封修撰的,据安徽省书协会长刘夜峰叔叔刘唯一的考证,济阳《江氏宗谱》为历代谱学之范本,凡修家谱者,均参照其格式。据张廷玉(清康熙吏部右侍郎)在康熙61年撰写的《江氏支谱序》中记载:江氏之先始于伯益,伯益黄帝18世孙也,生三子,皆封国,其三子元仲封江国于济阳,后为江氏始。后人一般尊称元仲为始祖,传至江高林已130多代。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6:40

  方姓:

  桐城方姓三支:桂林,鲁谼(鲁谼山位于吕亭镇境内,与龙眠山一脉相连)、会宫。方以智、方苞是桂林方,方东树为鲁谼方(修谱者方宗诚为其从弟)。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支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方镜等修

  清同治七年活字本 二十册

  人民大学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卷首一卷

  (清)方传理编

  清光绪六年(1880)刊本

  安徽图(存卷首、卷1一52、54一56、58一64)

  安徽桐城鲁谼方氏族谱二十三卷

  (清)方宗诚修

  清光绪九年(1883)刊本 八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桂林方氏友庆堂支谱不分卷

  (清)方传植修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注:一名《方氏支谱》。

  安徽桐城皖桐方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

  (民国)方炳南 方去危等六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安徽桐城白鹿庄五房墨谱不分卷

  (清)方祖德编

  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一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桂林一胍流派传不分卷

  钞本 一册

  安徽图

  袁姓:

  仁风堂,始祖方二,宋末由豫章迁皖城。方二子受一元末眀初迁桐城练潭。

  左姓:

  左氏宗谱(安徽桐城)清宣统三年修木活字本 著者不详 八册

  (左氏)克永公续修支谱(安徽桐城)民国二十三年抄本复印本 左光普抄

  宋姓:

  3872安徽桐城宋氏宗谱二十八卷末一卷

  (民国)宋昌载主修 宋昌模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世德堂刻本 三十册

  湖北图

  汤姓:

  10987安徽桐城皖寿贲汤氏宗谱存三十二卷

  齐姓:

  14121安徽桐城齐氏宗谱十四卷

  (清)齐广渊 齐音谐等修

  清同治四年(1865)木活字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14122安徽桐城齐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齐锡周 齐廷华等修

  民国八年(1919)大启堂刻本 二十一册

  日本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3-13 14:58:46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7:14

  光姓:

  一世祖:光庆六,新安兴公之裔,世居徽州祁门之八都一日。溶里公,于元季与兄庆一,庆二迁桐,居县东百里马埠山。旋因乱,返祁门。明初又同迁桐城。

  邹姓:

  10799安徽桐城邹氏宗谱三十卷

  (民国)邹鲁臣 邹开益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注:题签《皖桐邹氏宗谱》。此为八修本。

  陈姓:

  7431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六卷

  (清)陈廷讃等修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刊本 六册

  美国

  7432安徽桐城义门陈氏宗谱四卷

  (清)陈原杰 陈子钊等纂

  清同治七年(1868)传义堂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7433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十五卷

  (清)陈文炳 陈章甫等编

  清同治七年(1868)木活字本 十六册

  安徽图

  7434安徽桐城陈氏支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陈美章 陈春盛修

  清同治七年(1868)怀义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7435安徽桐城义门陈氏支谱八卷

  (清)陈夙仪等修

  清同洽八年(1869)庆远堂刊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7436安徽桐城陈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陈善庆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木活字本 十八册

  日本 美国

  题名义门陈氏宗谱

  责任者(清)陈法堂纂修

  版本清光绪34年(1908), 木活字本

  居地安徽,桐城

  堂号怀义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元]陈友德

  摘要始迁祖友德,元代自九江德化县来居桐城县。卷首、卷一谱序、诰敕、传记、契约,卷二至卷末世系。有张英序。

  陶姓:

  陶渊眀三子份,小字阿雍,生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殁于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居桐城日就乡(西乡)。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29:13

  潘姓:

  安徽桐城木山潘氏宗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潘承勋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德经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册

  安徽图 美国

  钱姓:

  《流光谱》记述的是文穆王第十子俨在皖的后裔繁衍情况,其桐城支派大多分居在安庆、无为一带。

  蔡姓:

  11716安徽桐城蔡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蔡开泰 蔡惠甫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丁姓:

  安徽枞阳枞川丁氏宗谱十二卷

  (清)丁子固等纂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十二册

  安徽图

  慈姓:

  慈姓原是江西陈姓,在安徽枞阳做官,为官比较清廉,告老后被当地人留在枞阳。元末明初,陈姓兄弟是陈友谅一派,与徐达开战。徐达攻打枞阳城,陈姓六兄弟带枞阳人民守城被

  难怪我曾经听说:慈陈一家!

