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的洪氏家族是怎么来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0收藏

南安的洪氏家族是怎么来的?,第1张

营前地处南安石井湾,前临瀛江,背靠鳌峰,山明水秀,环境优美。营前洪氏家族祖籍晋江英林。始祖十四朝奉公(“十四郎”和官名“朝奉大夫”的合称)原籍河南光州府固始县,唐末偕二子随王审知入闽,经三徙,于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定居英林。从此族裔繁衍,瓜瓞绵延,成为闽南一大望族。及传至十四世宗远公,于元代由英林宅角分居溪前村。再传至十七世嗣明公,约于明初由溪前徙居南邑四十四都营前村,是为营前洪氏肇基祖。自此宗远公裔孙支分“三前”(溪前、庵前、营前)。营前洪氏家族现已传至三十九世“乃”字辈,是英林洪氏族中发展最快的支派。现在家乡人口数2000余人,另有上千族裔分布于福州、厦门、江西、广东、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约于清康熙年间,迁往广东惠州府海丰县的醇仁公支派,和江西吉安府万安县的应怀公支派,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等多种客观原因,致使宗亲叔侄关系中断300余年。1993年重修宗祠和族谱时,特派人到岭南等地觅亲,终于使这两个支派的宗亲与祖籍重得联系,实现先辈嘱咐“一定要认祖归宗”的夙愿。

  营前洪氏宗祠兴建于何年代,无史可稽。据“大营前洪氏族谱”重修时间推断,宗祠曾于清雍正乙巳年重修过,距今270余年。另据祖辈传说,清嘉庆年间,营前著名船长因受蔡骞“海盗”案件株连,致使宗祠遭清军官兵焚毁,大厅口石吟火烧痕迹可作历史见证。直至道光年间才按男丁人数集丁钱修复。此后历经1 7 O余年风雨虫蚁侵蚀,久年失修,加上“文革”期间祖宗神主被焚烧,宗祠长期无人管理,致屋盖破漏,中脊已处下塌之危。

  1993年春,旅菲侨亲洪金榴先生回国探亲,积极倡议重修,海内外宗亲一致赞成,当即成立“营前洪氏宗祠筹建会”着手进行筹备工作。旅港宗亲洪凯展、洪启锐、洪瑞意、洪君令、洪安顿等带头解囊捐资,海内外宗亲也踊跃乐捐。经数月筹措,于当年农历六月中旬动工兴建。宗祠重建工程以原方位(癸丁兼丑未)、原尺寸、原风貌为原则,并在结构上加以改革,即木柱木栋一律改为石柱、石栋,增设门路亭和围墙等。经半年时间的紧张施工,于农历十二月中旬告竣,造价人民币50万元。重建后的洪氏宗祠,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花草人物,栩栩如生,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当时被人们誉为闽南地区一流宗祠。1994年2月4日,即农历岁次癸酉年十二月廿四日,营前洪氏家族举行隆重的“营前洪氏宗祠重建落成暨升祧庆典”。1200多名来自闽南地区各县市、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地的贵宾和宗亲欢聚一堂,畅叙亲情,气氛热烈,盛况空前。

