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的乔家是怎样的一个家族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2收藏

乔家大院的乔家是怎样的一个家族,第1张

祁县乡土

祁县乔家,是晋商中靠勤劳诚信,白手起家的典型。乔家始祖乔贵发,祖居祁县乔家堡,因其父母双亡,早年常为人帮佣,是一个衣不遮体无依无靠的光棍汉。乾隆初年与秦姓结为异姓兄弟,一同出走口外,开始在萨拉开厅合成当铺做伙计,稍有积蓄,便转到西脑包开草料铺,兼销豆腐、豆芽、切面及零星杂货。二人苦心经营,生意日见起色。但后来又一度亏赔,几乎歇业。乔只好回原籍种地,留秦姓守摊。乔回原籍后娶积氏为妻,后续李氏。

乾隆二十年(1755)口外粮食丰收,秦氏趁粮价低时购存一批黄豆,不料次年黄豆歉收,秦把黄豆出售,获利颇丰,便把乔从原籍叫来共同经营。乔秦二人把店移到东前街,开设客货栈广盛公,乔秦二人当上了财东。到嘉庆时,广盛公生意十分兴隆,但一次倒卖“买树梢”蚀本。所谓“买树梢”就是当农民急于用钱时,将其青苗作抵押,商号借钱给农民。广盛公这次“买树梢”蚀本,几乎倒闭,幸当地往来业户支持,议定将广盛公欠款缓期三年归还,使广盛公得以苟延残喘。到三年结账时,广盛公不但还清了债款,而且大有余利。秦、乔认为此乃复兴基业起点,便把广盛公改名复盛公。乔氏以在中堂、大吉堂、进修堂、德兴堂名义,秦氏以三余堂名义,在复盛公共投资白银3万两,业务仍以经营油粮米面为主,后又兼营酒、衣服、钱铺,买卖日益兴隆。

乔家子弟恪奇祖训,定有家规,不准嫖赌,不准纳妾,不准酗酒。因此乔姓家业兴旺。而秦姓子弟吃喝嫖赌,挥在浪费,渐从号内将股抽出,全部花光。秦氏抽出之股均由乔家补进,最后复盛公14个财股中秦姓只留1分2厘5,余皆为乔姓之股。

复盛公成为乔姓之商号后,买卖兴隆,继在包头增设复盛全、复盛西商号和复盛菜园。后来又在包头城内共开设复盛公、复盛西、复盛全等有19个门面,四、五百职工,是包头城开办最早、实力最为雄厚的商号,故包头城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说。

乔氏依托复字号,又向国内各大中商埠发展,先后在京、津、东北、长江流域各城镇设立商号。光绪十年(1884)又设大德通、大德恒票号。大德通票号最初资本6万两,中期增银12万两,最后增至35万两。大德恒票号资本10万两。二票号在全国各地有20多个码头(分号)。西至兰州、西安,东至南京、上海、杭州,北至张家口、归化、包头,东北至沈阳等地,均设有乔氏商号。徐珂《清稗类钞》载,乔氏共有资产四五百万两。实际不止此数,清末乔氏在全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等200多处,有流动资金700――1000万两以上,加上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有资产数千万两。