  唐姓:

  6932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情美 唐步鳌等三修

  清同治九年(1870)绍勋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6933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卷

  清末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11)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30:23

  黄姓:

  8220安徽桐城黄氐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黄魁等重修

  清嘉庆二年(1797)培根堂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8221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黄兴岩等撰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辽宁大连中图(存卷5-卷末) 日本 美国

  注:清初黄自章创修,此为五修。

  8222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黄金耀等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本堂活字本 三十册

  人民大学 美国

  8223安徽桐城谢河黄氏宗谱二十三卷末一卷

  (民国)黄南垣等七修

  民国十三年(1924)敦本堂刊本 二十四册

  美国

  8224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黄介孚等八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德永堂木活字本 二十

  六册

  日本 美国

  8225安徽桐城黄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黄南垣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本堂刻本 二十二册

  吉林大学

  8226安徽桐城鹿城黄氏宗谱

  (清)黄慕颜 黄菊佳等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德永堂木刻本 五十八册

  河北大学

  8227安徽桐城黄氏族谱

  民国三十一年(1942)敦睦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6、16、18、19)

  余姓:

  3442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四十五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余文辅 余桂清等五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敦本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2、6、8、14、39、42、卷

  首下,卷末上)

  注:余上驷等首修於清乾隆二十六年。

  3443安徽桐城余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余梦诗六修

  一九八二年复印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存卷1-10,12-17、卷首)

  注:明嘉靖四十五年余腺首修。

  严姓:

  14451安徽桐城严氏宗谱二十四卷末二卷

  (清)严佳树 严淦等五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富春堂木活字本 三十二册

  日本 美国

  姚姓:

  5799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

  姚氏先德传七卷

  (清)姚寿昌等七修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二册(缺卷6-11)

  北图 日本 美国

  5800安徽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附姚

  氏先德传七卷

  (民国)姚国桢 姚联奎纂修

  民国十年(1921)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人民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安徽博 湖北图 日本 美国

  注:附《姚氏先德传》,(清)姚莹著。

  杨姓:

  安徽桐城杨氏宗谱 民国九年木刻本

  杨竹坡、杨望如等修 三十一册 2846

  安徽桐城彭杨氏宗谱 民国三十七年木刻本

  杨伯侯、亿世杰等修 十册 744

  胡姓:

  崇德堂。始迁祖胡玉一(字立起)、胡金章(字璜章),元末自江西鄱阳迁居桐城。

  双峰堂。始迁祖胡广一,明初自豫章迁居桐城西乡撩风铺。

  浔源堂。始迁祖胡光亨(字时升),为徽州婺源清华胡氏十世,宋时迁桐城走马津。

  桂姓:

  5892安徽桐城桐邑桂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桂心斋等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传盛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美国

  5893安徽桐城桐西桂氏族谱三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桂枝润五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传盛堂木刻本 三十七册

  河北大学 安徽博(存二十七卷)

  注:清乾隆元年始修,此为五修。

  詹姓:

  11615安徽桐城詹氏支谱六卷

  (清)詹怀彦等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守训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4 21:31:33

  高姓:

  8894安徽桐城高氏宗谱十卷

  (清)高卜芳等修

  清乾隆二十年(1755)庆寿堂活字本 十册

  美国

  8895安徽桐城官山高氏宗谱十五卷

  (清)高尚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庆寿堂活字本(序) 二十册

  人民大学

  8896安徽桐城高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高择善等撰

  清同治八年(1869)共祀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项姓:

  9922安徽桐城项氏重修宗谱十三卷末一卷

  (清)项寅等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培桂堂刊本十六册

  上海图

  马姓:

  6217安徽桐城扶凤马氏族谱四卷首七卷附族图 一幅

  (民国)马其昶纂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

  安徽博 日本 美国

  金姓:

  4479安徽桐城金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金承诏 金兆奎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

  安徽博(存卷26一28)

  4480安徽桐城金氏宗谱十四卷

  清末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注:记事止於清同治年间。

  4481安徽桐城金氏宗谱二十五卷

  (清)金莘农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木活字本 一册

  安徽博

  --------------------------------------------------------------------------------

  作者:唐志虎

  发表时间:2005-2-15 11:33:17

  内容可否提供?

  唐姓:

  6932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唐情美 唐步鳌等三修

  清同治九年(1870)绍勋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6933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卷

  清末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11)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2:58:39

  如果要看到家谱的内容,就是从民间祖传下来的,如果没有的话,就到收藏的地方去查阅。

  我只能整理到家谱目录!内容无法知道!

  --------------------------------------------------------------------------------

  作者:东方红

  发表时间:2005-2-15 13:41:14

  目录网上可以查到的,我也查阅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4:04:59

  陆姓:

  7107安徽桐城陆叶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三卷

  (清)叶国文等续修

  清同治五年(1866)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伍姓:

  1782安徽桐城伍氏家乘二十四卷

  (清)伍受糈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恩远堂活字本 三十六册

  美国

  注:一名《伍氏宗谱》。

  殷姓:

  6733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六卷

  (清)殷士琏等修

  清嘉庆十年(1805)世裕堂活字本 六册

  人民大学 美国

  6734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

  (清)殷心田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世裕堂活字刊本 十册

  美国

  6735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

  (清)殷立怀 殷志邦缮稿

  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

  注:清初殷朝聘创修。

  6736安徽桐城殷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殷家友等重修

  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注:该族居住黄荻板。

  董姓:

  10336安徽桐城董氏宗谱二十卷

  (清)董治勋等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章姓:

  9023安徽桐城章氏宗谱十五卷末一卷

  (清)章卫武 章汝调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4)木活字本 十六册

  安徽博

  注:封面题《全城世家》。

  朱姓:

