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姓氏中,有哪些是胡姓演变过来的,或是胡人汉化后所用的姓氏
史前传说,华夏东部地区有许多以鸟为图腾的原始人群,人们称之为东夷。在这些部落里,有一支以“突鸟”、“胡鸟”为图腾,以“胡”作为名称的部落。
西周至春秋时期,出现了以胡为国名的诸侯国,也可能是胡部落的沿袭,他们以白头翁作为家族标志,继而沿变成为胡姓。
如今,胡姓按中国人口姓氏排名中排列第13位,约占汉民族人口的131%。胡姓分布很广,以四川为最多,约占中国汉族胡姓人口的13%,其次,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的胡姓人也比较多,这些省份的胡姓约占汉民族胡姓人口的65%。
1、始祖:胡公满与胡子国
据唐人林宝《元和姓篡》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
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山东菏泽)而得姚姓,又曾住在妫汭河(山东永济),所以后代又有妫姓。
据《元和姓纂》载,安定郡胡氏是“帝舜之后胡公封陈,子孙以谥为姓。”文中所载的“胡公”,应是3000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他是妫姓的后裔,周武王灭商后,追封于陈,建立了陈国,奉守帝舜的宗祀。
据考证,胡公满是黄帝42世孙、虞舜的33代孙。生于殷纣王七年(公元前1067年)农历十一月十五,薨于周成王29年(公元前986)的正月初十,寿终81岁。
传说舜帝毕生喜欢陶器,也是一位知名的制陶专家,他的子孙继承了这门技艺,都擅长于制陶。舜帝的后裔妫满品德高尚、才识过人,不但做了高官,而且还成了周武王的东床快婿,陈国的首封国君。
在古代,当帝王、诸侯或卿大夫死后,一般都要根据其生平行为褒贬善恶,加上一个称号,即为“谥”或“谥号”。妫满云世后谥曰胡公,故称为胡公满。他的子孙顺理成章以妫满的谥号为氏,也就称为胡氏。所以,胡氏后人尊胡公满为胡姓的始祖应无可质疑。
在胡姓的源流中,还有一个重要渊源,那就在河南、安徽境内曾经有过两个胡子国。
《韩非子·说难篇》是对姬姓胡子国的最早记载,说郑武公称胡为“兄弟之国”。姬姓胡子国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同姓诸侯所建立的子国。据《春秋盟会图》所载:“胡,在豫之郾城,此姬姓胡,楚灭之。”公元前538年,姬姓胡子国曾参加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公元前519年又随楚国与吴国作战,国君战死,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亡国后的胡国子孙仍以国号为氏。
归姓胡子国起源更早些,是东夷一支,殷商时就有了封国。《左传》所载:襄公二十八年:“夏,齐侯、陈侯、蔡侯、北燕伯、杞伯、胡子、沈子、北狄朝于晋,宋之盟故也。”这里所说的胡子就是归姓胡子国,也是最早的文献记载。
归姓胡子国原居于河南商丘一带,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播迁。除一部分留居中原建立归国外,其中一支归人迁居于颖州汝阴(安徽阜阳),在此建立起归姓胡子国。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被楚国灭掉,一部分子孙就以国为氏。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胡氏的各种家谱、族谱中几乎找不到这两个胡子国国君的记载。
除此之外,改姓也是胡姓的一支来源。少数民族中的瑶、鲜卑、契丹、溪、高车、满、苗、普米、伊斯兰等也都有胡姓的存在。
一般姓胡的家里都有吧,可以多问几个村姓胡的,祝你早日找到。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谱牒、宗谱等,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作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地区胡氏字辈如下:
1 四川地区胡氏字辈:文,显,国,洪,德,光,正,荣,昌,大,友,登,凯,仕,富,贵,天,世,裕,高,伟,启,超,云,全,利,发,再,盛。
2 四川资阳县田布沟宗族支脉系字派为:孝义永兴国,礼志信忠昌。清德嘉明远,宁君教授长。光前坤多仕,玉后大书香。
3 四川东道重庆府直隶中州丰都县南岸九甲还山子胡氏自江西宁江府宁江县十字街大桥头古石巷迁入,约一八六二年到一八七二年,迁移到贵州。 字派:国正天心顺 官清民自安启贤应忠良 德大永家宽。
具体的字辈排序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家族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胡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三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三。