乔氏在商业经营中很注意网罗人才,这也是乔氏商业长久兴旺的重要原因。如祁县人阎维藩(1859-1949),原在平遥蔚长厚票号福州分庄任职时,曾为福州都司恩寿垫支白银贿官,总号认为阎违背号规,要处置维藩,不久恩寿升迁汉口将军,但维藩因处分之事不快,已决意辞职。乔致庸得知消息,认为阎善于交给官府,又是个经营人才,派其子学仪专程途中截迎,礼聘阎氏为大德通票号总经理,许全权处理号事。阎为报答乔氏知遇之恩,弹精竭虑,苦心全营,使乔氏商业获益非浅。乔氏为其商业之繁盛,一直注意交结官府。乔映霞就认为花钱捐官买来的只不过是死后铭碑上的殊荣,并无可骄傲之处,而花钱结识权贵则可作为经商靠山。如果某官在官场失意,又可另外交结新官吏。也就是说前一个靠山倒了,还可找新靠山,使商业经营不受影响。乔氏交结权官,上至皇室亲贵,至州府县吏,四方笼络,八方疏通。光绪以来,陕甘封疆大吏、山西巡抚道员,几乎都与乔氏的商业在经济上有交往。庚子事变,慈禧西逃,途经山西时,乔氏大展交结官吏之能事,使慈禧行营设在其所办票号祁县大德通总号,又出借给清廷40万银两,以解清廷西逃财政拮据之急。清廷当然也是“投之以挑,报之以李”,此后对乔氏商业多加关照,又让山西巡抚丁宝铨将“福种琅环”匾赐乔氏,乔氏商业也得以借此大壮声威,扩大了影响。

贵发共有三子,长于全德,堂名德星堂,但后继乏人,人丁缺少,故长门所营商业较逊色。

次门全义,生子致远,堂名宁守堂。致远生二子。长嵘,堂名保和堂,次超五,堂名保元堂。乔超五是咸丰九年(1850)举人,光绪初补新城知县,在他的影响下,其子弟秉承遗训,追求功名,故乔姓这一支,父子、叔侄、爷孙、兄弟、舅甥多有科名。

三门全美,堂名在中堂。全美生二子,长子致广,英年早逝;次子致庸(1818一1907),是乔家中一位出类拔萃人物,他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个朝代,为乔氏家族的繁荣立下了大功。致庸先是想以“儒术荣门阀”,后又感到此乃舍本求末。于是决心继承租业,在商界大展宏图。致庸治商有方,并主张经商首重信,次重义,第三才是利。他认为:经商必须戒懒、戒骄、戒贪。在致庸的精心经营下,乔氏“在中堂”的商业得到很大发展,人称致庸为“亮财主”。致庸生有六子,次子景仪所生子映霞,过继长子景岱,人皆称大少,乔氏在中堂后来由他主持。

映霞深受乃祖熏陶,主持乔家以来,事业心强,治家颇严。映霞不愿意乔家诺大家业在他手中败落,力图振兴,维护这个家族的繁盛和完整。映霞还针对众兄弟与子弟的性格特点,分别立书斋名,如“不泥古斋”、“知不足斋”、“日新斋”、“自强不息斋”、“一日三省斋”等,以资互勉,并订立家现: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贝者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等。

乔家对子弟读书也十分重视,而且要求甚严。他们聘私塾教师一定要聘学问大的,在接待上也尤为礼遇。如对所聘本县名儒刘奋熙,尊敬异常,以致不敢对刘提报酬,只是暗中对刘家给予多方资助。乔家对教师逢节日有例敬,专配有二名书童陪待,吃饭时由家长作陪,遇有家宴或送请宾朋,必为教师设首席相待,教师回家时,必备轿车接送,家长率子弟恭立甬道送迎。乔氏如此尊重教师。其目的是在子弟中树立教师威望,生崇敬之心,有利于教师秉权执教。约束骄横的小少爷。同时使教师有所感戴,可不遗余力地施教,最后受益者仍为乔家。乔氏重教之风,为乔家培育了许多人才,其后代子弟有不少人进入高等学府,成为科学家、教授和爱国军人等。