  安徽·桐城紫阳朱氏重修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湖南省图书馆

  (清)朱伯平纂修 清同治六年(1867年)活字本二十三册

  安徽桐城·皖桐柳峰朱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朱儒鸿等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敦睦堂木活字本十五册

  葛姓:

  10282安徽桐城葛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葛履成 葛拔萃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2-26 21:48:07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5 14:55:20

  周姓:

  4728安徽桐城周氏宗谱四卷

  (清)周广盛等重修

  清嘉庆十年(1805)遵训堂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4729安徽桐城周氏支谱八卷

  (民国)周启财等续修

  民国十四年(1925)遵训堂活字本 八册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4730安徽桐城桐西周氏支谱七卷末一卷

  (清)周晴川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濂源堂活字本 十二册

  人民大学

  4731安徽桐城鹞石周氏尚义堂支谱二十三卷

  (清)周月波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活字本 二十九册

  美国

  4732安徽桐城河湾周氏宗谱□□卷

  清笃兴堂刊本

  安徽图(存卷1)

  4733安徽桐城练西周氏宗谱二十五卷末一卷

  (民国)周承先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肇岐堂活字本二十六册

  美国

  〔此帖子已被 程璟 在 2005-2-15 14:56:00 编辑过〕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6 18:39:26

  芮姓:

  2052安徽桐城皖桐芮氏续修宗谱二十四卷

  (清)芮学之等修

  清光绪十年(1884)活字本 二十四册

  人民大学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16 19:54:02

  曹姓:

  8515安徽桐城曹氏支谱五卷首一卷

  (清)曹正朝 曹情田等编

  清道光三十年(1850)木活字本

  日本

  --------------------------------------------------------------------------------

  作者:gmsh917

  发表时间:2005-2-26 12:03:42

  郜姓可查到么?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26 13:45:02

  没有查到,只知道是发源于今山东菏泽成武(古郜国),兴旺于今陕西西安一带(郡望京兆)!

  --------------------------------------------------------------------------------

  作者:程璟

  发表时间:2005-2-26 22:06:3

安徽池州贵池曹姓字辈是:光宗维善德,其世可必昌,卓毅从恭启,为国大文章。

广东的曹姓字辈:承、继、朝、庭、国、家。

河南太平曹氏

世居河南始迁祖宋镇国天师贵传公,后周显德年间由河南卫辉府迁居今资兴市湖头村。越十七世至必华公徙居太平今资兴市大坪村一带

开派嗣孙八房:仁、义、礼、智、信、荣、富、贵。

老谱曹氏家谱的辈份表:

廷明世泰

士志文宏

一宗起正

万有从中

时克休和

家承基绪

伦理光昭

先勋永继

附:老谱曹氏家谱的辈份表“君国尚东”没有出现在家谱中

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曹寿)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音姑)。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曹世叔与班昭育有两子,一个儿子曹成被封为关内侯,官至齐相,另一个儿子曹俗也在陈留为官。班昭的父亲班彪是东汉初期著名的儒学大师、史学家,曾为徐令,官至望都长。古时婚配讲究门当户对,推断曹家应该也是书香门第或中下级官吏出身。

曹世叔因病早亡,班固在其兄长班固因窦宪一案的牵连而死在狱中之后,接过亡兄的工作,终于在四十岁的时候完成了《汉书》。

由上推断,曹世叔应该在班昭二三十岁时就亡故了,死因应该是病亡。

希望能够帮到您!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评话艺人,扬州评话一代宗师。他的传奇多有记载,然而在柳敬亭的籍贯认定上,却纷争不一。

谈笑书屋

配图

柳敬亭籍贯百年各有一表

柳敬亭的籍贯?与他交往的友人或曰泰州(余怀《板桥杂记》:“柳敬亭,泰州人。”张岱《柳麻子说书》:“及见泰州柳先生。”),或曰扬之泰州(吴伟业《柳敬亭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顾开雍《柳生歌并序》:“扬之泰州柳生,名遇春,号敬亭。”),或曰海陵(朱一是《听柳敬亭词话》:“海陵柳生会稽住。”),或曰吴陵(汪懋麟《柳敬亭说书行》:“吴陵有老年八十”)。海陵、吴陵是泰州的别称,表述尽管各异,肯定他是泰州人则同。明清时泰州属扬州府,柳敬亭长期生活在南京,因而有时也说“维扬柳敬亭”(吴伟业《楚两生行并序》)、“扬州人”(阎尔梅《柳麻子小说引》)、“南京柳麻子”(张岱《柳敬亭说书》)、“白下柳生”(王澐《漫游记略》)。编纂于清代的《康熙扬州府志》、《雍正扬州府志》、《嘉庆重修扬州府志》、《雍正泰州志》、《道光泰州志》等,均有柳敬亭传。民国十六年(1927年),《小说世界》第十五卷二十三期“文坛秘录”栏,刊载了钱啸秋的《柳敬亭之世系》,他根据通州曹氏家谱,首次披露柳敬亭是宋曹彬之后,祖籍真定府灵寿,曹彬的九世孙珏迁居常熟,十二世孙尧卿渡江至通州馀西场定居,尧卿后代有永昌,“永昌即敬亭也,字葵宇,与其父应登、弟永祥曾播迁至泰州,世因误以敬亭为泰人。自敬亭徙居南京,指柳为姓,人更不知敬亭为曹永昌矣。”民国二十五年,《越风》第二十一期有张破浪《平话家柳敬亭考证录》,其中“敬亭之世系”引用钱说,“以敬亭之易姓,而世遂不知其世系,自明末迄今,且三百年,曹姓世系均不知”,“因啸秋为文以表张,而世遂知敬亭之原世系焉。”不过,也有人不相信。1956年出版的洪式良《柳敬亭评传》就认为“这种说法值得考虑。”如柳真是曹彬之后,在旧社会里柳会引以为荣,吴伟业也将记入《柳敬亭传》里借以增高柳的身价。柳既不谈,吴又不记,这就不能令人无疑了。”(第3页)

