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书话 2(卫氏) 2014-02-28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河东书话 2(卫氏) 2014-02-28,第1张

 卫门书家

周武王灭商后,赐同母弟封于康邑,史称康叔封。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封,让康叔迁徙至殷商故都,建立卫国(今河南鹤壁、新乡一带),定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以护卫周王室,后卫迁都帝丘(今濮阳西南)。卫氏以国为姓,卫国是秦统一中最后灭国的,因其太小,不把它当回事吧。秦时卫姓迁至今河北北部,后四迁。    

西汉景帝时丞相、建陵侯卫绾,世居代之大陵(今山西文水县),其裔孙卫暠(皓),东汉明帝时,因精通儒学被征召去洛阳,行至河东安邑,卒而赐葬于此(王范村),其子孙就地为家,居住河东安邑。

河东安邑卫氏一支,卫暠(皓)列为一世族。东汉蔡琰(蔡文姬)结发之夫卫仲道及汉末护羌校尉卫瑶均其后代。东汉末年,卫暠的重孙(四世孙)卫觊在曹魏政权中官至尚书,卫氏门第开始兴盛。

卫觊 (155—229年),字伯儒,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学家。卫觊爱好古文,擅长书法,文名颇高,著有《魏官仪》,据说其书法比肩钟繇,可惜无法书传世。

卫瓘 (公元220-291),字伯玉,卫觊之子,西晋武帝时,官至司空。因得罪了皇后贾南风,被皇后指使楚王玮枉杀一门九口。卫瓘和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人言“瓘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他“采张芝之法,取父书参之,更为草稿”,最大成就在于通过“纵引”突破章草,开辟的新体草书“放手流便”的笔势,后世王羲之把卫瓘的“纵引”“草稿”发扬光大。卫瓘墓在今盐湖王范乡王范村。今天我们唯一可以见到卫瓘的书法作品是《州民帖》。

卫恒 ,(?-291)字巨山,卫瓘之子,官至 黄门侍郎 ,随父遇害。善草隶,瓘尝云:“我得伯英之筋,恒得其骨”,唐李嗣真《书后品》称他的书法纵任轻巧,流转风媚,刚健有余,便媚详雅。著《 四体书 势》,是存世最早的重要书法理论之一,有关当时的各种书体、书史的演变,以及一些代表书法家的情况资料,大都赖此书得以保存,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卫恒传世有《一日帖》、《往来帖》摹刻本。

卫宣 ,卫瓘之子,恒弟,善篆及草。无书迹传世。

卫庭 ,卫瓘之子,恒弟,亦工书。无书迹传世。

卫璪 (?―311年),字仲宝,卫恒之子,西晋著名书法家。无书迹传世。

卫玠 (286年—312年),字叔宝,卫恒之子,官至尚书郎、太子洗马,著名书法家、清谈名士、玄学家。卫玠风神秀异,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传有“看杀卫玠”故事,其与岳父乐广有“冰清玉润”(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典故,世人说“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惜无书法作品传世。

  卫铄(卫夫人) ,字茂猗(272年—349年),河东安邑(今夏县尉郭乡苏庄村)人,卫恒之堂妹,廷尉卫展之妹,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撰《笔阵图》,有《名姬帖》、《和南帖》传世。晋人评其书“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宛然芳树,穆若清风”,唐人评其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卫夫人所嫁的江夏李氏,也是一个书法世家,其夫李矩,其子李充,李充的从兄李式、李廞等俱有书名。尤其是李式,其书法可同当时的书法大家 王廙 (羲之叔父)、庾翼媲美。至唐代,江夏李氏出现了著名书法家李邕。