尽管乔映霞很能干,但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完美,而且还引起过报界注意。映霞思想化较开明,早期崇拜康梁,后倾向孙中山推翻帝制,曾率先剪辫子,动员家族妇女解除缠足之陋习,又任过区长、禁烟委主任。一次在与邻村人械斗中,误用枪打死一人,花了很多金银才了结此事。1914年金永任山西巡按时,意欲勒索乔家,又旧事重提;传拘映霞。不得已逃天津租界。在此期间,信奉了基督教。映霞原配程氏,难产身亡。继娶杨氏,生子健,但杨氏不久也去世。一次,映霞在津偶然与刘菊秀邂逅相遇。刘氏天津人,协和医专肄业,护士。映霞在津因微疾入院,刘正在病房实习,二人相识,后成婚,生一子,生活了五年。后二人因个性不合,时有口角,裂痕越来越大,最后离异。映霞痛不欲生,曾跳楼自杀,致使踝骨断裂,终生成踢腿。《在中堂――乔家大院》一书载:“对刘菊秀外界诋毁颇多,说她原本有情夫,和映霞结婚不过贪乔家之财而已。婚后仍和原来情人鸿雁往来,暗渡陈仓,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什么通信用英文书写,欺映霞不识英文,映霞截获原信着人翻译,始知为请书等等。”1994年笔者在日访学期间,蒙日本学者小野信尔、小野和子教授帮助获得民国10年2月28日出版的《解放画报》第17、18期,载有《一封内容复杂的信》,披露了映霞与刘的婚姻内情:即乔刘是1917年夏经人介绍结识,是年11月20日(农历)结婚,1918年10月30日生一子,刘之情人是美国麻省工大硕士林某,该报还登载了刘林英文通信。但乔刘离婚后,刘嫁北京某医生。文章指出:“刘女士本不爱乔,是父母拿乔财产染她之心,才为势所屈。所以教会的牧师为了财产离经叛道了,堂堂的硕士为了财产变成拆白党了!信教的妇女为了财产坠入地狱了!忠厚的男子为了财产受着痛苦了!财产究竟是好东西呢?还是坏东西呢?还是不会用财产呢?”该文作者结论道:“父母遗产不是享福之具,实是取祸之道。有志的男女,不应收受父母之遗产,明白的父母,不应将遗产传之子女。”从乔映霞的婚姻故事中,可知民国初年乔氏资产尚多,不过并不等于乔映霞就能有了幸福美满的婚烟。

乔氏家族的衰败,是从清末清政府设户部银行始。时乔氏票号业务多被官办银行夺走,公私存款大幅度减少,乔氏不得不把票号改组为钱庄。辛亥革命时期,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原依附清王朝的乔氏商业,大受损失。乔氏在包头的复字号商业,1926年冯玉祥军向北撤退,饷粮皆由包头商号垫支,摊派极重,乔氏复字号因此损失粮食五万石,现洋150万元,元气大伤。1937年日军侵占包头,乔氏复字号当铺、钱铺均被日伪组织接收。抗战后,乔氏商号复业,仅苟延残喘,到解放前已是奄奄一息。

乔家发迹始祖贵发

乔贵发,字公达,清朝乾隆初年山西省太原府祁县乔家堡人。著名晋商名门乔家发迹始祖。幼年父母双亡,被寄养于东观舅父家,长大后回到乔家堡独立生活。因为穷困潦倒后,毅然决定走西口,到内蒙创业。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就是乔贵发在包头经商发迹后回老家逐渐建成的。

乔贵发原系一贫苦农民,因生活所迫,与盟兄弟徐沟县大常村秦某相偕于1736年(乾隆元年)离乡背井,到了内蒙古萨拉齐厅老官营村,在一家吴姓的当铺当了伙计。十余年后,有点积蓄,便转到包头西脑包开了一个草料铺,并经营豆腐、豆芽、烧饼、切面以及零星杂货,并无商号牌子。1755年农业丰收,粮价低落,便大量买进黄豆,准备做豆腐,恰该年豆价骤涨,他们卖豆盈利更多,便挂出了“广盛公”的牌子,以后改“复盛公”。随着包头的发展,复盛公营业旺盛,其经营项目包括粮食、布匹、绸缎、烟酒、蔬菜、皮毛、铁水、洗染、旅馆、当铺、钱店、票号等等,并且还发行了纸币。乔家商业最盛时广设商号于北京、太原、太谷、祁县、西安、兰州、南京、上海、杭州、汉口、广州、沈阳、哈尔滨、张家口等地,全部资产约在白银一千万两以上,成为称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远通俄蒙的名商巨贾。他的发迹之路值得我们学习。