1963年,《江海学刊》第一期发表管劲丞《柳敬亭通州人考》一文,管氏根据亲见的曹氏族谱和范国禄的七古《听居生平话》,对柳敬亭的籍贯及相关问题做了仔细分析,断定柳敬亭祖居通州馀西场,至其父应登和叔应科,才率敬亭等迁居泰州。或许不久就兴起“四清”、“文革”等运动,这篇文章影响不大,不仅《辞海》柳敬亭的条目仍按传统说法写作泰州人,就是1979年出版的陈汝衡《说书艺人柳敬亭》一书,在叙述柳的家世时也只提到钱啸秋,很可能还不知道有这篇文章。当然,南通人是知道这桩公案的,修成于上世纪末的《南通县志》和《南通市志》都为柳敬亭立了传。《南通县志》说他“本曹姓,流落泰州后,改姓柳”(第1187页)。《南通市志》说“本名曹永昌……幼时随父迁居泰州,因受陷害成缉捕对象,休息于柳树下指柳为姓”(第2483页)。而旧志是没有柳敬亭传的。2003年第八期《文史知识》“张謇与南通专号”上,发表了陈辽《平话奇才柳敬亭》,强调柳敬亭是通州人,并介绍管劲丞有《柳敬亭通州人考》,虽然陈辽先生没有提供新的资料,却提示了柳敬亭的籍贯问题。

管劲丞的《柳敬亭通州人考》,是研究柳敬亭籍贯的重要文章,今天不论主张柳是通州人还是泰州人,考证柳敬亭的籍贯问题都离不开曹氏家谱。现南通图书馆藏有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重修的《通州曹氏家谱》一部,共36卷,约1300页,分装为24册,其中一册为恩荣录。管理人员说不清它的来历,从内容看,似有可能就是当年管劲丞见到的那部。全谱旧损,上有“曹氏世系图”,曹氏以迁通的尧卿为第二世(管劲丞、陈辽均误为第一世),以实际上并未到通州的尧卿之父宣徽公为迁通一世祖。

正确解读曹氏家谱,是解密柳敬亭籍贯的关键所在。钱啸秋就是一例。他说柳敬亭“与其父应登、弟永祥曾播迁至泰州,世因误以敬亭为泰人。”这里一个“曾”字,令人觉得柳敬亭只是跟着父亲到泰州住过一阵而已,细勘家谱,哪有这层意思。管劲丞对家谱解释详细,如说“柳敬亭的父辈兄弟三人和他兄弟二人,都有名有字,而所取字面皆似雅而俗。看来他家既非士族,亦非农民或灶丁,在馀西这个小市镇上,可能属于小市民的上层分子,如开行设肆的老板之类。而其父应登兄弟的同徙泰州,更可能为经商而离家创业”。民国年间,柴萼《梵天庐丛录》卷二十八“柳敬亭弟”条所说柳敬亭的情况,因与其他资料相差太大,人们都不相信,但说柳敬亭“其父一钱侩”,并有弟一人,结合管氏的分析,柴萼所说的这两点或许不无依据。管劲丞解释家谱说,“棆生三子:长子应登,字文楼,按即柳敬亭之父。谱名下注‘徙居泰州’,说明他家外迁,系从其父开始。祖父曹棆没有同去。”“他的二叔父曹应科偕其父同徙泰州;三叔父应试未徙。那么,非独自奉二亲家居,即亲死析产,守祖业自立门户”也是正确的。不过,管氏认为曹应登弟兄各率二子一道迁至泰州,同住北门便民坊,却值得商榷。

管劲丞认为:“应科的二子随父迁徙,应试的二子随父守祖业,所以谱上都毋庸再注。柳敬亭二弟永祥,也是随父徙泰州的,谱上却同样有详注,这是因为既于曹永昌名下注有‘徙居南京’,便不得不加注以示分别。”曹氏世系图比较简陋,在各人名下没有记生卒年月,对迁徙这样的大事也不记时间,因此,曹棆的长次二子徙居泰州是在他们青少年时期还是成年,徙居时有没有成家,有没有子女,从谱上无从得知。曹应登弟兄迁泰时,应登子永昌(柳敬亭)有没有出生,从可能性来说不外两种,一是已出生,一是未出生。管劲丞及钱啸秋等认为,不但永昌已经出生,连弟永祥也已出生了。这么说虽然不能说与家谱的记载相抵牾,但在家谱中却也找不到依据,将此说与明末清初的记载联系起来看,当时那么多的人记载柳敬亭是泰州人而不是通州人,原因何在?唯一的可能,它来自柳敬亭自报家门。吴伟业在《柳敬亭传》中说:“年十五,犷悍无赖,名已在捕中。走之盱眙……”试想,如果柳敬亭(曹永昌)出生于馀西,幼年才随父母迁至泰州,10多岁又离家出走、糊口四方去了,他在泰州生活的时间仅10年左右,叔父甚至祖父仍生活在馀西,自己在泰州还是个“通缉犯”,柳敬亭对人自称泰州人合乎情理吗?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另一种情况,即曹应登弟兄二人是年轻时结伴来泰州闯荡,后来在泰州站稳脚跟,成家立业,儿女都出生于泰州,这些儿女对老家馀西的印象渐淡,成人之后自认是泰州人,这才合理。如此,符合当时人的记载,又与曹氏家谱毫无扞格难通之处。