现夏县苏庄村东头仍有个十来亩大的泊池,即卫夫人洗墨池。

附:汉征士卫公讳皓之墓碑

公讳皓,代人,卫氏之先,自康叔有国,居于朝歌,经懿公之维,戴公一迁于曹,文公再迁于楚丘,成公以晋难,三迁于濮阳。后世三晋日扩,卫国日削,如小诸侯,介于赵魏二大国之间。昭公以后,时以国属于赵魏,卫之公族子孙多自濮阳出居赵魏之地、或仕焉。公孙鞅初仕魏,后仕秦,以刑名之学佐秦富强,封于商,号商君,其著者也。代,赵地也。汉兴,建陵哀侯讳绾起于代,公其后也。孝文皇帝以代王入即帝位,侯以中郎将自代从之入朝。孝景皇帝以侯长者,拜为河间王太傅,以平吴楚功封建陵侯。历迁御史大夫、丞相,拜太子太傅,受遗诏辅政孝武皇帝。元鼎五年,建陵侯信国除,仍居代。百余年而公兴。公湛于儒学,以贻子孙。其后阌乡敬侯讳觊、兰陵成公讳瓘,父子以学术显于魏晋,公启之也。东汉孝明皇帝闻公贤,遣使自代郡征公入洛阳,比至安邑途中病卒,因赐公所扫地葬焉。公之子孙因遂家于此。公墓在安邑县东北之王范村南五里鸣条岗上,东南数十步临安邑道,北数十步临运城道,皆自代走茅津入洛阳之大道也。背稷山,带涑水,面中条山,如列屏障,中开广原,为虞夏帝都所在,帝舜陵庙在其左,后稷庙在其右,禹都畿内风景此地最佳。民国二十五年四月挺生来省公墓,墓前仅余明万历间族人所立短碣,语焉不详,因更立碑以昭后世。

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裔孙卫挺生撰文并立石

河南。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记者翻看《卫氏宗谱》发现,卫氏一族起源于现在的河南。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今河南省淇县),于是他便建立了卫国。到春秋战国时,卫国被秦国兼并。卫国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卫。卫氏最早在黄石落业的地方就是如今的大冶灵乡。

两汉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高峰期,有些士族在此一时期他们并不热衷于出仕,东汉时期很多士族比起出仕更热衷于研修儒学经要。或许我们对豪门的理解都以为他和四世三公的袁绍家族一样,然两汉时期的豪门不单单指的是高官厚禄的官宦世家,只有累世通经的家族才可以称得上豪族,才可能对地方形成巨大的影响,成为名门望族。

河东卫氏也是在这种种生态之下开始兴起,河东卫氏的一世祖名叫卫暠(hào),在汉明帝时期是响彻东汉的儒学大家,也是享誉朝野的名士,也因为此等缘故,故而在代郡受到了汉明帝的征兆入朝为官。

不过也从这点可以看出,河东卫氏和卫青其实并无多大关系,卫暠出身代郡,而卫青则是河东平阳人,也从这点证明了卫青虽然是河东人士,却并不是河东卫氏的源流。

可惜这家伙的命不太好,到了河东安邑便死了,之后他的后人便将他葬在安邑之后在河东这块地方落叶生根。

不过卫暠之死也给了河东卫氏一个沉重的打击,卫暠还没有在朝中任职就突然去世导致没有像袁家以及司马家一样在朝中广结脉络,同时自卫暠之后的河东卫氏在此之后并没有出现如卫暠一般名满天下的****,因而河东卫氏在两汉历史上虽然不算默默无闻,但也是声名不显。

河东卫氏虽在朝中没有任何的积累,不过卫暠之子孙在此依靠儒学传家,也为他们在那个年代积攒了一定的声望,外加上依靠家族间的联姻,在那个时代至少也能维持名门大户的门面。

河东卫氏迈入兴盛的奠基人;卫觊

东汉末年,由于宦官乱政、外戚干政的现象屡禁不止因而导致皇权衰微,同时连年大旱以及“黄巾之乱”更是击垮了大汉王朝。也由此开始士族的地位开始遭到了严重的冲击,为了能够保障家族的利益以及在那个时候能够活下去,此时的门阀世家无非就只有两种选择:

在汉朝时期的顶级门阀袁氏家族凭借着多年来积攒的威望开始争霸天下,即凭借家族多年来积攒的威望向东汉的皇权发起了挑战

而大多的家族则因为没有实力,他们便大多倾向于这种方法,即为自己家族物色一个可以值得效忠的乱世豪杰,借此来光耀自己的门楣以及保障自身家族的利益。

卫氏家族在东汉时期并无显赫的名望只能选择第二种,而卫氏家族的奠基人卫觊就是在那个乱世之中应曹操的征兆从而入仕,不过因为其门第并不显赫之缘故,卫觊的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