  营前洪氏家族世代勤奋学习、拼搏进取,曾出了不少社会贤达,经济生活也比较宽裕。科举时代,特别是明末清初,营前曾出了十几位名宦绅士。诸如:洪秀荣(九世)崇祯辛未年(1631年)钦授镇国将军;洪熙宗(九世)崇祯甲申年(1644年)光禄大夫、都督同知,妣陈氏诰赠一品夫人;洪秀宗(九世)康熙甲辰年(1664年)一品光禄大大、左都督,妣王氏诰赠一品夫人;洪熙孟(八世)康熙丁未年(1667年)诰赠参将正品;洪应怀(十世)康熙七年(1668年)钦授副总兵官;洪渭叟(十世)康熙八年(1669年)钦授威略将军;洪心江(八世)康熙壬子年(1672年)中宪大夫,妣曾氏诰赠一品夫人;洪翼如(十世)康熙十二年(1673年)钦授都司;洪章河(十世)康熙乙丑年(1685年)承德郎、庐州府知府;洪朝端(十世)康熙丁卯年(1687年)一品光禄大夫,左都督盖印将军。康熙年间还曾出现了父子科第、兄魁弟解、科甲蝉联的动人事迹,即十世祖洪守辟(海丰支派)康熙十四年(1675年)中举人,其子洪宸拂、洪宸孚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同科中经魁和解元,次子洪宸孚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再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充三朝国史馆纂修、户部清吏司主事,目前海丰县还有“洪翰林”的遗址、遗墨。洪士达(十一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入国子监太学生选州司马。洪以居(十一世)咸丰十年(1860年)中选魁;另有多名太学生、府庠生、邑庠生。清代还出了一位闻名厦门的大商贾——洪古伯,厦门有一条街道叫“洪本部”(现第五码头附近),就是洪古伯当年开发、经营的集市。

  营前洪氏家族于近现代也出了不少社会知名人士。民国初期,营前曾出了几位有名的“火船舟代公”(轮船船长)即洪于选、洪士塞、洪水纺、洪于坑、洪金撰等。随着海运的兴起,村民经济生活有较大提高。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营前的“汉唐兴”时代。新中国成立以来,营前涌现出几十名大学生、博士、工程师、会计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千吨级远洋轮船长和轮机长、科局级和处级干部等。

  目前,营前人正朝着宽裕型小康生活目标前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营前洪氏族人必将以超越前人的胆识与气魄,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为祖国和家乡做出更大的贡献!

迁琼始祖洪道,字文襄,号肃斋,南宋宋宁宗丙戌科进士,翰林院兵部侍郎从三品,升授江西提督从一 品。

长子洪仁元字天一,号和甫。宋理宗己丑科进士,任鸿胪寺卿升礼部四司转运使正三品。

次子迁琼二世祖洪仁亨字天三,号介甫。宋理宗壬辰科进士,任监察御史、云南安顺知府正四品,

迁琼三世祖洪满旺元贡生字乾刚,号鼎铭。担任元朝桂林府通判从五品,

迁琼四世祖洪万邦武庠出身字德及,号协和。担任元朝中万户镇抚使从五品、百户,据《正德琼台志》卷第18记载:元代海南文昌设一翼千户所、八百户所,万邦公元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受职百户。为文昌八姓百户之一。正值岛内大规模黎族起义州府多为黎贼所陷,贼劫掠民众,民多死难。万邦公奉命征黎,公奋勇杀贼每战毕为先锋以功授中万户镇抚使。后卒于军中,谥正肃,武略将军。

迁琼五世祖洪真懋字仲昭,号勉齐。武庠出身。万邦公第五子,居锦山镇南埠,年少袭父职为百户侯。明朝官副千户从五品、百户开“善书堂”道公定辈分。

自此以来文官武职绵绵不绝五传至真懋公犹能克绍前徽。仁亨公配琼州府帅君曾有昌马氏之女诰封恭人。曾有昌字仁伯生于南宋1201年卒于元朝1294年洪满旺元至大三年公元1311年受职,洪万邦元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受职。可以得出道公与仁亨公渡琼时间为宋度宗及宋恭宗间。

洪家元、明两朝一直都是锦山镇的驻军将领,所以洪氏祖庙供奉的“婆祖(祖先的夫人)成为锦山的三大土地婆之一,每到婆期类似(海南公期)镇上周围的人都前去祭拜。

二十六世孙洪世贤尊谱而书。尊祖敬宗迎面朝南,左昭右穆代代相承虽时变迁不忘祖德,重聚光辉在振家秀。重修谱序,司马迁曰:“谱乃家之史,史乃国之谱也。谱不立,则昭穆混,渊源慒。人不知祖,何异禽兽”。家之有谱,国之有史则鉴前朝之治乱与衰而损益其纪纲夫一朝之事迹与图物类外国之贡献共同以资。御览家谱则上考列祖之渊源下辟后裔之统绪旁连兄弟之脉络所以固本根而荣枝叶与国史大同小异。古人有言三世不修谱非孝子孝孙。