柳敬亭曾在泰州“北门便民坊”度过幼年和少年?

如果柳敬亭是在泰州出生、成长的,我们固然可依家谱所记称之为通州人,那就是祖籍而言。

管劲丞认为,“族谱于应登、应科名下并注‘徙居泰州’,只在永祥名下兼注所住‘北门便民坊’地点。推想‘北门便民坊’一宅,当是徙泰两房同居之所。谱上所以注在永祥名下,为的是对永昌的徙居南京有分别,同时并包括了他父亲和二叔父的同居之所。如果三人所居不同,族谱纂修总不会挂一漏二。为此,不妨肯定柳敬亭曾在那‘北门便民坊’居所中度过他的幼年和少年。”这种说法,猜测的成分过多,与家谱的原意和历史情况不符。据明代的《万历泰州志》和《崇祯泰州志》,明代晚期至明末,泰州北关的九个坊中没有便民坊,其他城内和南关等处也没有便民坊。便民坊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是在清代的《道光泰州志》,距由明入清180多年,它已发展为便民坊东甲和便民坊西甲,位置确实在北门外,约为城河以北、稻河以西大片地方。便民坊并不是明代的坊名而是清代早期的坊名,只是清代泰州的第一部志书《雍正泰州志》编纂潦草,系汇集《崇祯泰州志》、《微尚录存》等现成的志书,再加上入清以后的一些文献凑泊而成,其中坊里部分全抄自《崇祯泰州志》,用的是近100年前的陈旧资料,没有记下当时实际的坊里名称,便民坊失载。至迟在民国早期,便民坊东甲、便民坊西甲已演变为东甲坊、西甲坊了(见《民国泰州志稿》卷三“疆域”)。民国二十年泰县调整县内区划,“坊”取消,更没有人知道便民坊这个名称了。

曹应登弟兄迁到泰州,推算时间在明万历年间(柳敬亭出生于万历二十年,即1592年,见何龄修《关于柳敬亭的生年及其他》,《清史论丛》第三辑,1982年),管劲丞说他们弟兄子侄一道住在便民坊,甚至说柳敬亭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在便民坊度过,事实上依据不足。曹氏家谱在曹应登、曹应科二人名下只注“徙居泰州”,应理解为徙居泰州境内,但不一定住在泰州城中。有便民坊之说,时间当在清初。

不过,曹应登弟兄来泰州后居住的地方,我推测也不会十分僻远。清初泰州人宫伟鏐《微尚录存》卷六“艺事柳逢春列传”说:“李公三才开府泰州,缉地方恶人,长吏以春(按:即柳敬亭)应,时十七八岁一恶少耳。开府轻其罪,父欲法绳之,乃出亡,游四方……”如果生活在僻乡,长吏就不会拿柳敬亭去应付差事,致使其远走他乡了。曹应登弟兄很可能落脚于泰州近郊,后经几十年,到了清初,迁泰第二代中的曹永祥率全家移居北门便民坊,家谱这才有他名下的这条“徙居泰州北门便民坊”的小注。这时其父曹应登早已去世,其兄柳敬亭一家也早已不在泰州,他们名下当然不会注这样的内容,而其叔曹应科一支,即其堂兄弟永盛、永恒等人仍生活在原地,家谱当然也无需再加小注。比柳敬亭仅小十来岁的宫伟鏐,在柳敬亭传中说他“本姓曹,泰之曹家庄人也”,理应有所依据,这曹家庄很可能正是由通州馀西曹氏弟兄迁泰聚族而居得名的。当时,泰州城郊的农村人烟稀疏,如上官运盐河(今称老通扬运河)南的塘湾,至清康熙中叶仍然“两岸空阔,漭泱无人迹”(见沈龙翔《周公铺》诗序),外来人口在这里定居很容易。泰州城周围有好几个曹家庄,泰州城东南不到10里处,塘湾以北的上官运盐河西侧就

有一个曹家庄。

“流落泰州后,改姓柳”许是戏说

结合柳敬亭同时代人的诗文及明清泰州志的记载,可以对《通州曹氏家谱》作如下解读:一,柳敬亭(曹永昌)父曹应登、叔曹应科由通州馀西徙居泰州;二,柳敬亭与弟永祥均出生于泰州,后柳敬亭辗转至南京定居,永祥迁居泰州北门便民坊。同时还可以推知,曹应登弟兄徙居泰州的时间为明万历年间,曹永祥迁居便民坊的时间为清初;柳敬亭出生地为泰州曹家庄,这是曹应登弟兄来泰州的居住地,具体位置无考。说柳敬亭“幼时随父迁居泰州”,在谱上找不到根据,也不合情理。说曹永昌(柳敬亭)“流落泰州后,改姓柳”许是戏说而已。

曹氏家谱中有关柳敬亭的记载可靠吗?