镇守关中

卫觊初时在曹操身边任职之时并无显赫之位,其担任的只是茂陵县令,尚书郎等职位:一来是卫觊出身并不好,河东卫氏虽然也算士族,不过在当时并无很深远的影响;二来是卫觊当时自身并无独当一面之机会,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直到官渡之战的爆发,卫觊开始在曹魏政坛展现才干,当时的卫觊被曹操任命为治书侍御史前往益州联络刘璋要其出兵牵制刘表,可是通往益州的道路早已被堵,唯有留在关中。

当时的关中经过连年战乱之后已经恢复了平静,可是此时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彻底的恢复,回到关中的平民百姓因为找不到活,则趁机被关中各路将领领收编为部曲兵,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军队就成了祸患。

卫觊所承担的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为曹操经营关中助其安定后方,收复流民并妥善安置使其恢复生产,开垦荒地,同时收纳多余流民开发盐井,并设置盐井官使其成为官卖之举措。这一系列举动使得自汉末以来的荒芜的关中之地的秩序渐渐得到了恢复,可以说他的一系列的做法和曹操的战略目标是不谋而合的。

而关中逐渐趋于稳定之后,曹操便把卫觊召回身边,提拔他为尚书,由此卫觊的仕途开始逐渐顺利。

曹魏禅让之时立下功绩从而进入了朝廷中枢

当然在地方上的举动还不足以让卫氏家族光大门楣,真正让卫氏家族的身价水涨船高的还是其在曹魏嬗代之际发挥的重要作用。自黄巾之乱以来,其实汉廷衰微已不可避免,只不过当时的人心还是思汉,故曹操便一直没有勇气扯下这块遮羞布。

而到曹丕继位之时,此时的士人对汉朝并无多大归属感,故而曹丕继位之后便扯下了这块遮羞布,加紧了曹魏嬗代的步伐。而卫觊在此次事件之中也承担着相对重要的角色。

公元229年,曹魏三朝老臣的卫觊去世,其子卫瓘承袭了其爵位,而河东卫氏的盛衰也由其子卫瓘开创出了一个新的高度。

河东卫氏的兴盛:成也卫瓘

如果说河东卫氏兴盛的基础是由卫觊打下的,那么真正将河东卫氏带入鼎盛的也是卫瓘其人,然而鼎盛之后的河东卫氏在惠帝时期也迅速衰落,其将卫氏家族带入败亡边缘的恰恰也是卫瓘其人。

成也卫瓘:平乱有功,治理地方功勋卓著

因而为了保障战役的顺利进行,司马昭在二人身边派了一双眼睛,他就是卫瓘。平蜀之时的卫瓘担任监军一职,其虽然职位不大不小,可是在除了担当眼睛之外他还有以下作用:

一方面在战争之中他要在站在中间平衡钟会、邓艾以及朝廷之间那微妙的关系,以免二人过度扩张。

另一方面他在平蜀战争之中把钟会和邓艾互不服气的不利局面压制到最低,从而保证了最后战争之顺利。

后来证明司马昭防患于未然并非是空穴来风,平蜀之后的邓艾因为功高渐渐骄横,因而给了钟会可乘之机。而司马昭预先安排的卫瓘充分的发挥了其重要的职责,在灭蜀之后他冷静的应对那错综复杂的局势,最终使得钟会谋反的野心化为乌有,并且更难得的是在平蜀战役之后他以“克蜀之功,群帅之力,二将跋扈,自取灭亡,虽运智谋,而无搴旗之效”为由不接受封赏,这招以退为进却反而收到了奇效。

在此之后他开始在西晋朝廷平步青云,而且他出镇地方之时的功勋卓著无论在朝在野都享有很高的声望,晋武帝念起劳苦功高,因而给予了他的家族很大的荣誉,也由此卫氏家族迈入了顶级门阀之行列。

河东卫氏的衰亡:败也卫瓘

如果说灭蜀之后的河东卫氏的平步青云是卫瓘的功劳,那么卫氏家族的覆灭也是由于卫瓘。

或许我们会因为他在处理之邓艾一事上对其不公正的态度认为其是一个大奸大恶之徒,这一段无可厚非的是卫瓘执政生涯的污点。然而除了邓艾一事上的不公正,卫瓘在史书上的评价还算中肯,然而也正是由于他的过于正直也为卫氏家族埋下了覆灭的根源。