寻根溯源 1、据《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妫姓,以谥号为氏,为舜帝之后裔。2、据有关资料所载,周时分封国被灭。其后国君子孙以国为姓,是为河南、安徽间胡氏。3、据《楚国先贤传》、《魏书"官氏志》、《周书"李远志》等有关资料所载,为少数民族改姓说,如楚时胡广,南北朝时纥骨氏等均改为胡姓。
得姓始祖 陈胡公。远古时代,舜当天子之前,尧将其两女嫁给舜,让其居于妫河边,从此舜的后代便称为妫姓。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将自己的长女嫁与舜帝的后代妫满为妻,封于陈,建立陈国,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妫满在陈地建国为陈。他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盛多年。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故又称胡公满。其子孙有以其谥号为姓者,称为胡姓。陈胡公亦被后人尊为胡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胡姓最初的发源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发源于今河南淮阳,另一个发源于今安徽阜阳。此两支胡姓经过不断的繁衍与融合形成了当今胡姓遍布于天下的盛况。从先秦至两汉时期,胡姓族人历经迁移,向西进入陕西、甘肃两省,向北进入山西,向东进入山东,向南迁入湖北、江西,使胡姓得以发展繁衍。其中,迁入甘肃境内的胡姓一族,在后汉时期已成为望族。三国时期,胡姓族人高官不断,家族逐渐兴旺。其后裔胡奋由曹魏入晋,使胡姓由功勋之家演变为外戚之家,并有其分支相继在今河南新蔡繁衍,亦成为当地望族。两晋南北朝时期,胡姓原居于陈(今河南淮阳),后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与其余七姓族人共同入闽,成为“入闽八姓”之一。唐宋年间,胡姓族人胡竦迁入晋安郡(包括今福建漳、泉二州),被奉为闽中胡姓的始祖。其五子分迁于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境内,使胡姓族人再一次远播分散于各地,并得到巨大发展。而另一支在五代南唐时,则由醴陵德善乡迁入吉州(江西吉安)、金陵(今江苏南京),也使江西逐渐成为胡姓繁衍中心。至元明清时期,居于今河南淮阳一带的部分胡姓因避战乱入迁福建、广东等地,再次远播其它各省,从而使胡姓成为一个遍布全国且远播海外的大姓。胡姓在我国分布很广,尤以四川居多,约占全国胡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三,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七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郡望堂号 胡姓在漫长的繁衍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广韵》所载,主要有四个:1、安定郡,汉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西晋时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2、新蔡郡,治所在新蔡(今河南新蔡县);3、淮阳郡,治所在陈(今河南淮阳);4、吉州,治所在庐陵(今江西吉安市)。堂号:“乐善”、“思贻”、“安定”、“敦本”、“敦睦”、“清润”、“春秋”、“念祖”、“继 ”、“思诚”、“联桂”、“寿安”、“惊庸”、“崇德”、“勋贤”、“仁德”、“敦叙”、“华桂”、“崇阳”、“华林”、“启俊”、“亲睦”、“世德”、“敬享”、“怡爱”、“新蔡”等。
宗族特征 1、胡姓族人在历史上播迁较早,曾在各地出现大量名人。2、胡姓族人编写家谱较早,且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众多的堂号。3、各支胡姓宗族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麦田胡氏族谱》,江西泰和胡氏一支辈份派语:“鉴彦通文,德重政大,仲福正昌,志玉庆炳,宗秀才贤,洪华荣受,增兴上国,必上醇禧,端垂永久,企汉文云。”宗支派语:“文云福祖,嗣志丹廷,永绍继续,世正善成。”寿支派语:“文云福廷,仕子清彦,世尚向秉,其三善成。”珍支派语:“文云福祖,添楚召义,廷厅敦公,明正善成。”昊支派语:“文云福俊益,思通文友冕,玉则光其贤,士民多显达,翼之学有本,安国才自超。”又民国二十五年,麦田胡氏合修宗谱,其通派辈份派语为:“德泽敷南国,鸿章锡远方,谦恭崇厚道,仁孝振纲常,治谋原笃,缵绪克隆昌,勋业怀先代,钟祥保祚长。”
现存姓氏中,有哪些是胡姓演变过来的,或是胡人汉化后所用的姓氏
本文2023-09-22 16:01: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74945.html