柳敬亭在明末清初虽然名闻遐迩,但说书艺人在封建社会并没有多高的社会地位,如果不是事实,通州曹氏毫无必要将其牵扯入谱,以增族荣。至于清初的《柳敬亭传》中没有提到他是曹彬之后并不足怪,柳敬亭幼年身边没有祖父母,未必有人告诉他曹彬之类的陈年往事。有人说,柳敬亭果真祖籍通州馀西,当时有关他的诗文那么多,怎么可能一点都不涉及。明清文士与柳敬亭结交,是在他成名之后,距他父辈由馀西迁到泰州,少说也相距40年了,柳敬亭平时如果只自称泰州人,不说自己的家世,别人哪会清楚,诗文没有什么反映是很自然的。

诗中记载柳氏生平

管劲丞文中引用的范国禄的诗就是很重要的反映柳敬亭家世的史料。范国禄(1623-1696年),字汝受,通州诸生,诗文名震一时。其父范凤翼,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历官光禄寺少卿,入清不仕,以文章气节称著。范氏是通州望族,熟稔地方掌故,范国禄年齿比柳敬亭晚一辈,少年时听过柳敬亭的评话。柳敬亭去世多年后,高足弟子邗江居辅臣到通州献艺,范国禄、陈世昶等人有诗纪其事。范国禄有诗四首,其中七古《听居生平话》和七律《居生索赠》都说到柳敬亭是通州人。据清人王藻的《崇川各家诗钞汇存》所收范国禄《十山楼诗钞》有记:

听居生平话

繁华昔日称南京,赁舂我在西华门。桃叶渡头恣游冶,平话争夸柳敬亭。司马堂高惜颜色,倾动公卿一长揖。入座轻将醒目敲,四壁无声人倚席。二十一史多短长,稗官野乘嫌荒唐,出吾之口入君耳,匠心那得皆文章。指挥应节成钩画,唾咳凌风飏珠玉,抉尽英雄儿女情,描向尊前分按拍。开元遗事话鸡坊,流落临安谁擅场。直到烈皇初御极,五狼发迹名始扬。留都乱后闲人少,兔丝燕麦埋青草。博得风流白下传,十年转盼徐娘老。我尝掩泪望馀西,柳家巷口夕阳低。几人绝诣留衣钵,独有居生一蹴跻。吴陵地与东瀛近,梓里相亲关正性,已从授受见真源,变化离奇况加进。居生居生尔年妙,贯串古今特分晓。何不挟此游长安,凌厉尘埃出人表。

《听居生平话》管劲丞引用时,不知是所据版本不同还是排印的问题,与上述文字小有差别。《十山楼诗钞》按年编纂,这两首诗均系于康熙戊辰即二十七年(1688年)。《听居生平话》因居辅臣而追忆柳敬亭。从诗的开头到“描向尊前分按拍”,叙述昔日在留都南京听柳敬亭说书的情景。“开元遗事话鸡坊,流落临安谁擅场”,上句用唐人小说《东城父老传》的典故,下句“流落临安”系借用宋人《都城纪胜》“说话四家”之类,这两句是回过头来追述柳敬亭成名之前的平话界无人擅场可称名家,作为铺垫引出下面两句,烘托柳敬亭的崭露头角。“五狼”指通州,以地望代称柳敬亭,“五狼发迹”是说柳敬亭“发迹”,而不是说柳敬亭在五狼(通州)发迹。四句连在一起,说的是柳敬亭之前平话界业绩平平,到崇祯时柳敬亭“发迹”了,平话界才有人名扬天下。范国禄作此诗时,柳死去已10多年了。“我尝掩泪望馀西,柳家巷口夕阳低”,馀西是柳敬亭的祖居之地,其先人庐墓在焉,“柳家巷”则是虚指,为的是点明柳敬亭之“柳”。掩泪而望,只见夕阳低斜,意境萧瑟,怀念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是当时人知道柳敬亭祖籍通州馀西的有力证明。最后十句咏居辅臣。“吴陵地与东瀛近”两句是说,泰州(吴陵)、通州(东瀛)地理相近,都是培养柳敬亭禀性的梓里。所谓“正性”,意为“纯正的禀性”,盂康文有“禀自然之正性”,范仲淹文有“存乎诚,而正性既立”。这“正性”就是居辅臣从柳敬亭那里接受的“真源”,有了这“真源”,居辅臣才“一蹴跻”。