在西晋的政治史上,卫氏家族可谓是一只奇葩,由于卫瓘的努力,卫氏家族步入了顶级门阀之行列,因而也成为了各方拉拢的对象,这其中也包括司马炎本人。不过卫瓘本人却也因为其过于正直的性格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因而导致家族覆灭:

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动了世家的利益

魏晋时期的主要官制是“九品中正制”,这套官制是因为士族做大,皇权无法压制,因而与其妥协而产生的,这套官制在创立初期的确为政权稳定有积极作用。然而到了晋武帝初期,这套官制已经为士族门阀所垄断,最终造就了“上品无寒门”的局面,可以说这套官制是皇族保障士族的利益,而士族对皇帝效忠的结果,虽然有很多的弊端,但是对高层统治者来说是双赢之结果。

然而出身于儒学世家的卫瓘深切的了解到了这套制度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病,因而就在晋武帝初年他上疏“表请除九品复古乡议里选”的奏疏,意在让司马炎废除九品恢复汉代之时的选官制度。

对于司马炎以及众多世家来说,这一套官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卫瓘此举无疑动了太多人的奶酪,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这则上疏之后当时的朝野舆论有多大,但是以当时的世家把持朝政的局面来说,卫瓘此举不招人恨是不可能的,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贾充等人为首的功臣集团,所以也为之后贾南风借司马玮之手杀卫瓘埋下了伏笔。

当然也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卫瓘本人的另一面,河东卫氏本身就是世家门阀的受益者,卫瓘敢于去除家族自身之利益,也可以看出其身上正直的另一面,可以说西晋初期正是有了卫瓘这样的正直远谋之士实属难得,也正是这一群人造就了西晋初年的太平。

醉谏武帝,遭到武帝疏远和贾南风的忌恨

如果说废除九品是因为遭到了世家的忌恨的话,那么卫瓘在立储一事上的不合作才是其家族导致覆灭的根源。之前我们讲过河东卫氏在晋初是真正的豪门大族,拉拢的人包括晋武帝。当初在选立太子妃的时候,晋武帝一开始中意的则是卫氏家族的才女,然而比起贾充的上下串联,卫瓘在这一系列事件上保持的过于平静,最终给了贾充机会,此举也让卫氏家族失去了一个和司马炎拉近距离的机会。

然而卫瓘真正遭到疏远的还是因为在立储之上的不合作,晋惠帝之不惠是当时朝野都知道的,然而因为武帝对于太子的纵容,使得这易储之事一直悬而未决。然而真正将这层遮羞布遮开的却还是作为太子老师的卫瓘,他有一次借醉酒之故希望武帝易储,可惜帝王的决心是不会因为一两个人而改变的,因而最终不了了之。

这件事情之后,晋武帝由此开始渐渐的疏远了卫瓘,而后期叱咤风云的贾南风也就在此时记恨上了卫瓘,只不过还缺一个临界的爆发点。

而这个爆发点就是武帝之死,晋武帝死后,西晋灭亡已成趋势,当时的西晋内部可谓矛盾重重:

武帝死后,群臣之间的矛盾无人能够压制调节

藩王权力的不平衡导致其开始自相残杀

外戚杨骏以及贾南风的介入为西晋政坛蒙上了阴影。

而此时的卫瓘则成为了焦点人物之一,他因为早年的上疏已经得罪了世家,和司马亮的过于亲近也引来杨骏以及司马玮的记恨,太子一事上的不合作也招来了贾南风的记恨,可以说自武帝死后的卫氏家族处于了一个很危险的境地。而卫瓘附和司马亮之奏建议诸王回到藩国更是引起了西晋实权派宗王司马玮的猜忌,最终掌握实权的司马玮在贾南风的假诏令之下设计杀害了卫瓘,而河东卫氏由此覆灭。

河东书话 2(卫氏) 2014-02-28

 卫门书家 周武王灭商后,赐同母弟封于康邑,史称康叔封。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封,让康叔迁徙至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