坚定信念,艰苦创业

坚定的成功信念,是乔贵发经商发迹的首要条件。乔贵发自幼父母双亡,穷得连媳妇都娶不起,全靠出卖苦力帮佣维持生活。只因去参加本家侄儿的婚典宴席,不小心被管事的人大骂讥讽,一下子血性奔腾,引发念头,毅然决定走西口,发誓要混出个人样来。他最初选择了吃大苦,挣大钱的活儿――拉骆驼,有了些小积蓄。这给他后来的发展打下了一些基础。他不断地动脑筋琢磨发财之道,因当地广产豆类,冬季蔬菜缺乏,豆制品有市场,他开始做起卖豆腐、豆芽的买卖。本利回转很快,钱到手也越来越多。但就在这个时候,乔贵发的意志和信念受到了挑战,有一段时期,他沉迷于赌博,几乎将本钱全赔进去,只好又返回老家山西祁县。在经过一番痛苦的反思重新找回自己的信念后,第二次再走西口到包头创业。吃一堑长一智,乔贵发不断坚定着自己必须成功的念头,并且更加谨慎,烟酒赌博全不沾身,一心一意投入创业。而同他合作的伙伴却在稍有长进后开始吃喝嫖赌,挥霍无度,不断将股本抽走。乔贵发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一股股补进,变多股为自己独股,使自己的小本生意立于主动,最后自己独自开了商号。

求新求变,紧抓机遇

乔贵发在经营豆腐、豆芽生意时,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当时许多人开始仿效他的做法,他意识到必须另辟蹊径,干更大的买卖。他看准包头可以做草料铺的经营,马上从萨拉齐搬到包头,参与向贩牛马骆驼的商人供应草料,并兼营牲口行,很快取得了成功。在经营范围日渐扩大的同时,他又瞅准做粮食交易的商机,并用低进高出、囤积抛出等手段巧妙经营粮行。他在丰收年低价购粮囤积,在欠收年适当高价卖出。而后又采取形同于如今期货交易的方式,提前定购农作物。虽然风险很大。但乔贵发预测能力极强,几乎年年测准获利。有人说他手气好,可他不以为然。凭着多年吃苦总结,他早将市场了如指掌,水到渠成已是必然。

诚信为本,乐善好施

乔贵发在生意场上以诚为本,童叟无欺。这种“和为贵”的思想渗透在他生意的点点滴滴中。他卖豆腐、豆芽决不缺斤短两。卖高称、薄利多销是他的绝窍。乡亲邻里人人愿买他的东西。回头客多。“宁舍银钱,不结冤家”,“乐善好施,接济穷因”,乔贵发坚持自己做到,子孙做到,乔家世世代代做到。乔贵发不在乎别人欠帐不还,也从不去催。还有人借了东西不送来,他也不问。每逢节日,他都要送邻里朋友小礼物。他把牲口拴在门口,谁愿用谁就用,用完给他送回门口就行。凡遇困难朋友,他都给些钱财物品以解燃眉之急。

善用人才,聚集人气

聚集人才是乔贵发经商的重要策略,他办草料铺发迹后,又在包头开办“广盛公”商号。乔贵发的广盛公商号,从米面粮油、金银铁器、布匹丝织直到典当账铺,处处用的都是能人和细心之人。不能者试用期不到则给以银两婉言辞退。但一旦用准的人,他是百般依赖,给以厚待。在各类人才中,有会算帐的、能跑腿的、会应酬说话的,甚至有能观天象的。