《听居生平话》是有关柳敬亭的重要史料,《柳敬亭通州人考》之前没有人提及,管氏功不可没。可惜管氏对诗有不少误解乃至曲解的地方,如认为“开元遗事”四句说柳敬亭因说书“不能擅场而流落在杭州”,“崇祯初元回到故乡通州说书之后,才搞出了一点声名”,“我尝掩泪望馀西”两句是说柳敬亭“死后归葬馀西祖墓,先曾经过通州”。“梓里相亲关正性(姓?)”句,正姓,谓曹姓;此句则谓柳敬亭把通州作为家乡,乃由于本姓曹的缘故。因与籍贯问题没有太大关系,管劲丞又谢世多年,这里不详说。另外一首《居生索赠》,颈联上句“南国已无芝麓客”,指柳敬亭曾在北京龚鼎孳(号芝麓)家中献艺,为一时雅事,这句是说,现在南方已经没有这等艺术水平的人了。下句“故乡曾有敬亭翁”云云,由于柳敬亭是居辅臣的业师,用同乡形容二人的关系显然不妥,体会辞意,它不是说居辅臣的故乡有柳敬亭,只能指范国禄自己家乡通州曾经出过平话大师柳敬亭。我认为,这两首诗足以说明,明末清初通州人十分了解柳敬亭,是将柳敬亭作为乡亲怀念的。这当然也从侧面说明了曹氏家谱记载是可靠的。《通州曹氏家谱》所记柳敬亭的家世比较靠实,曹应登、曹应科徙居泰州、应登子永昌即柳敬亭完全可信,通州馀西为柳敬亭的祖籍。明清众多记载,说柳敬亭是泰州人,也不错。这些作者是与柳敬亭交好的友人,这些诗文多数写于柳敬亭生前,柳敬亭如果不自认为泰州人,怎么能够允许别人一次又一次将他的籍贯写错呢!对柳敬亭籍贯的这两种说法,不在一个层面上,一是历史,一是当时的现状,它们不但不矛盾,而且相互补充,将二者综合到一处,正丰富了柳敬亭生平的内容。

曹姓家谱

一、修谱:

私家修谱早在宋时就例定每30年续修一次,清代民间修谱盛行时,曹姓很多支族约定每20年修一次,20年不修谱为不仁,30年不修谱为不孝。浙江余姚道塘曹氏宗族约定10年一小修,20年一大修。清代和民国还编修合谱(联宗统谱),民国益阳曹氏议定“合族通谱六十年一续修”。不过,关于修谱的约定因战乱、灾害或其他原因,往往很难实现。

清代一般由族长、支派房长、祠正、评事等组成,设管理、校正、分修、协修等职。民国修谱班子除了族中权力人物,还增设了有文化的人参加。设有总修(一般由族长担任)、主修(出钱最多者担任)、撰修(文化最高者担任)、编修。还有赞修、督修、监修、同修、补修、校阅、总理(管财务)等职员。

修谱礼仪隆重。修谱开始,要举行隆重庄严的祭开祖仪式。谱局每日早晚要烧香献供祭敬祖先。谱写完工之日要念经拜忏,设宴待客(捐钱者吃饭)场面盛大。最后,按领谱字号将谱接回各房,接回谱牒时也要作祭,鞭炮鼓乐齐鸣,族人兴高采烈,附近的宗族乃至官府也要送礼相庆,像节日一般。

在族谱正式印刊后,所有的老谱一律缴收,除存2册归公外,其余尽皆焚毁。各房发得的1册新谱,由房长妥善收藏,不得给外族人看,不得在谱上私自涂写,并定期验谱。

二、曹姓家乘谱牒

曹姓的文字谱牒,肇始于先秦史官所撰的《世本》。曹姓世系直至汉代应仍是在《世本》上增补,原书在宋代散佚。唐代存留至今的曹姓谱牒信息较前丰富,如《新唐书·宰相世系五下》有宰相曹确曹汾的世系。宋代由于家谱的修撰已经走向成熟,加上国家对私家修谱的提倡,曹姓宗谱迅速增多。明清和民国时期撰修的曹姓家谱迅速增多,其中的一些还一直保存到今天。

-------------------------------------------------------

曹姓家谱文献目录

《安徽曹氏重修谱牒》,不分卷,明代曹尤东修,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刻本;

《安徽曹氏续修宗谱》,8卷及家卷1卷,明代曹来凤修,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刻本;

《安徽休宁曹氏统宗谱》,15卷,明代曹诰修,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刻本,8册;

《安徽歙县曹氏重修谱牒》,明代曹光东修,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刻本,2册;

《江西婺源婺东曹氏谱书》,不分卷,明代曹世麟修,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存养堂刻本;

《曹氏族谱》,5卷,明代曹仁修,明初钞本;

《上海曹氏族谱》,4卷,民国曹永和编,民国五年(1916年)钞本;

《上海曹氏族谱》,民国曹浩续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崇孝堂铅印本;

《江苏曹氏宗谱》,8卷,清代曹盛茂等修,清光绪二年(1876年)宁寿堂活字本,8册;

《江苏扬州维扬曹氏族谱》,8卷,清代曹振甲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活字本,8册;

《江苏南通曹氏宗谱》,不分卷,清代曹邦庆修,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谯国郡刻本,22册;

《江苏常熟虞门曹氏宗谱》,26卷首1卷,民国曹志震、曹雨霖等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铅印本;

《浙江萧山史村曹氏宗谱》,25卷,清代曹文瑞等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敦叙堂木活字本;

《浙江馀姚道塘曹氏宗谱》,18卷首1卷附1卷,清代曹汝才、曹大梁等修,清宣统元年(1909年)清慎堂刊本,12册;