唐代洪氏就已经成为三十六个显族之一。23世祖洪孝昌洪皓先祖于唐开元七年进士第,官至聚贤殿学士,谥号文成。为我洪家第一位进士。至29世祖洪古雅官至唐大司农因辟黄巢乱迁入江西。30世祖古雅公次子洪玉以曾孙师畅贵(33世)三世皆官上柱国,追封鄱阳开国新安郡公迁入江西乐平。至37世祖先公洪士良赠太师,士良公师承吴景鸾技艺精湛,得吉地葬鄱阳。士良公曰:“葬我必于滃港仓下,子孙当青紫不绝”。士良公时洪家已退出士大夫阶层,士良公“志操不群”兼营商业以运销粮食为主,家境大富。望子孙读书业儒。以光复家门。子洪炳官至中大夫但早逝赠太子太保、右仆射。遂寄望于两孙彦升、彦暹。长孙彦升登宋元丰八年进士官至太中大夫赠少师、光禄大夫。次孙彦暹,字子深,官至右通直郎赠太师、秦国公。至皓公遂重为显贵任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扣荒漠十五年坚贞不屈、艰苦备尝、全节而归。被誉为“宋之苏武”归赠太师、魏国公,死谥“忠宣”。宋高宗曰:“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生八子皆为青紫,犹以洪适、洪遵、洪迈闻名天下,有“鄱阳三洪”之称。皆为宰相公侯。世传“一门三丞相四学士”之美誉,说的就是皓公父子。士良公种德重义、先富而重教、此德报也。毛泽东——祖宗都不敬,谈何爱国。

敦煌世家辈分顺序为:

1 张氏:主要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2 令狐氏:主要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给周文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3 洪氏:多源流姓氏,源出上古炎帝神农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姓。

其他姓氏辈分顺序可以在敦煌世家大族中找到。

3楼洪氏是一个常见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O14%,居中国姓氏人口排行107位。以浙江、江苏居多,两省洪姓约占全国汉族洪姓人口28%。在闽南,洪氏是一个历史悠久,传裔众多的望族。仅晋江、石狮洪氏就有68村,总人口6-7万人。晋江洪氏分布主要在青阳镇(现西园)钱屿、莲屿、梅屿,及英林镇,金井镇,龙湖镇一带,称“五十三乡洪”。

洪氏的起源有二,一谓起于“共”姓。据《元和姓纂》,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十四世日勾龙,勾龙生垂,为尧共工之官,因命氏列于诸侯,封于共国(在今河南省辉县),称为共伯。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其后人称共氏。东汉灵帝时有大臣共普,因宦官势张,弃官避祸,改姓为“洪”,迁居炖煌(今甘肃凉州)而族姓昌大。故洪氏以“墩煌”作为郡望。一谓洪氏来自宏、弘、翁等氏之后改姓而成。《通志·氏族略》载,豫章有弘氏(一说宏氏),因避宋朝讳而改为同音的“洪”字。又据《六桂堂族志》谓:五代时有由莆田竹啸庄迁泉州的翁乾度,“官至郎中,娶夫人陈氏,生六子”,因避乱将六子分别改姓:长子处厚,字伯起,分姓洪;次子处恭,字伯虔,分姓江;三处易,字伯简,本姓翁;四处朴,字伯悖,分姓方;五处廉,字伯约,分姓龚;六处休,字伯容,分姓汪。至宋初,六子先后俱中进士,居官显荣,人称“六桂联芳”,其苗裔振振绳绳,分布广泛,故闽南乃至东南亚一带华侨,俱以“洪、江、翁、方、龚、汪”六姓为同宗,称“六桂堂”。

南安的洪氏家族是怎么来的?

营前地处南安石井湾,前临瀛江,背靠鳌峰,山明水秀,环境优美。营前洪氏家族祖籍晋江英林。始祖十四朝奉公(“十四郎”和官名“朝奉大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