在对待仆人方面,乔家总是宽容,不仅能保证佣人吃饱、穿暖、还尊重佣人的人格,“在中堂”里的女仆只有成年已婚的老妈子,没有未出嫁的小丫环。乔家对待佣仆都比较和善,而佣金比较丰厚,逢年过节另有赏赐,还把肉、麦、煤、柴发送到各家。对年纪大的佣仆养起来,原意回家的,每年还给些许退休金。偶有过失时,乔家从不恶语相说,也不会打骂虐待。佣仆家中遇到天灾人祸时,乔家总是热情相帮。

家规严厉,百年兴旺

乔家的家规定有六条:一不准纳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嫖妓,四不准吸毒,五不准赌博,六不准酗酒。这些条文从乔贵发起一直沿续到民国年间。

在执行这些号规中,乔家落实得很好,子女们大都仿效约束不敢疏忽。如乔致庸、乔映霞、乔映霄这些后代的婚姻,始终坚持了一夫一妻制。乔映奎的妻子只生女孩,不生男孩。虽然封建礼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权至上”等思想不断给以压力,而且按照乔映奎的家庭地位,娶个二房是顺手可得之事,但在家规的约束下,根本不敢产生娶二房的念头,只得过继侄子过户顶门。

乔贵发在创业小有成功时头脑何等清醒,制定严厉家规约束子孙,这才使乔家从乔贵发起历经七世共200多年来始终能够蓬勃发展。乔家子弟,大都受到中等以上的教育。他们办私塾,高薪聘老师,优秀者送入太谷铭贤学校、天津南开中学、大学深造。毕业后再留学美国。仅“映字辈”,上过大学者两人。第六代兄弟20人中,11名大学生,获博士学位者2人,硕士1人,多人从事教授、翻译、工程设计等事业。

祁县乡土

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入太学,补《五经》讲书,五年不谒告。

乔松年:清代山西巡抚,徐满人。

大乔:

二乔,东汉末年乔公的两个女儿,容貌美丽;大乔(嫁孙策)和小乔(嫁周瑜)。

别称:大乔 小乔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出生地:吴郡乌伤县

籍贯:吴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

容貌: 如花似玉 倾城佳人

父亲:桥国老

配偶: 孙策

姊妹:小乔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 ( 公元 200 年 ) ,孙策于打猎时遇刺受重伤,大乔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饮,全心照顾,然孙策仍药石罔效逝世。大乔悲痛欲绝,数度昏厥,并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孙策临终前曾拉着她的手,要她照顾幼弟孙权(18 岁 ) ,助他接掌大权,并除奸讨逆,使大乔只好打消原来念头。后来孙权对皇嫂仍万般尊重,也在大乔与众臣如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辅佐下,很快地团结江东各股势力,建立威望,进而重新掌控大局了。

据说大乔在孙权称帝 ( 公元 229 年 ) 之后,即不再过问俗事,深居简出,青灯古佛,宁静详和,安享天年矣!

小乔:

性别:女

籍贯:吴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

名字:乔婉(待考证)

容貌:国色天香(也作国色琉璃) 可以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相媲美

父亲:桥国老(桥姓今简化为乔,两姓合一,后来都作乔国老。)

配偶:周瑜

姐姐:大乔

子女:两子(周循、周胤)一女(嫁与太子孙登)

乔用迁(?―1851),湖北孝感人。字见斋。嘉庆进士,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后历任广西南宁知府、道员,广东按察使。1840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曾率军在穿鼻洋、尖沙角轰击入侵的英国军舰和走私船。同年任山东布政使。1845年升贵州巡抚。1852年卒。

乔光烈:上海人,清乾隆进士。为官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历任宝鸡知县、湖南巡抚、甘肃布政史等职。做官30多年,仍然两袖清风。在任知县时,他亲自教农民种桑养蚕,被人称为乔公桑。著有《最乐堂集》。