《安徽青阳墩头曹氏宗谱》,8卷首1卷末1卷,清代曹氏族人修,清道光三十五年(1845年)活字本,28卷册;

《安徽泾县谯国曹氏宗谱》,5卷,清代曹思诚、曹里等修,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木刻本;

《安徽续溪旺川曹氏宗谱》,12卷,清曹诚瑾修,清光绪刻本;

《福建平和曹氏大族谱》,清代曹文秩撰,1966年曹培松续钞本1册;

《江西南昌武阳曹氏宗谱》,清代曹文安、曹安行重修,清钞本1册;

《山东邹平於陵曹氏族谱》,2卷首1卷,清代曹守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恒升堂刻本,2册。

《湖北新洲曹氏宗谱》,68卷,民国曹承铸修,民国十年(1921年)木刻本;

《湖南长沙曹氏彦靖公支谱》,18卷,清代曹英煦、曹能才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活字本;

《湖南益阳三峰曹氏通谱》,4卷,民国曹佐熙纂,民国八年(1919年)长沙铅印本;

《广东番禺曹氏家谱》,4卷,清代曹秉溶修,清光绪十二年(1866年)刻本;

《四川巴县曹氏族谱》,8卷,民国曹伯崇三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石印本。

《墩头曹氏宗谱》(清曹氏族人修)

《江苏常熟釜山曹氏家谱》

《江苏通州余西曹氏校正六修谱》

《上海曹氏族谱》(民国时期曹浩续修)

《湖南三峰曹世通谱·世表序》

《江苏通州余西曹氏校正六修谱》

-------------------------------------------------------

曹姓字辈派语

清光绪二十三年曹振甲纂修《曹氏族谱》,江苏扬州曹姓一支字派为:

景国良栋,守世乙启,子木宏允,振汝定纪。

续修字派为:

德贻余庆,学立名扬,锡尔遐福,长发其祥。

江苏扬州另一支曹姓21世以前字派说法不一,其字为:

乾元亨利,贞学为佾,里公雍述,泰罕党宇,

宙洪荣华,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孝悌忠信,

礼义廉杰,金木水火土,壮敬贤良勤俭,射御书数。

21世之后的字派为:

一大士必,永裕恒元,如松有茂,明文思安,善继贤述,克盛荣华。

清光绪二十六年曹汝祥续修《曹氏支谱》,山东诸城曹姓一支字派为:

彬乾元,亨利贞,学有为,良勤俭,庄敬贤,忠孝悌。

清咸丰十年(1860年)四川绵竹《曹氏族谱》的世次班行为:

以学联玟风,圣元世德邦,守先培代远,一本遇多良,

秉正安怀履,希承绍有方,慎之崇汝祖,延显兆绵长。

清代《常宁烟竹曹氏一修宗谱》的字行为:

子应荣达,继必贤良,诗兴泽后,孝启家祥,

芳连甲第,声振朝堂,光余先祖,百世其昌。

1994年七修宗谱的新续字行为:

仰承洪范,怡和泰康,敦崇礼义,德业昭章,福禄绵远,晖耀平阳。

湖南麻阳县芷江东门曹家的字派为:

文大致启宗,国学万世兴,家传日新胜,吉庆中长应。

芷江曹家坪曹姓的字派为:

子言文与齐,思庭世昭光,继恕承先代,法可得久长。

麻阳县高村曹家子字后取二十字:

高永应启宗,祖达胜国英,方志传世代,光华选朝廷。

民国三十七年高村曹家与芷江曹家坪共同商议续取二十字:

安邦定治平,福享久成荣,正大鸿运兴,万家庆天恩。

麻阳县吕家坪毛家湾曹姓的字派为:

景志仁玉庭,万(文)朝(正)维(万)贞(兆)启,世上生俊杰,

久永享太平,祖正流芳远,仕相转佳行。

湖南省凤凰县毛都曹家字派为:

长延祖宗宏绪,达启世代仁义,忠厚贤良俊秀,尚德景星庆云。

民国十八年曹少甫修《曹氏家谱》,江苏通州曹姓一支字派为:

春贤泽绶衡,善禄道耀勋。

民国十六年曹怀之修《曹氏宗谱》,安徽绩溪旺川曹姓一支字行为:

志士光家国,徽猷衍圣功,立诚天助福,敦德世恒隆,

庆本善庭起,瑞从义宅钟,思求荣祖道,文学务先通。

民国六年《湖南益阳曹氏彦祥房五修谱》的派语为:

应世国大昌,芝城土必方,文明光景远,

道下合三房,显承师俊业,圣哲立名邦,

仁孝怀三代,嘉徵集一堂,宗功培至善,祖荫庆常康。

民国三十二年曹时药《六修曹氏支谱》,湖南益阳曹姓一支字行为:

玉受秀贤彦,必钦子冠锡,良文教尔廷,家盛英嗣起,

时安德泽芳,显承师俊业,圣哲立名郅,仁孝怀三代,

嘉徵集一堂,宗功培至善,祖阴庆常康。

曹世家族家谱山东烟台爷爷们中间(继)父亲中间(善)我中间(玉)我

同宗亲人你好,我告诉你我知道的,家谱排字,应该是:作德永昌,积善余庆,功命富贵,福寿康宁。你说的你家爷爷那辈是昌字辈的,最后一个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