乔世植:上海人,著名诗人。

乔林:画家、篆刻家,如皋人。

乔允升:明代刑部尚书,洛阳(今属河南)人。

乔宇:著名大臣,乐平(今属河北)人。

乔中和:太原通判,丘(今属河北)人。

乔吉: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居杭州(今属浙江),散曲风格清丽,内容则多消极颓废,明清人多以他同张可久并称为元散曲两人家。

乔达:山水画家,燕(今属河北)人。

乔行简:南宋大臣。浙江东阳人,光宗绍熙进士,理宗时曾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军国重事,并被封为鲁国公。著有《周礼总说》、《孔山文集》。

乔林:唐代宰相,太原(今属山西)人。

乔知之:左司郎中,冯翎(今属陕西)人。

乔维岳:官至太常少卿、寿州刺史,南顿(治所在今河南项城西)人。

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祁县乔家第三代人。他出身商贾世家,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他是乔家门中最长寿的人,活了89岁,一生娶有6妻,因乔门中有不许纳妾的家规,都是续弦。电视剧中的陆玉菡是虚构的,6妻中没有陆氏,6妻留下6子11孙。当国家到了国将不国的境地,大批银子流向海外时,他一改往日不治家宅的习惯,于同治初年耗费重金扩建祖宅,修建了著名的乔家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乔冠华:(1913328—198392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197411~197612)。江苏盐城人。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1942年秋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

乔羽:(19271116—) ,山东济宁人,剧作家、词作家,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乔军,生于1971年,江苏扬州市。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文工团歌唱演员。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后曾进入中国音乐学院深造。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经荣获文化部“文华声乐表演金奖”(国家最高级别政府声乐大奖),荣获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听众最喜爱歌手金号奖——最佳男歌手” 等。

乔红:湖北人,1975年 入选武汉市南垸坊小学乒乓球队,1980年 进入湖北省乒乓球队,1987年12月 入选国家乒乓球队,1996年 亚特兰大奥运会后正式退出国家队,2003年1月至今 任中国乒乓球队教练。

乔连升(1917-1984),河南孟津人。1938年加入中国***。先后入陕北公学、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抗大区队长兼教员、晋冀鲁豫军政大学科长、华北军政大学大队长。建国后,历任第六高级步兵学校大队长,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分院教员、教研室主任、副秘书长,中央统战部秘书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局长。

乔学亭(1924~20111104),男,山东省肥城人,成都军区政治部原主任,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乔学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中少有的参加了对日、对印、对越作战的代表,战斗经验相当丰富。

[1]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第四位当家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乔致庸是清朝末年山西晋商的代表商人,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弃文从商接手生意。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生意日渐兴隆,至清末,乔氏家族已经在中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资产达到数千万两白银。在国弱民贫的清朝,晋商能够走向全国,实属不易。

嘉庆二十三年,乔致庸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商贾世家,父亲乔全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乔致广抚育长大。少年时期因兄长病故,乔致庸弃学从商,开始掌管乔氏家族生意。在他执掌家务时期,乔氏家族事业日益兴盛,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其下属复字号称雄包头,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另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遍布中国各地商埠、码头。乔致庸本人也被称为“亮财主”。

19世纪末,由于连年战乱,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大量白银外流。晚年的乔致庸一改以往不治家宅的传统,于同治初年(1862年)开始在家院附

近购置地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宅院,即著名的“乔家大院”,至今保存完好,是山西民居的代表建筑。

乔致庸曾先后娶过六个妻子,分别是马氏、高氏、杨氏、周氏、杨氏、杨氏,育有六个儿子,十一个孙子,其中三儿子乔景俨在乔致庸晚年时当家。

乔致庸待人随和,讲究诚信为本、“以德经商”。乔致庸一生做出诸多善行。光绪三年天遭大旱,乔致庸开粮仓赈济灾民。光绪三十二年,乔致庸去世,终年89岁。

乔氏家族的典型代表:乔致庸,待人随和,讲究诚信为本,“以德经商”。一生做出诸多善行,终年89岁。

乔家最鼎盛的时候占有国库的七分之一。

汇通天下就如他们的名字一样,正则通,通则大,乔家说要想干事情,要广交善友,广结良缘。

首先要正。跟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发生什么事,发生什么事就组成我们的人生命运了。

如果跟正人在一起,通常都没有什么坏事发生;如果跟坏人在一起,通常都没有什么好事发生。

教育孩子正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如果教育孩子,能够做正人的话,正就代表通,一个人正的人将来交的朋友,她的圈子都是不同的。因此告诉孩子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在家规中是可以这么去规范的。

广结良缘需要通,通则大。

结缘过程中不仅仅是选择朋友,还要帮助朋友。乔致庸是非常豁达的,他的精神就是源于父亲的身教言传和影响,他的父亲面对商业危机,非常豁达,以义取利,在乔致庸及他的孩子和孙子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豁达。

所以从乔家整个商训中,是可以学到很多人生的大智慧。

长于全德,堂名德星堂,但后继乏人,人丁缺少,故长门所营商业较逊色。

次门全义,生子致远,堂名宁守堂。致远生二子。长嵘,堂名保和堂,次超五,堂名保元堂。乔超五是咸丰九年(1850)举人,光绪初补新城知县,在他的影响下,其子弟秉承遗训,追求功名,故乔姓这一支,父子、叔侄、爷孙、兄弟、舅甥多有科名。 堂名在中堂。全美生二子,长子致广,英年早逝;次子致庸(1818一1907),是乔家中一位出类拔萃人物,他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个朝代,为乔氏家族的繁荣立下了大功。致庸先是想以“儒术荣门阀”,后又感到此乃舍本求末。于是决心继承租业,在商界大展宏图。致庸治商有方,并主张经商首重信,次重义,第三才是利。他认为:经商必须戒懒、戒骄、戒贪。在致庸的精心经营下,乔氏“在中堂”的商业得到很大发展,人称致庸为“亮财主”。致庸生有六子,次子景仪所生子映霞,过继长子景岱,人皆称大少,乔氏在中堂后来由他主持。

映霞深受乃祖熏陶,主持乔家以来,事业心强,治家颇严。映霞不愿意乔家诺大家业在他手中败落,力图振兴,维护这个家族的繁盛和完整。

映霞还针对众兄弟与子弟的性格特点,分别立书斋名,如“不泥古斋”、“知不足斋”、“日新斋”、“自强不息斋”、“一日三省斋”等,以资互勉,并订立家现: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赌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等。

湖北孝感乔氏族谱,(清)乔用迁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

孝感乔氏族谱四卷,(清)乔用选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乔氏载记二卷,(清)乔松年辑,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显月斋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上海梁国乔氏世谱不分卷,(清)乔廷木纂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乔松秀抄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上海乔氏宗谱八卷,(民国)乔先格主修,乔先信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铅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南盂津绩纂乔氏族谱二十二卷,(清)乔心田纂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今仅存第一卷。

续纂乔氏族谱二十二卷,(清)乔心田纂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乔氏支谱续修不分卷,(清)乔镛等纂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乔氏支谱续修,(清)乔阶续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西介休乔氏宗传九篇,(清)乔元椿等撰,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云南大学图书馆。

云阳汤纲洲乔氏七修宗谱六卷,(民国)乔大志等主修,乔贤玉等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善益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四川新都乔氏家乘,(民国)乔明晰编纂,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乔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金陵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七卷、第十~十一卷、第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博山乔氏家谱三卷,(民国)乔廷权、乔廷恒重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三友堂石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图书馆。

乔家大院的乔家是怎样的一个家族

祁县乡土祁县乔家,是晋商中靠勤劳诚信,白手起家的典型。乔家始祖乔贵发,祖居祁县乔家堡,因其父母双亡,早年常为人帮佣,是一个衣不遮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